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3 01: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院成立较早的专业之一,偏向于电力系统。最初受西北电管局资助,联合创办,人才培养主要针对西北电管局电力系统(现国家电网西北电网)需求,有十届毕业生(近500人)输送到西北电力系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业务主力或骨干,有多位成为地市级供电局正、副局长及总工程师,突出的表现了本专业的特色。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本专业的发展规划及时进行了调整。现在的发展规划为:既要立足地方经济,又要面向全社会;既针对电力系统需求,又要满足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需求。在培养计划中突出“宽基础、强能力、重创新、拓宽专业口径”。在学科建设上与课程设置上反映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传统专业技术相结合。

由于近几年电力系统的发展,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遍布全国。就业单位主要有陕西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新疆电力公司,宁夏电力公司,河南省电力公司,西北电网公司,以及五大发电集团等电力企业。

专业所在院校发展回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陕西工学院建校最早的专业之一,陕西工学院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一所省属高等工科院校,其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69年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1965年3月5日,根据毛泽东支援三线建设的指示,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建设计划任务书,工程代号“653工地”。1969年10月,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与技术物理系, 无线电系一起迁到陕西汉中地区,由此诞生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1979年1至2月,北大汉中分校1000多师生分批返京,此间,为利用分校校址及教学资源,教育部批准建立汉中工学院,并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部分资源)并入汉中工学院并更名为陕西工学院(现陕西理工学院)。与当时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并称为全国五大工学院。工学院之间长期交流,科研合作,编写教材,对中国的电力系统影响深远。 陕西工学院于2002年6月和原汉中师范学院合并成为陕西理工学院。从而结束了她美丽的一生,但她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陕工院的前世今生

北大汉中分校原貌

老校长周培源的题词石碑

陕工院书记张义明(右)和北大刘家桢教授为纪念碑揭牌

走在当年亲手浇筑的水泥路上

重返“653”

汉中分校在北大可能已被淡忘,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了。但 在我们这些曾在那里学习和工作的人们心中,汉中分校却有 着割不断、挥不去的情结。汉中分校的来历根据1964年毛泽东主席“北大也要办三线”的指示,1965 年,北京大学在陕西汉中褒城的连城山下,开始工程代号为 “653工地”的建设。1969年10月24日,原数学力学系的力学专 业、无线电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共一千多名师生,乘专列奔 赴“653工地”。从此在陕西汉中建立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也 称653分校)。1978年4月28日,北大党委根据邓小平指示,做出 撤消汉中分校的决定,分校师生分批返回北京。

我们在653分校生活工作近十年。广大师生在分校艰苦创 业,用自己双手建立了实验室、金工厂、半导体车间、印刷厂、 氧气站、电子计算机站,高速风洞、高压倍加器、医院、附属子 弟学校等。经过多年努力,我们把653建成为一所设施比较齐 全、在汉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北京大学分校。

在汉中分校期间,1970年毕业了63、64、65级三届学生。 1970年8月开始招收六届工农兵学员,为国家培养了一千多名 优秀人才。在此期间,在653分校工作的老师也得到锻炼和提 高,并为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许多重要贡献。在653工作和学 习的广大师生,有很多成长为专家、教授和科学精英,有的是 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其中院士10名:胡济民、陈佳洱、刘元方、 唐孝炎、黎乐民、吴全德、黄琳、秦国刚、刘韵洁(技物63级、原 中国联通副总裁,现联通科技委主任)、陈和生(技物64级,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有5位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或副校长:校长周培源、陈佳洱,副校长马石江、王义遒(常 务)、林钧敬(力学系65级学生);还有多位老师、毕业生出任北 大方正集团总裁和政府部门要职。

汉中分校历史虽然短暂,但仍是北京大学校史的重要一 页。 组团成功 梦想成真在653生活工作学习过的广大师生,无不眷恋653、想念 653,虽然离开那里已31年了,当年生活工作的情景仍记忆犹 新,热盼重返故地,看望留在那里(现为陕西理工学院)工作的 教职工和汉中分校毕业生,追寻昔日足迹,回忆似水年华。

