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美术全部教案

更新时间:2024-05-13 07: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美丽的大自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联想,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发现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了解大片段的美,增强环保意识,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爱护的方法。 课前准备:师准备一些自然风景的图片 生准备油画棒、彩色水笔等绘画工具 课堂教学:

一、引导、欣赏阶段:

1、问: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经常带你们到大自然去玩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说 2、生发言

3、师小结:大自然的风景里藏着许许多多的颜色和形状,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4、师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找颜色如树的绿、天的蓝、太阳的红、沙的黄等;另外启发学生说说景物中隐藏着的形状和形状,生表达不清师可提示。 5、美丽的风景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你会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呢? 二、发展、创作阶段:

1 1、大自然中有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想不想把他们画下来?

2、用我们的油画棒和彩色笔就可能做到,你们找找哪些颜色可以用来画大自然的景物?(组织学生找出颜色并说说可用来画什么)

3、学生创作: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一画你喜欢的景物,也可以画课本里图本中的景物,可以一边画一边小声说:我用什么颜色画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线来画等等。 4、生创作,师指导 三、欣赏、展评:

1、请小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 2、师出示一些绘画风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师小结:我们在美术课中可以学习很多种画画的方法,不同的方法画出的景物者有美的方面,小朋友画的也是美的,希望大家今后认真的学,勇敢的画 四、布置下课课用具

没有油画棒的小朋友一定要买,跟彩色水笔一起结合用 五、下课。 教学反思:

第2课 动物的花衣裳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动物,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用线条和色彩来造型的方法。 2、丰富学生的感受,体会花纹的美感,从中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通过看看、想想、做做、议议,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所见所闻的事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作力。

2 教学重点:

观察并了解动物身上花纹图案的规律,尝试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动物。 教学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课前准备:生准备绘画工具,并收集身上有花纹的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准备动物花纹的范画及动物形象的白描图,点状、条状、块状花纹各一张。 课堂教学: 一、引导阶段:

1、上节课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在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认识哪些动物?(生答)

2、今天有几个动物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出示动物外形白描图),它们遇到了困难,想请小朋友帮帮忙,他们把自己身上的花衣裳脱下来后弄乱了,找不到,请小朋友们帮它们穿上。(请生花纹贴在相应的动物白描图中) 二、发展阶段: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师启发:斑马的花纹是一条条的,瓢虫的花纹是一点点的,长颈鹿的花纹是一块块的。 2、在其他的动物中,有谁的花纹长得像它们呢。

师生归纳:老虎是条形纹;斑点狗、梅花鹿、豹子是点状纹;蛇和鱼、龟身上有块状纹(尽可能出示说到的动物图片)

3、有哪些动物身上的花纹是它们都没有的?(小鸟、蝴蝶等)

4、这些动物身上为什么会长花纹?是因为漂亮才长的吗?谁能说说花纹的用处 生:为了保护自己

5、让我们来帮助它们,把它们的花纹变得更美丽好吗 三、创作阶段:

1、说想法: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画?准备画怎么样的动物花纹

3 2、提要求:A、学生可由画自己喜欢的有花纹的动物 B、选择一个教师提供的动物外形,给动物添加花纹 3、学生创作:可独立、可合作 四、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小结:小朋友们画的动物真美,可是真实生活中动物越来越少,我们要怎么保护它们呢?生发言 六、下课 教学后记

第3课 大地是张大画纸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身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绘制等方法表现自己感兴趣的造型。2、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在室外进行美术游戏活动和造型活动。3、初步感受不同媒材的美,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增强探究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造型活动,并有一定的创意。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在室外有序地开展活动。 教学过程:

1、 观察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了解美术创作形式的多样。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在地面上摆成各种造型,有的在地面上画画,有的堆砌成形。通过观察,引起学生兴趣。 2、 思考与讨论

教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材料摆出新颖的造型,怎样用彩色粉笔画出丰富饱满的画面。 3、 学生实践

