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基础知识系列讲座

更新时间:2024-07-09 21: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摄像基础知识系列讲座之一

画面创作基本元素

摄影、摄像都属画面创作的范畴。一般来讲,用胶片拍摄的影像,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摄影;而用磁带记录的影像,我们一般称之为摄像。摄影,又分为电影摄影和静态摄影。电影摄影为一秒钟拍摄24格画面,一格画面相当于电视的一帧。电影中还有高速摄影和慢速摄影;在电视中就被称之为快动作和慢动作。传统的电影创作的后期制作,是在剪接台上完成的,而电视的后期一般是在对编机房和视频工作站上完成的。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清电视的逐步完善,磁带与胶片的各种技术指标也越来越近,也可能用不了多久,磁带或硬盘就完全替代胶片,开始一

个新的影像记录时代。

按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定的《新媒体视频工作规划》的要求,视频工作将成为CRI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并称为国际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视频报道也将成为驻外记者和全台编播记者的一个重要工作。所以,加强视频业务学习,掌

握必要的技能,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怎样才能拍好视频?本文将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让初学者首先弄清楚画面创作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什么是景别?推、拉、摇、移、跟等基本的拍摄技巧。本文将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让大家了解画面创作中的一些基本要领和初学者应该

注意的问题。

再比如在拍摄时,大家经常感觉镜头稳不住、摇摇晃晃。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摄像机放在三脚架上。如果在拍摄时没有三脚架,可采取多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并将双臂紧贴两助,然后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之后再用左手轻轻地扶住摄像机。这样就能减少抖动,进行稳

定的拍摄。另外,当用手支撑着摄像机的时候,应尽量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部位进行拍摄。如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有一点

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的晃动,大家要特别留意。

对于初学者,我建议最好先拍摄固定镜头为主,在掌握一定得经验之后,再开始拍

摄移动镜头。下面我们先谈一下画面创作的基本知识。

构图 构图是画面创作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构图又分为景物构图、光线构图、色彩构图和影调构图多个方面。一般来讲,大家习惯于景物构图。比如把一个房子放在一个什么位置。画面创作是光与影的创作,充分利用光影效果进行构

图时最富有感染力的构图。

在进行创作时,除了注意主体的位置与大小、陪体的运用,还要注意画面整体构图的谐调与美观。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设备,提高画面的美感,比如利用镜头的景深作用,使其产生前实后虚或者前虚后实的效果,增加画面的纵深感,进一步突出所要

表达的主题。

景别 在实际拍摄中,要理解大(远景)、中(中景)、小(近景)和特写。一部三至五分钟的小视频,这几个景别基本上都应该用上,才能让受众了解到基本的情况。如果

全是全景或者全是近景都会给人一种表达不全面的印象。

一般来讲,远景用于交待环境与场景,制造气氛;中景用来交待人物关系与事件,这也是拍摄中用的较多的一个景别;近景与中景一样用的也较多;特写主要用于表现细节,用于特别需要突出与强调的环节。特写一定要少用。拍摄时,要注意不同

景别的变化,要想到后期剪辑时的组接,要有节奏感。

水平 专业摄像人员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把三脚架放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校正一下水平仪。对用小摄像机拍摄的人来说,很多三脚架上不具备云台,更没有水平

仪。在这样的情况下,拍摄者就应该学会从寻像器中来把握摄像机的水平。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准一个垂直的线,如建筑等参照物。如果用广角拍摄,这跟线就

会出现变形,失去参照的价值。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觉,认为摄像机好像是水平的,但画面中的水平线并不水平,这正是由于拍摄角度或透视的原因造成的;初学者也常常因注意画面中的某些因素,而忽略另一些最基本的需要注意的地方,时间长了之后,大家

会很自然地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在这个方面,大家不要过于较劲。

稳定性 拍摄时保持稳定,就需要一个正确的姿势。对于肩扛式摄像机,两腿分开大致与肩宽,双脚略呈外八字,双手持机,重心要稳。对于“掌中宝”式的摄像机,最稳的姿势是不用LCD液晶屏,两手持机,眼部贴着寻像器,用头部亚着摄像机,有一种抱着的感觉,千万不要把摄像机用胳膊架在里脸部很远的地方,形成一个“塔

吊”式的姿势,这样的姿势很难稳定。

时值 有用的素材可以尽量拍的长一些,空镜头和用于过度的镜头可以短一些。在一个节目里,每一个镜头都应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应该给人以跳跃和多余之感。对于拍摄的人物,长时间没有动作,这个画面内容就显的比较单一,这样镜头可尽量短一些,反之就可长一些。但最短的固定镜头也要在两秒左右(片头、片花

文艺片除外),特别对于网络视频来说,太短很容易出现乱的感觉。

角度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站立着进行,属于平视拍摄。根据需要,也会降低视角、或者借助椅子或梯子来升高视角,这样的拍摄会丰富画面信息。蹲着拍摄时,为了稳定机器,可将摄像机放在地面上,打开LCD液晶屏;在没有其它借用工具时,为了达到俯拍的效果,可以把LCD液晶屏寻像器角度调向下,把摄像机举过

