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4-01-10 01: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负数

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我们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出示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出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800元记作-800;

存入了1200元记作1200元,还可以记作+1200元)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以地平面为界线,地平面以上一层我们用1或+1来表示,-1就表示地下一层)。老师现在要到33层应该按几啊?要到地下3层呢?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2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10 +5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或(0kg)。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四、全课总结(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

(1)圆柱的认识 总第3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3)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4)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

①课件显示:装满牙签的塑料盒,问:这些牙签是圆柱的高吗?假如牙签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②初步感知:面对圆柱的高,你想说些什么?

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③深化感知:面对这数不清的高,测量哪一条最为简便?

老师引导学生操作分析,得出测量圆柱边上的这条高最为简便,同时课件上的圆柱体闪烁边上的一条高.

4.圆柱的侧面展开(例2)

(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

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长方形

板书: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强调:我们先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长方形与圆柱的关系. (2)寻求发现.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

①师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 ②学生再观察电脑演示上述过程.(用彩色线条突出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转化成长方形长和宽的过程。)

③同学交流后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 ①讨论:平行四边形能否通过什么方法转化成长方形?

课件显示: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转变成长方形,再还原成圆柱侧面的动画过程。 ②想一想:当圆柱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

③引导小结:不管侧面怎样剪,得到各种图形,都能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1页“做一做”的第2题。 2.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3题。

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3.做第15页练习二的第4题。 四、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P15的1、2题。 板书: ┌长方形

沿高剪┤ 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圆柱的底面周长 → 长方形的长 圆柱的高 → 长方形的宽 教学反思:

(2)圆柱的表面积 总第4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13-14页例3-例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在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的含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2)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

(3)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侧面积练习:练习七第5题 (1)学生审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两道题分别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2)指定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

(3)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3.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1)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 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教学例4

(1)出示例3。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已知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求表面积) (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一个底面)

(3)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察看最后的得数是否计算正确。(做完后,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回答自己在计算时,最后的得数是怎样取得的。由此指出:这道题使用的材料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这道题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5.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筒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三、巩固练习

1.做第14页“做一做”。(求表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2. 练习七第6题。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例4:①侧面积:3.14×20×28=1758.4(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1758.4+314=2072.4≈2080(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总第5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练习二余下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第②题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对于求侧面积较有利。但在求底面积时,要先应用C÷π÷2来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通过圆柱教具的直观演示,使学生看到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

(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因此,计算油漆的面积就是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和减去圆柱的一个底面积。

(3)提醒学生将计算结果化成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保留近似数。 三、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8、10、15、17、18及20题完成在作业本上。

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教学反思:

(3)圆柱的体积 总第6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19-20页例5、例6及补充例题,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新课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

(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

(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③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①V=Sh

50×2.1=105(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 ②2.1米=210厘米 V=Sh

50×210=10500(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 ③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 V=Sh

0.5×2.1=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米。 ④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 V=Sh

0.005×2.1=0.0105(立方米) 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①、③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做第20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πr2h)

4、教学例6

(1)出示例5,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

(2)学生尝试完成例6。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1页练习三的第1题. 2、练习三的第2题.

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三第3、4题。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总第7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三第7题。

学生思考: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需先知道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

(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

(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

(3)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

完成“一课三练”的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2、圆锥

(1)圆锥的认识 总第8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 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5、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教学反思:

(2)圆锥的体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第25~26页,例2、例3及练习四的第3~8题。 教学目的:

1、 通过分小组倒水实验,使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圆锥体积计算的简单问题。

2、 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 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操作,巧妙设置探索障碍,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二、新课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演示,使学生发现“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让学生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教师让学生注意,记录几次,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 板书: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 Sh 2、教学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 4、教学例3. (1)出示例3

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沙堆的底面直径和高,求这堆沙堆的的体积。

(2)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由于这堆沙堆近似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需先已知沙堆的底面积和高)

(3)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先算出沙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沙堆的体积)

(4)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7题。

学生先独立判断这三句话是否正确,然后全般核对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8题。

(1)引导学生学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①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 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③ 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2)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四的第6题。

(1)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① 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② 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③ 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④ 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28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是如何准确地记住圆锥的体积公式的? 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 Sh 教学反思:

3、整理和复习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29页第1-3题,完成练习五。 教学目的:

1、 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 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 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幻灯片.指名让学生回答: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是一个曲面.)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回答: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 4、学生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区分清所求的是圆柱的表面积或体积时再计算)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2)做第91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

让学生将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

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练习五的第2题。

(1)学生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3、做练习五第5题。(可建议学生用方程解答)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3、4、6题。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比例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32~3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引导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教师把学生举的例子板书出来,并注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2、我们知道了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们会求比值吗?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

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

12:16 : 4.5:2.7 10:6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4.5:2.7的比值和10:6的比值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板书: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比例的意义。 (1)出示P32例1。

