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更新时间:2024-07-08 15: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亚里士多德论“幸福”

绪 论

这篇文章将要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在本论中从三个方面着手介绍亚里士多德如何来谈论“幸福”这个话题的。首先,详明古希腊人的幸福观,然后再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是如何提出的。远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腊,人们对于什么是“人生的目的”及“幸福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早就有所讨论,可是人们众说纷纭结果是莫衷一是。大家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可是关于“什么是幸福”却有不同甚或相反的看法。有的人说幸福就是感官上的快乐,甚至等同于感官上的快乐;酒神“巴克克斯”及其追随者倡言:在烂醉的狂欢下忘掉自己,让肉欲在疯狂中发泄,这就是幸福;有的提倡清心寡欲,克己苦身才能有幸福;有的说拥有财富;有的说拥有知识;还有的说有闲暇、荣誉才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声明,他与那些提出什么是幸福的人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以“幸福为人生的最高目标”。其次,详细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亚里士多德以幸福为目的,以德性为方法提出了他的“德性幸福论”。他提出,幸福是沉思(有的说是静观)①在于符合德性的实现活动;是永远快乐的生活;幸福是至善等等说法,亚里士多德将这些说法一一比较和综合,最后告诉我们沉思是最高最完满的幸福生活。幸福的拥有当然不是转瞬即逝的,幸福与快乐、财富、名誉、等一些外在事物也有一定的联系,但有根本的区别,紧接着再阐述幸福为什么在于沉思、最高最完满的实现活动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235页

1

及幸福是至善等命题的说法。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不仅给了人们具体的行为规范,其价值更在于他进一步告诉人们,如何在今生的生活里得到幸福,因为幸福是和我们每人休戚相关的,不是遥不可及的,这是第三个方面要论述的问题。

首先略用几言简述一下古希腊人的基本幸福观,以求在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时可纵横相观、相得益彰。

一、 古希腊人的幸福观

阿颇罗似的的追求。古希腊早期太阳神阿颇罗的故事,它反映了人生是一场梦,但是人是生活的,所以要为自己找一个生存的理由,人生要有所追求,万物转瞬即逝,他们提出要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即幸福; 酒神“巴克克斯”的追求。他和他的一批忠实追随者倡言:人生犹如一场大醉,早晚必有一死,活着的意义就是要与现实同醉,在狂醉中忘却自己,这种疯狂忘我的境界就是生存的答案。正如李白所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毕达哥拉斯学派。带有出世的思想,他们反对感官的幸福,肉体是使我们不幸福的根源,所以安身立命、清心寡欲、出世静思、克己苦身的生活乃真正的幸福生活。

Heraclitus学派。是由Demokritus提出,他们说人的生活不是畜生般的低等动物的生活,所以人的幸福不仅在于肉体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应在于精神的满足,所以去求知吧,无知便无真正的幸福可言。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大家都将二者归为德性论者。苏格拉底的幸福是德性,所谓德性就是自知自愿去做自以为善的事情,这是幸福的生活。

2

柏拉图将幸福归于“肖似至善”,也就是直观或者说是肖似神明的生活。此乃中国哲学探讨的终极目的——天人合一的真福境界。 亚里士多德表明,自己与那些一般大众或赫赫有名的希腊人一样,都以幸福作为人生的目的,而且都进一步将幸福理解为生活的不错②,在接人待物上与人为善,各方面都做得十分优秀。但是关于“幸福是什么”就意见悬殊或大相径庭了。平民百姓把幸福与明显可见的诸如快乐、财富或荣誉、消遣等同起来,有智者就与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在智者中有的说有德性就是幸福;有的说要想得到幸福就要获得智慧;有的说,不,在一切事上只要快乐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说,不同的人对它就有不同的看法了,而且同一个人会在不同时间或状态下把它说成不同的东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穷困时说它是财富。”

