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公示
更新时间:2023-09-25 17: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文件 苏科成〔2012〕23号
关于我省推荐申报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公示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的要求,现对我省推荐申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人对申报成果的贡献(自然科学奖除外)。公示时间为2012年2月6日至2月12日,为期7天。
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果对公示项目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排序有异议,可以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及联系方式。个人提出异议的应表明真实身份,单
— 1 —
位提出的应加盖公章。
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江苏省科技厅 邮政编码:210008
联系部门:省监察厅驻省科技厅监察室 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
联系电话:025—57712216 025—83213295
附件: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
二○一二年二月六日
— 2 —
附件:
一、自然科学奖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项目
1、项目名称:碳纳米管与原子团簇的量子效应和非线性光学响应的理论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董锦明,蒋 杰,邢定钰,万贤纲,法伟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凝聚态物理、纳米科技与材料科学交叉相关的基础研究。
本项目研究富勒烯、碳纳米管和原子团簇的结构、非线性光学响应和振动性质、量子输运和量子干涉,是凝聚态物理和纳米科技的国际前沿研究课题, 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并在全碳分子光子学器件、量子调控,和设计、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光电子学材料和器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三项主要科研成果列举如下:
1)提出了一个量子理论统一地解释了碳管的电导随外加门电压的快、慢振荡现象,认为它们都是来自于碳管中内禀的电子波量子干涉效应,深刻地揭示了纳米尺度材料中的量子效应(量子电导和量子干涉)的客观存在和重要性。这一理论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组后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进一步支持和证实。我们的量子理论也为运用外加磁场、形变和门电压等手段开展碳管纳电子器件的量子调控提供了新途径。建立了一个普适的碳管中电子局域化长度公式,适用于各种螺旋对称性金属碳管,对实验和纳电子器件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两篇代表性论文已被国际著名物理评论期刊 Surf.Sci.Report\和\等多篇国际SCI论文他引。
2)在国际上开拓性地研究了掺杂C60和碳管等低维全碳分子纳米材料的非线性光学和振动特性。提出通过掺杂可以大幅度地增强C60团簇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我们的研究模型、计算方法和掺杂效应的物理机制,为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所认可和采用。我们开创性地在理论上预言碳管有很强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并被实验证实,推动了碳管在纳米光电子器件中的广泛应用。上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前沿地位,激发了国内外后续的大量实验和理论研究。3篇代表性论文已被中英文专著和多篇国际著名综述期刊文章他引。
发展了形变碳管的振动性质与Raman 谱的数值计算研究。发现了形变碳管新的特征模式和它们与碳管形变的关系,为实验上准确地测定碳管形变度和石墨带的宽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为国际同行所肯定。
3)在国际上最先提出了管状金团簇的新概念,发现了稳定的管状Au24 和Au26 结构。该工作已获国际同行的承认,激发起大量后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另外,在国际上最先理论上论证了冰纳米管存在铁电序,提供了一种制备冰的铁电相的新途径。
本项目系列创新性成果,已在国际SCI 期刊发表44篇主要论文(影响因子大于3.0的有31篇;包括2 篇PRL,1篇Nano Lett., 5篇APL,23篇PRB);它们已被SCI论文、中外文专著、国际会议、和国内期刊他引782次。其中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266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62次,在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中有很大影响。主要完成人董锦明教授近几年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了6 次大会邀请报告。
— 3 —
2、项目名称:复杂系统辨识建模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主要完成单位:江南大学、青岛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丁锋、杨慧中、王冬青 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工业过程模型化是自动化控制的基础,而系统辨识是研究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在模型结构复杂、非线性特征、存在不可测关键变量、过程变量维数高等复杂系统辨识的前沿研究方面,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投入大量精力以寻求根本性的突破。围绕这些基本科学问题,本项目开展了长期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主要科学发现与创新点如下。
(1)针对一类过程变量不完全可测的复杂系统和双率/多率采样数据系统辨识的科学问题,建立了辅助模型辨识思想,提出了有关的辅助模型辨识方法,为复杂工业过程,特别是变量不完全可测系统建模与辨识提供了新方法。
(2)针对过程变量多、结构复杂的大规模耦合多变量系统辨识计算量大的科学问题,提出了基于辨识模型分解的“递阶辨识原理”,提出了相应的递阶辨识方法,有效地解决一类复杂多变量系统辨识方法计算量大的问题,为复杂系统的辨识建模和参数估计提供了新方法。建立了基于辨识模型分解的“递阶辨识原理”,首次应用递阶辨识原理提出了复杂多变量系统的递阶辨识方法,解决了加拿大辨识专家Sinha和Kwong在国际著名期刊《Automatica》1979年第4期(471-475页)中提出的存在交互干扰的耦合多变量系统领域30年的辨识难题。
(3)应用递阶辨识原理,把耦合李雅普诺夫(Lyapunov)矩阵方程和大型耦合西尔维斯特(Sylvester)矩阵方程中的未知待求解矩阵看作一个待辨识系统参数矩阵,提出了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的递阶最小二乘迭代方法和递阶梯度迭代方法,为系统与控制中大型耦合矩阵方程的递阶迭代解提出了新方法。
(4)运用多项式变换技术,推导了双率采样数据系统的数学模型,所获得双率辨识模型信息向量只包含了系统可得到的输入输出数据,不涉及系统的不可测损失输出,提出了这类复杂系统的辨识方法和双率模型,进一步估计系统损失输出,提高了参数估计精度,并将提出的建模方法用于化工产品双酚A质量指标在线检测工程项目,取得了6884.15万元的经济效益,获得2011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针对块结构有色噪声干扰的Hammerstein非线性复杂系统,推导了其辨识模型,借助于辅助模型辨识思想,提出了这类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建模方法。
