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10 1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C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

2.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对我们在人生哲理方面的启发是( C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立志须躬行 D.立志须果断

3.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是( D) A.学习 B.认识 C.智慧 D.实践

4、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鲜明地表明了( D )

A.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5.“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A )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 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6.斯大林曾说过“伟大的精力只是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高尔基也指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会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这说明(A )

1

A.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B.理想是人们的一种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C.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不懈的追求 D.有了信念,就一定会有崇高的理想

7.革命家陶铸说:“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了多数人的利益,为了社会进步,对社会生产力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其意思是说( B ) A.所有理想都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 B.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理想才是伟大的理想 C.理想没有伟大与不伟大的区分 D.不能要求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伟大的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给我们立志的启示是( C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事

C. 立志须躬行 D.立志当务实

9、崇高理想是( D ) A. 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 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 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 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10.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核心的是( B )

A. 职业理想 B. 社会政治理想 C. 生活理想 D. 道德理想 11.从理想的内容角度,可以把理想分为( B ) A. 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性

B. 生活理想信念、职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社会政治理想信念 C. 长远理想、近期理想 D. 个人理想、社会理想 12.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 C )

A. 理想 B. 信念 C. .理想信念 D. 思想政治素质

13.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A )

A. 信念 B. 理想 C. 情感 D. 意志 14.下列关于信念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2

A. 信念是一种精神态度,它和理想都属于精神现象 B.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C. 信念和一般认识一样,比较容易改变

D. 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理想,需要有明确的认知和强烈情感 15.信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 非科学信念。确立科学信念的基础是(C ) A. 感情真挚 B. 富有理想

C.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D. 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16.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从本质上讲,信念表达的是一 种( A ) A. 主观态度 B. 客观知识 C. 实践活动 D. 行为准则 17.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 ) A. 信仰 B. 理想 C. 志向 D. 意志

18.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这句话 的含义是指( B )

A. 科学理想的确立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B. 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C. 理想与实践无关 D. 实践与理想属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19.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是( D )

A.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C. 坚定的信念 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0.实现理想的意志条件是( C )

A.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C. 坚定的信念 D.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1..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确理解是( D )

A. 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 要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3

C. 要坚定的信念

D. 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22.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D ) A. 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 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 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D. 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23.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A )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民族精神 D. 时代精神

2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A ) A. 价值支撑 B. 精神动力 C. 根本指针 D. 前提

2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 B) A. 价值支撑 B. 精神动力 C. 根本指针 D. 前提

2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 C ) A. 价值支撑

4

B. 精神动力 C. 根本指针 D. 前提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大学生要树立( D ) A. 自主学习的理念 B. 全面学习的理念 C. 创新学习的理念 D.合作学习的理念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 D ) A.文化基础 B.文明基础 C.精神基础 D.价值基础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 A ) A.制度保障 B.规范保障 C.体制保障 D.文化保障

二、多项选择

1.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可以划分为( AB ) A.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B.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C.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D.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2.理想信念的作用表现在( ABC ) A.指引奋斗目标 B.提供前进动力

C.提高精神境界 D.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是一种(ABCD )

5

A.理想 B.学说 C.制度 D.实践 4.以下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理解正确的是(ABC ) A.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B.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C.个人理想具体体现着社会理想 D.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根本对立的

5.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就要(ABC )

A.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

B.使社会理想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C.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发生矛盾冲突时,个人理想要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D.排斥个人理想

6.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ABCD ) A.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C.理想中包含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和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D.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现实,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统一表现在(ABCD ) A.现实是理想的基础 B.理想是未来的实现 C.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 D.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8.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对艰苦奋斗理解正确的是(ACD )

A.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奋斗 B.艰苦奋斗的主旨在于艰苦 C.艰苦奋斗的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D.艰苦奋斗始终是传家宝,是强大的精神力量

9.关于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D ) A.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相结合才具有意义 B.强调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排斥个人理想 C.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凝聚和升华 D.个人理想必须要服从于社会理想

10.“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

6

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BC ) A.理想否定现实一切

B.理想不会自发地成为现实,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C.理想的现实必须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D.现实是现实,理想是理想,二者没有统一性 11.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ABD ) A.理想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B.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是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C.理想是现实的基础,是由对现实的认识发展而来的 D.理想和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2.青年时期是确立理想信念最集中和突出的时期。当代青年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注意的有(ABD ) 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B.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C.将纯粹的主观想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结合起来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13.理想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 超越性 B. 实践性 C. 时代性 D.多样性 14.下列关于理想的实践性说法正确的是(ACD ) A. 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一种精神现象 B. 理想来源于现实,因此是对现实的简单描绘 C. 理想只有人们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并实现 D. 随着人们实践的深入,理想也不断调整并丰富 15.下列有关理想的超越性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AB ) A. 理想源于现实,并超越于现实

B. 理想与空想都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

C. 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一致性的一种反映 D. 理想的超越性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16.下列有关理想与空想的关系,正确的是(ABCD ) A. 科学的理想与空想都体现着人们对现状的一种改变欲望 B. 科学的理想与空想都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C. 科学的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人们的阶级立场的不同 D. 科学的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能否实现

7

17.理想的多样性是指(ABC )

A. 人们之间有不同的理想;人们之间也有相同的理想

B. 一个人的理想有不同层次和大小,高层次的理想信念决定低层次的 C. 在多层次的理想中,只有科学的、崇高的理想才能够给人提供不歇的精神 动力

D. 理想的多样性影响着全社会的共同理想的统一与实现 18.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是 因为(ABCD )

A. 理想具有预见性,能够指引着人们的实践 B. 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

C. 理想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 D. 理想是信念的依据与前提

19.下列有关信念的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C )

