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江西省文科数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0 08: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2005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3.考试结束,临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A+B)=P(A)+P(B) S 4 R2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P(A·B)=P(A)·P(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球的体积公式 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V

43

R

3

次的概率Pn(k) CnkPk(1 P)n k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I {x||x| 3,x Z},A {1,2},B { 2, 1,2},则A (CIB)=

A.{1} B.{1,2}

3,则cos 2.已知tan

2

( )

C.{2} C.

415

D.{0,1,2}

( )

35

A.

45

B.-

45

D.-

3.(x

3

x)的展开式中,含x的正整数次幂的项共有

12

D.1项

( )

A.4项 B.3项

1

log2( x 4x 3)

2

C.2项

的定义域为

4.函数f(x) ( )

A.(1,2)∪(2,3) C.(1,3)

B.( ,1) (3, ) D.[1,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5.设函数f(x) sin3x |sin3x|,则f(x)为

A.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

2 3

3

( )

B.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D.非周期函数

5,若(a b) c

52

C.周期函数,数小正周期为2

6.已知向量a (1,2),b( 2, 4),|c| ,则a与c的夹角为 ( )

A.30° B.60° C.120° D.150°

7.将9个(含甲、乙)平均分成三组,甲、乙分在同一组,则不同分组方法的种数为( )

A.70

B.140

asinB

bsinC

C.280

csinA

D.840

8.在△ABC中,设命题p:

题p是命题q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命题q:△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

B.必要不充分条件

( )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9.矩形ABCD中,AB=4,BC=3,沿AC将矩形ABCD折成一个直二面角B—AC—D,则

四面体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12512

C.

125

( )

1253

96

1a1b

10.已知实数a、b满足等式() (),下列五个关系式:

23

B.

125

D.

( ) D.4个

11.在△OAB中,O为坐标原点,A(1,cos ),B(sin ,1), (0,],则当△OAB的面积

2

①0<b<a ②a<b<0 ③0<a<b ④b<a<0 ⑤a=b 其中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有 A.1个 B.2个 C.3个

达最大值时,

A. B.

6

4

C.

3

D.

2

( )

12.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

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

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则a, b的值分别为( )

A.0,27,78 B.0,27,83 C.2.7,78 D.2.7,8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若函数f(x) loga(x 14.设实数x, y满足

22

x 2a)是奇函数,则a.

x y 2 0

y

x 2y 4 0,则的最大值是

x 2y 3 0

.

2

15.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BC,且 BAC

则PA与底面ABC所成角为 .

16.以下同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C

①设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PA| |PB| k,则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 ②过定圆C上一定点A作圆的动点弦AB,O为坐标原点,若OP 动点P的轨迹为椭圆;

12

(OA OB),则

③方程2x2 5x 2 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x

2

④双曲线

25

y

2

9

1与椭圆

x

2

35

y

2

1有相同的焦点.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

x

2

ax b

(a,b为常数)且方程f(x)-x+12=0有两个实根为x1=3, x2=4.

(1)求函数f(x)的解析式;

(2)设k>1,解关于x的不等式;f(x)

(k 1)x k

2 x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已知向量a (2cos

x2,tan(

x2

4

)),b (2sin(

x2

4

),tan(

x2

4

)),令f(x) a b.

求函数f(x)的最大值,最小正周期,并写出f(x)在[0,π]上的单调区间.

19.(本小题满分12分)

A、B两位同学各有五张卡片,现以投掷均匀硬币的形式进行游戏,当出现正面朝上时A赢得B一张卡片,否则B赢得A一张卡片,如果某人已赢得所有卡片,则游戏终止.求掷硬币的次数不大于7次时游戏终止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 (1)证明:D1E⊥A1D;

(2)当E为AB的中点时,求点E到面ACD1的距离;

(3)AE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

4

A1

C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如图,M是抛物线上y=x上的一点,动弦ME、MF分别交x轴于A、B两点,且MA=MB. (1)若M为定点,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2)若M为动点,且∠EMF=90°,求△EMF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Sn-2=3( {an}的通项公式.

