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更新时间:2023-11-15 05: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及存在的依据、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

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吸入约占集气瓶体积1/5的水。 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 ①减少溶剂②增加溶质③改变温度(大多是降温,Ca(OH)2溶液升温)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最多(饱和)溶解的克数。(四大要素缺一不

可)

6、结晶现象: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 常见的乳化现象:用洗衣粉、洗洁精去除油污。 7.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烧杯中水不够。 ②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是SO2、CO、NO2。 2、氧气: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A、C和O2反应的现象是: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用于发令枪)

C、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MgO)。 D、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E、含碳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二氧化碳,含氢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水。3、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制汽水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 抹墙璧

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④不提供呼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灯火试验。 ⑤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CO2+ H2O—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纯水与矿泉水:蒸发,看是否有残留物。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看泡沫的多少。硬水软化:煮沸或蒸馏

3、水的净化:天然水 自来水

4、溶解现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浓硫酸、氢氧化钠(固)、氧化钙溶解时发热,铵盐溶解时吸热;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就能导电。 5.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一定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

①增加溶剂②改变温度(大多是升温,Ca(OH) 2溶液降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注意:溶质必须是已溶解的,未溶解的不是溶液的一部分 ①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②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解度(S克)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关系 w=

S100?S?100%

③加水稀释浓溶液过程中,溶质质量不变(增加水的质量为m) 浓溶液质量×浓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1.金属的物理特征:

2.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a.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点燃

2 2MgO b.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点燃

2 Fe3O4 c.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加热2

2CuO

d.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点燃

2 2Al2O3

3. 金属生绣的条件是氧气和水共同作用,防止金属生锈就是要做到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铝和锌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4.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CO+ Fe高温2O3

2Fe + 3CO2

5. 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和纯金属比较:硬度更大,熔点更低。生铁和钢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 6.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应该认识金属回收的重要性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⑴浓HCl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⑻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⑼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①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广泛试纸测得的pH数值是整数。 ②酸、碱、盐的应用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金属活动性顺序(要背熟)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才能与酸反应。

(2)金属单质 + 盐(可溶)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湿法炼铜:Fe + CuSO4 === FeSO4 + Cu (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 水

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石灰水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AlCl3 + 3H2O (6)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制二氧化碳: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2NaCl +H2O+ CO2↑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配制波尔多液: Ca(OH)2 + CuSO4 ====Cu(OH)2↓+ Ca SO4 (8)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NaCl + AgNO3 ====AgCl↓+ NaNO3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两种物质(酸、碱、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9)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蓝色,遇到中性溶液仍为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遇到酸性、中性溶液仍为无色; 2..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要在适宜的PH范围内生长。 3.食盐、纯碱(碱性盐)、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4.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根茎叶,PKN。 5.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①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 H2CO3、碳酸盐) ②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的性质:

a :淀粉的检验: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b :淀粉的转化:C6H发酵12O6 ???? 2C2H5OH(乙醇) + 2CO2;

c :葡萄糖的检验: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看是否有红色沉淀。

d :蛋白质的性质:高温、重金属盐、浓硝酸能是蛋白质变质;浓的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③六大营养素: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1、物质的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会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

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一种物质中不可能含有不同的分子。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

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

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由 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如NaCl。

(二)微粒构成物质

1、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物质的微粒

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气味、扩散、溶解;间隙—体积变化

②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288” ,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 (三)化学元素

1、Ca、Fe、Zn、I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2、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正上方:族 正前方:周期 正中:元素名称 右上方:元素符号 左上方: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正下方:相对原子质量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

1、默写常见元素,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 3、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a.元素组成 b.原子个数比 c. 化合价的计算 d. 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e.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f.各元素的质量比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伴随有能量变化 4.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二)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A+B===C 例:4P + 5O点燃

2 2P2O5

分解反应:A===B+C 例:2H2O

通电

2H2↑+ O2 ↑

置换反应:A +BC===B+AC 例:Mg + H2SO4 = MgSO4 + H2↑

复分解反应:AB+CD ===CB + AD 例: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三)1、质量守恒定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2、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有关简单的计算 ①一般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 (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 (5)求出未知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②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 (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 (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③含杂质的物质,要把杂质的质量取出后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

