心理学经典实验列表0806

更新时间:2024-06-30 1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典心理学实验

多维心理 (www.dweipsy.com)

2011-8-7

(一)反应时法

减法反应时经典实验——Posner(1969, 1970)短时记忆编码(视觉编码,听觉编码AA,Aa)

研究背景:

减法反应时(Subtraction Reaction Time)实验最初是由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负责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程所需的时间。减法反应时实验既可用于研究某一个信息加工阶段或操作,也可用于研究一系列连续的加工阶段。

Posner等(1969,1970)将减法反应时技术应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的表征形式。结果发现,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先通过视觉编码保持一个短暂的瞬间,然后再出现听觉编码,即包含视觉编码和听觉编

码两个连续的阶段。 实验介绍:

实验过程中,给被试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也可以间隔短暂的时间(时间间隔为0.5s,1s和2s),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判断相同,则按“Q”键,判断不同,则按“P”键),记录反应时间。所用的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例如,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例如,Aa)。两种情况下,正确反应都为“相同”。

反应时结果如下图所示:

加法反应时——Sternberg(1960,1967,1969)短时记忆信息提取(4个独立加工阶段)

研究背景:

加法反应时(Addition Reaction Time)实验是减法反应实验的延伸,最初由

Sternberg

(1966,1967,1969)发展出来的。实验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实验介绍:

①设计

6识记项目数量(1-6)×4测试项目的质量(完整、清晰、残缺、 模糊)×2反应类型(是、否) ×3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25%,50%,75%)

②程序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看一个数字(测试项 目),要求被试判断测试数字是否为刚才识记过,并按键作出是否判断。

③结果

反应种类与项目数 RT(+)=350+40N RT(-)=400+40N

反应种类与反应频率也是无交互作用 探针的质量

视觉质量的好坏将产生65ms的差异,但是没有与项目数的交互作用

Sternberg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四个因素:

识记项目的数量(记忆集大小) 探针刺激的质量(清晰和不清晰) 反应的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 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探针刺激的性质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识记项目的编码探针刺激的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反应时间图2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

内隐联想测验

背景介绍: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是继序列学习之后,反应时新法向高级心理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由 Greenwald 等于 1998 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其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进行间接测量。

实验介绍: 实验基本分为七步:

(1) 呈现概念词(“花”或“虫”),要求被试尽快进

行辨别归类(“花”按“Q”,“虫”按“P”键); (2) 对属性词进行归类(“褒义词”或“贬义词”); (3) 联合任务一,要求被试对概念词和属性词的联

合作出反应(“花”与“褒义词”联合,“虫”与“贬义词”联合);

(4) 对联合任务一进行测试,记录反应时; (5) 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在此要求被试对概念

词进行反应;

(6) 联合任务二,与联合任务一的反应内容正好相

反;

(7) 对联合任务二进行测试,记录反应时。

格林沃尔德(1998)的花—虫内隐联想测验就发现两种联合任务间反应时有显著差异,内隐联想测验效应显著,“花+褒义词”的联合明显快于“虫+褒义词”的联合,这表明“花+褒义词”的联合与被试的内隐态度更一致,被试对花的态度更为正向。

在社会认知研究中,由于所呈现的刺激多具有复杂的社会意义,其必然引起被试心理的复杂反应,这些刺激可能与内在需要或内隐态度相一致,也可能与之相矛盾,刺激所暗含的社会意义不同,被试的加工过程的复杂程度就会不同,从而反应时的长短也会不同。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

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相对较难,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即上述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

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 trade off)

研究背景:

反应时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反应时的快慢长短被作为衡量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概念的激活水平以及注意需求量等指标。但是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并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必须在它们之间做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成为速度——准确性权衡(speed-accuracy trade-off)。Theios(1975)对刺激呈现的概率和反应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验介绍:

实验中,每次给被试视觉呈现一个数字,要求被试对某一特定的数字(例如,4)做出按键反应,而对其他的数字则不作反应。特定数字出现的概率为自变量,变化范围是0.2~0.8.

如果仅仅看反应时指标,得到的结论是数字出现的概率不影响被试的反应。

(二)心理物理学方法

韦伯定律

实验介绍:

最小变化法测量韦伯分数,材料使用3厘米和6厘米的线段作为标准刺激,由2-4厘米和5-7.5厘米,每相差0.1厘米的线段作为变异刺激。用最小变化法分别测出个体在使用3厘米的标准刺激和使用6厘米的标准刺激条件下的差别阈限,分别为差别阈限1和差别阈限2,也就是韦伯分数中的ΔΙ1和ΔΙ2。然后就可以用ΔΙ1÷3和ΔΙ2÷6 来算出韦伯分数(相除的值就是韦伯分数)和验证韦伯定律(如果两个值相等说明韦伯定律成立)。 编制材料:

