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23-12-01 14: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科社理论与实践 授课学期 2011学年至 2012 学年 第 一 学期

学学姓

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号 2011010699 名 宋宇

专 业 专门史

任课教师 肖立国 副教授 交稿日期 2011年12月 成

阅读教师签名 日 期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研究生课程作业评批表

研究生姓名 年级 专业 方向 课程名称 科社理论与实践 考核时间 宋宇 2011级 专门史 学期 一年级 第一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类型 修课方式 作业题目 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 评分: 导师签字: 年 月 日

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趋势

宋宇

(文旅学院专门史研究生,学号:2011010699)

摘要:民主起源于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民主的理念。经过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后,民主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后来,马克思主义诞生,更是将民主思想带入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民主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想影响,对我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我国未来民主进程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的指导,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主进程将如何推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 关键词:民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国情、发展

民主(旧译德谟克拉西)从其字面上来看(源于希腊文 δημο? demos 人民;κρατειν kratein 统治),代表着由人民统治。至于民主的统治方法、以及其“人民”的构成范围则有许多不同的定义。

民主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六韬》中载“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又有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延安,毛泽东和黄炎培谈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时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近一个世纪民主观念已经深入广大国人心中。我国的民主进程自新中国成立就已经开始了,中间虽然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但发展到今天,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总体上说,还是在不断进步中的。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我们必须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国未来的民主进程仍然需要继续推进,不断修正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及时根据新国情、世情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然民主起源于西方,我们就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西方的一些民主观。

一、西方历史上的主要民主观

1.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传世名著《政治学》一书中,他用较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人口规模过大的弊端,后来他指出“凡是以政治修明而著称于世的城邦无不对人口有所限制”,最终是想说明他的小国民主思想,大规模的人口不利于民主的发展。他还指出,大多数人执政的政体才是民主政体,区别于一人执政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执政的贵族制。

2.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提出:一切政府和政府权威的起源在于保障人民天赋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他设想了一种先于政治社会的所谓自然状态,进而论证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权利是那种自然状态下人们所固有的自然权利的延伸。他最早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概念。

3.思想启蒙时期法国的孟德斯鸠认为,人是“社会动物”和“智能的存在物”,应该从人的社会性和民主政治的“自然”生成来解释民主的起源。他对民主思想最大的贡献在于,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的理论。

4.思想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释了著名的人民主权思想。卢梭认为,国家主权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全体人民,这就是人民主权,要使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就必须使国家的所有活动受到公意的支配、指导和约束,就必须在全体人民的公意的基础上制定法律,相当于人民和国家签定了一种契约。

5.美国的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一书中所说的“管得最少的政府是管得最好的政府”,充分表达了政府有限论的思想。所谓政府有限论,亦称有限政府论,它是针对政府无限制地干预、控制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乃至人们日常私生活这样一种封建君权理论而言的。[1]

二、马克思的民主观

马克思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前人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其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民主就是一种政治权利,亦即“民主权”,它包括人民的选择权、议政权、参政权、监督权等,民主的就是人民当权的;

第二、民主也是一种国家制度,“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在这个意义上,民主即“民主制”,民主制度是人民权力的法律化、制度化; 第三、民主制与专制是相对的,民主制的思想基础是重视人和人的价值,承认人的政治能力,主张在一定范围内每个人都有以平等身份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

第四、民主是一个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政治范畴和历史范畴,因此,民主有如“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等一般内容的共性,也有民主的不同形式的具体的个性。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劳动人民掌握政权。

三、民主的形式

[2]

直接民主,又称为纯粹民主,是一种人们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例如决定是否接受或废除某种法案。之所以称为直接是因为决策的权力直接由人们所行使,而不经过任何媒介或代表。在历史上,这种形式的政府相当少见,因为在实践上要将人们全部聚集起来投票相当困难,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非常高昂。所有直接民主都属于较小型的共同体,例如城邦。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雅典民主。

代议民主则是较常被采用的制度,之所以称为代议制是因为人们并非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选出民意代表来参与政府实体或议会。民意代表可能是由全体选民选出(如比例代表制)或代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依据地理划分的选举区),一些制度则混合了这两种方式。许多代议民主制也结合了一些直接民主的成分,例如公民投票。

许多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声称拥有民主,例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认为民主应是由无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民主和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即“无产阶级专政”,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治体制。

四、中国民主发展的路径可能是什么?

以往的许多看法是,民主法治或许不错,但那是西方的东西,不适合中国,中国几千没有这些制度不也过来了吗?

我们应该认清,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是每个人的利益的问题,这一点无西方、东方的差别,所以,民主制度虽然首先在西方出现,但它是适合全人类的东西,当然也适合中国。

从历史角度看,操作层面的民主制度架构是很现代的事,最早可以追回到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今天我们熟悉的不分男女、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度实际上是20世纪才有。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民主制度既不是西方古老的传统,也不是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的老传统,对全世界都是相对新鲜的事。所以,如果拿较长的历史看,不管是中国,还是其它国家,哪个

