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本”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更新时间:2023-10-27 0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构建“生本”课堂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已从传统逐步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已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新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地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语文课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这一门学科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它体现的并不是教师让学生明白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应是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人任何东西。”这就意味着:学生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教育本体论认为:教育过程的终端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老师的自我展示;学生是教学的本体,一切教育教学的活动应为这个本体服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语文学科必须构建“生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综合、交流、合作能力。 一、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1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语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首先是更新学生学习语文的旧观念。让他们从“死记硬背”、“等、靠、要”等陈旧、僵化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布置预习,每月安排一节课,利用图书阅览室自己学习、质 疑,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探究、讨论、合作的学习习惯。

然后是采用多种手段、形式、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讨论问题不搞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能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我在教学课文《一厘米》时,因为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得比较快,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特别高。学完课文内容,我布置了一项拓展练习:“父母为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你们是否感受到了他们对你锲而不舍的挚爱?”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几个同学答得都不错,我也很满意。这时张秀秀手举得高高的。我一看是平时答问题吃力,极少发言的她,怕她耽误教学时间,就不想让她发言。可看她迫切的样子,我不忍心,就请她回答。她怯怯地说:“我的父母性格暴躁,有时还打人。”学生一听她说的话,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笑??她站着也不知如何是好,要是过去我会大声训斥她,并马上请她坐下。但这次我没有这样做,而是表扬她敢于流露真情实感,值得大家学习。听了我的话,她惊奇地望着我,脸上露出

2

了笑容。从此,她变得爱回答问题,成绩也不断提高。和她一类的学生也变得敢于发言,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了。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学生学习的知识,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努力将“一言堂”变“群言堂”,让学生自己探究、讨论、合作,去领悟、理解知识,从而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我两年教学《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文,采用不同的方法,效果就大不一样。 2005年的教学程序是:

1、打开书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3、教师解释疑、难点。 4、学生背诵。

而去年的教学比 2005年作了较大的调整。

1、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选择题。

2、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出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回答。

3

3、学生打开书本,跟读录音,然后找出疑难点,互相讨论、合作解答。

4、根据课文注释,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5、学生根据自己的领悟用画图表现词的意境,然后上台演示,并解说自己对词意境的理解。

比较两年的教学效果,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能背诵课文。但去年的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从而培养了阅读能力。而 2005年的教学,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 位,只是机械地记取了一些知识。可见,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三、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说:“衡量学生是否学会了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律,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注意开发智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1、打破思维定势,激励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对学生来说,是神圣的权威,绝对的评判者,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驾驭。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压制下,

4

学生思想僵化,不敢超越,毫无创造力可言。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已知的课文内容基础上,推测孔乙己最终是怎样的下场?学生有的说饿死了,有的说冻死了,有的说病死了。忽然一个学生大声说:“孔乙己没有死。他经过半生磨难,终于大彻大悟,到广东来打工了。”这个答案超出常规,具有创新意识。这时如果我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标准答案捆住学生,就会浇灭学生头脑中闪现出的创造火花。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发散思维训练应当有意识地从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入手。给学生提供开展发散思维的机会,创设一些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

例如我给学生提供了图形“ 0”,要求写一篇《 0的遐想》的作文。围绕这个题目,我启发学生从外形特点——相似的形象——象征意义等方面发散,展开丰富的联想。结果学生的联想真可谓五花八门:

联想一: 0,是父母用爱为我们划的圈,永远保护着我们。 联想二: 0,是一张白纸,听凭你绘出绚丽多彩的图画,谱成波澜壮阔的乐章。

联想三: 0,是一面战鼓,激励强者奋勇向前。

5

……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就增加了他们思维的多维性,发展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探究氛围,努力构建探究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生成知识、归纳规律,从旧知识中衍生出新知识。体验、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并获得浓厚的兴趣,从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