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异同 doc11号叶玉娇

更新时间:2023-12-16 05: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比较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异同

11号 叶玉娇

中西建筑风格的不同,从本质上看是因中西文化的不同。按一般的理解,中国文化重人,而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等等。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幻想与理念

法国著名文学家维克多·雨果高度概括了东西方两大建筑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别,他说“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也就是说,西方人在造型方面,使建筑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平面与三度的形体。而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意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中国重视空间,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可以说,欧洲建筑的理念性集中体现在一个“实”上,中国建筑的幻想性集中体现在一个“空”上

2、模仿与写意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是模仿的产物。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则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或表现出这种领悟或感受,即具有很强的写意性。中国人也讲究逼真与论证,但须以写意性的“传神”为前提。比如,我国古典建筑物上的形如飘风的飞檐翼角,其传神的写意性很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激情和心理感染力。

3、 稳定和多变

中国,封建皇朝实力强大,封建制度稳定。封建主长期压制自然科学的发展,用主张顺从统治的儒学和佛教驯训人们。天子臣民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很少有强烈的突破愿望,甚至认为被皇权统治是天经地义的。因苦难而发动的社会革命,只是在皇朝之间转换,并没有对封建制度产生根本性的突破。正是如此巩固的思想基础,使中国封建时代持续了整整两个世纪,是欧洲的两倍。同时,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繁华稳定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到了高潮,成为了世界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分支。4到15世纪,欧洲也步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但与中国迥然不同,欧洲封建势力并没有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帝国。封建主的政治力量比较弱。这归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中市民自由的观念。这种观念已经深种在欧洲民众的思想中。反对压制,追求自由,追求世俗生活可以说是欧洲人民的性格。这种本能的叛逆,使封建政权缺少稳固的思想基础,封建势力相对较弱。这时期的欧洲建筑也因为政治原因走上多元多变的道路。

人类最初是栖息在树木上和洞穴中的。自从人类建造了房屋后,就远离了风雨蛇兽的侵袭,极大地改善了繁衍生息的条件,这是人类跨入文明史的重要一步。

相当长的时期内,中西建筑在相对封闭的系统内各自独立发展,很少有交流的机会,这形成了形态迥异、个性差别极大的东西方建筑。只有到了近现代,随着中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融合,中西建筑不仅与各自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大相径庭,而且也更多地趋向于一致性。

建筑受自然物候、材质原料、社会条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宗教文化、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多种建筑形态的差异性。爱斯基摩人彻冰雪为屋,中国西南地区人伐木竹建吊脚楼,这是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福建永定土楼的圆形城堡模式,大约与迁居此地的客家人防范土匪有关;埃及阿蒙神庙的巨型石柱,柱径比柱间距要宽,中世纪欧洲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则是宗教思想的影响所致。

中国大型宫室建筑的特点是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的宫室巍峨宏伟,且有多层级纵深,形成渊湛、富赡的特点,两旁有附属性建筑左右对称摆放。这里体现着中国政治文化体系中的君臣秩序、尊卑长幼之节,这里有稳定、中庸、内敛、保守与和谐的内在特质。 在中国,君权、神权合而为一并以君权为最高威权,这在建筑中可看出端倪。中国建筑不论多么高大雄伟,却很少给人以“高”的感觉,只给人宽广的感觉,因为建筑是在一个大的面上铺展开来的。这与皇帝坐镇中央遥控四方有种内在的联系。故宫以太和殿为中心,周围分布着庞大的建筑群,外围更有天坛、社稷坛、日坛、月坛等拱卫。这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日月星辰的划分也若合符节。

皇家建筑是帝国形态的象征。普通人家建筑也严格地体现着封建家长的权威地位――家长住上房堂屋,子孙住厢房偏厦。即使最偏远乡村中的房子也遵守着宫殿建筑中蕴含的等级体系与社会思想文化准则。小时候,我居住的山村中保留着过去一个地主的老宅,那两进院落正是最微型最粗糙的中国建筑模板。

