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03: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1 综合说明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中13纵15横“纵6”(阿荣旗—深圳公路)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河北省规划的“四纵、四横、十条线”公路主骨架中“第三纵”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全长76.784 km,全线设计车速80km/h,整体式路面设计宽度24.5m,分离式路面设计宽度为2×12.5m,工程总占地面积751.14 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588.19 hm2,临时占地面积751.14 hm2。工程土石方总量为2303.57万m3,填方总量为1066.72万m3。全线设置隧道7座,特大桥1座,大桥30座,中桥16座,小桥45座,通道17座。本工程由河北承德京承高速公路建管处建设,建设期从2004年4月开始至2007年10月结束,共计42个月,总投资为27.55亿元。地理位置图见图1-1

该项目北接承德至赤峰公路连通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东接101国道至沈阳连通东北部分地区,南接京承公路北京段连通北京和华北地区,建设本项目是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增强区域间的客货交流的需要。项目所在地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也得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增强东北与首都经济圈的联系,促进“大北京”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对沿线运输有进一步的优化作用。

本项目地处河北省承德市,属于山岭重丘区,位于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和潘家口水库上游滦河流域,属于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干扰,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量的水土流失。为了控制和减轻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水利部、河北省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业主于2003年6月份委托河北省水利水保技术服务站承担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2003年10月21~22日,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通过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召开的专家审查会,并于2003年3月18日得到水利部批复,批复文号为水函[2004]第56号。

根据《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业主于2005年8月份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xxxxx开展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技术人员通过搜集区域土地利用、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及降雨资料,对项目区各建设项目及其影响效果方面进行了现场调研,对野外观测数据进行了整编、分析、汇总。本文以上述资料为数据本底,对本项目工程运行初期水土流失监测成果加以技术整合和综合评述,最终形成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总结报告。

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图1-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地理位置

2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1.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 建设单位全称 公路全长76.784 km,全线设计车速80km/h,整体式路面设计宽度24.5m,分离式路面设计宽度为22×12.5m,工程总占地面积751.14 hm,其中永久占22地面积588.19 hm,临时占地面积162.95 hm。工程土石方总量为2303.57万m3,填方总量为1066.72万3m。全线设置隧道7座,特大桥1座,大桥30座,中桥16座,小桥45座,通道17座。 建设地点 工程等级 所在流域 工程总投资 工程总工期 项目建设区 河北承德京承高速公路建管处 河北省承德市 大型 海河流域 27.55亿元 43个月 项目建设区占地类型为旱地和林草地,工程总占地面积751.14 hm2 建设规模 自然地理类型 水土流失预测总量 防治责任范围面积 项目建设区面积 主要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区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年评价气温6~8℃,年平均降水所属“三区” 570mm.,最大24h降水量多年平均70mm。 45.07万t 方案目标值 2xxxhm 土壤容许流失量 2751.14hm 1.工程措施: 2.植物措施: xxxhm2 2国家重点预防保护区 直接影响区面积 水土流失背景值 监测单位全称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实地调查 弃渣场取料工程 810t/km.a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 水土保持监测主要技术指标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设施) 实地测量 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 监测指标 7水土流失量 25993t/km.a 2200t/km.a 3.临时措施: (渣场料场座数、占地面积、取料量和弃渣量、采用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数量) xxx万元 2监测方法(设施) 径流小区 监测1扰动土地整治率4拦渣率(%) (%) 内容 2水土流失治理度巡测 5林草植被恢复率(%) (%) 3土壤流失控制比巡测 6林草覆盖率(%) (%) 分类分级指目标达标标 值(%) 值(%) 监测结论 防治效果 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

监测数量(hm) 永久建筑面积 Xxx 5993t/km2.a 588.19 水土流 失面积 项目区容许水面面积 - 扰动地 表面积 751.14 200t/km2.a 751.14 95 95 1.2 95 95 1.0 措施 面积 Xxx 措施面积 方案目标值 3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制比 值 拦渣率(%) 实际拦渣量 万t 总弃渣量 万t 95 95 林草植被恢98 98 植物措施面积 Xxx 可绿化面积 Xxx 复率(%) 林草覆盖率防治责任范20 25 林草总面积 Xxx Xxx (%) 围面积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6项目防治指标均已达标,总体达标。 价 总体结论:项目建设区监测重点为路堑边坡,取土场和弃渣场;建设期中监测结果表明水土流失6项目防治指标均已达标,总体达标;在恢复期应继续对植物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主要建议:1)加强复垦;2)加强路堑裸露石质边坡的绿化及后期管理养护;3)注意取弃土场的排水措施和土壤侵蚀监测。

4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2 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年6月29日);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 (水利部令第16号);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水利部令第12号); (4) 《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 (水利部[2003]202号)。

2.2 规范性文件

(1) 《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

的函》(水保监[2006]16号)。

(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刘震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7

2.3 技术标准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 (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15772-1995); (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1995); (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 (GB/T15773-1995); (5)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96); (6)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77-202)。

2.4 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承德有关部门提供的气象、水文、地质及水土保持相关资料; (3) 关于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 (4) 关于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

(5)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03年10月

21~22日)及专家审查意见;

2.5 技术服务合同

(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实施委托书;

5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2)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6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3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3.1 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京承公路冀京界至承德市段公路工程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线路起点位于司马台北三公里北京与河北交界处,司马台长城脚下,起点以隧道形式与北京段相连接,桩号为K1+600;终点为承德市大石庙村南,接国道101线(承栗公路和承秦出海路重和路段),桩号为K78+383.73,线路全长76.784Km。

