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更新时间:2024-06-19 1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1、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2、浅谈电算化下的会计人员岗位流动 3、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和思考 4、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 5、完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探讨 6、论会计改革与会计电算化

7、试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会计 8、电算化下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9、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0、会计电算化及其对财会业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11、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及需注意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互关系

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会计领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加强了会计基础工作,可以说,会计电算化是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同时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输入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规范化,因此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就变得更为重要,这是计算机输出及时、准确,完整信息的保证。过去财政部关于会计基础工作做了规范性的规定,但会计电算化后,由于所面临的工作环境不再是人与人之间,而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因此对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有必要进行再认识。下面我谈些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二、会计电算化后的基础工作

1、理顺工作岗位,严格权限控制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岗位应做相应的调整,根据财政部财会【1996】17号文件可分为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而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应包括电算化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账、电算维护、电算审核等,岗位的设定可结合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系统内业务流程和模块的功能,

进行相应的设置,岗位确定后要明确各岗的职责范围,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设置岗位时应根据职责分离的原则分配岗位,如凭证输入与复核不能由同一个执行,出纳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的操作等等。为确保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防止会计信息被盗,篡改等现象的发生,建立权限控制 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相当完备的大型企业,应设置三层密吗:第一层是开机密码,第二层是进入系统密码,第三层是自己权限密码,目的是防止财务机密外泄和蓄意计算机作案。权限要有监控机制除电算化主管外,其他岗位不得直接打开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得随意删除数据,源程序和库结构,电算化主管有权监控每个岗的操作内容,各岗的密码要定期更换,由电算化主管统一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出纳人员无权进入系统,建议系统外建立一个数据库由出纳人员管理,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的每笔收支出纳确认后输入计算机,每天结出发生额、余额与系统现金账和库存现金账核对,月末与银行账核对,这样既做到了账实相符,又起 到相互都督的作用。

2、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良好的会计信息系统环境是会计电算化运行的保证,会计住处系统运行环境按内容划分为会计数据采集规范性,会计数据处理的阶段性,会计信息归集、存储、输出的系统性。

(1)数据采集规范性 数据采集是指将计算机加工处理的会计数据进行手工准备的过程。垃圾信息的产生不处有两点:一是工作疏漏,二是舞弊行为,为确保系统提供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道德所有凭证不论是手工编制的还是机制的都要有操作员,财务主管共同签章后才能过入有关账户。 其次,录入的会计凭证除手工秕所有的信息如摘要,会计科目,金额,经手人审核等外,还应包括科目代码等。为便于计算机的识别处理和提高运行速度,编制代码工作也是一项不容 忽视的基础工作。编制代码时要注意它的唯一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录入科目时是以代码的形式录入,因此,代码输错则输出的自然也是错误信息,所以要特别注意,再次要对凭证 分批记录张数及数量金额总数,防止已编凭证的丢失或插入未经授权的凭证或未经授权随意改动有关数据等问题,最后要建立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凭证编制日期,经手人,凭证传送的 手续和时间。

(2)加工处理管理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不象手工随时可结账,是分批进行处理的,而且数据的存储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数据记录具有不可见性,数据修改也不留痕迹,中间处 理是不可见的“黑箱操作”,所以首先要加强接角控制,杜绝未经授权人员进行越权操作,严 格密码权限管理。其次应设置必要的稽核检查,同时作好工作日志,以防止和及时发展对经处理的数据非法篡改。

(3)会计信息输出的管理输出是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的最终结果,如账簿、报表。为确保及时,安全地送到有权 使用者手中,可建立输出文件分送清单,设专人负责传送,设置工作日志等。由于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是以各种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介质中,这些是肉眼看不见的,很容易被篡改或删除或由于误操作等诸多原因而使文件丢失, 因此衽备份制度,对数据文件要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并按财政部规定的档案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归档,作好防磁,防火、防潮、防尘工作,同时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磁性介质损失,保证按要求生成各种档案,保证各种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证种种档案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当然,以上三个方面的前提条件是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安全运行,因此,制定相应的软 硬件管理制度也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如建立机房管理制度,软件使用,维护及保管制度,上机运行秕的管理规定,修改会计软件的审批及监督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秕政党运行的外部保证。

3、加强预算编制工作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已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与手工相比范围更广,要求更高。预算是计算机会计进行预测,分析的依据, 是评价经济效益的标准,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依据。道德要求及时。有些

单位往往是时间过半了,预算还未编完,这种工作拖拉作风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其次要及时调整预算使之做到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据此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宝贵的会计信息。