今年4月,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原北大汉中分校69位老 教师,自愿组成庞大的“北京大学汉中分校故地重游之旅”,于 23日清晨,分乘两架飞机从北京同时出发,到达西安咸阳机场 后,转乘大巴,沿西—汉高速公路(西安—汉中,全长255公里, 桥梁540座,隧道136座,2007年9月30日全线通车),下午4点半 到达汉中市。在653原址上建立的陕西理工学院(北区)党委宣 传部和校办领导以及653分校毕业的学生在下车处等候并热 情迎接我们。紧接着我们参观位于汉中市中心的古汉台和汉 中市博物馆,它是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在汉中称汉王时 所建的府邸,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晚间,我们下榻 金江大酒店。在酒店门口下车时,见到几个熟悉面孔在等候我 们,其中653金工车间梁炳田师傅退休后住在渭南儿子家,听 说我们重返653,特地从渭南赶回汉中,他带了8岁的孙子在酒 店门口等候我们两个小时。当晚有的老师观赏了新汉中市的 夜景,身体稍差点的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为了第二天能 精力充沛地重返阔别31年的653分校。 追随昔日足迹、回忆似水年华 4月24日清晨,回访团成员个个精神抖擞,因为这一天,我 们就要到达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原址———现为陕西理工学院 (北区),进行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陕

西理工学院领导邀请我 们用半个小时先参观位于汉中市中心的陕西理工学院的南校 区(原汉中大学、后为陕西汉中师范学院)。 上午8点10分,我们一行来到了南校区校园,眼前的一切 深深打动了我们:校园宽敞漂亮,新建的教学楼高大气派。陕 西理工学院领导在校门口迎接我们并做了简短介绍。校园内 悬挂着“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原汉中分校老教授访问团”、“30年 后汉中再聚首,重游故地,激情话桑田”的横幅,令我们激动万 分。我们重点参观了该校“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的动 植物标本馆,看到馆里陈列着有“秦岭四宝”之称的大熊猫、朱 鹮 、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标本,大家纷纷摄影留念。这个省 重点实验室的动植物标本种类之全、建设水平之高,令我们都 叹为观止。在南区参观时间很短,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接着我们急忙驱车奔向城北15公里处的653。9点20分,我 们一行69人,怀着兴奋与紧张的心情,到达北校区———北京大 学汉中分校原址。一路上,大家就开始回忆、议论、想象、猜测 着653分校原址本来面貌和可能的发展变化。

汽车开进北校区大门时,大家激动万分,因为我们终于回 到了阔别31年、日夜想念的653。当年留在汉中工作的70多位 昔日同事,早早在校门口等待,急切地盼望能早点见到我们。 由于30多年不见,有的已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大家相互辨认, 紧紧握手,拥抱欢呼。“我是力学系的”、“我是无线电系的”、 “我是技物系的”,个个紧握双手,热泪盈眶,欢呼跳跃,似有千 言万语要诉说。

我们看到当年修的水泥路依然坚固,现在陕西理工学院 把它拓宽了,我们当年种的树苗也长成参天大树了。校园幽静 典雅,绿树成荫。过去几条大沟都填平了,变成了中心花园。校 门口内矗立着镌刻着老校长周培源题词的纪念碑石,大家争 相留影。一时间校园里沸腾了,有的到家属区去看当年住过的 地方,在宿舍门前拍照留念;有的看自己当年亲手用砖头修建 起来的台阶是否依然坚固;有的在校园里寻找自己亲手种植 的树木,看看长得有多高了;有的在今日的“明德路”上回忆自 己昔日劳动的身影;有的在寻找当年工作过的办公室、实验 室、附属学校、医院、工厂;有的去馒头山、游泳池、风雨操场和 当年养猪场旧址摄影留念;有的到材料库原址上新建的图书 馆楼前的花圃中、原北大校长陈佳洱题词石碑前留影。大家都 抓紧时间四处奔走,追寻自己昔日的足迹,寻找在653那段青 春奉献的记忆。大道上悬挂的“青春奉献汉中分校,故地重游 激情如潮”、“追随昔日足迹,回忆似水年华”横幅,就是我们今 天回访团心情最好的写照。“热烈欢迎北京大学原汉中分校老 教授访问团”的欢迎横幅也格外鲜艳醒目,三个精美的“学术 报告会”和“活动日程表”展板竖立在大道旁。整个校园充满欢 声笑语,像盛大节日一样。陕西理工学院领导和广大师生把我 们当作贵宾和亲人,我们半数以上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到处都 有学生志愿者帮扶上台阶,校医院院长背着药箱全程陪同,担 任安全保障。

