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党代会心得体会【2篇】

更新时间:2023-07-31 13: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

省审计厅召开全厅干部职工大会,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审计厅党组书记、 厅长xxx同志向全厅干部职工传达贯彻了 此次党代会精神, 并谈了 个人学习 体会,同 时对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厅机关各项工作提出了 具体意见。

xxx厅长首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了 此次党代会的基本情况, 传达了 中共浙江省委赵洪祝书记所作报告的主要内容。随后, 他和大家交流了 自己学习党代会精神的几点心得体会:第一, 赵洪祝书记的报告对前五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承前启后。 赵书记报告中总结的五条经验, 既是以往浙江经济社会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又是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引领; 第二, 报告提出的今后五年的奋斗目 标高瞻远瞩、与时俱进、 催人奋进, 广大审计人员要认真领会今后五年我省工作的总体要求、 总体目 标、 经济发展目 标以及“五个坚持” 的原则; 第三, 报告确定的任务和措施重点突出、 特点明显、 切实可行, 条条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 省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都要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实际, 加深理解, 认真把握。

今年是我省审计工作全面向现代审计转型的关键之年,如何借党代会的动力, 以党代会精神指导各项审计工作?谢力群厅长结合省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对当前厅机关的各项工作提出了 明确要求:

第一, 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自觉以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指导审计工作。 厅机关各处室要认真组织干部职工研读赵洪祝书记的工作报告, 切实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实践中去。

第二, 开拓创新, 狠抓落实, 继续在审计实践中推进审计转型。

一是进一步强化参与意识。 参与是破解工作难题的动力,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关键, 是衡量领导水平的标准, 更是实现目 标的保证。 广大审计干部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风建设年” 和“加快审计转型年” 活动中去, 在参与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实现自身价值。

二是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监督体制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 这既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关键, 也是推进审计转型的基点。 当前在审计转型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的内容很多, 需要大家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从而不断完善、 补充审计创新体系和框架。

三是进一步强化求实意识。 要把思想上的求实、 探索中的务实以及工作中的落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是作风建设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快审计转型的根本保证。

四是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 要服从、 服务于审计转型的大局, 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加快审计转型的目 标上来, 全面推进和落实审计转型的各项工作任务,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符合浙江实际的审计创新体系, 并使这个体系成为整体地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的平台。 在总体思路的落实和执行中, 要避免层层“衰减”, 要不断加以扩充, 体现“放大效应”。

五是进一步强化协作意识。 在审计转型的大环境下, 加强协作, 构建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就显得更为迫切。 要提倡相互支持、 沟通交流、 协作共事, 充分发挥各种协调机制的作用。

第三,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认真做好“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二阶段的各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 , 提高认识;二是继续广泛征求意见, 交流思想; 三是继续开展作风评议,研究整改措施; 四是继续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五是进一步提高文明审计的意识, 力求取得实效,并总结出一些规范和制度。

第四, 联系实际, 高度重视, 深入落实中纪委《规定》。谢厅长指出, 中纪委《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对于审计机关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厅机关各处室要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实际,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要按照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 的要求, 层层抓好落实; 二是认真学习, 深化认识,省厅各处室要安排时间, 组织人员开展学习研讨, 同时要组织借用的社会中介组织审计人员参加学习 ; 三是对照标准,自查自纠, 6 月 25 日前, 以处室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对照《规定》 开展一次自 查自 纠, 并将查出的问题书面报监察室; 四是着眼长远, 常抓不懈, 五是抓好结合, 促进工作, 要抓好贯彻落实规定同审计工作、 廉政建设、 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结合, 统筹兼顾, 相互促进。

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是凝聚人心、 鼓舞士气、 求实创新、 团结奋进的大会, 吹响了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富民兴陇的进军号角, 开启了 新起点上实现甘肃崛起新跨越的征程。

作为新时期的建设系统干部, 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全面贯彻省党代会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当前, 我们全体党员要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 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工作, 尽自己所能, 为创建和谐甘肃而努力奋斗。

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重点是学习省委王三运书记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 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和在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 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 抢抓机遇、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大业, 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主题, 也是我省今后五年全部工作的主题。报告总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 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 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 城乡 面貌变化最大、 社会建设成效最好、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 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 整体推部群众, 着力加强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圆满完成了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 标任务, 谱写了 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 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 、 人民生活有了 新提高 、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 民主法制呈现新气象 、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

报告指出五年的历程极不平凡,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这是党中央、 国务院正确领导、 亲切关怀的结果, 是各级党组织、 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艰苦奋斗、 共同努力的结果, 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大力支持的结果, 与历届省委和省级几大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密不可分。 但我们一定要看到, 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 主要表现在: 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 非公经济比重低、 节能减排任务重, 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城乡 居民收入低、 贫困人口多、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比较多, 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 区域发展不协调、 城乡 发展不平衡、 发展环境不够优、 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 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 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 忧患意识、 责任意识、 创新意识不强, 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等等。 对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加以解决, 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报告中说五年来的实践探索, 使我们深切体会到, 办好甘肃的事情, 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把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 我十之, 人十之、 我百之” 的优良传统, 大力倡导开拓创新、 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依法办事, 夯实基层基础, 严格责任落实, 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 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 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营造风清气正、 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五年的发展实践昭示我们, 今后的工作中, 只要我们倍加珍惜取得的重大成就, 倍加珍惜积累的宝贵经验, 倍加珍惜难得的重大机遇, 倍加珍惜良好的发展氛。报告指出未来五年, 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 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 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 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 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 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 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 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 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 综合分析和判断, 今后一个时期,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

