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E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09-06 2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dgge技术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生物技术通报
技术与方法
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6年第5期
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周琳1,3
张晓君2
李国勋1
张杰3**
(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保定071000;2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200240;3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
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摘要: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只限于环境样品中极少部分(0.1% ̄1%)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极大程度
地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综述了以16SrDNA为主要研究对象的DGGE/TGGE(Denaturing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原理,以其为主要手段结合PCR扩
增、克隆建库、序列测定以及种系分析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的最新动态。DGGE/TGGE技术极大地作物生长跟踪监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土壤微生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实际问题的诊断、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土壤
16SrDNA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TheApplicationofDGGE/TGGETechniquesinMolecular
MicrobialEcologyofSoil
ZhouLin1,3
ZhangXiaojun2
LiGuoxun1
ZhangJie3**
2
(1CollegeofPlantProtection,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Baoding071000;Biotechnolog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
3
CollegeofLifeSciencesand
StateKeyLaboratoryforBiologyofPlantDiseasesand
InsectPests,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ijing100094)Abstract:
Traditionalculture-basedmethodsarelimitedintheircapacityformicrobialecologicalresearchonsoils
becauseonlyasmallfractionofmicrobialinhabitants(0.1% ̄1%)insoilscanbecultivated.Theprincipleandapplication
(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technologyofDGGE/TGGE
for16SrDNAdiversityanalysistounderstandcommunitystructureandfunctionaresummarizedandintroducedinthisreview.ThistechnologyispowerfulmethodfordiagnosisofpracticalproblemsandcommunitydynamicsandwillpromotethedevelopmentofMolecularMicrobialEcologyonsoilresearch.
Keywords:DGGETGGESoil16SrDNAMolecularmicrobialecology
土壤中的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相互关系对其周围的特定环境、区域和全球的影响,是微生物生态学家关注和重视的新热点研究领域。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只限于环境样品中极少部分(0.1% ̄1%)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这种局限严重影响了绝大多数微生物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的深入研究[1]。
育分析为基础的现代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荧光原位法,如PCR-RFLP、PCR-RAPD、PCR-SSCP、基因芯片(Microarry)、磷脂脂肪酸杂交技术(FISH)、
图谱分析(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稳定同位素探针(StableIsotopeProbing,SIP)、PCR-DGGE/
TGGE(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等,使
得研究者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起了以分子系统发
收稿日期:2006-03-23
基金项目:973计划课题(2001CB109005和2003CB114201)资助
作者简介:周琳(1981-),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生防微生物分子生态研究**通讯作者:Tel:010-62896634,Email:jzhang@ippcaas.cn
68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6年第5期
