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时光

更新时间:2024-04-19 0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时光——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和专业成长之我见

教师的幸福在哪里?可能有一些人认为,备课上课,发试卷考学生,满足于依照教参讲课文,中规中矩上课,抓好高考中考,成绩好了,奖金就高,评先评优就多一份砝码,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师了,也许还成了“名师”呢。殊不知这样的思想早已生锈,这样的眼光如此势利,这样的专业发展观如此落伍,以这样的职业幸福观如何能托起明天的太阳?因此,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正确的教师职业幸福观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让职业幸福扎根于专业成长的沃土

什么是职业幸福?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我想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职业幸福就是看到经过自己的引导,学生成为了一个会创造性学习,有创造能力的人。

从无忧无虑的童年,到青涩懵懂的少年,到初涉世事的青年,一路走来,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来自老师的谆谆教诲。《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老师不光是储备着知识随时准备传授给学生的人,还可以与学生分享人生中的快乐幸福分担痛苦彷徨。故而老师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非常伟大而崇高的。还记得初入行时,我的心中很是忐忑。因为我知道,教师,这个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因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深深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的智慧。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便是“教师专业的成长”。 二、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幸福的源泉

奔走于忙碌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时常会丧失了对职业幸福的敏锐感受呢?那是因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职业倦怠感所困扰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职业倦怠感,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幸福的源泉呢?

1、生命性—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立足之本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把教育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展、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

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就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理解了生命教育的这一份凝重,于是我有了对这一职业的挚爱,这份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教育是我们终生从事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一份工作。我热爱她,这爱在我青春的步旅中定型。十年寒窗,在老师的羽翼下,我读懂了《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懂得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真谛。当我拥有“老师”这个称呼时,我敞开青春激荡的胸怀,伸出青春活力的双臂,全身心的拥抱这“天赐良缘”。我安心当教师,乐于育人,勤于教书。我热爱教育事业,这爱在人们的信任中升腾。我理解生命的生成性,于是有了不把自己预先设定的目标僵硬地规束学生、限定学生的教学理念,也才有了无优生和差生的分别,当一个个“励才之星”诞生之时,我体悟到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我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生成性情境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探究,走出校门读无字之书,让学生在探索世界、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性,在自我不断超越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力量与意义……一桩桩,一幕幕,记录着我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步履,释放着我献身教育的情怀,我的生命也在这理解尊重和善待中升华,一种职业的幸福感在心头油然而生。 2、生活性—生活化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百科全书

陶行知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不直接等同于教育,但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

我是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常常这样想:英语与我们学生生活的语言环境相差较大,如果我们的英语课是令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喜欢的课该会多好。本着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的理念,我组织了这样一节课。

这节课,主要是围绕句型When’s your birthday?所进行。我一开始就做出很神秘的样子,问学生 One of our students’birthday is coming,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out: Whose birthday is coming? 学生都很兴奋地回答,Yes! 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课文重要句型的练习。学生在小组内马上行动起来,许多学生除了用上When’s your birthday? 以外都自然而然地用上一些学过的句型,如:Is today your birthday? / How old are you? / What did you do last birthday? 其实学生对于能力范围之内的东西,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好奇心,带着竞赛的心理相互交流,自我发挥是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的任务。而有时老师过多的语言支架反而让学生受到约束,所以课堂上每一环节上的任务易精不易多,教师对学生的语言、

知识的要求要顺序渐进,而不应盲目追求。

在这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在电脑里播放了生日快乐歌,号召全班同学一起为正好在当天过生日的一位同学唱起了生日快乐歌。然后学生踊跃向这位同学送起了祝福,“Wish you happy everyday! Wish you healthy! Wish you have a good future!”感觉是在开生日party,但老师所示范的句子学生一句也没少练,没少说。无可置疑创设生活情景是这节英语课成功的一大亮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为它较成功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又一个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与情景,让学生最大限度体现生活英语及英语生活的成功感与喜悦之情,使得学生获得了思维训练和美的享受,达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境界。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去生活,去经历生活的一切,去创造生活。也让我懂得了如何有情趣地生活,有爱心地生活,负责任地生活的道理。这也就是我专业成长中领悟到的幸福真谛之所在。

3、发展性—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促进学生发展,就要实施有效性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凭借应有的远见和自信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出睿智选择,才能够使自己的知识常用常新。只有终身学习永不倦怠,知识版本不断升级,自觉警醒,不囿于经验积累,才能使自己的“一桶水”永不干涸。

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吸收新知识,调整经验结构,提高认识,加强心理素质。所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给自己充电的机会,去泰州参加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参加江苏省口译考试,考取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习等等,每一次的学习都会让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经过新鲜出炉的知识的洗礼,我的头脑又一次充满了面对学生的信心。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随时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订阅教育教学方面的杂志,经常教研网站了解教育指导方向的最新动向,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将教师这份平凡的职业做到细致,做到极致。 那么,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呢?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以学校发展为基础、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一项极好的研究活动。因为每一所学校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它是以各个学校不同的理念为土壤,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指导方向,进行深入而实用的研究。由于和本校的事情紧密联系,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同时由于是有组织、有单位的研究,还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可以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而且还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整个校本课程制定和实行的过程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读书。很多优秀的教师也是如此,他们酷爱读书,手不释卷。是书本赋予了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因为书本赋予了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些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关键就是腹中空空,教师的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

