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

更新时间:2024-06-13 05: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由练习或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四、学习的分类

(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1.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新知识与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机械学习:学习材料无逻辑或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无联系。 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讲授者直接将学习内容教给学生。

发现学习: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学习材料。

第二节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

强化:条件刺激伴随无条件刺激出现 2.经典条件反射的一般现象 (1)泛化与分化

泛化:一个条件反射建立后,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引起同样的反应。

分化:在泛化产生后,如果无条件刺激仅伴随具备某种特征的条件刺激出现,则个体可学会只对这一特定条件刺激作反应。 (2)二级条件作用

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如果将条件刺激与另一个中性刺激匹配出现,就能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 (3)消退与自然恢复

消退:当一个条件反射建立后,无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条件刺激出现,则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退。

自然恢复:曾经消退的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发恢复。 (三)斯金钠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1.操作条件反射的建立

强化:增加某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1) 强化的类型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 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 (2) 强化的不同程序

定时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

定比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 变时强化: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不定的。

变比强化: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

2.操作条件反射的一般现象 (1)二级强化

原先无强化作用的刺激物反复与有强化作用的刺激联合,可以逐渐成为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刺激物

二级强化物:由于与初级强化物反复联合而获得强化功能的刺激物

普雷马克原则:高频率发生的行为可以用来强化低频率发生的行为,反之则不可。 (2)泛化与分化 泛化:如果一种刺激与已建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强化出现前的刺激很相似,那么这种刺激也会引发有机体同样的反应。

刺激分化:在泛化产生后,如果仅在具备某种特征刺激出现时,个体做出反应后才能得到强化,则个体可学会仅在该种刺激出现时才做反应。

反应分化:在操作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仅当个体的反应达到某种标准时,才给予强化,则个体可学会仅做出满足该种标准的反应。 (3) 消退与自然恢复

消退:对于一个已建立的行为,如果强化物不再出现,该行为会逐渐消失。 自然恢复:行为逐渐消退过程中或消退后,可能出现自发恢复。 (4)惩罚

降低某个反应发生概率的程序。 正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负惩罚: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3.操作条件反射的应用 *行为塑造与矫正

总结:学习的联结理论的基本观点

(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强调外部行为的变化) (2)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推理的作用 (3) 重视对学习的外部过程与条件的研究 三、社会学习理论(选择题) (一)学习的交互决定论

(二)观察学习

1.观察学习:由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 2.学习与表现

3.强化的三种类型

外部强化:个体的行为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奖励。

替代强化:观察者由于看到别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加这种行为。

自我强化:个体自己规定标准,用自己控制的奖赏物促进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4.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1)注意过程:在示范情境中抽取出部分信息进行观察。 (2)保持过程:以符号的形式把示范行为保持在记忆里。

(3)复制过程:将以符号或表象保存的模式转换成合适的行动。

(4)动机过程:人会不会把他观察到的、保存在头脑中的示范行为表现出来,取决于有无动机。

(三)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个体对自己胜任某项工作的能力的主观评估 ·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 ·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 ·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第八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二、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而具体问题的思维。 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逻辑思维:运用概念、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 (二)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三)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分析思维: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四)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根据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遵循逻辑规则获得问题最佳的单一答案。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第二节表象与想像

一、 表象

(一) 表象的概念与特征

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直观性: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2.概括性: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经常感知过的一般特点。

3.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就象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二)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小学生在解决数的运算、中学生解决几何问题、成人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在进行推理时,表象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概念与推理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非本质特征则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一) 概念结构的理论 1.层次网络模型

概念由一定的语义特征进行表征;有关概念按照逻辑的上下关系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有层次的网络。 3.原型理论

概念主要是以原型,即该概念的最佳实例来表征的。 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的。 二、推理

(一) 推理的含义

推理:从已有知识推出新知识的过程。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二) 三种演绎推理 1.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假定的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2.线性推理

人们依据有序事物间的关系进行的推理。 3.条件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影响推理的心理因素

1.前提气氛效应: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种逻辑量词的结论。

2.前替换位: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认为逆转也是对的。

3.证实倾向: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他们。

第四节问题解决

一、 问题解决的概念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的,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界定清晰的问题与界定模糊的问题 界定清晰的问题: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时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模糊的问题: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对抗性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思维活动,还有考虑对手的思维活动。