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速, 我国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国内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为我省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了 良好的条件。 但同时, 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 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我们面临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 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 随着经济的梯度推进, 我省区位、 资源、 能源、 市场、 劳动力等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日益彰显, 特别是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 革命老区、 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使我们迎来了 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 但同时,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我国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 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受到挤压; 在国内区域发展中各地竞争日趋激烈, 对资源、 市场、资金、 人才的争夺处于白热化, 加上我省交通、 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 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 百舸争流慢进也是退。

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 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还是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都表明我省具备了 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甘肃已经到了 加速跨越的阶段。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我们这样一个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来说, 必然对资源和能源的保障、 对生态和环境的支撑提出更高的要求, 这是我们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在各地你追我赶、 竞相发展的时代大潮中, 具有坚韧不拔、 艰苦奋斗精神的甘肃人民, 思富求变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跨越发展的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奋力赶超的氛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 这是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最为深厚的根基和宝贵的力量。 同时必须看到, 随着我省人均 GDP 迈过 3000 美元大关,社会发展进入了 观念深刻转变、 利益加速调整和矛盾集中凸显的交织阶段, 党的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 我们必须因势利导, 主动作为, 调动好一切积极因素,解决好各方利益诉求, 努力在全省进一步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篇二

报告强调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 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把握主题主线, 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 不断解放思想, 大胆开拓创新, 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 和“中心带动、 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 整体推进” 战略, 更加注重开放开发、 更加注重转型转移、 更加注重创新创业、 更加注重民族民生、 更加注重安全安定, 统筹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具体工作中, 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 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 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 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这是时代的要求、 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 涵盖了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 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 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 标, 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 经济总量、 财政收入和城乡 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经济发展质量、 人民生活水平、 产业发展层次、 文化发展实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再经过三年多的努力, 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使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祥和的新生活, 使全省上下形成更加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使陇原大地展现更加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是:

——坚持好中求快取向。 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首要任务。 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 在转型中加快发展。 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 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三化” 并进取向。 我省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 统筹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 我们必须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 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 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 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 村、 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 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 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 加快形成“三化” 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

——坚持基础优先取向。 基础条件薄弱, 既是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制约, 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 我们必须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 突出交通、 水利和城乡 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 加快构建适度超前、 功能配套、 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全面提升城乡 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开放带动取向。 开放开发是推进甘肃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 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 要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 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充分用好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加快“走出去”、“引进来” 步伐, 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 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取向。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 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挖掘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 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 使甘肃创新经济蓬勃发展、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

——坚持绿色发展取向。 甘肃生态具有多样性、 脆弱性、战略性、 全局性的特点, 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 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人才支撑取向。 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 人才投资优先保证、 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 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 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 形成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富民取向。 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 我们必须把产业选择、 项目 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共同促活, 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 坚持优势产业、 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 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 坚持政策扶持、 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 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 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取向。 甘肃生态具有多样性、 脆弱性、战略性、 全局性的特点, 推进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 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 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人才支撑取向。 人才是富民兴陇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 人才投资优先保证、 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 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 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 形成人才辈出、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坚持产业富民取向。 发展富民产业是破解我省城乡居民收入低、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根本路径。 我们必须把产业选择、 项目 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 坚持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和劳务经济共同促活, 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 坚持优势产业、 新兴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同打造, 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 坚持政策扶持、 资金支持和技术帮扶共同推进, 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 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

第一, 联村联户 行动。 开展联村联户 、 为民富民行动,符合中央的要求、 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 要进一步在深入推进、 创新方式、 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让广大机关干部在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中经受锻炼、 增长才干, 让人民群众在了 解政策、 提升技能中开阔眼界、 脱贫致富, 让干部和群众在结对帮扶、 解决问题中密切关系、 双向受益, 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 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 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第二, 多极突破行动。 支撑转型跨越和富民兴陇, 必须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 着力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和多层次区域增长极。 要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制造、 旅游文化、 现代服务、 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 要按照“中心带动、 两翼齐飞、 组团发展、 整体推进” 的要求, 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 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 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 努力形成分工明确、 布局合理、 错位发展、 多极支撑的新格局。

第三, 项目 带动行动。 项目 是支撑发展的载体, 也是转型跨越的保证。 今天的项目 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 要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 意识, 不断提高谋划项目 、 争取项目 和落实项目的能力。 各级都要建立动态管理的重大项目 库, 围绕产业发展、 基础建设和民生改善的需求, 做到储备一批、 论证一批、报备一批、 建设一批, 以大项目 好项目 拉动大投资、 培植大财源、 带动大就业、 促进大发展。