本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05篇,其中《Automatica》(7篇,Regular Paper 4篇)、《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11篇,Regular Paper 9篇):《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4篇)、《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篇)、《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I》(3篇)、《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A/B》(2篇)。SCI他引总数超过1500余次,Google Scholar中引用总数超过3000次。工作多次被引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Automatica》、《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的文章引用。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也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良好评价。如,孙优贤院士的评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一些独创性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申报项目的部分理论研究成果获得2010年度江苏省自然科学二等奖,部分应用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
— 4 —
3、项目名称: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及其生物与细胞传感新策略研究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鞠熀先,雷建平,吴 洁,戴志晖,丁 霖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生物与细胞传感的研究难点和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生物分子与细胞的高效检测新方法为目标,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及其传感新策略的基础研究,通过交叉学科新成就的高效集成,在生物分子与细胞检测新原理与分析新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提出了蛋白质功能化溶胶-凝胶的气相沉积制备新方法,用多种蛋白质功能化介孔分子筛、金胶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构建了揭示界面蛋白质电子传递机制的新平台,实现了一系列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为在纳米尺度研究与利用蛋白质的催化性能创造了条件。设计了可控组装一维、二维蛋白质功能化阵列纳米结构的简易方法,得到2种胶原蛋白功能化的三螺旋生物纳米结构和4种生物无机杂化材料,阐述了蛋白质与纳米粒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用新型功能化材料研制成新型有机相生物传感器和多种生物分子的传感器件;对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分析应用具有引领作用,丰富了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内涵。
2)开辟了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新领域。建立了研究水相体系量子点ECL性能的新方法,并提出国际上第一支量子点ECL化学传感器;将蛋白质与量子点组装在电极表面,制得第一支量子点ECL生物传感器,提供了检测氧化酶底物的新原理,提出的新概念、新方法和电致化学发光能量转移机制对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分析应用具有促进作用,拓展了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领域。
3)通过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与多种技术的集成,提出了高灵敏的核酸检测新方法和免疫分析新原理。构建了免分离、无试剂安培免疫分析新方法和多通道免疫检测的5种分辨新概念,创建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多标志物同时检测新方法,并研制出相应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可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设计了电场驱动、被动混合等加速免疫反应的新方法,实现了生物标志物的快速免疫检测。这些方法已用于病毒DNA片段的序列检测和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免疫分析,实现了检测方法的器件化,对于分子器件的制备和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4)可控制得一系列生物相容的纳米复合物,建立了细胞在界面上的黏附、增殖与凋亡行为的电化学监测新方法;创建了细胞毒效应研究与药敏检测新原理,提出了细胞膜表面受体的原位免疫分析新方法;设计了分子水平上监测循环肿瘤细胞在癌症患者手术过程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的新方法。创造性地建立了多种细胞表面糖基的快速、灵敏的原位电化学检测新方法,为研究化学小分子与细胞相互作用和揭示糖基的信号转导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项研究工作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nal. Chem.等SCI刊物发表论文177篇(IF>5.0刊物57篇,>3.0 102篇),授权专利15件、国际PCT1件,出版专著2部、合编英文专著1部,中英文专章6篇。被Science, Nat Rev Cancer, Nat Mater, Nat Chem, Chem Rev, Chem Soc Rev, PNAS等SCI刊物他引45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163次,单篇他引超过100与50次的论文有7与34篇,得到广泛的正面评价和应用,表明本项目具有原创性和鲜明特色,为推动分析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 5 —
二、技术发明奖
1、项目名称: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界面设计及其应用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主要完成人:沈健、吴石山、章峻、周宁琳、黄晓华、胡柏星 项目简介: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的界面设计及技术决定了复杂体系性能与利用水平,是能源、复合材料及相关领域,建立新概念、发明新技术、创造新经济价值的关键。
本发明在“973计划”、“863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下,首先,从煤、SiO2、CaCO3、蒙脱土等多组分颗粒在水、煤油、聚合物(EVA等)多相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相容与分散稳定性难题入手,通过系统探究与比较国内外关于粒子在液体中分散稳定性模型,基于有机/无机多组分、多相复合体系颗粒的均衡受力分析,进而发现了有机/无机多组分多相界面相容、长效稳定及功能化改性的依次四要素:(1)界面物质分子结构设计及结构控制;(2)空间位阻;(3)颗粒形貌和尺寸控制;(4)赋予材料特性的功能化基团的表面结构修饰。其次,基于上述发现的调控界面结构和作用力而控制复杂体系微观相结构为主导思想,发明了一类分子结构新颖和结构可调,并实现有机/无机多组分、多相复合体系相容与长时间稳定的水煤浆添加剂NDF-01。通过调控NDF-01分子中分子结构链长(调m值控制分子的柔顺性、调n值控制分子刚性和体系空间位阻)和分子极性(调官能团R1、R2控制分子的表面电荷),实现了对煤/水等复杂体系界面结构控制;发明了高效节能球磨新工艺;分别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燃烧用水煤浆添加剂产品质量标准和气化用水煤浆添加剂产品质量标准。第三,设计并合成了一类电荷及分子链长可调节的MAH等表面改性剂和发明了改性新方法,实现了对填充颗粒静电位阻和空间位阻的调节;并发明了聚合物(PE、PA、EVA等,有机体系)复合材料无机颗粒、无机纤维填充改性和无机层状填料的级配新工艺。第四,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PS/SiO2纳米复合球和空心SiO2纳米球、新型烷基化SiO2纳米骨架复合吸附剂。第五,针对生物材料/细胞复杂界面,构建了有机/无机界面相容与稳定性研究的新体系及细胞电化学测试新方法。