进行研究。以下将对DGGE/TGGE技术及其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传标记。扩增的SSUrDNA片段的DGGE/TGGE条带数目和光密度可以反映一个样品中的微生物类群组成情况。因此对样品中所含的微生物的16S
1DGGE/TGGE原理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DNA指纹分析法
rDNA序列进行测序和分析,已经成为环境微生物
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土壤微生物检测中也获得广泛应用[5,6]。
中的一种,最先是用于分析遗传突变的。1993年
Muyzer等首次用来研究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多
样性与群落结构之后,该分析法就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2
2.1
DGGE/TGGE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
究中的应用
PCR与DGGE/TGGE结合对土壤样品进行
研究
在DGGE/TGGE应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
TGGE是在DGGE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2]。二者
工作原理是根据PCR扩增的基因或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的不同进行片段的分离。以同一套PCR引物从混合的微生物扩增的DNA片段,只要存在碱基的差异,解链特性也就会有差异,它们在含有化学变性剂尿素(Urea)和甲酰胺(formamide)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泳动时(DGGE),在相应的变性剂浓度下在解链点(Meltingdomain)发生部分解链,造成各片段构象的不同,最终导致迁移率的不同并形成一定的带型;TGGE使用固定浓度的尿素和甲酰胺以促进DNA解链,电泳时PCR产物是在以线性温度梯度的凝胶中迁移,而造成不同DNA片段解链时间的差异。理论上能够利用DGGE将只存在单碱基差异的小片段DNA分开。在DGGE操作中,通常要利用引物在PCR产物的一端加上一个富含GC碱基的片段,使PCR产物的一端不能解链,从而不形成单链DNA[3]。以16SrDNA基因为分子标记的PCR-TGGE/DGGEDNA指纹图技术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的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一般种群数量超过1%的类型会在图谱中出现其代表性条带。DNA指纹图技术适合于动态跟踪群落结构与功能在环境扰动下的动态变化情况。
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因对象是小亚基(SSU)rDNA,如原核生物的16SrDNA和真核生物的18SrDNA或28SrDNA(以及ITS序列)。目前对于16SrDNA已具有非常庞大的数据库,储存了大量的序列信息,截止到2006年2月2日,RDP数据库中16SrDNA序列的信息已经有
初期,通常是结合PCR与DGGE/TGGE技术对环境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以了解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变化。首先提取微生物环境样品的总
DNA,然后通过PCR扩增特定类群的保守基因,扩
增产物进行DGGE/TGGE凝胶电泳分析,
观察
DGGE/TGGE图谱的带型差异。
Heuer等利用PCR结合DGGE分析方法对可
培养放线菌及自然环境微生物群落放线菌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英国和古巴的两份土壤样品放线菌都超过106CFU/g土,但是它们的群落DGGE带型(Communitypattern)或群落指纹(Community古巴土壤样品中存在相似的、fingerprint)明显不同。
较多数量的高G+C带,说明古巴的土壤样品放线菌的多样性较高,特别是非链霉菌类群[7]。Felske等扩增16SrDNA的V6~V8区,将得到的产物进行
TGGE分析,并根据TGGE图谱上带型及条带亮度
估计草地土壤样品中各类细菌16SrDNA的比例
[8]
。Smit分别以引物对EF4-EF3和EF4-NS3GC与引
物EF4-fung5和EF4-NS3GC结合TGGE分析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的组成、多样性和种群动态,获得了很好的带型和重复性[9]。Peixoto等通过PCR-DGGE技术分别以编码RNA聚合酶β亚基的rpoB和16S
rDNA基因为标记来分析热带土壤中的细菌多样
性。rpoB基因的DGGE图谱条带组成较16SrDNA基因相对简单,便于描述和分析。Peixoto认为,16S
205165种
[4]
,SSUrDNA序列片段中存在着若干高
rDNA基因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多拷贝数使从DGGE
图谱的多样性评估复杂化,而rpoB基因在细菌基因组上为单拷贝,其DGGE图谱能够更易于分析[10]。
冯炘以能够以呋喃丹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
保守区和高可变区碱基序列,它携带着物种的系统发育地位信息,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SSUrDNA序列,这些序列可用来作为区分生物系统进化的遗
2006年第5期
周琳等: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69
的假单胞菌AEBL3作为生物强化菌对模拟呋喃丹污染的土壤环境进行了生物修复试验,16S
(F984GC-R1057)可变区核苷酸探针,分别与等量的来自于克隆和细菌纯培养物的16SrDNA进行杂交,鉴定转基因马铃薯根围土壤样品群落指纹图中与分离到的菌株相对应的条带
[14]
rDNA
扩增产物的变性梯度电泳结果揭示了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11]。任馨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秸杆还土试验,比较了转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水稻中cry基因表达最高期,秸杆和同一时期亲本稻秸杆的添加对水淹土壤可培养厌氧细菌数量和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PCR-DGGE指纹图谱和主成份分析(PCA)结果表明,两种秸杆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在培养的第