线路自起点向北,下穿司马台长城,后翻越新道梁,跨越京承旅游公路(K9+580)进入平顶山沟,翻越青石梁至东营子村北,跨越滦东公路(K23+450),沿旧路至长山峪,顺旧京承旅游公路,经鞍子岭,靳家沟门,红石砬、平房至陈栅子,顺滦河右河岸至石门子,在K70+450处跨越滦河及京承旅游公路(K71+035),以隧道形式穿越鹙窝梁,经阎营子村北,以互通形式终止于承德市大石庙村南,接国道101线(承栗公路和承秦出海路重合路段)。全线分为A、B、C三段,A段从司马台长城起点至长山峪全部为新建高速公路,B段长山峪至陈栅子部分路段利用旧路改造进行,C段陈栅子至终点为新建全幅高速公路。

本项目高速公路按山岭重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线设计车速80km/h;整体式路面设计宽度24.5m,分离式路面设计宽度为2×12.5m。项目批准用地指标为729.8633 hm2,实际申请用地面积588.1893 hm2,节约土地141.6740 hm2。

表3-1 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项目的基本情况 1 2 3 5 6 7 8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工程等级 建设单位 投资单位 里程长度(km) 建设规模 总投资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 河北省承德市 大型 公路等级 所在流域 高速 海河流域 改扩建 工程性质 4 京承高速公路建设建设管理处 承德市交通厅 76.784 24.5 沥青混凝土 9 7

设计速度(km/h) 车道宽度(m) 最大纵坡 土建投资 80 24.5/25 4% 万元 路基宽度(m) 路面结构类型 275500万元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10 建设期 2004年4月~2007年10月 占地面积(hm2) 项目组成 路 基 中央分隔带 桥隧工程区 附属工程区 辅道 弃渣场 取土场 施工工区 施工便道 合计 项目组成 路基 合计 合计 430.67 9.37 109.44 25.57 13.14 14.87 14.01 89.7 44.37 751.14 3二、项目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工程项目名称 特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分离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通道 隧道 涵洞 外借方 弃方 主要指标 1240m 6540 m 854m 447 1座 31座 16座 45座 5处 5处 17座 7座 120道 说明 备注 永久占地 永久 永久 永久 永久 永久 临时占地 临时 临时 临时 临时 填方 主体工程施工区 5716.6m 三、项目土石方挖填工程量(m) 挖方

3.1.1 项目总体布局

京承高速公路地处山岭重丘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线路自起点向北,下穿司马台长城,后翻越新道梁,跨越京承旅游公路(K9+580)进入平顶山沟,翻越青石梁至东营子村北,跨越滦东公路(K23+450),沿旧路至长山峪,顺旧京承旅游公路,经鞍子岭,靳家沟门,红石砬、平房至陈栅子,顺滦河右河岸至石门子,在K70+450处跨越滦河及京承旅游公路(K71+035),以隧道形式穿越鹙窝梁,经阎营子村北,以互通形式终止于承德市大石庙村南,接国道101线(承栗公路和承秦出海路重合路段)。

3.1.2 项目施工工艺

本项目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交叉工程和隧道工程等。 路基施工按照先挡墙、后路基的顺序进行。路基填方采用机械化,并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进行施工。路基填方采用挖掘机、装卸机挖装,

8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平整,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方法施工。填石路堤采用卸上、推下的方法施工,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整,重型冲击压路机碾压密实。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装卸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石方开挖采用浅孔松动爆破法施工,风化严重的破碎岩地段采用挖掘机开挖。

路面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案,为保证路面各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底基层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基层采用专用拌合设备厂拌,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合料采用固定式拌合设备厂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摊铺。

桥梁和交叉工程采用标准跨径,预制安装施工。预制梁板分标段集中预制,箱型连续桥梁采用现场浇筑施工。钻孔桩施工采用CZ-1500型冲击式钻机钻孔,正循环出渣、清孔,混凝土灌注桩一般采用机械冲击钻孔,泥浆固壁;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2m,并保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最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将整根灌注桩浇筑完毕。对废浆设置废浆沉淀池,施工后及时清除,

隧道工程。采用新奥法施工技术,大型配套机械施工作业生产线。Ⅳ、Ⅴ类围岩采用全面断面光爆破开挖;Ⅱ、Ⅲ类围岩采用上半断面开挖施工;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有条件的可明洞暗作。装渣运输采用无轨装渣、无轨或有轨运输方案。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泵和衬砌模板台车的配套机械施工方案。

3.1.3 项目建设土方情况

本工程经监测,施工期路基挖方999.66万m3,填方路基填方999.66万m3,合计路基土石方为1990.99万m3。挖填平衡。其中路基和桥梁开挖土方部分

用于回填,部分用于施工工区和附属工程施工结束后的平整和绿化覆土。

3.2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3.2.1 地形地貌

该公路全部位于山区。公路经过区域为燕山山脉的延伸地带,属燕山地槽与内蒙古高原过度处,地势较高,海拔在300~800H米,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相对高差80~13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地坡面坡度一般在15~40度。大的地貌类型

9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可分为中低山区、低山重丘区和山间盆地。盆地主要有滦平盆地和承德盆地。微地貌类型有山间凹地、山前平原、单斜山:河谷、河漫滩、一阶级地、二阶级地和冲洪积扇等。

