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5 17: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调查时间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间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相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55%A、4% B、104%

95% C、96% D、5%?4%

1

13、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产量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A、1.8% B、2% C、20% D、18% 14、在不重复抽样中,抽样单位数从5%增加到25%,抽样平均误差( )。

A、增加39.7% B、增加约3/5 C、减少约3/5 D、没有什么变化 1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x> Me>Mo B、xMo>Me D、以上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性别 B、年龄 C、职务 D、民族 E、工资 2、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

A、总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横行标题 E、指标数值 3、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4、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E.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

6、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8.6% ,(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7、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 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 D、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小 E、以上答案都对 8、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B、类型抽样只存在组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组内抽样误差。 C、整群抽样只存在群间抽样误差,不存在群内抽样误差。 D、整群抽样只存在群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群间抽样误差。 E、类型抽样既存在组内抽样误差,又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9、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中(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概念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概念

2

这一指数是 C、可变的数量标志是变量 D、指标和标志都是变量 E、质量指标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10、对某市工业企业状况进行调查,得到下面资料,属于统计指标的有( )。 A、该市工业企业实际产值为110亿元 B、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80万人 D、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30% E、该市工业企业机器台数为7500台

二、什么是指标?什么是标志?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P12-13 指标,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区别: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品质标志,文字。数量标志,数字},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来表示。3、指标数量是经过一定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以直接取得。4、标志一般不具有时间、地点等条件,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值是从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

三 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1、确定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选择调查方法。十三、什么是指标变动度?它们有什么样的作用?P112 指标变动度,它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大小程度。

作用:1、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2、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或协调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程度。 十五、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

区别:1、序时平均数是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上发展水平的平均,它是根据动态序列来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它是根据变量数列来计算的。2、序时平均数是对同一现象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差异的抽象化,而一般平均数是对同一时间总体某一标志值差异的抽象化。

抽样平均误差影响因素:1、全及总体指标的变动程度。2、抽样单位数的多少。3、抽样组织的方式。

五、计算题(共37分,其中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0分,第3小题10分,第4小题8分) 1、某工厂工资水平和工人人数资料如下:

3

工资级别 一 二 三 四 工资水平(元) 基期 300 710 920 1330 报告期 350 780 900 1435 工人人数(人) 基期 200 300 100 80 报告期 250 277 140 118 要求:①计算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②用相对数和绝对数说明平均工资变动中两个因素的影响,并说明 它们之间的关系;

1、列表计算如下: 工资级别 一 二 三 四 合计 工资水平(元) x0 300 710 920 1330 — x1 350 780 900 1435 — 工人人数(人) f0 200 300 100 80 680 f1 150 277 140 118 685 x0f0 60000 213000 92000 106400 471400 工资总额(元) x1f1 52500 216060 126000 169330 563890 x0f1 45000 196670 128800 156940 527410 ?x1f1563890?f1823.20?685??118.75%?x0f0471400693.24680?f0 ①全厂平均工资指数=

(可变构成指数)(3分)

由于全厂平均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693.24=129.96(元)

?x1f1563890?f1823.20?685??106.92%?x0f1527410769.94685②全厂工资水平指数=?f1

(结构固定指数)(2分)

由于各级别工资水平上升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823.20―769.94=53.26(元)(1分)

4

?x0f1527410?f1769.94?685??111.06%?x0f0471400693.24680工人人数结构指数=?f0

(结构变动影响指数)(2分)

由于工人人数结构变化而增加的平均工资额=769.94-693.24=76.70(元)(1分)

2、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的喜欢程度,他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重复抽样),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1)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区间范围。(2)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5%,问有多大把握程度? 概率度t 1.96 2.58 概率F(t) 0.95 0.99 2、(1)n?500,

p?175?0.35500(2分),由于z=1.96,

抽样平均误差为?p?p(1?p)?2.13%(2分) n抽样极限误差?p?z?p?1.96?0.0213=0.042(2分)

,经计算得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为[30.8%,39.2%]。(1分) (2)若极限误差不超过5.5%,则z=

?p?p?5.5%(2分)F(z)=0.99。(1分) ?2.58,

2.13%(3)3.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季 度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一 16 28 45 50 二 2 4.3 7.1 5.1 三 4 6.7 14.2 16.8 四 51 77.5 105 114 要求计算该市该产品出口额的季节指数(用同期平均法中的直接平均法),并对其季节变动情况做简要分析。