“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作为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没有理论支撑做什么都是盲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远程培训来促使自己的专业快速成长。读书,培训学习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第一次开公开课的时候,我很是懵懂,恨不得有位专家来帮我把教案写好,把课件做好,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写好,让我背掉才好。经过了第一次的磨炼,我明白了,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一节课。要备好一节课,首先要备好学生和教材。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后,要以本单元的主要目标位起点。比如,在备9年级第二单元,颜色和情绪,这一单元的阅读部分时,就要以整个单元的话题颜色对情绪的影响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所有的课堂活动都以激发学生主动开口讲颜色对情绪的不同影响为目标。同时,联系现实生活中颜色的正确运用,比如,房间的装修,衣服的选择等,让学生做参谋,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在这样的主导思想的指引下,我备出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公开课。

同时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所以,这样的一个“磨课”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而认真倾听每一节公开课,也可以领略到“万千风情”。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教学反思,其实是为了下一节课可以比这一节上得更好。谁也不能担保自己备课时能够预料到所有可能出现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上课的过程中,随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浮出水面的问题正是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重点难点。每一次课后都切实认真地写下教学反思是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还可以借助团体的力量,学习年级组、备课组的总结和反思,借助集体的智慧,促进自己的成长。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自己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专业成长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体会专业幸福的路上不断上下探索。一位老教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把这段话写在这里,与大家共勉: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荣誉和赞美,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的奉献;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物质和金钱,因为我们怕世俗的物欲污染了我们纯洁的心灵;不要给我们太多的称号,因为我们只喜欢两个字“老师”……

教师幸福八句话(回应教师的职业幸福)

第一句:快乐是一种美德。(反之,不快乐是一种缺德。)

第二句:微笑是一种力量。老师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内心的阳光就 有多少。

第三句: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习惯成就优秀的人。 第四句:成功是一种心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第五句:歌唱是心灵的阳光。

第六句:简单就是享受。学会过简单的生活,少一点虚假的客套。 第七句:清白是温柔的枕头。

挣的每一分钱在阳光下都熠熠闪光,因为每一分钱都浸透着自 己的汗水和付出。

第八句:幸福是灵魂的香味。有灵魂要有信仰。 你想做什么样的老师?(回应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一类教师,像草一样的活着。你尽管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你给学生的绿色和影响都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类教师,像藤一样的活着。拱手把自己的命运交给靠山,没有靠山就像藤一样无法生存。虽然也能长高,看似走了捷径,但永远长不大。靠山不需要你的时候,你什么也不是。靠山倒了,你也就倒了。

第三类教师,像树一样的活着。这一类教师首先是一个具用“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虽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履的理想,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像树一样不断的成长,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虽然可能会经历更多的风雨,但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远看,你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走近,你能给人一片绿荫,即使倒下了,你依然是栋梁之材。这一类老师,不但书写着学生成长的童话,也书写着自己的职业传奇、生命传奇。 营造“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

黄玉平(桐庐三中校长)

对职业的热爱才会觉得幸福,但每个人的幸福感不一样,满足度也不同。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登山的人背了包袱负重前行,越背越觉得很重,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个小女孩背着一个比她小的小男孩也在很吃力地走。登山者就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重量不吃力吗?小姑娘很生气地说,“我才不是背着重量,我是背着我弟弟”。

我们学校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不算很好,但老师们都觉得在这里教书心情很舒畅。回老家时,学校会把买好的车票递到他们手上,并且在晚些时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否平安到家,这些其实是小事情,但是学校的关爱让老师们觉得很满足。我们提倡一种“仁者爱人”

的工作状态,因为学校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他们,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形成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 动态的幸福感需要“内驱力” 吴吉春(杭州西湖区教育局局长)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一个运动员设定的奥运会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这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

学校应构建一个动力系统,把行政推动力和市场配置力结合起来,用这样一种机制来关心、培养、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充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保障和显示系统,在一个好的人文环境中,让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幸福和适当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提倡教师的专业精神 叶翠微(杭州二中校长)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精神的提升。一个教师,他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多元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充满着直觉。他对学生应该亲和、平视、呵护,对家长应该理解、尊重,对社会应该关爱,这是教师的一种修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但又不是惟一,幸福感应该是多元、多姿、多态的。职业幸福感是专业知识的动力,但又不是全部,两者之间是通过一种教师专业知识引领,让教在另一个班上,老师问:“你们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饱经