本发明先进性在于:(1)以科学原创研究为创新基础:在Chemical Reviews(IF 5year28.28)、Biomaterials(IF 5year6.67)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19篇;被Chem. Soc. Rev.(IF5year18.17) 、J. Am. Chem. Soc.(IF 5year8.25)等SCI期刊引用785次, 单篇他引203次;其中,制备的PS/SiO2纳米复合球的TEM照片,被刊登在Chemical Reviews期刊封面上;NDF-01被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评价为“世界上性能最佳的水煤浆添加剂”,被以詹隆为主任专家委员会评为\国内首创,整体水平达国际先进”; 细胞电化学测试系统被陈洪渊院士等专家组认为,“系统的设计很有特色,这套系统的构建将有利于促进交叉学科的研究与特色研究成果的形成,尤其对生物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纂企业标准2部;出版专著2部并被82个方向的学术期刊广引。(2)以科学为基础的该项技术创新: 共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8项、申请10项(美国高技术专利、中国国防专利各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项。(3)科技转化创新经济价值:上述发明应用于多领域及10家企业,已新增产值人民币51.917亿元、利税6.479亿元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创建了特色研究体系
— 6 —
和平台并辐射82个交叉学科研究方向。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沈健
1、项目总体设计、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关键技术的确定。
2、纳米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生产工艺的调整与优化及其推广应用工作。 3、指导课题组师生共同完成上述所有研究工作。
吴石山
1、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参与本项目1.4的主要工作; 2、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3的部分工作;
3、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1和1.2后期的部分工作; 4、协助沈健教授指导了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4名。 章峻
1、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主要人员之一,参与本项目1.3的主要工作; 2、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2和1.5的部分工作; 3、协助沈健教授指导了研究生4名。
周宁琳
1、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主要人员之一,参与本项目1.3的主要工作; 2、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4和1.5的部分工作;; 3、协助沈健教授指导了硕士研究生20名、博士研究生1名。
黄晓华
1、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参与本项目1.5的主要工作;
2、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1和1.4后期的部分工作; 3、协助沈健教授指导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8人,完成上述国家项目申请与研究工作。
胡柏星
1、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主要人员之一,参与了本项目1.2前期的主要工作。 2、作为沈健教授团队的参加人员,参与本项目1.1和1.3前期的部分工作;
— 7 —
2、项目名称: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的发酵生产和应用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主要完成人:陈坚,堵国成,李江华,王强,吴敬,华兆哲 项目简介:
据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纺织工业产生的污水量和COD值分别居各行业的第5位和第2位,染整加工能耗和污水排放量分别占纺织工业的65%和90%以上。棉织物是最重要的染整加工产品,开发用于棉织物染整前处理的酶制剂,以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能耗大、水耗高、废水处理难等问题,是国际公认的染整工业清洁生产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已有的类似酶制剂尚存在品种缺乏、耐高温耐碱性能不佳、成本高和应用效果差等问题。本项目在国内外率先进行了棉织物染整前处理关键酶制剂群的系统开发和应用。
本项目筛选得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酶微生物,进行了酶基因高效表达和酶分子改造,确定了发酵过程优化策略,完善了酶发酵放大和产品提取技术,优化了基于酶作用机制的复配方法和应用条件,建立了棉织物酶法处理工业化应用工艺,最终实现了预期目标:(1) 开发了耐高温、耐碱性的系列酶制剂;(2) 在工业规模高效生产碱性果胶酶和过氧化氢酶,并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角质酶和PVA酶;(3) 完成酶制剂产品群的工业应用,获得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本项目开发的4种酶制剂产酶水平分别达到1500 U/ml (碱性果胶酶)、41000 U/ml (过氧化氢酶)、389 U/ml (角质酶)和7000 U/ml (PVA酶);酶法前处理后棉织物关键性能指标达到传统工艺水平;以应用于年处理5000万米棉织物的中型纺织企业计,节约蒸汽消耗9万吨(相当于标准煤9000吨),水耗和污水量分别减少48万吨和50万吨,处理成本减少2340万元。
本项目共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另申请发明专利10项(包括PCT国际专利3项),形成了涵盖菌种、酶基因、酶分子改造、发酵、提取、储存、复配和应用的酶制剂专利群;依据本项目制订的2项酶制剂行业标准已被工信部批准实施;发表SCI论文38篇(最高IF为6.515,SCI总引用147次);通过鉴定成果8项,均被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出版著作2本,其中1本入选国家新闻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科学技术类图书;主持召开第五届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大会,连续3次在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大会作大会报告。
本项目从2005年开始在6家企业实施了工业化生产、制备和应用,其中3家是中国发酵工业协会酶制剂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共7家),2家是科技部酶制剂产业联盟企业(全国仅6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酶制剂产品已经销住19家纺织品生产企业和纺织助剂销售公司,获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此外,酶制剂生产技术还转让至美国Blue California公司。
本项目的部分基础研究内容获2010年江苏省科技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研究部分内容获200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和2009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酶制剂产品获200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创新奖,相关专利获2011年江苏省优秀专利和2010年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奖。
本项目对于引领生物技术在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提升发酵工程的技术水平、实现染整工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
— 8 —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陈坚
1、14项授权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绝大多数论文的责任作者,3个主要课题的负责人,7项鉴定成果的第一完成人,2本著作的第一作者,有关学术活动的领导者。