标准刺激1:0.5cm宽,5cm长的白色线条 变异刺激1:3厘米-7厘米之间,每间隔1毫米长做一条0.5厘米宽的白色线条

标准刺激2:0.5cm宽,3cm长的白色线条 变异刺激2:2厘米-4厘米之间,每间隔1毫米长做一条0.5厘米宽的白色线条

平均差误法——线段长短比较

背景:

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有三个特点:(1)在测定差别阈限时所呈现的变异刺激,如光的明暗、声音的强弱高低、线条的长短等,是连

续变化的,不象最小变化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象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的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这个特点,这个方法又叫调整法。由于被试参与操作,也容易产生动作误差。例如,从小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和从大于标准刺激调整到与标准刺激相等,其结果就可能不同。(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AE),就是所求的阈限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AE=∑ ∣X-S∣/N

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标准刺激;n——测定总次数。平均差误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用这个方法测得的阈限值比用其它两种方法测得的要小一些,因为其差别阈限处于上下限之间的主观相等地带之内,而绝对阈限则50%次感觉到的强度之下。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的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一个阈限的近似值。

用平均差误法求差别阈限,所得的差别阈限只是一个估计值,平均差误(everage error,用符号 AE 表示)有两种计算方法:

(1)把每次的调整结果(X)与主观相等点(用 M 或 PSE 表示)的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这个差别阈限的估计值用符号 AEm 表示:

AEm = Σ∣X - PSE∣∕N

(2)把每次调整结果(X)与标准刺激(St)的

差的绝对值加以平均,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用符号 AEst 表示:

AEst = Σ∣X - St∣∕N

两者都可以作为差别阈限的估计值。 实验介绍:

在本实验中,计算机屏幕上给被试呈现一个线段,让被试在纸上画出相等长度的线段。然后由主试测量线段的长度,然后输入到屏幕上的对话框里。

音高绝对阈限

背景:

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是指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物理能量)。确定绝对阈限的方法是实施探测作业:以从小至大或从大至小改变刺激量,或随机呈现各种不同的强度的刺激方法,探测人对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由此建立心理测量函数(psychometric function),绘出每一强度的刺激(X轴坐标)的觉察百分率(Y轴坐标)。心理物理函数曲线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真正的绝对阈限,因为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强度值,一旦高于它,感觉就总能必然可靠地发生,一旦低于它,感觉就完全不会发生。心理量曲线几乎作总是一条平滑的S形曲线,表明随着刺激量的增加,对刺激的觉察由不发生到逐渐提高觉察率,直至最终总能正确觉察出刺激。这一曲线意味着:感觉从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而且,存在这样的情形:人们的行为表明他们似乎觉察到了刺激,即使这个刺激的强度处于阈限之下。这种现象叫做“阈下觉知”。此外,存在一种有规

律的倾向,即反应偏差(responsebias),是指由于种种非感觉因素,人们偏好以特殊的方式作出反应,常见的形式有:希望、预期、习惯。这些形式使人的感觉被改变或歪曲。为此,通常在感觉探测作业中采用监测实验技术来检查是否出现反应偏差。 实验介绍:

采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在听觉刺激的强度为60dB的条件下听觉频率的绝对阈限,刺激材料采用强度均为60dB,频率为0hz-150hz,每10hz间隔一次的单纯音声音材料。声音刺激呈现顺序是按声音刺激的频率递增或递减的。当今认为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是20hz到20000hz,当呈现顺序是递增的时候,由于是从最低的0hz刺激开始的,所以被试是从听不见声音刺激到听得见声音刺激的。在被试刚好从听不见声音到听到见声音时的声音刺激材料的频率就是听觉频率的绝对阈限。当呈现顺序是递减的,8000hz的声音刺激在人耳可以感受的范围内,因此被试是从听得见声音到听不见声音的,被试刚好从听得见声音到听不见声音时的声音刺激的频率就是听觉频率的绝对阈限。为了避免练习效应和习惯误差,因此采用↑↓↓↑法来平衡顺序。此模式由计算机呈现声音刺激和记录被试反应,因此要求被试对每次呈现的刺激都做有没有听见声音刺激的判断和反应,听见了声音刺激在计算机里记录“1”,没有听见声音刺激在计算机里记录“2”。

音响绝对阈限

背景:

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是指能可靠地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物理能量)。确定绝对阈限的方法是实施探测作业:以从小至大或从大至小改变刺激量,或随机呈现各种不同的强度的刺激方法,探测人对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由此建立心理测量函数(psychometric function),绘出每一强度的刺激(X轴坐标)的觉察百分率(Y轴坐标)。心理物理函数曲线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真正的绝对阈限,因为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强度值,一旦高于它,感觉就总能必然可靠地发生,一旦低于它,感觉就完全不会发生。心理量曲线几乎作总是一条平滑的S形曲线,表明随着刺激量的增加,对刺激的觉察由不发生到逐渐提高觉察率,直至最终总能正确觉察出刺激。这一曲线意味着:感觉从无到有是一个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过程。而且,存在这样的情形:人们的行为表明他们似乎觉察到了刺激,即使这个刺激的强度处于阈限之下。这种现象叫做“阈下觉知”。此外,存在一种有规律的倾向,即反应偏差(responsebias),是指由于种种非感觉因素,人们偏好以特殊的方式作出反应,常见的形式有:希望、预期、习惯。这些形式使人的感觉被改变或歪曲。为此,通常在感觉探测作业中采用监测实验技术来检查是否出现反应偏差。 实验介绍:

此种模式采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在听觉刺激的频率为2000hz的条件下听觉强度的绝对阈限,刺激材料采用频率均为2000hz,强度为0dB-60dB,每5dB间隔一次的单纯音声音材料。声音刺激材料呈现顺序是按照声音刺激强度递增或递减的。一般认为,声音强度为0dB时,人耳不能感受到刺激;声音强度为

60dB时,是人们正常工作交流的声音强度,人耳能正常、清晰感受到刺激。当呈现顺序是递增的时候,由于是从最低的0dB刺激开始的,所以被试是从听不见声音刺激到听得见声音刺激的。在被试刚好从听不见声音到听到见声音时的声音刺激材料的强度就是听觉强度的绝对阈限。当呈现顺序是递减的,被试是从听得见声音到听不见声音的,被试刚好从听得见声音到听不见声音时的声音刺激的强度就是听觉强度的绝对阈限。为了避免练习效应和习惯误差,因此采用↑↓↓↑法来平衡顺序。此模式由计算机呈现声音刺激和记录被试反应,因此要求被试对每次呈现的刺激都做有没有听见声音刺激的判断和反应,听见了声音刺激在计算机里记录“1”,没有听见声音刺激在计算机了记录“2”。

注:无法利用模板直接出结果,需要重新计算。

恒定刺激法

背景介绍:

心理物理法的特点是,研究所呈现的物理刺激能引起人和动物怎样的感觉知觉等心理变化,是研究具体的心物关系并使之数量化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心理物理法是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最早使用的一种手段,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Constant Stimulus)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此方法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5个~10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刺激不像最小

变化法中那样按强弱顺序呈现,而是随机呈现的。采用恒定刺激法,可以测量感觉的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实验介绍:

采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以5cm的线段为标准刺激,以3.5~6.5cm间隔0.5cm的7个线段作为比较刺激)。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进行比较,要求被试判断后呈现线段的长度是否与事先呈现的线段的长度相等,并通过按键做出“长”、“相等”、“短”三类反应(判断为“长”,按“Q”键,判断为“相等”,按“B”键;判断为“短”,按“P”键)。

数量估计法

实验简介

1975年,Stevens关于数量估计法给被试的指示语作了清楚的说明:有一系列刺激以随机方式呈现给你。你的任务就是用数目字来表示这些刺激的强度。你可以随意地把第一个刺激叫做任何数目,然后按照你的主观印象逐个给其他刺激标出数目字。使用的数目字不受限制你可以使用整数,小数或分数。试图使每个数字同你觉察的刺激相匹配。实验中为了避免被试使用的数字过大或过小对结果的影响,应该使用几何平均数。实验结果表明,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这就是Stevens提出的幂函数或叫Stevens定律。

对偶评价法:用对偶比较法测定广告悦目程度

研究背景:

对偶比较法(Paried Comparison and Rank-order)最早由科恩(Cohn,1894)在他的颜色爱好的研究中介绍的。将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对呈现,让被试就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在某个特性上更明显。

采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来测定广告的愉悦程度,成为广告评定的主要手段。 实验介绍:

选取6张典型的广告图片。

对偶比较法:6张广告图片逐一配对呈现,共配出30对,要求被试被试在两个广告中进行选择,确定哪个广告较美,并做出按键反应(如果选择左边的广告,则对应按“Q”键;如果选择右边的广告,则对应按“P”键)。

在对偶比较法中,按各个刺激明显优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排成顺序量表。

等级排列法:测定广告悦目程度

研究背景:

等级排列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被试以一定标准将刺激排序,然后把所有被试的排序等级加以平均求出每一个刺激的平均等级。

采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来测定广告的愉悦程度,成为广告评定的主要手段。 实验介绍:

选取6张典型的广告图片。

等级排列法:6张广告同时呈现,要求被试依照自己的判断标准,把6个广告排列成一个顺序。被试可以反复比较,只要最后排出一个美丑的等级顺序即可(判断为最美的广告的等级为1,以此类推)。最后要求被试按照左→右、上→下的顺序输入每个广告所代表的等级。

在等级排列法中,求出每一刺激的平均等级,最后得出按各张图的平均等级排列的顺序量表。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背景介绍: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人们在对刺激进行判断时,对不确定的情况作出某种决定的理论。信号检测论假设,人的感知觉并没有感受阈限,如果被试对某一刺激存在与否或对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异感觉存在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来自身体内部或者外部信号的干扰。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发、评价法。用有无法(Yes-No Method)测定被试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时,用两种刺激——信号和噪音,两者的差别要足够小,且呈现顺序完全随机。实验后求出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并绘制等感受性曲线ROC。d’和β的求法如下:

d’=Zsn-Zn

β=Osn/On

实验介绍:

选择4cm长的线段作为噪音,4.5cm长的线段作为信号。信号和噪音在实验过程中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做出信/噪判断。实验开始前,首先让被试熟悉信号和噪音,先后单独呈现噪音和信号,告知被试线段代表的含义并要求被试注意辨别线段的长短。实验时,随机呈现噪音或者信号,告知被试信号和噪音出现的概率相等。如果被试判断线段为噪音,则按“Q”键;如果判断为信号,则按“P”键。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

背景介绍: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人们在对刺激进行判断时,对不确定的情况作出某种决定的理论。信号检测论假设,人的感知觉并没有感受阈限,如果被试对某一刺激存在与否或对两个刺激之间的差异感觉存在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来自身体内部或者外部信号的干扰。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发、评价法。用评价法(Rating Scale Method)对呈现的每一个刺激不仅要求被试回答是否为信号,还要表示自己对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一般分为五种程度,如用1代表肯定是N,2代表可能是N,3代表可能是N也可能是SN,4代表可能是SN,5代表肯定是SN,被试在每次回答前就要运用4种不同的标准(c1,c2,c3,c4)来衡量当前刺激代表的感觉量是属于哪一类

别。用评价法可以获得更多的被试的信息。

通常,我们把被试作答的肯定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5)100%-80% 肯定是SN,即肯定是信号; 4)80%-60% 肯定是SN,即可能是信号; 3)60%-40% 肯定是SN,即可能是信号,也可能是噪音;

2)40%-20% 肯定是SN,即可能是噪音; 1)20%-0%肯定是SN,即肯定是噪音。 被试在实验时,根据以上五个等级对呈现的刺激作出是信号和噪音的判断,在实际判断时,依据的是四个判断标准C1,C2,C3,C4。根据被试的以上五种反应的次数,按照分别计算四个判断标准下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并计算相应的辨别力和判别标准,根据击中率和虚报率或者转换后的Z分数绘制ROC曲线。

结果数据中分别统计了信号和噪音的反应情况: 信号 噪音

整理成下表: 信号 噪音 反应 —— —— 1+2+3+4+5 2+3+4+5 3+4+5 4+5 5 反应 —— —— 1 2 3 4 5 合计 20 20 对此表进一步处理算出每一种标准下对应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可以画ROC曲线。并得出d’和β值。

实验介绍:

选择各类事物的彩色图片20张,为记忆和测验用,并作为信号SN,另选择与信号类似的图片20张,为测验用,并作为噪音N。

实验时先给被试依次呈现20张信号图片,要求

被试尽量记住图片的内容,每张图片呈现5s,间隔1s。随后将信号图片和噪音图片混合均匀后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判断哪张图片是之前识记过的图片。如果判断为肯定不是刚识记过的,则按数字“1”键;如果判断为可能不是刚识记过的,则按“2”键;如果很难做出判断,则按“3”键;如果判断为可能是刚识记过的,则按“4”键;如果判断为肯定是刚识记过的,则按“5”键。

要求被试尽快做出判断,每张图片最多呈现5s。

(三)视觉实验

McCollough效应(演示实验)

实验背景

麦考勒效应(Effect of McCollough)指受测验图形条纹方向决定颜色互补效应,即一种随方向而改变的颜色后效。对其的解释能够为视觉系统具有特殊通路的理论提供证据。 实验简介

伴随后效(contingent aftereffect)是1965年首先由C.McCollough发现的。如果让被试交替地注视由黑色和绿色的水平线条组成的栅格和由黑色和红色的垂直线条组成的栅格4min后,再去看由黑色和白色的水平线条组成的栅格时,就会把白色线条看成淡红色的;去看由黑色和白色的垂直线条组成的栅格时,

就看着白色线条像淡绿色的。因为所看到的形色因线条的方向不同而各异,所以叫做彩色伴随方向的后效,又称为McCollough效应。

当交替地注视彩色栅格时,两个视网膜都是既受红色也受绿色刺激,因此这种后效不能完全用产生彩色负后像的机制去解释。产生这种后效可能是因为在神经系统的某个地方有一些细胞对红色又对垂直方向的刺激发生反应,另一些细胞则只对绿色又垂直方向的刺激敏感。由于对红色垂直的线条注视了一段时间,使前一种细胞产生了适应,当受到白色垂直的线条刺激时,后一种比前一种细胞更容易被激活,于是就看到淡绿色的垂直线了。将白色的水平线条看成淡红色的,其解释仿此。

(四)知觉实验

错觉实验(演示实验)

实验简介

错觉(Illusion)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错觉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触觉错觉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如当你掂量一公斤棉花和一公斤铁块时,你会感到铁块重,这是

形重错觉。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这是运动错觉等。

似动现象

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

局部与整体 (Part and Entirety)

