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兴波”的几种方法 doc

更新时间:2023-10-12 0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记叙文写作“兴波”的几种方法

作者:李长庚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5年第02期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曲折的,如电影《人生》中高佳林、刘巧珍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嫂等一群年轻妇女“送夫参军、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的情节,无不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说,“波澜”是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在文章中的反映。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先看看明代才子解缙在“这个婆子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养的儿子都是贼,偷来蟠桃献母亲”的《庆寿》诗中所运用的有忤人意但又出人意料的表达技巧,再看看清代纪昀挥笔疾书“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食尽皇家千钟禄,凤凰何少尔何多”这平地起峰峦的表达手法,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何况人们往往具有那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扑朔迷离、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审美情趣,“文似看山不喜平”也说明了写文章应有起伏波澜这个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情节起伏跌宕、产生波澜呢?“兴波”的方法很多,比较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如下8种试以高中课本内容说明。

1。反差法。事物的发生发展包含着矛盾,包含着相互对立的几种因素,但矛盾的转换就是“兴波”,即写悲境时,笔锋急转着意写乐境,行文顿起波澜。例如高中语文一册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先写1960年正月初七北京市特种药品经营部里营业员们笑盈盈地答对顾客的欢乐轻快场面,就与后面突然接到山西平陆县委的紧急电话后紧张忙碌的情影形成反差,从而掀起了故事的波澜。如作文《平凡的人》就应写那些普通人所做的不平凡的事:作文《静静的夜晚》就可写夜晚的动:河水在哗哗奔流,树叶在沙沙作响,小偷在蠢蠢欲动,公安民警在整装待发,边防战士在紧张巡哨,党政领导在筹谋策划,小生命在呱呱坠地等内容。 2.转折法。即在叙述事件时往往以为情节的发展似乎有了结局,但作者笔锋一转,又生新意,或者说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使文势跃然纸上而掀起波澜。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文中,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得病后“一连扎了七针,药水进不了肌肉,顺着大腿往下流”,看来人是快不行了,但“为革命必须活下去的决心”鼓舞了他,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这样就掀起吴吉昌人生曲折经历的第一个波澜。再如写《变》、《奇迹》等类文章,就可通过这种手法来再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刻划和描写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从而避免了平波直叙。 3.张驰法。“张”指用快节奏的笔调来叙写尖锐的冲突、紧张的场面,“驰”指用节奏舒缓的文字来叙述内容。在写作中,张驰结合、疾徐交替就可使情节奇峰凸起。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一群年轻妇女聚集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急迫心情(张),与她们探夫未遇的那种疲惫情绪(弛),以及在湖面上发现日本汽船时的紧张活动(张)等,就组成了文章的波澜。如写题为《我逐渐了解了他》、《理解》等类文章,就可用这种方法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铺垫法。也叫渲染法、层递法或衬托法。这原为绘画中的一种技法,指在背景或人物的某一部分中加以重色调和,使画面更加鲜明。后泛指文艺创作中为了突出人物和环境特点所采用的强调、反复及多方面着意铺叙烘托等手段,从而达到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如高中语文四册《明湖居听书》中先写那男子弹弦说书使台下的叫好声不绝于耳;后来黑妞出场再胜一?筹:“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最后白妞出场时却又比黑妞更胜多筹,黑妞的好处是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是入学不到,好多人学她的调儿顶多只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而黑妞又只有白妞的十分之一美妙,其妙境是听白妞说书如孔子之言:“三月不知肉味。”如写《我们班里新事多》、《发生在身边的事》等文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增加文章的波澜。

5,巧合法。即在写作的过程中,当A事物向B事物发展或甲与乙联系起来的一种写法。如高语五朋中峻青的小说《党员登记表》中,黄淑英送饭时恰巧遇到了正被敌人押着下山的区委书记,她在炕中找到党员登记表,从场院出来时恰巧被叛徒黄有才看见,因而引发—连串悲壮动人的故事。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启迪人们发挥想象、安排线索、纠织情节。如《我上学的第—天》恰巧就遇到班土任;某胆小之辈见了扒手不敢况,可后来恰恰就是他自己丢了钱包……这些都是叶?分巧合的事,可由此引起波澜。

6.误会法。即作者在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描写人物之间的误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纠纷、冲突,从而使故事情节发牛波澜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误会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者对事物认识的误会,如有位作者说在“五…”节清晨就看到厂长和省劳模在打架,后来走过去—看,才知两人是为了争上贡献班:另——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误会,如高中语文五册中《警察和赞美诗》的主人公苏比,几次惹是生非却都是警察误会与他无关,因而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发了一连串引入发笑却又仗人难堪的事件。有—位同学写她的“特别的眼睛”时引山了三个误会;—是她的歌虽只唱得一般,但因眼睛“特别”迷人而误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二是挨班上任的批评时,不经意看了那班主任一眼,而班主任误以为她在笑,脸皮厚;三是有一次在打开水时,目光无意十与一不认识的男生相撞,可后来那男生竟莫名其妙地与她打招呼,帮她提开水,还莫名其妙地递来一张纸条,说“你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使我永远难以忘怀”。这几个误会,再现了一个美丽善良、诚实本份的青年女学生的幸福生活。

7.反常法。“常”即人们心中业已习惯之事之情之理,“反常”就是置人们心目中的“常”不顾,反其常理常规常情而行之的方法,把反常的事出奇制胜地表现出来。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通过对狂人的反常心理的描写,揭示了当时人吃人的社会本质。现代社会中,这类反常事件也时有出现:如一位少将因出差不住高干客房反而遭到旅客保安人员的责难,两位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没坐专车没有官员陪同而被派出所关押,一个省部级单位害怕街道办事处的卫生检罚等反常事理,反映了当前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o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