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指名分别算出一面国旗长和宽的比。 5: 2.4:1.6 60:40 15:10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都相等) 5: =2.4:1.6 60:40=15:10 2.4:1.6=60:40 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也可以写成: = =

(2)我们也学过不同的两个量也可以组成一个比,如:

一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80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200千米。列表如下:

时间(时) 路程(千米) 2 80 5 200 指名学生读题。 教师:这道题涉及到时间和路程两个量的关系,我们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表格的第一栏表示时间,单位“时”,第二栏表示路程,单位“千米”。 这辆汽车第一次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第二次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边问 边填写表格。)

“你能根据这个表,分别写出第一、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一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80:2 第二次所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200:5

让学生算出这两个比的比值。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0:2=40,200:5=4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比的比值。再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40,这两个比相等。) 教师说明:因为这两个比相等,所以可以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组成比例。(板书:80:2=200:5)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指着比例式4.5:2.7=10:6提问: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然后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并让学生齐读一遍。

“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10:12和35: 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 10: 12= ,35: 42= ,所以 10:12=35:42。(以上举例边说边板书。) (3)比较“比”和“比例”两个概念。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

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4)巩固练习。

①用手势判断下面卡片上的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能,就用张开拇指和食指表示;不能就用两手的食指交叉表示。)

6:3和12:6 35:7和45:9 20:5和16:8 0.8:0.4和0.3:0.6 学生判断后,指名说出判断的根据。 ②做P33“做一做”。

让学生看书,不抄题,直接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写在练习本上,教师边巡视边批改,对做得不对的,让他们说说是怎样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对不对。

③给出2、3、4、6四个数,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比例(不要求举全)。 ④P36练习六的第1~2题。

对于能组成比例的四个数,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组成的比例只要能成立就可以。 第4小题,给出的四个数都是分数,在写比例式时,也要让学生写成分数形式。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P34,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在比例的意义后面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80×5=400 两个内项的积是 2×200=400

“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板书: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这样的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式。

通过计算,大家发现所有的比例式都有这个共同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规律说出来? 最后教师归纳并板书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指着80:2=200:5)教师边问边改写成: =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因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所以,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3.巩固练习。

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2)P34“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说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2、填空

5:2=80:( ) 2:7=( ):5 1.2:2.5=( ):4

3、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那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6:9和 9:12 (2)1.4:2 和 7:10 (3) 0.5:0 .2和 : 4、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 、3 、4和6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6~37第3~6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2) : 和 : 中,能与 : 组成比例的是 : 。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 2、用 、8、 、12四个数分别作为比例的项,你能组成几个比例? 3、请你用20以内的四个合数组成一个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的比例。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35~37 解比例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和8:4 : 和 :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3)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学生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37第7题。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P37~38第8~11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题。

2、4:8=12:24,如果将第二项减少1,要使比例成立,则第四项减少多少?

3、把两个比值都是 的比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两个内项都是15,请分别求出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并写出比例。

4、一个比例的四个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它的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少3,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请写出这个比例。 教学反思: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第一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39~41 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思考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四顾旧知,复习铺垫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 3小时行驶270千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

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 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1)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 路程 填表,思考:在填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是两个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一定。 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板书)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即: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2、教学例2:

(1)花布的米数和总价表 数量 1 2 3 4 5 6 7 …… 总价 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 (2)观察图表,发现什么规律? 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总价/米数=单价(一定) 3、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1)比较例1、例2,思考并讨论:这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点?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看书P39,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4)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出来?

x/y=k(一定)

(5)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表示正比例的式子想一想:构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看书P40例2。

(1)题中有几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体积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是什么?是不是一定? (3)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4)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5)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225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三、课堂小结: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四、课堂练习: 1、P41做一做

2、P43~44练习七第1~5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P42 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目的: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的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合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3、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关的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积一定,进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关系式.

教学难点: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购买练习本的价钱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中的另一种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学P42例3。

(1)引导学生观察上表内数据,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A、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相关联吗?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怎样变化的? C、表中两个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吗?两个相对应的数的积各是多少?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D、这个积表示什么?写出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式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学生讨论交流。 B、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底面积的变化面变化。底面积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例关系,高度和底面积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式子表示?板书:x×y=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应具备什么条件?