3.产品合格率区间估计某市某产品连续四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

单位:万元

5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合计 第一年 16.00 2.00 4.00 51.00 73.00 第二年 28.00 4.30 6.70 77.50 116.50 第三年 45.00 7.10 14.20 105.00 171.30 第四年 50.00 5.10 16.80 114.00 185.90 同季合计 同季平均 季节比率(%) 139.00 18.50 41.70 347.50 546.70 — 34.75 4.625 10.425 86.875 136.68 34.16875 101.70 13.54 30.51 254.25 400.00 — 第一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1.70%(2分) 第二季度的季节指数为13.54%(2分) 第三季度的季节指数为30.51%(2分) 第四季度的季节指数为254.25%(2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市该产品的出口额变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在一年当中,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是出口旺季,特别是第四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季节指数为254.25%,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出口淡季,第二季度是全年最低点,季节指数为13.54%。企业应根据该产品的出口季节变动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注意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出口准备好货源。(2分)

4、甲乙两班同时参加统计学课程的测试,甲班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9分;乙班的成绩分组资料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人) 60以下 2 60-70 6 70-80 25 80-90 12 90-100 5 合计 50 要求:计算乙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并比较甲乙两班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4、乙班平均成绩x?乙班成绩的标准差

55?2?65?6?75?25?85?12?95?5?77.4(2分)

50(55?77.4)2?2?(65?77.4)2?6?(75?77.4)2?25?(85?77.4)2?12?(95?77.4)2?5==9.29。(1

50分)

乙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乙?甲班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为?甲?有代表性

6

9.28?0.12(2分) 77.49?0.1286(1分),因为0.1286>0.12,所以乙班的平均成绩更70一 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将某产品的质量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样表示的数据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2.为了了解我国钢铁行业的景气情况,通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为(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3.在某校抽取300名同学以调查月平均生活费,以下调查方案中得到的样本中不能对全校同学平均生活费进行估计的是( )。

A.从全校同学名册中随机抽取300名同学,对抽取的同学进行调查;

B.从全校的所有宿舍中随机抽取75个宿舍,并对宿舍中的全部4名同学进行调查; C.按月生活费将同学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依据每个档次的人数进行样本分配; D.在学校体育馆和图书馆各随机拦访150名同学进行调查。 4.在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GDP B.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就业人口 D.投资总额

5.对某省两个市进行抽样调查后,得到甲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00元,乙市为20000元,标准差甲市为3600元,乙市为2500元,则两个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代表性( )。 A.甲市大 B.甲、乙市一样 C.乙市大 D.无法确定 6.关于众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一个变量数列中,众数是唯一的 (双众数!!!) B.在正偏分布中,众数小于均值和中位数

C.对于定距、定类、定序尺度数据,一般都可以求众数 D.众数是出现概率最大的变量值

7.以下是一个收入调查数据形成的分布数列,最后一组的组中值可视为( )。

收入(元) 2000以下 2000—4000 4000—6000 6000—8000 10000以上 合计 频数(人) 10 40 80 40 10 200 8000—10000 20

A.11000 B.12500 C.14000 D.无法计算 8.在第7题中,可以根据分布数列计算出收入的众数是( )。 A.40 B.80 C.5000 D.5250

9.在下列调查方式中,不可能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 A.重点抽样 B.街头随访 C.普查 D.随机抽样

10.在抽样调查中,想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小1/4,样本量应该( )。 A.增加到16倍 B.增加3倍 C.增加7/4 增加7/9 11.某皮鞋厂12月份皮鞋产量的季节比率为110%,说明( )。 A.该厂生产处于旺季 B.该厂生产处于淡季 C.比11月增加了10% D.比11月份增加了110%

12.算数平均数的性质之一是算术平均数与各变量值的离差之和( )。

A.等于0 B.最小 C.大于0 D.小于0 13.某企业多种产品产量指数是一种( )。

A.数量指标总指数 B.质量指标总指数 C.个体指数 D.静态指数

14.某批发商当销售量为500件时,销售成本为10000元,其中固定销售成本为2000元,则据此可计算出

7

销售成本对销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

?=2000+20x B.y?=2000+24x C. y?=2000+16x D. y?=2000+4x A.y15.假设Xt为含有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月度时间序列,Mt为此序列的12期移动平均序列,则Xt/Mt所含有的成分为( )。

A.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无法确定 16.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中,影响置信区间宽窄的因素不包括( )。 A.置信水平 B.样本均值 C.标准差? D.样本容量n 17.假设X1,。 ,Xn是从总体X抽取的样本,则以下统计量中最有效的估计量是( )