③在感到自己无知时,又对智慧无比崇拜。最后亚里士多德折中异议

说,幸福并不在于某个单一方面的性质的具有,它应该有很多元素构成。

二、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亚里士多德承认,前人对幸福的认识并非全无道理,但又并非完全正确,他们在某一点上或大部分认识上是合理的。他的幸福论就是在整和了前人对幸福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总的定义:是符合德性的最高最好理性活动及其生活状态且贯穿整个人生,恒常不变。此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

②参阅,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4章,19行 ③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4章,23行

3

④,他还特别强调了构成幸福的几点基本要素,幸福是人特有的实践

活动,所以幸福与理性的活动有关。幸福是自足的,本身就值得欲求。幸福与德性必须一致,无德性就无幸福可谈。幸福是永恒的,转瞬即逝的快乐并不是幸福。

对定义的诠释,“幸福”是至善。亚里士多德在其《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一开始便提出“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⑤。人的活动,包括技艺,科学等都是实践的活动,若是空洞的理念便毫无导向幸福的意义。由于人们实践的活动有多种,所以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有很多,也就是说有很多目的的善。当然,这些实践活动是一种能力(没有造船术的人肯定不会造船,不懂得骑术的人也不会骑马)。但有时会出现几种技术都出于同一种能力,举个例子说明“制作马勒的技艺和制作其他马具的技艺都属于骑术,骑术与所有军事活动又属于战术”⑥。所以说,起主导作用的目的就比从属与主导目的的目的更加被人欲求。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或者说是善都有高低之分。比如在现在生活中,特别在北京,很多人为了得到英语六级文凭痛苦于考试,但是有了这个文凭很容易让他们在北京找到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然后“紫气东来”或许在工作中进一步得到提干,最后可以独立生活。就这件事本身说来,他很厌烦六级英语考试,他惟独希望将来 有份好工作可以独立生活,他肯定选定了这个最终目的,为此,给他在努力的过程中提供了动力,这样,其他的目标都是他欲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或方法。或者这样说,他苦

④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94a ⑤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1章,10行 ⑥ D.J.奥康诺,《批评的西方哲学史》,洪汉鼎 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104页

4

读英语完全出于自身的喜好,总知,在眼花缭乱的目的锁链的终点,必有一个最终、最完满,其本身值得欲求的目的,非手段和方法,除他自身外不再为它物的目的,是一切行为实践活动的终点,这就是“eudaimonia”⑦——至善,也就是幸福。至善被一个人获得诚然可喜可贺,但是人更是一个社会(政治)动物,所以这种善能被一个城邦获得,会更高尚,更神圣。看来至善借着被称邦的拥有还可以更上一层楼,难怪在后面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个人的善必须在城邦中获得,且以城邦幸福为重,并与城邦幸福一致。

“幸福”是符合德性的实现活动。称“幸福为最高善”,亚里士多德说这是老掉牙的说法了。还必须更深一层地说出它是什么?这样就必须搞清楚人的活动。他把人看作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体,肉体是受灵魂支配的,灵魂有两部分构成,分别为有理性和无理性部分,再进一步划分,有理性部分包括知识和推理两个部分,无理性部分包括植物性和动物性两部分。德性产生在有理性的两个部分和无理性的动物性部分,有理性的认知和推理两部分所对应的德性是理智德性。因为植物性部分毫无“logos”,所以无道德可言。但是动物性部分(欲望部分)虽然不能说一定含有logos,但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logos部分,当人的动物性部分依顺理性引导时便有道德德性,反之则与动物无异,也没有德性可言。所以德性就是人“灵魂”的各部分功能在理性的参与下能正常发挥其作用。既然如此,那么就要将人的生长活动置于一边了,因为这些活动一般的植物和动物都有。人的更高部分的功能包

⑦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7章,16行

5

含了较低部分的功能。最后得出,人的至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最好的、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⑧如果在这种实现活动前再加上一个限制的话,那将是一生,因为独燕不成春,偶善非真福。