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除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外,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是很长,一些老会计入门很慢,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致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为确保系统安全有序运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潜能,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刻不容缓,要制定具体措施,抓出成效,使之成为即精通会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浅谈电算化下的会计人员岗位流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 手段和有效措施。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程序和运用技巧是财务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目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在电脑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财务工作一般都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因此,在实行电算化的单位推行会计人员内部轮岗制度,是迅速普及电算化技术

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捷径。

一、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岗位流动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促使会计人员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提作技能。对老会计人员来说,他们接收新事物的能力较差, 对自己用计算机这种高科技处理会计事务缺乏信心。通过岗位轮换,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尽快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2、有利于加强会计各岗位间的协作,克服对不同岗位工作的偏见。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井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的人员可能认为电算化岗位的工作量太小,因为一切事务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而电算化岗位的人员则认为基本会计岗位的工作是附属性的,效率太低,无足轻重。遇过实行岗位流动,亲身体验各岗位工作,能增进各岗位间相互了解,树立平等观念,有利于做好整个财务工作。

3、有利于堵塞会计电算化中的漏洞。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电算化岗位应根据需要设置为: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电算维护、电算审查、数据分析等岗位。但目前很多单位,仅个别会计人员懂得会计电算化,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从录入记帐凭证到会计报表打印输出等一系列工作过程全部由一人负责,这不符合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是求,容易出现利用会计电算化弄虚

作假,徇私舞弊的现象。

4、有利于逐步扩展会计电算化的项目。通过岗位流动,各会计人员既能精通基本会计岗位的业务核算,又能熟练掌握电算化的操作技能,成为多方面的能手,便于群策群力,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

5、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顶岗。如果会计人员只熟悉一个岗位的工作,尤其是基本岗位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一概不知,一旦电算化岗的会计人员因事不在岗,就会设大事,有时甚至出现会计报表不能按期上报,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传输。而实行岗位流动,使每个会计人员都成为多面子,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6、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出色的舍计电算化人才。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电算化人员除具备会计人员一般素质外,还应做到“精、细、稳”,这对不同的电算化岗位又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要求各岗位的电算化人员既要精通会计知识,又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第二,要求软件操作员遵循细心,稳妥的原则,及时做好会计数据的备份。通过岗位轮换,能发现哪些会计人员对钻研会计电算化更有积极性,更具备从事电算化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二、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岗位流动的方法 1、各单位应积极支持和组织本单位会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逐步使多数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提前为岗位流动打好基础,避免岗位轮换后从本学起,耽误正常会计业务的开展。

2、岗位流动应遵循整体稳定,局部轮换的原则,而不能采取大换班的办法。经过一定的同期,再实现整体的岗位流动。这样就不会因岗位流动而影响会计业务的顺利开展,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

3、根据各岗位的工作性质,确定轮换周期。工作性质较为复杂的会计岗位,比如电算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展相对稳定,轮换周期长些。工作性质较为简单的岗位,比如基本会计各岗位及电算化岗位中的软件操作,审核记帐等,轮换时间可短些。

4、岗位流动要考虑各位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由简单到复杂,实现岗位流动的合理性,避免因岗位流动而影响会计人员能力的发挥。另外,对于责任心不强又没有进取心的会计人员,不应担任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岗位。

5、除了正式定岗轮换外,可以采取临时顶岗的办法。在该岗位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亲手操作,提前了解其他各会计岗位的业务技术和工作情况,为正式的岗位轮换打下基础。

6、会计机构负责人应积极支持岗位流动,并对处于薄弱环节的岗位多指导,多鼓励。协调好会计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使他们能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保持极高的工作热情,对积极钻研会计业务,做出突出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和思考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基础性工作,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强化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会计电算化为实现这一任务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深化会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会计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使财会人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为更多地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能,促进了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和财会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会计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我所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发展却很缓慢,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也只是把手工核算

模式简单地搬到计算机系统中。“NICE”财务软件的应用使传统的手工记账过渡到机器记账,极大地减少了会计人员记账的工作量,是记账方式的一个飞跃变化,是我所会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然而,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工程,计算机网络的应田,给会计工作的发展带来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会计人员 应充当什么角色?使我们困惑之余也进一步思考。

一、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人员的困惑

1、对软件供应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和软件维护的困惑目前,我们使用的计算机软件是模拟手工业务处理流程设计的,本文认为,各单位会计业务处理方式不尽相同,管理上所需会计信息资料也有差异,若程序要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必定存在许多不必要和无效的中间过渡数据文件,这些文件的存在直接影响软件操作程序的简化,而且还会出现所需信息无法满足的情况,这是软件供应商与会计人员之间在业务技术上沟通的差异。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会计人员苦于贫乏的计算机知识,对软件及数据系统的维护均无法达到标准。