2、棉织物全酶法前处理工艺整体研究工作的提出人,负责指导酶制剂研究的全部工作,,完成了发明点1、2和3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基于对纺织工艺的理解,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利用酶法替代传统热碱工艺的系统工艺;(2) 在酶发酵机制和过程优化和放大方面,首次提出了基于内膜硬化理论设计的分阶段控温策略,为突破高性能染整前处理用酶的最终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3、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80%。
堵国成
1、12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共同发明人,绝大多数论文的共同作者,2个主要课题的负责人,7项鉴定成果的共同完成人,2本著作的作者之一,2个相关获奖成果第二完成人,有关学术活动的组织者。
2、协助负责酶制剂研究的全部工作,个人重要发明主要在产酶微生物选育、发酵过程优化和工业化方面,完成了发明点1和2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高性能过氧化氢酶和果胶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和发酵优化工作,为完成本项目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 基因工程菌株的发酵过程优化与工业规模放大等工作。
3、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80%。
李江华
1、部分授权专利的共同发明人,部分论文的共同作者,4项鉴定成果的共同完成人,2个获奖成果完成人之一。
2、参与所有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个人主要负责酶的发酵优化和工业化技术,完成了发明点2和3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染整前处理酶制剂的工业规模放大方法,并成功实施;(2) 建立了多种提高酶制剂,特别是液体工业酶制剂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酶制剂保存的稳定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损耗,解决了工业酶制剂的运输和贮存问题。
3、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90%。 王强
1、3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共同发明人,部分论文的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2项鉴定成果的共同完成人,2个获奖成果完成人之一。
2、参与所有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个人主要负责酶制剂的应用条件和工业化应用技术,完成了发明点3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基于棉织物精练过程和棉纤维结构,创造性的提出了多种酶和助剂的复配使用策略;(2) 基于复配酶制剂,提出了完整的基于全酶法或部分酶法的染整前处理新工艺,推动了酶法工艺在传统纺织印染企业的大规模应用。
3、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60%。
— 9 —
吴敬 1. 4项授权发明专利的共同发明人,部分论文的作者之一,2项鉴定成果的完成人之一,有关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纺织品酶法前处理工艺研究工作的主要研究人员,主要开展了角质酶的研制工作;
2. 完成了发明点1和2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在国际上首次克隆得到具有显著耐热耐碱性能、高比酶活的细菌角质酶基因;(2) 针对不同的染整前处理用酶基因表达过程,建立了基于I型一步跨膜途径的高效表达系统,显著提高了几种染整前处理用酶制剂的发酵酶活。
3. 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50%。
华兆哲
1、11项授权专利的共同发明人,大多数论文的共同作者,2个主要课题的负责人,5项鉴定成果的共同完成人,2本著作的共同作者,有关学术活动的参与者。
2、协助整体研究工作,完成了发明点2和3的部分工作。主要的创造性贡献在于:(1) 高性能PVA脱氢酶和?-二酮氧化酶产酶菌株的筛选和发酵优化工作,为完成本项目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 提出了创新的成套酶提取与后处理工艺,显著增强了酶的收得率,有效降低了酶制剂成本。
3、从事本项科研的工作量占候选人整个科研工作的50%
— 10 —
3、项目名称: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河海大学
主要完成人员:王超,王沛芳,侯俊,操家顺,钱进,李轶 项目简介:
主要技术内容:针对长期以来我国河流纵向“顺直化”、闸坝“阻断化”、边坡“硬质化”等水利工程措施导致净污能力明显下降和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突出问题,本项目以水利与生态等多功能复合的河流治理为理念,以河流水体、滨水带、基底、边坡和纵横向形态为对象,以河流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为主线,在技术的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功能综合性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环境与水生态安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发明了仿生植物净化、浮床植物及生物膜复合净化、全断面水体湿地净化、入湖河口的移动式植物浮岛链等核心技术,形成河流水质强化净化技术;发明了生态净污型复式河床湿地系统、河床基底植生型生态毯等核心技术,形成河床基底修复技术,实现了“植物-基质-微生物”的河流基底微生态系统;发明了多级阶梯式滨水带修复、滨水带生态混凝土净化槽等核心技术,形成河流滨水植物带构建技术,实现了滨水带生态性、净污性和景观性的有效结合;发明了变渗径面源截留护岸、植生型防渗砌块护岸等核心技术,形成河流生态型护岸工程建设与硬质化护岸生态修复技术,实现了护岸稳定性、安全性、净污性、景观性、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的完美结合;发明了纵横向形态蜿蜒交错、生态净污丁坝群和透水溢流坝等核心技术,形成多功能复合的河流纵横向形态构建技术,实现了河流形态多样化。
授权专利情况:授权专利51项,其中发明22 项,实用新型29 项。
技术经济指标:技术应用实施后,由第三方现场观测得到,仿生植物净化效果:CODMn 15-52% /100m2;TN 11-67% /100m2;TP 14-56% /100m2。生态河床净化效果:CODMn 5~20 %/100 m2;TN 5~28% /100m2;TP 5~17% /100m2;单位面积内鱼、虾、螺及砚密度提高20~40倍。滨水湿地净化效果:TN 7~ 22% / 100 m;TP 11~37% / 100 m。生态护岸净化效果:CODMn 18~35% /10m;TN 5~38% /10m;TP 12 ~45%/ 10 m;生物量由硬质护坡0~1 kg/m2提高到生态护坡5 ~ 20 kg/m2。生态净污丁坝和透水溢流坝净化效果:CODMn 13~22% /10m;TN 7~12%/ 10m;TP 11~17% /10 m;复式平台净化效果:CODMn 8~15% / 10 m;TN 5~8%/10m;TP 12~15%/10 m。上述技术指标均是国内外同类技术的2倍以上或填补技术空白。
应用及效益情况:成果已经被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多条河流或河段综合治理、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工程之中,不仅显著降低了河流治理工程原材料消耗和节省工程投资,而且有效截留净化面污染源、改善河流水质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效地协调河流多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共节省投资和取得经济效益达17.174亿元,其中2009年以来2.763亿元,截留净化氮870.70吨、磷98.66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效益。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王超
项目总负责人,主持所有技术发明工作。主要学术贡献为:
(1) 运用人工弹性材料作为微生物的附着载体,实现了仿生植物在净化水质的
— 11 —
同时又不影响河流行洪和航运的功能。主持自动升降生态浮床等18专利技术研发。
