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02: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全日制普通高中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中国公民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人文、社会学习领域其他科目的教学相互支撑,与学校其他各项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
本课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体现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注重尽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气息的教育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全部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 各课程模块均为36课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 ●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Ⅰ)经济与生活 思想政治(Ⅱ)政治与生活 思想政治 (Ⅲ)文化与生活 思想政治 (Ⅳ)生活与哲学
选修课程
走近经济学
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 现代社会与伦理冲突 思维与创新
西方国家形式与国际组织专题 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习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即将成人的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分类目标 知识
O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常识。 O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O进一步理解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规范和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O学会适应社会发展、顺应时代要求、自主规划人生的相关知识。 能力
O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潮,以及伦理和人生问题,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
O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重要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O立足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
O着眼于未来的创业生活,培养自主学习、选择、探究的能力,学习、生活有计划性、创造性、超前性。
O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依法做事、依法律己的能力。
O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社会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O理解个人的生命及人生价值,在个人关切与社会进步、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体验中,维护人格尊严,思考怎样才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作为未来成功人士,在中学阶段就必须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O热爱生活,亲近知识,向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培养高尚、丰富的生活情趣。 O对宇宙和一切未知世界具有好奇心,尊重科学,追求真理,注意观察生活,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O在勤奋学习、认真做事中磨砺意志,对个人发展抱有进取信心,对未来职业选择抱有恰当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O关注现代社会的变化,自觉遵循和维护社会秩序,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在社会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健全的公民意识,培养合作意识。 O对祖国和人类社会进步抱有乐观态度,在尊重和理解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感。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Ⅰ)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学生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了解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懂得诚信的价值,增强规则意识,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
内容目标 一、 生活与消费 1.1揭示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了解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的用途,解释外汇、汇率的意义。 ◆通过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本质。 ◆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 ◆比较支票、信用卡、外汇的使用方法,感受它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上网收集我国各种信用卡的图片,让学生对信用卡有更直观的了解。 1.2归纳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领会价格变动的意义;评估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各种营销手段和方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如供给、需求、地域、时间、文化等。 ◆撰写议论文:“街头广告面面观”。 ◆讨论“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 的含义。 ◆让学生深入市场,进行一次市场调查,请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开办一个企业,你准备在哪方面投资,并说明理由。 教学提示 1.3描述几种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比较消费观念的差别,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心理,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追求时尚等;消费行为,如“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等。 ◆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突,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更新换代”。 ◆结合碧桂园学校学生比较富裕的现实,引导学生要合理消费。 ◆讨论“量入为出、理性选择、转变观念”。 ◆组织学生讨论“假日经济”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投资与创业 2.4解析银行贷款与储蓄,比较购买保险、债券、股票的目的;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资本增值的意义。 2.5识别公司的不同类型;了解建立公司的目的和条件,描述公司的经营与发展状况。 ◆可演示银行贷款与储蓄的计算方法,比较购买保险、债券、股票的回报与风险,浅解利润、利息、股息的产生,进而把握资本的概念。 ◆可尝试制订一项家庭投资或贷款投资经营的方案。 ◆比较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异同,可采用图解的方式。 ◆可结合破产、兼并与联合等现象,反映公司的发展。 ◆经营策略:正面如加强管理,降低成本,重视研发,创立品牌;反面如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 ◆请学生家长中成功的企业家来校作有关如何创业,如何使企业发展壮大的报告。 ◆结合切身感受,讨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 ◆图解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通过比较说明产业结构变化的意义。 ◆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不同之处,总结出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是合理的。 2.7列举几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辨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例:解释失业现象;确认选择职业的态度。 ◆一定数量劳动者的失业,在经济发展中是难免的。 ◆讨论“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象,认同“行行出状元”的价值取向。 ◆讨论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应有的素质。 ◆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了解各种劳动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谈论:怎样才能增加就业。 ◆现场模拟:我如何推销自己,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收入与分配 3.8分述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作用;阐释我国分配制度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基本含义。 ◆讨论:等量劳动是否应该获得等量的报酬?不论什么要素参与分配,是否都应该得到等量的报酬? ◆尝试设计一家公司合理的分配方案。 ◆尝试调查父母或亲戚开办的企业不同层次职工收入的差别,体会“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体会生产要 2.6解释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感受产业结构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信息技术等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 素在个人收入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Ⅱ)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识发展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体会生活中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意义、途径和方式;理解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 内容目标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1.1归纳我国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查阅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结合身边的事例,列举政治生活的现象, ◆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以及考察所在社区,了解公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讨论公民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从代表民意、举贤选能等方面看民主选举的意义。 ◆介绍直接选举、间接选举、普选、差额选举、竞选的规则,评价、比较、权衡其利弊得失,得出民主建设必须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论。 ◆以“假如我是候选人”或“我这一票投给谁”为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谈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感悟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参与民主监督的活动,如向政府的信访机构、人民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等。 ◆交流观看有关民主监督节目的感受,讨论舆论监督的作用。 ◆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代价与结果,感受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的责任。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了解参与社区管理的方式。 ◆公民参与决策的形式,包括社情民意反馈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 ◆选择共同关心的问题,模拟一次听证会。 ◆在调查本社区生活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一项改进社区管理的建议。 ◆调查碧桂园社区居民参加社区管理的情况。 二、公民与政府 2.5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评议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说明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依法行使职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以“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为题,结合各种事例,如交通管理、公共设施的修建、市场管理、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讨论政府行使各项职能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 ◆结合自己或家人的感受,讨论日常生活中最可能接触到的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教学提示
2.6评价一项加强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的改革措施,说明政府的权威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着眼于决策、执行和监督等环节,可选择政务公开、质询、民主评议等措施中的一项进行评析:并围绕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撰写小论文。 ◆讨论“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以说明有权威的权力与没有权威的权力的区别 ◆从“一府两院”的职权划分,讨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意义。 ◆讨论公民在生活中依法寻求国家机关帮助或救助的具体事例。 ◆精选典型案例分析,明确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三、我国的政治制度 2.7引述宪章规定,区分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基本职责,解析公民依法求助国家机关的途径。 3.8引述宪法规定,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用惩治犯罪的事例,解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议论文:“假如我是人民代表”。内容可涉及人民代表的产生及职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 ◆分析“东突”势力、“法轮功”组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体会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体会打击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重要性。 3.9阐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展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依法治国的表现。 3.10解释多党合作的意义;明 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采取各种活动方式,发掘本地资源,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讲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用史实印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关系是历史形成的。 ◆提供有关资料,阐述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准则。 ◆播放有关政协会议的录像,使学生了解政协的职能。 3.11选用实例,反映我国民族 关系的特点;引述自治权的有关法规,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用援藏、援疆等实例印证我国务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可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权的规定,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展出民族大团结,西藏成就等图片,使学生切实感觉到我国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四、当代国际政治 4.12知道国际社会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确认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简析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 4.13评述国家之间合作、竞争与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讲解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讨论体现联合国宗旨的项目或活动,并反映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列举实例,归纳国际组织的类型。 ◆可选择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变化的实例,找出影响国家关系的各种因素,讨论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在国际关系的主要作用。 ◆可邀请专家,举办一次有关国际形势的讲座。 ◆开展一次讲座,对于一些旷日持久的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现状有所了解。(如中东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等) 4.14引述有关资料,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展示世界多极化趋势和国际竞争的特点:阐明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张。 ◆可采用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的事例。 ◆可用欧盟的发展等事例,说明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展示有关资料,表明当代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我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收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图片和具体危害的数字,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明确我国主要指标在国际社会的排位,认同发展是硬道理的结论。
思想政治(Ⅲ)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关注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辨析当前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懂得文化传承和文化交融对于文化创新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解和鉴别能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开放意识的同时,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内容目标 一、文化与生活 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文化生活,体察人们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描述各自所熟悉的文化生活,展现文化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印记。 ◆考察日常生活中的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证明生活环境的文化价值。 ◆通过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方式相比较,可识别文化方式的特殊性。 1.2描绘当前文化生产和消费蓬勃发展的状况: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可就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报业、图书音像、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 ◆简介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查阅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资料。 