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28 15: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结构; 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一直观认识。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

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三、实验步骤:

(一)细胞形态观察

l、动物细胞的观察

(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

(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

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

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移动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

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 × 10

目镜测微尺的格数

四、实验结果:

1、目镜校正: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17/70=0.24

1

2、细胞大小的测量: 测量次数 细胞种类 人肝细胞(10×40) 血红细胞(10×40) 血白细胞(10×40) 血小板(10×10) 栅栏组织(10×40) 一/um 二/um 三/um 平均/um 19.44×21.36 7.20 9.12 1.44 9.12×79.20 18.00×18.96 7.68 9.60 1.44 10.08×81.12 16.32×19.68 7.68 9.84 1.44 10.56×80.64 17.92×20.00 7.52 9.52 1.44 9.92×80.32 五、作业与思考:

1、血细胞按含量高低,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形态见下图。 2、植物细胞一般比动物细胞大一些。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基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2

实验二:PAS(Periodic Acid Schiff)反

应显示糖原和其它多糖物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AS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2、观察PAS反应的染色结果,并观察多糖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一些不溶性的多糖构成植物和动物的骨架,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甲壳素,一般称为结构多糖。另一些多糖在生物体内作为能量贮存,如淀粉(植物)和糖元(动物),在需要时可以通过生物体内酶系统的作用分解,释放出单糖。

三、实验用品:

过碘酸酒精溶液、Schiff试剂、亚硫酸水溶液、苏木精溶液、二甲苯、100%乙醇+二甲苯(1:1)。

梯度乙醇溶液:100%,95%,90%,80%,70%,50%各两份,一份用于脱腊复水,一份用于脱水。

载玻片 、盖玻片、染色缸、显微镜 、小烧杯、胶头滴管、镊子、刀片、土豆;小鼠肝细胞石蜡切片。

四、实验步骤:

(一)土豆切片的观察

制作土豆徒手切片→过碘酸处理15~30min→70%乙醇1min→ schiff 试剂15min → 亚硫酸水漂洗2~3次 → 蒸馏水漂洗 → 镜检 (二)小鼠肝细胞切片的观察

取鼠肝石蜡切片 → 二甲苯脱蜡约 10min → 二甲苯+100%乙醇(3 min)→梯度乙醇脱二甲苯,在各浓度乙醇(100%,95%,90%,80%,70%,50%)中约 2~3 min → 过碘酸 氧化 15~30 min →蒸馏水漂洗 → Schiff 试剂 15~30 min →亚硫酸水漂洗 2~3 次 →蒸馏水漂洗 → 苏木精染色 10 min → 流水冲洗→梯度乙醇脱水(50%,70%,80%,90%,95%,100%),在各乙醇浓度中约 2~3 min →100%乙醇+二甲苯 2~3 min→二甲苯适度透明 → 指甲油封片 → 镜检

3

五、实验结果:

六、作业与思考:

1、描述土豆切片和鼠肝切片中糖原分布特点。

土豆切片中,多糖多在细胞质液泡中。 鼠肝切片中,多糖多在靠近核的区域。 2、影响 PAS 反应染色效果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Camey固定液固定;Schiff 染色液染色;对分色的控制。 3、如何制作徒手切片?应注意什么才能得到薄而均匀的切片?

应注意需要连续快速地切下多片薄片,并从中选出较好的切片。

土豆切片观察 鼠肝切片观察

4

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与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分离,了解细胞器分离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观察叶绿体的自发荧光和次生荧光,并熟悉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组织匀浆后悬浮在等渗介质中进行差速离心,是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将匀浆液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min, 以去除其中的组织残渣和未被破碎的完整细胞。然后,在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即可获得沉淀的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某些物质在一定短波长的光(如紫外光)的照射下吸收光能进入激发态,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射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光,这种光就称为荧光。若停止供能,荧光现象立即停止。有些生物体内的物质受激发光照射后,可直接发出荧光(称为自发荧光)。有的生物材料本身不发荧光,但它吸收荧光染料后同样也能发出荧光(称为间接荧光)。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普通离心机,粗天平,荧光显微镜,剪刀,研钵,移液管,漏斗,滴管, 10ml刻度离心管,纱布若干, 无荧光载玻片和盖玻片,新鲜菠菜,0.35mol/L氯化钠溶液,0.01%吖啶橙(acridine orange)、

