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朝阳区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6 22: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朝阳区高三一模理综化学部分

6. 当身处贴有下列标志的环境时,行为不正确

的是

7.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变化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B. 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于钠原子和氢原子

C. ①和②中的氯原子均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NaCl中含有离子键,HCl中含有共价键 8. 综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Ⅰ、Ⅱ的反应原理均是Zn + Cu2+ = Zn2+ + Cu

B. Ⅰ、Ⅱ中均有电子转移,均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 C. 随着反应的进行,Ⅰ、Ⅱ中CuSO4溶液颜色均渐渐变浅

D. 取a中溶液,加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9.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 氨水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

NH4+ + OH-

B. 工业上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SO2:SO2 + OH- == HSO3- C. 用烧碱溶液清洗铝表面的氧化膜:2OH- + Al2O3 = 2AlO2- + H2O

D. 用石灰乳吸收泄漏的氯气:2Ca(OH)2 + 2Cl2== CaCl2 + Ca(ClO)2 + 2H2O

1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

B.

C. D.

11. 下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 B. KMnO4酸性溶液褪色,说明乙炔具有还原性 C. 用Br2的CCl4溶液验证乙炔的性质,不需要除杂

D. 将纯净的乙炔点燃,有浓烈的黑烟,说明乙炔不饱和程度高

12. 在100℃时,将N2O4、NO2分别充入两个各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下:[2NO2

(g)

N2O4(g) Δ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Ⅰ、Ⅱ中反应物的转化率α(N2O4)<α(NO2) B. 平衡时,Ⅰ、Ⅱ中上述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Ⅰ) = 2K(Ⅱ) C. 平衡后,升高相同温度,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ν(Ⅰ)<ν(Ⅱ) D. 平衡后,升高温度,Ⅰ、Ⅱ中气体颜色都将变深

25. (16分)对羟基扁桃酸、香豆素–3–羧酸用于制备药物、香料,二者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条件未列出):

(R、R′、R”为烃基)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2)A生成 2COOH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3)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4)对羟基扁桃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5)乙醇→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有机物甲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甲中含有羟基

b. 芳香化合物中只有一种酯与甲互为同分异构体 c. F、X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7)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8)X分子中存在两个六元环,X→W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6. (12分)综合利用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

(1)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a . 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 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 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2)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已知:

① 反应Ⅱ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 。 ② 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 电极b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

(5)CO与H2在高温下合成C5H12(汽油的一种成分)减少碳排放。已知燃烧1 mol C5H12(g)生成H2O(g)放出约3 540 kJ的热量。根据化学平衡原理,说明提高合成C5H1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7. (14分)某碳素钢锅炉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铁锈、二氧化硅等。水垢会形成安全隐患,需及时清洗除去。清洗流程如下: Ⅰ.加入NaOH和Na2CO3混合液,加热,浸泡数小时;

Ⅱ.放出洗涤废液,清水冲洗锅炉,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浸泡; Ⅲ.向洗液中加入Na2SO3溶液; Ⅳ.清洗达标,用NaNO2溶液钝化锅炉。

(1)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已知:

20℃时溶解度/g

根据数据,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清洗CaSO4的过程_____。

(3)在步骤Ⅱ中:

① 被除掉的水垢除铁锈外,还有 。

② 清洗过程中,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4)步骤Ⅲ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

(5)步骤Ⅳ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2O3保护膜。 ① 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 NO2- 22↑+ + ②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

a. 在炉面上滴加浓H2SO4,观察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 b.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CuSO4溶液,观察蓝色消失的时间

c.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K3[Fe(CN)6]溶液,观察出现蓝色沉淀的时间 d. 在炉面上滴加浓HNO3,观察出现红棕色气体的时间

28.(16分)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 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 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______。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 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 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 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实验如下:

① 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______性。

②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 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 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COOH

25. (16分)(1)CH3COOH(2)取代反应(3)羟基 羧基 (4) HO

(5)2CH3CH2OH + HOOC—CH2—COOH 浓H2SO4 C2H5OOC—CH2—COOC2H5+2H2O (6)ab

2H5

(7)

——COOC2H5

—OH

(8)

2H5

——COONa

+ C2H5OH + H2O —ONa

26.(12分)(1)ab

500℃

(2)CO2 + Li4SiO4

700℃

Li2CO3 + Li2SiO3

(3)① 吸热 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或ΔH>0) ② CO2(g) + H2O(g) ==CO(g) + H2(g) +O2(g) ΔH = +524.8 kJ·mol-1 (4)① 氧化 ② CO2 + 2e- == CO+O2-

(5)增大压强或及时将生成的C5H12分离出去或降低温度 27.(14分)(1)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2)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

Ca2+(aq) + 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

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3)① CaCO3、Mg(OH)2、SiO2 ② 2Fe3+ + Fe == 3Fe2+(4)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5)① 2 2 1 1 1Fe2O3 2OH- ② bc

28. (16分)(1)SO2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后过滤

(3)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4)① 还原性 ② 2NO +O2==2NO2 ③ 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NO2 + SO2 + Ba2+ + H2O == BaSO4↓+ NO↑+ 2H+

④ 取冷却后A装置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说明黑色沉

淀是铜的硫化物(5)CuS + 4H2SO4(浓)== CuSO4 + 4SO2↑ + 4H2O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dj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