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分析

更新时间:2024-05-27 0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方法初探

彭阳二小 虎东升

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有些同学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能写具有一定条理的片断和记叙文,写话能力有一定个提高.能正确领会图意,完整表述时间。能恰当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对文中主人物为动物的作文,想象里较为丰富,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但较空洞一、简单,这与平时没有注意素材的积累有关。 因此,我们平时要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的乐趣。

一、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1、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写作”。

2、本学段目标及教材的认识和分析

在阶段目标的第三学段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

1

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和“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

本学期安排了5篇习作,每课习作教材,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和指导,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教材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但不是每课都安排“例文”。这样编排是为了进一步强化读写结合,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由中年级的“模仿起步”转变为“借鉴、迁移”。 二、本册教材对习作的要求

从本册习作话题看,既有记叙童年趣事、成长的烦恼,又有通过亲自实验、调查、统计来写文章。真是题材广阔,话题新颖,贴近生活,亲近大自然。

本册习作在写片段的基础上,开始写完整的文章,最终达到在毕业时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出不少于400字左右文从字顺的作文。

三、本册课文习作训练内容及要求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5次习作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2

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课上,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然后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第三单元: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第四单元: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五单元: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另外还安排了“毕业赠言”的学习。

本册明确安排的“小练笔”在第五组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本册还多次在课文之后安排学生动笔的练习,如,《匆匆》课后第三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仿照课文的写法,再写几句;再如,《北京的春节》课后第四题,布置学生简单写写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

3

结合起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4、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五、课文与习作的联系 1、课文的示范作用

比如:第二单元习作内容先在口语交际课上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 然后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2、知识的迁移

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 3、以读促写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紧密结合的。阅读教学的指导,其实是帮助学生从读学写的一个过程,作文教学要联系作者的表达方法,使读写互相促进。 六、具体措施

1、指导作文,从内容、从观察入手,使人人有内容可写。要激发

4

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 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习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历感受。鼓励学生创新,不构一格,放开胆子写。 2、注意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阅读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从读学写,作文教学要联系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使读写互相促进。

3、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在教室里开辟“佳作放送”,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

4、改进作文的批改和讲评。讲评中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批改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讲求实效。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对于优秀的习作,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

5.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词汇,培养语。让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平时要有意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词汇,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每次习作是都要先说后写。

5

6、加强给中、下学生的作文辅导.

7、注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点燃学生的情感沸点,在生活中寻找习作的材料,使学生有想说、想写的激情,逐步养成爱动笔的习惯。

8、在完成5篇习作的基础上,认真完成书后的小练笔及日记,并认真批改好。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

2、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材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3、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评讲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

4、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如:第四组,口语交际和习作合在了一起,教材提供了两个角度,可以先写后说,也可以先说后写。

5、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评讲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三、学习教学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6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根据各次习作要求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毕业赠言。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5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第四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链接,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 漫画教案

一、激发学生兴趣,点燃表达欲望

1.同学们,漫画是通过夸张漫画是集幽默与讽刺于一身的画种,它最贴近生活。无标题的漫画已打破了语言限制,成为不同民族交流思想感情的媒介,深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多看漫画,无疑对培养人们的幽默感大有裨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漫画。请欣赏。 2.一幅一幅地出示下面一组漫画,指导学生看懂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7

看到这组漫画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二、漫画剪贴推荐,激发欣赏情趣

1.同学们你们一定在报纸、书籍杂志上面,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并把它们剪贴下来。下面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幅或者一组漫画展示该大家,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好吗?

2.小组内开展“把我最喜欢的漫画推荐给你”漫画推荐欣赏活动。推荐的同学注意把自己喜欢的漫画推荐给大家,并且简单介绍一下喜欢的原因,可以从画的内容的角度讲一讲,也可以从自己受到的启发讲一讲.听的同学要如果有疑问或者同感可以提问或补充说。 3.小组推荐出好的再在班内推荐欣赏。 三、漫画观看欣赏,说中点拨引导 (一)点拨欣赏方法

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了,对看图写话的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所不同──看的是漫画。漫画和看图写话有很多的共同点,都要仔细观察漫画。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随机出示《假文盲》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按照刚才老师交给你们的方法来看懂图上画的是什么?

2.我们以前看图写话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漫

8

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还要想象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请你观察这几幅图,想象图中人物会说些什么会想些什么呢?