(2) 发明了滨水护坡人工湿地净污技术,解决了湿地梯级布置、生态砼配比、基质材料等关键性技术,有效提高了边坡净化能力。主持滨水活枝捆生态护岸等13专利技术研发。
(3) 利用“土工格室+砂砾料垫层+生态泥浆”修复硬质钢筋混凝土护岸,解决了硬质斜坡上植物定植、面源污染截留净化等技术难点。主持植物可更换载体等10专利技术研发。
(4) 发明了河流横向复式平台生态单元组合系统,实现了河道复式平台面源截留净化、景观生态、汛期行洪输水等功能的有机统一。主持生态透水净污丁坝等9专利技术研发。
2、王沛芳
项目第二负责人,负责全部技术研发和分析工作。主要学术贡献为: (1) 解决了静/动水试验系统结构形式、水动力循环和系统连接方式等关键技术难点,满足了静/动水净污效果对比试验模拟研究需要。参与输水湖荡水质改善等14项技术研发。
(2) 将生态砼净化槽运用于护岸建设中,解决了滨水带植物蔓延生长和侵占河道、影响航运和行洪问题。参与滨水多层复合植物净污带等13项技术研发。
(3) 运用集水槽、不同厚度填料层和挑流坎等,解决了降雨径流沿斜坡面布水等关键技术难点,保证岸坡对面源截留净化效果。参与植物可更换载体等9项技术研发。
(4) 采用生物净化体构建透水丁坝群,形成可定期更替的河流纵向泥沙和污染物逐级截留净化的技术系统。参与深潭与浅滩交替底坡等9项技术研发。
3、侯俊
参与全部技术研发和负责专利申请工作。主要学术贡献为:
(1) 将自动升降装置运用于生态浮床中,实现了浮床随水位自动升降,又不会受风浪扰动和水位变动杂乱漂浮影响水体功能。参与植物沉块和浮块耦合系统等14项技术研发。
(2) 运用水力增氧和间歇性大气复氧等技术,创造了滨水湿地中好氧-缺氧的交替环境,提高了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了有机淤堵。参与垂直驳岸滨水湿地系统等13项技术研发。
(3) 解决了护岸砌块植物槽及组合、种植区内固土、砌块植物选择、植物便捷更换、填料设置、截留净化污染物等关键技术难点。参与硬质化护岸修复等9项技术研发。
(4) 构建了纵向蜿蜒交错型生态河床系统,参与解决了系统结构、材料选择、填料及植物配置等关键技术难点。参与透水溢流坝等9项技术研发。
4、操家顺
主要学术贡献为:
— 12 —
(1) 发明了植物浮床与生物膜复合技术,攻克了结构成形、水气交换和复氧、仿生型填料设置、浮床环保化和长寿命等关键技术难点,实现立体全方位净化受污染水体。发明了基于甲烷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过程、厌氧-缺氧-低氧一体化反应、短程同步脱氮一体化生物反应、光能自养生物膜水处理等强化净化技术及装置。
(2) 将新型护岸功能构件运用于净化面源污染及河湖水中,设置功能填料构成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利用水位变化形成生物膜“厌氧-好氧”交替运行,取得较好净化效果。发明了新型生态集雨沟等技术。
5、钱进
主要学术贡献为: (1) 将船型结构运用于生态浮床中,实现了生态浮床适应大流速水体冲击环境、有效截留悬浮物和泥沙、去除水体氮磷和净化水质。参与全断面水体湿地净化系统等9项技术研发。
(2) 解决了滨水活枝捆生态护岸成型、活枝捆与净化滤料复合及铺设等技术难点,实现了护岸稳定性、净污性和景观性的有效结合。参与全断面水体湿地系统等5项技术研发。
(3) 解决了组合土工膜毯成型与在硬质斜坡上布设与固定、植生基质配比及其装载等技术难点。参与河道顶冲部位生态护岸等6项技术研发。
(4) 解决了水位控制与水质净化功能复合的透水溢流坝体结构、净水介质和水位控制等关键技术难点。参与纵向分级跌水等5项技术研发。
6、李轶
主要学术贡献为:
(1) 利用太阳能作为驱动力,解决了电池板24小时自转、季节性仰角调节、无电缆布设等关键技术,为水质原位强化净化装置持续工作提供了清洁能源。发明了新型人工湿地填料模块、光催化反应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等强化净化技术及装置。
(2) 利用可调式滤板组件并将滨水人工湿地系统分为配水、处理和集水区,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配/集水区的长度、容积和角度,实现了系统多次重复利用及其在水平流和垂直流之间的自由转换。发明了河流滨水区导流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等技术。
— 13 —
三、科技进步奖
1、项目名称:大规模人群中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厦门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泰州市疾病预防制中心;东台市疾病预防制中心
主要完成人:朱凤才、汪华、张军、梁争论、张雪峰、杨建国、王忠泽、胡月梅、孟繁岳、李靖欣、黄守杰、周诚、潘红星、李亮、胡建利;
项目简介:
疫苗临床评价是决定疫苗能否成功上市的最关键环节。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可涉及数千乃至数万人规模的健康人群。能否解决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施的规范性复杂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溯源性等问题,是被认可的关键。我国原有疫苗临床试验评价技术体系的滞后制约了国产创新疫苗的研制及出口。
本项目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人群临床试验的评价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国产创新疫苗的上市前评价、上市疫苗的免疫策略优化中。2005年以来我国正式批复三个疫苗类国家一类新药(幽门螺杆菌疫苗、戊肝疫苗、百白破-流感嗜血杆菌四联疫苗)的临床试验均应用本体系实施,是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中仅有的三个疫苗类成果。本技术体系已应用于我国全部45种上市流通疫苗的27种(60%)国产疫苗的临床评价。研究结果在NEJM、Lancet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总95篇,其中SCI论文17篇。并多次得到国外学术期刊的正面评述。
该体系2010年作为中国疫苗管理体系中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唯一代表,接受WHO专家组的验收,为我国疫苗通过WHO预认证体系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这些事实表明本技术体系及其应用已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
主要创新点:
1、临床试验评价技术体系构建:
1.1 在国内率先研发《接种管理系统软件》和《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了受试者的快速随机化分组、及时核对关键信息、实时记录各类事件、规范管理重要数据等关键质量控制要求,从根本上降低了大规模人群操作中多种人工差错发生的可能性。
1.2 在全球第一次应用先进、合理的指纹识别技术,成功解决大规模人群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身份快速识别、事件溯源的国际难题,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及时性(Lancet 2010)。
2、创新性疫苗临床试验研究:
2.1 完成世界第一次戊肝疫苗三期临床试验,涉及12万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注册临床试验,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Lancet 2010),是一类新药证书关键材料。
2.2 率先证实一针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获得与二针次相当的免疫保护(NEJM 2009),大大缓解了全球甲型H1N1疫苗供应紧张局面。
2.3系统地剖析了我国百日咳和百白破-流感嗜血杆菌四联疫苗加强免疫合理性,在国内首次突破百白破疫苗不能在大龄儿童加强免疫的禁忌(Vaccine 2010;Human Vaccine 2010,2011)。
2.4 证实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出血清抗体保护性水平,是一类新药证书关键材料。
— 14 —
2.5 证实了60μg乙肝疫苗应用于成人无应答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变了过去无应答人群无苗可种的状况。
3、疫苗应用策略:
针对重要突发传染病,建立了包括疫情快速发现、病例快速诊断、生物标本快速采集及检测、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快速调查分析等疫苗合理应用的快速评估体系。在国内首次获得H5N1禽流感有限人际传播证据(Lancet 2008),提出无需群体疫苗接种;及时揭示孕妇H1N1血清学特征,为疫苗合理应用提供依据(PLoS One 2011)。
