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2 19: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重大关系的重要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国家预算要保证重点建设又要照顾人民生活》 C.《论十大关系》 D.《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

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 A.《矛盾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D.《论十大关系》

3.建国初期,因为没有经验,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只能照抄()

A.苏联模式 B.南斯拉夫模式 C.捷克模式 D.匈牙利模式 4.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5.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6.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长期以来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D.什么是计划经济

7.邓小平认为,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的压倒一切的标准是()

A.人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有没有提高 B.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

C.人们的经济收入差距是否不断缩小

D.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素质有没有提高

8.邓小平指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大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 A.高速发展生产力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共同富裕 D.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9.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强调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强调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 10.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

11.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作出了新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是()

A.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社会和谐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2.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共同富裕 B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C.实现人的自由而平等的发展 D.实现人的平等而全面的发展

13.邓小平理论中,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的理论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4.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巩固政权 B.坚持党的领导 C.发展 D.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 15.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6.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的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7.进入21世纪后,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D.加快科技改革开放的决策

18.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 A.人力增加对先进企业的投资 B.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C.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制造业 D.大力改变和调整生产关系 1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20.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判断一个政党的历史地位的标准是()

A.看它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 B.看它是民主的,还是专制的

C.看它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

D.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关系 E.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D.正确处理党内的矛盾 E..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偏差,具体表现为() A.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

B.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阶级斗争 C.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D.发起“大跃进”运动

E.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

4.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毛泽东以外的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观点有()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

C.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观点

D.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观点 E.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

5..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下列一些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是() A.党际关系不应影响国家关系的观点 B.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思想 C.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 D.“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构想 E.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6.邓小平在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过程中深刻地指出()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E.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7.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清楚,因此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其中包括()

A.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

B.以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

C.以为只要搞公有制和提高公有化程度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D.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E.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包括()

A.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C.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D.为充分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广阔前景 E.为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9.邓小平在1992年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是() A.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严要求 B.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

C.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结论 D.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E.解决全球发展问题的需要

10.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

A.使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D.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E.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1.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坚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

E.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12.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不可缺少的飞轮,为此党中央相继提出了()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高科技发展战略 D.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E.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需要发展生产力,不必再解放生产力。

3.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有剥削现象,有剥削现象就是复辟资本主义。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其科学内涵。 3.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5.怎样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简述江泽民、胡锦涛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观点的丰富和发展。

(五)论述题

1.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结合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阐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六)材料题

【材料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 【材料3】“在社会土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1993年版,第28页。 【材料4】“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的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材料5】“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根据材料回答:

1.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2.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3.为什么说“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 4.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案例分析

“苏联是苏联人民的苏联”

故事一:一位俄罗斯纺织女工的话

1999年,弗拉基米尔退休纺织女工娜杰日达对国家局势的评论:

在中国同志面前,没有什么难堪的。我们生活得很艰难。我在苏联时代每月工资130卢布,供养孩子上学和全家生活,当时还有老人,都没有问题,每年全家还能外出休假。那时我们的退休金150卢布。现在我们怎样生活?只是活着。

我们的多数人怀念苏联。有人说莫斯科30%的人希望回到苏联,外地70%的人希望回到苏联。我不知道这样的统计有没有根据。但是,在我熟悉的人们中,至少有80%的人喜欢苏联,至少有90%的人,按照苏联时代的标准,生活水平降低了。

报纸和电视每天宣传美国好、西方好。那也许是真的。但是别人再好,是别人的。苏联再不好,是我们自己的。苏联是我们人民自己奋斗建立的国家、是我们自己的政权,是我们人民奋斗建立起来的,也是保护我们人民的权利和利益的。

苏联的体制出问题了,生病了,这就仿佛我们自己生病了。应该怎么办呢?应该治病,应该帮助,应该由我们自己把病治好,让它恢复健康,适应历史条件的变化,更强大起来。无论它怎么样,是好是坏,反正苏联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爱它,希望它存在和发展。只有敌人才仇恨它,把伤风感冒硬说成是无法治愈的癌症,一定要坚决毁灭它。结果怎么样呢?国家毁灭了,我们什么也没有了。

那些改革派们天天改革,天天讲民主,讲自由。他们毁灭了苏联,他们得到了毁灭祖国的自由,得到了偷窃、瓜分国家财产和人民财产的自由。人民失去了政权,谁了管不了他们了。他们可以民主地、自由地抢劫国家财产了,可以民主地、自由地把我们几十年劳动的成果拿走了。而我们这些普通劳动者却一天一天地穷下去。如果我们不穷,哪里会出现那些?新俄罗斯人?呢?