实验背景

人的知觉过程并不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非常有组织、有规律的过程。在知觉的过程这问题上,心理学家存在着一个争议,那就是整体和部分的知觉问题。对于一个客体,是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还是先知觉整体,再由此知觉其各部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多于部分之和,整体觉得着其部分的知觉。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这种观点,整体是在其部分之前被知觉的。从1977年开始,Navon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观点。 实验简介

Navon 区分总体特征和局部特征,前者可以看做整体,后者可以看做部分。如,一个大的字母“H”可由一些小的字母“S”构成。这样,大的字母“H”就是整体或总体特征,小的字母“S”就是部分或局部特征。Navon在实验过程中应用的材料就是这样制作的。实验采用stroop作业的一种变式-视听干涉。实验时先呈现一个视觉材料,持续80ms,在视觉刺

激开始呈现后40ms,被试通过耳机可以听到字母H或S的读音,听觉刺激持续300ms,被试的任务是判断他听到的是哪个字母,按键做出反应,以记录其反应时。实验中,被试要始终注视视觉刺激,视听两种刺激的作用有40ms的重叠。在这样的实验里,任何一个听觉刺激,即读出的字母H或S,与作为视觉刺激的大的字母H,S和长方形有3种关系:(1)一致,即被试听到的和看到的字母相同;(2)无关,即被试听到某个字母,但看到的是长方形;(3)冲突,即被试听到的是一个字母,而看到的是另一个字母。以上3种关系是就大的字母和长方形来说的,故称作总体的一致关系。上述3种视觉刺激各由3种不同的成分所构成,如大的字母H有3种,其成分分别为小的字母H,S和长方形。这样,在上述任何一种总体的一致关系内,听觉刺激又与局部的成分有一致、无关和冲突3种关系,这称作局部的一致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听觉辨别的反应时依赖于听觉刺激与视觉刺激的总体的一致关系:在一致的情况下,反应时最短;在冲突的情况下,反应时最长;无关情况下的反应时居中。但是,听觉辨别反应时在3种局部的一致关系下,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视觉刺激的大小对实验结果也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的总体特征(大字母)与听觉刺激相一致时,听觉辨别的速度加快;当视觉的总体特征不同于听觉刺激时,听觉辨别就会受到干涉,速度就会变慢;但是,听觉辨别的速度不受局部特征(小字母)的影响。

大小恒常

背景: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即大小知觉恒常性。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视象大小而变化,它趋向于保持物体的实际大小。大小知觉恒常性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

例如,同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30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我们视网膜上折视象随距离的不同而改变着(服从视角定律)。但是,我们看到这个人的大小却是不变的,仍然按他的实际大小来感知。影响大小知觉常性的因素有:①刺激条件。条件越复杂,则越表现出常性,当刺激条件减少,则常性现象减少;②距离因素。距离很远时,常性消失;③水平观察时,常性表现大。垂直观察时,常性表现小。此外,在用人工瞳孔时,大小常性则消失。

实验介绍:本实验的目的是用调整法测定大小常性的方法,比较在用单眼、双眼人工瞳孔观察时大小常性程度的变化。

实验中的标准刺激为离被试一定距离用支架呈现的半径为75毫米的圆形硬纸盘。匹配刺激为半径从51毫米到85毫米大小不等的圆形硬纸盘。要求被试先注视标准刺激,观察它的面积大小,然后在离被试明视距离(25厘米)处,用最小变异法依次呈现匹配刺激,呈现的位置要偏左或偏右一些,不要与标准刺激圆在同一直线上。

正式实验开始时,被试坐在椅上,距被试约65米处挂黑色幕布。主试要求被试看标准刺激,然后转移视线,看近处的圆形,然后报告比较的结果,近处圆比远处圆“大”或“小”或“相等”。

用双眼比较不同距离的圆的大小,即先用上法将标准圆(半径为75毫米)放在离被试1米、2米、3米、4米、5米及6米处。每一距离做2次,共做12次,其中各距离递减与递增次数各半。

结果处理如下: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大小常性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见到的图形形状,A为图形的实际形状,S为透视的形状,即完全没有常性时应有的结果。

S的计算按下列公式得出: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在单眼与双眼观察条件下大小常性的表与图。

形状恒常

背景:形状恒常性(form constancy)即形状知觉恒常性。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或者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人仍然能够按照物体原来的形状来知觉。形状常性表明,物体的形状知觉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人的过去经验在形状常性中起重要作用。 实验介绍:通过验证形状恒常性现象,来比较不同条件下形状恒常性的程度,并学习用描述法测量恒常性。

1.材料制作:5张杯子图片制作流程:把玻璃杯杯放在桌边,杯口到相机垂直距离为20cm,然后把杯子分别放在距桌边11.5cm,20cm,34.6cm,54.9cm,113.4cm距离上并拍照。这样杯口平面与视轴平面的交角分别为60°,45°,30°,20°,10°。 2.实验准备:

在实验中要求观察杯口的形状,并注意观察在杯口平面上杯口的纵向直径(沿视轴方向)与横向直径(与视轴垂直方向)比例关系的变化。在正式实验开始时,让被试先练习观察5张图片,以便被试掌握判断形状的标准。

主试在正式试验前准备好实验时所用的5x 5平方厘米的方格,并在记录纸上事先画出横向直径线。 3.正式实验:

让被试观察杯口的形状,并在5x 5平方厘米的方格中画出当时知觉到的形状。画法如下:画出杯状的横向直径(即:

5cm)保持不变(横向直径线已在记录纸上事先画出);被试根据知觉到的纵向直径缩短比例在5x 5平方厘米的方格图上做出标记,实验后再绘成杯口形状。若觉得与知觉到的形状不一致可以修改,直到被试满意为止。实验过程中被试观察杯口的顺序是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每个距离共观察2次。 4实验结果: 4.1实验数据处理:

4.1.1分别量出各被试在不同距离上画出的杯口纵向直径(2次结果),计算平均数。然后算出纵向直径(短轴)与横向直径(长轴)的比例R。

4.1.2分别计算各距离上杯口在被试网膜上投影形状的短轴与长轴的比例S。计算公式如下:

短轴:长轴=Sin a(a为视轴与杯口平面的交角) 4.1.3按以下公式求出各条件下的形状常性系数: 常性系数K=(R-S)/(A-S)

R知觉的比例(估计短轴与长轴之比) S网投影比例(网膜上短轴与长轴之比) A实物的纵向直径与横向直径之比,本实验A=1 4.2结果:

按距离依次递增或递减时被试所绘制的杯口的基本形状(即:向直径)也一次递增或递减。且形状基本统一。 相同距离下,同一被试的2次杯口纵向直径的结果不同;相同距离下,不同被试的2次杯口纵向直径的平均数不同。 /11.5cm, 角度/ 距离 60°45°/20cm 30°/34.6cm 20°/54.9cm, 10°/113.4cm 被试的 平均k值

0.15 0.31 0.34 0.33 0.23 (五)学习实验

不随意学习—加工水平说(结构、语音、语义)

实验背景

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较浅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而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加工的深度越深,则有越多的认知加工和语义加工。 实验简介

Craik和Tulving 在实验中,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词,同时就该词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作出“是”或“否”的回答。问题分3类,分别涉及字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3种不同水平的加工,在实验过程中,主试记录每次被试作出回答所需的反应潜伏期。在这些任务完成后,进行事先未宣布的再认测验。实验结果显示:加工水平越深,加工所需的反应时间越多,因此,结构水平加工的反应潜伏期最短,而语义水平加工的反应潜伏期最长;加工水平越深,再认的成绩越好,同样,结构水平加工的词语再认效果最差,而语义水平加工的词语再认效果最好。

内隐学习—序列反应时

实验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内隐学习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研究范式----序列学习范式,用以研究人们对序列规则的无意识获得。序列反应时(serial

明,当延缓3秒再进行回忆时,被试已出现了明显的遗忘,正确回忆率仅达80%,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正确回忆率明显下降,当延长到18秒时,被试正确回忆率仅为10%,超过18秒,正确回忆率即不再继续下降,维持在10%的接近值上。这个实验表明,在阻止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短暂,并将被迅速遗忘。该实验不仅具体表明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情况,更为短时记忆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该实验中所用的方法(在刺激和回忆之间插入干扰任务,又被称为“Peterson-Peterson 方法”)也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后人视为经典实验范式。

短时记忆痕迹消退与干扰说

实验背景

Peterson和Peterson于1959年的实验表明,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很快,但是,在遗忘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上,却出现了两种假说。假说一认为, 复述会增强记忆痕迹,没有复述,记忆痕迹将随时间而自然消退或衰退,从而出现遗忘。假说二认为,阻止复述的分心作业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产生了干扰,进而造成了遗忘。心理学家很早以前就认为痕迹消退和干扰都可能是遗忘的原因,但是将这两个因素分开来研究却十分困难,因为干扰任务的执行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记忆痕迹很可能出现了消退),而在回忆前即使不进行额外作业也难以排除内外因素对被试的干扰,(即几乎没有无干扰的消退)。 实验简介

