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学习资料(小)

更新时间:2024-02-27 22: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择

1、儿童在某一时期发展某种能力最为迅速有效,错过之后再补就无法达到那种效果或者能力,这就是关键期,即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听觉中枢在颞叶内。

3、气质是先天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约束,不可抑制是胆汁质气质类型。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性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气质和人格的主要区别:(1)气质是由生物因素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人格本质上是由个人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会因见识和新经验而发生改变;(2)气质在人的早期就已呈现出来,而人格出现得比较晚;(3)在动物身上也能观察到气质,而动物是没有人格的;(4)气质是从人的情绪、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的,不涉及行为的具体内容,而人格特征可能与行为的具体内容有关;(5)受较高级认知过程控制的行为与人格有关,而与气质无关。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表现于对现实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是个性的核心部分。 4、继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糖和药就是前后两种刺激物。

5、奥苏伯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

6、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

7、主张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法国 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创建了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他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是发展的成熟时期。 8、教育评价的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9、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的教学原则属于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10、赫尔巴特所建立的管理儿童的制度要求儿童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被称为传统式的教育理论的代表。教师中心论的代表。是心理教育学观点的代表人物。

11、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在社会测量中,对作为测量工具的问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较高。在测验中,效度更为重要。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结果的可靠性或稳定

性。一个测验测量某种属性或特点,其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这个测量是可靠的。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12、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13、“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康德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在康德看来,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 14、《颜氏家训》是教育家颜之推的著作。

1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6、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保罗*朗格郎。 17、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名忆旧容”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18、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19、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20、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21、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

22、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他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 2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为各个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身心特点,表明了个体发展具有的阶段性。

24、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即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情感成分(即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和行为成分(即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认知、情感、行为三大成分相互作用,构成了态度的结构。

25、对于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26、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知觉集中倾向、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具体性和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思维特点,思维也具有了可逆性。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11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

2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28、课程的分类:(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2)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4)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5)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29、培养目标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30、最早将“教育”两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孟子。 31、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32、人的生命中枢是脑干。

33、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相对于人来说月亮并没有移动,只是运动着的云彩“诱导”出静物月亮好像在动。 34、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头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35、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一个人想同时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像这种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目标之一的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3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37、机能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38、构造主义学派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3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6到11岁(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40、道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41、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

42、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是在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属于对自己意志的控制,属于自我监控,也称自我调控。

43、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44、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被试者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价,还设计了相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者道德发展的水平。

45、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和语义联想法。

4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它所创造的是人类所期望的未来的事物形象。 47、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廖世承于1924年编写的。

48、辐合型认知方式的表现即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

49、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发展的基本概念是存在或者自我。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 50、注意通常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排除)。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有意注意:随意识记,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任务,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变化时产生的,在某些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下,人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觉器官朝向刺激物,并且试图认识这些事物。

51、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52、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它以言语为工具,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5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54、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55、贝尔一兰卡斯特制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

56、柏拉图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57、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定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

58、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59、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为自然形态的教育。

60、阿特金森认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对他们的能力最富挑战性。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而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几率大约是50%,他们会回避这种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归因于任务的难度,从而减少失败感。

6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创立心理学、建立实验心理学、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

62、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维果斯基。

63、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64、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认知风格。

65、加里培林把智力技能的形成划分为:(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给学生提供样本。(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即以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为支柱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不直接依赖实物而借助有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约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降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

66、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特点:(1)小学阶段创造力呈发展趋势,其中流畅性最高、变通性居中、独创性最低。(2)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呈直线上升状态,小学四年级呈现下降趋势,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又表现出下降趋势。(3)在小学阶段,男女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基本上同步,性别差异不明显。(4)小学阶段,创造力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67、自我意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成熟的时间是不同的,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68、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成分: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唯一与生俱来的人格结构,由生物本能与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69、课堂纪律: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70、苛勒提出的是完形-顿悟说,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巴甫洛夫提出了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

71、学校文化由规范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72、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3、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74、1868年,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该著作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7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76、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77、库尔特·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78、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79、发散思维训练主要通过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自我设计训练通常需要教师协助学生确定所设计的课题,并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活动,完成自己的设计。 头脑风暴训练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通过集体讨论,可以拓宽思路,激发灵感,进而提高创造性。