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3)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数学题,已做的题和没有做的题。 (5)小明拿一些钱买铅笔,单价和购买的数量。 (6)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四、全课小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样的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两个量,也学会了怎样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课堂练习

P45~46练习七第6~11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 教学重点:能判断正、反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二、新知: 1、出示课题: 2、教学补充例题 出示表1

路程(千米) 5 10 25 50 100 时间(时) 1 2 5 10 20 表2

速度(千米/时) 100 50 20 10 5 时间(时) 1 2 5 10 20 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怎样想的,同时填空。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每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 =时间 判断: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3、比较正比例、反比例的关系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使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 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

被除数—定, 和 成 比例。 (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3)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总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再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教学反思:

3.比例的应用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例4~例6,练习二的第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长度单位的使用。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图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及化聚方法。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 )厘米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12 :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3米:15千米 16厘米:90千米 二、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学例4。

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让学生读题。指名回答:

“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面上10米的距离。) “要我们做什么?”(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知道吗?实际距离也知道吗?各是多少?”继续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0厘米 : 10米

“10厘米和10米的单位相同吗?能直接化简吗?”

教师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厘米后实际距离仍是整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要把米化作厘米。)

“10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10米改写成1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教师边说边擦掉10和1000后面的单位“厘米”,并加上“ :”,板书成如下形式: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10 : 1000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化简这个比,别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后,教师写出这道题的“答:…”。

然后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就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似写成分数形式。(板书:或

图上距离

=比例尺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最简单整数比。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和本地、本校的平面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师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 1O厘米:1O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厘米后再算出比例尺。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比如,例4中的比例尺通常写成:1:100= (2)巩固练习。

让学生完成第6页的“做一做”。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项是不是“ l”。 2.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师:知道了一幅图的比例尺,我们可以根据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或者根据实际距离求出图上距离。 (1)教学例5。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南京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求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

教师启发: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板书:15 “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用x表示。)在15的下面板书出x,并在它们中间画上分数线。

“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所设的x应用什么单位?”(应用厘米。)板书: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比例尺是多少?写成什么形式?”(写成分数形式。)最后板书成下面的形式:

15 1

x 6000000

指定一名学生到前面求X的值,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订正后,回答:

“现在求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题目要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应该怎么办?”板书:90000000厘米=900千米,并写出这道题的答。 之后,再回忆一下解答过程。 (2)巩固练习。

做第 7页上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再用直尺量出图中河西村与汽车站间的距离,然后计算出实际距离。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实际距离化成了千米。 (3)教学例6。

出示例6: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1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告诉了操场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教师:我们先来求长的图上距离。长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设为x。(板书:解:设长应画x厘米。)长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它和图上距离的单位相同吗?怎么办?比例尺是多少? 然后让学生求x的值,并说出求解过程,教师板书出来。 “这道题做完了吗?还要求宽的图上距离。宽的图上距离不知道,应用什么未知数来表示呢?因为前面求长的图上距离时,已经用了x,这里就不能再用它来表示宽的图上距离了,要用其它的字母来表示。我们就用y来表示、”板书:设宽应画y厘米。让学生把这道题做完。最后教师写出这道题的答。 三、练习

1、比例尺=( ) 实际距离=( ) 图上距离=( ) 2.2.5米=( )厘米 0.00006千米=( )厘米 0.032米=( )厘米 350000厘米=( )千米 3.5千米=( )厘米

1、 独立完成练习二第1题,并订正。 2、 完成练习二的第2题、3题。 第3题,让学生先想想比例尺子表示的意思。1厘米的图上距离相当于100厘米的实际距离。)然后再量出图中所示的宽和高,并计算出实际的宽和高各是多少。集体订正时,要让学生说说计算出的实际的宽和高的单位是什么。 教学反思:

比例的应用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正确判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却定那些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正、反比例的意义。

2.下面各题有哪三种量?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哪两种是变化的?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3)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总面积。 (4)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的盐和海水重量。

3.判断下列各题中已知条件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

(1)一辆汽车3小时行18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可行300千米。

(2)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行驶75千米 (二)新课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1)用以前方法解答。 (2)研究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题中涉及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使一定的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系? 能不能利用这个关系式列比例解答? 解比例,同学自已完成,及时纠正。检验。 改变例1中的条件和问题

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照这样的速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学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干米? 1、以前的发法解答。

2、怎样用比例知识解答? 3 讨论结果填书上。

4小结:用比例知识来解答应用题,就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来解答。 教学反思:

整理和复习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2、 使学生能正确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知识整理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

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

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 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 基础练习 1填空

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 甲乙两数的比是5:3。乙数是60,甲数是( )。 2、解比例

5/x=10/3 40/24=5/x 3 、完成26页2、3题 综合练习 1、 A×1/6=B×1/5 A:B=( ):( )

2、9;3=36:12如果第三项减去12,那么第一项应减去多少? 3用5、2、15、6四个数组成两个比例( ):( )、( ):( ) 实践与应用

1、如果A=C/B那当( )一定时,( )和( )成正比例。当( )一定时,( )和( )成反比例。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纸上,这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4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性质 解比例

正方比例的意义

比 例 正反比例 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正比例应用题

比例应用题 反比例应用体题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统计

1、扇形统计图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重难点,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

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 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 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②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③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 (3) 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

② 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

(1) 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2) 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 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教学反思:

2、折线统计图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 (4月26日~5月31日) 2. 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

(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

2.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

1、分配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并学会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分配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说明分配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 组织活动。

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1)学生思考各种放法。

(2)与同学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汇报交流情况。

学生口答说明,教师利用实物木棒或课件演示。

第一种放法: 第二种放法:

第三种放法: 第四种放法: 2.提出问题。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为什么?