教学提示 ◆组织学生开一次座谈会,谈文化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1.3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 ◆就鉴赏某一高雅文化作品,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如 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 何提高文欣赏化的品位”的讨论。 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 ◆推荐自己所钟爱的文化作品和艺术形式,井说明理 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 由,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讨论“物质富有,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物质、精神都富有”的命题。 二、文化与民族精神 2.4考察中外历史和现实中的实例,说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引用古代文明衰落、中断、湮灭的史实,展现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提供有关文化认同的事例,反面如侵略者的奴化教育;正面如海外华人的民族情结。 ◆体现民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文化,如生产工艺、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建筑工程等。 ◆讨论古代中国的四太发明、西方近代科学的文化背景。 ◆布置学生上网搜寻有关楼兰文明及衰落的原因。 2.5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 征和不同样式;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着眼于中华文化的总体特质,如语言、文字、风俗等;说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以港澳台或各民族地区为例,表现不同文化样式的历史、地缘因素;同时从文化心理、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认同,强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 2.6、知道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用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表明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著称于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列举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阐释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举办一次展览,展出为中华民族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的资料,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 3.7剖析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范例,阐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理解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可分析传统习俗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 ◆从一些传统道德格言的演变和应用,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文化传承中的普遍意义。 ◆考证我国建筑、艺术、服饰等风格和形式的变迁,从中感受传统与现代结合之美,理解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中,确定有关文化的研究课题,如中国的饮食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等。 3.8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3.9展示当代国际文化交流的成果;了解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表现;理解文化交融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10列举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手段,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讨论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可比较圣诞节和春节的民族文化韵昧。 ◆可以“旋转的世界舞台”为题,从赏析和尊重多种文化的角度,讨论多元文化存在的意义。 ◆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为题,撰写小论文。 ◆现代文明的繁荣,是世界各民族文明长期交流、碰撞、交融的结果。 ◆以中国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为例,讨论“不同文明间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伟大动力。” ◆列举实例,辨析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拿来主义。 ◆文化通过人类的交往传播,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等;传播和借鉴在文化演进和创新中具有重要意义。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讨论信息环境的变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保存、改造和创造文化的重要功能。可用各种资料,比较古今教育,描绘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讨论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四、发展先进文化 4.11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揭示其社会危害性,探讨正确面对的态度和有效抵制的办法;认识文化建设的意义。 ◆各种负面的文化现象,如宣扬暴力、色情、颓废思想,以及迷信和伪科学等。 ◆联系文化消费的时代背景,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娱乐方式”为主题,举办班会:或调查“网吧文化”,分析网络游戏的利弊,并讨论正确面对的态度和方法。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加强文化建设,避免文化发展的误区。 ◆组织一场辩论赛:网络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4.12观察时尚文化的表现,比较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把握发展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表达流行歌曲、名牌用品等生活时尚对自己的影响。采取辩论的方式,对几种流行作品的作用发表各自的见解。 ◆提供几种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对它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议。 4.13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 ◆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 范,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冲突,讨论如何在遵守基本行 容和中心环节。 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4.14列举改革开放以来的 ◆选择当前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文化作品,归纳其思想内 优秀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评议 涵、社会意义和艺术特点;参加一项建设精神文明的创 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向。 建活动。 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文化。 的作用,认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在不同历史时期,先进文化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思想政治(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学生学会用哲学原理和方法,思考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理性地规划生活道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
内容目标 教学提示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1讲述身边的故事,理解哲学是对生活的理论总结和反思;确认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能。引导学生明白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2选用经典事例,表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不同的哲学对认识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问题的故事,哲学并不神秘,它是对生活的反思。 ◆从这些故事中,引申出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知道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收集一些体现哲学寓意的典故、成语,体会“哲理使人深刻”的道理。 ◆通过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说明他们有不同的哲学思想。 ◆可分析这些言论,归纳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3运用历史上哲学思想变革的事例,理解哲学的理论先导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社会进步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指南。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4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实事求是”的意义。 ◆可引用生活中遵循规律或违背规律的事例,通过辨析,得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结论。 ◆提出一些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以及一些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可表明认识是没有止境的。 ◆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举例说明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客观规律。 ◆人们正确认识和成功利用规律的事例表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及返回为例说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为题,讨论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潜能的发挥与精神状态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 ◆利用《综合视窗》宣传栏展出建设者们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建设场景的动人图片,体现人类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道理。 2.6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揭示实践在探索真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列举一些科技发明,体会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明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 ◆从追寻真理的信念与坚持实践标准相统一的角度,阐释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从认识上,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的品格。 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3.7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可演示自然界的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 ◆应强调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收集人们破坏自然的图片、漫画,人类对环境破坏的惊人数字,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8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安排和筹划工作。 ◆列举学习生活中的课程组合;经济生活中的资源配置等。 ◆可解释“短板效应”的意义。 ◆策划一个项目,用系统优化的观点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说明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 ◆分析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 ◆引导学生从我做起,正确处理自身与班集体的关系。 3.9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 ◆提供“祸福相倚”与“自相矛盾”的事例,揭示对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立统一关系。 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尝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试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解析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语所蕴含的道理。 ◆分析网络的利弊,核资源开发的利弊,明确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3.10列举各方面的创新事例, ◆应说明对现有的一些结论和前提应持的态度,鼓励说明批判性思维在创新过程中的 对既定的结论进行质疑。 的价值。 ◆探讨解放思想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四、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4.11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举例说明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人们行为选择的◆以校训、班徽的制定为例,说明人们的行为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价值判断的作用。 ◆区分报刊媒体中关于事实陈述和观点陈述的内容。 4.12剖析生活实例,表明人 ◆可讨论“是否穿统一校服”等生活实例。 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 ◆通过社区调查,了解不同的人对某项改革措施不同同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判断会 反应,并探讨其原因。 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 ◆选择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所代表的一个或几个重变。 4.1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 要的价值标准,讨论价值标准的时代因素。 ◆讨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的不同方案,确定应遵循的价值准则。 作用,阐释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迷信权威的危害和独立思考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作用,前提和基础。 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 ◆自述生活中的价值冲突,或价值判断的两难问题,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和“集体 如竞争与友情,关爱与惩罚,勤俭与享受,传统与时主义”等正确的价值观。 尚等,探讨解决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以模范人物为例,从价值选择的意义上,评估个人能力的发挥与集体合作之间的联系。 4.14探寻实现自我价值和社 ◆人不像动物那样只是在“生命活动”中一代又一代会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 地复制自己,而是在人类特有的“生活活动”中一代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 又一代地发展自己。 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自我价值是人对自身意义的肯定;社会价值是社会对人的贡献的肯定。 ◆举办一次学生畅谈理想、设计未来的演讲会,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用事例说明,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实现自我价值的条件需要每个人去创造。
二、选修课程 (一)走近经济学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经济学不断丰富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不同,经济学面对的问题、研究任务有所不同,经济学的理论争论也从未停息过。以近现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演进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一些经济学家的学术经历,了解他们的主要观点和争论,评析他们的经济学说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初步认识什么是经济学,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经济学家的理论,有助于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精髓,把握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1、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
1.1简述斯密的生平及学术经历,阐释他提出“看不见的手”和“国家守夜人”作用的思想。
1.2了解李嘉图成长为经济学家的经历,评述其有关国际贸易中的比较成本理论观点。 1.3简述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主要过程,认识马克思阐明“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
1.4叙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生涯和友谊,理解《资本论》的问世是他们共同心血的结晶。
2、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的经济学家
2.1引述实例,表明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标志着传统经济学的终结。
2.2列举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史料,印证列宁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
2.3评析“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活动方面重要的成功事例。
2.4解释“凯恩斯革命”的涵义,知道凯恩斯经济学说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开始。 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时期的经济学家
3.1分析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马克思的降世”的言论,揭示他们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原因。 .
3.2点评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经济学的交锋,说明他的学术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
3.2解释加尔布雷思为什么享有“畅销书作者”的声誉。
3.3引述阿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观点,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与发展。
4、享誉当今时代的经济学家
4.1评述萨缪尔逊的《经济学》风靡世界半个世纪之久的原因。 4.2结合诺斯的学术经历,概述他研究的两个“基本经济学原理”。 4.3评析卢卡斯对经济学的看法。
4.4了解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和实践经历,评述他的主要观点在经济学原理上的革命意义。
[活动建议]