在这种情况下,Waugh和Norman于1965年设计出一个实验,十分巧妙地分开了纠缠在一起的干扰因素和衰退因素。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叫做探测法。该方法是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数字(如16个随机数字),最后一个数字呈现时伴随着一个高频纯音,这最后一个数次称为探测数字,它在前面只出现一次。被试一旦听到声音,就要把这个探测数字在前面出现位置的后边一个数字回忆出来。如呈现的数字序列是293647125379825*(星形表示纯音,则探测数字是5,它在前面的系列中出现在第9个位置上,被试应当将这个位置后面的一个数字3报告出来。从应被报告的数字的后面一个数字起,到最后一个数字,称为间隔数字,也就是起干扰作用的数字。在刚刚呈现的例子中,间隔数字为79825共5个,而呈现这些间隔数字所用的时间称作间隔时间。Waugh和Norman在实验中,利用了不同数量的间隔数字和间隔时间。如此安排是因为,根据记忆痕迹消退假说,保持的信息将随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但是根据干扰假说,保持的信息将随间隔数字的增加而减少。如果想将消退说和干扰说分开,就要把间隔数字和间隔时间这两个因素分开。为此,他们应用了两种数字呈现速度:快速呈现为每秒4个数字,慢速呈现为每秒1个数字。这样就可以在间隔数字不变的条件下,来改变时间间隔,例如,间隔数字是4个,快速呈现的时间间隔为1s,慢速呈现的间隔时间为4s。同样也可以在间隔时间不变的条件下,来改变间隔数字,例如,间隔时间都是1s,快速呈现的间隔数字是4个,而慢速呈现的间隔数字仅为1个。通过这样的巧妙安排,就可以分别考察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对遗忘的作用。

实验结果以正确回忆率来表示信息保持。

该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快速呈现还是慢速呈现数字,正确回忆率都随间隔数字或干扰项目的增加而减少,两种速度的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这就是说,正确回忆率并未因数字呈现速度不同所导致的间隔时间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实验结果支持了干扰说,说明短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的消退。

自由回忆-系列位置效应

实验简介

短时记忆存在的有力证据来自所谓的自由回忆实验。这种实验形式还是艾宾浩斯首先发展出来的。其做法是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字词或其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量回忆出已学习过的东西,但不必按照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忆。将自由回忆得到的结果与原先呈现的顺序加以对照,就可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据此作图,可得到系列位置曲线。其实在心理学文献中,早就确认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过去曾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作解释:刺激系列中间部分项目的回忆成绩较差是由于他们既受到起始部分项目的干扰(前摄抑制),又受到结尾部分项目的干扰(倒摄抑制);而起始部分项目则只受其后项目的干扰(倒摄抑制),结尾部分只受以前项目的干扰(前摄抑制),不像中间部分项目那样,受到两个方向的干扰,故回忆成绩也较优。

机械复述实验

实验背景

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加工深度,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复述或简单的复述是一种机械地、默默地复诵识记项目,它被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看作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和转入长时记忆的重要机制。但是,加工水平说认为这种复述并不能导致较好的记忆效果或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对此,Claim和Watkins进行过一个精巧的实验。 实验简介

Claim和Watkins进行过一个精巧的实验。他们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一串单词,要求他们记住词表中最后一个以某个字母开头的单词。例如,给被试呈现的词表是daughter,oil,rifle,garden,grain,table,football,anchor,giraffe,……,要求被试记住以g字母开头的最后一个单词。在这个词表中,有几个以g字母开头的单词,其数量和位置是被试事先不知道的。这样,在实验进行中,被试遇到第一个以g字母开头的单词garden,紧接着又遇到同样以g字母开头的单词grain,这时前面的单词garden立即就被后面的单词grain取代了。但是,单词grain之后连续出现3个非g字母开头的单词table,football,和 anchor,这时每当出现一个非g字母开头的单词,被试总要复述一次单词grain,因为他们不知道后面是否还有以g字母开头的单词,所以共要复述3次,直到单词giraffe出现。在这样安排的词表中,在前后两个以相同字母(g)开头的单词之间插入一定数目的其他单词,就可以得到前一个以g字母开头的单词的复述次数。在

本例中,单词garden的复述次数为零,即没有复述,而单词grain的复述为3次。这个插入的单词数量或复述次数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变量,可系统地加以变化。Craik和Watkins给被试呈现几个这样安排的词表后,出乎被试的意料,对他们进行自由回忆测验,要求他们尽量多地回忆刚呈现过的单词。结果显示,插入的项目数没有对记忆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插入项目多的即复述次数多的并不比插入项目少的或复述次数少的回忆的更好。这说明信息并不能通过这样机械的复述而转入长时记忆。这个结论与两种记忆说或多重存贮说是对立的。加工水平说从加工深度除法,将复述分为简单的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后者是对项目的深层加工,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七)注意实验

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实验背景

过滤器理论认为,既然注意在行为上的特点就是人们能选择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而忽略其他信息(就像酒会中我们有选择地倾听当前的谈话而忽略其他谈话声);那么,不妨将注意理解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一个瓶颈或阀门,来自外界的大量信息中只有少量能通过这个瓶颈,注意就像过滤器一样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瓶颈。

为了具体说明过滤器理论,研究者发明了双耳

分听技术,这一技术的本质是让被试的双耳同时听见不同的信息。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Cherry,1953)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 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能分辨是男音或是女音,并且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 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 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也成为了注意的单通道模型的依据。

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 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进行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 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实验介绍:

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实验背景

能量有限理论得到了-些实验结果的支持:例如,Johnson和Heinz(1978)设计了一个双耳同时分听的追随靶子词实验。在实验中,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