3.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4.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5.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6.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7. 新能源的开发和常见新能源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1.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有损人体健康的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物质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1.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合理使用化肥 、农药,保护环境

探究与实验

(实验部分)

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学习手册P12-14

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二:基本操作

1 药剂的取用:“三不”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直接闻药品气味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缓立。”

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倒,倒完盖紧原处放。)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加热时试管口朝无人的地方,不超过三分之一。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 注意点: 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

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B: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2) 过滤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3)蒸发与结晶 注意点:A 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仪器的装配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5)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醋酸溶液冲洗。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擦干后,冲水。 2、

气体的制取、收集(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高锰酸钾制O2装置;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CO2(H2)装置;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

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3、气体的验满、检验: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是伸到瓶里。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4、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1)气体的净化(除杂)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5、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6、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7、溶液的配制:(1)计算 (2) 称量固体(用托盘天平)和量取液体(用量筒,选取可一次量完,量程最接近的型号) (3)溶解或配制 (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考试形式:答卷方式:闭卷、笔答。

试卷难度:试卷难度值控制在0.8左右:易:中:难的比例为8:1:1。 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试题题型比例选择题(单选)约30%(约30分) 填空与简答 约28%(约28分) 实验与探究 约32%(约30分) 计算题 约12%(约10分)

试题示例

(一)容易题 检验野外采集的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肥皂水 B.尝味道 C. 观察颜色 D.闻气味

(二)稍难题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4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A.40.0g B.31.6g C.131.6g D.140.0 g 2.若是人体内的CO2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会造成人体血液的酸性( )

A.增强 B.减弱 C.不变 D.先增强后减弱

(三)较难题 过氧化钠(Na2O2)是呼吸面具中常用的供氧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分,对过氧化钠的供氧原理进 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活动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试验

Ⅰ.探究过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设计方案并实验]

乳化现象

混合物 溶液 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加水稀释的计算) 结晶现象

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处,观察到木条复燃。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至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样品全部变为白色。

[讨论]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Ⅱ.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的成分

[分析] 反应物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有 。

[猜想]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所得固体中的成分可能含有 (选填“酸”、“碱”或“盐”)。

[验证猜想]

[结论]综合实验Ⅰ、Ⅱ的结果,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物一定含有 (填物质名称,下同)和 。

老师提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探究活动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验

同学们进行了过氧化钠与水的实验,经检验有氧气生成,并得到一种溶液。请你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猜想]过氧化钠和水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 。

[验证猜想] (包括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请你简述呼吸面具中过氧化钠提供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

合金(常见金属矿物、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生铁和钢) 二、 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催化剂(一变二不变)

3、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懂得区别) 4、生活中常见的氧化反应(1)燃烧(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

(2)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3)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三、 基本概念 1、微粒

(1)三大基本性质(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2)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类别、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微粒间的联系) 2、 化学元素(分类、区别、名称和符号、在自然界存在、与人体健康、元素周期表) 3、化学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书写、意义、计算) 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微观解释)

5、化学方程式(书写,①能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②能进行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

四 化学与社会

知识点概述 一、 物质的分类

单质 氧气(氧气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法)

金属(金属的物理特征、化学性质、活动性的应用、铁的冶炼)

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法)

1、与资源、能源

(1)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完全燃烧) (2)水资源:①节约用水;②水体污染的防治

(3)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①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②石油是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4)新能源的开发和常见新能源 2、与材料

(1)材料的分类(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2)PVC和PE的区别方法

(3)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区别方法

3、与人体健康:①钙、铁、锌、碘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②六大营养素

水(组成、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净水的常见方法) 化合物 酸、碱(主要性质和用途、酸、碱的腐蚀性)

盐(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在生活中的用途;化肥的名称、作用) 有机物(区别那些是有机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的性质;六大营养素) 空气(主要成分及存在的依据、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应用)

溶解现象(什么是溶液、过程中温度变化,沸点、凝固点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n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