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测试习题: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重点篇目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08 02: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 品

玉龙五中初五十九班文言文复习题

一.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7.《行路难》中,表明诗人的政治出路全初权贵堵塞的诗句是 , ;暗用典故的诗句是 , ;表达诗人终将冲出苦闷,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情怀的诗句是 , 。 8.《茅屋这秋风所破歌》中,写出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的句子是 , ;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诗句是 , ;写北方过地风狂风早的诗句是 , ;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10.《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 , 。 11.《小石潭记》中,能够反映作者心境感伤的句子是 。 1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叙述腾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文中“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与“退”分别指 。

精 品

13.《醉翁亭记》一文中的主旨句是 ;在第一段就微露主旨的句子是 ;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山间早晚景色的句子是 ;描绘的四季景色是 。 14.《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 15.《马说》一文的主旨句是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表现是 。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 。

16.对联是中国文学的特有样式。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是:欧阳修与民同乐。请你根据课文《岳阳楼记》的有关内容拟一个下联。

下联: 二.阅读题。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做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亦不详其姓字 详: (2)既醉而退 既: .(3)亲旧知其如此 旧: (4)以乐其志 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 .... 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 ....

3.请把“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1) 。

(2) 。

4.本文写了五柳先生哪几方面的爱好?请摘录原文回答。(4分)

答:

5.“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含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答:

6.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用自己的回答,他的“志”是什么? 答: (不超过15个字)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做题。 1.写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1)嗜学( ) (2)叱咄( ) ⑶容臭( ) ⑷曳屣( ) ⑸皲裂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主人( ) (4)皆被绮绣( ) ....⑸主人日再食( ) ⑹卒获有所闻( ) ⑺持汤沃灌( )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负者歌于途 B.当余之从师也 髻鬟之始掠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佳木秀而繁阴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找出文中通假字,并解释。

5.本文选自《 》,作者是 , (朝代)文学家,他与 、 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写此文的目的是 。

精 品

6.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

7.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 8.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从中受到什么样的启发? 答:

(三)阅读《与朱元思书》,做题。

1.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的是 的景色。 2.对这一处的景色,作者主要抓住了 的特点来写。 3.句子“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可否不写?

4.句子“鸢飞戾天者??忘反”从表达上看属于 ,表达了作者 。

5.本文的作者是 ,是 代文学家。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6.本文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 的特征。

(四)阅读《岳阳楼记》选段“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而或长烟一空( ) ②至若春和景明 ( ) ③连月不开( ) ④去国怀乡( ) ....⑤薄暮冥冥 ( ) ⑥沙鸥翔集( ) ⑦山岳潜行( ) ⑧属予作文( ) ....2.在选文第③段找出四对反义词:

⑴ , ⑵ , ⑶ , ⑷ , 。

3.在第②段中找出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面悲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 答: 。 4.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 5.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 6.选文第一二段都是写景的名段,却表达了作者不同的心情。第一段写了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第二段写了 景色,表达了 的心情。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__________________。

8.“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9.对本文写作目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五)阅读“庆历四年春??得无异乎”,做题。

1.选文第一段中的“今人”指的是 朝人;第二段中的“骚人”指的是 ,其含义来源于 。玉龙五中初五十九班现代文测试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q3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