3.2.2 地质土壤

项目区地处内蒙古地轴南部,在历史上是一个长期沉陷地带,火成岩分布极广。由于燕山运动的多次影响,岩体多次受到挤压和扭曲。岩性变化比较复杂,局部岩体变质和破碎较为严重。岩体部分有太古界片麻岩,寒武纪的角闪岩、花岗岩,侏罗系的砾岩、砂岩、凝灰岩等。土体部分由于强烈的侵蚀破坏,第三系堆积物没有保留,仅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普遍,但规模较小。根据岩性组合、岩石特征和堆积物特点可划分为洪坡积、洪冲积和冲积三种成因类型。从松散堆积物的分布规律看,在山麓边缘、缓坡及山间洼地中,多发育为洪坡积混合作用形成的堆积物,而在河谷及近岸处则以洪冲积与冲积成因类型最为发育。项目区京承公路经过青石梁和xxx窝梁段岩石构造破碎较为严重,为不良地质区段。

公路沿线区域在近代历史上未发生源发性地震,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l8306-2001),项目区地震动蜂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由于气候、成土母质、植被等的影响不同,项目区域内形成了多种土壤。主要以棕壤和褐土为主,土壤结构较好,酸碱度适中,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有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和农林牧业的发展。在滦河、武烈河等两岸的一级阶地和漫滩地土壤类型为草甸褐土和草甸土,土壤质地多为壤质。

3.2.3 气象气候

项目区气候类型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天空晴朗,降水稀少,盛行偏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多大风天气。夏季受大陆低压和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温热多雨,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时间较短,天气多变,气温变化较大。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6~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4.3℃,极端最高气温41.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9.1℃,极端最低气温-24.2℃。年日照时数2703~2847h,无霜期120~160d,蒸发量1466.6mm,平均风速1.2m/s,最大冻土深1.3m。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70mm左右,降水对空分配不均,且

10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年际、年内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4~83%。项目区长山峪站实测最大降水量为1973年923.8mm,最小降水量为1984年374.4mm,最大为最小的2.5倍。项目区年最大lh降水量多年平均34mm,最大6h降水量多年平均55mm,最大24h降水量多年平均70mm。

3.2.4 植被情况

项目区的植被在分区上属暖温带落叶林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暖温带冀北山地落叶林和针叶林,植被为华北植物区系向内蒙植物区系过渡带植被。分布有大量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刺槐和山杏等,灌木有荆条和酸枣等,草种有白羊草、黄背草、野古草和羊胡子草等,在河谷两岸及河谷地带分布有草甸植被,植被覆盖度为34~40%。

3.2.5 水系和地下水

项目所在区域属海河流域滦河水系和潮白河水系,公路建设涉及滦河水系滦河干流、伊逊河、兴州河、武烈河、北道河、邙牛河和潮白河水系潮河等河流。滦河发源于丰宁县西北大滩界牌梁,流经丰宁、沽源、多伦、隆化、滦平、承德市、承德县、兴隆、宽城等县市,是区域内最大的河流,在项目区下游滦河上修建有潘家口水库。潮河是潮白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丰宁县上黄旗哈拉海沟,流经丰宁、滦平、密云等县,交项目区下游潮白河上修建有密云水库。该地区河流非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较小,泥沙较少,河水清澈,汛期水位暴涨暴落,泥沙含量大幅增加,汛期输沙量占全年的90%以上。滦河和潮河是本地区的主要水源,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市的主要水源,潘家口水库是天津市的主要水源。

项目区生态用水主要来源为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林草地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水浇地灌水保证率为50~75%。

项目区主要地下水为潜水和裂隙水。地下潜水分布在山谷中或山间平地处,埋藏较浅,约8米左右。地下水根据其赋存型式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孔隙水两种。第四系孔隙水属潜水,赋存于河床两岸的第四纪冲洪积层中,受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储存在山体岩层中,部分溢出为泉水。主要水文地质问题是隧道工程中可能遇到的断层裂隙水和层间承压水。

1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3.2.6 社会经济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与辽、蒙接壤,南与京津相连,东部毗邻秦皇岛。该地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都别具特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已逐渐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有金山岭长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全市总面积39513km2,是河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聚集区,2001年末总人口为355.4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46万人,占总人口的19.26%。承德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属河北省的贫困地区,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2.4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43元。项目区农民人均耕地1.81亩,人均水浇地0.24亩,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528元,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农民生活贫困。

项目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矿业、钢铁、建材、机械加工等产业为主。公路沿线种植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等。

3.2.7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京承公路经过地区,分属潮河、滦河两个流域,均为国家水土保持重方治区。路线起点至K21+000经过的区域为潮河流域,K2l+000至终至过的区域为滦河流域。项目区区山高坡险、土层较薄,植被一旦破艮难恢复。项目区夏季受大陆低气压控制,气流被本区高山抬升而形仁沛降水,成为燕山山区的暴雨多发区,汛期多暴雨。水土流失以水勺主,主要发生在坡耕地和干旱阳坡,侵蚀形式表现为坡耕地的层状虫、细沟状面蚀以及荒山阳坡的鳞片状面蚀和沟蚀,另有部分崩塌、支等重力侵蚀。公路依山傍河布线,尤其滦河以东段所经区域均为沟壑纵横、山高坡陡的山区,山区沟道比降大,汛期洪水猛烈,下切力强,能携带大量泥沙及漂石,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也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项目区土壤侵蚀以轻度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存在中度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土壤侵蚀模数为200~2000t/km2?a。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2006年第2号)项目区属于滦河预防保护区,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同时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1999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项目区也属于河北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项目区属于北方土石山区,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容许土壤流失量为200t/km2.a。

