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之主旨突出观点明确

更新时间:2023-10-06 08: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文最新推荐------------------------------------------------------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之主旨突出观点明确

主旨,就是用意和目的;观点,就是主张或见解。任何一篇公文都有行文目的,而实用性又是公文的基本属性,所以说公文必有主旨,必有其用意和目的,这是容易共同接受的。但是,观点问题就不一定了。有的研究者提出:篇幅较长的公文,如报告、决议、通报或专题工作会议纪要以及工作总结、调查报告等,有观点,这是不言而喻的;甚至有若干观点和基本观点,这也不难理解。     而有些篇幅较短的公文,如事务性通知、一件事的请准请示,往往篇段合一,这有什么观点呢?有的短公文,甚至只是一句话,例如报送性报告,正文是“现将《关于××××的情况报告》呈上(或送上),请审阅”,这能说有观点吗?     其实,观点之于公文,直露文中也罢,显示在依据、版面也罢,但都是明确的。即使是只有一句话的报送性报告,既然是“复式(连体)”文件,就有后面要报送的材料和附件,也就有“见解”;是上级领导,需要审阅,按照有关规定必须报送上去,这就显示出“主张”了。所以,公文无论长短,观点必须明确,主旨应当鲜明突出。

    进一步研究,较长时间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主题”、“中心”来表示公文的“主旨”、“观点”;其中,“观点”一词,用于研究一切文章上,“基本观点”往往用于研究理

1 / 9

论性文章。近年来,人们渐渐开始用“主旨”一词代替“主题”。这有讨论的必要。“主题’”原是外来的音乐术语,表示主旋律,用于文学作品表示主题对象、中心题材,而后又与“主题思想”一词通用,渐成习惯。将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及“意图”等术语,搬过来研究公文,有失严谨。“中心”一词,多用于分析叙述类实用文章,进而与“中心思想”通用。由于主题直指主要对象,中已表示中心内容,公文研究中还便于使用,但往往不能涵盖长长短短的一切公文。主旨、观点就不同了,任何公文都有。公文不是文学作品,不以形象性、感染力取胜;公文也不是一般的理论文章、宣传材料等论说体实用文章,不一定篇篇公文都有基本观点(若干观点综合成的总观点)。公文的基本属性是实用性,行政公文是办理政务的工具。

    所以,用主旨(用意和目的),用观点(主张或见解)来分析研究公文,相对来说更恰当一些。公文的主旨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行文目的和用意。有主旨,必有观点。主旨越鲜明突出,观点越清楚明确。

    (一)主旨是全文的“统帅”     在材料充实、情况确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必然表现在发文目的和用意上,这就是主旨。古人说“意犹帅也”。这个“意”,就是主旨和观点。主旨在公文构思中起着“统帅”作用。主旨决定了材料的取舍、详略,主旨决定了结构的划分与顺序,主旨决定了标题的拟写。

    (二)主旨应具备的条件

---------------------------------------------------------------范文最新推荐------------------------------------------------------

    根据《办法》的要求,主旨应具备三个条件:

    正确 主旨要符合上情(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上级精神、领导意图),符合下情(准确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含义和作用

章程就是章法、标准。它是政党或社会团体等组织规定组织的活动规程,要求组织整体及每个成员严格遵守和执行的纲领性文件。章程一般用以说明组织的宗旨、性质、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职责范围等,并对组织成员起行为准则作用。

章程一般为一定的组织和社会团体制定。所涉及的内容是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在其所适用的范围内具有权威的规定性;一旦通过,写明通过日期即可生效。 结构

1。标题。标题一般由组织名称和文种构成。标题之下以括号形式标明该章程通过的时间和会议名称,这一方面说明该章程的生效时间,另一方面说明其制订或修改的历史发展阶段。

2。正文。正文一般由总纲和分章,或由总则和细则组成,有些章程还有附则。总纲或总则概述一个组织团体的性质、地位、任务、指导

3 / 9

思想等。分章或细则是以总纲或总则为指导,对总纲或总则的进一步具体化,多是分章、分条陈述。细则的划分与条款的排列,应是事理的逻辑表达。附则是需要说明的有关问题,如解释权、生效日期等。 写作方法

必须注意综合性和系统性,持续性与相对稳定性,不可朝令夕改。其内容要从大的原则、任务去考虑。结构要严谨,条理要清晰,用语要庄重、严谨、准确、简练。

“章程写作的基本要求”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章程写作基本要求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一、请示的概念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请示属于上行公文,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 二、请示的特点

1、针对性。只有本机关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以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机关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所以请示的行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机关对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范文最新推荐------------------------------------------------------

3、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即使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4、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够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1、请求指示性请示; 2、请求批准性请示; 3、请示批转性请示。 四、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2、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

5 /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fg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