A.X B.X1 C.(X1?X2)/2 D.(X1?X2?Xn)/3

18.近期物价水平上涨,同样多的货币本月只能购买上月商品量的88%,则月环比价格指数为( )。

A.112% B.113.64% C.122.24% D.116.68%

19.某企业产品销售额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第一至三季度的季节比率依次为102%、48%和110%,由此可知,该企业一年中产品销售最旺的季节是( )。

A.第一季度 B.第二季度 C.第三季度 D.第四季度

20.假设总体服从标准正态分布,抽取n个样本,则以下统计量服从自由度为1的?分布的是( )。

21n2A.?X B.(?Xi) C.(X12?X22)/2 D. X12?X22?Xn2

ni?1i?12in21.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X正确的是( )。

A.统计量

N(?,?2),其中参数已知,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则以下说法中

?(Xi?1ni??)2服从自由度为n的?2分布;

B.统计量X服从均值为0、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 C.统计量n(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

D.统计量

?(Xi?1ni?X)2服从自由度为(n?1)的?2分布。

22.已知销售收入X与流通费用率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则分别以两者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Y?28?0.68X B.Y?100?0.8X

C.Y?132?0.63X D.Y?45?0.25X

23. 商店从某厂家选购一批货物,根据以往的经验,该厂家产品质量优良,则商店为了避免买到劣质品而进行假设检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B.备择假设这批产品质量合格 C .原假设是这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D.该假设检验容易犯第一类错误 24.平滑系数?越大( )。

8

A.对序列中的随机波动剔除得越多 B.对历史信息反映越充分 C.初始值的影响越突出 D.对近期数据越重视

25.假设检验中,若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抽样是不科学的 B.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C.犯了第一类错误 D.犯了第二类错误 26.以下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商品销售量 B.商品库存量 C.劳动生产率 D.工业总产量 27.综合评价中加权指数法是( )。 A.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含正指标 B.指数值越大越好 C.指数值越小越好

D.应该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同向化

28.指数曲线趋势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b是指( )。 A.平均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平均增长量 D.当前数量 29.在方差分析中,组内离差平方和反映( )。 A.由实验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观察值差异程度 B.由随机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观察值差异程度 C.全部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D.各组平均水平与全部观察值平均水平的差异程度

30.某企业下辖三个生产小组生产同一种产品,产品的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12%,已知各生产小组由于技术革新企业平均成本下降了10%,则各生产小组产量结构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 )。 A.下降了2.22% B.下降了2% C.提高了2% D.提高了2.27%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调和平均法计算平均数的有( )。

A.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计划数,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实际数,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已知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各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已知各商品价格个体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求价格总指数 E.已知各商品销量个体指数和基期销售额,求销量总指数 2.下列应该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的有( )。

A.生产同种商品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B.平均发展速度 C.前后三道工序的三个车间的平均合格率 D.平均劳动生产率 E.以复利支付信息的年平均利率 3.假设以 X1,...,Xn表示样本,以x1,...,xn表示样本观测值,总体参数均未知,则以下是统计量的是( )

A.X?1X?ni?1ni B.s?21(x?x)?nii?1n2 C.

?Xi?1n2i D.

?Xi?1n2i?n(X)2 E.

?(Xi?1ni??)2

?24.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用?表示总体的简单相关系数,H0:??0,若拒绝原假设,错误的说法是( )。

9

A.两变量间高度线性相关 B.两变量间不相关 C.两变量间线性相关显著 D.两变量间正相关 E.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5.在假设检验中,犯一类错误的概率?和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的关系是( )。

A.只能直接控制?,不能直接控制? B.?和?绝对不能同时减小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必然后减小?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必然后增大? E.增加样本容量可以同时减小?和? 三、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确与否,在分析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错误 在质的规定下研究总体的数量

2. 现有某企业最近5年各月销售额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该企业销售额的长期趋势时,平均项数应为5。

错误 应该与周期长度一致!

3.若要对某个正态总体的方差进行左侧检验,假设值为100,则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应分别为“ H0:

?2?100”和“H1:?2?100”,且应采用F检验法。

错误。原假设应该加一个等号。且不采用F检验,应采用 卡方 检验法。

4. 对某年级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进行分组,将学生成绩分为“50以下、50~70、70~85、85以上”四个组是不合理的。

正确。分组应该以60为最下限比较好。

5. 用改进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时,计算综合评价总分大多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正确。 加权算术和加权几何平均法都可以,但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单直观,多采用加权算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 )

A 城市大 B农村 C城市和农村一样 D二者不能比较

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 ) A 减少1/3 B 减少2/3 C 增加2倍 D 增加3倍 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 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 )

10

A 540 B 510 C 580 D 520 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的是( ) A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B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 C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的区间估计