12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3.3.1 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规定及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其中项目区建设区751.14hm2,直接影响区494.55hm2,该项目区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为1245.69hm2。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范围在各防治分区的分布,见表3.2。 3.3.1.1 项目建设区

项目建设区是指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运行征用的土地内进行项目建设的区域,是直接造成损坏和扰动的区域,为治理的重点地区。

由于项目建设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永久性占地、临时工程占地等均应属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区,共占地751.14hm2。

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行不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随着各项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功能的发挥,有利于地貌、植被恢复和改善。 3.3.1.2 直接影响区

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影响的范围,是建设单位应该负责防治的区域,包括公路沿线两侧建设区以外一定宽度,经实地调查,这个宽度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

1.主体工程区域:道路路基上边坡3m范围,下边坡外侧5m范围,跨河桥梁上游20m、下游50m范围内,互通立交和服务设施区域周边外扩5m范围。

2. 取土场、弃渣场:弃渣场周边5m范围,取土场上边坡3m范围,下边坡外侧5m范围。

3. 施工便道防治区:路基两侧外扩3m范围。 4. 施工工区:按场地界外扩5m计算。 由此确定本工程的直接影响区为xxhm2。

表3-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单位:hm2

13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项目建设区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路 基 主体工程施工区 中央分隔带 桥隧工程区 附属工程区 辅道 弃渣场 取土场 施工工区 施工便道 合计 430.67 9.37 109.44 25.57 13.14 14.87 14.01 89.7 44.37 751.14 162.95 588.19 小计 直接 影响区 143.56 0 262.66 6.39 4.38 7.83 6.67 14.7 48.36 494.55 防治责任范围 574.23 9.37 372.1 31.96 17.52 22.7 20.68 104.4 92.73 1245.69 项目名称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1245.69hm2,地貌类型主要以耕地、荒草地等为主。

3.3.2 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区域

项目建设伴随着剥离表土、土方开挖、坡面防护、修建排水系统、取弃土石料、建设临时设施等活动,都将占用一定面积的土地,破坏原有地貌,毁坏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使原始生态防护体系遭到破坏;同时,项目建设产生大量裸露地面,势必增加水土流失潜在的危险性。结合项目具体特点,在分析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植被、项目施工工艺等基础上,确定路堑边坡和取、弃土场防治区为本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区域。

3.3.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前的一大任务。据此,确定防治目标为:一是要保证保证公路安全运营;二是要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使沿线表土不裸露;三是要使公路两边景观得到美化,对周边地区和下游的环境和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设计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项目建设生产的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得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六项目标如下表所示:

表3-3 项目分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值

14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设计水平年 6项指标 扰动土地治理率(%)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制比 拦渣率(%) 植被恢复系数(%) 林草覆盖率(%) 主体工程 施工区 95 95 1.2 95 98 20 弃渣场 95 95 1.2 95 98 20 取土场 95 95 1.2 95 98 20 施工工区 95 95 1.2 95 98 20 施工便道 95 95 1.2 95 98 20 综合目标值 95 95 1.2 95 98 20

3.3.4 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危害的防治

3.3.4.1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

本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地表的扰动带来的土壤流失,特别是在雨季土壤被冲刷;2) 扬尘的危害:地表扰动后,松散的地表结构容易产生扬尘的危害。;3)对植被的破坏: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挖填,包括路基填挖、桥梁架设、取、弃土场的利用等,一方面在规划位置时要铲除地表植被,进行基础挖掘和混凝土浇筑;另一方面各种机械和人员的活动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可能带来土壤肥力下降及表层肥沃土壤流失,进而影响植被的生长。 3.3.4.1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危害的防治

为了防止由于开发建设所带来的水土流失,应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防治措施时,每一分部工程的建设从地表径流形成和土壤流失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和土壤塌落区域,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工程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本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工程措施主要有土地整治、截排水沟、

挡墙、流水带拱形骨架植草护坡、铺设透水砖等;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临时措施主要有:临时排水沟、临时挡土墙、临时覆盖等。

(1)为防止在雨季土壤被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修建临时排水沟58136.8m3,临时挡土墙1804m3;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采用集中堆放,定时清挖,然后运送至附近垃圾消纳场处理;3)场区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清理和平整;4)污水处理:生活污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 含油废水采用“隔油沉淀池”处理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处理回用系统处

15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理,处理后的中水全部用于浇灌植被。

(2)覆盖抑尘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表土的开挖、低洼地带填土及以及临时堆土场造成的扬尘,为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建设单位积极采取了临时覆盖措施,临时覆盖面积783908m2。

(3)植被恢复措施:在施工期对于路堑和路基边坡、隧道出入口30m范围内及时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在施工完毕后,对取、弃土场、服务区和施工工区及时进行平整和植被恢复。路基、路堑边坡、隧道出入口、弃土场和施工工区的植被恢复选择生长力强、维护量小的绿色植物;服务区绿化选择生长力强、观赏量性强的绿色植物。绿化面积为xxx hm2。