2、传统观念与习惯管理方式的困惑在手工会计中,账务处理方式是平行登记法,总账和明细账是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进行平行登记,总账对整个账簿体系起控制作用,总账和明细账之间是统驭与被统驭,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

计算机记账则采用的是集中处理方式,总账和明细账都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登账的依据相同,因此,这里的分类账已经不是手工会计意义上的总账和明细账了。 在运用会计软件后,很多会计人员认为软件只是将传统的手工记账改为机器记账而已,软件所提供的 报表信息并没有比以前多,而且有些报表取数较繁杂,很多人并未尝到使用财务软件的优越性,传统观念及管理方式始终在会计工作程序中起主导作用,会计电算化除了减少会计人员记账的工作量外,并未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多大帮助。

3、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的困惑现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内部搞得非常火爆,但在业外似乎有点出人意料,有关现代信息管理 系统的概念和专有名词,有些会计人员从来就未听说过,会计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应 发挥什么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就连许多领域的管理人员也存在同样的困惑,这种对企业信息化保持冷漠的态度,归根到底是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4、会计无纸化及会计信息安全性的困惑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实施,会计数据信息不再是以活页账,订本账的形式记载,而是以电子会计数据文件的形式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因此,会计无纸化产生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和审核确认,电子会计数据安全保护和无纸化的会计系统的审核问题,已经成为会计领域的新课题。电子原始数据的审核和确

认,在现有计算机会计环境下,存放在磁盘或光盘上的会计数据可以通过适当的计算机工具修改,并且可以做到不留任何痕迹,确保这些电子数据的安全是无纸化信息系统的关键,会计资料的无纸化对会计信息的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

二、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财会人员的思考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其速度和效率是手工会计所无法比拟的,在其给会计人员带来困惑的同时,又给会计人员带来怎样的思考呢?

1、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改变,使传统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一一观念的改变 会计电算化业的发展,给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能只是固守 传统的会计方法和传统的会计程序,而要不断更新知识,改变知识结构。今后,会计人员执行的任务应侧重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对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对子系统进行设计,设计管理决策所用的各种内部报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各种信息等等,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财务信息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中的作用,使会计电算化由会计核算方法的电算化向会计管理电算化的方向发展。

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会计电算化事业关键在人才,只有培养大量既有计算机知识,又有一定会计业务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根据《四川省会计电算化培训管理办法》

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人员进行强化电算化岗位培训,无疑是会计人员初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捷径。通过初级培训,使会计人员掌握一些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中级培训,使一部分会计人员能够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的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为会计软件开发提供业务支持:通过高级培训,使一小部分会计人员能够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 与维护。

3、进一步加强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安全有效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完整有效实施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机构的职能和组成要素都相应发生了变化,但不论电子数据处理机构怎样设置,职能怎样变化,其职能间的牵制措施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必不可少的,实行会计 电算化后,会计部门应首先加强对岗位的授权及密匙的管理; 其次要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稽核、传递工作的控制;另外,还要坚持岗位轮换制度,加强各岗位各职能间的互相牵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资料的保管一般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其会计档案不仅包括证、账、表,而且还包括会计软件技术文件。因此,要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结合会计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保管、调阅、复制、修改、销毁等制度,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软件维护等工作环节也要制定相应的保密安全措施,以减少无纸化会计信息带来的困惑。

4、计算机网络化会计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实现网络电算化,在发达国家早已相当普遍,而我国还很落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采用网络来进行财务管理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会计 电算化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其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就是一套企业现代管理系统,它涉及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各个领域,具有参与企业管理的功能,如财务分析、资金管理、领导决策、财务监控以及投资预测分析,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成为企业计算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主人,同 时在企业管理层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如何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的内部控制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后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基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提出企业会计电算化后内部控制的完善及解决方案, 以确保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系统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运行,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安全

企业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使用使会 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这种变化也使得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充分顺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体现会计电算化的高效性及准确性。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为了能够提供完整的企业经营决策信息,创造更高的效益, 也为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环境下不落后于形势,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整章建制,实行电算化环境下的制度控制 企业必须对手工会计信息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整理, 以充分适应需要。 整章建制的内 容主要有计算机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管理制度、日常操作管理再度、维护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和档案制度。必须建立一套与权,利对等的内部控制职责,在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职责的同时实行效益工资制,以调动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权力与利益相分离的会计主管派驻制。会计主管派驻制将保证会计主管能独立地行使管理权利,将其利益与权力分离能保证其有效监管,并不受本单位负责人干扰。从而真正做到令则行、禁则止。