A. 它是由人们所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与利益需要等因素的不同所造成的 B. 同一个人,不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 C. 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的各自信念有共通之处 D. 同一个人的不同信念不具有内在联系 20.下面关于信仰与信念的论述正确的是(ABD ) A. 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信仰 B. 高层次信念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社会信仰 C. 信仰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理想的确信程度 D. 信念的改变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1.关于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C ) A.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B.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C.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D. 当信念作为理想,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理想作为信念时, 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22.下列关于信念的论述正确的是(ABD ) A. 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不能强求一致

B. 人们各自的信念也有相同之处,可以形成社会的共同信念 C. 信念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 信念的改变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23.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做到(ABCD )

8

A.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正确认识自己的 社会责任

B.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C.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D.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4.作为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要做到(BCD ) A. 坚持树立能够实现的理想并坚定信念 B. 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C. 对不同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 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5.有位诗人说过:“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句话应理解为(ABD )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C. 理想与现实是可以转化的 D. 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26.如何理解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 ABC )

A. 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 必定要转化为现实

B.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 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C. 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D. 空想也具有现实性的因素,因为空想也来源于实践

27.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禁,《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BD )

A. 成功者必须遭受磨难

B. 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C. 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D. 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28.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BCD )

A. 当发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应当及时调整理想

9

B. 理想受到现实的制约,不能脱离现实去幻想 C. 理想与现实不能等同 D. 理想与现实具有统一性

29.李大钊说过:“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然高高兴兴 地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在艰难的国运中营造国家,亦是人生中最有趣的一件事”。这句话说明(ABCD )

A. 为理想献身,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B.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进一步磨练自己的意志 C.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坚定自己的信念 D. 没有实现理想的执着,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30.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 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ABCD )

A. 社会实践可以避免理想成为空想 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C.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D.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10

关系

11.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是( C)

A.国家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本位 D.民族本位

14.集体是公共的自我,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的(D )

A.实体人格 B.虚拟人格 C.个体人格 D.公共人格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

16.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C)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 C.行为规范 D.必须的礼仪

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18.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 A.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19.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义是( A )

A.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

B.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C.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D.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持 20.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的精神属于( A)

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 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 21.道德提倡( D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46

2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D )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是非、善恶、美丑的根本标准。

A.个人主义原则 B.爱国主义原则 C.国家主义原则 D.集体主义原则

23.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A )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D.人人为自己 24.集体主义原则的核心内容是(C)

A.调节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 B.公私兼顾 C.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否认个人利益

25.近年来西部省区打破条块分割,加强经济协作与联合,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形成整体优势,取得整体效益,这表明( A ) ①集体利益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局部利益的发展 ②集体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调节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矛盾 ③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

④.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④

26.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C ) A.集体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有矛盾的

C.个人利益的实现,离不开集体事业的巩固和发展 D.个人利益是暂时利益,集体利益是长远利益

27.荀子说:“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这句话的积极意义是( B ) A.它是集体主义的萌芽 B.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其价值选择是正确的

C.取得了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D.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28.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总的要求是( B )

A.心中有自己、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他人 B.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C.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没有自己 D.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自己

47

29.雷锋说:“一滴水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表明( B )

A.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前提 B.个人利益可以促进集体利益发展

C.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辩证统一关系 D.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没有矛盾

30.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A )。 A.社会意识形态 B.风俗习惯 C.心理现象 D.政治现象 31.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 B )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内心信念 D.宣传教育 32.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B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风俗习惯产生 D.个人意志的出现 33.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C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D.社会分工的出现 34.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D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 35.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B )。 A.社会意识 B.生产实践 C.社会进步 D.社会规范 36.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C )。 A.个人意志 B.长老权威 C.风俗习惯 D.法律条文 37.道德的本质是(A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38.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是(D )。

A.认识功能 B.规范功能 C.调节功能 D. 辩护功能 39.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0.道德的发展,是一个( C )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41.“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 B.“仁爱”原则

48

C.重视道德践履 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B )为核心。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4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D)为原则 。 A.共产主义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集体主义 44.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A )。

A.辩证统一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46.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C)。 A.强求一致 B不受任何约束

C.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前提下作出不同选择 D.因人而异,搞多元化

4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

A.集体主义的产生与一定生产关系相适应 B.集体主义从来就有 C.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并存 D.利己主义就是看重个人利益 48.刘少奇曾指出:“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这句话强调了( A )。 A.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身体力行 B.进行自我修养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C.自我修养完美境界的实现是相对的和无止境的

D.自我修养不是单个人而是要和许多人一起共同进行的谦虚谨慎的要求 4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 )。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 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

50.自我修养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身体力行,对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把正确的认识化为现实的行为,形成习惯,才能真正达到人生修养的高境界。这说明,自我修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C )。

A.学习理论 B.常思己过 C.躬行实践 D.坚定信念

49

51.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忙人之所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体现了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D )。 A.敬业好学的要求B.勤劳节俭的要求 C.谦敬礼让的要求D.仁爱互助的要求 52.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变为节制、勇敢的人。”这说明,一个人要想形成高尚的品德,成为合乎道德的人,在自我修养中必须( A )。

A.躬行实践,知行统一 B.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C.常思己过,日省己身 D.认真读书,虚心求教 E.学思并重 53.道德是( A )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 5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A )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 5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 B )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 56.( A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

57.道德所调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方面,但实质是调整( C )。 A.社会关系 B.政治关系 C.利益关系 D.伦理关系 58.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这是( B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 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 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 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 59.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D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0.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A )。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念 C.道德习惯 D.道德理念 61.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作为“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乃至一切伦理关系的根本的是( A )。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m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