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商品销售量

B国内生产总值 (总指标,数量X质量)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月收入

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 A相关程度低 B相关程度高 C完全相关 D完全不相关

10.同样多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则价格指数为( ) A 110% B 111.11% C105% D120%

11. (X1,X2,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 A X1?X2XX?X2X B 1 C1 D2

2323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

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 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 D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

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错) 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

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同而改变的随机变量 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结果与真实数值之差

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当置信度为95%时,该企业产品合格率( )

A 在93.04%与96.96%之间 B 大于96.96%

C 小于93.04% D 在94%与96%之间

16.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影响估计质量的因素不包括( ) A 总体参数 B 置信度 C 样本容量 D 抽样平均误差

X217.设总体为正态分布,μσ3分布是总体均值与方差,其中总体方差已知,记(X1,X2, …,X25)是

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样本均值的分布是( )

11

A N(?,?225) B (?,?225) C t(24) D t(25)

18. 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而根据样本所得到的检验结论是拒绝原假设,则( ) A 犯了第一类错误 B犯了第二类错误 C 检验结论是正确的 D 备则假设是正确的

19.下列几个检验导的P值中,拒绝原假设的理由最充分的是( ) A 99% B 50% C 10% D 5% 20.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容量为15,对总体方差进行假设检验,原假设H0:?2?20,则检验统计量应为( )

?15(x?x2i)A x?X0 B x?X0 C x?X0 i?1S/1420/1520/14 D

20

21.检验多个正态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时,应采用的检验法是( )

A Z检验法 B t检验法 C?2检验法 D F检验法

2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c?a?bx,其中b<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0 B r=1 C 0

24.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这种现象,求平均发展速度宜采用( ) A 几何平均法 B 水平法

C 方程式法 A=B D 以上均可

25.在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反映( ) A 由试验因素变化引起的观测值的差异程度 B 由随机波动引起的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C 全部观察值的差异程度 D 组间离差平方和

26.用原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第一步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A季节因素 B 长期趋势 C 循环变动 D 不规则变动

27.综合评价中的加权指数法( ) A 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包括正指标 B 指数越大越好 C 指数越小越好

D 应该先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同向化

12

) 28.当产品为1000时,生产成本为8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15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

A yc?15000?65x B yc?15000?6.5x C yc?65?15000x D yc?650?1500x

29.公司下属三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10%,已知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2%,则各企业产量结构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 ) A 提高2.23% B 降低2.23% C 提高12% D 降低12% 30.若随机变量X~N(?,?2),Z~N(0,1),则( )。 A X?Z??? B X?Z??? C Z?X??? D Z?X???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表述中,可以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的平均数的有( )

A 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B已知各组计划完成百分数和各组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数 C 已知公司下属各企业劳动生产率和企业产值,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D 已知各商场各商品个体价格指数和各商品报告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价格指数 E 已知商场各商品个体销售量指数和各商品基期销售额,求该商场的销售量指数 2.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c?a?bx,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CE ) A b表示自变量x每变动一个单位,因变量y平均变动b个单位 B 该房产表示变量x与y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C 该方程对应的回归直线必通过(x,y) D用方程估计的yc 与实际值y是一致的

E 该方程的回归估计标准差越小,表示方程的代表性越好 3.设总体X~N(?,?2), 其中均值?、方差?2未知,X1,...,X5是来自X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x,样本标准差记为S,下列表达式中,是统计量的有( )

A ?(Xi?x) B

2i?11?i?552 C (X??)?ii?15?(Xi?15i??)22?(X D

i?152?x)i2?S

E maxXi 4.当权数为

q0p0时,

( )

A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数量指标的变形 B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数量指标的变形 C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是拉氏质量指标的变形 D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是帕氏质量指标的变形 E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

13

5.在检验多种投资方法是否会引起企业收益差异时( ) A 由不同投资方法引起的收益差异是系统误差 B 原假设是不同的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相等 C 原假设是不同的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不相等 D 可以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

E 由投资方法不同引起的离差平方和反映了不同投资方法下企业收益的理论水平之间的差异 三、判断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对所给出的命题判断其正误,并简述理由)

1 .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错误 2 .置信度(1??)反映了总体参数落在某个区间的概率为(1??)。 错误。只是反映()的可能性下,总体参数会落在某个区间。

3. 对于时间序列Y=T×S×C×I,以季节周期长度L为移动平均项数作为移动平均后得到的新数列中只有长期趋势T。

正确。消除了不规则变动和季节趋势

4. 在对总体均值作假设检验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H0 则可以认为对原假设进行检验的P值小于5%。

