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读

更新时间:2024-01-29 06: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广东专插本政治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2.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毛泽东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3.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进一步理论上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5.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终于走上了正确轨道。党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第二次飞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源,并及时吸取了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

1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探索,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1.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主题的变化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理解

1、 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含义跟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

2

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答:(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

3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个代表”的内容及关系。“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见教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应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识记

?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去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4)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4

“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时间发展的客观规律 “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 理解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 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 ② 从实际出发,就要全面地看问题 ③ 从实际出发,就要发展地看问题 ④ 从实际出发,就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2)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经验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去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 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此后,他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 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5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结合教材)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应用

? 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结合教材)

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②解放思想就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③改革开放的历程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④继续解放思想,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⑤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⑥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⑦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 不断推进新理论;

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③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④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⑤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①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②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④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⑤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

1、识记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3)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

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

理解

(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应用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还要加上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革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面对的和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加上教材的划线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建立统一战线的原因: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两个武器,一个战士)

7

第四章

识记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2)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 “一化三改”;

总路线的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相成。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4)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发展高级社。 手工业结合农业就行。

存在的问题: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步骤; 第一,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6) “四马分肥”;

“四马分肥”是指企业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7)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过渡时期存在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理解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①在新民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②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

8

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主要矛盾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存在很大优势,不过非社会主义因素仍然存在。以上三点决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现的可能性;也即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遂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遂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注意: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也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相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3)具有中国特色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重点)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论述,多项选择) (论述,多项选择) 注意:“四马分肥”是指企业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 (论述,多项选择)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

第一,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第二,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第三, 建立手工工业生产合作社 (重点) 第一,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9

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应用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变、定、人、入 、马)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第五,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章

1.识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主要表现在: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2)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10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其性质和关系是:(1)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用民主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用专政的方式解决);(2)人民内部矛盾可以转化为敌我矛盾; (3)敌我矛盾可以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

(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陈云提出)

主张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理解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生产力的作用)2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生产关系方面)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理论意义)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实践意义)

(3)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得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11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曾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部分、生产力中包含科学的论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重要论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其丰富的内涵,择其要者: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第二,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应用

(1)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比如,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和1957年先后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而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六章

识记

(1)中国的国情;

我国处于并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1.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2.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3. 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5.斯大林犯了 “ 超越阶段 ” 的错误,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6.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

12

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这是毛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7. 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

8.198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

9.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0.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11.党的十六大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2050)的科学含义:

包括三层: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程度)。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第三,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注意前后转折)

党的十七大从八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第三,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内容的解读见教材(比较重要)

基本纲领: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

13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六大后,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提出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7)“三步走”战略的主要内容。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理解

(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七大从八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第三,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出现。这就使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把二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统一起来。

第二,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14

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4)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第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第二,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第三,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应用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答案同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幸福线。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七章

识记

(1)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实质;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 实质: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 目的:①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②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15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5)对外开放的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理解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注意区别毛与邓)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6

(2)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改革;(如何理解)

①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②在全面的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③评价改革成败的标准也是全面的,即“三个有利于”。 (3)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P171

? 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应用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以教材划线为准) 背景;对象;目的;性质;只有——才能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或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或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答案请回归教材)

第八章

识记

(1)我国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主观条件;

①客观条件:第一,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很少;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三,我国的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

②主观条件:当时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2)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3)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和弊端;(也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17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非公有制成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因而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7)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社会主义之所以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

2. 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私有制社会是不言而喻的,对社会主义而言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的新问题。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8)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现有保障制度: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①类型: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保险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 ②内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③重点: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9)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

1.为什么提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当今世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而且是我国当前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要求。 3)有没创新能力,能不能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4)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

18

须创新。

2.如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3)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要有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建设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发展。

4)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0)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而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理解

(1)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的成果;

①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②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已经提出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精辟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者,他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概括如下:第一,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新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前提。第二,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市场经济的优点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原因。注意结合上述计划经济的弊端)。但两者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以上三点的顺序可根据我上课的要求重新组织)

(3)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结合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第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不断发展和认识逐步深化的结果。党的十

19

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利过于集中\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传统体制的弊端在于权利过于集中,不重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便成为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回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两大突破:一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突破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念,在理论认识上为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必要的前期准备;二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谈话的内容与重要意义)

只需把会议和会议的内容对接起来,不需记忆。

第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据 第四,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的需要。 第五,市场经济的优点。 (4)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作用。

③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怎样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随着实践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具体内容略)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首先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也即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⑥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5)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江泽民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20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②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③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7)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关于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认识

第一、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来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建立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之上的,其实质是以价值规律即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手段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它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2)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经济机制,要想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必须满足以下的条件:市场参与主体拥有完备的信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外部性;经济活动不存在交易成本或者交易成本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具有完全的理性。(3)由于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所以市场在调节经济活动时存在局限性会导致“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经济的弊端见上面)

第二、政府干预 (1)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由于市场有效的调节经济体系、合理配置经济资源所要求的充分竞争的条件很难满足,市场机制运行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所以要使经济体系更加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引入政府干预经济的机制。 (2)要想使政府能够更好的发挥辅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首先必须明确界定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准确的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 (3)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总之,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摆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以市场手段来配置资源的,计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不应该完全抛弃。总之,在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也要重视和发挥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把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把各自的弊端降低到最小,从而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果达到最优化水平。

(8)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①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②豪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

21

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第四,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和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怎样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① 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②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③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引导它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9)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两个字的改变,而是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在涵盖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体现了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理念上的深化,道路上的拓展,国际环境认识上的提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理念上要正确处理快与好的关系,不仅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要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道路上要根本改变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支持经济增长,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国际环境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的理念、道路、环境,都是对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11)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根本目标、途径和要求;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要求首先注重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缩小生活水平的差距。