经过简单交流,学生不难描述其中的原理:如果每个文具盒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同一个文具盒。 3.做一做。

7只鸽子飞回5个鸽舍,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1) 说出想法。

如果每个鸽舍只飞进1只鸽子,最多飞回5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一个鸽舍或分别飞进其中的两个鸽舍。所以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鸽舍。 (2)尝试分析有几种情况。 (3)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体会到,如果把各种情况都摆出来很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找到数学方法来解决就方便了。 二教学例2

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体书? 1.摆一摆,有几种放法。

不难得出,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 2.说一说你的思维过程。

如果每个抽屉放2本,放了4本书。剩下的1本还要放进其中一个抽屉,所以至少有1个抽屉放进3本书。

3.如果一共有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结果。 (2)与同学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汇报结果,全班交流。

4. 你能用算式表示以上过程吗?你有什么发现? 5÷2=2……1 (至少放3本) 7÷2=3……1 (至少放4本) 9÷2=4……1 (至少放5本)

说明:先平均分配,再把余数进行分配,得出的就是一个抽屉至少放进的本数。 5. 做一做

8只鸽子飞回3个鸽舍,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为什么?

想:每个鸽舍飞进2只鸽子,共飞进6只鸽子。剩下2只鸽子还要飞进其中的1个或2个鸽舍,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舍里。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4题。

教学反思:

2、抽取游戏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抽取游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抽取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能解决有关简单的问题。 2.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抽取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抽取问题的基本原理。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

1.猜一猜。

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2.实验活动。

(1)一次摸出2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有可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2)一次摸3个球,有几种情况? 结果:一定能摸出2个同色的球。 3.发现规律。

启发:摸出球的个数与颜色种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不难发现:只要摸出的球比它们的颜色种数多1,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做一做 第1题。

(1)独立思考,判断正误。 (2)同学交流,说明理由。 第2题。

(1) 说一说至少取几个,你怎么知道呢?

(2) 如果取4个,能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反思:

六、整理和复习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第一课时

数和数和运算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内容: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91-94页,96页的1-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有关概念,理解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概念来解决有关的问题。

理解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写这些数。 教学过程: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同时又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认真地学好本单元,要积极主动地搞好整理和复习,使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复习数的意义

举例说说,小学阶段学习了哪些数? 教师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 理解整数、自然数、0之间的关系。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

整数 自然数 0: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比0小的数(以后学习的内容) 练习73页“做一做”

理解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

小数与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数分几种情况,划分的根据是什么?当学生总结后,可归纳如下: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 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整数和小数位顺序表,理解整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填写教材74页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请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回答问题: 什么叫数位?

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练习教材75页上的“做一做”。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及有关术语。 举例说说什么叫百分数。

练习教材75页下的“做一做” 3.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总结整数的写法。

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和分数应怎样读?怎样写? 练习教材76页上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做78页练习十五中第1题、第2题中的(1) 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数的改写 数的大小比较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改写方法,能正确熟练地把一个较大的多位数改写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近似数;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改写以及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这些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1.讲述复习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2.复习数的改写

(1)读出下列各数:235800 345000 345000000 当学生读出来以后,让学生思考:

如何将这两个数分别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如何求一个整数近似数?

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人什么联系和区别? 235800=23.58万 345000000=3.45亿

235800≈24 345000000≈3亿

应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改写成以万、亿或其它单位的数,得到的是准确值时,用等号联接两个数,而求近似数,得到的是近似值,用约等号联接两个数。

(2)复习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比较与求整数近似数人何相同点? 让学生讲清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找出二者相同点: 一般都是用四舍五入法。

“舍”或“入”都是由规定位数的下一位数值决定的。 完成教材76页下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之间的改写和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先让学生举例说说分数有哪几种,然后做练习, 2)

分数 小数 百分数 1/20 0.75 45% 举例说说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练习教材77页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教材78页第2题中(2)题、79页3题、4题。 教材79页5题、6题。

第三课时

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等概念,并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复习有关数的整除的知识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知识的要领较多,它又是有关运算和解决这些概念,掌握有关概念的联系。 复习数和整除

由“整除”这个基本概念引出有关概念。 举例说说什么叫整除,什么叫约数和倍数。 如24÷6=4 36÷12=3

24能被6整除 36能被12整除

思考:3÷2=1.5 6÷1.5=4这两个式是否表示整除关系?为什么? 总结整除的概念:

应注意两点:1)被除数和除数(不等于0)必须是整数: 2)商也是整数且没有余数。

进一步理解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把24、36分解质因数,通过分解来进一步理解上述概念) 举例说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以及偶数与奇数。

通过上述分析过程,逐步形成下列板书:

教材81页上的“做一做” 复习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出根据。

1/2= ( )/4=6/( )=( )/20 6/18=( )/6=3/( )=1/( ) 在( )里填“>”“<”或“=”

12.05( )12.050 1.402( )1.420 0.03( )0.0300 0.08( )0.8 举例说说小数点移动位置后,小数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 完成81页下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六中第1、2题。

写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 完成教材练十六中第3、4、5、6题。 练习十六第7~12题。

第四课时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通过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运算的法则,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四则计算。 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了哪几种运算?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各是什么? 进一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复习四则运算法则

先计算下列各题,再思考回答问题

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点?

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完成教材85页中的计算题。(要结合运算法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应注意什么) 指导口算,说出口算过程。完成教材85页下边的题目。 完成练习86中第1、2、题。

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 完成教材86页上边的练习。(应使学生明确a代表一个数,当学生做完后,能用语言叙述式子。如a+0=a,一个数加上零还等于这个数) 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关系 完成教材87页中间的等式。并说说怎样运用这些关系对加、减、乘、除法的计算题进行验算。 完成教材87页中的“做一做”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3~6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运算定律,能应用其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 进一步理解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小学阶段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把教材87页上边的表填完整。 学习例1

观察例1这个算式的各个数什么特点,能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学生独立解答例1,并说明如何运用计算定律的。 小结: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试做87页的“做一做”。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

说明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 请同学们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请学生独立完成例2

小结: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中,应做到:一看,算式中含有哪些运算?有哪些数?二想,这些运算和数字有何特点,是否可以简算?三算,动笔计算。四检验,检查各计算是否正确。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90页第7题。学生做完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简算的方法。 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4/7+4÷4/7+4计算结果是( ) A 1 B 11 4/7 C 12 8×( 6+ 1/4)=8×6+8×1/4=48+2=50的计算依据是( ) A 乘法结合律 B 乘法交换律 C 乘法分配律

完成教材90页第8题。练习中,先让学生判断正确还是错误的,然后分析错误的原固,最后再改正过来。

完成教材90页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四则运处的意义和法则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定律、法则。 能正确地、合理灵活地进行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计算, 教学过程: 练习

选择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括号里。

计算(5 8/15+7.8-3.5÷7/15)×5/7时( )比较简便。 把分数化成小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

学生在完成选择题后,分别总结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在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把分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简便,总结其规律。 试做教材91中第11题、第12题。 口算练习,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1/2+1/3 1.5+1/2 3/4÷3/4 8 4/7×0 25.4÷1 2+3 3/4 脱式计算。

完成教材91页第13题。学生计算后,要说说估算的方法,通过估算和计算,对其结果进行

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91页第14题、15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展示自己思维过程) 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与简易方程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公式、计算法则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等。

进一步认识理解并区别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等概念;熟练正确地用方程解答有关的文字题,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教学过程:

我们已经学过代数的初步知识,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复习,首先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 基本复习 用字母表示数

自学教材92页第一自然段,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意义或者优点。 用字母表示下面的公式。

路程(S ) 时间(t ) 速度( v) S=( ) 正方形面积(S ) 边长(a ) S=( ) 规范书写 问题: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怎样正确规范地书写呢?(教师读,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a乘以4.5写作( );S乘以h写作( ) 反馈:

“a乘以4.5”可写成:a×4.5、a.4.5或4.5a,但不能写成 “a4.5”。(然后再让学生把书中相应的空填上。提示学生最简便的表示法,如:“4.5a”)。 法则回顾:谁能说说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计算法则?

如果用a、b、c表示三个自然数,那么此法则可写成:a/c+b/c=( )+( )/( )(让学生填空)

完成教材92页的“做一做” 简易方程

有关概念的复习

什么叫方程?(举例说)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的实际例子中进一步理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方程4x=36解得x=9。X=9说是方程4x=36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它是一个演算过程)

应用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解方程。 口述解方程的依据?

例:9+x=12(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得: x=12+9,所以x=3)(以下略) x-18=38 2.5x=10 46÷x=2 x÷15=4 完成教材93页的“做一做”

教材例题(先让学生试做并口头检验,然后完成书中“想一想”的内容) 小结:(根据本班级学生学,列出方程后,在解法上注意与前面的简单方程作比较;设所求数

为x,让x当成已知数参加运算,是便于思考的原因。) 完成教材93页“做一做” 练习巩固

用线把两个相关的式子或语言连起来。 判断题

a+a=a2 ( ) a3=a+a+a ( ) a+a=a2 完成教材十八页第1~2题。 全课总结(略) 作业

练习十八第3~4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和比例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上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区别有关易混概念,进上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讲述本课复习课题并板书 基本概念的复习

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什么叫比?什么叫比例?(就学生所举的例子再让学生说说比和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

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

说说比的基本性质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各有什么用处?

