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医学院导师简介(外科、生理)

更新时间:2024-05-15 05: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科学(普外)(重点学科)

?

?

发布日期:2010-07-12

浏览次数:3127

周岩冰,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总论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1020”工程),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著名好医生,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同时还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及《肠外与肠内营养》编委。从医二十余年来,致力于普外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以胃肠外科为重点,能够熟练开展各种胃肠肿瘤手术(包括腹腔镜)及综合治疗,每年独立完成600余例,其中胃癌400余例,临床疗效满意;结直肠癌尤其在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率先开展“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提出“直肠癌系膜内浸润”的概念;能够熟练开展临床营养支持,在复杂性肠瘘、肠功能衰竭、严重创伤等疑难危重症救治方面成绩卓越,领导和参与大量疑难危重病人的成功救治;在国内率先提出和完善加速康复外科及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并在国内推广;对门静脉高压症进行了系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提出“胃摆脱门静脉循环手术方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病人”全新手术理念,并取得满意效果。针对不同病人的病情,不同的肿瘤分期,不同的全身状况,他率先在我院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提出MDT(多学科团队)理念,对每一个病人制定详细可行的诊疗计划,并通过科室专家的讨论通过,认真执行,真正做到治疗方案细致合理,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其中胃癌5年生存率达58%,居国内领先水平。2近年来,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主编、主译、参编专著8部,先后主持胃肠外科课题研究6项,参与“863”计划“中国结直肠癌GWAS研究”;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二等奖一项等奖项。

丁连安,男,1958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原青岛医学院,精通于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师从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教授,擅长于胃肠外科疑难杂症等肠衰竭性疾病的诊治及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腹部创伤、肠外瘘、腹腔内重症感染、炎性肠病、短肠综合症、各种复杂性肠梗阻、胃肠道术后再手术、放射性肠炎、伴有合并症的老年性外科疾病等,以及危重病的营养支持治疗。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 6篇,参编(译)著作6部。获青岛大学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青岛市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奖。邮箱:larryding1987@gmail.com

高军,男,1963年生,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山东滨州医学院。精通于普通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曾先后于1989年在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肝胆外科)、和2000年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了肝切除技术,如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等肝脏良、恶性肿瘤。对胆道肿瘤(胆囊癌和胆管癌)、肝内外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及其并发症、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等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达到了较高水平。曾于1990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进修学习,已熟练掌握了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普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胰腺癌临床和基础方面的研究,对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胰腺重度损伤等疾病的外科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现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区普外科工作,从事胃肠、胰、肝、胆、脾、门静脉高压症等普外科疾病的外科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消化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近30篇,参编著作

3

部。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办公电话:

0532-82913050Email:gaoj2003md@yahoo.com.cn

高学军,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山东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对本专业甲状腺、胃肠、腹外疝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例均有丰富的诊断、治疗经验,尤其擅长甲状腺、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腹外疝的无张力修补。对甲状腺、甲状旁腺、颈部肿物、疝与腹壁外科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手术技艺精湛,擅长: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和多次甲状腺手术;多功能保留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喉返神经探查及修复;微创甲状腺手术。2、疝与腹壁外科疾病: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造口疝、盆底疝、腹壁肿瘤等,较早开展了局麻下无张力修补手术,对复杂疝、复发疝、感染、腹水等疑难病症的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第1作者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0篇,参编医学专著2部。

宫向前,男,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烟台市学科技术带头人,烟台市医学会肿瘤外科学会副主委,普通外科胃肠分会副主委,医院中青年技术标兵。在省内、市内率先开展掌握大肠癌、胃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目前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量据省内前列,现已在烟台市医疗系统得到普及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教学科研方面,多年来担任青岛大学本科生教学工作,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译著作一部。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第一作者),参与课题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主持和参与研究省厅课题2项,第一作者承担的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青年基金有资43号资助课题1项。

