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

更新时间:2023-06-04 01: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如何培养初中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

摘要: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一个对他们来说既新奇又不知所措的环境,难免会有很多的吸引和困扰因素,在这其中不乏一些消极因素使他们误入歧途。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然以一系列优良素质为基础。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1]。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而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习惯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低年级良好的习惯问题原因解决方法

正文:

1 初中生存在的问题

初一学生由于刚刚升入初中,学习、生活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对学生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心理上产生了一些波动,面临一些困难。入学适应不良,是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尤其在初一新生中最为普遍。因为初一新生大多为十二三岁的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从小学到中学,面对突然变得紧X的生活和学习,相当一部分孩子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许多学生在生活上、作息时间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2]。大部分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学习上的不适应,不仅学习成绩下降了,而且还因此而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自信心的动摇,行为习惯的变坏及学习兴

.

趣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业的正常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初一学生中存在的学习习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学习准备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早晨、中午到校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做完,然后拼命赶作业,甚至抄袭同学的作业;

2)上课迟到、忘记带回家作业;

3)睡懒觉,因而常常来不及吃早餐;

4)没有预习的学习习惯;

5)交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忘了做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

学习准备不足的同学常常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得不清楚。他们不知道他们长大以后,在工作中必须用到过去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就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学习准备不足,还可能是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在小学时就好动,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看动画片和玩电脑上,所以不愿坐下来学习,更不愿意去做学习的准备工作。

1.2缺乏学习计划。

主要便现在以下几方面:

1)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

2)每天起床、睡觉都不定时,没有规律;

3)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以外,几乎不看其他任何学习类书籍,不做任何课外习题;

..

.

.. 4)对于自己学得较差的科目,不作任何补习;

5)经常漏掉要做的家庭作业;

6)每次学习都要大人催促;

缺乏学习计划的学生通常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学习是一

种负担,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作一种任务去完成。除此之外,再也不愿好好地计划一下自己的课余时间,把他们用到学习上去。事实上,只要制定了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以后,是可以既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又能有充足的时间痛痛快快地玩。当遵守计划形成习惯后,学生会感到,学习其实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1.3学习时间安排不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自己感到疲劳的时候学习;

2)睡眠的时间不够;

3)长时间地埋头做功课,经常连续两三个小时学习而不休息;

4)很简单的作业,磨磨蹭蹭两三小时还无法完成;

5)在困难的功课上卡住了,也不转过头来做较容易的作业;

有的同学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我们大家拥有的时间一样多,但有的人能够做出一番大的事业来,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原因就在于有的人知道时间的宝贵,而有的人在浪费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还要善于利用时间。可以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巧作安排,把零碎的时间积累起来,学会在自己脑袋最清醒的时间内学习,尤其应该做到不拖拖拉拉。

.

1.4学习没有恒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师不布置家庭作业,就不再看书学习;

2)学习计划制定后,开始时还能坚持,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丢到脑后去了;

3)遇到较为困难的练习题,不愿动脑筋去思考,只想抄袭别人的作业;

4)学习时坐不下来,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又要上厕所,呆在书桌前的时间没有多少;

5)兴趣转变得非常快,今天看作文了,明天要学奥数了,没有一件事能够坚持几天。

大部分初一学生还是比较活泼好动的,任何事情都想去一下,这是很自然的。而且初一学生年龄还是比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常常不能坚持长时间的学习,或者严格执行长时间的学习计划,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个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坚持下去,最终肯定是一事无成。他们应该尽早地锻炼,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一心一意。恒心是取得成功的基石,学习切不可虎头蛇尾[3]。

2 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

2.1从学生的主观方面来分析,主要有:

1)步入中学大门,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在新的环境下要适

应群体,结交新的朋友,新的老师,新的教学方法等。

..

.

..