1、选择两位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学家,如斯密和凯恩斯,从个人经历、所处时代、主要贡献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对其学术观点进行评析。
2、以“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为题,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一期纪念板报或展板。
3、以“经济学是什么”为题,尝试运用一些经济学家常用的词汇或术语,进行一次讨论。
4、确定一个当前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如通货膨胀、股份公司、证券交易等,看经
济学家是怎样解释或说明它们的由来和意义
5、以“科技进步对经济学的影响”为题,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一场讲座. 6、针对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件,如“亚洲金融风暴”,共同收集、整理各方资料和评论,就其发生的缘由,归纳几条见解。
7、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处处有经济,然后让他们把所举的例子归纳,得出生产现象、分配现象、交换现象、消费现象等都是经济现象
8、让学生参加农场劳动、学校义务劳动,体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现象。 9、让学生讨论:假如有10万元,你准备怎样投资?说明你投资的理由。 10、让学生自己去银行存钱、取钱;搞模拟股市,让学生买股票等活动。 11、选读一些经济学书籍,如《经济学家》、《经济论坛》等。 12、可能的话,可以请学生家长来校作有关经济方面的演讲。 13、让每个学生收集至少三个经济学术语并加以解释,全班交流。
(二)西方国家形式与国际组织专题
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是我国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明确主张。因此,着眼于“三个面向”,较为具体地了解当代西方主要国家形式的特点和问题,了解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的国际组织,有助于拓展政治视野,提高比较和鉴别能力,培养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
1、形式迥异的国家和日益增多的国际组织
1.1比较民主共和制、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明确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2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1.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归纳国际组织的类型,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2、英国:“君主立宪制”与“议会之母”
2.1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评述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表现,明确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2.2分析英国政党竞选的规则,归纳英国内阁的构成及主要职权,说明英国责任内阁的作用。
3、美国:“联邦制”与“三权分立”
3.1简述美国总统的职权,解释美国被认为“开创了总统制先河”的缘由。解析美国政府、议会、法院之间的关系,明确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
3.2解析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归纳美国实行联邦制的特点。 3.3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概括美国两党制的特点和问题。 4、法国:独特的“半总统制”
4.1解析法国总统的职权及其与内阁的关系,比较法国总统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异同。 4.2简述法国议会的构成、职权,比较法国议会与英国议会的区别。 5、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5.1列举联合国的活动资料,引述联合国宪章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规定,了解联合国的主要机构,说明联合国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5.2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说明世贸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
势中的角色和作用。
6、欧洲联盟与东南亚国家联盟: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6.1到归纳文化、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理解欧盟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6.2概述欧元、欧洲议会的诞生,以及欧洲联盟有关机构的设置,解析欧洲联盟的性质,探讨其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6.3收集东盟近年来的活动资料,说明其促进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作用。
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红十字会
7.1收集奥运会的有关资料,了解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基本职能,评述体育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7.2解析国际红十字会的会标,理解其作为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活动建议]
1、选择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某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收集并采用相关报道,对其政体运行的问题进行讨论。
2、以某西方国家的国家形式为例,结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并自行汇集、整理相关资料,共同探究其文化渊源。
3、以探讨“三权分立”的利弊为题,针对其现实表现,举办一场辩论会。
4、以“多极化考验联合国”为题,针对一个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收集有关报道,评析联合国的作为和作用.
5、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按不同类别,汇集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东南亚政治联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资料,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举办一个展览。
6、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评析欧洲联盟在国际事务“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追求和意义。
7、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的形式,收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的、变化较大的,与中国有密切联系的国际组织(重要的要知道其英文缩写),归纳其所属类型和具体作用。
8、补充讲一些与英国有关系的国家或地区的政体情况,如澳大利亚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英国的政体,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采取的政体与历史等许多因素有关。
9、让学生上网收集自己想了解的国家的政体形式,然后资源共享,相互交流。
10、全班分组准备联合国、欧盟、东盟、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红十字会等组织的材料,做成课件,全班交流。
(三)思维与创新。
人类的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因为人类有思维的能力。人类不仅运用特有的思维能力,探索世界、认识世界,而且创造出许多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在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意识的印记,并使自己朝着更辉煌的目标前进。生活在现代社会,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面对什么机遇和挑战,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才能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1、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1.1描述常见的思维活动,概括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1.2评述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表达学会科学思维的意义。 2、科学思维要遵循逻辑规则
案例1:模拟“听证会” 主题活动
假设社区近来获得一笔捐助,部分居民提出建议,用这笔钱在原规划为绿地的地方修建运动场.对此,政府决定举行听证会,收集有关信息,以便做出决策.为模拟这场听证会,学生可分成四个小组,扮演不同角色.
● 听证委员会.人民代表、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居委会主任、记录员各一人.他们将收集各“作证小组”所提供的信息,并准备一些向发言代表提出的问题.
● 争取兴建运动场的居民.他们将准备资料,申明兴建运动场的理由. ● 制定社区绿地规划的专家.他们将为绿地规划做出辩护.
● 亟待寻找就业机会的人士.他们将对两种方案的取舍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引导参加听证会的人主要来自哪几方面.
● 来自各方面意见的差异主要是什么. ● 对这种差异做出自己的评估和说明. ● 举行这种听证会对政府决策有什么好处. 预期表现
确认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包括依法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认同政府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感受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
案例2:透视“看不见的手”
从生活主题切入采用生活中的事例,印证市场调节有什么好处. ● 人们有充分的选择权利,在市场上购买和出售各自的东西. ● 商品价格的竞争:促使生产者提高效率,以免在竞争中被淘汰. ● 公司能主动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而不需要政府来管这件事.