看教材95页的归纳整理,并把基本性质栏中的空填上,说说根据什么填写的? 完成教材95的“做一做”。

结合第3题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做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示比值和化简比。

独立完成教材96页上的题目。 说说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求比值是根据比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到 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是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最简整数比)。

看书中的表,总结方法。 完成教材96页的“做一做” 比例尺

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尺?说说“图距”、“实距”、“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2)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100,这比例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比例尺除写成数字化形式处,还可怎样表示? 完成教材97页上的“做一做”。(理解比例尺实质上是一个比,此比的前项与后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巩固

完成教材十九页第1~4题。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更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比例的量。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提出本课复习题 基本概念的复习

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

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哪些量成比例?成比例的是成正比例还需成反比例? 什么样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什么样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成正比例关系的量与成反比例关系的量有什么异同点? 应用练习

完成教材97页的“做一做”。

第3题在完成时可先把题中的等式变一变形,像y=8x变成y/x=8;把y=8/y变成xy=8,这样判断起来就方便了。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99页第6~7题。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应用题 第一课时

简单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通过简单应用题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析数量关系的具体做法,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程序。

通过一题多问的形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基本复习

提问:以上各题都是用几步解答的?

教师概括:用一步解答的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应用题或者说是简单应题,它是解答各种应用题的基础,我们首先应学好它。 揭示课题

看书自学101页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解答简单应用题时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回答思考题

师:我们这节课就要进一步复习与束理简单应用题。(教师板书课题) 学习例题

独立解答例1后,在书上完成编题要求。

归纳小结:从以上解答中可以看出,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除可以求出它们的和或者差是多少之处,还可以求出什么?

师:通过例1,我们已经研究了用加、减、乘、除法解答一些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常见数量关系的复习整理。

举例说明教材102页表中各组数量的意义,再把数量关系式填入表中。 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式,各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

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是由两个已知条件与一个问题构成的。 学习例2

根据教材书中右面的算式补充条件,编成不同的简单应用题。

巩固练习根据已知条件,分别提出用一个减法,二个除法解答的不同问题,并列出算式。 小红读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50页。 问题: 算式: 用减法

用除法 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完成练习二十第3题(只列式)

第二课时

复合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复合应用题的结构,掌握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方法。 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揭示复习的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复习了简单应用题,也就是用一步解答的应用题。那么用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解答的应用题我们叫它复合应用题。谁能说说什么叫复合应用题。(板书课题) 讲授复习内容 回顾解答步骤

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借助线段图等分析数量关系,分析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的关系、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列式解答并写出答案 检验

自学教材103页例2。比较三道题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从以下方面比较) 前两小题比较:第一小题直接告诉“原计划每小时走3.75千米”,而在第二小题变为间接条件---“原计划3小时走完11.25千米”这就是用两步计算的原因。 第二、三题在第三小题变为间接条件—“实际2.5小时走完原路程”。这就是用三步计算的原因。

运用分析、综合等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例2的解题关键。

关键:都要先求出原计划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和实际每小时多少千米。从而看出复合应用题是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简单应用题组成的。 巩固练习

学校买来4袋水泥,每袋50千克,用去15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列综合算式)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7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合应用题(工程问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叙述方式。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想的灵活性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板书:工程问题) 基本练习

根据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说说工作总量=( ); 时间=( ); 工效=( )

先具体说说下面的工程问题中的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各指什么而言;然后用两种方法解答。 修一条长6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5天完成,乙队单独修要4天完成。两他合修几天完成?

(对比两种题解答方法,哪种较简便?从中得出怎样的规律?突出工程问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指导学习例3

出示1)题(审题略)

师:从题目的问题入手,要求剩下的化肥要运几次,需要知道什么?(剩下的吨数、拖拉机的载重量)

师:它们是怎样的数量关系?

列综合算式,并说说算式每步的意义。

出示2)题,读题审题完后,教师启发学生想:如果用(1)题的思考方法,这里的化肥吨数应怎么看?汽车和拖拉机各自的效率呢? 列综合算式,说说算式每步的意义 比较上面两题的异同点

相同点:数量关系相同,解答方法一致 不同点:1)题给的条件是具体的吨数。 题给的条件是从份数的角度思考。 完成教材103页的“想一想”。 巩固练习

在完成教材106页12题后,思考:如果把第一个问号去掉应怎样列综合算式?让学生明确第一个问号是为求出最后问题而需要先求出的间接条件。 找出下面题中的间接条件并转化为直接条件。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出发,快车每时行全程1/8。慢车每时行全程的1/10,它们几间相遇。

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4时完成,乙单独打要6时完成。如果甲先打2时,剩下的由乙打,还需几时完成这份稿件?