2)班级竞争比小学更加激烈,有部分学生对以上问题不能很好的适应,没能进行适时的调整。

3)有些方面遇到困难,没有小学那么顺利,不像小学时那样受到老师的关注,稍不顺心,就对新的环境产生畏惧、抵触情绪,甚至有自我封闭的心理,逃避竞争。

4)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或者学习基础较差,竞争不过其他同学,没有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受挫。

2.2从客观因素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

1)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

时期。初中生处于从童年期的幼稚向青年期的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心理矛盾错综交织的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多发,易发心理障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看问题还不够全面,个性心理倾向还不够稳定,在个体心理发展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从家庭因素来看,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分的照顾和呵护使孩子的耐挫力较差,产生了脆弱的“蛋壳心态”;同时,有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刚刚升入初中,离三年后的中考还比较远,对孩子的平时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往往等到孩子问题严重了才开始着急起来,而此时,孩子的不良习惯已经形成。

4)从学校这一方面来讲,由于没有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或是措施不力,方法不当,使学校教育不切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德育成为“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不大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情绪的调适

.

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而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追求考试分数的提高,这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们从中也可看出,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份关心,每天牺牲了业余时,在那陪读,一方面提高孩子的专心程度,不去做小动作;另一方面当孩子遇到不懂问题,能及时发现、讲解。然而,这种"陪读"不仅造成孩子思维上的依赖,而且使孩子通过做功课进行知识巩固的时间成了家长“温故而知新”、孩子动手不动脑的过程。另外还表现在情感上的依赖。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本来孩子就缺乏玩伴,情感上有孤独感。一但做功课时陪惯了,就很难使他们一个人在家时能独立做作业。这两重依赖影响了孩子课堂的专心程度。那么,怎样才识正确的家庭教育呢?

3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要真正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家庭教育也应重视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必须改变只重视智力开发、身体发育,而忽视情感、心理、习惯培养的局面,重视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步进行,身体和心理均健康成长,不过分看重分数、名次,不额外增加子女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用正确、科学的观点教育独生子女,既不百般溺爱,也不过分粗暴,宽严得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4]。

2)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太高

家长有权望子成龙,却无权也无法逼子成龙。愿意不愿意成龙,能不能成龙,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怎样生活主..

.

要应该由他们自己选择。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代独生子女的家长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坎坷的经历,在学业、仕途、生活、工作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因此,他们把自己的高希望、高目标,自己的全身心都倾注在子女身上。期望值过高是家长们解不开的情结和普遍的心态。家长应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发展自己,而不是强迫,孩子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成龙的可能性倒还要大一些。没有自主性,孩子是成不了龙的,龙在铁管子里直上直下地能腾飞吗?

4、倡导XX理解式的家庭教育

对待子女的教育,既不能过分保护,一切都包办代替,应当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避免孩子过分依赖家长,事事都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不要过分地干涉指责子女,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可以,令孩子无所适从,限制了孩子的言行,使得孩子变得小心谨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5]。家长为孩子过分定调调,画框框,使孩子言行符合父母的意愿,限制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小结:

初中三年,初一是关键。在这一年里要让孩子养成认真、勤奋、踏实学习的好习惯。这是最后两年乃至于到高中学习的基础。毕竟孩子上高中我们不可能都去陪读。所以,我个人认为,身为家长有必要在初一这一年多抽出一些时间,监督孩子学习,陪伴孩子学习。身为老师,应兢兢业业,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做好学生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

.

[1] 顾晓青.培养良好习惯收获幸福人生[J]. 教育在线, 2008:23-24.

[2] X淑菊.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哲学思考[J]. XX科技学院学报,

2006.

[3] 徐龙年. 谈高校文科学生的养成教育——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启示

[J]. 2009, 中国大学学报.

[4] 曹建文. 建设校园文化的四个“突出”[J]. 《XX教育:综合版》,

2006(23):15-16.

[5] 束定芳王惠东. 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 《课堂教学

方法》, 2004(6).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mn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