● 什么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能自动提示出来.采用生活中的事例,印证市场调节有什么弊端.
● 有些产品和服务不可能靠市场提供,个人在这方面的消费量也无法计算.
● 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等,经营者可以大发其财,但公众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却因此受到损害.
● 刺激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可能出现危害消费者的产品或行为. ● 只奖励成功者或幸运者,抛弃失败者或不幸者. ● 有时市场信息不畅,导致盲目生产,资源浪费.
● 有时经营者只顾追求眼前获利,可能出现不守信用的现象.反思问题 ● 比较市场调节的好处与弊端,代价与结果,评估市场调节的作用. ● 归纳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意义,探讨兴利除弊的途径和方式。 预期表现
评析市场调节的利弊,理解市场机制的功能,发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说明发展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信息引导、政策调控、监督管理等;澄清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目标一策略一评价”与“活动一体验一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案例1:独生子女怎样成长 设计问卷
共同设计两份调查问卷,内容基本相同,但对象不同。一份调查对象为独生子女;一份为非独生子女.内容包括:
● 独生子女的年龄构成、家庭生活状况。
● 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对工作的态度、对家庭的责任、与他人交往的态度、是否愿意帮助别人等。为什么会有这些观念.
● 设想如果不是(或是)独生子女, 自己会有什么不同。 ● 自己认为在成长过程中顺境多,还是逆境多. ● 对于自己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处理问卷
● 统计两份调查问卷,将结果进行对照.
● 撰写调查报告,在对照两份问卷的基础上,分析统计资料的数值. ● 说明自己的观点并论证. 体验与思考
● 自己的价值观受什么影响最大?
● 为什么现代社会人们强调合作、宽容? ● 我为什么最愿意别人这样评价我? ● 我能够做到热心于公益事业吗?
● 如果碰到特殊需要,我能否作到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别人的或者大家的利益吗? 预期表现
确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经历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案例2:“分配工作”还是“自谋职业” 调查与演示
● 了解人才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调查几个在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的人,主要了解他们找工作的过程和根据.
● 课堂上交流调查结果并说明自己的观点. ● 演示计划分配工作的程序及可能产生的结果。
● 演示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以及准备怎样得到这份工作. 探讨与辨析
●我愿意自己找工作还是被国家安排一个工作,并说明理由. ● 如果大家都由国家安排工作,结果将会怎样? 预期表现 .
理解“分配工作”和“找工作”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确认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由市场作为调节的基础,能够带来人力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对劳动者个人也能够产生动力或压力,促使其不断学习和努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生活关切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党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从而使课程的实施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案例1: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形成 步骤和要素
● 了解问题.辨认事实;区别问题;呈现问题的情景;描述问题的背景;分解问题
的内容等.
● 提出计划.组织相关信息;评估信息是否充分、是否多余;可采取画图、制表、建构模型或其他表达方式.
确定方法.归纳或演绎;猜测、模拟或实验;简化或扩展;问卷统计或实地访谈等. ● 寻找答案.概括一般结论;运用独特技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 反思与扩展
程序或过程是否正确;是否针对了问题;答案是否正确;是否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条件改变时答案是否有变化;能否扩展为普遍问题等.
预期表现
体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意义;学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与技能;认可来自社会实践活动的知识的价值.
案例2: 关于“商品价格”的调查 过程与方法
● 以一段时间(或3个月、或半年等)为单位,调查并记录市场上几类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 考察影响这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 以小组为单位集中考察结果,并用展板或墙报等形式,将考察结果展示出来并与其他组的考察结果对比.
● 归纳几种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如,劳动生产率、供求、气候、季节、地区、汇率、经济政策等.
● 找一些商品价格变动的事例,归纳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思路与感悟
● 不同种类的商品价格为什么相同? ● 相同种类的商品价格为什么不同? ● 商品生产者依据什么确定价格? ● 消费者根据什么购买商品? 预期表现
理解“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物以稀为贵”的含义,揭示商品价值的实质.
补充案例:中国加入WTO和顺德经济发展 过程和方法:
● 用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调查顺德的优势产业. ● 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利弊
● 用一段时间(3个月到半年) 以小组为单位考察顺德每个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加入WTO后的可能产生的影响
● 利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归纳出不同的优势产业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思路与感悟
● 中国加入WTO的利弊?