。由此,对于
DGGE/TGGE电泳胶上重要的条带(如高丰度条带
或与某种环境因素变化相关的条带)可以采用标记方法与克隆文库或已知纯菌DNA进行杂交,从而确定该条带所对应的微生物的分类地位。这对于土壤中不能培养的重要微生物的分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3周和第5周达到显著性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
长,两种秸杆处理土壤间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逐渐减小,到培养的第11周差异基本消失[12]。卜元卿等模拟稻秸原位还田条件,对16SrDNAV3可变区扩增产物进行DGGE分析,结果说明稻秸能够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随着培养期的延长,施有稻秸的处理中土壤细菌群落多态性的变化远远复杂于对照土壤;同时发现在稻秸刺激下,不同土壤类型的细菌群落多态性高峰期出现时间不同[13]。
以上研究表明PCR-DGGE/TGGE可以反映不同生境中或同一生境不同时段、不同处理下微生物群落的差异与变迁,从而分析环境条件、生物修复、秸杆还土等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也可结合相应类型的PCR对群落组成成员进行量化分析。利用除16SrDNA外的、在某些微生物范围内具有一定变异性的单拷贝基因(如rpoB基因等)为对象进行PCR-DGGE/TGGE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指纹图谱的复杂度,便于分析。
2.3PCR-DGGE/TGGE结合克隆测序及种系分
析对土壤样品进行研究
随着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PCR-DGGE/TGGE与克隆测序及种系分析相结合,
对土壤样品进行研究,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的一种方法是首先进行特定类群的保守基因的PCR-DGGE/TGGE凝胶电泳克隆建库和测序,从分析,对于目的条带进行回收、
而对环境中的重要微生物种群或受外界影响而显著变化的种群进行鉴定,监测它们的变化;另外一种方法是直接以PCR产物建立克隆文库,然后将各克隆再以DGGE/TGGE引物扩增后,与环境样品扩增产物一起进行DGGE/TGGE电泳,根据电泳位置将样品中所有条带与特定的克隆一一对应,从而达到鉴定样品中条带的目的。
Kowalchuk等采用嵌套式PCR策略扩增得到5'端携带GC夹的569bp的18SrDNA片段,对此
片段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并进行克隆建库、测序和系统分类分析,鉴定了侵染滨草(Ammophila
2.2
标记技术与DGGE/TGGE结合对土壤样品
进行研究
arenaria)的真菌种类主要为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
的真菌[15],从而为滨草的防护提供了可靠准确的理论指导。Elsas等采用真菌特异性引物分析了经含有二苯并噻吩的石油处理的、随后接种了真菌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harzianum)和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oligospora)的土壤样品中的真菌群落,PCR-DGGE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苯并噻吩处理过的土壤中,一些特异真菌的量不断累积,而未经过处理的对照土壤却没有反映出这种趋势;经过克隆测序分析,经过处理过的土壤中含量不断提高的条带均为丛赤壳属的甘薯根腐病菌
DGGE/TGGE还可以与标记技术联合使用,其
技术流程是首先提取微生物环境样品的总DNA,
PCR扩增特定类群的保守基因,扩增产物进行DGGE/TGGE凝胶电泳分析,以从DGGE/TGGE图
谱上回收的条带为原始模板,制备带有标记的核苷酸探针,再与来自于已知纯培养物的相应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杂交,来确定DGGE/TGGE图谱上的特定条带的微生物种类,使DGGE/TGGE的技术更加完善。如,Heuer等以TGGE图谱上回收的条带为原始模板,制备带有地高辛标记的16SrDNAV6~V8
70生物技术通报BiotechnologyBulletin
2006年第5期
(Nectriahaematococca)和镰孢属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的近缘种;而在培养基上菌落数增加的却为木霉属(Trichoderma)
和柱孢属
(Cylindrocarpon)[16]。Gomes等对热带种植的两个玉米品种的土壤和根际样品进行分析,在玉米的整个生长阶段都观察到了根圈效应,同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真菌群落组成有明显的改变,但两个玉米品种间的真菌指纹图谱没有明显差异;在玉米幼苗期根际主要的真菌种群为子囊菌目的格孢腔亚目,而在成熟植株和衰老植株的则为子囊菌和担子菌酵母真菌
[17]
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20]。
综上所述,PCR-DGGE/TGGE结合克隆测序及种系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研究可以明确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总体组成结构、具体成员的分类地位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种群动态变化,便于从整体上全面地分析,较传统培养法可提供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此外,RT-PCR-DGGE可以反映出土壤微生物群落在转录水平上的状况,能够进一步推测具体组成成员代谢活性的情况。总之,该方法在明确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以及动态变化的具体信息的同时,也对实际问题的诊断、作物生长跟踪监测、根际效应以及秸秆还田等农事操作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DGGE/TGGE图谱分析及克隆测序分析需要适宜的和强有力的生物信息学方法来分析和处理,以使结果更加清晰、明确和数字化,增加其可信度和提高实用性。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主成分析方法包括聚类分析(Clusteranalysis)[18 ̄21]、分分析(Principlecomponentanalysis,PCA)[12,22,23]、多维等级分析(Multidimensionalscalinganalysis,