3.漫画是通过夸张、变形、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人们欣赏漫画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获得情感的熏陶。每一幅或者一组漫画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意义,在欣赏的时候,对漫画本身的意图要进行认真思考,理解漫画表现的主旨。(如果漫画所表现的意义与现实的价值认识有冲突,也要先客观地认识漫画本身表达的意思,然后再谈自己的观点。) (二)再次欣赏漫画

请根据上面的方法欣赏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同座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一、写出独特体验,相互修改习作

今天的习作可以写书上的漫画,也可以写自己带来的最喜欢的漫画。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 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一)独立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自由进行写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9

2.学生完成初稿后,可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 (二)选择典型习作全班进行评析,评中导改

1.对比评改。教师巡视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或由小组推荐佳作,以及存在有共性问题的不合要求的作文,把这些作文运用实物投影,全班评议。

(1)评议佳作,明确如何才能写出优秀作文,学生取长补短。结合本次习作重点进行评议: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可重点引导想象得是否大胆,写作的是否具体。

(2)点评问题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师生共同评析几篇问题作文,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策略。指导评改的方法:第一步先从内容上看是否将漫画的内容写清楚、些具体了;第二步看是否把漫画的意图表达了出来;第三步是从表达方法上看是否合理。

2.依据上面的评议方法,组内同学互读互评,并针对不同同学所写的不同内容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学生自改。小组内互改。

3.朗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评赏。全班推荐一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师生进行赏析。 二、誊抄修改后的作文

将自己修改后的作文抄在作文本上。

《难忘的“第一次”》习作教学

谈话激趣

我们的生活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动手做

10

饭,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养小动物,第一次去野营,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去外地旅游......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本次口语交际就是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展开的。

教学过程:由说到写 寻找记忆中的第一次——说

1、回顾生活经历,筛选话题材料。

同学们可以回顾自己生活中曾经经历的“第一次”,从中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对自己启示最大的一次作为话题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话题材料要有新意,是你的真实经历,不能选择那些已失去了第一次的印记,落入俗套的材料作为话题.

2、精心组织语言,主动展示自我。

选择了话题材料之后,不能仓促回报,要认真进行语言组织,在内心打好腹稿。要仔细想一想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当时的感受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对自己有哪些启示等。想清了这些后就要胸有成竹地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可以在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 3、学会认真倾听,积极交流互动。

在其他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主动与发言者

11

交换意见。发言者也应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完善自己的发言。这样,在交流互动中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记录记忆——写

1、认真回顾一下同学们在口语交际中是怎样讲述自己的“第一次”哪些地方讲的比较真切。想想自己讲述的“第一次”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以便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真实、具体.

2、以事情的发展过程为序,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考虑一下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件事,“第一次”经历了哪些过程,当时的情形怎样:在“第一次”尝试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事情的结果怎样。考虑清楚了这些事情,文章的作文线索就自然清晰了。

3、想想当时的感受如何,这件事的自己有什么启示。对于感受,可以在事情记叙后集中写,也可以夹叙夹议,在记叙事情经过的同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4、写好后,将文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再一次追求征求同学们的意见。看一看事情的经过是否做到真实,、具体、是否体现出了“第一次”的特点: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切;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是否将口头语言转变成了书面语言等,通过认真修改,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完美。

作教学到底该怎么教?不同的学段该达到怎样的要求?假期中重新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澄清了以前的一些模糊认识,把握了学段的教学目标,熟悉了

12

《课标》在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明确了五年级习作教学的方向,为今后的习作教学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一、教材内容分析 五上习作教材内容: 1.写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

2.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 3.认真观察,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 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写自己的心里话; 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6.想象事情结果,把连环画补充完整,再写下来 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 五下习作教材内容:

1、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写一篇习作。

2、学会修改文章。

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 4、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5、参加征文活动,选其中一两个事例写下来,要写真实,写真话。 6、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7、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通过无穷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写一篇习作。

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宽,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为学生学习不同体裁的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五年级教材习作内容,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有写想象的,体裁的丰富,增添了学生的习作训练的新鲜感,激励学生尝试新的习作形式的欲望。

二、习作目标设置

13

(一) 依据一:《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总目标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解读:总目标有三层意思1、文从字顺。2、自己的意思。3、能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要求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能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不是假大空。

依据二、《课程标准》关于习作的阶段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解读:细心研读《课标》的习作部分,可以发现第三学段习作目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二学段关注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第三学段明确了习作的目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将兴趣转化、提升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密切了习作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关系。

第二学段要求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提出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教材的编写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习作内容让学生写印象深刻的人,写亲身经历的事,写发自内心的话……这些人、事、物都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提起这些,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14

在“观察和积累”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第二学段“留心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第三学段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三学段在表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另外,在习作速度上提出要求: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依据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部分学生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所写的习作不仅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而且能正确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具体生动,已达到五年级的习作水平,其他大多数学生能按照要求进行习作,但不够生动,因其课外阅读有限,所以 “言之无物”,有少数后进生作文基本功较差,“文不对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各类习作目标设置 1、以写人为主的习作目标

1)能抓住人物 的特点,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把表达具体,反映人物的真情实感。

2)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具体。 3)能学会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4)写真情真言,不说假话。 2、以写事为主的习作目标

1)把事情写完整。把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通常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有时可以倒叙、插叙等。

4)要写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15

3、以写景物为主的习作目标

1)通过细致观察,抓住观察物的特点,细致描写。 2)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有详有略。

3)能适当的使用打比方、拟人能修辞手法。 4、以想象为主的习作目标

1) 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 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文章的形式。 3) 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三、教学策略

