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16 14: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

--2006年1月15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王岐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的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加强管理,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一)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初步统计,“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2005年实现6814.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67.7%。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57.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662.9亿元,分别比“九五”时期增长98.8%和71.2%。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有效抑制了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地方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345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919.2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

2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年均分别降低5.4%和13.3%,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二)科技、教育、卫生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主要任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推进教育结构调整,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高等教育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来京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本解决。地方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支出依法增长。成功战胜“非典”疫情,有效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基层卫生事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81%。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开展。建成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基层文化更加活跃,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更加繁荣。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北京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和全国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三)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26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63.5%。制定实施《北京交通发展纲要》,优化结构,挖掘存量,着力缓解交通拥堵,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路网系统更趋完善。首都机场扩建、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能源结构得到改善,2005年用电量达到507.1亿千瓦时,天然气使用量31.7亿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3亿平方米。坚持不懈地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4.1%,城八区和郊区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40%,城八区和郊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2%和46.6%,林木覆盖率、绿化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河湖,改造公厕,整治“城中村”,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制定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条例,加大文物保护和修缮力度,世界文化遗产得到积极保护。全面排查、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制定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市区两级应急指挥系统,公共安全管理显著加强。

(四)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政府工作重点向农村延伸,部门联动,政策集成,大幅增加郊区投入。全面实施“221”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改善郊区基础设施状况,所有行政村铺通了柏油路,33个中心镇实现集中供水,100万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完成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两网”建设。重新启动山区搬迁工程,1.4万农民搬出泥石流易发区和采空区。深化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修订建设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妥善解决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等遗留问题。落实粮食生产直补政策,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提高生态林建设占地补偿和养护补助标准,对村级组织发展公益事业给予专项补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调整水务等7个部门的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新进展。完善了市与区县财政管理体制,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7%。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属金融企业实施战略性调整,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更加深入,房地产市场管理逐步规范。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和企业年检事项,下放审批权限。电子政务框架基本形成,全程办事代理制、“一站式”办公得到推广。不断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扶持政策,私营个体经济长足发展。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合作。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3.2亿美元,地区进出口总额3927.4亿美元,接待入境游客1460万人次。新增6个国际友好城市,成功举办《财富》论坛、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对外交往不断深入。

(六)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9%,2005年分别达到17653元和7860元。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八区改造危旧房56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9.5平方米,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迈进。

(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抗击“非典”等各项工作中,首都人民表现出高尚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新童谣征集推广活动。国防教育逐步深入,双拥共建广泛开展,征兵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继续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和向政协通报制度,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本市国家机关进一步接受监督的意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提案。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切实推进政府法制建设,五年共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决定68项,制定政府规章96项。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确保了首都安全稳定。

各位代表,“十五”期间,北京申奥取得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为首都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国务院给予肯定并做出重要批复,确定了到2020年的建设蓝图,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方面的心血和智慧。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在京单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以及各兄弟省、区、市,向所有关心支持首都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加深了对北京发展、建设和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累了新的经验。

第一,必须注重统筹协调发展,创出首都发展新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大局,紧抓机遇,加快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真正体现发展这个硬道理。

第二,必须着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建设,都要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注重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逐步解决首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第三,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改革步伐,才能消除制约发展的种种障碍,激发旺盛的发展活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四,必须切实强化城市管理,努力建设宜居城市。管理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管理就是资源,管理就是效益。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创新管理体制、模式和手段,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运行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

第五,必须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十五”计划人口规模调控和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远未实现;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任务相当繁重;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交通拥堵和环境脏乱的治理任务艰巨,“重建轻管”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还需要下更大气力;就业压力逐步显现,收入分配矛盾较多,社会保障存在差距,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难度增加,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任重道远。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改革和发展中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们抓住机遇,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增强历史责任感,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正确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和“四个服务”水平,把首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

《纲要(草案)》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我们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今后五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这个重要机遇,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未来五年,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首都的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此,《纲要(草案)》提出了以下基本原则,即: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努力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统筹兼顾,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坚持奥运带动战略,努力提升首都工作水平。这六条原则既

是对我们工作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在北京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纲要(草案)》根据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提出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建设创新、和谐、宜居新北京,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水平显著提升,奠定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降低15%和20%。确定这些指标,综合考虑了首都发展的现实基础、支撑条件、发展趋势等因素,既体现一定的速度与质量要求,又适当留有余地,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