风霜的脸?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车夫的脸呢?”这时,同学们有的形容颧骨突出、脸色蜡黄、头发很乱等等,老师再继续问:“你们还能看出脸上别的什么吗?”又有同学说车夫肯定家里很穷,身体不好,也许还有病,但他没办法,因为要赚钱养家;有的说车夫比常人更会吃苦等。最后老师又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呢?”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大家有的说会拿出身上所有的钱来帮助车夫;有的表示会立刻打电话到医院,叫救护车过来;有的则说会把自己的爸爸叫过来,因为爸爸是医生,可以免费为车夫出诊。老师显然也被感动了,说:“你们都很有爱心,都是好孩子。”

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却被两种方式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在应付上课,一个是在享受上课。其实上课是一个高峰体验,一个只知道上课的老师是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的,

他们时常为了寻求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老师,生命是完全打开的,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是什么在影响教师“幸福感”? “转会费”伤了老师心

俞竹华(杭州大成实验学校副校长)

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上海曾经对职场人士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的职场人士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教师的幸福感据说只有8%。 曾听说这样一个事:杭州有位普通教师要求调动工作,校长开出2万元的“转会费”。教师和学校本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转会费势必伤害了这名教师的尊严,也制约了他在专业上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业务提升了。职业自由,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如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家访形式,通过网络、电话、短信、茶楼座谈等形式,帮助学校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教师认为最开心的还在于学校领导给予的正确评价。这是一种柔性化的学校管理理念。 3~10年教龄的老师最有压力 沈毅(余杭高级中学校长)

我们学校由于近年扩张,一大批新教师涌入了学校,我们给新教师创造了很多学习机会,期望他们能得到最大锻炼,迅速成长为年轻有为的教师。可就在上一学年的职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却发现,满意度最低的就是这些教龄在3~10年的教师,他们反应的问题普遍集中在压力上,精神压力、职称压力、家庭压力和教学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让我们意识到,在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时,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的幸福感,增加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

我们曾经邀请华师大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结果却发现每个教师的需求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就按照自愿原则,分问题、成因、策略和补充四个步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就自身碰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让每个教师都觉得培训对自我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

教师的心理有“软肋” 施光明(杭州市教科所所长)

教育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教师有充分准备的机会。有的教师心理有脆弱的一面,面对强大的精神压力,有时会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幸福来自生活而不是工作。我们要培养和引导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老师形成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承受住压力。

此外,还应该培养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像鲁迅、闻一多这样的大文学家都是有着良好学识和修养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要让幸福感沦丧在重压之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包括生活态度和学识等各方面的提高。 幸福源程序:仁者爱人 师获得更多的启发。

“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论坛综述

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前夕,浙江省教育学会、教科院联合举办了“教师心理成长与职业幸福感”论坛。来自全省的16位教育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发言。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正期待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不必过分地强调师道尊严,要时时刻刻注意多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空间;不要被考试分数、升学率缚住了手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更显得重要;我们应该用平凡的语言和新的视角来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师生共成长的过程恰是和谐教育的价值体现。

“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2005-09-26

在第二十一个教师节前夕,省教育学会、省教科院联合举办了“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论坛。来自全省的16位教育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采发言。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以新课程为载体的素质教育正期待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即不必过分地强调师道尊严,要时时刻刻注意多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自主成长的空间;不要被考试分数、升学率缚住了手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更显得重要。我们应该用平凡的语言和新的视角来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关注教师最深层的心理,让教师这个阳光下的职业真正体现出阳光的一面。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师生共成长的过程恰是和谐教育的价值体现”。《钱江晚报》、《教育信息报》分别于9月5日、9月 日以整版篇幅对论坛上的观点作了详尽报道。

一、教师所感受的幸福

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提出:享受上课,教师才有幸福感。他认为,我们的教师并不缺乏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也不缺乏教育、科研水平,缺乏的是对生命的探索和感悟。我曾听两个六年级的老师上同一堂语文课《我的伯父鲁 先生》,其中有一段关于车夫外形的描写:“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痛苦的表情”。第一位老师这样问同学,“谁知道饱经风霜的意思呢?有同学站起回答:“就是一个人吃了很多风很多霜。”老师立刻否定说:“风和霜怎么吃啊?”第2个同学回答:“就是一个人经历了很多风霜。”老师又问:“那风霜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说:“应该是真的吧!”老师说:“错了。”第3个同学显然已背过正确答案了,他从容不迫地说:“指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嗯,同学们记住了,这才是最正确的答案。”我看到这个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正确答案终于出来了。在另一个班上,老师问:

你们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车夫的脸呢?这时,同学们有的形容颧骨突出、脸色蜡黄、头发很乱等等,老师再继续问:“你们还能看出脸上别的什么吗?”又有同学说车夫肯定家里很穷,身体不好,也许有病,但他没有办法,因为要赚钱养家;有的说车夫比常人更会吃苦等。最后老师又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呢?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大家有的说会拿出身上所有的钱来帮助车夫;有的表示会立刻打电话到医院,叫救护车过来;有的则说会把自己的爸爸叫过来,因为爸爸是医生,可以免费为车夫出诊。老师显然也被感动了,说:“你们都很有爱心,都是好孩子。”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却被两种方式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在应付上课,一个是在享受上课。其实上课是一个高峰体验,一个只知道上课的老师是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的,他们时常为了寻求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老师,生命是完全打开的,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杭州萧山区第三高中夏海燕、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金莹二位老师则从自己的亲自经历谈了幸福的感受。夏老师是比较喜欢自由的人,当她刚走上讲台,听说要当50多个孩子的班主任,整个人就像孙悟空被念紧箍咒一样。“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男生在看漫画书,当时很生气,就一把撕掉了他的漫画书,他就像—头小狮子似地咆哮起来,要我赔偿。我心里特委屈,觉得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尊严,眼泪马上就要涌出来了,好容易等到下课,我立刻就离开教室。这件事情发生后的第

三天,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封信,就是那个男生写的道歉话我给他回了信。后来我才知道,他找过我好多次,我都不在。为了写这封道歉信,他还专程请教了班上文笔较好的女生,费了很多功夫。学生的行为感动了我,让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温暖。”金老师在会上说,刚从师范毕业肘,我并没有觉得当老师是件幸福的事,因为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教师,我觉得她很辛苦。班上有这么一个男孩子,他很乖,上课回答问题也很好,但做家庭作业一塌糊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次我偶然看到他手臂上一条条血印子,他说是妈妈拿刀砍的。震惊之下,我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男孩的妈妈是个职场白领,她一直对我重复着这样的话“我自己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就是不好?”看到小男孩房间里堆积如山的课外练习本,我才明白。他每晚都把时间花在做其他练习上了,怎么还能抽出时间认认真真做家庭作业呢?这孩子每天放学都喜欢独自回坐在学校附近的珍珠奶茶店,一直不肯回家,哪怕晚一分钟也好。后来我建议,小男孩先住到我家一段时间,又让他妈妈来学校听课,他妈妈几次观察发现。儿子没有想像中那么一无是处,而且是思维敏捷,反应很快,最后她想通了,以新的眼光看待孩子。而小男孩很有趣,有段时间,我经常发现他和我同路,坐同一路公交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听父母说,那段时间社会治安不好,怕我一个人回家有危险。我真的很感动,那么小一个孩子,已经懂得保护老师了,这是我当老师最幸福的事。

校长和教师们的共同感受是: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源于教育对象——学生

装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付出的真情回报。教师固然需要社会地位,需要较多的劳动报酬,以及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但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中得到弥补。唯有学生的幸福和爱,才能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

二、是什么影响教师“幸福感”?

杭州大成实验学校副校长俞竹华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上海曾经对职场人士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的职场人士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教师的幸福感据说只有8%。曾听说这样一个事:杭州有位普通教师要求调动工作,校长开出2万元的“转会费”。教师和学校本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转会费势必伤害了这名教师的尊严,也制约了他在专业上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业务提升了。职业自由,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如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家访形式,通过网络、电话、短信、茶楼座谈等形式,帮助学校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教师认为最开心的还在于学校领导给予的正确评价。这是一种柔性化的学校管理理念。 余杭高级中学校长沈毅认为3-10年教龄的老师最有压力,我们学校由于近年扩张,一大批新教师涌入了学校,我们给新教师创造了很多学习机会,期望他们能得到最大锻炼,迅速成长为年轻有为的教师。可就在上一学年的职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却发现,满意度最低的就是这些教

龄在3~10年的教师,他们反应的问题普遍集中在压力上,精神压力、职称压力、家庭压力和教学压力压和他们喘不过气来。这让我们意识到,在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时,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的幸福感,增加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我们曾经邀请华师大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结果却发现每个教师的需求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就按照自愿原则,分问题、成因、策略和补充四个步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就自身碰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让每个教师都觉得培训对自我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

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认为教师的心理有“软助”,教师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教师有充分准备的机会。有的教师心理有脆弱的一面,面对强大的精神压力,有时会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幸福来自生活而不是工作。我们要培养和引导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老师形成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承受住压力。此外,还应该培养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像鲁迅、闻一多这样的大文学家都是有着良好常识和修养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要让幸福感沦丧在重压之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包括生活态度和常识等方面的提高。 三、幸福源程序:仁者爱人

桐乡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周施清认为人际关系要和谐,首先是人际关系的

和谐。一个教师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充满智慧和活力,否则就可能带着负担和压力工作。我们很重视教师在精神生活上的发展,有老师要调动时,学校会送他们一束花,并且对他们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定期展开一个“反思”工作,让教师给学校提建议。 桐庐三中校长黄玉平认为应营造“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对职业的热爱才会觉得幸福,但每个人的幸福感不一样,满足度也不同。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登山的人背了包袱负重前行,越背越觉得很重,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个小女孩背着一个比她小的小男孩也在很吃力地走。登山者就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重量不吃力吗?小姑娘很生气地说,“我才不是背着重量,我是背着我弟弟”。我们学校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不算很好,但老师们都觉得在这里教书心情很舒畅。回老家时,学校会把买好的车票递到他们手上,并且在晚些时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否平安到家,这些其实是小事情,但是学校的关爱让老师们觉得很满足。我们提倡一种“仁者爱人”的工作状态,因为学校要得到老师们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他们,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形成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