姜立新,男,1969年1月生,汉族,籍贯:山东青岛 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普通外科学会实验外科学组任副组长。2005年至今历任普通外科、腹部外科、甲状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开展了山东省首例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手术(Miccoli)、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填补了省内及烟台市空白。对胃肠肿瘤、甲状腺疾病、腔镜微创手术、肠内外营养、复杂肠瘘等的各种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个人多次获得毓璜顶医院“技术标兵”、“十佳科主任”、“十佳医生” 、“十佳党员”等称号。回国后开展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省级科研基金2项、市级科研基金5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山东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共发表中华级论著20余篇,发表SCI收录文章3篇,主编著作4部、副主编著作2部。联系方式:0535—6691999—81707 E-mail: jianglixin1969@hotmail.com

李福年,男,1957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学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任职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曾担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病治疗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代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华医学会青岛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乳腺病专业分会委员、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精湛。长期担负医学本科、口腔本科、护理专业及医学院检验系的外科学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教学效果良好。先后开展了胃癌根治(D4)术、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脏器切除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乳腺癌哨兵淋巴结活检和保乳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及肠内外营养支持等新技术、新疗法。成功抢救和治疗了胃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等大量危重患者。主编《腹壁与疝外科学》、《腹膜后疾病》及6卷本大型系列丛书《再手术学》8部,参编4部,参译著作一部。获山东省、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六项。

李建国、男、1964年10月出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中心、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副教授。中国医促会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盟、盟员。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本科六年制)。青岛大学解剖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普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特别着重于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同时从事乳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自2007年始,加入医院乳腺中心,专职乳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擅长各种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乳腺癌的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一期、二期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熟练掌握乳腺疾病诊断、治疗的国际、国内规范指南,秉承规范化和个体化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

的新辅助化疗、手术、手术后辅助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在省内、国内乳腺疾病研究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几年,先后赴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习、交流乳腺疾病的诊治经验。多次在国内、省内各种乳腺会议上进行专题演讲。近几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3部。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承担省、市级课题3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李世宽,男,1968年出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青岛营养学会理事。致力于胃肠道疾病为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擅长胃肠道肿瘤的综合诊治;擅长疑难危重急腹症的诊治;擅长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擅长甲状腺、疝与腹壁外科的手术治疗。主张临床实用的科学研究,撰写数十篇临床论著,参与编写多部临床著作,获得多次科研奖励。Email: worldwidth@yahoo.com.cn

李伟华,男,1956年1月生,1983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获得学士学位。同年入伍,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研究生学历。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自2002年起受聘为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军队卫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海军医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诸如胃肠道肿瘤、甲状腺及乳腺肿瘤、血管外科疾病等。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三、四等奖10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4部。2011年,承担青岛市科技局课题《基于数据分布图的大肠癌复发预测模型及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李杨,男,汉族,1955年4月24日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2003年毕业于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班,现任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人大代表。兼任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委员会委员等。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院长、2010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2010年度山东省医院管理突出贡献奖、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作为医院普外专业学科带头人,掌握普外科专业多项高端技术,在青岛市和半岛地区率先开展了静脉营养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浅表曲张静脉小切口结扎手术、全结肠切除回肠袋成型代结肠手术等手术,形成显著学科优势,在甲状腺疾病、乳腺病、消化道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先后完成了青岛市科委立项课题三项,主编专著多部,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山东省教育厅理论成果等奖项多项。受聘为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大连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潍坊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在读研究生6名。自2000年至今连续三届当选“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

办公电话:0532-82789002 邮箱:SLLiyang@163.com

林惠忠,主任医师,青岛市立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专业,硕士学位。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专家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局麻下疝无张力修补术;规范化、合理化现代胃癌手术治疗;规范化、合理化现代乳腺癌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新辅助治疗;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吻合术;低位直肠癌规范化TME手术。倡导肿瘤的规范化、合理化、个体化治疗。近年来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方面贡献突出,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指定注册医生”。发表国家级杂志论文15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著作1部;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办公电话0532-88905537 88905578邮箱drlinhuizhong@163.com