从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应、提高资源节约水平和利用效率入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首都金融发展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发展。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和优惠政策,打破行业垄断,鼓励资源重组,强化资金扶持,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抓住奥运契机,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以“稳步发展、优化结构、稳定价格”为目标,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改造提升商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物流业发展。积极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服务。2010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2%左右。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支持关键技术、关键产品和重大技术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软件、研发、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积极培育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潜力产业。抓好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专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发展。

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围绕核心技术、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提高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石化新材料、医药等产业。培育名优品牌,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通过技术进步、优化结构,提升建筑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与布局,全面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功能,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着力创造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深度开发特色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导向政策和分类评价体系,合理配置重大项目,落实好空间发展战略和区县功能定位。促进重点产业和新建项目集中发展,重点建设好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金融街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支持区县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下大力气推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逐步退出,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抓好首钢搬迁及新项目建设,关闭、改造城市中心区小商品集散交易市场。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资源节约和再生利用为突破口,加快循环生产、绿色消费和综合保障三大体系建设。实施产业项目综合评价,完善项目筛选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严把项目准入关。建立健全资源消耗管理制度,加强重点行

业的资源消耗管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强化对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重点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节能环保型汽车、节电照明设备、节水生活用品和无害化农产品。抓好再生资源利用试点,完善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各种废旧资源再利用和产业化。加强循环经济政策法规建设,搞好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统计核算制度。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升首都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投入,调整存量,创新服务提供模式,加快城市优质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转移,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收杂费和书本费,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补助。调整中小学布局,全面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着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实施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交流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维护教育公平。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战略重点,坚持中职和高职协调发展,推进产学结合,重视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卫生信息体系,全面提高首都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重大疾病特别是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事业,调整医院布局,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鼓励医务人员到基层、到农村提供服务的政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卫生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管,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

合理增长,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健康教育。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发挥首都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创造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加大对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支持,注重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充分利用,组织好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坚持保护、继承与发展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扶持一批体现民族特色、首都特点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提高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的管理。推动理论创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文化事业。推进体育改革和创新,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健全现代农业“七大体系”。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继续扩大郊区现代流通网络,鼓励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征地制度,健全对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现代农业保险制度。制定落实水源地保护办法,促进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实施生态、生产和生活移民,完善生态林补偿机制,推进富民养山。

提升村镇建设管理水平。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好新农村建设各项规划,建立有效机制,开展试点工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现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快农村道路硬化、厕所改造和清洁能源使用,推行新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建设适合乡村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优化村镇布局,着重发展一批辐射力强的中心镇,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不断提升郊区城镇化水平。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激发农民创造新生活的自主精神,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新机制。加大对农村投资的倾斜力度,在保证市本级投入依法增长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低于70%,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郊区的比例不低于50%,尤其要加大对乡村和山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整合政策和资金,形成支持农村发展的合力。创新体制机制,促使优质资源向郊区转移,把专业技术人才引入农村,创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途径。

(五)加强城市管理与建设,全面提升首都现代化水平。

随着首都快速发展,城市管理日益重要。今后五年,北京仍处于高速建设时期,要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把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好新北京,管好新北京。

维护城市安全高效运行。高度重视生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健全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各类预案,预防、排查、控制和消除电网、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各类安全隐患,加强消防、防疫、防洪、防震等设施和队伍建设,显著增强城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静态交通为重点,以智能化为依托,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环境建设力度,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重要旅游景区和奥运场馆周边地区。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建立市区街合理分工、相互衔接、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完善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城乡统筹、适度超前、增量建设与存量改造并重,着力抓好以综合交通、能源供应、水资源保障和信息通讯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70公里,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0%,实现全部行政村通公共汽车。加强公路建设与改造,实现公路网覆盖全市所有村镇。合理安排电源建设,加快电网发展。积极协助建设新气源工程,推动天然气管网向新城和重点城镇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搞好能源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完成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新建中心城5座污水处理厂。以“数字北京”为目标,大力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邮政网络。整体规划建设一批方便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形象的街道公用设施。

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健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从整体格局、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加强保护和监管。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功能与容量,控制建设规模,降低人口密度;探索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方法,加强旧城整体保护。逐步改建或拆除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不符合保护控制要求的建筑,加强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重视对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保护古都风貌、改造危旧房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发挥政府主

导作用,采取公共财政倾斜等多种措施,稳步推进危旧房改造,不断改善居住条件。

扎实推进新城建设。高水准完成新城规划设计,全面启动顺义、通州、亦庄三个重点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其他新城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先导作用,突出市场运作,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新城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抓好一批关键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重要带动项目,引导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滚动建设、协调发展。

(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建设宜居城市。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宜居城市,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全体市民的共同责任。