宗教是人间世在天国的翻版。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寺庙的建制和皇宫相较具体而微。佛教寺庙从前到后,大抵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主体建筑,两旁则摆放钟楼、鼓楼、僧舍等附属性建筑。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命题叫“天人合一”,这在徽派建筑中可得到反映。西递、宏村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最典型的例子。它模山范水,师法自然,建筑和周围山川景物、地理形势融合无间,让水土成为建筑的有机部分,让建筑浑融而化入山川。中国建筑讲究风水堪舆之学,大概与“天人合一”的思想间有某种内在的隐秘关联。

中国建筑中深刻浸润着中国的艺术审美情趣,这在园林中表现尤为明显。苏州园林玲珑精致,咫尺之间变幻多重景观,譬如狮子林中的假山曲径,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园林中多处体现着虚实、区隔、藏露等,这些原则在中国山水画中都有体现。

园林建筑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思想追求和艺术情趣。传统士大夫奉修齐治平为圭皋,不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重视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之学,他们涵泳情性,默思玄览,修炼“内宇宙”,在笔墨纸砚则为书画,在草木土石则为园林。他们将广大的宇宙囊括进内心,或者说他们将内心的修养性命做为宇宙中最广大最重要的学问,即把它当做宇宙。中国古代除了李白、徐霞客等寥寥数人,并无太多探险家,大约与士大夫重视“内宇宙”修炼而不重视对“外宇宙”的探索有关。这些反映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内容和形式的华丽、精巧。他们将“内宇宙”又投影在园林建筑上。除了建筑本身的成就,还用一堵坚实的围墙把建筑封闭起来。做为家天下的皇帝,更砌长城给“国家”(以国为家)修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围墙。此处可隐约窥见中国内敛、保守的思想因子。

对中国建筑的总结:中国的权力政体思想可从宫室建筑搜寻出踪迹,中国的天人调谐思想、艺术审美情趣可从园林建筑中找出根据。中国建筑的围墙文化值得关注。

西方建筑经历了风格迥异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与被儒教思想统一了两千多年的中国的建筑风格的一以贯之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建筑在其每一发展阶段的特征差别十分显著(故都有特定名词命名之),稍具常识之人即可一眼分辨出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而中国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递延变迁的痕迹则微乎其微,除非专业人士才能从斗拱的层数多寡等细微之处给一座中国古代建筑正确地断代(抛开其它技术手段,仅从建筑风格上来说)。原因何在?如果说建筑之父是技术,建筑之母是美学,则建筑的灵魂则是思想文化。从建筑的差异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出西方有比中国更强的革命性传统。

中国儒学虽也有宗派的衍支流变与论战争执,但自孔孟以降的道统是一脉相承的,也基本上是无人挑战的。韩愈、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即使观点各异,但都以道统的继承人自居,其间尽管有晚明李贽等人对儒学的抨击与批判,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强势统治地位。西方则不同。中世纪否定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成果,启蒙主义又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与蒙昧,重新尊崇人的价值,在巴洛克、洛可可走上华丽、花俏、奢靡的险途之后,古典主义又一次向简洁、典雅的古代传统回归。就这样,西方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比中国更早地迈向了现代文明社会。

我们知道,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宫殿的基座和普通房屋的墙则用夯土;西亚建筑使用砖的技艺独步天下;欧洲建筑的材质则主要是石头。现代学者普遍认为这与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关,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令人十分信服的解释。多山的中国并不缺少石头,万里长城除了夯土外,即多多使用石材;森林茂密的欧洲也不缺少木材,欧洲最初的建筑即经历过伞状树枝棚时期。

那么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最初某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因为偶然的原因得以逐渐固定、形成传统而不断延续下来?如果是,那么这个偶然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是,则能不能从东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与文化差异中找到些珠丝马迹?石头真率、质朴、刚硬、雄壮;木材细致、深秀、坚韧、柔美。物犹如此,人岂相通?

