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1.3氧化还原反应强化练习 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1-29 19: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1.3氧化还原反应强化练习 新人教

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解析:A项,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C项,工业上利用N2和H2反应生成NH3,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O2、H2O与Na2O2反应,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2.在反应Cu2S+2MnO2+4H2SO4===2CuSO4+2MnSO4+S↓+4H2O中,氧化剂为( ) A.Cu2S B.MnO2 C.H2SO4 D.MnO2和H2SO4

解析:根据化合价变化来看,Cu2S中Cu和S的化合价都升高,MnO2中Mn的化合价降低,故Cu2S是还原剂,MnO2是氧化剂。

答案:B

3.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高温

②Fe2O3+2Al=====Al2O3+2Fe;1∶2

高温

③SiO2+3C=====SiC+2CO↑;1∶2 ④3NO2+H2O===2HNO3+NO;2∶1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通过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确定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然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原理可确定;反应①中比例为1∶5;反应④中比例为1∶2,②③中比例正确。

答案:B

4.已知:①向KClO3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NaI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双选)( )

A.实验①证明Cl具有还原性

B.实验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实验③说明KI被氧化

D.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ClO3>Cl2>I2

解析:B项,反应2I+Cl2===I2+2C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项,②中有I2和Cl,其中I2遇淀粉变蓝,不能说明KI被氧化。

答案:BC

5.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16H+10Z+2XO4===2X+5Z2+8H2O ②2M+R2===2M+2R ③2R+Z2===R2+2Z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Z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③中被还原 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M>R>Z>X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R2>Z2>XO4

D.常温下能发生反应:2M+Z2===2M+2Z

解析:根据三个氧化还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为XO4>Z2>R2>M,还原性顺序为M>R>Z>X,因而Z2能够氧化M,从而判断出C项错误。

答案:C

6.硫氰[(S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X2)类似,称为拟卤素,如(SCN)2+H2O===HSCN+HSCNO,它们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

A.Cl2可以与KSCN溶液反应 B.(SCN)2可以与KI溶液反应 C.KSCN溶液可以与FeCl3溶液反应 D.(SCN)2可以与KBr溶液反应

解析: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2>(SCN)2>I2,故(SCN)2不能将Br氧化为Br2,D错误。

答案:D

7.已知M2On可与R作用,R被氧化为R的单质,M2On的还原产物中,M为+3价;又知c(M2On)=0.3 mol·L的溶液100 mL可与c(R)=0.6 mol·L的溶液150 mL恰好完全反应,则n的值为( )

2-

-1

2-

-1

2-

2-

2-

2-

2+

2+

2+

3+

2+

3+

3+

2+

2+

2+

3+

2+

A.4 B.5 C.6 D.7

解析:M2On可与R反应,其中M的化合价为+(n-1)价;反应中M2On作氧化剂,R

3+

2-

2-

3+

2-

2-

2-

2-

作还原剂,M为还原产物,R单质为氧化产物。则反应过程表示为M2On+R―→2M+R。一个M原子获得(n-1)-3=n-4个电子,则1 mol M2On在反应中获得2(n-4) mol电子,1个R离子在反应中失去2个电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列出0.3 mol·L×0.1 L×2(n-4)=0.6 mol·L×0.15 L×2解得n=7。

答案:D

8.FeS、FeS2在酸性条件下都能与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反应,还原产物为Cr,氧化产物都是Fe、SO4。等物质的量FeS、FeS2完全反应时,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1 B.3:7 C.3:5 D.3:8

解析:依题意,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S+3Cr2O7+26H===2Fe+2SO4+6Cr

2-

3+

2-

3+

2-

3+

2-

3

3+

2-

3+

-1

2-

-1

2-

+13H2O、2FeS2+5Cr2O7+38H===2Fe+4SO4+10Cr+19H2O。FeS、FeS2等物质的量时,

消耗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本题选C。

答案:C

9.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I2>SO2

解析:根据题意知,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发生的反应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I2===H2SO4+2HI。滴加KI溶液时,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A正确;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SO2体现还原性,B正确;整个过程中所有反应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根据上述反应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判断,氧化性:Cu>I2>SO2,D正确。