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538万,五年增加174.4万,对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提出的人口规模控制目标和要求,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效手段,实施综合调控,分阶段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坚持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规范户籍人口迁入政策,控制人口机械增长。从对居住场所的法治化、信息化管理入手,创新流动人口管理的思路和措施,实行常态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制定鼓励人口向新城转移的政策措施,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探索养老服务多种模式,完善老年教育、健康服务体系。维护妇女权益,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做好残疾人康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高度重视资源约束矛盾,坚持科学严格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逐步缓解水、土地、能源等紧张状况,保障城市可持续

发展。健全政策体系,制定符合实际、更加严格的节约标准,实行定额和指标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推广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发展节水农业,推动再生水使用,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50%。坚持集中紧凑发展模式,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在3500平方公里以内。着力推动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提高煤、电、油、气等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实施迎峰度夏和冬季供暖室温控制等需求侧管理措施。政府机构要带头节约,倡导节约风尚,树立全社会节约意识。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采取更加严格有力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能源结构,城市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开展水资源保护和各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实现六环路以内主要河湖水体基本还清,中心城、新城和中心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实现安全处置,中心城和新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农村地区达到80%。防治噪声和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继续抓好山区生态屏障、绿化隔离地区、绿色走廊和农田林网建设,不断扩大城市绿色空间,进一步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 (七)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继续推进就业倍增计划。制定促进政策,实现3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制度,做好首钢等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工作,重视解决局部地区失业率较高的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发

布制度,引导外来劳动力有序流动。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大培养力度,新增50万技能人才。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民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关系调整体制。

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调整最低缴费标准,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完成公费医疗制度向医疗保险制度并轨,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全市统筹过渡,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捐赠、群众互助在扶贫帮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进程。

着力构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理顺政府与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关系,切实减轻基层自治组织行政性负担。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健全社区居民会议制度、协商议事制度和听证会制度,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保证社区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行。实施专项补助制度,支持城乡基层组织发展公益事业。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推进面向基层、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着力解决物业纠纷。大力培育民间组织,积极引导其参与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增强广大市民的首都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认真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体系,抓好窗口行业的奥运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

成年人教育网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塑造首都文明形象。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抚恤优待等工作机制,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关系。全面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制定并实施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规划,逐步解决宗教房产问题。切实做好侨务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各级政府要坚决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听取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广泛征集人民建议。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发展基层民主,推广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八)抓紧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

(九)深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

从解决困扰发展的矛盾入手,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开放,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保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促进传统行业协会转型和新型行业协会发展,加快政府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从体制、机制、职能、流程等方面创新政府管理,加强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决策执行评估等制度建设,运用多种信息化手

段,促进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落实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大力实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的代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政府履行职责。强化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规划及监管职能,进一步放开建设和运营市场。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理顺公用事业价格,逐步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全面完成2006年的各项任务,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端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保持首都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和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在102%以内。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会展、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服务型消费,积极拓展奥运商品市场,推广新型消费方式。推动传统商业街调整改造,建设便民商业设施,发展郊区连锁超市、便利店600个。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引导社会资金向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等领域转移,促进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竣工经济适用住房200万平方米。加快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建设,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产业替代和结构优化升级,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制定《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

展意见》的实施细则;积极稳妥地推进首钢、焦化厂等企业搬迁,探索采矿地区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指导意见。搞好煤电油气运供需调节,确保首都能源安全。

第二,迈出新农村建设的坚实步伐。制定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村镇集中供水能力10万吨,解决27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建成6座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通油路工程新建100公里,支持农村改厕4万户。发展节水农田30万亩。继续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做好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建设好农村39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3个服务中心,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覆盖农村人口。完成7000名山区农民搬迁、安置任务。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做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加强创业指导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劳务派遣、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实现成功创业6000人、带动就业4万人,帮助5万名“4050”失业人员走上公益性就业岗位。在80%的行政村建立就业服务站,培训农村劳动力8万人次,帮助5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各项基金征缴率在95%以上。做好旧城内8000户居民危房的排险解危工作,启动城八区10片危改项目。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与平安建设。以地下管网为重点,认真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政府监管,落实法人主体责任,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采取坚强有力措施,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全力办好59件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事。