二、业务程序标准化,严把会计核算控制质量关 原始凭证经过审查,在录入处理前一切经济业务处理必须经过相应的权级审批,简明、准确、完整地填制与录入。不正确的业务更正与删除,待解报单的处理等都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充分保证计算机账务处理不错不乱。无论是静态审核,还是动态审核,都要仔细核对输出的账务凭证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一致。会计数据输出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并签章,认真做好会计数据日备份和月末备份,并坚持双重备份制度。另外,制定相应的上机守则与操作规程,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体体现。这些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必须随着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

三、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重视技术控制 首先,强化业务发生控制既程序检查。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其次,加强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做 到对凭证的审核、自制、输入、传递、保管五个环节全面控制。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凡输入的凭证均应经过复核,发现不符,系统自动警告操作员进行检查和修改。对于输出的纸介质的会计资料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检查打印的账薄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再者,进行数据通讯,处理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应该采

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系统安全与网络的安全控制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机房的工作环境保护。

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数据保密的方法如供销码核对、特征识别、存取权限等,另处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狗或把系统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等,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数据是核心,在加强保密的同时,它的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突然断电、病毒侵袭等意外因素造成数据丢失,系统瘫痪。应当采取如下措施:软件自动在硬盘上另作备份,并建立数据完整性检查机制;微机操作员定期手动备份,将完整有效的数据及时转存;严格机房管理,杜绝无关人员使用机器和外来未经检查的磁盘(片),专机专管等。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如自我开发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

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如外购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此外,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企业应立足于国际水准,培养或聘用一批高级技术人才,推动企业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科学的会计乃至管理信息系统或体系,以保证资产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采取了上述措施,解决企业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无疑会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正瑞:论计算机会计的内部控制及其审计[J]。财务与会计,2001(2):10~11

[2]赵绍光:论当今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4,12 (78) :20~22

[3]陈泳伶:中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阶段[J]。重庆工学院

会计系,2003,3(18):5~6

完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探讨 ■王茜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探讨企业应将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全面服务于 环境管理,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 [关键词]环境管理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各国政府的环境管理强调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行预防性的综合环 境管理手段,对企业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因素,如何实施与环境有关的企业管理等问题逐渐 为人们所重视。 环境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新领域, 管理者在决策中应考虑环境的影响, 主要应用于成本分析, 投资评价和业绩评价。 环境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在内涵上具有相似之 处,但环境管理会计更强调适应组织经济目标的转变,为环境管理服务,是在环境问题严重, 环境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的情况下,由管理会计与环境管理相结合而发展起 来的。企业环境管理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获得的信息的质量,然而现有的管理会计 系统并未充分辨别环境成本,也尚未全面考虑企业管理决策的环境影响,而环境管理会计则 通过对现有管理会计系统进行

改进和拓展,为企业管理者进行相关决策,从而实现环境效率和 经济效率的统一。 一,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及实施 环境管理会计的实质是传统信息管理和控制手段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管理的许多 重要手段,如全面质量管理,环境评审,环境业绩评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依赖环境管理会计的 信息,以分析环境行为的财务影响和环境影响,并据此进行环境管理,确保企业环境管理目 标的实现。环境管理会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环境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耗费一定的代 价,环境管理会计的建立,有助于企业认识其所发生的环境成本,以及推行环境管理系统的 效益,保障环境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施;其次,环境管理会计可以将结果转化为可计量,可 理解的指标, 并进行报告, 从而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可行的环境方针; 再次, 企业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 离不开环境会计手段提供环境成本和效益的信息, 以便制定出 既符合法规又能降低成本的环境目标;最后,在实施和运行中,环境管理会计又能发挥控制 的作用,对环境管理系统的状况进行检测,指出偏离目标的差异,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会计是会计的方法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只有将环境管理会计融入 企业综合管理体系,才能将不同的信息用于建立目标,计划,实施和沟通等环境管理活动中, 而旨在取得某些实质性进展的综合环境管理活动也必须依赖环境管理