正确。P<显著性水平时,拒绝原假设

?= 6.02﹣0.07x,其中回归5. 以下是根据航班正点率(%)与旅客投诉率(次/万名)建立的回归方程y系数表示旅客投诉率与航班正点率是低度相关。

错误,只能表明是负相关,低度相关的判断要看相关系数。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

A、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变异 B、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E、分组不合理 3、概率P=1,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B、某事件必然发生 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以上均不对

4、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分析资料 E、以上均不对 5、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B A、0.01 B、O.05 C、0.1 D、0.5 E、1.O 6、抽样调查的目的是:E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 D、研究误差 E、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7、抽签的方法属于: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二级抽样 8、样本是总体中:D

A、任意一部分 B、典型部分 C、有意义的部分

14

D、有代表性的部分 E、有价值的部分

9、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 治愈 显效 好转 恶化 死亡 治疗人数 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 D

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

10、某地区抽样调查1000名成年人的血压值,此资料属于:B A、集中型资料 B、数值变量资料 C、无序分类资料 D、有序分类资料 E、离散型资料 二、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常用平均数如下,除了:E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全距 12、变异指标如下,除了:E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中位数

13、某数值变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下列适宜的指标是:C A、X B、G C、M D、S E、CV 14、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E、以上均不对

15、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多少小时:C

A、5 B、5.5 C、6 D、lO E、12

16、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D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极差 17、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全距 E、率 18、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B

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 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

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 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 E、以上均不对

19、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A

A、正态分布的资料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20、正态分布是以:E

A.t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三、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21、反映均数抽样误差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全距 E、方差 22、下列哪个公式可用于估计总体均数95%可信区间: A、 ±1.96S B、 ±1.96S C、μ±t0.01,υS D、μ±t0.05,υS E、 ±t0.05,υS

23、当自由度v→∞时,tO.05值:C

A、≠l.96 B、<1.96 C、=1.96 D、>1.96 E、=2.58 24、α=0.05, t>t0.05,ν,统计上可认为(D )

A、两总体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B、两样本均数差别无显著意义

15

C、两总体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D、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显著意义 E、以上均不对

25、作单侧检验的前提是:D

A、已知新药优于旧药 B、已知新药差于旧药

C、不知新药好还是旧药好 D、已知新药不比旧药差 E、已知新旧药差不多好

26、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A

A、配对设计t检验

B、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C、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 E、x2检验

27、对两组大样本率的比较,可选用:E

A、u检验 B、x2检验 C、四格表确切计算概率法 D、以上都不对 E、A,B都可以

28、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B A、μ1≠μ2 B、μl=μ2 c、 1≠ 2 D、 1= 2 E、π1=π2 29、在t检验中,当t>to.o5 v时,则结论为:C

A、P>O.05 B、P≥O.05 C、P

31、抽样调查男生和女生各100名,并分别统计出身高与体重均数,其中同性别的身高与体重均数不可作假设检验,是因为:A

A、资料不具备可比性 B、身高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C、体重资料不呈正态分布 D、样本含量较小

32、由10对(20个)数据组成的资料作配对t检验,其自由度等于:C A、10 B、20 C、9 D、18

33、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C A、19 B、20 C、38 D、40 E、39 四、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与推断 3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E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35、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绝对数 E、标化率 36、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B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37、反映某一事件发生强度的指标应选用:D

A、构成比 B、 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38、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A

A、构成比 B、 相对比 C、绝对数 D、率 E、变异系数 39、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D

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 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40、在两样本率比较的X2检验中,无效假设(H0)的正确表达应为:C

16

A、μ1≠μ2 B、μ1=μ2 c、π1=π2 D、π1≠π2 E、B=C 41、卡方检验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D A、行数×列数 B、 n-1 C、 N-k D、(行数-1)(列数-1) E、行数×列数-1 42、作四格表卡方检验,当N>40,且__________时,应该使用校正公式。E A、T<5 B、T>5 C、T

A、P≤0.05 B、P≥0.05 C、P<0.05 D、P=0.05 E、P>0.05 44、四个样本率作比较,x2>x20.01(3),可以认为:A

A、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E、样本率与总体率均不相同 45、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构成部分的总和为B

A、>100% B、=100% C、<100% D、=0 E、随资料不同而变化 46、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属于绝对数的是D 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 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 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 D、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

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 五、统计表与统计图

47、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

A、直条图 B、构成图 C、普通线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 48、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E

A、 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 B、不宜有竖线及斜线 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 D、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 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

49、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直条构成图 50、描述某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B

A、条图 B、直方图 C、线图 D、百分条图 E、统计地图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u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