第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工作。充分发挥“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环境建设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推进。新建场馆完成主体结构,改扩建场馆和临建场馆加快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形成整体景观轮廓。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支持城乡电网改造,加快燃气热电厂、天然气管线建设。整治80个“城中村”,新建和改建公厕1445座,建设100条特色园林大街。实施第十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5%。以《首都市民文明公约》颁布10周年为契机,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突出抓好赛场文化建设,在全体市民中不断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2008奥运会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促进勤政廉政,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坚持“四个服务”,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为各类企业、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特别是为中央在京企事业单位做好服务。抓住典型事例,整治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效率低下等顽症,加强督察考核,做到从严治政,赏罚分明。继续加强基础工作,做到“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作风正、效率高”。继续推进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健全规范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坚决反对和制止铺张浪费,强化审计监督。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大反腐败的工作力度,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全市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2006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5日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

四次会议上

市长 韩正

各位代表: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上海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重要规划。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上海市人民政府编制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着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步、新成就。

(一)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把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与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努力保持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连续1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34亿元,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从2000年的1.14吨标准煤下降到2005年的0.93吨标准煤。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巩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能级不断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预计达到75%;郊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郊区已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郊区的比重超过80%。消费需求逐步扩大,投资和出口结构继续优化,保持了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二)全面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三港两网”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城市集聚辐射功

能显著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列世界第三,货物吞吐量排名世界第一。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5年机场客、货吞吐量预计分别比2000年增长1.3倍和2.1倍。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运营里程达到123公里。市域高速公路网框架基本形成,2005年通车里程达到560公里。磁浮示范运营线、浦东铁路一期工程等重要交通设施相继建成。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市政和公用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十五”环保投入总量是“九五”的两倍,完成了前两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国家园林城市,预计2005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了1.4倍,城市总体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开放取得明显进展。政府、企业、市场、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强化、弱化、转化”不断加快,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股权多元化改造基本完成,新型国资监管体制框架初步建立,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国资、外资、民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预计五年外商直接投资实到金额超过280亿美元,2005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5%。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功能不断拓展,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在快速发展中不断规范。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变化,浦东先行先试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上海口岸功能明显增强,2005年口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3506亿美元,是2000年的3.2倍。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加强,服务全国水平不断提高。与港澳台等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

(四)全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社会事业投入明显加大,集中建设了一批社会事业功能性项目和公益性设施。落实《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大,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0年的1.60%提高到2005年的2.34%。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研成果明显增多,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比2000年增长了1.1倍。以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推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校布局调整初步完成,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完成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健康城市建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一大批公立医院得到了改建和扩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成功抗击非典疫情。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成效,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建成一大批社区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上海城市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五)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了政府扶持创业和就业援助的力度,新增了大量就业岗位,一大批就业

困难群众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包含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个险种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顺利实施,成为郊区离土农民的基本保障制度;对65岁以上农民实行了养老金政府补贴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助等救助政策,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率先免征农业税。2005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比2000年增长72. 5%和49.9%。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预计达到21.3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5平方米。廉租住房覆盖面不断扩大,旧住房综合改造加快推进,一大批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物质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上海人民的不懈努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体现了上海的发展成就和城市魅力。举办世博会,已成为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契机。目前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回顾“十五”发展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发展新路;始终坚持连续性、稳定性、开拓性有机统一和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有机统一,不断突破瓶颈、破解难题;始终坚持发挥浦东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始终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这些,是过去五年上海取得新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未来上海再创新辉煌的宝贵财富。

五年来,全市人民用辛劳与智慧、激情与拼搏,谱写了上海发展史册新的篇章。今天的上海,正在成为一座世人瞩目、生机勃勃、活力迸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为上海建设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全体上海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和驻沪三军、武警部队,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发展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更加迫切;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完善创新机制的要求更加迫切;能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趋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还不平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还有相对薄弱的地方,全面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就业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较大,动拆迁等社会矛盾仍较突出,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更加迫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改革攻坚、突破瓶颈的要求

更加迫切。同时,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部分行业的行风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还需要不懈努力。对这些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有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坚实基础,有新世纪头五年的良好开端,有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拼搏奉献,面向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二、“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上海新的发展机遇期,又是新的发展考验期。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敏锐的战略思维,深刻分析国内外环境,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下来思考和谋划,牢牢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坚定不移地朝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一五”时期上海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形成“四个中心”基本框架的发展目标,以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为发展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坚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发展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坚持惠及广大群众的发展理念,促进城市和谐安康;坚持发挥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坚持以办好世博会为载体,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和文明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一奋斗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灿烂前景,表达了上海人民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上海的城市国际竞争力将显著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将显著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将显著改善。

建设“四个中心”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国家战略,我们一定要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实施好这一国家战略。未来五年对“四个中心”建设至关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要在“十五”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航运中心建设的新突破,基本确立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成为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四个中心”建设的核心。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积极主动,全力进取,力争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进一步巩固国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础上,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金融中心之一。