会计。值得注意的是, 环境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必须得到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的支持,并且要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 发展状况相联系,同时也需要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建立不必 一步到位,在企业刚开始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阶段,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符合环境法律,法规 的要求,这时候决策取舍的主要标准是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而当企业进入利用环境决策 争取竞争优势的时候, 企业开始在日常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以期对企业经营效率进 行改进, 提高全面竞争力, 此时可以在一些重点部门率先利用环境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决策; 当环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管理各个领域的时候,则可以在决策中全面采用环境管理会计方 法,从而实现环境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综合统一。 二,环境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在我国,不论是当前的环境管理制度,还是企业自愿实施的环境管理体系,都存在着与 环境管理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有: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可以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所确定的主 要环境因素,分析其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从而把环境因素纳入投 资决策分析中,使企业投资活动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对于建设项目,企业必须对项目可能 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并采取一定的环保措施, 即环保投资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投资项 目之一, 企业的建设项目需要提交环境影响评价和经济可行性报告, 同时对

环境损益进行定 性和定量的反映;另外,要使企业环境行为得到控制,必须有一定的考核制度。企业环境管 理体系的运行, 要求通过内部审核或外部审核进行检查, 以发现偏离目标的行为并及时纠正, 这需要通过建立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来保障其实现。 结合我国企业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 笔者 认为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方法服务于环境管理, 建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 应在对企业进行外部 环境及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明确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实施动因。配合国家政府的创建环保城市的活动,企业积 极参与,同时考虑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可以改进企业的环境业绩,激励 员工的参与等。 如果企业已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并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 将为环境管理体系 的实施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会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 2。确保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为了实施环境管理会计体系,企业最高管理 当局对体系的建立,实施和维护负最终责任。可参考咨询公司,顾问的建议,其他有成功经 验企业的策略,结合企业自身利益情况,制定环境方针,建立环境管理会计体系。并且通过 培训,宣传和个人绩效挂钩等方式,让员工了解企业的环境管理会计体系,为了确保环境管 理会计体系的实施,企业应定期编制报告,对查证结果进行评审并进行改进。 3。核算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本与效益。企业推行

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成本包括员工培训 费用,宣传费用,采取改进行为费用,聘请认证人员费用等;企业获得的收益主要有资源的 节约,政府的奖励,企业形象的提升,知名度的上升,员工意识的提高,对员工健康损害的 减少,企业竞争力的增强等方面。充分考虑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本与效益,将有利于促进企业 环境管理系统的决策优化和目标实现。 4。改善现行的成本会计控制系统,分析获取有关环境会计的资料。通常企业现行的会 计系统是根据财务会计的要求设立的, 无法直接满足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需要, 所以在企业的 内部报告中应对财务会计信息做一定的加工和分析, 以满足环境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并且通 过环境成本会计的计算与分析,为各种企业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这需要技术,环境管理, 会计,最高管理当局等多个部门的配合。 5。建立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推动环境管理体系的完善发展。环境业绩应融入企业的综合 业绩评价体系中,环境业绩的好坏应成为影响员工报酬一个构成因素。在业绩评价方面,企 业如果能对不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环境目标, 并对环境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以 该目标实施情况来调整企业员工的报酬计算体系, 则可以促进环境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协调发 展,体现企业经营理念和环境政策中所包含的全员参与的思想。 总之,在我国环境保护已成为基本国策,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影响,同时企业也

实施了一定的改进环境行为的措施, 不少企业也在努力地将环境管理行为系统化。 环境管理 会计通过对环境成本的加工处理, 可以为不同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并通过将环境业绩融入 企业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保证环境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孟凡利编著:《环境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2]王立彦: 《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经济科学》 。 ,1998 年第 6 期。 [3]郭晓梅:《可持续发展形式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厦门大学学报》 。 ,2002 年第 3 期 [4]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一些探讨》《会计研究》 。 ,2000 年第 6 期 [5]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论会计改革与会计电算化摘要:会计改革和发展需要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正确, 及时,全面,具体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参与管理,参与经营决策, 会计任务,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发展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这种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必须采用计算机来处理会计信息。实践证明,我国会计电算化 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对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改革发展 改革是振兴我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的必由之路,在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会计改革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

注。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计 算机替代人工记账已成为现实,为实现会计数据信息的高速传递及上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 障。会计电算化,是指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 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工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 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规范会计工作及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会计改革贯 彻新《会计法》,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一,会计制度在经济中的变化 2l世纪的到来,以及世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会计带来的机 遇和挑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行业会计制度,迫切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企业制度 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会计标准化的进程,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和法规,使会计工作进一步法 制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加强会计监管的力度,使会计秩序 更加井然有序,会计信息也更加真实可靠。在此,也发生了改变,客观上要求其恢复本来面目, 即会计制度应包括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部内容。 二,传统手工会计相对于会计电算化有哪些弊端 l。会计电算化后,过去的内部管理制度已不适用了,靠人为的分工来监督很困难。 2。会计电算化后,传统手工会计的会计数据处理都是由人工分别进行的。 出纳根据收款凭 证和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和