刘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现任泰安市政协副主席、泰安中心医院院长、泰安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泰安市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学基金特聘专家。1982年7月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普外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胆胰外科和腹部微创外科。著有《实用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学》(济南出版社2004.04)、《现代急症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3)2部书籍。发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06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8.46)、“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流术围手术期血浆中NO及内皮素-1水平变化的意义”(《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8,11)等论文16篇。获国家专利1项。泰安市科技进步奖3项。自2000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来,共培养研究生20名。

毛伟征,男,1962.10.16出生,医学博士(肿瘤学专业,PhD),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立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普外组组长, 肿瘤研究所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等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胃肠肿瘤学组筹备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基础、病理及影像学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胃肠外科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外科基础与青年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委

山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解剖为重点学科)

?

?

发布日期:2011-03-08

浏览次数:1267

夏玉军,男,1962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工作简况:1978,10~1983,07: 青岛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83,09~1986,07: 青岛医学院解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1986,07~现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助教,讲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临床应用解剖学主要代表性成果:“腰神经根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静脉皮瓣非生理性血流灌注机理的实验研究”;“慢性压迫性可逆性脊髓病变的实验研究”;“颈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等。在研项目:随年龄的变化腰椎间盘细胞凋亡的观察;相关蛋白对椎间盘细胞凋亡的调控;静脉引流对皮瓣成活的影响等。

刘晓萍,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细胞生物学学科负责人、山东解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兼组织胚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山东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在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其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同时进行细胞移植对临床疾病治疗作用的探讨。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匹斯堡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研究期间,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干预干细胞,观察干细胞的治疗作用。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定向的诱导分化及其调控机理。主要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及硕士生的《现代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技术》的教学。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委、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委、青岛市科技局资助的10余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数篇。部分成果曾获山东省山东省教育厅理论、应用成果二等奖,省科委三等奖。已培养研究生10余名。邮箱:xplyu2008@yahoo. cn

邵旭建教授,博士(留学美国、日本六年),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人体解剖学。会员情况:世界淋巴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会员、山东解剖学会理事;杂志及著作编委:《解剖学杂志》编委、《解剖科学进展》编委、《Journal of Lymphology and Oncology》编委;国家卫生部全国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编委、科学出版社全国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编委、高教出版社全国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编委;研究方向:淋巴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淋巴系统的发生发育、形态结构与功能、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项目先后得到日本文部省、国家卫生部、山东省教委、青岛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回国博士启动基金等资助。研究成果曾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奖。现已发表有关科研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6篇),出版专著2部。教学方面:讲授过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神经解剖学、专业英语等;指导过硕士研究生9名;发表教学论文10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0余部;2006年获国家规划教材一等奖。

吴翠娇,女,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副主任。1962年10月生,汉族,1984年7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山东省教委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人类生殖研究所进修,从事体外受精和生殖细胞发育的研究。2002年9月至2006年10月于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小儿循环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表达及功能的调控。1987年8月到青岛医学院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承担医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显微结构学》的教学,研究生《高级组织学与胚胎学》、《高级细胞生物学》、《组织化学技术》的教学,南亚留学生《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的教学。参与和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校级教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论文曾发表于J. Biol. Chem., Heart Vessels, 等国际学术期刊上。专业研究方向:组织学与胚胎学,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下,生殖细胞发育、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和细胞分化异常所致的肿瘤及其调控机制。

青岛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联系电话:0532

在线咨询

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专业目录及说明*一定要看*

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及说明

一、2015年我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180余名,我校招生专业涵盖医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招生培养类别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学位2类。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5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报考学科、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我校各专业学位学科、专业只招收全日制本科学历考生,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和公共卫生硕士原则上要求考生所学专业名称(一级学科)要与所报考学科专业名称一致。 (五)个别学科专业、导师有特别招生要求的请对照专业目录执行。 (六)资格审查将在复试前进行,有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报考资格。 三、网报注意事项