未来五年,上海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要再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9%以上,地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自主创新能力要有新提高。城市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8%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左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要取得新成效。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环保投入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以上。

——改革开放要实现新突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国资、外资、民资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完善,率先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符合国际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要取得新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有新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 5%左右,各类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两个优先”,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发展服务经济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和质量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坚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抓住培育龙头企业和集聚专门人才两个关键,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规模和能级。积极配合国家金融宏观调控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快形成金融产品创新中心、金融市场交易中心和国内外金融机构集聚中心。继续发挥货币、证券、期货、黄金等全国性金融市场的作用,促进金融衍生品、保险再保险、离岸金融、企业债券等市场和业务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发展新兴金融机构,优化整合地方金融资源。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进国际中转物流发展,加快临港、外高桥、浦东空港、西北综合物流园区等重要物流基地建设,完善城

市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信息基础设施,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加快发展以软件、电信服务、数字内容等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都市旅游、会展资源开发,加快推进旅游业、会展业发展。积极发展会计、审计、法律、咨询、评估、设计等专业服务业。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优化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着力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依托大产业、大基地、大项目,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先进制造业的技术能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信息产品制造业要强化研发设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重点产业。汽车制造业要加强自主开发,培育自主品牌,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开发和生产。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大工程,重点发展电站成套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等行业。同时,要依托中央在沪企业,培育壮大船舶、航天、航空等战略产业。积极推进现代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发展。完善规划,调整结构,集约经营,继续优化发展钢铁、石化等基础工业。

加强产业政策调控和产业布局优化。鼓励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均势产业稳定发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占地多、效率低、污染重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劣势企业。根据全市区域功能片区划分,进一步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区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园区,促进区县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郊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市级工业区的作用。基本建成国际汽车城、精品钢铁基地,加快上海化工区、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进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和长兴岛造船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园和都市型工业园。

(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城市创新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致力于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既要抢占科技制高点,又要培育经济增长点,努力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重点领域自主创新的突破。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举,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限目标,取得突破。按照国家科技发展布局,发挥上海优势,对国内外差距较大又有可能引进先进技术的产业领域,重点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对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要有效整合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重点要立足于原始创新,推进“部市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

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要基地落户上海,推进上海光源工程建设。实施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围绕“健康、生态、高端制造、数字化”等战略需求,实现创新中药、基因工程疫苗、太阳能、平板显示、电子标签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继续推进科教兴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完善项目运作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10年高技术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达到30%左右。加快张江、漕河泾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等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园区、校区、社区联动发展。推进科技世博园、智能新港城等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市抓实力、区县抓活力、企业抓动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以产业化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继续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各方优势,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充分发挥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快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加快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实施各类人才集聚和培训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领军人才开发,努力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门人才。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探索特大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政策引导、明确管理职责、广泛宣传教育,切实抓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完善“批项目、核土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和民用节能,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加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大水源地建设与保护力度,强化节水管理,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16%左右。切实节约原材料,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进包装减量化,提倡使用非一次性用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重治本、重机制、重实效,切实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和保护生态。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加强截污治污,推进苏州河及全市中小河道整治,加快完善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初步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与收集管网相配套的郊区污水处理系统,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以实施燃煤电厂烟气脱硫为重点,有效控制煤烟型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落实中心城区高污染机动车限制通行措施,2007年新车全面实施欧III排放标准,2010年全市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35%以上,进一步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推进重点行业固体废物减量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体系,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加强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污染源治理,全面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整治。加强农业污染治理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2010年重点监管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95%以上。加快生态绿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绿化系统,重点建设一批生态林、生态园,2010年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岛为目标,大力推进崇明岛生态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努力发展海洋经济。

(四)加快现代化新郊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和部署,上海要按照规划布局合理、经济实力增强、人居环境良好、人文素质提高、民主法制加强的要求,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大力推动郊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新郊区。

积极推进“三个集中”,加快郊区城镇建设。以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为突破口,稳步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依托高速公路节点、轨道交通站点,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的历史基础、特色风貌和发展优势,加强规划引导,重点建设松江、嘉定、临港等新城,加快新市镇开发建设,加强中心村改造建设,逐步形成由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左右中心村构成的城镇体系。2010年郊区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

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坚持科技兴农,全方位拓展农业投资渠道,运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经营方式,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种源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形成崇明三岛、黄浦江上游、杭州湾北岸、城郊结合部以及域外农场等农业集中发展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00万亩设施粮田和3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创新农业生产与流通组织,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多功能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水平。

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大力促进非农就业。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征地留用地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盘活农村非农建设用地,