头顶拍摄。

内容表现 画面内容是一切的一切,是创作的核心。我们提倡有目的的拍摄,有思想的拍摄。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也就是,当处在一个拍摄情景时,要多观察,多留意,要善于发现身边可拍事物;手到,就是在眼睛看到的同时,手要立即

有所反应,焦距要实、画面要稳、主体要突出。

在拍摄纪录片时,我们可尽量不去打扰对方,让他们在自然地状态下得到真实的记

录。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将在今后的讲座中详细介绍。

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一般对专业摄影师来讲,是必须的,要因为在专业的摄像机里,比如现在最高端的HD920 HD750和现在的绝大多数专业摄像机都是手动对焦。手动对焦的最大优势就是对画面表现的可控性,比如虚实运用等。对于一些小型摄像机基本都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对焦模式,如果把\开关拨到\,变成手控对焦,先变焦距推上去避开前景,按着\钮,对焦清晰后再松开,然后再拉回来,调整好构图进行拍摄。对于没有\按钮的摄像机,可在自动对焦状态下,先推上去,让摄像机自行对焦清晰,然后打到手控,这样做和按着\钮,道理是一样的。有些时候,运用手控对焦会有更好的效果;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用到手控对焦。快速准确的进行手控对焦,

是专业人士需要练习的基本功。

强光与逆光 如果环境光线无法调整与改变,而摄像机又有\,GHT(聚光模式)'与\逆光模式)\功能的话,当光线集中到拍摄主体上造成其曝光过度时,打开聚光模式,可以减少拍摄主体上的曝光量,此时画面整体上曝光量是减少的。在逆光下拍摄,背景光线过强,拍摄主体较暗,可以打开逆光模式。我们需要的是给拍摄主体一个合适的曝光量,此时背景的曝光过度或不足就不需要过于计较,保证拍摄主体的正确曝光时第一位的。如果在使用聚光模式或逆光模式时,曝

光调整过度了,可以再结合手控光圈,稍稍增加或减少曝光量。不过此时画面质量

会有所下降。如果有条件可采用反光板或灯光来解决这个问题。

起幅与落幅 一般来讲,运动镜头要有起幅和落幅。起幅要慢而稳,要在不知不觉中摇起,在不知不觉中落幅。停顿的时间比起幅还要长一点,构图要完美一点。在整个摇的过程中要稳、要平均用力,不能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一个摇的镜头,一

般来讲能体现出拍摄者的基本功力。

速度 运动镜头的速度没有一定之规,应根据需要有的快有的慢,但都应匀称(个别要求除外)。太快了,给受众的视觉会有点晕、跟不上;太慢了,不仅没必要,还会导致编辑时的镜头量减少,内容欠丰富。但如果在慢的过程中再插入其他画

面,就另当别论了。这样的东西,在片头的表现中经常容易碰到。

推 推镜头是一种“强调”的意思,它容易让人跟进。但这样的镜头尽量少用。推镜头是由短焦变为长焦,如果速较快的话,很多小型机器容易产生摄像机自动对焦跟不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以改用手控对焦,先推上去,对好焦,再拉到起幅位置,开始拍摄。如果摇镜头时,自动对焦会出现虚焦或者时实时虚的情况,就必须改用

手控对焦。拉镜头是由长焦变为短焦,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

拉 拉镜头表现的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点在某一个环境中,其运用很广泛。在拉(或推)的过程中,常常为了照顾落幅的构图,需要边拉(或推)边移,这是允许的,只是要

注意移动的平稳,很电影的结尾镜头都习惯用此方法。

摇 对于摇镜头来说,起幅与落幅之间一般为一条直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是

一条弧线或不规则线。这要根据画面内容的需要而定。

移和跟 移,一般是专业摄影采用的一种拍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轨上,与被拍对象同时运动,国外电影比较喜欢这样的拍摄方式,它能呈现一种紧

张感,节奏感也会很强。如果不在专用的设备上移动拍摄,我们最常见的是在行驶的汽车上拍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用广角拍摄,这样可减少画面的摇晃。 对于初学者而言,多看、多拍,是学好摄像最好的方法。画面创作需要一定得一定的悟性和灵性。大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参与到后期编辑工作,通过编辑,就能更好的了解哪个镜头表现的好、哪个镜头表现的还不够完美,也能了解换面组接

的基本知识,通过画面编辑,更能看出所拍的画面的问题所在。

摄像基础知识讲座之二

构 图 (一)

电影、电视的构图是影视创作成败的重要因素。构图也是影视画面形式美的具体体现。形式美是指从构成美的内容的物质材料的运用,从自然对象、社会事物,从人的观赏习惯中总结、推演出来的形式法则。一部优秀的电视作品,必定是有恰当优美的构图组成。有的构图单独看起来很完美,但将它放到整体的故事中,有可能会显得不太搭调。有的镜头但看起来不怎样起眼,但放到整个故事中,可能会显得很协调。犹如电影《黄土地》和《霸王别姬》是完全两种画面形式。所以,构图永远要为内容服务。思想第一,形式第二,这也是图片与影视画面的根本区别。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构图的基本要素。