本研究为社会公益性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本项目帮助有关企业获得3项一类新药证书,27种其他类别新药证书,经不完全统计取得净利润超15亿元,累计安全接种1亿人以上,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朱凤才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思路、设计、结果总结、论文撰写和修改。本人在该项目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70%以上。对3个创新点都有主要贡献。是《接种管理系统软件》和《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网络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要贡献者,是代表性论文7.2.1、7.2.2、7.2.4、7.2.6、7.2.7、7.2.8的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是代表性论文7.2.3、7.2.5的作者。
2、汪华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对创新点3中在疫苗应用策略方面有主要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是代表性论文7.2.3的第1作者,代表性论文7.2.1、7.2.2、7.2.6的作者。
3、张军
对《接种管理系统软件》软件著作权以及创新点2和3中戊肝研究有主要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40%,是代表性论文7.2.2的共同第1作者,代表性论文7.2.5的通讯作者。
4、梁争论
对疫苗相关疾病流行规律研究体系的建设和新型疫苗临床试验平台的应用研究均有贡献,负责所有疫苗临床试验的实验室检测工作。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
5、张雪峰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60%,为代表性论文的7.2.5共同第1作者,代表性论文7.2.1、7.2.2的作者。
6、杨建国
对新型流感疫苗临床研究贡献较大,为该临床研究提供了规范的试验现场,并承担该临床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代表性论文7.2.1的作者。
— 15 —
7、王忠泽
对戊型肝炎流行规律研究体系建设和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临床研究贡献较大,为它们提供了规范的研究基地和试验现场,并承担该临床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代表性论文7.2.2的作者。
8、胡月梅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60%,代表性论文7.2.1、7.2.2的作者。
9、孟繁岳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60%,代表性论文7.2.1、7.2.7的作者。
10、李靖欣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负责资料的统计分析,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60%,参与代表性论文的7.2.1和7.2.2的数据分析。
11、黄守杰
对《接种管理系统软件》软件著作权以及创新点2和3中戊肝疫苗临床研究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60%,是代表性论文7.2.5的第1作者,代表性论文7.2.2的作者。
12、周诚
对戊肝疫苗临床试验的实验室检测工作。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
13、潘红星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50%,代表性论文7.2.1、7.2.8的作者。
14、李亮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40%,代表性论文7.2.6的作者。
15、胡建利
对3个创新点均有贡献,该项目占本人工作量的30%,参与代表性论文的7.2.1和7.2.2的质量控制工作和代表性论文的7.2.3的现场调查。
— 16 —
2、项目名称: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单位: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
主要完成人:史 翔 金元贵 刘文平 史金飞 徐官南 张 伟 朱松青 高文明 丁瑞权 王章忠 曾思文 茅 飞 刘斌坤 李晓军 徐 庆
项目简介: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低碳环保、成本低、人均占地小等特点,是现代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轨道车辆中供乘客上下的自动门系统,直接涉及车辆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是国际车辆制造商除转向架外另一最重要的采购部件,被铁道部定义为A类零部件,被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列入鼓励发展类项目。
对自动门而言,在无人操纵情况下,要实现自动开、关门;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门必须处于安全锁闭状态,因而其运动、锁闭以及产业化实现是其主要核心技术,过去一直被外国公司所垄断;同时由于国内轨道车辆经常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车体变形大,对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出既安全可靠又符合国情的门产品,是摆在产业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项目在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的支持下,通过自主创新,在锁闭、运动以及产业化实现等方面重点突破,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门系统,实现了自动门系统的国产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主要技术内容:(1)首创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无锁而闭”和“无源自解锁”的核心技术,突破了传统锁闭有“源”有“锁”的技术壁垒。通过将等螺距螺杆与螺母的面接触改变为线接触,发展了一种新型变导程螺旋传动原理,并利用此原理发明了一种无源螺旋门机锁闭机构,实现自动门系统锁闭的“无锁而闭”和“无源自解锁”,极大地提高了门的可靠性,降低了制造和维护成本。(2)首创自动门系统微动塞拉技术,避开了国外门扇运动形式的技术壁垒。通过采用简单的铰支摆动机构使门扇产生摆动,实现X、Y方向的两维承载运动,发明了微动塞拉技术和相应承载机构,开发了一种兼有外挂移门与塞拉门特点的微动塞拉门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有效地解决了外挂移门“噪音大”和塞拉门“关门难”的问题,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3)率先解决了自动门系统国产化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①新型电子门控器开发。率先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和DSP驱动控制自动门,开发了与之相配的新型电子门控器并成功应用芯片级MVB通讯技术,通过了相关的符合性测试,在软件安全性和完整性、环境与电磁兼容性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②变导程丝杆加工技术及设备研发。变导程丝杆是传动与锁闭装置的核心零件,其产业化进程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批量。采用复合刀具,通过一台机床和一次装夹,开发了变导程以车代铣加工工艺,解决了变导程丝杆产业化的难题;③门扇异质材料的粘接与固化工艺研发。通过对不锈钢板粘接剂和固化工艺的研制,使不锈钢板可粘接到其他金属框架和金属蜂窝上,并在粘接固化后能够协调异种材质在冷热交变温度下的变形而不发生剥离,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范围内不锈钢门板的研发与生产中普遍存在粘接固化困难的问题。
知识产权与认证情况:围绕本项目,已获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中国发明专利8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4项。公司是国家标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的主要起草单位,是《城市地铁车辆电动客室侧
— 17 —
门行业技术规范》的制定单位;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欧标EN50128软件安全完整性认证、欧标EN15085-2焊接企业认证。