现靶子词(事先规定的词)和非靶子词,要求被试追随两耳中所听到的靶子词(即复述靶子诃).在实验中还设置了4个条件,

①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两类词都由男生读出 ②感觉可辨度高条件:靶子词由男生读出;非靶子词由女生读出;

③语义可辨度低条件:非靶子词与靶子词同属一个范畴;

④语义可辨度高条件:非靶子词与靶子词分属不同范畴。

虽然被试在实验中的任务只是复述在两耳中听到的靶子词,但实验结束后,要求被试回忆所呈现的非靶子调。非靶子词的回忆结果是,不论语义可辨度的高低,在感觉可辨度抵条件下所回忆的非靶子词的数量均多于感觉可辨度高条件下釅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非专注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工:另一方面则说明,因在感觉可辨度低条件下非靶子词坝工需要较多的资源,因而其回忆的数量较多。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与实验

在空间探测和辨别任务中,当目标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与正确的反应按键位置一致时,行为反应时明显小于他们不一致情况。这种空间维度的刺激反应的同侧易化现象就是刺激反应一致性效应。研究发现,反应选择可能会在上述的各个阶段受到冲突的影响,包括任务空间反应规则(任务直接相关维度)的影响,刺激的任务无关维度信息的影响,以及刺激反应的任

务相关维度的匹配规则影响。

对于冲突控制的传统研究而言经典研究范式主要有四种: 干扰任务书写颜色与词义信息间的冲突, Simon任务目标位置和反应方位间的冲突, Flanker任务侧抑制效应,以及反眼动任务等。

The Eriksen flanker task is a psychology paradigm. In a visual experiment the participant is expected to respond to a centered and directed item surrounded or flanked by distracting symbols like arrows or letters. They are called \direction, the subject will have a short reaction time and performance is more exact. Flanking arrows that point to a different direction are therefore incongruent and correspond to a slower reaction time and less accurate performance.

注意的提示范式:空间线索范式

实验简介

Posner等人使用空间线索技术(Attentional Cueing Procedure)研究选择性注意和空间线索的作用。在目标之前呈现的线索通常分为三类:有效线索(指示目标将要出现的位置)、无效线索(指示与目标出现的位置相反的位置)、中性线索(不提供目标出现位置的任何信息)。此外,各个条件出现的概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是有效线索以高频率出现,而无效和中性线索以低概率出现。

结果表明,被试对有效线索后的刺激反应显著快于无效线索和中性线索后刺激的反应,而对中性线索后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对无效线索后刺激的反应。

注意的启动范式

实验背景

在认知心理学中,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

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起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而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则被称为负启动效应或抑制性启动效应。一般而言,启动实验是由启动显示和探测显示组成,启动显示在先,探测显示在后。每种显示都包含目标和分心物。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只对两个显示中的目标反应,而不理会分心物。若启动显示中目标和探测显示中的目标相同,称为目标重复启动,它往往会产生正启动效应,亦即被试对目标的反应时间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间要短,控制条件是指两种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是无关的。在目标重复启动中,这种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目标激活。不仅在目标重复条件下会出现这种反应时间的节省,而且探测显示中的目标与启动显示中的目标有某种联系,如语义联系等,那么也会出现类似的正启动效应,研究者们用扩散激活理论来作解释。在启动显示中目标被激活了,那么在重复启动中,该目标反应阈限已降低,所以反应时缩短了。而在有联系的词之间,一词被激活了。这中激活使与之联系的词也从静止向激活方向变化,从而降低了激活的反应阈限,因而反应时缩短,这中现象被称为扩散激活效应。 实验简介

本实验材料是10个阿拉伯数字

(0,1,2,3,4,5,6,7,8,9),间隔是以黑色的方形作为掩蔽图形,其大小刚好能盖住数字,刺激为黑色,背景为白色。启动显示和探测显示中都包括目标项和干扰

项。其中目标项总是呈现在屏幕的中心,而干扰项则随机的处于目标刺激的上、下、左、右的位置,目标数字只有一个,而干扰数字则可能有一个、二个、三个、四个。

实验材料整体上分为两组:一组为控制条件(C)下的材料,即启动显示的干扰项与探测显示的目标项或干扰项无必然联系,另一组为干扰重现条件(DR),即启动显示中的干扰项中的一个成为目标项。

判定字符串是否为单词,对第一个做出反应后马上对第二个做出反应,nurse-doctor 快于 bread-doctor。

负启动效应实验

北京大学2002年试题:负启动效应实验是怎样进行的?

在该范式中每次试验呈现两个刺激,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做出反应。比如,呈现重叠的黑色和白色字母,要求被试说出每个白色字母的名称。 当前次试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 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慢。这说明不被注意 的字母被识别并记住了。该范式常被用来评估对一个刺激有意忽略的情况下,注意能够多大程度上自动地分配到该刺激上,并影响此后的加工。

双加工理论—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

实验背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u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