四、实验步骤:

1、叶绿体的分离

(1)选取新鲜的菠菜嫩叶,洗净擦干后,去除叶梗及粗脉并剪碎,称取2g左右,置于预冷的研钵;

(2)加10ml的0.35mol?L-1 NaCl溶液研磨匀浆; (3)用6层纱布过滤,滤液盛于烧杯中; (4)取滤液4ml于1000rpm离心2min,弃去沉淀;

(5)将上清液3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叶绿体(混有部分细胞核); (6)沉淀用0.35molL-1NaCl溶液悬浮。 2、叶绿体的观察

(1)滴叶绿体悬浮液一滴于载片上,加盖片;在普通光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所分离的叶绿体的形态以及其是否完整。

5

(2)染色液与酵母样品液等量混合,染色5min。

(3)用血球计数板做水封片,显微镜下计数染色细胞与总细胞数。重复3次。 (4)细胞活性=活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2、台盼兰染色步骤:

晃动悬浮培养物,稍静置,吸取上层悬浮液,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用缓冲液调到合适观察的细胞密度,加入几滴0.1%台盼兰溶液,用滴管混合均匀,5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计数100个细胞的染色情况,重复3次,计算存活率。 3、TTC染色步骤:

(1)吸取振荡或静置培养的培养物8mL,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 (2)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0.4%的TTC溶液5mL混匀,30℃下染色1小时。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比较两种培养物染色差异。 4、詹纳斯绿B染色步骤:

(1)吸取振荡或静置培养的培养物8mL,以1000转/分离心10分钟。 (2)小心吸去上清液,加入少量詹纳斯绿B 溶液混匀,30℃下染色30分钟。 (3)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油镜下观察线粒体。比较两种培养物染色差异。

五、实验结果

1、美兰和台盼兰染色方法细胞存活观察

次数 1 处理方法 活细胞 美兰染色 死细胞 存活率% 活细胞 台盼兰染色 死细胞 存活率%

27 7 79.41 31 6 83.78 29 10 74.36 28 5 84.48 26 8 76.47 35 8 81.40 27.33 8.33 76.64 31.33 6.33 83.18 2 3 平均 16

2、振荡培养酵母TTC和詹纳斯绿B的细胞染色观察

六、作业与思考

1、美兰和台盼兰染色方法所得存活率差异原因探讨。

对于美兰染色,死细胞内的还原酶由于失活,不发生脱色作用,故被染成蓝色;对于台盼兰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丧失活性或结构被破坏,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兰染成蓝色。然而,在美兰染色中,可能存在部分活细胞由于还原酶活性相对较低,而不能完全脱色,因此会造成判定细胞死亡的假象,故美兰染色的细胞存活率较台盼兰染色的偏低。

2、酵母TTC和詹纳斯绿B染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TTC染色,在细胞的线粒体中四氮唑从电子传递链上接受电子形成三苯

詹纳斯绿B染色法

TTC染色法

基甲腙,其为脂溶性物质,形成后随即插入线粒体等膜中或脂滴中,变成红色。

对于詹纳斯绿B染色,由于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的作用,使染料始终保持氧化状态(即有色状态),呈蓝绿色。

