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普通生物化学》(第4版)课后习题(脂质代谢)【圣才出品】

更新时间:2023-04-15 22:5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1章脂质代谢

1.脂肪在机体内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答:(1)脂肪的分解

脂肪的分解代谢是对生物体提供能量的重要措施。在进行分解代谢过程中,首先是经酶水解成甘油和脂酸。甘油按照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脂酸则按照β-氧化过程分解。

①甘油的分解代谢,一般按照糖的分解途径进行,在动物体中甘油还可转变成肝糖原。

②脂酸的分解代谢,生物体内脂酸的分解主要为β-氧化。脂酸的β-氧化过程:

a.β-氧化在线粒体基质内进行,首先是在脂酸的β-碳位发生。在氧化开始之前,脂酸需先行活化。活化过程是在脂酸硫激酶催化下与ATP及CoA-SH作用变为脂酰CoA,并放出AMP和焦磷酸,脂酰CoA与肉碱结合进入线粒体。

b.再经一系列的氧化,水化,再氧化和硫解加CoA基而产生乙酰CoA及比原脂酸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c.每经一次β-氧化,脂酸的烃链即失去2个碳原子,同时放出1分子乙酰CoA。经重复β-氧化,则1个脂酸分子可能全部变为乙酰CoA。这些乙酰CoA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一部分用来合成新的脂酸,大部分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

(2)脂肪的合成

①甘油的生物合成,合成脂肪所需的L-α-甘油磷酸可由糖酵解产生的二羟丙酮磷酸还原而成,亦可由脂肪水解产生的甘油与ATP作用而成。

②脂酸的生物合成,饱和脂酸的生物合成有两种途径:

1 / 7

a.由非线粒体酶系合成饱和脂酸的途径(又称丙二酸单酰CoA途径)。

在有生物素、ATP、NADPH、Mn2十、CO2、乙酰CoA羧化酶和脂酸合酶系参加条件下,可从乙酰CoA合成棕榈酸(C16脂酸)。关于合成的化学途径分6个轮次,其第一轮反应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乙酰CoA→丙二酸单酰-ACP

第二阶段:丙二酸单酰-ACP→丁酰-S-ACP

b.饱和脂酸碳链延长的途径。

线粒体酶系、内质网酶系与微粒体酶系都能使短链饱和脂酸的碳链延长,每次延长两个碳原子。线粒体酶系延长碳链的碳源不是加入丙二酸单酰-ACP,而是加入乙酰CoA。

2.酮体在体内是如何产生的?在何种情况下,机体会产生过多的酮体?其后果如何?

答:(1)酮体在体内的产生:

脂酸在肝中氧化后可产生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酮体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

①由乙酰CoA缩合成乙酰乙酰CoA。乙酰乙酰CoA由肝HMG-CoA合酶作用生成中间产物β-羟-β-甲基戊二酸单酰CoA(HMG-CoA),后者变为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还原成β-羟丁酸或脱羧形成丙酮。

②在饥饿或患糖尿病时,乙酰乙酰CoA在乙酰乙酰CoA还原酶催化下,可被NADPH 还原成β-羟丁酰CoA。β-羟丁酰CoA经β-羟丁酰CoA脱酰基酶催化,生成β-羟丁酸,β-羟丁酸经β-羟丁酸脱氧酶催化,可逆地氧化成乙酰乙酸。

(2)机体会产生过多的酮体的情况:

①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乙酰CoA顺利进入三羧酸循环,脂酸的合成作用也正常进行。

2 / 7

肝中的乙酰CoA浓度不会增高,形成乙酰乙酸及其他酮体的趋势不大,所以肝中累积的酮体很少。

②但当膳食中脂肪过多,或缺乏糖类,或糖、脂代谢紊乱时,肝中的酮体就会增高。这是因为摄食大量脂肪后,脂的分解代谢随之而增,产生较多的乙酰CoA。缺糖或糖、脂代谢发生紊乱,就不可能有效地氧化糖和脂肪。

(3)机体会产生过多的酮体的后果:

当机体缺糖或不能有效地氧化糖时(如糖尿病患者),机体一方面必须增加脂肪分解以补充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能量;另一方面,因糖代谢受阻,脂酸合成随之降低,或氧化酮体的能力下降,都会增加肝中的乙酰CoA浓度,生成乙酰乙酸,从而进一步产生其他酮体,使肝及血液中累积较多的酮体,形成酮尿症或酮血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皆为酸性,患酮血症的病人,常有酸中毒的危险。

3.乙酰CoA在脂酸生物合成反应中为什么很重要?