完成教材106页13题,解答后让学生对比一下算式,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列方程解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沟通与算术方法解的联系与区别,排除知识间的干拢,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想一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或者说找出数量间相等的

关系。)

根据例子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例:“篮球比足球多5个”。数量是相等的关系是:足球的个数+5=篮球的个数。 练习: 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解答例3。然后说主自己的分析解题思路,最后理清下面问题。 从题目的本身和解答方法进行比较看,两道题基本数量关系是什么? 客车和货车每时共行的距离×时间=甲乙两站间铁路长。

在什么情况下用算术方法解答较简便?在什么情况下列方程解比较简便?

总结:第(1)题是已知两车速度与时间,求路程,直接改用算术方法(乘法)解答很方便。第(2)题是已知两车速度与路程,求时间,可根据第(1)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式——60x+55x=460或者(60+55)x=460较为方便。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则需逆向思考。第3题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小段练习:

说说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解答较简便?为什么?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09页第1题。

学校图书室有文艺书2280本。比科技书本数的3倍还多4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设科技书有x本,选择下面正确的方程。 3x-48=2280 3x+48=2280 2280+3X=48

完成教材109页2题、3题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分数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弄清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是从基本题扩展而来的,抓住关键提高学生的辩别能力。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过程: 指导学习例题 基本复习

谁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简单的用分烽解的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50/80;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80/50) 稍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根据上面已知条件,教师提出“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谁会列式并算出结果?(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50=3/5)如果提出“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又该怎样列式?结果又是多少?学生列式教师板书(80-50)÷80=3/8)

提问:解答以上问题列式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弄清哪个量是哪个量、哪个量比哪个量多(少)几分之几。“是”和“比”后面的量就看作单位“1”的量做除数,前面的量则做被除数。 稍有变化的复习题:根据上面总结的解题关键,我们来讨论下面两个问题。(教材111页的两道小题,可一一出示后让学生列式解答。) 总结解答方法:

找准题中单位“1”的量。

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的量是已知就用乘法解答,否则可用方程解)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量 完成教材111页例4的“想一想”:

教师强调说明解题方法一样。因为这里的分数与百分数都是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实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如最前面的基本题中最后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3.巩固练习 只列式说得数

完成教材113页的“做一做”。

小军看一本2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1)240×1/5求的是( )。

2)240×(1/4-1/5)求的是( )。 3)240×(1/4+1/5)求的是( )。 4)240×(1-1/4-1/5)求的是( )。 解答下面各题

一根铁丝第一次截去全长的3/7,第二次截去3/7米,还剩下全长的3/7。这根铁丝有多长? 光明学校的男生数占全校学生的33%,比女生少170人,女生有多少人?

(此二题可供班级中优等生解答,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做教材练习二十八第一题。) 4.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抓住解题关键进行熟练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

通过与算术方法解答相比较,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师:谁能够说说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下题中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指导学习题例。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7。

在弄清题意后,把例5未完成的部分写完整然后比较这两种解答方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抓住商一定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比例式解答的。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直接设所求问题为X。

第二种解法是间接设,即解出X后,还要用X减3才是所求问题。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解答外,还能用其它方法吗?请用算术方法解答例7。 学习例6

师: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完成例6后,再用算术方法解答。说说用比例解例6的关键。 对比小结

比较例5 例6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来解答的?

(强调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关键是判断题中的数量成什么比例,再根据题中比例关系找准等量关系,把其中未知数量用X代替,列出方程解答) 算术解法和比例解法的比较和联系。 观察算式(例5) 练习巩固

笔答题:教材117页1~3题。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用不同知识解答应用题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达到熟中生巧,灵活运用知识,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使知识间融会贯通,形成网络。 教学过程:

师:根据数量的倍数关系,有的应用题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板书课题) 复习

什么叫做比?比同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如果甲数是乙数的6倍,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 2)甲数与乙数的比( ):( ); 3)甲数与甲乙数和的比是( ):( ); 4)乙数与甲数两数和的比是( ):( ); 新授

学习例6。

先出示例6,弄懂题意后大家研究,看谁想的解法最多。 有针对性地说说每种解法的具体思路。 用方程解应怎样想?

如果把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改成“松树和柏树棵数的比是几比几?”这时可用什么方法来解?

如果这道题想用比例来解,怎样改变题中的已知条件? 在书上完成例6的解答。 你还能想出其它解法吗?