(一)认真检查核对网报所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专业名称、联系方式、通信地址等是否正确、详实、可靠;在职考生,须在报考时注明定向单位,录取前签订《定向合同》。

(二)选考卫生综合、药学综合(一)、化学综合、数学综合科目的考生,参加考试时须带统计用计算器。 四、复试要求及内容

(一)我校2015年初试合格线执行教育部一区复试基本成绩要求。 (二)复试内容:

1、专业课考试(笔试):我校按照一级或二级学科专业命题,详询报考各学院(系); 2、外国语口语和听力测试;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

报考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加试科目:中医诊断学、方剂学; 报考药学各专业加试科目:无机化学、高等数学; 报考应用心理学专业加试: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报考人文医学专业加试: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 报考社会工作专业加试: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心理学;

其他专业加试科目: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4门中任选2门科目。

4、面试。按照初试及复试成绩综合排名,按适当比例参加各专业导师组面试。 五、调剂与录取

(一)考生可在校内相同或相近专业内调剂,也可参加其他院校的网上调剂录取;

(二)复试小组根据考生复试成绩,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六、我校各学科、专业均可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欢迎全国各院校优秀推免生报考。报考我校推免硕士研究生要求,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页。 七、有关自命题考试科目说明

(一)护理综合(代码:308):我校命题,具体覆盖考试科目请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护理综合考试大纲执行。总分300分。

(二)社会工作原理(代码:331):我校命题,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统考。请参照教育部制订的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执行。总分150分。

(三)心理学专业综合(代码:347):我校命题,用于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统考。请参照教育部制订的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执行。总分300分。

(四)药学综合(代码:349):我校命题,用于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统考。试题覆盖药物化学(20%)、药剂学(25%)、药物分析学(20%)、药理学(25%)、药事法规(10%),总分300分。

(五)口腔综合(代码:352):我校命题。试题覆盖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总分300分。

(六)卫生综合(代码:353):我校命题。试题覆盖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总分300分。

(七)社会工作实务(代码:437):我校命题,用于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统考。请参照教育部制订的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大纲执行。总分150分。

(八)生物综合(代码:701):我校命题。试题覆盖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总分150分。

(九)药学综合(一)(代码:702):我校命题,用于学术型研究生统考。试题覆盖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药理学,总分300分。

(十)化学综合(代码:703):我校命题。试题覆盖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生物化学,总分300分。

(十一)管理学综合(代码:704):我校命题。试题覆盖卫生事业管理学(梁万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经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杨廷忠,郑建中,浙江大学出版社)、社会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总分300分。

(十二)动物学综合(代码:705):我校命题。试题覆盖实验动物学(刘福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动物生理学(杨秀平,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生物化学(邹思湘,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遗传学(李宁,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总分150分。

(十三)数学综合(代码:706):我校命题。具体覆盖考试科目请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数学三》考试大纲执行试题,总分300分。

(十四)医学人文学(代码:707):我校命题,用于人文医学专业统考。具体覆盖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史等内容,总分300分。

(十五)生理学(代码:801)、生物化学(代码:802)、医学免疫学(代码:803)、细胞生物学(代码:804)、实验动物学(代码:805):我校命题。其中实验动物学参考书目为实验动物学(刘福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其余科目请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相应书目。 八、学习年限

我校各学术学位学科、专业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药学和公共卫生等专业学位学科其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应用心理、图书情报、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学科其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 九、学费与奖助

据国家有关规定,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均要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学费为每生每年8000元。我校已建立研究生奖助制度。 十、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建路56号山西医科大学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030001。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351-4135123

各院系咨询电话详见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网站(网址:http://www.sxmu.edu.cn/yz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i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