(4)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在施工便道和施工工区修筑临时排水沟xxxkm;在施工过程中,修筑了3个临时沉沙池,共计99座,使流失的土壤沉淀。工程峻工后将原表土覆盖以利复耕。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是预防和治理项目

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使项目区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开发建设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5%。

3.3.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施工工艺、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及水土流失的特点,在经过全面勘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遵照治理措施布局合理、技术指标可行、方案实施后防护有效的原则,将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域分为:主体工程施工区、弃渣场、取土场、施工工区、施工便道。

通过对以上各分区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及主体已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以更好的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为原则,方案补充设计了相关工程和植物措施,从而形成了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框图如下所示:

16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17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主体工程挡土墙、护坡、排水系统 弃渣场拦渣坝、排水沟 工程措取土场边坡分级、排水沟 施 施工工区、便道挡土墙、护坡 排水建筑物下游护岸 主体工程植物护坡、绿化带、服务区绿化 植弃渣场植物护坡、林草地 物措施取土场绿化 施工工区绿化 水弃渣场土地平整 土保土弃渣场顶面修建地埂 持地措整 施地取土场土地平整体措系施施工工区施工迹地恢复 图 施工便道施工迹地恢复 主体工程施工区临时拦挡、排水措施 临弃渣场临时拦挡、排水措施 时措施施工工区沉淀池、排水沟 施工便道临时拦挡、排水措施 坡面开挖工程先修建截排水沟道后开挖 坡面填筑工程先修建拦挡工程后填筑 预防弃渣场“先拦后弃” 保护取土场先修建排水工程后取土 措施施工工区先修建拦挡、排水工程 施工便道经常洒水、运输土石料车辆实行遮盖 水土保持监督、监理、监测

图3-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框图18

主体已设计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主体已设计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主体已设计 主体已设计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方案新增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3-xx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

序号 防治分区 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措施 1 主体工程施工区 水土保持工程 浆砌石挡土墙 浆砌石护坡 框格护坡 排水系统 植物护坡 绿化带 服务区、互通绿化 临时防护、排水 先挡后筑、先排后挖 拦渣坝 排水沟 植物护坡 顶面种植林草 地埂 平整土地 临时防护、排水 先拦后弃 排水沟 边坡分级、修整 平整土地 先建排水工程后取土 挡土墙、护坡 绿化 施工迹地恢复 沉淀池 临时拦挡、排水沟 先建拦挡、排水工程 砂石料冲洗水循环用 拦挡排水措施 施工迹地恢复 临时拦挡排水工程 道路洒水、车辆遮盖 排水建筑物下游护岸 淤积、滚落土石清理 备注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主体工程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建议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水保方案设计 水保方案要求 植物措施 临时措施 预防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2 弃渣场 土地整治措施 临时措施 预防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3 取土场 土地整治措施 预防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 土地整治措施 临时措施 预防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土地整治措施 临时措施 预防保护措施 工程措施 临时措施 4 施工工区 5 施工便道 6

直接影响区 3.3.6 水土保持工程量及进度安排

《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明确指出,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19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因而本工程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主体工程进度为:

工程量汇总及进度安排统计,

表3.4 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进度

年度 季度 项目 施工准备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隧道工程 防护主工程 体排水工工程 程停施车工区 区 附收属费工站 程 服务区 辅道 取 土 场 弃 渣 场 施工工区 施工便道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Ⅲ Ⅳ Ⅰ Ⅱ 20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注: 主体工程实施进度; 方案批复的水保工程实施进度; 下阶段工作计划

水保工程实际实施进度

2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4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4.1 监测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1.1 指导思想

水土保持监测是以维护施工作业及其影响区的生态环境为中心任务,运用定位与定量观测的手段、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及其水土保持工程效果等进行动态观测和分析,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标,为规划设计和实施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提供定性定量的依据,同时当地水土流失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据此结果对建设单位进行监督执法,并可通过适当调整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措施体系来减少水土流失及存在的隐患。

4.1.2 监测原则

(1) 全面监测突出重点 (2) 以扰动地表监测为中心

(3) 以水土流失的严重时段、部位为重点 (4) 全面反映六项目标的落实情况 (5) 监测点位的选择要有代表性

4.1.3 监测目标

通过对项目运营初期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土壤侵蚀量、强度、成因实施动态监测,准确全面地反映土壤侵蚀量及其危害情况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及时掌握运营初期的水土流失程度,对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并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的监测,掌握水土流失控制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水土保持监测反映了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在监测工作过程中,积累开发建设项目运营初期水土保持数据资料和经验,为进一步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规范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

4.2 监测范围及其分区

4.2.1 监测范围

由于监测工作委托滞后,在主体工程完工后才开展监测工作,未能及时对建设

22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根据水利部12号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第10条的规定,并结合《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的界定,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751.14hm2。

4.2.2 监测分区

根据《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水土保持监测计划安排和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监测分区分为:主体工程施工区和弃渣场。

4.3 监测重点地段、重点对象与监测点布局

4.3.1 监测重点地段

根据《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水土流失预测,本项目工程水土保持重点监测地段为取土场、弃渣场区域及挖方边坡区域。

4.3.2 监测重点对象

4.3.2.1 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通过对取土场、弃渣场区域填方边坡等地设立观测点,对坡面观测小区进行测量,即可得到运行初期的土壤侵蚀量。 4.3.2.2 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

本项目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是高挖方边坡和取、弃土场,由于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会危及到路基的安全,对公路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