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并提出作业要求:用手中的工具,身边的物品,如:易拉罐,

4 水瓶,铅笔,笔盒等排列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或者造型。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一组最有新意,想象力最丰富。

教师参与学生实践活动,随时给予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相互观摩,看哪一组有创意。

5、 小结。鼓励学生多实践,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学后记 第4课 撕纸动物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从中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能巧妙运用纸材表现动物。

2利用纸材自由探索、自由创作表现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表现动物的形、色和动态的美。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纸材,撕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 教学难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引导新课。教师引出话题:同学们,大自然里有老虎、狮子、大象、兔子、狐狸等许多动物,咱们去认识一下它们。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2、 观看大自然的录象。如《人与自然》电视记录片的部分录象, 可以出示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照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对动物的形象有所了解。

3、 概括动物的外形轮廓。老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他所喜爱动物的形象特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给予及时的鼓励。

4、 试一试,玩一玩。(学生作业)小组合作玩“走进自然”撕纸画竞赛游戏。 5、 作品展示。学生相互展示作品,相互欣赏并谈感受和建议。 6、 课后拓展。跟父母到动物园走走看看,感受自然美。

5

2、通过创作,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3、通过回忆与交流,表达对雨的认识及感受,对自然现象有科学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创作雨中情景的作品。 教学难点:在创作时如何表现人与景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尝试阶段

1、 提出问题: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吗?你了解雨是怎样形成的吗?让学生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回答,并允许学生之间讨论。

2、 要求学生用笔画一画自己见过的雨,并对如何表现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风雨这个内容展开讨论。

3、 教师小结:小雨可用点表现,大雨用细线表现,如果遇上暴风雨还带有大风就要用倾斜的长线。 二、交流、感受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雨中的事情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或是自己经历的雨中发生的事情。

2、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雨具进行现场表演,启发学生生动形象地模拟表演雨中人物的动作表情。 三、发展、创作阶段

1、 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大胆的说出来,教师鼓励创意好的学生。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展示、评价阶段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提出优点和缺点。 五、课后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创作方法?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表现雨?鼓励学

11 生在完成画上用笔进行添画。 教学后记

第11课《升国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国旗知识,并学会绘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升国旗的回忆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能力、想象创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3、了解国旗,尊重国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国旗的知识并能画出升国旗的情景。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与创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体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升旗仪式,谈升旗时的感受。 二、游戏激趣,学玩结合

做“击鼓传花”游戏。教师击鼓,鼓声停时花在谁手中谁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学玩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国旗的基本知识,如国旗的诞生,国旗的象征意义,国旗的故事。

三、设疑思考,大胆表现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升国旗的时候人们的表情。鼓励学生用口头语言及肢体语言大胆的进行表现。 四、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学生分组讨论:准备表现什么内容,怎样画人物的脸部表情和敬礼的姿势,是个人作画还是小组合作。 五、引导审美,启迪思维

12 欣赏优秀作业,启发学生认识作品的特征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鼓励学生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及认识与他人交流共赏。 六、创作表现 七、评价提高 教学后记

第12课、有趣的小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创作各种有趣的小人,模拟简单的人物动态,掌握一些小制作的制作步骤,能应用一些综合材料,进行一定的造型训练。

2.通过学生的大胆构思、创作,表达学生的思想感受,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并拓展发散思维。

3.通过想想、做做、说说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身边的材料,发挥想象,制作出一个有趣的小人。 教学难点:巧妙、合理地利用材料,制作出简单且有创意的小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课前做好的“小人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设问:这是小人居住的村庄,可现在村庄里空无一人,怎么办呢?(制作一些小人放到这个小村庄里,让它们在这小村庄里生活)

二、 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1.根据教师的提问“你想象中的小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13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制作有趣的小人:看看自己课前准备的材料,想一想怎样才能把静态的物品变成活灵活现的人物,例如怎样把一枝铅笔变成一个文具宝宝。 三、 感知体验,动手制作:

1.教师演示,用铅笔、彩泥、毛线等材料创作一个铅笔娃娃。再引导学生:小人国的童话人物有不同的体态和特征,我们怎么用各种材料去表现呢? 2.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可以互相借鉴一些好的想法。

3.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给全班或者各个小组定一个创作主题,也可让学生自己定,例如制作小人摇滚乐队、小人国的学校,可以围绕创作主题一起创作。

4.在创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一些制作细节,例如色彩的搭配、人物各部位连接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

(一) 学生动手制作:

(二) 作业展示: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放入老师准备的“小人国”。 (三) 大胆发表,探索质疑: 1.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

进行开放式的交流,评价活动。表扬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作品,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材料应用奖、最佳协调奖等。 教学后记

第13课、各色各样的帽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材质,掌握制作帽子设计、制作和装饰的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快乐、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具有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帽子的了解、设计与创作。 三、教学难点:帽子造型的创意。

14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师生共同参与,把自己的帽子带来参加“帽子展览”。标题:各式各样的帽子。 二、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分析帽子的用途,欣赏帽子的造型。

2、 引导学生分析帽子的造型差异及其原因(因文化、地域、用途的不同造型各异)。 三、 发展阶段:

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几何形体的帽子。学生讨论个别发言。教师鼓励构思有创意的学生。

2、 引导学生从准备好的装饰材料入手发挥想象,想象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形状的帽子。学生四人小组相互交流。

3、 教师出示对称与不对称的帽子,初步了解造型要素与形式美的法则。

4、 学生自主选择各种媒材,进行帽子的设计制作方法的选择。学生可以参照课本范图,也可以自由发挥。

制作方法一:教师和学生可以使用各色彩纸、报纸、吹塑纸等剪贴成各种几何形体,通过剪、折、卷、盘、拧、插、贴、缝等手法装饰、组合。

制作方法二:改造旧帽子、大纸盒、旧灯笼等制作基本造型,用木珠、羽毛、网状材料等作装饰。

制作方法三:利用乡土材料如草编、棕编等去表现,沿海城市的可以用贝壳作帽子的装饰。 四、设计制作:

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学习小组的学习,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15

(二) 作业展示:学生戴上自制帽子进行模特表演。学生进行评价与交流。 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16课、漂亮的染花纸 教学目标:

1、 通过染纸学习活动,体验水、色、纸等材料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2、 学会掌握简单的点、染方法,并能制作有漂亮图案的染花纸。 3、 体会染纸的乐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格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如何掌握点染、浸染的方法,并能用这两种方法设计一块漂亮的小方巾。

教学难点:折纸的方法及点、染技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观察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方巾和染花纸,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向学生介绍这种染的方法是一种民间的手工艺。设计教学环节小朋友到瑶寨旅游观光(感知、体验);

3、在瑶寨看到的染花服饰及染花作品(欣赏、比较);

4、以提问、对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染花纸的方法,唤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 小组交流,师生互动:

1、教师示范用纸点染、浸染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点染与浸染方法有什么不同。

2、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三) 感知体验,合作探索:

16 1、学生学习用点染、浸染方法自由地进行制作。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 2、 教师在学生学习探索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的折纸法、用色和用水量。 3、 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感受。 (四) 自由表现,小结归纳:

1、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什么折法?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引导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看看哪一种折法染出来的花纸最漂亮。 (五) 大胆创作,探究质疑:

1、 在学会染纸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作。 2、 谈谈谁做得好,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 (六) 收拾整理,全课总结: 1、 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教室环境。

2、 用亲切的笑容和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展示作品。 全课总结,请学生课后思考用染的方法还能做什么? 教学后记: 第17课、过节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亲尊重民族传统的习惯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的品质。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形式,表现过节的喜庆画面。

3、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了解世界上其他一些民族的节日和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过节的热闹场面,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热情。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思和表现。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我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布置学生了解、收集各种节日的名称等相关资

17 料。

(一) 看图猜节日:

1、谈话导入:我国人口多,民族多,节日也很多,你知道我国都有哪些节日吗?谁愿意来说说?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图片让学生猜出节日的名称,教师相应地把节日名称在黑板上板书。

(二)了解节日特点:

1、欣赏、交流:教师引导观察我国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观察节日的特点,人物的服饰和表情等。在欣赏的同时鼓励学生说出人们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如舞狮子、划龙舟、包饺子、放鞭炮等。

2、感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节日,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可让学生根据爱好组成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节日,模拟过节,乐一乐。 (三)表现过节:

1、学生谈感受:互相说说怎样表现节日。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把人物的动态画下,强调表情和色彩,突出节日特点。(合作的同学要做好分工。)

2、实践创作:运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画出过节的场景。也可选择剪贴方法:先画人物,然后把它剪下,帖在另一张色纸上。 (四)展示与评价:

1、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并给同学的作品提建议。教师注意表扬好的和纠正不足。

鼓励学生相互说一句节日祝福的话。如: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学习更上一层楼。 教学后记:

第18课、搭房子

18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形式的房子,学习简单的搭房子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美术实践能力、探究能力。

2、 本课以游戏、参与、感受与体验为主,在审美体验、探究过程中发现乐趣。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的材料,探究表现做房子的方 教学难点:材料的运用与表现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童年地搭积木的乐趣,开展搭积木的比赛,评一评谁的积木造型最美。用游戏导入法导入新课。 2、引导阶段: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范图。

小组讨论:学生谈谈收集到的有关房建知识或在生活中的审美体验。

教师讲述课本上几种房子(如土楼、蒙古包)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激发学生学习、探究中外建筑文化的兴趣。 3、发展阶段:

每个学生用一张白纸,尝试用这张纸采用折、剪、插、接、粘等方法制作一间造型独特的房子,然后教师示范门、窗的剪法、折法。(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交流,观摩,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作品。)

学生拿出各自准备的材料,自由组合,集体创造制作一间房子。教师帮助学生合理分工,合作的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动手,共同完成作品,并作好小组汇报准备。(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评一评哪一个小组的房子最有特色。) 学生拿出课前自制的作品上讲台给全班同学介绍构思、材料运用、制作方法。教师对所有参与此项实践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品给以肯定,以表扬为主,给以建设性意见。 4、 拓展:

把做好的房子摆成村落,大家一起到村子里游玩。

19 5、收拾与整理。

6、课学小结:对房建知识的探究、材料运用与表现方法的探究进行总结。 教学后记

《美丽的大自然》课后反思

大自然给人类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空间,美丽的自然景色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让孩子们从语言上,图片中,回忆里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美。课本图片的选择从色彩,线条上都有了非常好的表现,所以在讲解中不但让学生感受到色彩之变化,也体会到了各种线条的特点。另外我还开展了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更直观更高兴的去学习线条,大家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横线,竖线,折线,波浪线,斜线,弧线,孩子们从第一节美术课中就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

绘画的实际操作中我选择了两种方法,一是简单的带画,对于一些没有进行学前教育的孩子不能让他有畏难的心理,二是鼓励创作,这是针对那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小朋友提出的要求。并大力鼓励在作业中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在色彩的运用中让孩子们了解简单的色彩搭配,涂油画棒的方法,并即使进行鼓励展示,孩子们从这些得到表扬的作业中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他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画画自然很快乐。

《动物的花衣裳》课后反思

本课在通过以学生熟知的动物作为题材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对动物的外在形态及外表花纹的欣赏、创作、表现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认识各种动物的美丽和可爱、动物与人类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鼓励的语言,大胆的尝试,看似随心所欲的装饰方法让学生感觉绘画是一件很轻松很快乐的事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感受,结合上一节课的线条,点,的运用,简单教孩子们一些装饰的图案。学生对线条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有了自信,在体验花纹的美感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学生的作业很好的反映出获得的效果,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粘贴上墙,更能激励孩子们热爱画画的信心,也能让他们知道一幅好的作品要注意的地方。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y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