用分数应用题方法解:把“松树棵数是柏树的4倍”看成“柏树棵数是松树的1/4”既:松树的棵数为120÷(1+1/4)=96(棵);柏树为120-96=24(棵)。

按整数应用题(和倍问题)方法解:柏树的棵数为120÷(1+4)=24(棵),柏树。(略) 小结:就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来说,同类知识虽表示的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后解题时,除有特殊要求处,你只要用自己最熟悉的一种解法计算就可以了。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16页的“做一做”(每题用一种方法即可)

完成教材117页的第1~2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用不同和知识解答)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量的计量的巩固练习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小学数学中学过的计量单位,准确把握每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不同量的计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经常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自己的计量单位,我国现在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这节课我们来

复习量的计量。(板书课题)

复习各种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各自的进率。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复习。 举例说说什么叫相邻单位?

以上三种单位的进率有什么规律?

见教材118页三种量的图示,用尺量一量然后说说各表示什么?(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进率。 重量单位的复习

常用的重单位有哪些?

填写教材118页的表。说说它们的进率关系。

练习:6000千克=( )吨 2千克=( )克 时间单位的复习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时间单位。 分、时、秒、月、日、年、世纪

填写教材119页的时间单位表。说说各自的进率。 怎样判断某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

(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整百数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如1900年虽能被4整除,但不是闰年) 名数的改写复习

看教材119页“名数”的示意图,举例说说什么叫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看书自学有关内容说说怎样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练习:先填写教材119页例题的空。再结合教材120页说说填空的过程。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120页的“做一做” 全课总结(略) 教学反思:

几何的初步知识

第一课时

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垂直与平行、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的联系。‘ 教学过程:

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角

提问: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与扇形、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以及各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圆与扇形

请你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回答:

什么叫圆的半径?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半径?有多少直径?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什么叫扇形?(让学生笔做上题再回答)

想一想:扇形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完成126页的“做一做” 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做对称轴?

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图形中,还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观察你周围的物体,看看有哪些 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完成127页练习二十六第1~4题。 全课总结(略) 第三课时

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掌握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这些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提问: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128页中间的两幅图。

比较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生:看图回答

看图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周长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这些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 作业

完成129页1~11题。

注意:第10、13题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计算题。解答时让学生注意统一计量单位。

第四课时

综合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回顾知识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线?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学过哪七种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征?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揭示规律。

看书128页下面的图形,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巩固练习

教师参照129页练习二十七和129页练习自编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的体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

基本练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说出各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完成131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八1、2、3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表面积和体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基本练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教材132页上面的五个图形,说出各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完成133页中的1、2题。

(2)复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 投影图片出示132页中间的三幅图形。

结合图示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各应怎样计算?根据图中给出的条件,用字母表示它们的面积。

整理:长方体表面积( ) 正方体表面积( ) 圆柱表面积( )

V= v= v= v= 结合图形,分别写出各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巩固练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表面和体积公式的推导,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说出各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 说出它们的表面积应怎样计算。

圆柱体表面积= 正方体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 134页第11题。(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第七课时

综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熟记它们的公式 ,正确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比较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什么不同?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单位有什么不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量单位有什么不同? 巩固练习

149页练习三十三和153页练习三十四自编练习题。 教学后

复习 统计 第一课时

复习平均数例1、例2;统计表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通过例1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求平均数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及怎样求出总数等内容和理解。

通过例2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求稍复杂的平均数问题的方法。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并能应用原始数据和表格计算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平均数。 出示例1

问:要求七个班的平均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算出结果。

想一想:如果已知七个班的平均人数,求这七个班的总人数,该怎样算?让学生自己解答。 通过计算让学生总结出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2

学生想:要求五年级平均每人做多少个,必须先求出( )和( ) 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让学生总结求较复杂平均数问题的计算方法。 完成137页的“做一做” 复习统计表

出示137页的例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看看计算的结果对不对。 完成138页的“做一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统计表的练习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 设计“表头”

(2) 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 画表

(4) 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 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 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 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 作业(补充)

(1) 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

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 1993年1月 项目 完成计划的 件数 计划产量 实际产量 百分数 季度 合计 第一季度 8000 125% 第二季度 12000 120% 第三季度 1000 12500 第四季度 18200 140%

(2)填表。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 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 性别 各年级女生占 人数 合计 男生 女生 男姓人数的百年级 分数 总计 280 低年级 90 47 中年级 80 36 高年级 52 教学反思:

统计图

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月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方法,能看懂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2.培养学生初步统计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1.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已经学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 (板书:统计图) (2)导入新授

(出示从报刊或图书搜集的一些学生易于理解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告诉学生: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表三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种—条形统计图。

(完成板书:条形统计图) 2.新授

(1)教学条形图统计图的意义及组成。 (2)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出示例1

例1 某地1996~2000年的年降水量如下表 年份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降水量(毫米) 920 860 1005 670 704 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2)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自学: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完成这张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1)归纳制作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 3)哪一年的年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 4)最多年降水量大约是最水年降水量的几倍? 归纳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想一想: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特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lz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