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项目简介与发展前景

更新时间:2023-05-24 02: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 光 互 补”

——项目投资分析与发展前景

目录

一、公司介绍

二、光伏农业缘起 三、光伏农业介绍

1、“农光互补”

2、“渔光互补”

四、“农光互补”优越性分析

五、“农光互补”投资效益分析

六、“农光互补”发展前景

公司介绍

光伏农业缘起

就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消耗来看,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为此,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能源将近76%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落实国家制定的“开发与节约并存,重视环境保护,合理配置资源,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的方针。大力开发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光伏大棚棚顶由太阳能光伏组件和薄膜组成。光伏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的直流电会储存到汇流箱中,再通过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升压之后,并入国家电网成为生活用电。

光伏发电板在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能源、不排放有害气体,有效利用大棚棚顶,无需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将农业生产和发电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既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实现了光电转换,创造了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光伏农业介绍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国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以农光、渔光、风光等多能互补方式来建设光伏电站,其项目具备经济性和推广性,有助缓破解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瓶颈,大有“助燃”国内光伏应用市场之势。这种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组合电源点的新模式,既优化了光伏电能质量、避免了“弃光”,又提高了电网的调节能力和送出电线的利用率。

“农光互补”介绍

农光互补利用太阳能

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

图1 公司连云港基地光伏温室大棚

特点,与高科技大棚(包括农业种植大棚和养殖大棚)有机结合,即在大棚的部分或全部向阳面上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它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此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有光伏农业种植大棚、光伏养殖大棚等几种模式。

“渔光互补”介绍

渔光互补,是科学利用鱼塘资源及芦苇荡滩,开发清洁新能源的新型项目,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模式,并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潜力,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对土地综合利用与新能源产业结合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渔光互补电站建在鱼塘水上,水面的环境温度较地面的环境温度要低,因此形成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降温环境,对延长光伏发电组件寿命、提高发电效率较为有利。

渔光互补对水产产业的开发与创新实践,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一塘养殖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养殖,改变了传统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实现了水产养殖附加值成倍增加,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初步实现了工厂化管理,走出了一条“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新能源集约化发展和高效水产产业化发展之路。

“农光互补”优越性分析

1、农业生产与发电相得益彰,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与光伏发电所需的光波长不同,光伏日光温室能够实现发电种植两不误。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可能会遮光,每个大棚根据不同农作物对光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装机容量设计,满足植物光合作用对光的需求。如苦瓜,生长过程中对透光度要求不高,可使用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多安装电池组件,提高装机容量多发电;光照要求高的五彩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则覆盖透光性好的改良太阳能电池组件(图2),降低装机容量,增强透光性。

太阳能电池组件还能阻隔部分紫外线,反射昆

虫交配需要的蓝紫光,可有效减少蔬菜病虫害,减

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蔬菜品质和产量,是绿色生态

农业的新模式。夏季,受高温影响,大部分保护地

蔬菜在6~9月份无法正常成长。传统大棚夏季棚内

温度达50℃以上,大部分蔬菜无法成活,只能种植

两茬。由于棚顶的光伏发电板减少了紫外线对作物图2 公司新型透光光伏板

的破坏,光伏大棚的蔬菜品质和产量也优于传统大棚。而光伏蔬菜大棚在冬季能防止棚内热量向外辐射,减缓夜间温度

下降,达到保温的效果,免去了

草帘覆盖这一工序,节省了人力

和物力。同样,合理的遮光也为

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而渔光互补的光伏项目则适合种

植水生花卉和养殖鱼类,以此达

到养殖和光伏双重收入。

2、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光伏产业成本

传统方式建设光伏电站,一般为工业用地,成本高且审批困难。而利用农业大棚顶部建设光伏电站,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农业趋势。太阳能发电是一种环保发电方式,目前,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在配套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提供扶持。对于设计寿命达30年的光伏大棚来说,利润回报期更长远。