80、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有:(1)精神分析法:①宣泄疗法;②领悟疗法;③暗示疗法。(2)行为矫正法:①强化、惩罚与消退法;②系统脱敏法;③厌恶疗法。(3)人本主义疗法:①当事人中心疗法;②交朋友,小组;③支持疗法。(4)理性情绪疗法:①非理性信念辨析;②认知家庭作业;③合理情绪想象。其中,宣泄疗法是指对家人和朋友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 81、《学记》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比如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直接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即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等。

主要的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目标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82、斯金纳认为,惩罚会导致反应的减少,但它只是间接地起作用,只是抑制而不是消除这种行为。

83、行为主义可以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 安吉尔是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苛勒是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84、思维的批判性指一个人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观点检查自己的思维及其结果的正确性。思维具有批判性的人,对自己所遇到的一切人和事,能根据一定的原则作出正确的评价;处理问题时,能够客观地考虑正反两方面的意见,既能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放弃错误想法。缺乏思维批判性的人,易极端,或自以为是,者人云亦云。

85、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分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诊断性评价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86、美国实行单轨学制,苏联与中国为分支型学制,英国实行双轨制。

87、马卡连柯在集体教育理论中提出了著名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88、1986年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时隔20年之后,2006年,我国对《义务教育法》做了最新修订。 89、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考试的依据,

9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91、刻板效应就是把某人归为某一类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这个人也具有这个类别的特征。

92、率先使用“班级”是文艺复兴时期埃拉斯莫斯。 93、阿尔波特发现群体对个人活动能起到促进作用。

填空

1、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 3、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定,教育目的除社会需要以外无其他目的,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

4、人们总是做带有倾向性的归因,对自己的成绩常做内归因,而对他人的成绩出于嫉妒,可能做外归因。 5、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6、马克思主义认为确立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7、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8、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9、课程从课程组织的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10、肤觉又叫皮肤觉,是对于物质的情况及接触皮肤温度的感觉。

11、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

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12、辨别学习是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13、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14、视觉是由外界物体所发生或反射出的光波作用于视分析器而引起的感觉。眼睛的视网膜是视觉感觉器官。 15、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16、弗洛伊德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是记忆被压抑。 17、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18、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19、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0、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2、注意的集中性指注意指向于一定的事物时持有的聚精会神的程度。

23、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24、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是教学、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

25、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过程,称为个体身心发展。 26、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是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作用于内脏分析器时所产生的感觉。 27、1905年,比奈和助手西蒙发表了第一个心理取向的智力测验。

28、班杜拉的动机理论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29、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30、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

31、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应激。 32、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33、教师的表达能力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力。

3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课时等。

35、智力,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 36、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晶态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37、智力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考力。 38、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39、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40、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4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42、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43、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

4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45、知识学习的类型有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6、当我们十分悲伤的时候,痛快地哭一场,把心里的悲痛宣泄出来,这种情绪调控的方法属于释放法。 47、构建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自己去发现或转换复杂的问题。

48、情绪中既包含有认知成分,也包含有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49、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50、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51、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有: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52、深度知觉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53、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54、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大体分官学和私学两种。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思想是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55、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朱熹,他在《朱子全书·论学》中,曾有“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之说。

56、自由联想与疏导宣泄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方法。 57、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5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主要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

59、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60、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61、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的主要表现是自觉性、独创性、创造性。

62、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行为标准。

63、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 64、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

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

学生三个阶段。

65、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和注入式。 66、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7、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 68、原型内化的教学要求之一是活动在言语水平上先展开,以后再压缩。 69、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科课程计划。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70、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 71、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来实现。

7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73、辨别学习是指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74、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7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76、直观手段可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77、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一般包括采取决定(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执行计划)两个阶段。

78、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有效地进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7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

80、成败归因的两个维度是稳定性与控制性(内外因),四个方面因素是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81、人最原始(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8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取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

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3、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特别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作出迅速灵敏的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教育能力。

4、教育影响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5、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6、制度化教育: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 7、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包含:(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研究教师是如何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如何利用教学空间等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课程的开设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组织形式来落实。

8、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含义包括:(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9、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10、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为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可分为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