创新农民财富积累机制。完善直接面向农民的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

全面推进郊区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切实提高郊区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水平。强化郊区社会事业资源配置,加快郊区薄弱学校、医院的改造建设,改善郊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加强郊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建设连接中心城与郊区的轨道交通线,着力推进郊区道路、电网、供排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实现郊区基础设施全覆盖。

(五)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着眼于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着力于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着力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洋山深水港区后续工程建设,完善集装箱集疏运系统,发挥洋山保税港区功能,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快速发展。加快浦东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和虹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显著增强中转功能,基本建成上海航空枢纽。加快建设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完善铁路枢纽布局。基本建成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201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约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约880公里。加快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加强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加快黄浦江越江通道建设,建成上海长江隧桥工程。

进一步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建立和完善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保障城市安全有序。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不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重。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流量控制,强化交通管理,依法加大交通顽症整治力度,切实做好交通排堵保畅工作。积极推进市容环境综合管理,加大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和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严格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管理和执法,进一步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引导作用。加强规划,严格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力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坚持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建立健全城市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处于总体受控状态。着力建设动植物防疫体系,有效防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

事件能力。有效控制地面沉降,切实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安全管理。强化能源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构筑多主体、多气源体系。

坚持“拆、改、留”并举,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40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约占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现有总量的50%。继续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加强物业管理。坚持全面规划、整体保护、积极利用、依法严管,切实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加快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基本完成重点地区开发任务。

(六)成功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充分发挥世博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

举办世博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国家有关部门和全国各省市,动员和凝聚全市力量,全力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深入演绎世博会主题。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把举办世博会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相结合、与培育和实践上海城市精神相结合,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突出科技、生态、文化、人文理念,深化世博会展示方式和表现形式,使世博会成为经济和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国际交往的友谊平台。

切实做好世博会举办工作。坚持节约办博,充分利用或改造现有建筑及设施。认真实施好世博会园区总体规划,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世博会园区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整体优化世博会园区内外布局,加快建设与世博会园区相联系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共享、服务联动。做好世博会招展招商招客工作,广泛吸引各国政府、国内外企业和组织参与世博会。认真做好世博会组织管理,加强综合保障,确保举办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顺利进行。坚持办展与后续利用相结合,使世博会园区成为上海新的多功能公共活动中心。

(七)进一步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是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保障。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浦东开发开放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

全面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眼于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完善功能区管理体制;着力转变经济运行方式,与国际规范相衔接,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外向型经济层次;着

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市镇,率先探索新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进一步聚焦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强化功能,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推动浦东新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国有资本有序流动,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竞争力。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代表的责任体系和监管体系,健全企业经营业绩分类考评体系。深化国有控股公司多元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重组,切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发挥中小企业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平等待遇、开放领域、引导产业、调整结构、创新服务的思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法律未限制的一切领域。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各类要素市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市场竞争和要素有序流动。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强化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发挥消费者组织的社会监督作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信用产品广泛运用,完善信用监管、失信惩戒等信用制度,努力营造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氛围。

(八)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着眼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更好地服务全国,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加快发展的能力。

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资源。加快发展服务贸易,鼓励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完善贸易保障和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洋山保税港区的政策效应,优化通关环境,增强上海口岸功能,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的经贸合作。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保持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着力提高质量、强化功能、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上海。加强对外资的投向引导,着力扩大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鼓励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政府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与共同开发。积极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健全对外投资风险防范机制。

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按照中央要求,加大对西藏、新疆、云南、三峡库区等地区的对口支援力度,重点推进扶贫开发、加强经济合作和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帮扶协作的长效机制。促进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加强综合交通、旅游、社会事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合作。与沿江省市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共同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九)继续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坚持发挥信息化在科教兴市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重点,深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持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全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设计、生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推进金融信息化、物流信息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完善以电子支付、电子认证等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深化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构建跨部门政务信息系统,让市民和企业普遍享受政府网上服务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管理网格化,基本建立城市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加强空间地理数据平台的广泛应用。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信息化,推进数字电视、网上教育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电子社区建设,强化社区信息服务功能,方便市民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生活质量。2010年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65%以上。

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积极建设面向应用的功能性公共信息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区拓展,全面提升信息化发展的基础环境。着力推进基础信息资源和信息平台的整合共享,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信息化标准建设。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确保基础通信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十)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坚持重在基层、重在整合资源、重在完善机制,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按照国家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建立适合上海特大型城