● 加入WTO后顺德的支柱产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顺德的经营者应该怎么做? 预期表现
加入WTO,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世贸组织,世贸组织也需要中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有弊,但总体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加入 WTO,对顺德经济发展的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其机遇是:有利于顺德花卉产业的发展;有
利于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而其挑战则是对其家电行业的冲击不可忽视。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努力,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就能够变压力为动力,从而在挑战中把握机遇,早日实现顺德市的经济现代化。
(四)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要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能够从各自的特长和关切出发,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利于培养务实态度和创新精神。
案例1:制定开发方案 创设情境
提供某地区的相关资料,为形成一个开发方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 当地政府官员.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做出全面考虑.
● 旅游公司经理。从旅游市场的角度对本地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并提出开发方案.
● 矿业开发公司经理.对本地矿产资源的发掘:运输、销售提出自己的见解.
● 环境保护人士.对于可能带来环境问题的开发和建设,进行质疑和论证.展示成果达成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开发方案.应包括论证方法、原则、依据、资料等内容.可采用建构模型、图表、展板等方式呈现.
预期表现
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表现负责任的办事态度;确认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理解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发展区域经济和贸易的意义.
案例2:探寻文化作品的品位 主题探究
以“我所喜欢的文化作品”为主题,作品形式不限,如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把我们所喜欢的文化作品归为两类:流行作品与经典作品,并陈述各自的理由.
以只喜欢流行作品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探讨: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什么样的流行作品;年轻人追“潮”都有哪些原因;历史上是否存在过流行作品,它们后来的命运如何.
以也喜欢经典作品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探讨:经典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作品是否过时了:我们现在能够从古典作品中感受什么.
两个小组各推选一位代表,交换各自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展示成果
编辑一本“我们心目中的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论文集. 预期表现
理性认识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以及发展大众文化的意义;
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体验;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提升文化欣赏的品位和境界,提高文化理解与文化选择的能力。
补充案例:高中生心理状况 主题探究:
从学生怎样看待和处理与老师、学校、学习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几个方面着手调查当今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状况,并试图从学生自己、教师和学校、家长、社会四个方面找出解决的方法。
理论研究——阅读心理学方面书籍,获得丰富的理性知识。 访谈——访谈现在的部分高中学生学生、调查从我校已经毕业的在校大学生,了解他们高中时的心理状况。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个案研究——访谈心理学教师,进行个案分析 与指导教师一起进行问卷分析 与指导教师一起进行个案分析 着手撰写论文 修改论文并成稿 研究方式:
A、个案研究——了解身边几个学生的实例(要真实、有代表性) B、问卷调查——对象是碧桂园学校高中生 C、理论研究——阅读重要书籍和查阅网络资源
D、访谈——与心理学教师和指导教师或部分学生交谈 展示成果:当今寄宿制学校高中生心理状况调查 预期表现:
一方面,使家长和老师明了当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一条使学生学习能乐在其中的方法,并帮助学生成长;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树立信心,战胜自己,可以勇敢地接受学习、生活上的挑战,并在将来勇敢地走向社会。
二、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监控,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要求
1、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2、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是评价主体。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采用多种方式发展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如对学生在集体生活的各种表现,各自不同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效果,都可提供相应的自我评价的机会和要求。
3、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持续学习的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学生在能力发展应运用恰当的方式给予帮助。既不能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同时也应明确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以指导学生的
成长。
4、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业的完成,需要经历必要的过程:思想政治素质的状况,更要在一定的过程中表现。终结性评价应建立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
5、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考试,包括结业和升学考试,作为高中学习成绩的重要评价方式,应注重考评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而对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评价,要更为关注其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如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个人成长记录等。
6、采用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有利于激发教师不断进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出良好的行为表现,保持对本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信心。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采取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特别要关注教师是否认同并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是否在人格、道德规范、生活的态度等诸多方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惟一标准。
(二)实施课程目标的评价
1、对知识目标的评价。既包括理论观点和原理,又包括应用性知识及其操作规范。要注重考评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实际理解和把握,注重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要注意“内容标准”对有关概念、原理、观点、方法等内容目标的陈述,使用了不同的行为动词,这就
在程度和范围上表达了相关知识评价的不同层次。 层次 类别 指认事物 识 再现事实 记 澄清概念 表述其内容、过程、 表现、形式、状态. 澄清其原因、实质、性质、分析、辨析、辨识、说明,比较,理由 解释、阐述、评述、揭示、理解、剖析、归纳等 审视某种观点 支持某种论断 运 采取某种行动 审视其真假、优劣、利弊、体察、评估、评析、评判、解析、好坏、取舍 把握、品味、发掘、赏析等 支持或采纳一个见 解;为某一立场辩护 经历、感受、体验其 过程 考察、收集、查找、尝试、 感受、探讨、体验、品味, 领会、明确、认同、确认、 确信、领悟、探寻等 意义 指认其特性、归属、来源 行为动词 识别、区分、辨认、了解、选用、找出、观察等 描述、引述、描绘、列举、概述、简述;表明、展现、回顾等 理 解 用 经历、寻求等 2、对能力目标的评价。主要伴随着相应的活动展开,根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有侧重的评价。既包括学习能力的评价,又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理论观点、原理运用能力的考评,又要强调对“动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估。
例如:
● 提供一些常见的规章和制度,说出其适用的范围或领域,并对其效能进行评议. ● 设计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相处的活动,演示有关技能.