国家都没有很久的真正民主制度的传统。也就是说,拿中国过去几千年没有民主来说明民主对中国不重要,没有意义。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是:为什么民主制度作为一种普遍人类制度只是过去一百多年才有?我觉得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能帮助我们看清楚民主不是一种抽象的价值理念,而是涉及每个人的利益的问题。事实上,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制约权力、保护个人利益的需要。 今天中国也的确到了非民主不可的时候。虽然现在中国一年的财政开支4万亿,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欠缺,行政开支、形象工程占绝大头,花在国民福利上的钱只占小头。为什么是这样呢?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对行政权力、对政府预算的问责机制。在财政预算不透明又没有公开听证的情况下,政府开支当然不会注重人民的福利。全国人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行政权力没有任何问责。

就如秦晖教授所说,政府的权力与责任严重不对称,行政几乎可以随意增加审批权,也可以各种名目加税和收费,不仅没有立法机关监督,出了问题也不见得被问责。权力与责任的不匹配已经在社会中形成太多的不满,只有民主机制才能缓和。

也有人认为,民主只是中国一部分精英和知识分子的诉求,一般老百姓可能对反腐败和社会公正有更强烈的诉求,而要达到这些目的,可能不一定不需要民主,那么对老百姓来说,民主有什么用?

腐败盛行,社会不公,地区间、城乡间以及不同群体间收入机会不平等,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中国人民也越来越怨声载道。中国的维稳经费已经超过了军费开支。之所以如此,一是权力不受民主监督制约,二是通过国有制与行政管制让政府控制的资源权力太多,这两者加在一起形成了最有利于腐败、有利于不平等的温床。

这就是说,当政府掌握所有资源的同时行政权力又不受制约的时候,政府在代替市场分配资源时,资源的配置就会既不符合效率原则(因为不是按市场规则分配),又不符合公平原则(因为没有代表民意的民主问责机制),而只会符合权力原则,这样的经济是权力经济,不是市场经济,更不是乌托邦式的福利经济。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民主国家的各地区间收入差距基本在逐年缩小,其中,国有经济成分越低的民主国家,其地区间收入差距减少的速度则越快。相比之下,在缺乏民主机制又以国有制为基础的中国,过去50多年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大。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过去没有实质性监督制约机制保证行政资源配置的公正、公平,另一方面又有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现代银行体系所提供的超强资源调配能力,结果是把人为配置资源的偏差、扭曲效果放到最大,结局跟搞国有经济的初衷正好相反。政府介入经济的程度越高,地区间越不容易平衡发展,这个结论当然跟以往固有的看法相反。

所以,民主不是什么抽象的价值诉求,而是涉及到普通大众切身利益的务实选择,涉及到收入机会是否能平等的问题,一点不抽象。

经济的不断发展是否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政治上的民主?

首先,正如上面谈到的,民主是非常实际的利益分配问题,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呼唤政治上的民主,因为经济发展到越高处,利益的冲突问题会越突出,就像家境贫穷时,家里有无民主当然无关紧要,但有了钱后,怎么处理各方利益的问题就日益重要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大家以为韩国、泰国、印尼、中国的台湾等给世界推出了新的模式,经济可以发展但政治不必民主。可是,到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

那么,中国如何过渡到一人一票的现代民主制度呢?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可能的路径应该是两方面同时进行,其一是从党内民主开始,党内一人一票选举,一步步积累经验,再逐渐扩大到全民;其二是继续基层选举,并逐步往上升。无论如何,民主是必须要的。不仅从反腐倡廉、社会公正、公共产品的角度讲,需要民主政治,以此促进社会和谐,而且从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角度讲,也必须如此。过去中国

经济的增长是粗放性、低利润的,靠的是制造业等,这些工业对制度的要求低。今后的发展要靠经济增加值高的服务业,而服务业对制度的依赖度又高,所以,民主政治改革将决定中国人今后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3]

五、结语

顾准说: “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国,天国是彻底的幻想;矛盾永远存在。所以,没有什么终极目的,有的,只是进步。”去何从呢?

[4]

在当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的民主进程将何

首先,任何国家要想在政治文化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都必须自己自觉主动地汇入政治民主化这一世界近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潮流之中,且选择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民主化发展道路。

其次,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在政治文化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都必须要发扬光大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政治文化,而不能轻易否定它。应当看到,在族群关系,文化关系,和国际关系中,中国儒家学说,强调仁爱,道德,慈善,宽容和和谐,是融合文化,融合族群,融合文明,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学说。如果中国人对儒家学说不能发扬光大,给世界做榜样,那是莫大的遗憾;甚至扬其糟泊,弃其文明,仍然抱着封建专制政治传统不放,忽视官员个人道德修养,不讲“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那更是极大的悲哀。 再次,任何国家要想在政治文化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成功,都应善于吸收利用古今中外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并能巧妙地选择各种政治文化精华,加以适当糅合,并且与本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创立有利于本国现代化发展的先进的政治文化。这首先需要对中西文化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一个民族的文明能同时拥抱其他多种文明,才是真正优秀的文明,才是真正有发展有前途的文明。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正是能同时拥抱多种世界政治文化文明的结果。这也是中国构建新时期政治文化文明应当学习借鉴的。

[5]

参考文献

[1]谷悦 :《浅谈民主在中国的未来发展》[2] 廖桂霞 . 阳丽波:《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及其当代实践障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9年9月第9卷第5期

[3] 陈志武 :《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 《南风窗》.2007年6月1 日 [4]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五年版,第三七○页。

[5] 肖立国:《论李光耀时期新加坡政治文化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 《社会科学家》杂志. 2006年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e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