第四, 扶贫攻坚行动。 贫困地区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加快发展的潜力和希望。 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 统筹各种资源力量, 突出重点区域领域, 科学制定时序进度, 加大政策、 项目 、 资金扶持力度, 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 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第五, 全民创业行动。 人民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 要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 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 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 把千家万户 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 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形成百姓创家业、 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六, 生态屏障行动。 甘肃作为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这是国家的战略定位。 要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 紧扣国家的大战略, 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 采取有效的大举措,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 在保护中发展, 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 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 以重点生态项目 实施为抓手, 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 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努力实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

第七, 文化提升行动。 我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要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 着力在基础项目 建设、文化精品创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 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 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断增强文化自 我发展能力, 提升文化竞争力, 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大文化影响力。

第八, 效能风暴行动。 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提升干部素质、 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要求。 要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 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着力精简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 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深入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 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 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 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 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进一步强化服务开放、 服务发展、 服务基层的工作热情, 进一步增进一切为了 群众、 真诚关心群众、 有效帮助群众的思想感情, 进一步焕发一心谋事、 扎实干事、 能够成事的创业激情, 努力形成人人讲效能、 处处创效能、 事事高效能的浓厚氛围。

第九, 和谐构建行动。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福祉, 是加快发展的前提。 要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 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竭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确保生产安全、 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 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第十, 先锋引领行动。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 组织者和推动者。 要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 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 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 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 服务群众、 凝聚人心、 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 为转型跨越、 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 使命所系。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不为任何困难所阻、 不为任何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以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以勇于担当、 善谋敢为的责任感,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有为,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要求、 无愧于人民愿望、 无愧于岗位职责的光辉业绩!

报告指出坚持工业化、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发展速度、 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 是优化经济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 坚持群落式布局、 节点式推进、 特色化发展,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提升容纳人口 、 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 努力形成优势互补、 布局合理、 连接通畅、 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 一是建设中东西三大城市群。 中部地区以强化兰州辐射带动能力为突破口 , 加快建设环兰州城市群, 形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支点、 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 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 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 西部地区以战略通道为依托, 发展河西走廊城市群, 建设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绿色经济带。

三大城市群要实现通道连接顺畅, 产业协作配套, 融合互动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门户 城市。支持兰州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 高新区及经济区增容扩区和新区开发建设, 把兰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 支持天水、 平凉、 庆阳加快城市建设, 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 加快酒嘉、 金武一体化进程。大力加强其他市州所在地城市建设, 提升辐射和影响力。 三是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镇。 依托县城和中心城镇,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纽带, 以加大职业教育、 提升劳动力素质为着力点, 在大中城市周边、 主要公路铁路沿线、 大型矿区、重点景区等区域, 建设一批特色鲜明、 承载力和容纳力强的中小城镇。

报告强调转型跨越、 富民兴陇、 关键在党、 根本在人。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 组织、 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主要抓好: (一)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 (三)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锻造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筑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五)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彰显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 (六)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报告号召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 崇高的事业召唤我们开拓奋进。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前仆后继、 艰苦奋斗, 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 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壮丽画卷已经展开, 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波澜壮阔。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自觉肩 负神圣职责,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 坚定信念不动摇, 扭住目 标不放松, 恪尽职守不懈怠, 努力在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团结和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万众一心、 奋发进取, 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对今后五年我省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体现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和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路, 体现了 统筹兼顾、 全面发展的要求。 蓝图已经绘就, 思路已经明晰。 尤其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建设。 坚持群落式布局、 节点式推进、 特色化发展,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提升容纳人口 、 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 努力形成优势互补、 布局合理、 连接通畅、 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 作为一名党员, 作为一名定西建设系统的工作人员, 我们的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 把行动落实到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崛起上来,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更加强劲的气势, 抢抓机遇, 积极进取, 脚踏实地, 真抓实干, 努力建设充满活力、 富裕文明、 山清水秀、 和谐平安的新定西、 新甘肃。“看今朝, 日新月 异, 江河翻腾” ,“千帆竞发不进则退, 百舸争流慢进也是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 前进的方向。 我们只有努力工作, 争做一名优秀的建设干部, 为甘肃的建设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一, 要提高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 觉性。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邓小平理论, 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 共产党员必须懂得: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 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 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 甚至失去辨别能力, 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理论上贫乏, 政治上就不清醒。 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 在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

第二,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一个基本原则。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 端正自己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 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于用、 知与行、 说与做的统一。

第三, 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 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 明确的规定。 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 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 因此, 我们要把学习科学、 文化和税收业务知识, 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 从而增强学习科学、 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干一行, 爱一行,学一行, 钻一行, 精通一行, 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总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建设人, 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和又红又专的模范, 我们不但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而且要学习科学、 文化和建设业务知识, 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为建设幸福美满和谐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cx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