● 提供与人交往的特定情境,演示表达不同意愿和意见的恰当方式. ● 针对本地区共同关注的问题;演示如何依照法律程序表达自己的意见. ● 陈述自己选择和偏好某些文化作品的理由.
● 提供相应素材,模拟使个人资产增值的投资过程,并指出它的风险所在. ● 演示一个项目的策划过程,设想作为策划者应考虑什么因素。 ● 收集现实素材,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 创设一定的情境,请学生阐述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心态和处置的方法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评价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变化的趋向。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课程实施的各类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和问题所表达的感受、所持有的观点。
例如:
● 阐述自己看中的最重要的价值标准的意义.
● 收集一些单位的口号,对这些口号所反映的价值标准进行评价。
● 讨论碧桂园学校“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办学模式的反映的价值标准。 ● 共同推举几个“感动中国”的人,讨论他们受到钦佩的原因.
● 提出对团队来说最重要的价值标准,说明为什么对这一价值标准引以为荣. ● 关注现实中的典型,就其行为选择进行价值观方面的讨论。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一)把握内容标准与教科书编写多样化的关系
教科书的编写要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表达课程改革的一般追求,反映高中阶段的特定层次,体现德育课程的实施特点。
根据师生特点和地区差异,创造性地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教科书。 (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的导向
教科书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的同时,要充分地体现思想道德和政治方向教育的要求,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
(三)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教科书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发挥教科书主动、积极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四)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
教科书素材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既要表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
(五)倡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
教科书基本内容的表述,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行文风格的可读性、板式设计的可视性。在此基础上,应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以利于教学互动、合作探究。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一)丰富、拓展课程资源
文字资源。最主要的资源是思想政治教科书,其他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时事政治等内容的报刊、书籍等都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
音像资源。音像资源包括图片、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
人力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它社会各界人士。碧桂园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这份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他们家长这一代人身上学到创业精神和成功的经验。
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堂中学生的讨论、辩论;也包括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调查、参与等,因此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碧桂园学生可多参观企业,了解企业的重要性;多了解社会中困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二)主动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
自主开发。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学习和领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析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评估课程资源的特点及其价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
特色开发。要从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学生特点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课程资源开发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有效实现特色开发。
共同开发。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有效利用。
正在阅读:
“伦敦鲸”事件的系统解读04-30
小学一年级优秀班主任个人工作总结模板学习10-18
第2课时镜面对称与练习05-14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05-31
2.5.2工农武装割据ppt03-29
2013北京市东城区初三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07-05
聘书模板02-16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办法05-08
个旧二中校庆捐赠活动后续报道10-16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普通高中
- 全日制
- 思想政治
- 课程
- 图文
- 标准
-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小结:构建知识体系》公开课导学案 - 0
- 2005年盐城市高三地理综合模拟试卷(四) - 图文
- 南坑小学2013年元旦文艺汇演方案
- 六语上8《爱之链》滕州滨湖望重
- 南宁市蔬菜种植行业企业名录2018版582家 - 图文
- 肾脏的排泄功能
- KPI 员工绩效信用考核实施制度 0825 - 图文
- 2013高考数学总复习
- 11-18山西中考英语作文打印版
- 停电预案
- 律师事务所办理律师转所的条件、程序、提交材料
-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内容
- 如何布置体育家庭作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课题
- 斜床身卧式数控车床结构设计
-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与对策分析
- 护理伦理学练习题2
- 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 半月评论2011年第03期呵护亲情
- 某送变电工程
- 塑造阳光心态(吴维库l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