17

综合性实验:细胞分裂中期纺锤体和染色体

结构荧光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转染技术和荧光显微镜使用。 2、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细胞骨架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高等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姐妹染色体,在微管形成的纺锤体的牵引下,每一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相反地方向运动,随后胞质分裂,最后形成两个完整的子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形成两个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子细胞,核内染色体经过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保持一致。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比如基因组DNA的复制,染色体的形成,中心体移动到细胞两极,微管组装,纺锤体形成,核仁消失,核膜破裂等等。通过一定的细胞处理,可以将细胞阻滞在某个分裂阶段,再通过染色或标记,就能够观察和研究该阶段的细胞内部结构状态。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间,超净工作台,细胞培养箱,倒置荧光显微镜,低速细胞离心机,水浴锅,冰箱,移液枪。高糖DMEM液体培养基,胎牛血清(FBS),0.25%胰酶消化液,PBS,200U/μl青链霉素储备液(P/S),0.2% 秋水仙碱,牛血清白蛋白(BSA),4% 多聚甲醛,75%酒精,TritonX-100,鼠抗α-Tubulin抗体,TRITC-羊抗鼠IgG抗体,DAPI染色液,抗荧光淬灭封片液。1ml, 200μl, 20μl枪头,15ml离心管,1.5ml离心管,12孔培养板,60mm细胞培养皿,圆形或方形盖玻片,载玻片,烧杯。

四、实验步骤:

1、细胞培养:

(1)Hela细胞培养:将解冻的Hela细胞转接到60mm培养皿中,加入4mL含有10?S和P/S 的高糖DMEM培养液,置于37℃,5%CO2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2)细胞爬片制备:

盖玻片准备:将盖玻片清洗干净后,浸泡在75%酒精中待用。实验前一天,将处理

18

过的盖玻片放入12 孔板,放入超净台中,用紫外灯进行照射。待盖玻片附着的酒精完全挥发干后,进行细胞接种。

细胞接种:将胰酶消化的Hela细胞接种到放有处理好的盖玻片的12 孔细胞培养板中,再加入1ml新鲜完全DMEM培养液,震荡混匀后,放入37℃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进行过夜培养。或在盖玻片上滴加300μl适宜浓度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2、细胞处理:

细胞经过夜培养后,向每孔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秋水仙碱溶液,使终浓度达到0、2%,震荡混匀后,放入培养箱中进行培养3-5h。以未经秋水仙碱处理细胞作为对照。去除细胞培养液,细胞用PBS洗涤2次,然后用于免疫荧光染色。 3、免疫荧光染色

(1)每孔细胞加500ul 4% 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0min。

(2)去除多聚甲醛,每孔细胞用500 ul含3% FBS或4% BSA 的PBS洗涤3次。 (3)每孔细胞用500ul含0.1% Triton X-100 的PBS在4℃透化处理10min。 (4)去除透化液,每孔细胞用1ml含3% FBS或4% BSA 的PBS室温洗涤5min。 (5)去除洗涤液,每孔细胞加入1ml含3% FBS或4% BSA的PBS,室温封闭30min-1h。 (6)去除封闭液,每孔加500 ul鼠抗α-Tubulin一抗稀释液(抗体用含3?S或4% BSA的PBS进行适宜稀释),室温孵育1h或4℃过夜。 (7)去除一抗,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8)每孔细胞加500 ul 带有TRITC(罗丹明)荧光标签的羊抗鼠IgG二抗稀释液(二抗同样用含3?S或4% BSA的PBS进行适宜稀释),室温孵育30 min-1h。 (9)去除二抗, 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10)去除洗涤液,每孔细胞加入少量适宜DAPI染色液,覆盖样品即可,室温孵育3-5min。 (11)去除DAPI染色液,每孔细胞用1ml PBS洗涤3次,每次5min。

(12)在载玻片上滴一小滴抗荧光淬灭封片液,将盖玻片从培养板中取出,面朝下盖到抗褪色剂上,使其轻轻接触到载玻片上。可在盖玻片周围滴几滴指甲油,以固定盖玻片。将玻片置于暗处5min使其晾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4、染色体和纺锤体荧光观察:

将制备好的样品放置在倒置荧光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在明场中找到细胞,观察细胞形态。然后打开汞灯,选择适宜滤光片,观察荧光标记的染色体和微管形态和结构。

19

五、实验结果:

有丝分裂前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中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后期(紫外光)

有丝分裂前期(绿光)

有丝分裂中期(绿光)

有丝分裂后期(绿光)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dz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