4.3.3 监测点布局

根据每个监测点监测目的和指标的不同,监测点分为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两种。通过对项目各分区的分析并结合《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在主体工程施工区设置2个观测样点、3个调查样点;弃渣场设置1个观测样点;取土场设置1个观测样点;施工工区设置1个调查样点。监测布局见附图。监测点情况及监测所用设备见表4-1、4-2:

23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4-1 监测点设置一览表

序号 监测点分区 典型挖方路基段 主体典型填方路基段 工程隧道 施工桥梁 区 服务设施区 弃渣场 取土场 施工工区 监测点位置 Xxx Xxx K2+529 k70+435 监测点性质 观测样点 观测样点 调查样点 调查样点 调查样点 观测样点 观测样点 调查样点 监测方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 实地调查法 1 K32+550 Xxx Xxx Xxx 2 3 4

表4-2 监测设备一览表

序号 一、监测仪器设备 1 2 3 4 5 6 二、监测材料 1 三、监测资料 1 2 3 调查表 套 套 本 份 若干 1 1 1 自行设计 报批稿 数字雨量计 数码相机 数码摄像机 皮尺或钢卷尺 烘箱 机械天平 套 台 台 个 台 台 1 1 1 3 1 1 利用当地气象资料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购买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体工程设计资料 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工程区原地形图 4.4 监测时段与工作进度

4.4.1 监测时段和频次

4.4.1.1 监测时段

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2004年8月~2007年10月。由于项目监测委托较晚,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较迟,监测时段为2007年11月~2008年8月,主要是对运行初期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监测。 4.4.1.2 监测频次

由于监测工作委托较为滞后,监测单位共对本项目进行了两次监测:2008年6月份一次、2008年8月份一次。

24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4.4.2 监测工作进度

(1) 2008年6月雨季前第一阶段,在雨季前重点对观测样点的水土流失量进行监测,并完成监测报告。

(2) 2008年8月雨季后第二阶段,对所有样点进行监测,主要是监测观测样点的水土流失量、调查样点的植物生长状况和护坡工程的数量及质量,最后完成监测报告。

25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5 监测内容和方法

5.1 不同时段监测内容

5.1.1 第一时段监测内容

(1) 监测内容

第一时段监测主要任务是先确定总体监测计划,然后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根据批复的《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的位置;同时对确定的观测样点布设观测区。对确定的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的位置进行观测,监测个分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监测拦挡设施、沉沙池和坡面防护措施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及运行情况,监测防止弃渣垮塌和土石滚落效果观测方法为定点观测和实地调查量测。

(2) 监测方法

这一阶段所采用的监测方法主要是观测样点和实地调查2种方法:

观测样点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侵蚀沟样方法):通过测定样方内侵蚀沟的数量和大小来确定侵蚀量。样方大小取3—10m宽的坡面,侵蚀沟按大(沟宽>100cm)、中(沟宽30—100cm)、小(沟宽<30cm)三类统计,每条沟测定沟长和上、中上、中、中下、下各部位的沟顶宽、底宽、沟深,推算流失量。见图4-1,表4-xx

通过量测样方坡面侵蚀沟的体积,推算坡面土壤侵蚀量。

图4-1 水土流失简易坡面量测场示意图

表4-xxx

边坡土壤水蚀监测表

浅沟

样侵蚀投影侵蚀方斜面积平均平均平均细沟上口平均平均平均浅沟模数量坡度面积编(m×底宽深h长L数nmT/km2.2宽a深h长L数n宽a(t) (°) (m号 ) (m) (m) (m) (m) (m) b(m) (m) (m) (m) a )

26

样方面积 细沟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1 2 … 说明:土壤侵蚀量=细沟侵蚀量+浅沟侵蚀量+面蚀侵蚀量

细沟侵蚀量=a×h×L×n×r 浅沟侵蚀量=(a+b)×h×L×n×r/2

面蚀侵蚀量=(细沟侵蚀量+浅沟侵蚀量)×30% 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量×106/(侵蚀年限×投影面积)

r-土壤容重,t/m3

实地调查法:已经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路段,对措施的运行情况和植被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监测。

(3) 监测时间 2008年6月。

5.1.2 第二时段监测内容

(1) 监测内容

对观测样点和调查样点开展监测工作,主要调查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植物生长状况。

(2) 监测方法

主要采用的是简易坡面量测法和实地调查法2种监测方法。 (3) 监测时间 2008年8月。

5.2 各监测分区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监测指标

各监测分区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监测指标见表5.1。

27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5.1 水土保持各监测点内容及指标

监测 分区 全区 典型挖方路基段 主 体 工 程 施 工 区 典型填方路基段 隧道 监测内容 降雨量、暴雨特征值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土壤侵蚀量、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监测方法 当地水文气象部门收集 简易坡面量测法 简易坡面量测法 实地调查法 监测指标 水土流失背景值,植被等 监测点 性质 当地气象部门收集、自测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观测样点 土壤流失控制比。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观测样点 土壤流失控制比。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调查样点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桥梁 服务设施区 弃渣场 实地调查法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调查样点 率;土壤流失控制比。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调查样点 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 巡测法 实地 调查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观测样点 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 水土流失治理度;扰动土地整治率;观测样点 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 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调查样点 林草覆盖率。 取土场 施工工区 巡测法