1、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教材都是以谈话的方式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造成一个蓄势待发的态势。这样的谈话和看似平常的提问,能把习作的要求能引发学生心灵的共振,变成学生倾吐的愿望和动机,学生能领略到表达和交流的乐趣。当然,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习作教学也要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2、创设良好习作的氛围。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恰当运用设备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习作的要领。

3、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4、适当点拨。学生受年龄、视野、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有许多未知和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5、鉴赏优秀作文,诵读、积累适当的优秀习作,学习写作的方法。 6、重视习作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不但要告诉学生的习作优点,还要指出其不足和缺点,并且要告诉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必要时要面批面改。

7、重视课堂上的写段训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较强的练笔意识,重视引导学生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如写读了课文的感受、启示,续编故事,扩写、改写,此类练笔费时不多,

16

但可以收到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和灵活练习书面表达的双重效果,也会有效地改变阅读课上不动笔的习惯。

四、评价设计

首先必须明确评价学生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激励学生写作热情、促进学生成功。因此评价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

1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2.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对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的要进行积极的评价,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4.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平时的习作教学总是有意无意的拔高要求,通过研读课标,使自己更好地把握了课标精神,理清了不同学段尤其是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知道习作教学应当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入手,让作文成为学生身心愉悦的事情,从而推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王翠

摘 要:作文教学应当教会学生把握重点。本文结合笔者作文教学实践,在分析作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小学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高年级的小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对作文的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如何使作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感情真实,是作文教学与训练的重点。现结合笔者的作文教学实践,对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作一初浅的探究。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7

目前,大多数小学生视作文如虎,对作文缺乏兴趣和激情,少有真情实感和个性,这是一个普遍的不争的事实。应该说,这与作文教学不无关系。笔者以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至少存在三方面的现象。

1、重作文轻情感。作文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表达,是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的真实表达。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教师非常重视写作知识与技巧的传授指导,一味追求作文形式新颖、具有个性化的文章,而忽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的引导,从而导致学生在作文时更多地关注作文的结构和技巧,对内容与情感的真实性并不在意。更让人遗憾的是,在考试业绩的压力下,教师要求学生背范文,建立各类文体的模板,作文时直接套用。这就是学生并未去杭州西湖,却能够写出一篇高分景观美文的原因。短期的高分作文效应掩盖了学生作文本应具备的个性化体验,本应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真实情感,因而阻碍了学生作文的发展前景。

2、重书面轻口语。作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又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种,两者相辅相成。由于教学进度的制约,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积累、运用”里的“口语交际”部分,教师很少组织训练,甚至不进入教案。课堂上所谓的训练,也把“先说后写”演变为“先写后说”,长此以往,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渐下降,一旦发言,紧张结巴,条理不清的现象便屡见不鲜。

3、重指导,轻讲评。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指导和讲评是两个相互依存的重要环节。指导课解决“写什么”,讲评课解决“怎样写和如何提高”。对于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怎样写”的方法,“如何提高”是针对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讲评与指导,培养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和修改作文的习惯,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作文实际,结合教师的作文讲评与指导修正作文,获得提高。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在作文教学中宜采取“重讲评,轻指导”的教法。但大部分教师针对学生作文基础薄弱的现状,要么急功近利,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强势介入学生作文,在作文本上详细批阅,要求学生遵循指定的修改方向重抄;要么在课堂上统一讲评,浅入浅出,未能针对不同的个体因材施教,学生得到的仍然是写作的思路和方法,而不知自己习作的得与失,很少体验写作的成就感,以致对写作毫无兴趣可言。

二、改变目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的策略

所谓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表露,作文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砝码,同时也体现着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综合素养。在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引导学生主动地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为,重在以下二方面着手调整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将课堂迁移到课外,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身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世间的善恶。植树节前,布置学生写了一篇《植树在自然》。植树节当天,笔者将本班学生分组,走进大自然,分工协作进行植树活动,并适时在现场布置作文题《植树在自然》。学生的学生作文的情况

18

是,生动对自然的风景和植树的乐趣,全文流淌的是鲜活的内心感受。笔者用摄像机全程将学生植树活动的场景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记录下来,并制成了CAI课件。在多媒体教室,笔者组织学生讲评作文,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加趣味性。根据作文的实际情况播放影像资料,重现现场情景,让学生将自己的前后两文对照,发现自己作文的缺点,课后修改,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由衷的兴奋,发言踊跃,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见,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是多么重要。

2、指导学生丰富课外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量,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量、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作文水平均会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和提高。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往往无话可说,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原因就在于平时的阅读量不够,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缺少,导致文如嚼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内外阅读,列出适合学生年龄阶段阅读的各类书籍。从而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笔者为学生所列的书单,包括中外名著、寓言、童话等青少年阅读版,指定阅读时间,课堂开展书评活动,指导写读后感。从三年级坚持到五年级,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各类知识,形成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后,写了一篇《西游记后传》,用文言写成,想象奇特,诙谐幽默,着实让人惊喜。实践证明,指导学生丰富课外阅读,学生的作文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少数学生参加作文竞赛屡屡获奖。

总之,作文教学无定法,但根据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体验社会生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无疑是事半功倍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实验小学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g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