非对抗性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 3.语义丰富的问题与语义贫乏的问题

语义丰富的问题:解决者对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知识。 语义贫乏的问题:解决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经验。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一)算法式策略

算法: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优点: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缺点:一些问题虽有算法,但利用经验可以更快解决;许多问题的算法过于繁杂,实际上无法运用;不能肯定所有问题都有自己的算法 (二)启发式策略

启发式: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为经验规则。 优点:省时省力

缺点:不能保证成功解决 1.手段-目的分析法

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2.逆向搜索法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3.爬山法

增加当前的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知识表征的方式

(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生活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三)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四)动机,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

(五)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六)人际关系,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的方式一致,即从众现象。团内相互帮助使问题迅速解决;相反,互不信任会妨碍问题解决。 四、创造性

(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期

对问题进行定义,确定问题中的重要维度,广泛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2.酝酿期

当所有能想到的方案都无法解决问题时,把问题暂时抛开,但实际上思考仍然在进行。 3.豁朗期

思想火花的闪现阶段。

(1) 情境选择(situation selection)

接近或回避某些特定的人、地点或事物,从而实现对情绪的调节。 (2) 情境修正(situation modification)

个体对情境加以改变,从而实现对情绪的调节。 (3) 注意调配(intentional deployment)

调配自己对情境不同侧面的注意,从而实现对情绪的调节。 (4) 认知改变(cognitive change)

改变对事件的认识,从而实现对情绪的调节。

2. 反应调节(反应关注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5)反应修正(response modulation)

个体试图改变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从而实现对情绪的调节。

二、 Ellis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REBT)

1. 情绪产生的ABC机制

2. 不适宜的情绪来自于不合理的信念 3. 三种基本的不合理信念:

4.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ABCDE机制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过程可以用ABCDE模式来表明:A——诱发性事件;B——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C——情绪和行为的后果;D——与不理性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后果;D——与不理性的信念辩论;E——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这里关键是D,即与不理性信念的辩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一种整合式治疗法,根据当事人的情形采用认知技术、情绪技术和行为技术多种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智力

第三节

智力的理论

一、 斯皮尔曼的两因素理论

智力 = 一般因素 + 各种特殊因素 一般因素(general factor):简称G因素,一般性的心理能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特殊因素(special factor):简称S因素,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二、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 G因素包括两个部分: 流体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一般性的信息加工能力(如知觉、运算速度、记忆容量等等),主要受先天禀赋和大脑神经解剖机能的影响,较少依赖于知识和经验。 晶体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从经验和学习中获得的认知能力,即可以依靠对资料信息的记忆、辨认和理解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者在人的一生中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三、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 言语智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2) 数理逻辑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数学运算与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 (3) 空间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 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

(4) 音乐智力(musical intelligence)

对音乐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5) 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支配身体运动的能力。

(6)社交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与人交往的能力。

(7)自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的能力。

(8) 认知自然的智力(Naturalistic)

认识自然,善于对自然中的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四、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和成功智力理论 (一)三元智力理论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应说明三个方面的问题:

(1) 智力与个体内部世界的关系(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成分亚理论) (2) 智力与个体外部世界的关系(情境亚理论) (3) 智力与个人经验的关系(经验亚理论) 1.成分亚理论

(1)元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2)操作成分:对信息进行编码、比较与组合的过程 (3)知识获得成分:学习新信息和存储新信息的过程。 2.情境亚理论

(1)适应: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力图在自身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

(2)塑造:如果不能改变自己而适应环境,个体可以试图改变环境来达到自身与环境

的和谐。

(3)选择:当个体适应环境和塑造环境都宣告失败时,可以尝试选择新的环境。 3.经验亚理论

(1)处理新异性的能力:个体解决新问题,应对新环境的能力。 (2)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当任务是熟悉的时候,个体完成任务自动化的水平。

(二)成功智力理论

(1) 分析性智力:分析和评估观念、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能力。 (2) 创新性智力:产生新的和有趣的观念的能力。 (3) 实践性智力: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五、 戴斯,纳格利里的PASS智力理论 (1) 计划(Planning):个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监控问题解决过程。 (2) 注意(Attention):个体保持适度的生理唤醒,依据当前任务的要求,对环境中