杭州西湖区教育局局长吴吉春认为动态的幸福感需要“内驱力”,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一个运动员市定的奥运会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

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这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

学校应构建一个动力系统,把行政失去力和市场配置力结合起来,用这样的一种机制来关心、培养、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充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保障和显示系统,在一个好的人文环境中,让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幸福和适当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提倡教师的专业精神,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精神的提升。一个教师,他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多元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充满着直觉。他对学生应该亲和、平视、呵护,对家长应该理解、尊重,对社会应该关爱,这是教师的一种修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但又不是惟一,幸福感应该是多元、多姿、多态的。职业幸福感是专业知识的动力,但又不是全部,两者之间是通过一种教师专业知识引领,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启发。

一、教师所感受的幸福

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著名特级教师)提出:享受上课,教师才有幸福感。他认为,我们的教师并不缺乏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也不缺乏教育、科研水平,缺乏的是对生命的探索和感悟。我曾听两个六年级的老师上同一堂语文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其中有一段关于车夫外形的描写:“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无比痛苦的表情。”第一位老师这样问同学:“谁知道饱经风霜的意思呢?”有同学站起来回答:“就是一个人吃了很多风很多霜。”老师立刻否定说:“风和霜怎么吃啊?”第二个同学回答:“就是一个人经历了很多风霜。”老师又问:“那风霜是真的还是假的?”学生说:“应该是真的吧!”老师说:“错了。”第三个同学显然已背过正确答案了,他从容不迫地说:“指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嗯,同学们记住了,这才是最正确的答案。”我看到这个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正确答案终于出来了。在另一个班上,老师问:你们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车夫的脸呢?这时,同学们有的形容颧骨突出、脸色蜡黄、头发很乱等等。老师再继续问:”你们还能看出脸上别的什么吗?”又有同学说车夫肯定家里很穷,身体不好,也许有病,但他没有办法,因为要赚钱养家;有的说车夫比常人更会吃苦等。最后老师又问:“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做呢?”全班同学几乎都举起了手,大家有的说会拿出身上所有的钱来帮助车夫;有的表示会立刻打电话到医院,叫救护车过来;有的则说会把自己的爸爸叫过来,因为爸爸是医生,可以免费为车夫出诊。老师显然是被感动了,说:“你们都很有爱心,都是好孩子。”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却被两种方式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效果,一个是在应付上课,一个是在享受上课。其实上课是一个高峰体验,一个只知道上课的老师是体会不到职业幸福感的,他们时常为了寻求结果而焦虑、痛苦、烦恼。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老师,生命是完全打开的,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才能真正体会到职业幸福感。

杭州萧山区第三高中夏海燕、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金莹两位老师则从自己的亲自经历谈了幸福的感受。夏老师是比较喜欢自由的人,当她刚走上讲台,听说要当50多个孩子的班主任,整个人就像孙悟空被念紧箍咒一样。“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个男生在看漫画书,当时很生气,就一把撕掉了他的漫画书,他就像一头小狮子似地咆哮起来,要我赔偿。我心里特委屈,觉得在学生面前失去了尊严,眼泪马上就要涌出来了,好容易等到下课,我

立刻就离开教室。这件事情发生后的第三天,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封信,就是那个男生写的道歉话,我给他回了信。后来我才知道,他找过我好多次,我都不在。为了写这封道歉信,他还专程请教了班上文笔较好的女生,费了很多功夫。学生的行为感动了我,让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温暖。”金老师在会上说,刚从师范毕业时,我并没有觉得当老师是件幸福的事,因为我的母亲也是一位教师,我觉得她很辛苦。班上有那么一个男孩子,很乖,上课回答问题也很好,但做家庭作业一塌糊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有次我偶然看到他手臂上一条条血印子,他说是妈妈用刀砍的。震惊之下,我决定对他进行一次家访。男孩的妈妈是个职场白领,她一直对我重复着这样的话:“我自己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就是不好?”看到小男孩房间里堆积如山的课外练习本,我才明白,他每晚把时间花在做其他练习上了,怎么还能抽出时间认真做家庭作业呢?这孩子每天放学都喜欢独自坐在学校附近的珍珠奶茶店,一直不肯回家,哪怕晚一分钟也好。后来我建议,小男孩先住到我家一段时间,又让他妈妈来学校听课,他妈妈几次观察发现,儿子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一无是处,而且是思维敏捷,反应很快,最后她想通了,以新的眼光看待孩子。而小男孩很有趣,有段时间,我经常发现他和我同路,坐同路公交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听父母说,那段时间社会治安不好,怕我一个人回家有危险。我真的很感动,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已经懂得保护老师了,这是我当老师最幸福的事。

校长和教师们的共同感受是: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源于教育对象——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付出的真情回报。教师固然需要社会地位,需要较多的劳动报酬,以及人性化 工作环境,但很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中得到弥补。唯有学生的幸福和爱,才能使教师感受到的职业幸福。

二、是什么影响教师的“幸福感”?

