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逼近法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的原理与设计

更新时间:2024-06-26 01: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折线逼近法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的原理与设计

一、原理分析

折线法是用多段直线逼近正弦波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分别按不同比例衰减,所获得的波形就近似为正弦波。图1画出了波形的1/4周期,用四段折线逼近正弦波的情况。图中UImax为输入三角波电压幅值。

图1 折线逼近正弦波的原理

根据上述思路,可以采用增益自动调节的运算电路实现。利用二极管开关和电阻构成反馈通路,随着输入电压的数值不同而改变电路的增益。

在ωt=0°~25°段,输出的“正弦波”用此段三角波近似(二者重合),因此,此段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1。由于ωt = 25° 时,标准正弦波的值为sin 25°

25≈0.423,这里uO =uI= 所以,在ωt=90°时,输出的“正UImax≈0.278UImax,

900.278弦波”的值应为Uo?UImax?0.657UImax。

0.42350在ωt=50° 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UI?UImax?0.556UImax,要求输出电

90压uO= 0.657UIma×sin50°≈0.503UImax,可得在25°~50°段,电路的增益应为

?Uo0.503?0.278??0.809。 ?UI0.556?0.27870UImax?0.778UImax,要求输出90电压uO= 0.657UIma×sin70°≈0.617UImax,可得在50°~70°段,电路的增益应

在ωt = 70° 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UI?为

?Uo0.617?0.503??0.514。 ?UI0.778?0.556在ωt = 90°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UI?UImax,要求输出电压uO≈

0.657UImax,可得在70°~90°段,电路的增益应为

?Uo0.657?0.617??0.180。 ?UI1?0.778二、仿真电路及其参数选定

图2所示是实现上述思路的反相放大电路。图2中二极管D1~D3及相应的电阻用于调节输出电压 uO>0 时的增益,二极管 D4~D6 及相应的电阻用于调节输出电压uO<0 时的增益。

图2 电路图与仿真

下面以输入电压 uI<0(uO>0)为例来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当输入电压uI< 0.278UImax时,增益为1,要求图2中所有二极管均不导通,所以反馈电阻Rf= R。据此可以选定Rf= R的阻值均为1kΩ。

当ωt=25°~50°时,电压增益为0.809,要求D1导通,则应满足(R1//Rf)/R = 0.809,即R1//Rf +R=0.809,解出R1=4.236kΩ。

由于在ωt= 25°这一点,D1开始导通,所以,此时二极管D1正极电位应等于二极管的阈值电压Vth。由图2可得

Uo?VEER4?VEE?Vth

R1?R4式中uO是ωt = 25°时输出电压的值,即为0.278UImax。取UImax = 10V,Uth=0.7V,则有

10?0.278?(?12)R4?(?12)?0.7

4.236?R4解出R4 = 25.86kΩ。

当ωt = 50°~70°时,电压增益为0.514,要求D1、D2导通,则应满足(R2//0.809R)/R = 0.514,解出R2 = 1.410kΩ。

由于在ωt = 50°这一点,D2开始导通,则解出R5 = 4.136kΩ 。

当ωt = 70°~90°时,电压增益为0.180,要求 D1、D2和D3导通,则应满足(R3//0.514R)/R = 0.180,解出R3 = 0.2770kΩ。

由于在ωt = 70°这一点,D3开始导通,则解出R6 = 0.6431kΩ。

三、仿真波形

图3 仿真波形

需要说明,为使各二极管能够工作在开关状态,对输入三角波的幅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输入三角波的幅度过小,输出电压的值不足以使各二极管依次导通,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为了使输出电压波形更接近于正弦波,应当将三角波的四分之一区域分成更多的线段,尤其是在三角波和正弦波差别明显的部分,然后再按正弦波的规律控制比例系数,逐段衰减。

折线逼近法的优点是不受输入电压频率范围的限制,便于集成化,缺点是反馈网络中电阻的匹配比较困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