的相关信息予以注意。

(3) 同时与继时认知加工(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cognitive processes):同时加

工指个体同时关注到各种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继时加工指个体依照某种顺序,依次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

PASS理论的模型图:

第四节 智力的测量

一、 智力测验的产生 智力测验的先驱:高尔顿

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1905)

以心理年龄(即,视个体达到了哪一个年龄的平均成绩,则将该年龄作为个体的心理年龄)计算学生的成绩。 二、 现代智力测验

(一) 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比奈—西蒙量表发表后,多国将其进行了翻译和修订,其中以191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的版本最负盛名,该修订版本被称为“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该量表的特点有:

(1) 是最早对施测和记分提供详细指导语的测验。

(2) 引入了智力商数的概念(该概念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Stern提出)

心理年龄

智商(IQ)=

实际年龄

×100

(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编制者:Wechsler(20世纪40~60年代) 特点:

(1) 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幼儿智力量表三个版本,分别适用

于不同年龄段

(2) 包含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分别度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

(3) 引入“离差智商”——离差智商是一种以年龄组为样本计算而得来的标准分数

智商(IQ)=100+15Z

X - XZ =

SD

Z为标准分数,X为个体在智力测验上的得分,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S代表团体分数的标准差。

(三)瑞文推理测验 编制者:Raven(1938) 特点:(1)图形推理测验;(2)可团体施测;(3)具有文化公平性 (四) 智力测验的技术指标

1.信度

测验是稳定的,它在反复使用时能提供相同的结果。 2.效度

测验是有效的,它能测量到它所需要测量的东西(智力)。 3.标准化

(1) 施测程序的标准化,即测验的施测过程和评分都有统一标准。

(2) 常模的建立。常模即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标准,由总体测量结果的平 均数表示。

第五节 智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2. 总体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最高峰,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3. 成年期是智力发展的稳定时期。

4. 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下降,晶体智力稳步上升。 5. 智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第十三章人格

第六节

人格概述

三、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1)人格是一个有组织的体系(整体性,统合性) (2)人格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3)人格表现出一定的模式(稳定性)

(4)人格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在(独特性) (5)人格体现于个体生活的多个方面 四、 人格的主要成分 (一)气质

脾气秉性;体现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内容。可分为四种类型。 多血质:活泼,有朝气,乖巧伶俐;缺乏耐心毅力 胆汁质:情绪爆发快,去得也快,精力旺盛;鲁莽冒失 粘液质:安静稳重,情绪不外露;主动性较差

抑郁质:多愁善感,体验细腻;不善交际,优柔寡断 (1)主要由先天生理因素决定 (2)无好坏之分 (3)可塑性较小 (二)性格

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 后天逐步形成 (2) 可塑性较大 (3)有好坏善恶之分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1) 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

(2) 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 (3) 性格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 (三)认知风格

个人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场独立型: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于内部参照。 场依存型: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于外部参照。 测验:嵌套图形测验

2.冲动型与沉思型(impulsivity-reflection) 冲动型:反应快,但精确性差。 沉思型: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测验:匹配相似图形测验

3.表象型与言语型(visualizer-verbalizer) 表象型:倾向于运用表象解决认知任务。 言语型:倾向于运用言语解决认知任务。 测验:自陈量表;反应时测验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 特质理论

(一)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

共同特质,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个人特质,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次要特质(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的特质)。 (二)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16种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三) 艾森克的特质理论 三个人格维度:

外倾/内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

神经质/情绪稳定(Neuroticism、emotional stability) 精神质/冲动控制(Psychoticism/impulse control) (四) 人格大五理论 五个人格维度: 求新性(Openness):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自律、履行职责、为成就而努力 外向性(Extraversion):好交际、精力充沛、友好、自信 随和性(Agreeableness):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 神经质(Neuroticism):情绪不稳定,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 二、 类型理论

(一) T型人格理论

一种好冒险、爱寻求刺激的人格特征,并非每个人都具有;分为T型(建设性)和T型(破坏性)。

(二) A-B型人格理论

A型:富有竞争性,时间紧迫感,遇到挫折情境更易产生敌意 B型:不喜竞争,生活悠闲,随遇而安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p7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