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企业业务量的大小,分别由多个会计登 记往来明细账,费用明细账, 存货明细账等各种明细账簿:总账会计负责登记总账,编制财务报 表等由于登记账簿的工作是由多个财会人员完成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3。会计电算化后,手工会计中会计数据都存储在纸介质上,大量的凭证,账簿,报表无论 保存上还是在需要查询时都很繁琐。 4。会计电算化后,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会计职能大多仅限于核算职能,仅能完成记账, 算账,报账等会计核算工作,而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5。会计电算化后,手工会计中实用的会计模型,如最优经济批量模型,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等很难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实施,大部分预测,决策工作需要依赖管理者个人的主观判断,这使 得管理者个人很难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管理工作。 三,怎样进行会计改革 l。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好《会计法》和各项财务制度,保证各项法律和制度 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人员,要深入第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 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 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 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 造条件,建立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学 习,宣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 可依,违法必究。 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 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动会计改革,充分 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 会计电算化事业,要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会计电算化 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 向制度化, 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 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会 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 要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 评价, 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

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 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 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 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会 计人员素质。 四,会计电算化怎样适应改革的要求 1。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总的目标是,力争达到 有 40%~60%的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账务处理,应收账款,固定资产 核算,材料核算,销售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核算业务方面实 现会计电算化;其他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开展面应达到 10%~30%。基层单位要基本实现会计 电算化,从根本上扭转基层单位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状况。各级政府部门和业务主管部 门要在摸清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电算化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地 区,本部门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规划。 2。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关键环 节。要大力培训会计电算化人才。目前,要立足于在职会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培训可 分为操作人员, 系统维护人员, 秩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等层次进行,从培训抓起,逐步提高。 具体要求是,力争使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会计人员有 60%~70%接受会计电算 化知识的初级培训,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操作技术。 试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摘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 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在核算方法上进行了比较分析,简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重点阐述 了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和变革。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影响 前言 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企业内外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幅 度的增加,而且在质量上要求有更高的精确度,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相关性,适应性和及 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手工条件下的会计处理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此时, 会计电算化也就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计算工具,存储介质和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传统 会计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会计工作。虽然目前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 已经得到普及,而且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网络财务\的应用已十分成熟。但是,也还有相当一 部分会计人员对电算化工作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被动地实施着各项操作,造成了许多会 计人员对电算化业务处理方式产生疑惑。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把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 称,是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 和决策的过程。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手工条件下的会计核算

方法,会计组织方式,内 部控制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仅就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做一探讨。 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会计核算方法,是连续,系统,全面地综合反映会计对象所运用的察观,计量,记录的 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 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以下将分别论述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1。1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科目设置的影响 手工会计条件下,我们用到哪一个会计科目,直接写出该会计科目的名称即可,对科目代 码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实行电算化后,无论凭证的录入,账簿的登记,还是对账,证表 的查询,凡是有会计科目的地方,我们就会使用科目代码来代替科目名称,从而使电算化会计 中的会计核算体系较之手工会计核算更方便, 更合理。 因此可以说科目编码方式的变化是会 计电算化以后对会计实务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另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不仅会计科目要用到编码,对操作人员, 往来账单位等也会用 到编码,更利于核算,查询等工作的开展,从而利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例如电算化会计下,对往 来辅助业务核算时,系统会依据往来单位的代码进行勾兑,并可勾稽有关会计科目的相互关 系。这样就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使会计人员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收账,付款等 策略,提供有用的信息给经营

管理者。 1。2 会计电算化对填制与审核凭证的影响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依据。手工条件下,会计 凭证按照填制程序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 记账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编 制,实行会计电算化后,这一基本程序仍不会改变,会计人员仍然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将 有关数据输入计算机,完成记账凭证的填制。但是,电算化的实行对手工条件下凭证的填制与 审核产生了影响,表现在如下方面:①原始单据承载的信息量加大。在手工方式下信息的提供 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而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始单据将成为资料的惟一入口。原始单据的录 入,将满足各层次信息需要者的要求,这就要求原始单据中,承载更多的信息量。 ②记账凭证添 加了\科目代码\栏。手工条件下,编制记账凭证时直接写出科目名称即可,而在向计算机中录 入凭证时可以直接录入各个科目的代码,计算机根据代码自动产生相应科目的名称,这就大大 提高了录入速度。另外,电算化条件下,凭证要素和格式都是由会计人员事先按会计制度设定 好,只要与制度不符合的凭证,计算机就会拒绝接受,这样会促使会计凭证规范化程度得以进 一步提高。③凭证中各数据项根据类型,范围和勾稽关系可以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一些不 合规范的录入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 如会计分录中的会计科目必须在设置的会计科目表中已 经存在并