11、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2、先行组织者: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4、离差智商是将一个人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到的一个相对分数。 15、全身松弛法(松弛训练),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16、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使人产生头部运动速度、方向或超重、失重的感觉。

17、泛化: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他刺激也做出一定的反应的现象。 18、顺化是人在适应外部环境过程中改变自身认知结构以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就是所谓的“顺化于物”。顺化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体通过与环境作用,主动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使认知结构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实现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一致。

19、教育民主化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主要内容包括:取消等级制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和参与意识。 20、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也就是应用已有的图式和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常用的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等。

21、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属于组织策略中利用图形的方法。 22、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23、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在日常教学中,对本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仅仅达到刚刚能回忆的程度是不够的,必须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牢固熟记的程度(程度在150%) 24、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问题行为的划分(一)是将它分为扰乱性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两种,(二)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 25、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方法。面对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直接相关的知识,那他可能会通过类比的方法把不直接相关的知识经验运用到当前的问题中。

26、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27、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28、成就动机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29、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30、后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3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思想道德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德育过程区别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德育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2、小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小学德育目标对儿童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儿童在政治意识、思想观点与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

33、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34、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3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定型的期望是指人们对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执行任务往往有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即使某一位教师的外貌谈吐并不符合这种固定的看法,人们还是会按照这种固定的看法去看待和解释教师的行为。

37、道德意志也叫思想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38、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鸡、鸭、驼鸟都是鸟类的不同表现形式。

简答

1、简述美育的任务。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

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2、科技发展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

3、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首先.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目前学校教学传授的主要是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其次,从心理表征看,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4、经验的保持是变化的,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发展,保持量呈减少的趋势。

其次,保持内容在质量上也是有变化的,原识记内容中的某些细节,特别是不太重要的细节趋于消失,保持中的内容通常比原识记的内容更为完整、更有意义,保持中的内容将原识记的内容的某些特点夸张、突出,使之更具特色。

5、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

(2)方式要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3)语言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讲究艺术性。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我国教育目的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7、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2)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8、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通过哪些作用实现? (1)导向作用。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选择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基本范围,也为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3)激励作用。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9、制定教育目的有什么意义?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育工作都要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计划和安排。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要受教育目的制约。教育目的又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依据。 所以制定教育目的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也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确定教育目的还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 10、简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1)在天性与教育的关系上,卢梭主张性善论和感觉论。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因此,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社会环境下的自然人。卢梭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心灵中存在着的认识世界的感觉,所有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而进入人的头脑的。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然后形成理性的认识,所以孩子们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教育加以逐步提高。

(2)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就是服从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天性发展进程,促进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教育。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和谐发展、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提出,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3)卢梭在《爱弥儿》中表达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主张培养“自然人”,主张儿童亲身活动,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主张给儿童以自由。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的思想家。他设想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学校教育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需由本国公民担任。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11、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4)但社会本位论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12、教师如何备好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做出准确的预见。

(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

在此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即:(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13、简述教师的思维特征。 (1)逻辑性。要求教师在考查问题时要遵循严格的逻辑顺序,有充分的逻辑依据,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创造性。要求教师在解决问题时,能将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散思考,得出新知识。表现在教师对已有知识的再创造、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教育教学的艺术等方面。 14、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1)表达能力。指教师通过言语和表情动作将自己的思想、知识、信念和感情向外表现的能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表情能力两个方面。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手段。 (2)班级管理能力。指教师指引和带领班集体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良好的班级管理有利于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与合作精神的形成。主要包括: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班级环境的设计能力,班级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学能力。是教师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表现在: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批改作业和课后辅导能力。

(4)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能力、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能力。

1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17、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18、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9、简述人格的基本特性。

(1)人格的整体性;(2)人格的稳定性;(3)人格的独特性;(4)人格的社会性。

20、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1)维持功能。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外界干扰,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持续地集中在学习上。 (2)促进功能。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主要是指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 (3)发展功能。课堂管理的发展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21、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班主任需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2、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教育作用?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会得到大大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适应环境。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3、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4、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班级的学习管理;班级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管理;班级体育卫生管理;班级的课外活动管理;班级的财物管理。 25、简述情感对人的影响。

情感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态度。情感反映了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喜怒哀乐等情绪也就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其次,情感能调节人的行为活动。积极的、愉快的情感能提升有机体活动的效能,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并成为推动人们行为的动力;而消极的、不愉快的情感,则降低有机体活动的效能,降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甚至成为产生精神疾病的诱因。