28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 监测结果与分析

由于本项目监测工作未能与工程建设同期进行,因而项目建设中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基础数据无法从现场获得,仅能通过收集有关历史资料,结合项目区内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情况作以总结。

6.1 不同时段各监测点土壤侵蚀量

表6-1 各观测样点水土流失量

序号 监测点位置 监测内容 监测时间 侵蚀形式 边坡类型 侵蚀沟数量 1 K0+900 水土流失量 2006年8月 浅沟侵蚀 土质边坡 2条 2006年11月 浅沟侵蚀 土质边坡 3条 监测结果 样方面积(hm2) 3×1×10-4=3×10-4 3×1×10-4=3×10-4 单位面积侵蚀量(t/hm) 拐角1 拐角2 271.5 5cm 5cm 4cm 4cm 3cm 3cm 7.5 88.8 4cm 5cm 4cm 3cm 2cm 2cm 5 水土流失量2 K2+350边坡 拐角3 拐角4 拐角5 拐角6 单位面积侵蚀量(t/hm) 2

从表6-1可以看出没有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点的水土流失量明显大于有水土保持措施防护的监测点的水土流失量;同时随着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效益发挥,水土流失量明显减少。

29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表6-2 设计措施与实施措施对比表

序号 措施名称 单位 m m m m m m m m m m m2 m3 m3 处 个 株 株 株 m2 株 株 m m2 株 30

22设计数量 6600 1955 1209 1758 50 78 2442 27200 490 2270 2 1 37975 38391 32870 4350 457 750 180 6600 48 实际实施 7905 2138 1209 1763.8 107 42 50 135 2492 51 27200 490 2270 37975 38391 32870 4350 457 750 变更说明 一、工程措施 1 2 土地整治 路面排水 D1000以内雨水管道 D1200雨水管道 D1500雨水管道 D1600雨水管道 D1800雨水管道 顶管工程 雨水方沟 污水管道 雨水方涵 3 4 5 二、植物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隔离带绿化用地 新增183m 新增5.8m 设计变更新增 新增57m 新增50m 更改原设计桥 由于河堤整治而未能实施 由于设计变更而未实施 由于河堤整治而未能实施 不良地段处理 土工格栅 片石护砌 六棱花饰 浆砌沉沙池 蓄水坑 种植红叶小檗 种植金叶女贞 种植大叶黄杨 铺种冷季型草坪 种植桧柏球 种植银杏 蓄水坑下游生物防护 撒播草种 栽植毛白杨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10 11 生态植被毯 栽植五叶地锦 m2 株 200 1060 延后实施 6.3 水土流失危害

到目前为止,项目区内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总投资2281.16万元。但是项目区内也有一些问题存在:

道路沿线有部分裸露边坡,雨季产生水土流失会危及到渠道排洪安全和路基安全。

6.4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6.4.1 水土流失治理度和扰动土地整治率

根据监测技术规程,水土流失治理度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防治面积占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水土流失防治面积是指对水土流失区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并使土壤侵蚀量达到容许侵蚀量以下的面积,以及建立良好排水体系,不包括周边地面硬化面积和永久建筑物占用的面积。

扰动土地整治率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扰动土地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扰动土地是指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用地,其面积均以投影面积计。扰动土地整治面积,指对扰动土地采取各类整治措施的面积,包括永久建筑物面积。

本项目分平原道路、特殊路段两个监测区进行结果分析,详见表6-3。

31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6-3 各监测分区水土流失治理度监测结果

序号 平原道路监测区 特殊路段监测区 总面积2分区 扰动面2永久建筑物2水土流失面积(hm) 1 11.80 11.80 9.52 2.28 2.23 2治理面积(hm) 2扰动土地整治率(%) 99 水土流失治理度(%) 98 (hm) 积(hm) 面积(hm) 2 2.41 2.41 1.80

0.61 0.60 99 98 6.4.2 拦渣率

由于本项目的弃渣全部运往区政府指定的位于怀柔区大屯村北的建筑垃圾回填坑。因此拦渣率理论值可达99%以上。

建筑垃圾回填坑

6.4.3 植被恢复系数和林草覆盖率

植被恢复系数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植被恢复面积占防治责任范围内可恢复植被面积的百分比。可恢复植被面积是指可以采取生物措施的面积。林草覆盖率则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林草面积占防治责任范围面积的百分比。

具体各监测分区植被恢复系数及林草覆盖率见表6-4。

32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表6-4 各监测分区植被恢复系数及林草覆盖率

总面积可绿化面实施植物措施植被恢复林草覆盖序号 分区 (hm2) 积(hm2) 面积(hm2) 11.80 2.41 2.28 0.61 2.23 0.60 系数(%) 率(%) 98 98 19 25 1 2 平原道路监测区 特殊路段监测区

项目工程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硬化面积较多,仅有道路机非隔离带及小段填方边坡可以绿化,因此道路林草覆盖率比较低。因道路硬化而流失的雨水,全部经由雨水管道排入河道加以利用。

6.4.4 水土流失控制比

水土流失控制比是指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治理后的平均土壤侵蚀量与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容许土壤侵蚀量之比。根据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土石山区,土壤允许侵蚀量为200t/km2·a。

由表6-3、6-4可知,项目区土壤侵蚀量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安全运行而逐渐减少,到竣工验收前最后一次全面调查监测,项目区内没有发生明显的侵蚀现象,各监测小区植被恢复系数都达到了98%,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控制比为1。