且是最底层的明细科目,与手工会计条件下相比,更有利于会计科目规范化,更符合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根据当前科目的属性确定是否具有某些项目,如往来单位,结算单据 号码等,这些辅助项目都可在记账凭证中反映出来,与手工条件下记账凭证相比,可以更方便 的查询有关辅助项目。在电算化条件下,凭证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才能保存,在初始化设置中 应事先确定凭证中供方或贷方必有或必无科目,非法对应科目等,编号可以自动连续,日期可 以限制顺序等。通过这些,在电算化条件下对于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可以使会计凭证更加 规范化,同时也可以降低会计凭证的差错率。④手工条件下,会计凭证的生成都是由人工书写 来完成的,在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凭证输入模块中一般的凭证处理都是由人工录入来完成的,类 似于手工条件下的处理。但是,大多数会计核算软件都提供自动转账功能,即由计算机根据程 序设计可自己生成所需凭证,它主要用于定期结转损益,结转有关税金的账务业务处理。⑤ 在记账凭证发生错误时,两种条件下的处理也有所不同,结账前的处理类似,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结账后,手工条件下可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并需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在电算化条件下, 有些核算软件提供了反结账的功能,可对已发生的错误凭证进行修改,并能删除原错误凭证, 或采用补充登记法或红字冲销法进行修改,我们提倡使用后面的两种方

法进行修改,而一般情 况下不使用反结账的方法修改。 ⑥键盘操作较之手工处理的\笔误\更容易发生\误操作\,因而 \凭证填制\在操作功能上分为\填制\,\修改\,\删除\等步骤以进行正确性控制。⑦填制好 的凭证同样需要审核。由于在电算化会计中凭证是全部资料的惟一入口,即一般情况下只要 凭证输入正确,账,表资料则一定正确对待,所以对于凭证的录入,审核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2 会计电算化对账簿的影响 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凭证汇总进行登账,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人 员根据凭证平等登记入账,月末检查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记入账时有可能发生 错误,平行登账就可以检查错误。但在电算化会计中,总账与明细账均来源于记账凭证,其他的 处理均由计算机内部来完成的,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错误的,所以在 电算化会计中总账恒等于明细账,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电算化会计中失去了在手工体条件 下所起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对数据输入阶段的控制,以保证数据处理的结果是正确可靠的。 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体系分析摘要: 当今财务核算的电算化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操 作流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致使原来手工核算下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电算化财务 核算。 从实施会计电算化后财务工作内部控制的难点入手, 对电算化下内部控制体系的

建立 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如何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算化;内部控制;建设 1 会计电算化后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内控体系, 就象一个毫无抵抗力的人生活在充满病毒和细菌的环境中一样, 生命随时会受到威胁, 根本 无法生存下去。另一方面,由于电算化系统具有高密度储存,方便使用,自动高速运行的特 点,这就更加便于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所设置的内控制度更好的发挥作用。 2 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需要重新考虑的内部控制因素 2。1 可能存在的会计数据准确性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 会计数据仅需要会计操作人员一次性输入到计算机中, 电算化系 统就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登记工作。但这些工作的数据全部来源于第一次 的手工录入,因此,原来手工记账下行之有效的账证,账账核对工作已经失去了作用,即一 旦原始录入数据出现错误将很难被发现,并且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会计数据的失真。 2。2 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保密工作需要加强 会计资料属于单位的最高机密, 一旦被非法窃取或篡改, 将有可能使单位蒙受这样那样 的损失。在原来的手工账下,会计凭证,会计账表分置保存,非法修改的情况会变的非常困 难,而且会留有痕迹,况且一般情况下很难得到单位的全部会计资料。而在电算化系统下, 所有的会计信息都存

储在服务器和磁盘中,复制,检索,修改等操作可在瞬间完成,而且不 会留下任何痕迹,这就增加了会计资料泄密的可能性。 2。3 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加强 在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资料多存放于电脑磁盘中,会计核算全部依赖于计算机,一旦机 器发生故障或发生突然性的断电以及感染病毒等情况,都会危及会计数据的安全;此外,存 放会计数据的磁盘如发生意外损坏也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因此, 就要求运行电算化软件的计 算机系统必须始终保持正常运转。 2。4 财务软件本身有可能存在的问题 很多财务软件在操作时序上本身就缺乏必要的控制,当多台机器同时录入记账凭证时, 很容易出现乱号,空号的情况。还有不少财务软件留有财政部明令禁止的\反记账\,\反结 账\功能,这就给财务人员随意改动会计数据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2。5 电算化下使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暴露出来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 使得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然经过计算机 电算化等级培训,但与实际要求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往 往流于形式,而且培训教材大多老化,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形势,也是造成会计人员实 际操作能力差,难以适应电算化环境下对内控要求的原因。 3 针对上述新增内控因素,需要单位加强内控建设的方面 3。1 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尤其是