(1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什么: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怎么办:

①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2

②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③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应用

(1)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按劳分配: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收入分配。社会主义之所以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2)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第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有:保障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还具有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它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兼顾不同方面特别是生活有困难方面群众的利益,有助于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维护社会公正、协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第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实现公平正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经济总量大幅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到总体小康。

②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③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④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⑤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面貌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 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

23

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①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

①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②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③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5)“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的思路;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我国母犬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这五句话20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1.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2.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3.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4.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5.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必要性)

6.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第九章

识记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②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A、在国家机构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

B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地工作,保证了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各项事业,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广泛和直接参与的特点。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是因为:

①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②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理解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执政经验,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做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健全民主和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25

(2)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性质相同。

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作用、职能相同。

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人民民主专政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中还有民族资产阶级。

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

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根据、政治基础和现实条件;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4)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内涵: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意义: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以下具体内容熟悉:

①“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即立法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执法、

26

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偶然性和腐败现象;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③“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④“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加强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则和主要任务;

必要性: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缺陷和目标)

原则:①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③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步子稳妥。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对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

2.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7)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大不同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它公开承认自身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意味着对于被统治者的专政,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民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仍不够完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丰富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社会主义自由解决了资本主义自由无法解决的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际行使自由权利的问题。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政权在人民手中,这是最大的政治自由;公有制为主体,从经济基础上铲除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与此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人们在思想上获得了空前自由。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现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公民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人民掌握政权,巩固和发展政权,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民主、自由和权利。

应用

(1)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根

27

本的不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实质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在政治上的反映。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第二,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下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民主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3)实行依法治国和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的成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第十章

识记

(1)文化和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是: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总的要求

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①“一指导”“两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②“双百”: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三贴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④“两立足”: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⑤“两手抓”: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教育和科学;

教育 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教育是名族振兴的基石。

(6)文化体制改革。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 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④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理解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①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②它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涵着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

③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能够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方面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29

(2)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也会沉渣泛起。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冲击着原有的政治信仰、民族认同、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以上决定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八荣八耻”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方面。 ③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④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取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进入新时期,在当代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30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 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坚持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 4、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时,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第十一章

识记 (1)“四位一体”;(十八大: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格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 ①孔子的“和为贵”; 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②在西方,自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也先后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③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

④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理解: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紧迫性: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即可能性)。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这些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使社会和谐成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同等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的一个崭新层面。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三个规律的深化、三个理论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

31

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丰富内容,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B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C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D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E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F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G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H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I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应用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一个重点)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略)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见理解的(4)点)

32

(2)加速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下六点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优化教育结构。 ?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 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33

第十二章

识记

(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悠久的中华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

①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②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3)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理解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①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③高度自治。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⑥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⑦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⑧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⑨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⑩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重大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有效途径、必由之路和根本归宿。

34

第一,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 第二,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

第三,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开展平等协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应用: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演变(新增的,冲刺班我会讲解) (2)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要坚持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以胡锦涛六点为准)

第十三章

识记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A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C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D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力量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A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B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C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2、毛泽东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的论断;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①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

②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B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

35

3、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

①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③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5)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坚持独立版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哪些?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理解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见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素。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

36

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

中国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新安全观的实质是“超越单方面安全范畴,以互利合作寻求共同安全”。

(6)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基本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同各类国家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对外关系时,既要坚决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又要注意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应用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是什么:①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②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③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我们对内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外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与合作,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④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①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我国的中心任务。②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平,中华文化历来强调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④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⑤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2)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7

第二,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第三,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四,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第五,谋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六,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

第十四章

识记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

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 2.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3)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加以解决。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第二、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4)人民军队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我军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性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地位和作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作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

? “三个提供”是指,我军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 “一个发挥”是指我军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我军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

38

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把提高战斗力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践中开拓战斗力建设的新局面。

理解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我国是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和整个进程中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其次,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再次,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工人阶级由于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高度集中统一等特点,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队伍迅速壮大。二是,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农民工中的许多人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所依存的经济组织的所有制形式日益多样化;工人阶级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三是,岗位流动加快。原先的\铁饭碗\已被打破。

工人阶级队伍发生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作为我国的领导阶级,其领导地位和主人翁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

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为新的阶层的产生提供了制度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社会的劳动分工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也不会否认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3)“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着眼点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真正掌握和实践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断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①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②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体现。

③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④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执行“四个尊重”的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39

(4)社会主义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的关系见教材)

应用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统一战线仍然是无产阶级政党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2)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适应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新要求,胡锦涛对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做出了\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科学定位。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进行专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坚强后盾。

第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战争威胁并未根本消除。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加强和巩固我国的国防。

第三,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搞好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第十五章

识记

(1)党的性质和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执政地位、实质和面临的挑战;

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历史的选择最终要通过人民的选择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再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因为:①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0

挑战:

第一,要面对党执政的国内外环境变化的考验和挑战。 第二,要面对党执政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考验和挑战

第三,要面对改善党的自身状况和克服存在问题的考验和挑战。 (3)党的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原则

①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②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③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④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⑤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第二,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4)党对青年一代的希望。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向当代青年提出了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三点希望,既体现了党对青年一代成长的一贯要求,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揭示了青年成长的基本规律。

理解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

①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③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4)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也可以以我讲的为准,叫你们写在教材上面的)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41

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领导艺术,也势必要加以改革、改进和改善,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昭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此,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估自己,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应用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

(2)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

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可结合上面为什么要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提出新的要求,给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第二,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些大党、老党,先后失去政权。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复杂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些政党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丧失了先进性,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些事实告诉人们,一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执政半个多世纪来,执政成就有目共睹,同时也必须看到,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见教材)

4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e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