再次,人的情感表现也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人的情感通过语言、姿势和面部表情等方面表现出来,因而“察言观色”就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别人的思想和态度。 26、简述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学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7、简述托尔曼的学习理论的两大特点。

(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目的的,是趋向于目标、受目标指导的。学习产生于有目的的活动中,尽管刺激可以引起反应的发生,但学习者对刺激的主观认识指导着反应的进行。

(2)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托尔曼认为,有机体的学习不仅具有目的性,而且具有认知性。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

28、简述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创始人)的典型观点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素质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29、什么是韦伯定律?

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如果刺激量发生了变化(增多或减少),也会引起感觉的变化。但是,并不是刺激的所有变化都会引起感觉的变化。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能引起这种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对差别感觉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即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大;反之,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差别感受性越小。

产生最小差别感觉,刺激物的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为: K=△1/I (I为原刺激量,△1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研究证明,韦伯定律只是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且不同的感觉,韦伯常数是不同的。

30、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1)优点: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缺点:①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使理论与实际脱节;②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1、简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

32、什么是榜样法?运用榜样法有哪些要求?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3、试述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是思考时的言语活动。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是和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相辅相成的,是和智力活动发展水平,特别是思维水平密切相关的。内部言语不仅仅是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物质基础,而且是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

小学生入学后,学习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促使他们内部言语逐步发展起来。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出声思维时期,二是过渡时期,三是无声思维时期。初入学的小学生还不会默默思考,在读课文或计算数学题时,往往是“唱读”或边自言自语边演算。通过教师的培养和训练,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在运算中学会短时间的无声思维,但演算深入往往又伴随着出声思维,这就是运算中从出声思维向无声思维过渡的阶段。三四年级以后,随着独立思考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运算的时候基本上都进入了无声思维占主要地位的阶段。研究表明,即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在遇到困难的算式和习题时,也常常出现出声思维。

可见,内部言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34、我国心理学家据学习活动内容和结果对学习分类。 (1)技能学习。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既包括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的心智技能,也包括借助于人的肢体或一定的器械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操作技能。 (2)知识的学习。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既可以是描述性经验,也可以是操作性经验。 (3)行为规范的学习。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在此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的人、事和物的一定评价和持续的行为倾向,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

35、简述操作技能的特点。

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

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6、Y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1)教学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 (2)教学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了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7、简述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

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8、简述意志的特征。 (1)有自觉的目的。即人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知道行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怎样达到这个目的。 (2)能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人的意志一方面表现在确立行动目的,另一方面又表现在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身的行动。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都可称为意志行动,但是复杂的意志过程经常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衡量意志坚强与否的重要标志。

39、简述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的关系。

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大。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越小。

40、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根据学习内容及其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许多过渡形式。

41、简述奥苏贝尔关于遗忘理论的同化说。

奥苏贝尔的遗忘就其本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遗忘有积极的遗忘和消极的遗忘,前者指高级观念代替低级观念,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后者指,或由于原有知识结构不巩固,或由于新旧知识辨析不清楚,也有可能以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 42、简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

奥苏伯尔关注学校课堂情境中学生学习的规律。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奥苏伯尔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的内容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他认为学校中的学习最主要的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2)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即把新信息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用原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识,或者以新知识充实、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 43、知觉有哪些基本特征?

(1)选择性:人在众多的环境刺激作用下,只能对部分事物清晰感知,其他事物只作为知觉的背景。人的知觉对象受注意指向和知觉定势的影响。

(2)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3)理解性:人们以既往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赋予一定的意义。 (4)恒常性:人们对于变化着的事物的知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知觉条件发生一定范围变化时,知觉映像会保持相对不变。

44、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特点。

(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 (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 (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 45、简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则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单调贫乏、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厌恶的,则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46、简述因材施教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第二,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48、简述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只有当学习动机处于最佳水平时,学习活动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往往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学习效率反而会因学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为明显。 49、简述影响儿童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一是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同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对儿童的学习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儿童学习动机的性质也不同;