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控制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控制主要是在单位内部建立起一套全面, 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以 及完整的规范化数据格式。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因此,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是做好会计电算化 工作的重要保证。 3。2 对会计凭证录入的控制 对会计凭证录入的控制其实就是对会计岗位分工的控制: 会计主管应着重审核原始凭证 的合法性,合理性;稽核人员应该在认真复核原始凭证后填制正确的报销单,并交由业务经 办人员签名或盖章,无签名或盖章的视作无效凭证,不得进行账务处理;凭证录入人员根据 准确无误的报销单录入凭证; 凭证审核人员对照原始凭证对录入凭证的科目运用和逻辑关系 进行审核,以保证录入电脑的会计资料准确,真实。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经过会计主管签章才 能有效,严禁录入人员将未经审批的凭证输入。凭证的传递要有严密签收手续,防止失落或 出现非法数据,以保证录入的完整性。 3。3 对会计资料保密的控制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安全, 防止非法进入和修改数据库的情况发生, 应该设置多级 安全保密措施。通过对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防止用户查询到其不应 了解的数据。操作权限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管理。出纳与会计档案保管;凭单录入 与凭单审核这两类岗位属于不相容岗位, 从职责上必

须相互分离。 各岗位只有一部分明确的 权限, 并用密码控制, 以达到相互分离, 相互制约的目的。 电算化系统操作人员的权限分配, 密码设定,自动操作登记等内控制度是电算化系统实行\不相容职责相分离\原则的重要措 施,必须严格执行并加以必要的监督。此外,还应定期打印\计算机操作日志\并妥善保管, 以备日后查询。 3。4 对电算化系统安全运行的控制 应定期检查运行电算化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从源头上预防故障 的发生。对于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除了要经常性除尘,检查防水,防火,接地以外,还应 定期检查硬盘文件,并清除磁盘碎片,同时配置 UPS 电源,以防止因突然性停电而造成的 数据丢失。另外,必须严禁在电算化计算机系统中使用来路不明的磁盘,软件,要建立\拷 贝文件管理制度\,做到专机专用,专盘专用,对于不需要写入的磁盘应将其设置在写保护 状态。定期在硬盘和光盘上备份会计数据,将年度会计资料刻录成光盘以便保存。要安装正 版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做到随时检测并清除计算机病毒。 3。5 对电算化软件选择的控制 单位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应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必要的审查, 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财政部的有 关规定。对是否存在\反记账\,\反结账\等功能, 应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 对已记账和已结账的业务应设置不可修改操作程序; 如果确实需要修改, 则必须通

过编制记 账凭证冲正或补充登记的程序来更正,以保证录入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6 对加强内部审计的控制 (1)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 (2)审查电子数据与打印存档资料的一致性。 (3)审查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性,合法性,防止出现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 (4)对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任何形式的漏洞存在。 3。7 对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业务的控制 单位应经常核查会计人员操作电算化软件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力 度。 培训过程中应着重立足于本单位实施电算化的实际情况, 逐步培养或聘用一批业务精通, 执业素质高的财会人员,从而推动本单位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变。对于规模 相对较小,会计业务相对简的单位,应尽量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 掌握会计电算化先进技术,为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娄合玲。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经济师,2006, (7)。 [2]张星。会计电算化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途径[J]。市场论坛,2006, (2)。

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

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自动,方便,准确,及时等优点 正日益受到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 此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笔者就多年的电算化实践,提出下面一些问题,供 大家参考。 一,存在着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 我国财政部在 1994 年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 , 电算化管理办法》 ,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视则》 ,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等文件, 这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但有部分单位的会计 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法规的具体内容, 在实际工作中有了违规行为后, 也没有相应的 部门去监管。对此,财政部门应加大指导和监督力度。同时,单位内部也应建立严格的管理 制度,使国家的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二,数据备份隐患多 在会计电算化法规中曾明确规定,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坚持每天备份, 且要双重备 份,并分处分人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部分单位不能坚持每天 备份,致使机器一旦出故障,部分帐务数据丢失。 第二,备份的数据金没有定期检查,一旦发生问题没有相应补救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oe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