技术经济指标:总体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城市轨道车辆客室侧门》要求。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本公司产品在以下指标上有明显比较优势:1)可靠性方面,据北京、上海等地铁公司统计,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故障率低3~4倍;2)隔音强度方面,比外挂移门高3~5dB,与塞拉门相当;3)重量方面,单门重量比塞拉门轻67kg左右;4)成本方面,由于本产品国产化,使得原来平均60000元/套的市场价降为30000元/套,运营商采购成本降低了一半。
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城市47条线路,并已向北美庞巴迪、法国ALSTOM等国际巨头供货,获得了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近三年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50%以上,国内第一;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全球排名第四。近三年累计销售收入突破14亿元,上缴税额超过1.5亿元。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史 翔
作为轨道车辆自动门研发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拥有国家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为轨道车辆自动门研发做出了重大贡献。其“自适应变导程螺旋传动机构”、“无源螺旋门机锁闭机构”是本项目创新点1的核心发明专利,属于轨道车辆自动门核心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并获得2010年度国家优秀专利奖。其“塞拉门承载机构”是本项目创新点2的核心发明专利,优化了微动塞拉门机构。其是“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专著主编之一,主持制定了“城市地铁车辆电动客室侧门”行业标准和起草了相应国家标准。
2、金元贵
康尼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主持了国家首批“城市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国产化”项目,首次提出了“微动塞拉”的概念,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轨道车辆微动塞拉门”的论文,领导了该项目的产业化,因业绩突出,该项目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称号,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城轨交通国产化”先进个人,是江苏省优秀企业家,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编之一,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M730型铁路客车气动塞拉门”第一完成人。作为具有深厚专业技术功底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创新,为本项目实现自主国产化做出杰出贡献。
3、刘文平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项目负责人,在该项目产品研制、产业化、市场开拓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企业领导者,是“无源螺旋门机锁闭机构”国际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之一。主持实施了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工作,使企业成为江苏省首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是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要参加者。
— 18 —
4、史金飞
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编之一。本项目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负责人,为该项目技术体系建立、产品研制和性能试验等做出重要贡献。主持策划机械工业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康尼机电工程研究院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康尼机电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主持建立校内产学研合作基金,领导学校机械、材料、控制、通信、系统集成等7个技术创新团队参加本项目成果转化和技术开发工作。
5、徐官南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主要参与者。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中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是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新一代轨道车辆自动门研制及产业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M730型铁路客车气动塞拉门”主要完成人。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2篇。
6、张 伟
作为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电气技术及产业化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了项目的研制工作。完成了门控系统及核心关键件——电子门控器的方案、技术设计和产业化工作。率先在轨道车辆自动门中采用基于DSP的数字闭环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解决了有刷电机驱动和模拟控制方案存在的寿命短、可靠性低等问题。率先应用芯片级MVB通信技术,低成本实现了国产轨道车辆设备MVB子系统与国外车辆TCMS的网络通信。带领团队获得了英国劳氏认证的EN50128 SIL2级软件安全完整性证书,标志着门系统的软件安全性达到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获实用新型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3件,是《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专著主要参加者。
7、朱松青
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开展城轨车辆自动门系统的研发工作。在主要科技创新第一项技术上,主持完成“门系统运动特性分析与动力学仿真”课题研发工作;在主要科技创新第三项技术上,主持完成“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软件EN50128SIL2认证设计技术服务”、“轨道车辆智能门系统策划与集成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投入项目研发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40%。对城轨车门系统运动特性分析、动力学仿真、控制与通信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做出了贡献,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轨道交通自动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要参加者和统稿人。
8、高文明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主要参加者,在产业化和市场开拓过程中,密切关注用户对产品的技术需求、质量反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技术改进建议,为产品性能完善和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在他的带领下,本项目城轨门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近四年来持续稳定在50%以上,并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是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新一代轨道车辆自动门研制及产业化”主要完成人。