二是受儿童个性特点的制约。儿童兴趣爱好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学习动机的稳定性及深刻性;儿童意志品质的好坏,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和速度;志向水平的高低,影响动机水平的发展;儿童的性格和气质也影响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受儿童年龄特征的影响。年龄越小,学习动机愈具体,以近景性的学习动机为主导;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学习动机便逐步向间接的、远景性的方面发展。 50、教师如何采取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6)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47、简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

②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5)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在实施方面,杜威首先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其次是要求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再次,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5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动机有何作用。 (1)激活功能。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学习行为。 (2)定向功能。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可能面临多种学习目标或诱因,这就需要做出选择。 (3)强化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全面探讨了有关动机研究的文献后,发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就是完成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与对该项任务的动机水平成正相关。

(4)调节功能。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如果行为活动未达到既定目标,动机还将驱使学生转换行为活动方向以达到既定目标。 52、简述老师的观察力特征。

(1)客观性。教师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时,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全面、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行为。(2)敏锐性。要求教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洞察学生的思维,从转瞬即逝的变化判断学生的情绪,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精细性。要求教师能够洞察秋毫、见微知著,能从笼统的事物特征中区分细微特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 53、观察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第一,搜集非语言行为的资料方面优于其他的方法;第二,观察法的伸缩性较大,有较充裕的时间与被观察对象接触;第三,如果观察是在非人为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那么被观察者不易因访问者的出现而在行为上失常;第四,观察者还有利于进行纵向研究,发现一些社会现象的倾向性。

局限:第一,大多数观察、研究者对于环境因素难以控制;第二,只有较少指标可用数量表示,而大量的观察资料难以数量化;第三,观察研究的样本比较小;第四,观察者难以进入观察环境,接近观察对象。 54、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55、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1)准备律。①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②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2)练习律。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3)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不大强调惩罚。 56、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

57、韦氏智力测验量表中的言语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词语、常识、理解、回忆、发现相似性和数学推理等;操作分量表包括的项目有:完成图片、排列图片、实物组合、拼凑译码等。

58、赞科夫提出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的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的原则。

59、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对学习是结果(效果)的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 (2)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处理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又称过程知识。 (3)认知策略的学习。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 (5)动作技能的学习。运动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如体操技能、写字技能、作图技能、操作仪器技能等,它也是能力的组成部分。

60、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 61、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等级评定以受辅导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排在量前面的是仅能引起最弱程度焦虑的刺激。

(3)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6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64、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作用:①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学规律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对教育学(特别是教学论、课程论和德育论)的理论发展起重要作用;③教育心理学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分析教育问题;②帮助教师实施科学教学;③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65、夸美纽斯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确定了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 (3)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教学原则;(5)从理论上论证了“学年制”及“班级授课制”。 66、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从外部条件来看,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三是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67、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68、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69、简述小学德育过程与儿童的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从联系来看,小学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小学德育过程的影响。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小学德育过程同时也是小学生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

从区别来看,小学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从而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

概括来说,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儿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德育知识仅是社会因素中的一种因素。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之间的联系,也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绝不能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

63、一个合格的人民老师应具有哪些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0、在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有什么要求?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3)通过演示,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7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2)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72、简述人类学习的特点。

(1)人类的学习主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体现出它的社会性。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也在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 (2)人类的学习是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语言扩大了个体掌握社会历史经验的可能性,使人不仅可以掌握具体的经验,而且可以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 (3)人类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动物的学习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是被动的。而人类的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环境,也是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人类的学习是有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是积极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的。 73、《教师法》教师概念的界定,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教师法》对教师概念界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理解教师这一概念时,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集合体,从其职业的特性、扮演的社会角色、承担的社会职责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查。

74、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同一种心理机能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都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辨析

2、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错误。应当是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错误。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错误。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作用很大,但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学生都能通过正面说服教育好,因此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错误。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有结构问题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问题的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第二,解法的确定性。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课本中的练习题多为这类问题。无结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

7、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没有区别。

错误。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8、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统一的。

正确。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二者统一在教学活动中。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一对矛盾。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相同。

错误。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品德形成发展,而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9、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错误。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不同。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发现学习和接受学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1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正确。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学生在活动和交往时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的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11、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错误。直观知识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经具备必要的有关感性知识或比较概括的知识,则直观就不是必需的了。