。Duineveld也分别用常规PCR和反转录
PCR结合DGGE技术分析菊花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中根际土壤和根尖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优势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贪噬菌属(Variovorax)、醋杆菌属(Ac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而且总土壤的图谱要比根尖样品更复杂,图谱中各样品的条带回收克隆测序和聚类分析表明所有根尖样品的菌群聚为一簇,在此聚簇内幼苗根尖的菌群又都聚在一个亚聚簇内;而RT-
PCR-DGGE证实一些可检测到的优势菌群并不一
定具有很高的代谢活性,其克隆测序结果却显示了更为广泛的分类状况,表明根圈活性可能只是一些特定的种群引起的[18]。
在实验室条件下,小麦秸秆粉和油菜秸秆粉还土试验的DGGE图谱分析表明,对照土壤(S,不经任何处理)以及处理土壤(SW,小麦秸秆粉还田处理和SR,油菜秸秆粉还田处理)培养过程中,β-
MDS)[24,25]等。各种分析方法各具优缺点,可根据具
体的图谱信息和研究内容进行选择。
3
结语
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工作中,免培养
DGGE/TGGE技术的引入,虽然克服了培养过程中
的困难,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但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多变的内容,面临的可变因素也是极为复杂的
[26]
。土壤总
Proteobacteria类细菌组成都在发生变化,对其中一
个样品的DGGE条带进行了割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大部分条带代表的微生物是未培养的或不可培养的,说明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土壤综合效应[19]。王岳坤等对土壤的16SrDNAV3片段进行PCR-
DNA提取的质量、效率以及后续的PCR扩增都存
在一定的问题,要求熟练的技术和稳定的重复性。近年来诸多公司如MOBIO公司等都开发了快速、高质量的土壤总DNA提取及纯化试剂盒,大大加快和促进了DGGE/TGGE技术的广泛使用,同时也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飞速发展。
总之,DGGE/TGGE技术是以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为基础的现代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已成为一个快速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有力工具,大大拓展了人们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深入了解。
DGGE分析16SrDNAV3片段的多态性分析,发现
地域因素和红树品种都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因素。通过对杯萼海桑土壤16SrDNAV3片段
PCR产物两个DGGE条带进行分子克隆和序列测
定分析,发现每个DGGE条带包含着许多不同的
16SrDNAV3片段,并且其中多数为GenBank未收
录的序列。这表明DGGE和克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2006年第5期周琳等: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71
1049.crobiol,1999,65(3):1045~1516171819
KowalchukGA,GerardsS,WoldendropW.ApplEnvironMicrobiol,1997,63(10):3858~3865.
ElsasJD,DuarteGF,Keijzer-WoltersA.JMicrobiolMeth-151.ods,2000,43(2):133~
GomesNCM,FagbolaO,CostaR,etal.ApplEnvironMi-crobiol,2003,69(7):3758~3766.
DuineveldBM,KowalchukGA,KeijzerA,etal.ApplEn-vironMicrobiol,2001,67(1):172~178.
赵勇,李武,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6):1114~1118.
204.20王岳坤,洪葵.微生物学报,2005,45(2):202~21
SuganoA,TsuchimotoH,ChoTC.Archaea,2005,1(6):391~397.
22SekiguchiH,WatanabeM,NakaharaT,etal.ApplEnviron
Microbiol,2002,68(10):5142~5150.232425
MouserPJ,RizzoDM,RolingWF,etal.EnvironSci7559.Technol,2005,39(19):7551~
GalandPE,FritzeH,YrjalaK.EnvironMicrobiol,2003,51143.(11):1133~
DembaDialloM,WillemsA,VloemansN,etal.EnvironMicrobiol,2004,6(4):400~415.
26张汉波,段昌群,等.生态学杂志,2003,22(5):131~136.
123
AmannRI,LudwigW,SchleiferKH.MicrobiolRev,1995,59(1):143~169.
MuyzerG,EllenCW,AndreGU.ApplEnvironMicrobiol,700.1993,59(3):695~
MuyzerG,SmallaK.AntoniVanLereuwenhoek,1998,73(1):127~141.
4http://rdp.cme.msu.edu/.567891011
TorsvikV,OvreasL.CurrOpinMicrobiol,2002,5(3):40~245.
HoostalMJ,BullerjahnGS,McKayR.Hydrobiologia,2002,469(1 ̄3):59~65.
HeuerH,KrsekM,BakerP,etal.ApplEnvironMicrobiol,1997,63(8):3233~3241.