构图要有立意,画面表现要准确。画面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切画面的表现元素,都应是创作者基本诉求。比如,要围绕节目表现的主题,进行视觉的形象思维。每个镜头所要传达、表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涵必须非常明确,而集中的,切忌模棱两

可、不明不白,而应以鲜明的构图形式反映出凝练的主题和立意。

画面要简洁,要懂得取舍。影视拍摄的过程是一个创作过程,而不是自然状态的还

原或再现。一位著名的电影大师曾指出:“当你您抗起摄影机的时候,已经不能完

全客观的表达了。”

真实,永远都是影视纪录片的创作基础。但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拍摄时要懂得选取,要有舍有保。电视画面构图的取舍,要以紧紧地围绕主题思想,画面要简洁、明了,创作者要尽量避开妨碍主体的多余形象。如果画面中景物庞杂、零乱无序,就无法做到构图的简洁明快。电视画面也必须通过构图做出一定的艺术选择,用取景框给原来没有界限的自然划出界限。当拍摄宏大场面时,要加强镜头的逻辑性,内容的条理性,一个目标交代清楚之后,再转向下一个目标,切忌盲目拍摄,见啥拍啥,毫无目的性,这也是初学

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创作者必须学会处理好主体、陪体及环境等的关系,做到主次分明、相互照应、轮廓清晰、条理和层次井然有序,充分运用各种动态构图法,全方位表现主体形象,切忌呆板、无活力。例如,可以首先选好几条推拉路线和确定各个起幅、落幅画面,

然后在拍摄过程中把不同的构图有机地串联起来,效果会比较好。

画面要美,要有节奏感。我们常说构图要美,要有节奏感。在拍摄过程中,创作者要善于观察所拍的对象,特别是光影的构成。努力通过画面的空间配置、光线的运用、拍摄角度的选择,以及调动影调、色彩、线形等造型元素,创造出丰富多彩、优美生动的构图形式。把画面中物件的高低、远近、色彩的变化等因素,构成诗一样美感,这种内在的节奏变化,能给观众带来较高的享受,所展示的画面也更具有

艺术表现力和视觉感染力。

在拍摄中,要充分注意色彩的构成,对红、黄、蓝等跳跃性较强的色彩,避免出现跟所表现的主题相冲突。所以,我们拍摄的画面色彩平衡性要好,画面要呈现出较好的层次感,如:一般情况下,穿白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白色的背景下拍摄。

另外,在拍摄时要注意处理好运动构图的关系。如果是没有人物的画面,作环境介绍和背景交待时,不论是起幅还是落幅,都应找出能够表现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和画面运动的依据;如果是有动态物体的画面,应以成为画面构图和

画面运动的依据。

保持摄像机的平衡。在拍摄前保持摄像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在拍摄时,创作者可参照被拍画面中的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

的物体,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状态。

保持单一主体的活力。如拍摄一栋建筑物这样的单一主体时,应充分运用各种角度来展示被拍对象,避免出现呆板、无活力的情况。拍摄一个固定的人物,更要注重

景别的变化,尽量使画面“活”起来。

排除其它物体的干扰。一般情况下,拍摄主体要占据画面2/3的面积,一些与主体不相干的物件只能作为点缀,不能过于突出,色彩不能过于抢眼,也不要过于明亮。

不能让非主体的东西干扰我们所要表现的主体。

在拍摄风景的时候,要注意天空和地面的比例关系。如果想体现开阔的画面,就让画面中天空占的比例大一些;相反,如果打算表现一种压抑的感觉,就要使地面占的比例大一些。一般情况下,天空与地面的比例为5:3(或者3:5)左右,就是比较适当的构图。如果把地平线设在画面的中间位置,就会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

觉,这就不能算是好的构图。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图形式:

一、井字形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是假设把画面的长宽各分为三等分,把相交的各点用直线连接,形成“井”字形。被摄主体不是位于画面的正中,而是被安置在组成井字的纵横线条的交叉点上,整幅画面显得既庄重,又不拘谨,而且主体形象格外

醒目。

二、正三角形构图。这种形式的构图,给人以坚强、镇静的感觉,在需表现一定的

气氛时,正三角形构图可以说是最恰当的形式之一。

三、倒三角形构图。这种构图具有明快、敞露的感觉。但是在它的左右两边,最好

要有些不同的变化。打破左右两边的绝对平衡,使画面免于呆板。

四、斜三角形构图。同正三角形构图相反,这种构图形式充分显示出生动活泼的趋

势。

五、垂直式构图。此构图形式是由垂直线条组成,能将被摄景物表现得巍峨高大和

富有气势。

六、斜线式构图。用斜线来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一种构图形式,能使画面产生动感。其动感的程度与角度有关,角度越大,其前进的动感越强烈,但角度不能大于

45度,否则会产生下倾感。

七、水平式构图。采用这种构图,常能给人以一种平静、舒坦的感觉,用于表现自

然风光,则更能使景色显得辽阔、浩瀚。

八、曲线(S)式构图。曲线是线条中最美的形式,用曲线式构图可以渲染被摄景

物,使其 更加美丽动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