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活着。我们看着历史。我们很艰难,但是我们是乐观主义者。 故事二:难忘苏联

《环球时报》驻中亚特约记者在《难忘苏联》中,写下见闻: 在莫斯科生活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老兵维克多,谈起苏联就老泪纵横。苏联是什么呢??那时我们的命运,我的一生,更是我的光荣。? 诗人、电影导演尼克说:?即便仅仅从政治意义上谈苏联,也不能搞全盘否定,更何况苏联时代不仅仅是政治概念,更是千百万人的命运。历史是无法抹去的,因为它是人们骨血的一部分。苏联是什么?不错,它曾是斯大林式的高压统治,是恐怖的政治清洗,是严寒酷暑中排队购买食品的百姓。但是,它也是莫斯科举世无双的地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加加林进入太空。光荣也好,耻辱也好,那是我们大家的历史,是我们自己的命运。? 阿拉木图的一位妇女说:?一个莫斯科的自由主义政客在电视上大谈社会主义制度与网络时代无法相容。他可真是愚蠢透顶。苏联是什么?这还用问?这套140平方米的房子,你坐的沙发,书架上上万册书籍,再加上我的青春和爱情。?

故事三: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相关报道

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所长米〃康〃戈尔什科夫这样谈到他的祖国:一个在二十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曾是世界共产主义先锋队的国家,?变成了大概是整个后共产主义地区中最‘右’的国家之一?,同时,?没有一个东欧国家如此怀念社会主义的过去?。他提供了该所全国调查中显示人们认识变化趋势的资料。2000年,对社会主义好感的人占59.5%、反感的人占40.5%,对资本主义好感的人占33.7%、反感的人占66.3%;两年之后的2002年,对社会主义好感的人占70.5%、反感的人占29.5%,对资本主义好感的人占32%、反感的人占68%。

2002年11月7日,正值十月革命85周年。法新社自莫斯科报道,?民意测验显示,越

来越多的人对苏联往事感到骄傲?,游行队伍中居然有这样的标语:?资本主义就是战争?、?打倒资产阶级?。报道说,自1991年苏联倒台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对于苏联过去的看法开始变得成熟起来,?据7日公布的一项全国性民意测验显示,60%的人认为,十月革命曾经对俄国产生积极的影响,而1990年只有49%的人这样认为。33%的人说,共产党夺取政权后曾经推动了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另外27%的人说,它为俄国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2002年12月30日,正值苏联建国八十周年。法新社自莫斯科报道,当天公布的一项来自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俄罗斯人希望俄罗斯没有解体,75%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更适合推动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这就是苏联人民的回答。

美国一家报纸2003年载文,承认?许多俄罗斯人以他们的苏维埃历史为荣,例如红军的强大;中央计划经济提供的保障;甚至这个国家以往的广阔疆域。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2/3的俄罗斯人说他们对苏联解体感到遗憾。?

思考讨论:

1.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人类社会的最大悲剧?。读了上述案例,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有人说:人民的怀旧正在成为历史进步的垫脚石。你怎样理解本案例中人们对前苏联的评论?如何认识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

3.结合本案例剖析苏联解体后前后的复杂形势,如何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

义本质的论断?

(顾晓英根据贾仕武:《全球化与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243-244页。万

佳:《难忘苏联》,《环球时报》,2001年7月6日文章编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D 5.C 6.B 7.B 8.C 9.A 10.D 11.C 12.B 13.B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 ABE 3.ABCDE 4. ABCDE 5.ACDE 6.ABCDE 7.ABCD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CDE 12.AB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题要点:错。

社会土义本质理论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尤为突出,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为重要。社会主义本质的第二层意思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点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来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而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以外,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享有的问题。只有把这两层意思说完整了,才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理解。

上述命题只说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没有说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这一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所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是片面的,错误的。

2.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需要发展生产力,不必再解放生产力。

答题要点:错。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也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发展阶段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前进发展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即还处在不完善的阶段。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还存在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所以,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是不完整的,只有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都讲到,才是完整的。

3.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所以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有剥削现象,

有剥削现象就是复辟资本主义。

答题要点:错。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但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才能最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所以,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能有剥削现象,有剥削现象就是复辟资本主义的说法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

答题要点: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认识,所以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为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可以很快地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二是在政治上把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三是在党的生活中,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所以出现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两次重大挫折。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些曲折为我们党逐步认识和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深刻认识和总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及其科学内涵。 答题要点: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使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二是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3.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答题要点: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从主要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特征,进一步深入到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上,促进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

其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很强的针对 性。一方面防止了过去那种只看重与关注巩固和扩大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而忽视了更为基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目标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改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小部分人富而大部分人穷的两极分化和其他消极现象,从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一条发展更快、人民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更大、能够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道路。

4.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答题要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首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只有使生产力发展得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其次,发展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再次,发展是硬道理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发展,实现祖国统一需要中国发展,解决全球发展问题和中国社会当前所遇到的一切矛盾和问题,也需要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具有全球性的战略价值,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5.怎样理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题要点: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判断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标准,就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党要承担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选择的,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领导中国实现民富国强、振兴中华。所以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

6.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题要点: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是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其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不断改造落后生产力,提升传统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题要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科学理论上,而是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而且科学技术上一旦有所突破,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生产力有极其迅猛的发展。所以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简述江泽民、胡锦涛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观点的丰富和发展。

答题要点: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后,江泽民和胡锦涛根据时代的发展,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江泽民面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迎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关键是坚持创新。

胡锦涛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并据此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

(五)论述题

1.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答题要点:

社会土义本质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早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我党就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艰苦探索。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就提出要“以苏为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道路,并作出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理论上的探索。与此同时,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思想观点。