杭州大成学校副校长俞竹华认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上海曾经对职场人士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的职场人士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教师的幸福感据说只有8%。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杭州有位教师要求调动工作,校长开出2万元的“转会费”。教师和学校本就是鱼和水的关系,转会费势必伤害了教师的尊

严,也制约了他在专业上的发展,就更谈不上业务提升了。职业自由,是教师专业成长中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如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家访形式,通过网络、电话、短信、茶楼座谈等形式,帮助学校了解家长的真实需求。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而教师认为最开心的还在于学校领导给予的正确评价。这是一种柔性化的学校管理理念。

余杭高级中学校长沈毅认为,3-10年教龄的老师最有压力。我们学校由于近年扩张,一大批新教师涌入了学校。我们给新教师创造了很多学习机会,期望他们能得到最大锻炼,迅速成长为年轻有为的教师。可就在上一学年的职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却发现,满意度最低的就是这些教龄在3-10年的教师,他们反应的问题普遍集中在压力上,精神压力、职称压力、家庭压力和教学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让我们意识到,在关心教师的职业行为时,更要关心的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的幸福感,增加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我们曾经邀请华师大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结果却发现每个教师的需求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就按自愿原则,分问题、成因、策略、补充四个步骤,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就自身碰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让每个教师都觉得培训对自我专业成长是有帮助的。

杭州市教科所所长施光明认为教师的心理有“软肋”。教育的快速发展并没有让教师有充分准备的机会。有的教师心理有脆弱的一面,面对强大的精神压力,有时会为一点小事想不开。我们在关注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幸福来自生活而不是工作。我们要培养和引导那些缺乏生活信念的教师形成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才能承受住压力。此外,还应该培养教师高雅的生活情趣。像鲁迅、闻一多这样的大文学家都是有着良好常识和修养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不要让幸福感沦丧在重压之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包括生活态度和常识等方面的提高。

三、幸福源程序:仁者爱人

桐乡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周施清认为首先是人际关系要和谐。一个教师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充满智慧和活力,否则就可能带着负担和压力工作。我们很重视教师在精神生活中的发展,有老师要调动时,学校会送他们一束花,并且对他们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定期展开一个“反思”工作,让教师给学校提建议。

桐庐三中校长黄玉平认为应营造“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对职业的热爱才会觉得幸福,但每个人的幸福感不一样,满足度也不同。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登山的人背了包袱负重前行,越背越觉得很重。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个小女孩背着一个比她小的小男孩也在很吃力地走。登山者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重量不吃力吗?小姑娘很生气地说:”我才不是背着重量,我是背着我弟弟!”我们学校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不算很好,但老师们觉得在这里教书心情很舒畅。回老家时,学校会把买好的车票递到他们手上,并且在晚些时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否平安到家,这些其实是小事情,但是学校的关爱让老师们觉得很满足。我们提倡一种“仁者爱人”的工作状态,因为学校要得到老师们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他们,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形成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

杭州西湖区教育局局长吴吉春认为动态的幸福感需要“内驱力”,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一个运动员自定的奥运会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这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

nbsp; 学校应构建一个动力系统,把行政推动力和市场配置力结合起来,用这样的一种机制来关心、培养、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充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保障和显示系统,在一个好的人文环境中,让教师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幸福和适当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提倡教师的专业精神,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精神的提升。一个教师,他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多元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充满着直觉。他对学生应该亲和、平视、呵护,对家长应该理解、尊重,对社会应该关爱,这是教师的一种修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但又不是唯一,幸福感应该是多元、多姿、多态的。职业幸福感是专业知识的动力,但又不是全部,两者之间通过教师专业知识引领,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启发。

在网上看到一位农村教师的博文:“又到教师节了,想对所有为教育事业而忙碌的老师们说声“节日快乐”,更想对长期工作在农村的老师说点什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便想从做个幸福的农村老师说起。

农村老师的幸福缘自每天上班路上的自在。映着五彩的朝霞,迎着清香的晨风,在满目是绿的乡间石子路上,听着车轮碾过石子的沙沙声,不时还可以看见鸟儿以无比轻盈的姿态在你的眼前掠过,听着他们动听的歌声,那是一种何其自在的享受啊!与城市老师相比,少了几分担心,因为路上不会有拥挤不堪的情景,所以不必总是小心翼翼地注意避让什么,也不用担心第三只手会伸向你的挎包。你只管放心大胆地行你的路,看你的景。

农村老师的幸福缘自一年四季美丽的田园风光。春天的时候,望着一片又一片的金黄,看着一方又一方的翠绿,闻着一阵又一阵的清香,你想不贪心也不行,总是一看再看,一嗅再嗅。夏天来临,田野