11点,我们齐聚101教学楼门前,参加“北京大学汉中分校 原址”纪念碑揭幕仪式。2007年6月,陕西理工学院党委为纪念 653分校办学的历史功绩,打算建立“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原址” 纪念碑。为此,派学院领导专程来京与北大领导协商,达成了 一致。今天在我们老教师回访团来访之际,举行了隆重的纪念 碑揭幕仪式。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校园里鞭炮齐鸣,掌声经久 不息。仪式结束后,全体回访团成员在篮球场前台阶上和陕西 理工学院领导及留在原处工作的原653老战友合影留念。

中午,学院领导和我们一起在“学生之家”(原力学系食 堂)用餐,体验了一回当年在食堂打饭、用餐的感觉。我们端着 不锈钢盘,个个脸上挂着满意和幸福的笑容,挑选了汉中蒜 苗、鲜笋和汉中的特色小吃米皮、菜豆腐等。在品尝美味佳肴 时,我们自然回忆起当年生活的艰苦,食堂里的桌椅很少,经 常只能站着吃,家属到食堂打饭,只有白菜、萝卜。还记得有一 年除夕夜,军宣队要求全体人员(包括小孩)都集中在食堂吃 糠菜窝窝头的忆苦饭。现在食堂窗明几净、桌椅整齐、饭菜丰 盛。校园各项设施都很好,校园绿化也很美,空气质量又好,真 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下午1时,应陕西理工学院邀请,回访团的技术物理系郑 春开教授、原力学系王大钧教授、原无线电系吴德明教授分别 在北校区作了题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 就”、“编钟,龙洗,‘透光’镜———蕴藏在中国古代科技中的现 代科学信息”和“从电到光———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等 三场学术报告,受到千余名师生的热烈欢迎。三场报告会在学 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说开阔了视野,领略了北京大学老教 授的风范。

下午1时,还同时举行“干部教师座谈会”和“教师学生代 表座谈会”。这两个座谈会都非常成功。

参加“干部教师座谈会”的有回访团的北大部分老师和陕 西理工学院领导、教师代表。陕西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张义明教 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陕西理工学院党委、行政和 全校两万余名师生对尊贵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回 溯历史,说明了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和陕西理工学院两校的渊 源关系。接着他具体生动地介绍了陕西理工学院教学和科研 的建设、发展和取得的各项成就。最后,张书记希望各位教授 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陕西理工学院的发展,重新架起北京大 学和陕西理工学院之间的友谊桥梁,共同为陕西理工学院的跨 越式发展而努力。北大老师对陕西理工学院取得的巨大进步和 飞速发展感到无比欣慰和万分高兴。原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党委 副书记刘家祯代表回访团全体老师,感谢陕西理工学院对我们 的热情接待。他还简要地回顾了北大汉中分校艰苦创业的十年, 在教学、科研、生产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座谈会上,有十几位老师带去了61本图书,大部分是作者 凝结自己多年心血的学术著作和科研成果的总结,有的还获得 国家级或省部级优秀教材奖。他们把这些著作赠送给理工学院, 作为和陕西理工学院老师交流的开端,希望以后加强联系。参加 座谈会的16位北大老师纷纷发言,他们回顾了北大汉中分校从 筹备、选址到建设的过程;在653分校10年艰苦创业历程和生活 工作中难忘情景。同时介绍了各自赠送的著作和背后的故事。衷 心祝愿陕西理工学院越办越好,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取得更 加辉煌的成就!

“教师学生代表座谈会”开得也非常成功,学生们踊跃发言、 积极提问,北大老师也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会回答学生们提出 的问题。这个座谈会对教书育人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学生 如何成才也各抒己见,交换了看法。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反映受益 匪浅。

我们这次回访活动,也没有忘记当年在653为教育革命而牺 牲的3位烈士———力学系的沈立、邵鸿昌和张瑞清。1973年他们 在长安县石砭峪水库执行任务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墓 地就建在653四区的小松林里。虽然时间安排很紧,这次来访的 力学系部分老师和原653分校党委副书记刘家祯、由国栋,利用 午饭后短暂的时间,赶到小松林墓地,凭吊这3位烈士。

下午3点,我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当我们的车队离开653 大门时,有的

老师想到,也许以后再没有机会重访故地了,于 是情不自禁地高喊:“653,再见了!”“653告别了!”。但我们还 会在梦中相见的,愿653永葆青春! 653的故事还在继续回北京后,回访团的老师之间、北大老师和陕西理工学院 领导及朋友们之间联系更加频繁,他们继续谈论653。