但是,由子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地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左”的倾向,导致出现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1957年下半年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总结八大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经验,经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深邃思考,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了社会主义本质,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重要地位。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认识不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地谈社会主义,甚至用“阶级斗争为纲”取代了发展生产力的中心任务。同时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所以长期没有解决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第二,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二,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结合我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阐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内涵。

答题要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由于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左”的倾向,导致出现了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错误。最主要的是长期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导致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再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并在1992年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可见“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概括总结国际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后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结论。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也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需要中国的发展,解决全球问题需要中国的发展,解决我国当前阶段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和矛盾也需要我国的发展。

(六)材料题

1.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

答题要点: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离开生产力发展水平畴县地谈论社会主义,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这两个方面都讲完整了。

第二,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亩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2.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继续解放生产力?

答题要点:

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而生

产关系一旦形成则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展开,生产关系就会逐渐落后于生产关系,这时就必须对生产关系进行进行变革和调整,解除对生产力的制约和束缚,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这是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能例外。

其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改革,继续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

3.为什么说“发展是执政党的第一要务”?

答题要点:

毛泽东曾经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衡量一个政党历史地位的客观标准:“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斑竹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势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承担自己的历史责任的需要。首先,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中国人民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它能够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领导中国振兴中华。

其次,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自己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都要靠发展。所以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题要点: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这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动态过程。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贫富差距,甚至存在出现剥削现象和两极分化的可能性。所以,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搞活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提出的政策。这一政策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并不是矛盾的。我国在实行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同时,也提出了先富报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指导方针。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保住后富,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习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D.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

2.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社会的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D.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3.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 )

A.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B.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C.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 ( )

A.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B.总结苏联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C.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D.总结发展中国家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是 (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6.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 (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我国的现实国情是 ( )

A.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 C.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D.人口多而资源相对贫乏

8.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 B.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

C.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 D.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 9.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是 (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0.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指 ( )

A.提出我国的国情是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 B.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D.可持续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11制定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在 (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 ( )

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算起 B.1952年农村土地改革完成时算起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算起 D.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时算起

13.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 ( )

A.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不够格 B.上层建筑方面的不够格 C.物质技术基础方面不够格 D.人们思想道德方面不够格

14.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和建成社会主义的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的 C.历史条件和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D.物质基础和思想条件所决定的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与发展资源相对紧缺之间的矛盾

16.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 ( )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落后

C.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 D.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 17.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 (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8.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 )

A.基本途径 B.奋斗目标 C.根本立足点 D.施政纲领 19.在党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 )

A.基本途径 B.奋斗目标 C.根本立足点 D.施政纲领 20.在党的基本路线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 )

A.基本途径 B.奋斗目标 C.根本立足点 D.施政纲领

2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改革开放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制定是在 (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2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是在 ( )

A.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

C.1964年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会议 D.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4.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在 ( )

A.1979年3月 B.1979年10月 C.1979年12月 D.1980年1月 25.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是在 ( )

A.1987年2月 B.1987年4月 C.1987年10月 D.党的十二大召开前夕

26.把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是在党的 (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7.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在( )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 十六大

28.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 ( )

A 消费模式 B 生产方式 C 生活方式 D 发展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 ( )

A.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B.反映了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 C.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的发展 D.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E.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2.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 ( )

A.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D.发达的社会主义 E.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3.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面包含着 ( )

A.社会主义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B.社会主义有一个又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C.对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的回答

D.运动就是一切,而最终目标是无关紧要的思想 E.对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有益启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是指 (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

B.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和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E.任何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都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 )

A.阐明了我国社会的社会性质 B.阐明了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

C.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程度 D.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主义真理 E.实现了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辩证统一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 )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C.由农业人口较多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D.由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E.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

A.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

B.它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C.它是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干扰的理论武器

D.它是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思想武器 E.它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 ( )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B.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C.社会主义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所决定的 D.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所决定的

E.我国还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所决定的 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表述是 (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C.人民要求建立先进工业国的目标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D.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E.阶级和阶级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 (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提出 ( )

A.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B.明确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C.汲取了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 E.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清醒和成熟 12.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就是 ( )

A.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B.坚持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C.坚持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D.坚持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 E.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 )

A.发展市场经济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D. 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E.不断增加国有资产的总量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 D.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睦 E.实现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5.“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标志着 ( )

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具体化 B.全党和全国人民意志的统一

C.我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 D.我党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品格

E.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6.“三步走”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 ( )

A.雄心壮志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统一 C.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D.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 E.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是 ( )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C.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

D.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 ( )

A.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 B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D. 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E.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障

1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是 ( )

A.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B.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生教育基本体系形成 C.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D.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E.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辨析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矛盾的,要坚持思想项基本原则就不能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改革开放就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2.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 3.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4.简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及其意义。

5.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

1.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内容和意义。

2.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形成、内容及其重要性。

3.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六)材料题

1.【材料1】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在会谈中,大平正芳香邓小平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四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是邓小平陷入了沉思。他根据全党一个较长时期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初步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影响中国今后几十年命运的设想。

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使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平均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达到1000美金,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b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