3、为当地经济创增收,为地区创旅游,为农民创收益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导向

近几年国家频繁颁布了与光伏发电有关的政策,从这一系列政策内容来看,国家扶持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且随着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包括规划发展目标、补贴标准、补贴期限、资金来源在内的一系列扶持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已基本完善,为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益

光伏大棚初期建设要大规模向农民流转土地,农户按照折合500 kg麦子的价格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农民除了获得流转土地的租金以外,公司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工作岗位,解决“40、50、60”年龄段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不用远出打工并有较好的收入。

大棚顶部是光伏电池板,可以抵抗10级大风,经受暴雨、冰雹等恶劣气候条件,经久耐用,省去了每年更换薄膜的麻烦,降低了劳动强度。光伏大棚使用寿命达30 年,可省去每年换棚膜的大笔费用。光伏大棚的电可并入国家电网出售,使传统大棚的产量和效益提高一倍以上。光伏大棚恒温效果好,尤其是夏季,光伏板遮荫情况下,可以比普通大棚多种一茬,有效提高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保证蔬菜的四季生产和周年供应,收益比普通大棚翻番。

支持当地经济,有较大投资规模

光伏电站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首先,建设光伏大棚,1000亩地投入约3亿元(20MW投资3亿元左右);

其次,20MW的电站发电后年可

形成税收约500万元;再次,在

生态旅游上,一望无际泛着蓝光

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蔚为壮观,本

身就是一个观光景点,其内可种

植高档花卉苗木、打造生态餐厅

或养鱼种植水生植物等,可与周

边生态旅游圈形成一条新的生态

旅游线。 图4无锡明申农业光伏温室室内蔬菜

光伏养殖大棚进行生态养殖,不仅能获得同样的生态养殖收益,同时每年又能增加一定的发电收入,真正实现了循环生态养殖和发电双赢。为新型循环生态养殖和太阳能

发电相结合提供了示范参考,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农光互补”投资效益分析

以1000亩用地面积为例,即装机容量为20兆瓦的“农光互补”项目进行效益分析。

1、光伏大棚资金投入

土地租金:土地租金平均为800元/亩,1000亩地总投入为80万元。

光伏大棚建造费用:光伏大棚建设费用包括农业大棚部分和光伏电站部分。其中,1000亩地可建大棚面积约为45万m2,农业大棚建设费用为200元/m2,则总投入费用为9000万元;农业设施配套费1000万元;光伏电站建造费用为7.5元/瓦,建造20兆瓦的发电站总投入为1.5亿元;电站维护费120万元;财务费用为2006.4万元。即20兆瓦的光伏大棚建造费用约为2.72亿元。

2、光伏温室大棚收益分析

光伏电站收益分析

以连云港一期光伏大棚为例,其平均每块光伏板的功率为250瓦,每块板每天的发电量是1.127度。折合每块板每年为411.36度电,按1.2元/度计。每年一块板的收益是493.63元,折合每块板每年发电1645.44小时,计每天4.51小时。则20兆瓦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3290万度,按1.2元/度计算约为3948万元。

农业大棚收益分析

1000亩地可建大棚面积约为45万m2,即675亩。大棚一年生产两茬,生姜和萝卜轮作。其效益分析见表1。

表1 农业种植收益估算表

综上所述,1000亩用地的光伏大棚建设总投入费用为2.72亿元,其年总收入可达到6869.3万元,大约4.0年收回光伏大棚投入成本(静态),回报率为25.25%。这样的回报率比较稳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并且是可持续的。

“农光互补”发展前景

从梳理我国光伏应用市场发展脉络来看,早期从最初单一的西部地面电站开发,已经延伸到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推广。国内从未停止探索光伏应用领域的步伐,而光伏农业无疑是我国在光伏应用领域的又一新的突破。

发展光伏农业引领了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潮流,代表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既播种了绿色有机农业,又收获了清洁能源,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通过开发大棚的潜在资源,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多赢,光伏日光温室的发展必将掀起中国光伏农业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gf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