33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分级评价

本工程属于建设性项目,防治标准执行2003年水利部令第16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要求的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一级标准。

表7-1 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分组 时段 1扰动土地整治率(%) 2水土流失治理度(%) 3土壤流失控制比 4拦渣率(%) 5林草覆盖率(%) 6植被恢复系数(%)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运营初期 90 80 2.5 90 15 90 施工建设期 运营初期 施工建设期 运营初期 施工建设期 * * 1.5 95 * * 95 95 1.2 95 25 98 * * 2.0 90 * * 95 85 1.5 95 20 95 * * 2.5 85 * * 表中的*表示:指标值应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在竣工验收时核定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竣工验收及生产运营管理等,均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分类分级时段防治指标的指标值要求。在竣工验收时,除满足规定的验收指标外,各项水土保持设施质量必须达到有关技术质量标准的要求。

水土流失治理度(%)、林草覆盖率(%),以400~600m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基准,可根据降水量大小适当增减;300mm以下地区,可根据降水量与有无灌溉条件及当地生产实践经验分析确定;300~400m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降低3~5;600~800mm降水量,表中的值可增加1~2;800mm降水量以上,表中的值可增加2以上。

土壤流失控制比以中度侵蚀为基准具体开发建设项目,可根据项目区平均土壤流失量的背景值大小增减。轻度侵蚀区原则上应小于等于1,中度以上增加0.3~0.5,最大不超过3.0。同一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控制比,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区分级确定。

34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7.1.2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六项指标达标情况见表7-2。

表7-2 各监测分区六项指标达标情况

序号 1 2 3 4 5 6 指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水土流失治理度(%) 土壤流失控制比 拦渣率(%) 林草覆盖率(%) 植被恢复系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监测分区六项指标均达标,有效减少了项目区水土流失,并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平原道路区 99 98 1 99 19 98 特殊路段区 99 98 1 99 25 98 7.2 建议

(1)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要求,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量的确定是监测工作的难点。由于委托监测本项目的时间较晚,所以项目施工期的数据不能由实际监测取得,从而影响了监测数据的指导作用,建议以后遇到类似问题,业主应在方案批复、项目建设前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做好监测工作,以便更有效地为工程后期运营、管护工作服务。

(2) 对于道路部分小段裸露边坡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进一步的水土流失;对于未能及时实施的植物措施,应在适当时期尽快实施。在运行期间,应加强对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与维护,确保各项措施运行良好,更好地发挥效益。

35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目 录

1 综合说明 .................................................................................................................................. 1 2 编制依据 .................................................................................................................................. 5 2.1 法律法规 ................................................................................................................................ 5 2.2 规范性文件 ............................................................................................................................ 5 2.3 技术标准 ................................................................................................................................ 5 2.4 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 ........................................................................................................ 5 2.5 技术服务合同 ........................................................................................................................ 5 3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 7 3.1 开发建设项目概况 ................................................................................................................ 7 3.1.1 项目总体布局 ..................................................................................................................... 8 3.1.2 项目施工工艺 ..................................................................................................................... 8 3.1.3 项目建设土方情况 ............................................................................................................. 9 3.2 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 9 3.2.1 地形地貌 ............................................................................................................................. 9 3.2.2 地质土壤 ........................................................................................................................... 10 3.2.3 气象气候 ........................................................................................................................... 10 3.2.4 土地利用及植被情况 ....................................................................................................... 11 3.2.5 水系及地下水 ................................................................................................................... 11 3.2.6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12 3.2.7 社会经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 13 3.3.1 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 13 3.3.2 水土流失预测的重点区域 ............................................................................................... 14 3.3.3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 14 3.3.4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局 ................................................................................................... 15 3.3.5 水土保持工程量及进度安排 ........................................................................................... 19 4 水土保持监测布局 ................................................................................................................ 22 4.1 监测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22

36

4.1.1 指导思想 ........................................................................................................................... 22 4.1.2 监测原则 ........................................................................................................................... 22 4.1.3 监测目标 ........................................................................................................................... 22 4.2 监测范围及其分区 .............................................................................................................. 22 4.2.1 监测范围 ........................................................................................................................... 22 4.2.2 监测分区 ........................................................................................................................... 23 4.3 监测重点地段、重点对象与监测点布局 .......................................................................... 23 4.3.1 监测重点地段 ................................................................................................................... 23 4.3.2 监测重点对象 ................................................................................................................... 23 4.3.3 监测点布局 ....................................................................................................................... 23 4.4 监测时段与工作进度 .......................................................................................................... 24 4.4.1 监测时段和频次 ............................................................................................................... 24 4.4.2 监测工作进度 ................................................................................................................... 25 5 监测内容和方法 .................................................................................................................... 26 5.1 不同时段监测内容 .............................................................................................................. 26 5.1.1 第一时段监测内容 ........................................................................................................... 26 5.1.2 第二时段监测内容 ........................................................................................................... 27 5.2 各监测分区监测内容与监测点监测指标 .......................................................................... 27 5.2.1 平原道路监测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 特殊路段监测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监测结果与分析 .................................................................................................................... 29 6.1 不同时段各监测点土壤侵蚀量 .......................................................................................... 29 6.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水土流失危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1 水土流失治理度和扰动土地整治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2 拦渣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3 植被恢复系数和林草覆盖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4 水土流失控制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京承公路京冀界至承德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7 结论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 水土保持措施分类分级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