德性本身就是善的值得每人欲求的,且本身也蕴涵着快乐,因此幸福根本就不排斥快乐,,快乐是幸福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因为莫大的痛苦不仅让人躲避,甚至有时突然沉重的打击会让人葬送掉一生的幸福。国人常说英年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是个让人痛不欲生的打击,往往使幸福的临在若隐若无或灰飞湮灭。当然亚里士多德也说,快乐并不等于幸福,所以说只有合乎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幸福。⑨

“幸福”是沉思。亚里士多德说“沉思”构成了完善的幸福。合于其他德性的活动是第二好的。原因在于:沉思是人本性中最好部分的实现活动。因为人的灵魂活动的优越性决定了人的本质,幸福的追求恰恰是人灵魂的最好部分有理性部分里的最高部分的活动,也就是完全的属于沉思的活动。因为沉思的活动是人所有活动里最高最好的活动,它是确保有德性之人能继续并持久的完全遵行logos生活。 它最为持久。因为德性中必有快乐,而它是指导人们以最好的方法获得持续而非偶有的快乐,它是最高智慧,所以它的实现活动比任何活动都持久。

可带来纯净的快乐。因为当一种感觉处于最佳状态并相关于最好对象

⑧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114页 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77b

6

时,它的实现活动肯定是最完善最快乐的。又因为爱智慧的活动本身会给人带来惊人的莫大的快乐,这种愉悦是纯粹的,而且它本身就是最愉悦的。如果有更使我们愉悦的活动,那么它会排斥其他的愉悦活动,它越使我们愉快就越排斥其他的愉悦,甚至使其停止。同样,纯净的快乐的标准是以有德性的人的行动为标准,他们认为的快乐才是持久纯净真正的快乐。显然沉思的人就是这样。

最为自足。这里说的不是物质生活中的自足,因为智者与其他有德性的人一样离不开生活必须品,反而要适当的具备这些:一箪食,一瓢饮,有陋巷可居。所以他说的是在得到这些必须物之后。而其他有德性的人除此之外仍然需要自身之外的人的协助才能更好更持久地作出符合德性的事。智慧之人就不用了,他可以独立沉思,能与人同享沉思更好,他越是如此越赋有智慧,越容易行更高尚的活动,。所以在这一点上,沉思者最为自足。

自身既是目的。在所有活动中亚里士多德肯定“沉思”是唯一因自身之故被人们喜爱的活动。因为在沉思中“除了所沉思的问题外不产生任何东西”⑩。而在实践的活动中必要经过周密正确的考虑和折中的种种筛选的活动。即便这样,有时不免出现偏差。沉思不需要除自身性质外的任何活动,因为它们防碍沉思的活动。

含有最多的闲暇。因为闲暇也是幸福的构成元素之一。人们忙碌的生活就是为了获得幸福,而幸福的生活就包含着一定的闲暇。战争虽然是为得到和平,而且和平本身也是值得欲求的,但是战争不会有什么

⑩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卷一,10章,24行

7

闲暇可言。其次,政治也不会有闲暇,即便从政者也为自己和城邦谋求幸福,但这种幸福与政治根本不是一回事。因为政治是被人们利用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它的性质在于被利用,所以它的本性就是忙碌,不享有任何闲暇,它本身也不是目的,从根本上与幸福没有任何关系。 总之,沉思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最高幸福的特性都能在这里找到,例如自足、享受福祉、包括闲暇、快乐等等,它们都是构成幸福的元素,也是属于幸福的善。了解了什么是幸福之后,亚里士多德进一步给人们提供了获得幸福的方法。

三、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告诉人们,幸福的获取不在来世,幸福在今生就可以得到,它的获得在于每个人自己的追求。幸福的获得决定于我们自己而不是命运,所以幸福是学得的不是天上掉的,即便是天上会掉,小狗也比我们跑得快。从以上的介绍来看,幸福与否的根基乃在于德性的拥有,除此之外还与城邦和一些外在善有直接关系,那么获得幸福的渠道就从这里铺开了。