12、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错误。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毫无疑问,素质教育是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强调的“全面发展”,并非诸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各方面达到或超过基本标准后,再求得某些方面的专门性、特长性发展。在教育活动中,需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培养目标统一起来,重视个性差异,重视个体发展。“全面发展”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提出来的,这就从客观上决定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然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论述

1、试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是指导学生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 (1)通过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讲课前,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所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或实践的具体意义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2)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首先,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过难或过易的内容均不利于兴趣的激发;其次,教学方法应具有新颖性和启发性,灵活多样,切忌千篇一律;再次,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满足学生某些方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后,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给予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把他们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迁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组织到这些活动中来,并把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动机,引导到课堂学习上来,使这些活动与学习联系起来,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把其他动机转化为学习兴趣或学习动力,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通过先进人物的榜样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先进人物的生动事例,为学生树立了具体的榜样,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自己对学习和探索知识的兴趣和态度,也对学生经常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12、论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练,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知识的转化就是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2、试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量。

(2)道德认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对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 (3)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4)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5)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根据有关的记忆理论,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 小学生的记忆发展对他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 (1)培养小学生有意识记的能力。小学生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大多是由教师提出,这不能完全适应他们的学习。为了促进小学生有意识记的发展,老师应逐渐要求儿童自觉、独立地提出识记的任务,由被动识记转为主动识记,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能自觉地督促检查自己的记忆效果,甚至不知道怎样才算是记住了所学的功课。教师应逐步教会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识记效果,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的能力。学生认知事物,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主要依靠思维活动配合下的意义识记。因为意义识记有智力活动的积极参与,识记的效果最好,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另外还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如意义联想、组织策略等,促进其意义识记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当训练他们的机械识记能力。 (3)及时组织复习,防止遗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防止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及时的复习。小学教师每天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分阶段复习,就是应用了及时复习的办法。另外,从复习的效果来看,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分散复习是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集中复习是集中一段时间重复学习。对于多数学科而言,分散复习更有益于保持记忆。

4、试述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外部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事实上,在个体达到他律道德之前,还有一个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在游戏中也没有合作,没有规则,只是自己独立活动,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6、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迁移。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例如,学会了骑摩托车再学开汽车就要容易些;学会了骑自行车反而影响学骑三轮车。这些现象都是迁移的表现。 (2)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作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受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 (3)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它还可以用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5)个性特征。从事问题解决活动的是人,是有个性特征的人,人的个性特征对解决问题有着直接影响。一个有远大理想、有自信、勤奋、乐观、勇敢、顽强、坚韧、果断、勇于进取和探索的人,能克服困难去解决许多疑难问题;而一个畏缩、懒惰、畏难、拘谨、自负、自卑、遇事动摇不定的人,解决问题往往会半途而废。

5、谈谈你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的认识。

(1)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管理、教学和德育。在管理部分,他提出了纪律问题,认为纪律的本质就是约束儿童的意志。管理本身并不是教育,而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赫尔巴特的德育论主要是论述五种道德观念的培养问题,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五种永恒不变的观念,即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法权和正义。 (2)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在教育史上起了积极作用。他首先阐明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以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他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从而获得新观念的过程。他毕生致力于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伟大尝试,开辟了教学论发展的新道路。 (3)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他认为多方面兴趣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他把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宗教的六种,认为课程的设置要适应多方面的兴趣。他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和语言文字等;二是“科学的”学科,即各种自然学科及数学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广泛的课程系统。

(4)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他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两个基本环节:“专心”和“审思”。所谓“专心”,就是深入钻研学习材料,力求清晰地认识个别的事物,学生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所谓“审思”是指深入理解和思考,把“专心”中认识的个别事物集中起来,使之相互联合形成统一的东西。由此就形成了教学的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联系新知识跟旧知识;系统——作概括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书本知识的客观规律。 (5)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他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向学生传授知识看作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根本途径,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赫尔巴特揭示了这一原理,使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深化了。

(6)赫尔巴特强调了教学中系统化和直观的观念形成的价值和必要性。他在重视古典教学的同时,也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意义。

