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曲线题解题方略

更新时间:2023-03-13 08: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供求曲线试题解法探究 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中学高级教师 余贞学

复杂的经济现象可以通过简单的供求曲线图简明扼要的反映出来,所以在西方的经济学中出现了供求曲线图。新课标全国政治考纲中明确提出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考点,这个考点涉及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供求曲线图反映出来,于是就有了供求曲线题。

供求曲线题进入全国政治卷最早于2013年。当年全国Ⅰ卷第12题,全国Ⅱ卷第15题就是供求曲线题。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没有此类试题。2016年全国Ⅰ卷第14题、全国Ⅱ卷第12题又出现了供求曲线题。全国其他省市的高考题中也有很多此类题。因此备考中应当高度重视此类题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看看解答供求曲线试题应当具备的基础知识。

关于坐标轴的定义。经济学中对于坐标轴的定义是固定的。Y轴定义为价格,用P表示。X轴定义为数量,用Q表示。这个数量可能是需求数量,也可能是供给数量,它因各自所对应的曲线性质而定。对应于需求曲线,Q表示需求量;对应于供给曲线,Q表示供给量。

价格影响供求数量,首先需要明确,价格是自变量,供求数量是因变量。这与数学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相反。表现在图例上,就是Y轴为自变量,X轴为因变量。

由图1可知,某种商品价格降低的时候,市场上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会上升,图中D1点会下移到D2点。也可以反推,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候,市场上对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图中D2点会上移到D1点。我们把曲线D叫做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的含义,价格影响市场需求。注意不能理解为市场需求影响价格。市场需求影响价格,则是另外的表示方法,后面再叙述。对应需求曲线,Q表示需求数量。

再看图2.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厂家会不断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导致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不断增加。用图例表示就是S1点上移动到S2点。也可反推,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时候,生产厂家会缩小生产规模,导致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我们把S曲线叫做供给曲线。它表示含义是商品价格影响该商品的供给数量。注意,供给曲线只能表示价格影响供给量,不能表示供给量影响价格。对应供给曲线,Q表示供给量。 不管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都有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是一条曲线。

再看图3.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叉。交叉点E表示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在均衡点,市场上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

前面讨论的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实际上,商品的需求也会影响价格。如果用曲线图来表示这样的经济现象,那么图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1

先看图4.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不变,但是需求量因为某种原因增大了,导致该种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上升。用曲线图表示,就是需求曲线右移,重新形成均衡价格E2.一般用实线表示变化前的需求曲线,虚线表示变化后的需求曲线。引起需求量变化的因素有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变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的预期的变动等。

再看图5.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不变,但是供给量因为某种原因变小了,导致该商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上升。这个经济现象用图例表示就是供给曲线左移。S1曲线平移到S2的位置。引起供给量变化的因素有: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相关商品(互补品,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化,生产者对供求关系的未来的预期等。

再看图6. 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同时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均衡价格。用图例表示就是均衡价格E的变动。

从图456的分析可以看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横轴的供求数量是自变量,纵轴的价格是因变量。这与数学关于自变量因变量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供给量或需求量的变化,是整条线的平移。整条线的移动,必将导致均衡价格的变化。这与价格影响供求量的现象是不同的。

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现在来实战了。

例1.甲企业成功将一项技术发明应用于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表能够正确反映出新技术应用前后该企业产品价格及市场供给变化情况的是

分析:甲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故判断为价格不变,AD反映的价格变化影响商品的供求关系,所以不合乎题意,不选;c为需求曲线,表示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不合乎题意,不选;题干表达意思,甲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市场上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了,与图B表示的含义一致,入选。

例2. 成渝高铁开通以后,对成渝间的公路客运造成了极大冲击。这种冲击用图例表示为

分析:高铁运输与公路运输是替代关系。高铁开通,必然分流一部分客源,因此对公路客运造成冲击。这种冲击表现为公路运输需求减少,所以是需求曲线D右移。需求的变化又将形成新的均衡价格。所以均衡价格降低,因此选D.

例3. 据统计,2016年下半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约5%,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逐渐增强。在此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美国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2

分析:中美贸易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因为人民币不是世界货币,中美也没有签订人民币结算协议。所以进口大豆价格不变,不能选C或D。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购买力降低,还有继续降低的趋势,所以企业会减少美国大豆的购买,因此需求曲线右移,选B。此题容易误选D。

例4. 下列曲线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在其他条件不变而给定某种特定条件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改革盐业国家专营制度,放开盐业市场发生图A的变化; ②.某商品的生产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发生图B的变化;

③.因病虫害影响,柑橘产量大幅度减少导致的价格发生图C的变化; ④.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发生图D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分析:盐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因此需求曲线不会移动;放开盐业市场,意味着允许社会资本进入盐业生产和销售,因此盐业供给将会增加,供给曲线右移。图A是左移,方向反了,不选。某商品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方面供给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单位价值量变化引起该商品的价格走低。图B反映了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入选。柑橘产量大幅度减少,应该是供给曲线S左移,不是需求曲线D左移;均衡价格走高,不是走低,所以图C不符合,不选。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图D反映了这种趋势,入选。该题正确答案是D。

以上讨论的是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会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注意,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粮食农产品由市场形成均衡价格Pe,均衡数量Qe。这个时候,生产者可能获利很少,甚至亏本,没有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提高种粮积极性,政府制定保护价Po。从图例里可以看出,在保护价Po处,粮食是供大于求的。过剩的粮食怎么办?政府收购。所以Po这个价格叫做支持

3

价格,即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价格。

有最低限价,也有最高限价。某些公益性事业产品或其他垄断性很强的商品,政府为了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防止垄断高额利润,就要实行最高限价。从图例可以看出,最高限价Po是低于均衡价格的,这个时候该商品是供不应求状态,如果不实行最高限价,该商品市场价可能会非常高。

明确了最低限价和最高限价,来看例题5.

例5.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个行业或限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实施的价格政策。下图中关于支持价格、限制价格分析正确的是

①. P1是支持价格,是政府针对生活必需品而设立的。 ②. P2是限制价格,是政府这对高档耐用品而设立的。 ③. 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应该设置在P2处。 ④. 粮食保护价格应该设置在P2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生活必需品是百姓生活离不开的消费品,因此政府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保证其正常的供应。而价格影响供给,要想增加供给,需要提高商品的价格,并高于均衡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支持价格。故①正确;P2处是最高限价的价格。最高限价是政府限制某些垄断行业或公用事业的商品价格。高档耐用品不属于限制价格范围,故②错误;风景区的资源具有

独特性的,经营具有垄断性,如果不加以价格限制,门票价格会非常高,所以政府实行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故③正确;国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实行支持价格,所以粮食价格应该设置在P1处,故④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B.

如果考虑到需求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就会发生变化。看例6. 例6. 2016年1月13日,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首次下调。假设下图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则是某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受汽车油价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是汽车需求曲线的可能是

分析:D1和D2的区别在于斜率不同。D1表示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代表的是汽车需求曲线;D2的需求弹性较小,代表的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根据题意,移动的应该是D1曲线,CD不能入选。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下调,对汽车的需求将会增加,需求曲线右移,所以选B。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解答供求曲线题的关键是界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果是价格影响供求,则纵轴是自变量,价格影响供求量,表现在曲线自身上的点位移;如果是供求影响价格,则横轴是自变量,表现在图中,就是整条线的位移。通过多练习,可以深刻体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图例中的体现。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hf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