9、丁瑞权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
— 19 —
辆自动门系统”的参与者,针对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应用情况,并结合中国乘客拥挤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集塞拉门和外挂移门优点为一体的微动塞拉门,是“微动塞拉门”专利第一发明人;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要参加者。其负责的“微动塞拉门”项目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11年被南京市授予十大“职工发明之星”,并被授予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
10、王章忠
通过产学研,开展车辆自动门材料应用技术研发工作。在《主要科技创新》中所列第2项—“新型微动塞拉门”技术上,主持完成了“塞拉门表面预处理与涂装工艺优化研究”、“硬质聚氨酯发泡材料与工艺研究”、“不锈钢夹层结构胶接机理与工艺研究”、“列车塞拉门防冻装置原理与材料选用”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投入项目研发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30%,对塞拉门的胶接强度、承载能力、轻量化、 隔热隔音等性能和高寒地区运行列车自动门的防冻性能的提高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公开发表“不锈钢夹层复合板的胶接强度”、“聚氨酯硬泡芯材夹层结构的开发与应用”等相关学术论文10篇,为鉴定国际先进科技成果“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主要完成人之一。
11、曾思文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参与者,主要参与了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全程锁闭装置的研制,实现了门系统全程单向无源锁闭的功能,打破了国外采用电磁或气动驱动锁的专利壁垒。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要参加者。
12、茅 飞
作为门系统电气和软件核心设计人员,自1998年以来,参与了门系统电气部分开发工作。完成了一系列门控关键技术研发,包括:基于DSP的数字闭环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轨道车辆MVB总线控制技术、适应不同车辆厂的车门网络HDLC、CANopen、Ethernet/IP接口技术、双冗余MVB主从网络技术、嵌入式实时软件技术、电磁兼容性技术、智能控制与诊断技术等。获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3件。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电子门控器EMC型式试验、环境型式试验,以及与阿尔斯通、庞巴迪、西门子和三菱公司的通讯接口试验等工作。参与了由英国劳氏公司认证的EN 50128 SIL2软件安全完整性认证工作。
13、刘斌坤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于核心原创技术的高端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的参与者,针对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自动门系统应用情况,并结合中国乘客拥挤的实际情况,研发出集塞拉门和外挂移门优点为一体的微动塞拉门,是“微动塞拉门”专利主要发明人之一;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专著《轨道车辆门系统设计》主要参加者。其负责的“高速列车自动门系统”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主要参与的“微动塞拉门”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14、李晓军
作为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轨道车辆自动门产业化”和“基
— 20 —
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制以及产业化,对实现《振兴装备制造业3年规划纲要》和温家宝总理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把实施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作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发展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
主要完成人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1、代晴华
项目总负责人。主持制定项目总体方案,并承担核心技术研发工作。 2、曹东辉
电液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袁爱进
智能控制系统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4、朱传宝
中型挖掘机总体方案及轻量化技术总体方案设计 5、俞宏福
小型及大型挖掘机总体方案设计 6、王庆丰
混合动力控制策略提案 7、殷晨波
大型液压挖掘机虚拟制造系统开发及多路阀设计方案优化方案设计 8、陈大鹏
园区物流协作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实施 9、熊逸群
大型液压挖掘机技术方案设计 10、胡奇
小型液压挖掘机技术方案设计 11、陈克雷
中型挖掘机液压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12、汪春晖
小型挖掘机技术方案设计 13、田文胜
机械人焊接与信息自动化总装生产线关键制造技术方案设计与实施 14、黄煜
工作装置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15、涂晓丹
电气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46 —
主题词:国家 奖励 项目 公示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2012年2月6日印发
共印10份
— 47 —
正在阅读:
雅思听力词汇小伴侣02-26
2022年高清视频采集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目录)04-05
湖南师范大学基础高等数学复习题07-19
抓娃娃作文500字06-18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05-13
幼儿园音乐教育总结:如何在幼儿园中有效地开展音乐教育08-08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党旗飘飘06-0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江苏省
- 公示
- 科学技术
- 奖励
- 年度
- 项目
- 国家
- 2012
- 常见的水果属性
- 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PPP+EPC模式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中撰咨询
- 高2012级语文练习题
- 《种子质量检测》理论知识模拟竞赛试题一
- 七 号 信 令
- 英国和加拿大大学管理考察报告
-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借鉴与比较
- 最新专升本英语复习资料1
- 广州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指引
- 邀请函拨冗出席
- 2017全国高考上海化学试卷及问题详解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练习题
- 《市场营销学》学习指导
- 冲压件工艺分析
-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毕业设计资料
- 高中语文必修二2单元理解性情境默写检测(教师用) - 图文
- 高三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学案测试题:必修2 专题5 第24课时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Word版含答案
- 中学艺术教育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 - 图文
- 教案课题七、室内照明线路的配线
- 软件工程要点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