里有的是忙碌的庄稼人的身影,幼小的秧苗在他们的照顾下天天长,夜夜长,那种勃勃的生机怎能不叫人赞叹?秋天悄悄为绿色的田野换上新装,这时你不时可以闻到成熟的稻香味,心中升起的是一份丰收的喜悦。冬天偶尔可以享受一下白雪覆盖的原野,银装素裹,颇有诗意。

农村老师的幸福缘自一颗平淡的心。在农村从教,少了几分城市的花俏,少了几分城市的险恶竞争,少了几分为还清住房贷款而奔波的忙碌,傍晚在幽静的小路散散步,满足于这种平淡的生活,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因为幸福缘自平淡,平淡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看完这篇博文,对这位农村教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会和我一样,在平凡而平淡的工作中体会着不平淡的幸福。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无邪学生,只要你拿出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一个好老师。学生的爱促进教师幸福感的形成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丰富情感的生命个体。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教师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学生,将他们送到了理想的彼岸,使他们在浩瀚的大洋中驰骋。学生们是一直不会忘记这份情感的,无论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上社会,都会一直表达着这份敬意。公式定理可能已经淡忘,但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那份情谊却永远难以忘记。教师节之际,收到学生们的一份份贺卡,虽然礼薄,但教师感到的是一种欣慰,更是一种幸福。学生的爱是满足教师幸福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的爱相比,它更加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每当夜幕降临,在居

住小区的公园里散步时,学生和家长热情的问候声不绝于耳……你就会感觉到做一辈子教师,是多么幸福啊!就让我们安心地在这儿享受作教师的幸福吧!

在专业成长中感受教师职业的幸福

2010-09-09 15:01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浅谈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要素

摘 要: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有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可以促进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培育和提高。本文主要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要素,从要做一个善于追求的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要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四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职业幸福 专业成长 内在要素

什么是幸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尊重的需要都归为“缺失性需要”,但单独把自我实现的需要归为“成长性需要”;并认为“缺失性需要”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生病,但一旦这类需要得到满足病就好了,但病好了并不会让你觉得幸福;真正让你得到幸福的却是“成长性需要”。所谓成长性需要就是个体对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专业素养提升的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的专业能力比较高,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赢得了同事的尊重、领导的欣赏、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在成果和尊重面前,感到很有幸福感,这是专业成长的一种幸福。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其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有较强的职业幸福感,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反之,教师有了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又可以促进自身职业幸福感的培育和提高。本文主要围绕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要素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做一个善于追求的教师

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明确的价值取向。有的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心理压力较大,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一种事业来对待,甚至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这样的教师是不会有幸福感的,也很难体会到教育教学中的乐趣,更多的是做教师的痛苦和煎熬。其实,只有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理想来对待时,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育事业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贡献给它,贡献给学生,在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中,体会工作的愉悦、生命的幸福。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

其次,教师要有自己专业成长的发展规划。朱永新说:“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教师仅仅有职业理想还不够,还要有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的动机,并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一步步前进,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变成现实。有的教师整天深陷于机械的教学和事务性的琐事,按照自己的惯性方式前行,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职业的倦怠。这样的教师只能是平庸的“教书匠”。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我们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把寻求专业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把不断实现专业成长和成熟作为一种人生境界来追求,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其中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很重要。发展规划既要有长远性,又要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还要根据形势和要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修改自己的发展规划。规划要对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等个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旨趣、发展的方向和路径,还要考虑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策略,即由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 二、做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强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教师作为学生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持续学习、不断更新,从而把握社会和时代的前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要读有关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读与所任教学科相关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书籍,更要读最新的教育教学类的期刊杂志,并借助网络平台捕获最新的教育信息,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知识和动态走向,不至于在教学实践中穿旧鞋走老路,落后于时代。如阅读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中国教育家和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等外国教育家的著作;阅读时下的教育专家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等和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高万祥等的著作。当然读书要讲究方法,一个教师不可能读所有的书,也不可能研究所有的专家学者的理论。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我们可以选一两个教育家或一两个方面分专题进行研究,深挖一口井,就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此外,向身边的同伴学习,这是教师完善自我的一条捷径。通过听课、研讨、交流直接向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实践,研究其中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把别人的智慧变成了自己的智慧,把集体的智慧变成了个入的智慧,促进自己不断的成长与发展。向学生学习,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教师要虚心与学生交流,用虚心好学的态度和行动去感染学生,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师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网络这一迅捷的学习工具,教师还可以随时随地调阅大量教育文献资料,接受远程教育,互传教育信息。

