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更新时间:2024-06-09 18: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税
【重点提示】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赋税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对劳动人民进行的强制征税。它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攫夺。
1、中国古代赋税的主要内容
①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②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③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④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沿革:
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或地租 春秋:齐国 “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特征: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两汉:编户制度。
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特征: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魏晋南北朝:北魏: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北魏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
隋唐时期:1、租庸调制
(1)沿革:开始于隋,完善结束于唐
(2)与前代变化:隋唐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 ;隋与唐不同
(3)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因此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4)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5)作用:保证农时,减轻负担,开垦荒地;保障了政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唐中叶产生的两税法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土地(均田制)关系变化的产物。它适应了当时丁口转移、商品货币经济有所发展的新情况。) (1)内容:
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 征课内容:包括户税和地税
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 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
征课形式:先“定税计钱”,交纳时再“折钱纳物”
征课原则:“量出以制入。”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量出为入是中国赋税史上仅有的创见。 (2)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为税产,这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升降的社会现实。两税法替代租庸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奠定了唐后期至明中叶中国古代赋税的基础。 (3)作用(两税法实行的社会经济意义):
①两税法统一了税制,扩大了征税面,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惟资产为宗,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客户、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此外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③两税法将唐代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归并为户税和地税两种,这样既简化了征课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确定。从制度上避免官吏乱摊派的可能。 ④两税法按照各户的贫富程度确定征税标准,较为公平。
⑤两税法以货币计算和交纳赋税,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地位: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总之两税法是与当时土地高度集中以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1)内容: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2)特征:交钱代役;清查隐瞒土地,使官僚地主不能逃税 (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4)作用: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增加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从而有利于稳定北宋王朝的封建统治。
明朝:一条鞭法
(1)背景:经济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封建社会渐趋没落,商品经济重大发展;阶级矛盾尖锐。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鉴于赋役沉重,农民铤而走险的历史教训,改革赋役制度,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2)内容:赋役征银;赋役合并,并部分“摊丁入地”
(3)作用: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清朝:固定丁额———摊丁入亩
(1)内容: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影响:表明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是封建社会渐趋没落、商品经济积极活跃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比较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异同
同:(1)都收取银两,即货币地租,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2)都以土地为主要的收税依据,使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3)都因商品经济发展使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不足,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都增加了国家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异:(1)失败——成功;
(2)人丁数和税额不固定——固定; (3)王朝中期——王朝初建时期;
(4)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完全按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4、分类
A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B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
C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D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租调制、租庸调制; E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 5、演变的趋势
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
②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田亩为主,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最终被废除,以两税法和地丁银制为标志。
③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④税种由繁到少,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⑤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⑥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兵役发展为以纳绢或布或钱代役,以“庸”制为标志。 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这种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主要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和商品经济的逐渐发展
总之,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6、认识
①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②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③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④国家对农民赋税征收不断加重,历史上称为“黄宗羲定律”。
⑤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⑥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
二、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知识要点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和影响等基本内容。课本章节:第一章第二节(井田制)、第二章第三节(编户制度)、第三章第三节(江南经济开发)、第四章第五节、第六章第四节 (一)古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私有制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A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沿革: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商鞅变法。 C内容: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封建土地国有制即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东汉时的豪强地主的田庄、各封建王朝时的田庄和土地兼并,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集中体现。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A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政府掌握的土地在封建杜会整个过程中不占主导地位,一般作为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出现危机时的后备补充。以北魏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为代表。这种形式,多是在战乱和社会动荡后,国家控制大量无主土地情况下实行的。授田时,对地主土地所有制触动不大,又能使农民获得一定土地,有利于缓和政治矛盾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王田制、屯田制、均田制)
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但人数众多,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没落贵族自己垦种的这部分土地,使他们成为小块土地所有者,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力量薄弱,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更名田:清朝一度时期的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度。1669年康熙帝宣布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部分农民获得土地。更名田制的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垦荒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C地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②废除:1950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③作用: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二)近现代的土地制度 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2、资产阶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享”的目的。 3、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31年的土地政策,1947年的<<中国土地大纲>>。 4、建国后:
A土改: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土地国有。 (三)世界史—关于解决土地问题 1、英国:圈地运动
2、法国:君主立宪派没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吉伦特派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雅各宾派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3、美国:《宅地法》
4、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5、俄国:1861年改革,高价赎买份地。
6、苏俄: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关于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本身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如:西汉末年、唐朝中后期、北宋中期、明朝中后期时,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
① 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性。 ②
②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2、加剧农民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经济政策
(一)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二)经济政策
1、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政策 2、抑制兼并,保护小农经济的政策
3、官营工商业政策。例如,曹魏在襄邑、洛阳设专门的织造机构 4、救荒政策
5、增殖人口和扩大劳动力生产政策
6、平抑物价政策,例北宋王安石变法设市易务 7、对外贸易政策——开放与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8、重农抑商政策
A含义:重农抑商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包含以农为本与以商为末两层含义。以农为本是把农业当作根本性大事来抓,督促和鼓励农业生产,经济政策向农业倾斜。以商为末是把商业作为农业对立面来看,鄙夷和压抑商品经济,商业政策屡有反复。 B进程:自战国以来一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与制度,明清时期泛滥发展。 C特点:塑造农业文明大国;保证自然经济特色;维护经济部门壁垒;适应专制主义集权。 D表现:a.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b.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c.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d.对商人进行诸多方面限制,并课以重税。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贪者,收为奴”。
明清时期:清雍正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初多次颁布禁海令,只许广州通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目的:直接: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巩固封建统治 地位:初为泱泱农业文明的经济支柱,后成落伍世界潮流的重要挚肘。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欧封建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
E重农抑商政策的成因
中国社会从农业起步;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奉行重农政策,采取一系列督
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政府主要靠征收稳定土地税作为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农业利于羁缚大量生产力而利于社会安定;历代统治者一直重视农耕;明清基于严控海防需要。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维护封建专制集权和封建经济基础的必然产物。
原因:a.农业是国富的标志;b.有利于安定民生,巩固统治;c.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市场;d.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F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农业是我国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保护封建地主阶级经济,巩固专制统治。
(2)重农抑商政策,保证了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的发展,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巩固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使自然经济长期延续,这是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历史证明:农工商都为本,国家才能富强。
(值得注意)评价重农抑商的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战国时期,秦国实施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其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在这样的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贫穷落后,也就失去了初期的积极作用。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曾提出“农工商皆为本”的经济思想,这是对传统的“农本”思想的挑战,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三)小农经济
含义: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
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作用: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
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A传统农业取得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大量农田,形成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
B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现,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封建社会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a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b耕地面积的增长和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状况 c人口增殖的幅度
d社会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程度 e封建社会后期还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历代经济发展原因
①新的社会制度或是经济制度的确立;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实现;
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 ; ④民族融合的加强;
⑤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优良品种的推广; ⑥重用人才;
⑦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中原和少数民族融合帮助其封建化;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迁带去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⑧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提高; ) ⑨自然环境:适合经济发展(农业、商业)。(比如:交通) (10)对外的政策 (11)前代基础
上述因素中,对于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围素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发展的原因,就是②、③、⑤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先后形成过两个中心。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06-09
电化学练习题04-09
贵州2016年下半年一级建筑师《建筑结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考03-26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表 - 图文10-19
现代政党发展规律探析10-01
谷氨酰胺二肽在水产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03-13
我懂得了作文450字06-19
小学校长新年致辞02-1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中国
- 古代
- 制度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