答案:C

10.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B.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C.HNCO与N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4 D.反应过程中,每1 mol 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4 mol 解析:反应中NO2转化为N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NO2是氧化剂,A项错误;C3N3(OH)3与HNCO分子式不同,为不同物质,B项错误;HNCO中H为+1价、O为-2价、C为+4价、N为-3价,NO2中N为+4价,反应产物为N2、CO2、H2O,反应过程中只有N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HNCO与NO2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C项错误;反应过程中,每1 mol N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4 mol,D项正确。 答案:D 11.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分子式为As2O3,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及主要的砷化学开始物料。它也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 (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s2O3+ Zn+ H2SO4―→ AsH3+ ZnSO4+ ________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若生成0.2 mol AsH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4)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是砒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中As由+3价降为-3价,Zn由0价升高到+2价,根据化合价升降数相等和元素守恒,可配平反应方程式为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2)在反应中As2O3中砷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As2O3为氧化剂,表现为氧化性。 (3)依据方程式: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反应中As2O3中的As由+3价降为AsH3中的-3价,可知每生成2 mol AsH3,转移12 mol电子,所以若生成0.2 mol AsH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4)砷化氢被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AsH3+3O2===As2O3+3H2O。 答案:(1)1 6 6 2 6 3 H2O (2)A (3)1.2 (4)2AsH3+3O2===As2O3+3H2O 12.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 mg·L。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1-中N元素均为-3价):KCN+2KOH+Cl2===KOCN+2KCl+H2O,投入过量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氮气。 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OCN+KOH+Cl2===CO2+N2+KCl+H2O (2)若处理上述废水20 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___g。 -30-0-1-解析:(1)2KOCN ―→N2,失去2×3e,Cl2―→2Cl,得到2×e,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得2KOCN+KOH×3Cl2―→CO2+N2+6KCl+H2O,再依据质量守恒即可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方法一:得失电子守恒。反应前KCN中N为-3价,反应后N2中N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前KCN中C为+2价,反应后CO2中C为+4价,1个KCN失去5个电子,20 L题述废水中含有KCN的质量为650 mg·L×20 L×10g·mg=13 g,则n(KCN)=0.2 mol,共失去电子1 mol。反应前Cl2中Cl的化合价为0价,反应后KCl中Cl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1个Cl2得到2个电子,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共需要0.5 mol Cl2,质量为35.5 g。方法二:关系式法。由化学方程式可知KCN~Cl2,KOCN~1.5 Cl2,所以1 mol 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需要2.5 mol Cl2,0.2 mol 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需要0.5 mol Cl2,质量为35.5 g。 答案:(1) 2KOCN+4KOH+3Cl6e2===2CO2+1N2+6KCl+2H2O (2)35.5 13.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如下图所示在一块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1--1-3-1的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溶液、FeCl2(含KSCN)溶液各一滴,在圆心处放置一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上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用表面皿盖好。 根据上面描述涉及到的元素,回答(1)~(3)题。 (1)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F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已学知识分析a、c处可能出现的现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处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溶液中,还原性为HSO3>I,氧化性为IO3>I2>SO4。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的KIO3和析出的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2- 请回答(4)~(5)题。 (4)a点处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b点→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溶液中的I为0.5 mol时,加入的KIO3可能是________ mol。 解析:(2)a处发生反应为Cl2+2I===I2+2Cl,其现象为溶液变蓝。 c处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碱性变弱,所以红色变浅或褪去。 (3)Cl2可把Fe氧化成Fe,Fe与SCN发生反应。 (4)由题意可知依次发生的反应为IO3+3HSO3===I+3SO4+3H,IO3+5I+6H===3I2+3H2O。所以a点处的还原产物为I,b点到c点发生IO3与I之间的归中反应。 (5)根据离子方程式IO3+3HSO3===I+3SO4+3H,IO3+5I+6H===3I2+3H2O。 当加入IO3不足时,由于生成I为0.5 mol,所以所加IO3也为0.5 mol; 1--当加入IO3过量时,n(IO3)=1 mol+(1-0.5) mol× mol=1.1 mol。 5答案:(1)+7 第4周期Ⅷ族 (2)溶液变为蓝色 红色褪去(或红色变浅) (3)2Fe+Cl2===2Fe+2Cl、Fe+3SCN===Fe(SCN)3 (4)I IO3+6H+5I===3H2O+3I2 (5)0.5或1.1

--+-2+3+-3+-------2-+--+------2-+--+2+3+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