当然,学习不是模仿巨人,成为巨人的影子。那种脱离实践的需求,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把自己的学习与评职、晋升或长工资、等直接挂钩的做法,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在学习中要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获得的启发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三、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的知识、技巧和技能等基本要素,还要具有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知识系统、背景因素等进行反思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处于更多的理性控制之下,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状态。只有通过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从而使自己朝着研究型教师方向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反思。如“反思日志”法。很多成功教师在一天结束的时候会记下他们的教学经历,对其进行反思,从中提取经验,获取教益。日志可分成描述性的和分析性的,前一部分及时记下当天所发生的特殊事件,后一部分分析原因及应对措施。写反思日志是把谈话、观察等综合起来的一种简洁而统一的方法,它让我们快乐地回顾、审视自己的理解与发现之旅。又如“二次备课”法。我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要进行第二次备课,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修改上课前的教学预案,然后把教学过程中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和失败之处、探索和创新之处。这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再如“问卷调查”法。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问卷来获得一些具体的信息,并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来获得问题进行反思。“对话反思”法。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的一种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过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此可见,每一个教师在他的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努力成为一个反思型的实践者。但要使反思日常化确实很难,这不仅需要教师有敢于否定自我、正视反思结果的勇气,更需要教师的坚强意愿和自觉追求。 四、做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认为要做的事情是如此相似,以至于习惯成自然,无须反思、无需研究、无须改进,习惯最终成为了麻木的适应,这不利于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的幸福不在简单的重复劳动,而在于他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并且在不断创造的可能生活中能够找到幸福。作为一名教师,想要获得幸福,就必须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首先要有教研的意识。有些教师认为,教研是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搞的,要花费专门时间和精力,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事情繁杂,没有那么多时间搞研究。其实,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安于现状,保持敏锐的目光,善于发问,勇于进取,总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参与研究,既可以减少对教育教学研究的神秘感,破除对研究的迷信,又能增强对自己工作的理性解读能力与变革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有改革教育教学的热情和意识,把教研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研究成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务,成为自身的一种习惯。其次,要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发现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看不到问题所在,也不想去发现问题,甚至对工作中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缺乏问题意识,所以其工作长期以往无任何起色。事实上,在教师日常教学等方面会碰到许多困难,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如在“五严”规定的背景之下,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管理方式能否适应形势的变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指导学生在课余的学习?等等。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善于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次,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教师可利用申报课题、参加教育学术团体和学术活动、开展行为研究、撰写教育教学研究文章等途径,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如课题研究。教师可有选择的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在选题上应注意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尽量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而不要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往往都来自对教学活动的再认识,通过这种再认识,形成新的研究成果,发现新的研究方向,提高教研的能力。

幸福是个极富有魅力和诱惑力的字眼,古往今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在普遍地追求幸福,探寻幸福,而对幸福真义的把握无疑将有助于人们获得并创造幸福。在我国,人们对幸福的探讨则十分突出“己悦”与“众乐”。孔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也说人生有三乐“父母双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诈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里的“悦”与“乐”即是一种情感的满意状态,也即是一种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只是一种心境,所以幸福与否,全在于自己,全在于心,只要你想幸福,你就会幸福,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心的平安,自由自在,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只要你能笑对人生,你就能体会到幸福。看淡了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你也就有了一颗宁静的心,有了一份立身处世的从容。幸福是

一种独特的内心感受,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一种体悟。幸福是内心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飘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幸福可以是一种平淡,能享受平淡的人便是享受着幸福的人,人生之中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固然是一种幸福,但这种幸福并不仅仅是刹那的快感、瞬间的精神刺激,它应化为一种获得成功后的情感积淀,储存于我们记忆的深处;幸福源于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意味深长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安定的心境、开朗的心情、悠闲的良心,就可以在自己的内心里感知到幸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

教师的幸福人生需要我们用幸福的汗水甚至是泪水来滋润。身影疲惫,额头苍老,当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倘若我们能够坦然地迎接自己教育过的每一位学生的笑脸,那才是教师幸福的最高境界!

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胸怀理想的人。我们需要用理想感召学生,让学生即使离开我们的视线,也能乘着理想的翅膀飞翔;我们需要用理想温暖自己,在为理想的拼搏中收获生命的充实和幸福。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能经得住金钱诱惑的人。我们应该明白,工作需要挣钱,但决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如果我们念想的只是钱,那么我们将失去生活完整的意义。幸福的教师,一定是个性鲜明的人,当一个教师在他所从事的领域里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时,他就能获得许多意想之外的幸福和快乐。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教育是教师的生命,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的生活方式,是教师生命价值的体现。把学生从“生物人”提升为“社会人”、从较低的水平提升到较高的水平,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师的幸福也正体现在对这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肩负上。教育教学过程成了师生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共识、共鸣、共志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宣讲自己的信念,表白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袒露的心灵,诉说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成了学生的需要、向往;而学生的学,则成了教师的期待和目的。

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事业上一种基于生命、为了生命、促进生命成长的事业,驾驶职业的特殊就在于它天天要跟成长中的人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与对话,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而作为教育承担者的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造者。

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教师从自己的独特的工作对象----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

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专业成长。陶行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执教素质,成为一个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发展过程。教师应该在自己的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而且还是教师个人整体素质的发展,

而发展本身就能带给人幸福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f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