西方文明的源头有二,一是古希腊文明,一是中东的基督文明。古希腊文明中特有的是酒神文化,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着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享乐与丰收、富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明快、健康、乐观、积极的,这与中国失意文人消极、遁世的及时行乐思想大相径庭。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有着人的七情六欲,也折射出这种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民主与科学的源头都在古希腊,继承了希腊精神的罗马人又发展了法治精神,这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基督文明给西方带来了宗教品格,其特点是罪感文化与契约文化。认为人生来有原罪,所以摩西与上帝订立了十戒,遵守戒约可以上天堂。这种契约文化从外部调节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对酒神文化的张扬进行了矫正。总之西方思想文化更多地是石头般的真率、质朴、刚硬、雄壮。

与西方相对,中国的儒教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讲究温良恭俭让,讲究忠恕之道,忠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恕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要推已及人,强调自我约束,强调从内部调节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这些,则足以羞耻。由此出发,中国人素有忍的传统与韧的精神,“小不忍而乱大谋”、“欲速则不达”是忍,“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也是忍,卧薪尝胆、悬梁剌骨等莫不是忍。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环境培育了国人的坚韧精神。佛、道做为宗教是儒的制衡与补充。中国的思想文化与木材的细致、深秀、坚韧、

柔美有更多相通之处。面相即心相。东西方民族的文化与性格差异在建筑材质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反映。

从整体上来看,西方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开放、轩敞、一览无余。这与中国围墙文化的封闭、内敛、深藏不露又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建筑从正面一个方向即可获取主体印象,庶几可窥得全貌。即使加上草坪、花园,也在开阔之处。中国的宫室建筑要在空中俯瞰的**审视才可获取整体轮廓,此外大门口还要加上照壁,所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诗句。中国的园林建筑回环、繁复、曲折,决没有西方的草坪、花园来得直接、简约、开敞。中国无论宫室还是园林,一律圈以围墙。西方建筑的围墙在若有若无之间,即使有,也不给人封闭、压抑的感觉。在此举两个例子,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西方建筑的这些特点。一个是比萨教堂,属于罗马风式建筑,著名的比萨斜塔即是它的钟楼,就在它后面。另一个是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属于古典主义建筑。

这种差异同样可以从东西方文化中找到原因。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是这种海洋文明富有商业精神。古希腊的奥德修斯和伊阿宋即是典型的海洋冒险家。《圣经》中记载犹太人在埃及、巴比伦等地不断流转迁徒。中世纪的骑士在欧洲各地游击作战,骑士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明。后来的麦哲伦、哥伦布的探险之旅更是改写了整个世界史。美国是一群来自欧洲的冒险家的后裔建立的,后来很多美国人到西部淘金,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成就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总之,西方海洋文明富有外向的扩张性。而中国文明可以说是黄土文明,这种黄土文明即是农业文明。东西方的这种文明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很大。中国人安土重迁,家园不仅提供衣食,而且是宗庙所系,古训有“父母在,不远游”和“叶落归根”。战国秦汉时的纵横家、游侠者流在后世几乎消失了。中国的几次北方人向南方的大迁徒都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人自居于天下之中心,对待周边夷狄民族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实行德化要近者安而远者归,要四夷宾服。总之,中国文臆想为宇宙来修养心性。海洋文明与黄土文明的这种差异在建筑上得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西方人把世界幻化为自家的花园来游戏探险,而中国人把自家的园林到了确实的反映。对西方建筑的总结:西方建筑不断变迁证明西方文明更有革命性传统。西方建筑大量使用石头与西方文化特征有神秘的对应。开放、轩敞的西方建筑是海洋文明的必然产物。

结论:中国现代建筑与西方经过了两度对接:以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波及国内为发端,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不仅因战乱出现过明显的时间断裂,也因政治、经济等原因几度起落。他将“对接”期锁定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第一代留学归国建筑师的执业阶段,以及1990年代经济体制转型之后当代本土建筑师的创作活动。而“对接”意味着充分的信息共享、相互理解和同期的平行发展。有着相近教育背景的?官派留学?建筑学者的群体构成是为第一个?对接?时期存在的前提。他们大多在美国的著名学府接受了正统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庄俊、梁思成、童寯等中国第一代建筑大师均在此列。巴黎美院的教育系统不仅对美国的建筑学发展影响深远,也经由同期在美国接受教育的中国学者传入国内。直至我们80年代进入大学时,依然能从前辈的教育中感受到这一点。从这一点上讲,中国现代建筑的起源不仅与欧美一脉相承,其同期的建筑活动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h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