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

更新时间:2023-10-08 21:55:01 阅读量: 哲理故事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舞台上,报幕员口舌生津地说:“请欣赏杂技《抖杠》。”

缓缓退到舞台一角的报幕员和台下的数百名观众,看到微笑中跑步上台六名演员,四个男性抬着两根竹杠,还有一男一女两名演员。

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简单而礼节性的亮相后,男演员轻身一跃,上了竹杠。娇小的女演员,燕子一般飞上竹杠。

随着竹杠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大,两名演员也被抛到了揪心的高度。观众看得额头紧绷。

演员开始在空中翻跟头。一个接着一个的跟头,在竹竿上翻飞,就像跳动的两只蜻蜓,在竹林间飞旋。抖动逐渐变大,跟头也逐渐增加,一个、两个、三个。

两名演员,灵巧地飘下竹杠,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弯腰道谢后,两人再次跳上竹杠。这时,女演员随竹杠抖动的幅度明显加大。看客都感觉到要有什么动作。突然,一个倒翻,女演员稳稳骑坐在另外竹杠上的男演员肩头。

这时,大家都屏住气,不敢吭声,生怕气息会影响演员情绪,让演员发生意外。

竹杠再次抖动,猛地一个高耸,男女演员一起翻了个跟头。现场空气凝固……两人又连续翻了两个跟头。

演员完美地跃下竹杠,全场掌声雷动。

我的位置正好挨着舞台,等演员下来,我本来以为他该一脸汗水,可看他神情静若止水。

我疑惑,问他:“你咋这么镇定?”

他坦然地说:“在台上表演,耳中塞着棉花,我根本就听不见掌声。”

我奇怪。他一语道破:“如果我时时听到掌声,就会干扰正常发挥。学徒的时候,我师傅说‘只有听不到掌声,才能赢得掌声。’”

那年我正在上高中,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

那是一次级别很高的演讲比赛,要求演讲者就美丽、博学、勇敢和诚实哪一个更重要展开阐述。为了体现比赛的公正性,评审团偷偷地在角落里放置了分贝器,以每个人所获得掌声音量的分贝大小作为评审的参照。

你能得到多少分贝的掌声我是唯一一个来自高中校园的学生。在这之前,我是高傲的。从小到大,我都是在一片喝彩声中度过,不知不觉之间,便有了一种优越感。从报名到参加演讲,一直是那点所谓的自信在推动我,可是当一个个演讲者从容淡定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进行了精彩演讲之后,我的自信心第一次受到了重创。我开始后悔自己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机会了,但一切已经来不及,马上就要轮到自己演讲了。

演讲会场上的掌声此起彼伏,评审团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测着掌声的分贝。

在那些于某个知识领域小有名气的人物面前,我有些战战兢兢地上了台。本来那个演讲稿在脑海里早已是滚瓜烂熟的,但不知道怎么了,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竟开始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那么一刻,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演讲词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经过了几分钟尴尬的沉默之后,我为自己打了个圆场:不好意思,对不起大家,我把演讲词忘了!这时候台下开始出现小面积的议论,继而是大面积的嘘声,我涨红脸颊,低着头匆匆离开了演讲台。

我躲到角落里,仿佛是在经历世界末日一样地等待着演讲会的结束。家人和老师的安慰使我更加难过。

演讲会结束了,一位律师身份的演讲者凭借渊博的知识和绘声绘色的演讲获得冠军,他赢得的掌声的音量超过了80分贝!而我的掌声音量为零!

主持人在最后总结的时候特别提到了我,说我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够有勇气来参加比赛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和所有参赛者一起被邀请到了演讲台上,每个人要做一段最后的致辞,我不得不再一次拿过那让自己难堪的话筒。

我说自己虽然忘掉了准备好的演讲稿,不过在心里,另外拷贝了一份没有草稿的演讲稿,希望主持人能给我一个表达的机会。

我说:“现在我才知道,今天我来这里,是有些不自量力的。我以为自己穿上了漂亮的外衣就很美丽,我以为自己每门功课都考了第一就是博学,我以为自己敢为同学出头找欺负他们的小混混算账就算勇敢,我以为每天晚上对妈妈如实汇报学习和思想情况就是诚实,但是很显然,我是太过幼稚了,在今天这些老师的面前,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我觉得自己就是那只第一次跳出井底的青蛙,看着广阔无边的世界,置身浩瀚的知识海洋,只有惊呆和惭愧!所以,在这里,我重新审视自己,我所自认为的美丽不再是美丽,我所自认为的博学不再是博学,我所自认为的勇敢不再是勇敢……”

现场开始安静了下来。

“但是今天,”我羞涩地笑着说道,“我认为自己唯一值得表扬的地方就是诚实,因为我确实是把演讲词忘掉了,而且是忘得一干二净。”

现场观众开始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所以我认为,你可以不美丽,但你不可以不博学;你可以不博学,但你不可以不勇敢;你甚至可以不勇敢,但你无论如何,不可以不诚实!”

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评审团惊奇地发现,我所获得的掌声音量接近了90分贝!竟然超过了今天的冠军。

虽然我在美丽、博学、勇敢上都输给了别人,但我用我的诚实,赢得了掌声!

回上海老家不久,因为很可笑的一个原因,把腰重重地磕了一下,一直在床上躺了20来天,哪儿也去不成。一日终于下了决心,“忍痛”陪妻子去知名的浦江大道拍一些雨中夜景,往回走的时候,已经是晚上20时了。

男孩的掌声车行不久,便听到从车厢的另一头传来一阵笛子声。坐在我对面的一个20多岁的男生,从裤袋里掏出了两枚1元(人民币,下同)硬币。笛声逼近。果然是两个“残障者”。吹笛的是个盲人,还有个似乎像是智障的瘦弱女孩,一手领着盲人,一手拿着盛钱的旧饮料罐。整个车厢没人搭理这两个行乞者,只有那个大男生把两枚硬币放进了女孩手中的旧饮料罐中。不一会儿,那女孩领着盲人走过来,也把旧饮料罐伸到了我面前,我只当没看见。

一曲吹完,车厢里除了车子行驶发出的轰鸣声,显得异常安静。突然,就在那笛曲中止的一瞬间,那个大男生却冲着盲人,热烈地鼓了几下掌,很响亮。如果大男生只是给两元钱,表明他只是在施舍。但他用自己的掌声在表达他对弱者生存努力的一种伸张和支持,他知道弱者在困境中,除了需要一点“钱币”,更需要社会和人们在心理上的鼓舞和支持,需要大家把他们也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对他们的生存努力,给予一点温暖的认同。

我们可能以为,很多行乞者是被某些人控制的、把持的,但这些残障人本身是绝对的弱者。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应该对他们的处境表达一种关切?

是的,社会中行骗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人们渐渐地被骗怕了,麻木了,对弱者渐渐失去了应有的同情。这次我在上海受伤,就有同样的切身体会。当时我在小区后花园里早锻炼,失手摔倒,腰重重磕在一块水泥楞子上,人倒地后有一两分钟完全不能动弹。过了好一会儿,有个瘦小的老人跑步经过我身边,停了下来,问了声:“你怎么了?”才伸手把我扶起。我挣扎着起身,稍稍向周边一看,其实周边也有人在锻炼。但在这一两分钟里,他们都只当没看见,没有一个人上前拉我一把。

也许这正是我们在走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一种“社会成本”。我们必须控制住自己以往那种对乌托邦的虚幻寄托。但我们怎么可以忘记在必要时给弱者的生存努力以一点必要的鼓励呢?其实只是几下掌声,也许就能在我们生存的大环境里增添一丝必要的暖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n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