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高考AB卷专题15+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do

更新时间:2024-06-13 1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十五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联系观

A卷 全国卷

1.(2015·课标Ⅰ卷,23,4分)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①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用卤水点制豆腐”就是人们根据事物的特性建立起新的联系,③当选;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联系不同,事物的特性也不同,④当选。

答案 D

2.(2015·课标Ⅱ卷,22,4分)“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指头象征着人的能动性,琴象征着客观事物,琴声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人化的特点”,故①正确;人用指头弹琴受到人的意识的调节,故②错误;材料反映琴、指、声之间的客观联系,③正确;同是操琴,有的是妙音,有的是噪音,④错误。

答案 B

3.(2014·课标Ⅰ卷,21,4分)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

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①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③错误。②④正确切题。

答案 C

4.(2013·课标Ⅰ卷,23,4分)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几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在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是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二者没有谁更能激发创新意识,不选①;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寻找具体的联系,②入选;题干中“气泡室”的发明是由于受到将几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的启示,尊重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③错误;④与题干相符入选。

答案 D

B卷 地方卷

5.(2015·北京文综,24,4分)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认识到谷雨节气,适合农作物生长,说明我国古人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在此期间进行相应的生产、生活活动,融入了节气智慧,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征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是无止境的,④错误。

答案 A

6.(2015·江苏单科,32,2分)如图所示漫画“运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要注重量的积累以促成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 漫画反映了做事情孤立地看问题,没有看到运土这一活动与周围事物之间的联系,故答案为A。材料主要凸显了孤立地看待事物,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没有涉及发展与矛盾的观点,排除B、C、D。

答案 A

7.(2015·广东文综,34,4分)水在常见的三种状态下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已被人们了解,但在受限空间内部不完全为人所知,近日,有研究团队在这方面取得重大发现,在常温下,在石墨碎片毛细通道中的受限水会整齐排列成规则的二维方形冰结构。这是常温下水的一种全新存在方式,该研究成果对于解释低维空间内水的快速输运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新发现再次印证了( )

①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 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 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水的形态改变的事例,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认识是无限的,同时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的,故入选。②④

观点错误,质变并不是完全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其他方面变化也可能引起质变,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故排除。

答案 B

8.(2015·福建文综,35,4分)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 )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 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 )。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中“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说明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③④适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②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9.(2014·安徽文综,10,4分)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革命草最初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但后来随着它的迅速蔓延,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说明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①②正确切题;联系是客观的,③错误;事物的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才具有“人化”的特点,④错误。

答案 A

10.(2013·海南单科,21,2分)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海南的地位因国家整体布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强调整体对部分的作用,③当选;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④当选;整体主导部分,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①②错误。

答案 D

11.(2012·天津文综,3,4分)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五行”相生相克,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①②当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和上升,即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不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③错误。发展的过程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错误。

答案 A

12.(2012·广东文综,33,4分)“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做到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d6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