12)

n 1

2

(n 3),且S1 1,S2

32

,求数列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2005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1-6: DBBAAC 7-10: ACCBDA

13.

2

14.

32

15.

3

16. ③④

17.解:(1)将x1 3,x2 4分别代入方程

9

9 3a b

解得

16 8 4a b

x

2

ax b

x 12 0得

2

a 1x

,所以f(x) (x 2).

b 22 x

(2)不等式即为

x

2

2 x

(k 1)x k

2 x

,可化为

x (k 1)x k

2 x

2

0

即(x 2)(x 1)(x k) 0.

①当1 k 2,解集为x (1,k) (2, ).

②当k 2时,不等式为(x 2)2(x 1) 0解集为x (1,2) (2, ); ③当k 2时,解集为x (1,2) (k, ).

18.解:f(x) a b 22cos

x

ta 1

x

2x2xxx2x2 2 22co(si co) 2sinco 2cos 1

xx22222222

1 tan1 ta22

1 ta sinx cosx

x

x2sin(

x2

4

) tan(

x2

4

)tan(

x2

4

)

x

4

).

当x

4

时,f(x)|max f(

4

) 最小正周期为T 2

f(x)在 0,

4

是单调增加,在 4,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19.解:设 表示游戏终止时掷硬币的次数,正面出现的次数为m,反面出现的次数为n, |m n| 5

则 m n ,可得: 1 7

当m 5,n 0或m 0,n 5时, 5;

当m 6,n 1或m 1,n 6时, 7. 所以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5,7

1515117

P( 7) P( 5) P( 7) 2 () 2C5()

221664

20.解法(一)

(1)证明:∵AE⊥平面AA1DD1,A1D⊥AD1,∴A1D⊥D1E

(2)设点E到面ACD1的距离为h,在△ACD1中,AC=CD1=5,AD1=

12

12

32

13

2,

故S ADC

1

2 5

,而S ACE

12

AE BC

12

.

VD1 AEC 12 1

32

13

S AEC DD1

13.

S AD1C h,

h, h

(3)过D作DH⊥CE于H,连D1H、DE,则D1H⊥CE,

∴∠DHD1为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 设AE=x,则BE=2-x

在Rt D1DH中, DHD 在Rt ADE中,DE

1

A

1

4

2

, DH 1.

x, 在Rt DHE中,EH x,

在Rt DHC中CH x

3

2

3,在Rt CBE中CE

3.

x 4x 5.

2

x 4x 5 x 2

AE 2

3时,二面角D1 EC D的大小为

4

.

解法(二):以D为坐标原点,直线DA,DC,DD1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E=x,则A1(1,0,1),D1(0,0,1),E(1,x,0),A(1,0,0)C(0,2,0)

(1)因为

DA1,D1E (1,0,1),(1,x, 1) 0,所以DA1 D1E.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2)因为E为AB的中点,则E(1,1,0), 从而D1E (1,1, 1),AC ( 1,2,0), AD1 ( 1,0,1),

设平面ACD1的法向量为n (a,b,c), n AC 0,则 n AD1 0,

也即

a 2b 0 a c 0

,得

a 2b a c

,从而n (2,1,2),所以点E到平面AD1C的距离为

h

|DE n|

2 1 2

3

13

.

(3)设平面D1EC的法向量n (a,b,c),∴CE (1,x 2,0),D1C (0,2, 1),DD1 (0,0,1),

2b c 0 n D1C 0,

由 令b=1, ∴c=2,a=2-x,

a b(x 2) 0. n CE 0,

∴n (2 x,1,2). 依题意cos

4

1

22

2(x 2) 5

3 .

2

22

.

∴x1 2 ∴AE=2

,x2 2 3(不合,舍去)

3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

4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共150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