市特点的人口管理新模式,保持人口规模与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按照市级综合协调、区级综合管理、社区具体实施的原则,强化居住证和房屋租赁管理,完善来沪人员服务政策。加强人口统计管理,健全实有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大力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按照“社区党建全覆盖、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的总体要求,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成效、基层有活力为衡量标准,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乡镇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社区事务“一门式”服务。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学校、企业的文化体育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促进资源整合共享。加强居委会、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公众参与基层建设。

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培育与规范并举,进一步发挥基层自治组织、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行业组织的积极作用。推进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进一步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群众通过理性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大力推进平安地区、平安单位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灵活多样的群防群治网络,强化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健全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严格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十一)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立足于确保公益、促进均衡、激发活力,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加大政府对教育特别是郊区教育的投入力度,继续保持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在“十一五”期间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相当于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课程体系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郊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实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若干所高水平大学和一批特色高校,提高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鼓励社会多元化办学,提升国际合作办学质量。完善继续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

育体系,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

继续推进卫生改革和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三级公共卫生网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深化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就医问题。完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把政府投入的重点转向基本医疗服务、转向社区和郊区基层医疗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级医疗机构纵向整合,推进双向转诊,促进基本医疗服务重心下移。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和药品流通秩序,坚决制止医疗乱收费和药价虚高,制止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推进直接服务农民的郊区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大力加强郊区医务人员力量,提高郊区医疗卫生水平。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在疑难杂症诊疗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优势,加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医疗服务市场有序开放,继续推进亚洲医疗中心城市建设。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促进文化、体育蓬勃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创作,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办好重大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承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建设。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为上海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继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坚持抓好“七不”规范,推进“七建”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科普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密切地联系各方面群众,有效维护群众权益。贯彻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进步。切实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积极构建优抚安置工作新机制。

(十二)努力实现安居就业有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障是稳定之基。必须着眼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把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深化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落实优惠政策,把促进就业资金更多地向自主创业倾斜,帮助创业者解决经营场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困难,鼓励和扶持创业。建立

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联动机制,把促进就业作为产业规划、地区规划的重要因素,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加强劳动保护,合理调节劳动关系。强化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按照“要分类、有梯次、保基本、广覆盖”的总体要求,继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突出保基本,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内容和范围,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以离土农民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农村养老保险以区县统筹为主,形成农民养老金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逐年递增的筹资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覆盖面,规范企业参保行为,保障外来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补充保险,鼓励发展商业保险。更加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保障问题,综合统筹各类救助标准,完善针对性的单项救助政策,加强救助和就业联动。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积极主动,分类逐步解决城镇职工老年遗属、无保障高龄老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问题,以及未成年人等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加快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体系。根据不同情况,分层次、多渠道地解决好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对居住困难和生活困难的家庭,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将“双困”家庭纳入廉租住房制度。对中低收入居住困难家庭,采取租售并举措施,加大政府支持和补贴力度。

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强为老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化居家养老,加快养老设施建设,2010年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人数达到25万人左右,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0万张左右。积极做好对独居老人的结对关爱和紧急援助服务,倡导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尊敬和精神关爱。以举办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为契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积极发挥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组织的示范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互助活动,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深入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十一五”时期,要继续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增强为民服务、依法办事的能力,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保障作用,保证“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在继续完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

力推进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和沿海产业带发展。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转移,去年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2000个,省财政向苏北转移支付及其他各类补助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苏北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苏南苏中苏北呈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三是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建立,乡镇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基本建立,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全省上市企业达到115家。完善政策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全省私营企业达到50.7万户,注册资本7234亿元,比“九五”期末增加6285亿元;个体工商户175.3万户,增加26.3万户。全省基本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发展的格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清理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和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按照“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原则,事业单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开放型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4%,五年年均增长37.9%;出口12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6%,年均增长36.7%。去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超过115亿美元,五年新增500亿美元以上。开发区建设、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持续较快发展。

四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十五”期间,全省财政预算内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投入147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89%,比“九五”期末提高21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3.5%,提高18个百分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职校生数保持全国领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省标工资发放问题全面解决。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

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5.5%和55%。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艺创作、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取得新成绩。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全面建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妇女儿童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步。成功承办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全面实现“环境优美、设施优良、服务优质、成绩优异”的目标,扩大了江苏在海内外的影响。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5%和8%以上,比“九五”期末增长81%和43.3%。城镇登记失业率近三年持续下降,去年控制在3.6%。五年新增城镇就业380万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286万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惠及千家万户的农村五件实事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农村公路4.1万公里,基本实现了行政村通公路,改造草危房15.2万户,新增改水受益人口960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5.5%。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6.8%、90.3%和99.4%。部分地区历史遗留的拖欠养老金问题得到解决,破产关闭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纳入医疗保险范围,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全省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对符合条件的127.5万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六是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标准,改进城市拆迁办法,对下岗职工给予合理经济补偿,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措施,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去年对义务教育阶段56万名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对10万名经济困难的职校生、大学生实行资助,努力保证每个困难家庭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推进农村五保户“关