未参加这次重返653活动的分校老师,非常羡慕我们,他 们也很想念653,都向我们打听653现在情况,看我们拍摄的照 片,和我们共享快乐。当知道我们给陕西理工学院送书的事, 他们也要求把自己的著作送去。短短20天,有18位老师整理出 151本图书和8张光盘,装了3纸箱送去。原汉中分校党委副书 记王永成用特快专递送来他的诗词选《篱边集》和《草木杂谈》 等书,书中有反映他在653分校六年工作生活及他和师生的感 情的诗篇;原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公务繁忙,托学生送来 了他主编的《加速器物理基础》;原力学系黄筑平送来了他编 著的5本书;原力学系盛森芝花一天时间整理出31本书,打了 出租车送来;原技物系王文清送来她编著的《物理化学习题精 解》等书,这是她在653养猪期间,利用每天晚上政治学习会结 束后,冒着挨批评的风险,偷偷加班到深夜,做了上千道题而 写成的;原力学系徐月亭对陕西理工学院有特殊感情,他整理 出36本书,推着行李车送来;技物系、原汉中大学教师(陕西理 工学院校友)、后来调到653的王正行送来了他编著的9本书, 更显特殊意义;原力学系武际可送了12本书,都是他自己编著 或译著的。原力学系邱淑清汉中回来后在北大出版社工作,经 她与出版社领导沟通,挑选了130多本新书、加上她所在的理 科编辑室又挑选了200多本新书,近400本,由北大出版社单独 发往汉中。而且理科编辑室答应,今后出版新书,仍将长期继 续赠送给陕西理工学院图书馆。

周培源校长的女儿周如苹听到我们重返653消息、尤其听 说现在653还有她爸爸的题词石碑时,她急切想知道周老题词 内容和石碑情况。我把周校长题词石碑照片和报道发给她,她 收到后,非常高兴,回复说:“爸爸在653工作的年代都过去了 半个世纪,这么多人还想得起他,真是非常感谢。年轻人已经 没几个人知道他了,谢谢你们。”

这次纯粹民间的回访活动产生这样大的反响,是我们回 访团成员始料不及的。

我们与陕西理工学院的友谊长存,我们仍将永远怀念 653! (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陕西理工学院电气工程部分杰出校友

姓 名 张满洲 马钦国 苗竹梅 李兴旺 性别 男 男 女 男 毕业专业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工作单位 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陕西省电力公司基建部 陕西省电力公司生技部 陕西电力电力公司安监部 职务职称 副总经理 主任 主任 主任 李红伟 吴成林 张 平 王勇增 杨引虎 郭智洋 纪云鸿 王晓阳 陈本阳 吉飞熊 侯升旗 贺鸿琪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陕西省电力物资总公司 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 陕西省电力公司公安保卫部 陕西省电力公司政治部 陕西省电力公司计划发展部 陕西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 安康供电局 安康供电局 安康供电局 陕西省电力公司农电部 陕西省电力设计院 陕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安监部 宝鸡供电局 宝鸡第二发电公司 咸阳供电局 咸阳供电局 汉中国税稽查局 汉中供电局 汉中供电局 汉中供电局 铜川供电局 铜川供电局 延安供电局 延安供电局 延安供电局 榆林供电公司 主任 主任 主任 主任 副主任 副主任 局长 副局长 总工 副主任 副院长 副院长 雷欢虎 男 电气工程 主任 王记虎 高振江 刘安灵 康林贤 李生鹏 孙巧绒 肖苏力 刘忠文 刘永春 刘宏森 解振学 赵宝军 屈龙处 邢志宏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副局长 副总经理兼总工 党委书记 副局长 局长 副局长 副总 副总、营销部主任 副局长 总工 局长 副局长 副局长 副总经理 刘永福 范新科 王周选 张文文 周有学 李晓燕 牛晓兵 王立平 郝 润 张耀寰 田小强 男 男 男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 宁夏石嘴山供电局 青海省电力公司农电部 兰州供电公司 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 甘肃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市场处 甘肃白银电力公司工会 甘肃白银电力公司 甘肃临下州电力公司 甘肃武威电力公司 甘肃天水电力公司 甘肃平凉电力公司 副局长 主任 副总经济师、营销部主任 副主任 主任 主席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副总经理 副总、营销部主任 副总经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m3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