答:乙酰CoA在脂酸生物合成反应中很重要的原因:

脂酸的前体为乙酸与CoA结合的乙酰CoA。饱和脂酸的生物合成有两种途径:丙二酸单酰CoA途径和饱和脂酸碳链延长的途径。

(1)丙二酸单酰CoA途径中,在有生物素、ATP、NADPH、Mn2十、CO2、乙酰CoA 羧化酶和脂酸合酶系参加条件下,可从乙酰CoA合成棕榈酸(C16脂酸)。

(2)在饱和脂酸碳链延长的途径中,线粒体酶系、内质网酶系与微粒体酶系都能使短链饱和脂酸的碳链延长,每次延长两个碳原子。线粒体酶系延长碳链的碳源不是加入丙二酸单酰-ACP,而是加入乙酰CoA。

因此,乙酰CoA在脂酸生物合成反应中很重要。

3 / 7

4.当生物体内的硫胺素及生物素缺乏时,为什么会影响脂酸的合成?分别解释其原因。

答:(1)当生物体内的硫胺素缺乏时,会影响脂酸的合成的原因:

硫胺素(维生素B1)的主要功能是以辅酶方式参加糖的分解代谢,硫胺素的衍生物TPP 是脱羧酶、丙酮酸脱氢酶系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辅酶。缺乏硫胺素会导致糖的分解代谢受阻,从而影响脂肪酸合成,其具体方式在于:

①机体糖分解代谢受阻,脂肪酸分解代谢加强,脂肪酸合成速度下降以供给个体更多能量;

②糖分解代谢受阻,机体合成脂肪酸的前体(乙酰辅酶A等)不足,脂肪酸合成代谢受阻。

(2)当生物体内的生物素缺乏时,会影响脂酸的合成的原因:

生物素是脂肪酸合成中羧化酶的辅酶,没有它,羧化酶无法发挥活性,从而使得脂肪酸合成降低。因此,当生物体内的生物素缺乏时,会影响脂酸的合成。

5.胆固醇的来源和去路是什么?

答:(1)胆固醇的来源:

乙酸是3-甲基-3,5-二羟戊酸(简称MVA)的前身。MVA是鲨烯的前身,而鲨烯又是胆固醇的直接前身。这就为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提供了两个关键性中间产物。

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乙酸→3-甲基-3,5-二羟戊酸(MVA)。

第二阶段:由MVA→鲨烯。

第三阶段:由鲨烯→胆固醇。

4 / 7

(2)胆固醇的去路:

胆固醇的环核结构不在动物体内彻底分解为最简单化合物排出体外,但其支链可被氧化。更重要的是胆固醇可转变成许多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化合物,例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素、胆酸、维生素D3胆固醇酯及其他类固醇。

6.植物的脂质代谢与动物的脂质代谢有无不同之处?

答:植物的脂质代谢与动物的脂质代谢有不同之处,具体比较如下:

(1)动物的脂质代谢

①吸收和转移

在人体和动物体中,小肠可吸收脂质的水解产物。不被吸收的脂质则进入大肠被细菌分解。甘油、单酰甘油同脂酸在小肠黏膜细胞内重新合成三酰甘油。新合成的脂肪与少量磷脂和胆固醇混合在一起,并被一层脂蛋白包围形成乳糜微粒,然后从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到细胞外液,再从细胞外液进入乳糜管和淋巴,最后进入血液。

②储存

动物的体脂分两大类,一类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称为组织脂,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酯都属此类。组织脂的含量是比较恒定的,不受食物的影响。另一类是储存备用的,称为储脂。在动物方面,当需要能量时,储脂一部分可直接进行氧化,另一部分则回到血液变为血脂,并由血液转移到肝,在肝中进行代谢(如合成磷脂,脱饱和与分解氧化)及变为组织的组织脂。

(2)植物的脂质代谢

①吸收和转移

植物不从体外吸收脂质,但体内仍进行脂质的转运和储存。

5 / 7

②储存

植物体内脂质的转运、储存虽不如动物的明显,但肯定是有类似的转运和储存的。储脂是储备起来供机体需要动用脂肪合成其他物质时动用的。这对一切生物都大抵相同。例如当植物种子萌发时,储脂即减少,同时糖类增多。这说明部分储脂已转变成糖类。

7.哪些辅酶在脂质代谢中参加作用?

答:在脂质代谢中参加作用的辅酶有:生物素、泛酸。

(1)生物素是脂肪酸合成中羧化酶的辅酶,没有它,羧化酶无法发挥活性,从而使得脂肪酸合成降低;

(2)泛酸为辅酶A的组分之一,在机体内泛酸与ATP和半胱氨酸经一系列反应可合成辅酶A(CoA)。泛酸的生物功能是以CoA形式参加代谢;

(3)辅酶A是由泛酸、腺嘌呤、核糖核酸、磷酸等组成的大分子,在脂质合成和分解代谢中作为酰基载体,与酰基结合为乙酰辅酶A,它对脂质代谢过程中的乙酰基转移有重要作用。

8.脂质代谢是受哪些因素控制的?

答:脂质的代谢受神经和激素控制。

(1)大脑在调节脂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视丘下部亦与脂代谢有关,因为动物视丘下部受伤可使动物肥胖。

(2)激素对脂质代谢的调节更为显见,如果因胰岛功能失调,糖代谢受到抑制,则脂肪(脂酸)代谢即同时受阻。肾上腺素、生长激素、ACTH、甲状腺素和性激素有促进储脂动员和氧化的作用,胰岛素可抑制脂肪分解。激素分泌反常即会导致脂代谢障碍,例如性腺

6 /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d0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