FelskeA,AkkermansADL,WillemM.ApplEnvironMicro-4587.biol,1998,64(11):4581~
SmitE,LeeflangP,GlandorfB,etal.ApplEnvironMicro-biol,1999,65(6):2614~2621.
PeixotoRS,CoutinhoHL,RumjanekNG,etal.LettApplMicrobiol,2002,35(4):316~320.
冯炘,刘宪华,等.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144~147.
877.12任馨,吴伟祥,等.环境科学,2004,24(5):871~13卜元卿,黄为一.土壤学报,2005,42(2):270~277.14
HeuerH,HartungK,WielandG,etal.ApplEnvironMi-
!!!!!!!!!!!!!!!!!!!!!!!!!!!!!!!!!!!!!!!!!!!!!!!!!!!!!!!!!!!!!!!!
(上接第53页)
10GrayWR,LuqueA,OliveraBM,BarrettJ,CruzLJ.JBiol
Chem,1981,256(10),4734 ̄4740.
11ZhangR,SnyderGH.Biochemistry,1991,30(47):11343 ̄11356.12GehrmannJ,AlewoodPF,CraikDJ.JMolBiol,1998,278(2):
401 ̄415.
13KaernerA,RabensteinDL.Biochemistry,1999,38:5459 ̄5470.14FullerE,GreenBR,CatlinP,BuczekO,NielsenJS,Olivera
BM,BulajG.FEBSJournal,2005,272(7):1727 ̄1738.15OliveraBM.AnnuRevEcolSyst,2002,33:25 ̄47.
16BulajG,BuczekO,GoodsellI,JimenezEC,KranskiJ,Nielsen
JS,GarrettJE,OliveraBM.ProcNatlAcadSciUSA,2003,100(2)14562 ̄14568.
17RattenhollA,RuoppoloM,FlagielloA,etal.JMolBiol,2001,
305(3):523 ̄533.
18WeissmanJS,KimPS.Cell,1992,71(5):841 ̄851.
19IkemuraH,TakagiH,InouyeM.JBiolChem,1987,262(16):
7859 ̄7854.
20WintherJR,SorensenP.ProcNatiAcadSciUSA,1991,88
(20):9330 ̄9334.
21BuczekO,OliveraBM,BulajG.Biochemistry,2004,(43):1093 ̄
1101.
22BuczekP,BuczekO,BulajG.Biopolymers,2005,80(1):50 ̄57.23FreedmanRB,HirstTR,TuiteMF.TrendsBiochemSci,1994,19
(8):331 ̄336.
24KuboS,ChinoN,KimuraT,SakakibaraS.Biopolymers,1996,
38(6):733 ̄744.
25DeLaCruzR,WhitbyFG,BuczekO,BulajG.JPeptRes,
2003,61(4):202 ̄212.
26AnfinsenCB.PScience,1973,181(96):223 ̄230.
27HemmingsenSM,WoofordC,EllisJ,etal.Nature,1988,333
(6171):330 ̄334.
正在阅读:
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七上第03课时地图的阅读课时03-24
广州开发区西区员工楼用电增容工程施工04-27
关联规则在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应用05-29
对银行微博运营 银行社交网络 银行网络营销 金融互联网化的思考08-27
自考发动机原理复习题09-27
调试测试记录09-19
《社区护理》习题10-14
口才社活动总结 - 图文12-08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生态学
- 微生物
- 土壤
- 分子
- 应用
- 研究
- DGGE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book3 课后翻译英汉互译
- 四套中医药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 2012年高考数学冲刺训练之 考前30天选择填空题专项训练 (7)
- 总公司《技规》高速铁路部分第二编行车组织部分宣贯培训
- 综合计算工时制申请书
- 8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理论依据(财政学-西南财大 王国清)
- 豫电监安全〔2011〕108号河南省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瘦金体_钢笔字帖_千字文【简体】
- 基于创新视角住宅建筑户型设计
- 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
-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写作要求
- 2013版用于立项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甲级资质)审查要求及编制方案
- 方刀架_工艺课程设计
-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大全
- 闽教版小学英语 四年级上册 unit7 part A 说课稿、及教案
- 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
- 论中国青绿山水画
- 15.3.2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公开课)
- 武汉音乐学院2012年普通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网上报名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