爱工程”,去年新增敬老院床位3万张。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新成效,主要河湖水质有所改善。绿色江苏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新增造林面积685.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2个百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成绩。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推进,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社会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省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江苏发展跨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我们成功地战胜了“非典”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努力克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变化,不断把江苏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十五”时期的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作出贡献的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苏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兄弟省市区,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江苏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五”时期的丰富实践,加深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工作中,我们在充分运用以往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一些对今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两个率先”,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自觉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改革的重要契机,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二是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深化改革突破体制上的束缚,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扩大开放提升整体竞争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落实执政为民的要求,始终把发展经济与造福百姓统一起来,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协调起来,把发达地区、先富群体和经济薄弱地区、困难群体的利益兼顾起来,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互动并进,全面进步。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资源制约发展的矛盾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和资源、能源消耗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二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这两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积极效应,目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较大,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任务还很艰巨,继续增加农民收入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三是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由于汇率变化,石油价格上升,贸易摩擦增多,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持续增长面临不少不确定因素。四是发展中存在不够平衡、不够协调、不够全面的问题。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仍在扩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压力加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教育乱收费等问题反映较多,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因利益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少数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我们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估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

识,主动应对新挑战,积极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也是我省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市场化完善和国际化提升互动并进的重要时期。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历史责任。综观国内外形势,我们仍然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们实现更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期,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活力。从省内看,苏南产业升级加速,苏中苏北工业化加速,民营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们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但只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未来五年的发展大有可为。

“十一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目标,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又快又好地推进“两个率先”。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全国领先行列,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力争2010年比2000年增加2

倍左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力争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省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居于全国先进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到2010年左右总体上基本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一)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题。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又快又好的要求:一是必要性。“两个率先”是中央对江苏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江苏发展的基本定位。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是“十一五”时期的根本任务。从全局和长远来说,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扩大劳动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财政收入,增强综合实力,促进和谐稳定,没有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做不到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发展。二是可行性。《纲要》提出,到201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按照这个要求,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这是一个定位比较高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历了五个五年计划。从“六五”到“十五”,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2.8%,最近三年年均增长14.2%。目前经济仍处于上升期,

“十一五”时期继续保持10%以上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三是全面性。《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有经济增长的指标,还有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结构调整、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不仅要求经济总量保持在全国领先行列,而且要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国前列。坚持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相统一,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在发展的战略途径上突出科教优先,在发展的价值取舍上突出环保优先,在发展的模式选择上突出节约优先,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把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作为“十一五”发展的主线。 实现“十一五”时期又快又好发展,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增长从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优第二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坚持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促进互动发展。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30%左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基础材料与新材料、现代轻纺等产业,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产业基地。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把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市场潜力大的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商贸流通业、社区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支持优势服务品牌做强做大。大城市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大力发展规模经济,提高集约发展水平。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积极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坚持走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大企业支撑大基地建设的路子,推动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高规模效益和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按照优化布局、配套成网、提升功能、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强全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高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能力。新建高速公路1200公里,总里程达到40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新建铁路1000公里、城际轨道450公里和城市轻轨100公里左右;加快长江南京以下航道整治,新增沿江沿海港口吞吐能力4.2亿吨。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新一轮淮河治理、海堤达标等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加快能源建设和电网改造,合理调整能源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

节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广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以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目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坚持环保优先,认真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3%左右。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和资源保护,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5%左右。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加快建设绿色江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左右。

(三)把统筹协调作为“十一五”发展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解决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协调、不够全面的问题,促进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二是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广开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农

村公共事业发展,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区域共同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联动、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实现苏南苏中苏北共同发展。进一步支持苏北加快振兴,以推进产业转移为重点,以更大力度落实“四项转移”等政策,增强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建设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沿海产业带,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促进苏北更快更好发展。以沿江、沿海开发为重点,在更高起点上发展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形成产业集聚新优势,推动苏中快速崛起。进一步提高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发展水平,支持苏南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加强规划和管理,坚持走布局集中、城镇集聚、用地集约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推动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通过集中布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促进集约发展。积极参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城市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增加对教育事业、公共卫生、公益文化、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投入,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规模和比重,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实用人才。优化发展高等教育,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带动高等教育事业在更高水平上加快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十一五”期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f1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