但是,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是一种闭门读书的教学理论,其教学是一种从观念到观念的教学,甚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宰作用,忽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引导儿童活动;过分注意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儿童能力的培养。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对后世重大影响重大。19C以后,欧美等许多国家都以他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形成“传统教育”。重视课程教学制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建设,特点: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分科教学,系统传授各种基本文化知识,注重强制性的纪律和教师的权威作用。 8、论述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精心加.整理,然后以特定的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作朋友看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6)研究者角色。教师工作对象的千差万别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7、论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生物遗传因素。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遗传对人格作用主要有: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的“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

(3)家庭环境因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包括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家庭氛围等)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具有不同的影响。

(4)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尽管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5)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热天会使人烦躁等。

9、论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以人性为本位的教学目的观。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是独特的人类并最终帮助学生实现其潜能。人本主义强调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内容.创设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的心理氛围,保证学生在充满满足感、安全感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安排的合适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使学习者成为充分发展的人。 (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人本主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的必然产物.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建立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的材料,激发学生从自我倾向性中产生学习倾向,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意义的学习。 13、谈谈教学过程的含义及其本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本质上来说,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遵循这样的过程,通过传授、接受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其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同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识水平,因此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来认识宏观世界,可以少走弯路,因此教学过程是一条认识的便捷通道。 最后,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养成练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1、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儿童能够区分文化中的规则和好坏,懂得是非的名称,但他是根据行为对身体上的或快感上的后果来解释好坏的(受罚、得奖和交换喜爱的东西)或是根据宣布这些规则和好坏的人们的体力

来分别好坏的。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以行为对自己身体上所

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避免惩罚和无条件地屈从力量本身就是价值,而不是尊重为惩罚和权威所支持的那种基本的道德秩序。 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 (2)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人们做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如何。在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一好女孩”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被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目中定型了的形象或“自然的”行为。经常用意图去判断行为。第一次把“他的用意是好的”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阶段四: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尽自己的义务、对权威表示

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正确的行为。 (3)后习俗水平。在这个水平上,儿童显然努力在摆脱掌握原则的集团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

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值和原则。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阶段五: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总的倾向带有点功利主义的色彩。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异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准。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值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一致意见的程序和规则。 阶段六: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做出的决定就是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和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 14、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些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

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10、论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价与学生集体对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

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最好先

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群众基础再进行。

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广泛而准确地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地理解。 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 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等等。

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15、结合教育实际论述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的问题。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给予肯定,使之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巩固;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必须给予否定的评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在使用这一方法时,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奖励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或惩罚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运用奖励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奖励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运用惩罚更要慎重。学校中的惩罚是通过对学生施以处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对自己、对其他学生都有所警戒。由于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外,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都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 16、林老师接了一个新班,如何组建这个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备了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展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19、试分析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在社会发展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就教育而言,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即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强调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经济、人员的投入比例、三级教育的发展比例、师生的比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课程结构等要与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协调;

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把终身教育的观念纳入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教育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传播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17、简述义务教育的意义。

第一,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根本条件,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义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第二,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一个国家的民主生活从教育层面上说就是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基础之上,同时国家会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障。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建立民主生活的基础和工具。 第三,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经济落后地区,经常会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儿童和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侵犯,所以,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给予强制的保障措施。《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维护了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也要求公民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18、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欧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他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

(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在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色彩。

案例分析

1、主题班会的要求:

第一,精心设计主题。主题必须服从于教育方针和班级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班集体的健全和完善。第二,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问题。主题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学生需要,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受到强烈的影响和深刻的教育。 第三,开拓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第四,生动活泼,具有趣味性。小学生一般都有求新、求奇、求异、求乐的需要,主题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将知识性与艺术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努力做到寓教、寓学于活动。第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

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主题活动应体现学生的自主、自治和自动,要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人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乐、有所获。

6、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

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道德究竟可教吗?

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因为美德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

道德养成途径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中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学、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有组织地习得的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_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得失,从而提高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 总之,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

8、分析学校教育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存在的纰漏。 校园暴力是学生的一种极端的违法行为。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除青春期的学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其中,学校教育的失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三点: (1)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在升学至上思想的指导下,往往忽略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的任务交给社会,或把德育作为软任务,大大打了折扣或者完全放弃了应尽的义务。 (2)个别教师素质差。教师缺乏教育技巧和沟通技巧,或其本身品行不良,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学校缺乏心理辅导专业人员,很少注意到学生的心理障碍。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结果导致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解决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ke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