首先,在于拥有德性。因为没有德性就没有幸福可言,因为没有德性的人将比任何动物更残暴,更贪婪,更放纵,更丑恶,哪有什么幸福可谈呢。谈德性就要谈人的“soul”(灵魂),及人的各个部分的活动情况。灵魂分为有理性和无理性两部分,有理性部分分为知识部分和推理部分,无理性部分分为植物性和欲望部分。植物性部分只是管制新陈代谢,维持生命的延续,动物和人都有此形式,在它内没有logos,所以没有德性可言。那德性就产生于其余三部分,在欲望部分的感性

8

活动下可产生伦理德性,其余两者的活动称为理智德性。之所以称为德性,前提是各部分必须在理性参与下能正常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我们的活动就是要透过理性的指引,做有德性的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比如通过做正义之事成为正义之人;做勇敢之事成为勇敢之人等等。但是有时我们会做错,这是理性有时会错所致使,那怎么办呢?我们是要随从正确理性的支配,什么是正确的理性?有标准吗?正确的理性就是那些有德性之人的理性,此标准就是那些有德性的人在具体环境下所彰显出来的行为方式。但是有两种行为毁灭人的德性,“过度”和“不及”。所以,另一种获得德性的渠道就是“适度”。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适度;节制是冷漠和放纵的适度;明智是单纯和狡猾的适度等等。

其次,在城邦中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社会动物,人的活动在社会中才有了具体的意义,城邦的幸福可以促进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幸福有赖于城邦的幸福。再进一步讲,城邦是为促进善或幸福为目的的,城邦的教育可以帮助个人对幸福的获得。

第三,在城邦中获得一些外在善幸福才更加美好。比如荣誉、但它不是自己赋予的,只有在城邦内得到团体的“加冕”才更高尚,更有价值和意义;还有“正义”的体现,它也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行为,必须借助于团体才能实现;因为“友爱”也是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得到福祉的人仍然要有几个有德性的朋友,但不能太多,而且也不可能很多,最高的德性不是每个人都会达到的;另外还有“运气”,虽然微不足道的运气不会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改观,但是重大的有利事

9

件会使生命更加幸福,使生活锦上添花;由于我们人在本性上对于沉思还不够自足,所以健康,食物和一定的照料也是需要拥有的,亚里士多德主张,只要拥有中等财产就可以渡一个有德性的生活从而获得幸福了。虽然幸福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但并不是每个人最终都可以得到的,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努力。

总之,幸福不是一种个人自足的生存状态,也不是快乐在经验上的单纯享受,这种孤芳自赏的生存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而现代有一部分人恰恰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的生活是与幸福的真谛背道而驰的。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人首先是个社会的存在者,其次在你隶属于某个城邦的陪伴下努力善渡一个符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并适度的再获得一些外在善,这样,在社会团体的相互影响下才能立己达人,而且个体的善会使得城邦的善更辉煌卓著,城邦的越善,使得个人的幸福更拥有丰富的内涵。

结 论

“幸福”是个古老的字眼。它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里又有特定的内涵。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既包括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又包括幸福与德性的统一,创造(智慧)与享受的统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之论,距今遥遥两千多年了,所以在他“幸福论”的大统一中,不免有些美中不足的漏隙,我们今天正是站在这几道漏隙的另一端,窥望到了古希腊人智慧的闪亮点,从而给我们今天的人生带来了华彩,给我们今天的思想领域充填了内蕴。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论”中,将人的智慧和理性的思辩推向德性的高峰,在他的“幸福

10

论”中,我看到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细腻,思辩的深邃,剖理的清晰。这正是古希腊哲人爱智慧的精神在伦理学中的展现!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