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海黄浦区高三地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9-19 04:11: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浦区2016年高考模拟考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不要错位。

3.第二大题选择部分分为A、B两组,考生须任选一组答题,如果应答了两组试题,只对A组评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美国航天局2015年11月公布的火星大气观测结果显示,太阳风可能是剥夺火星大气

的罪魁祸首,导致火星从像地球那样温暖湿润的行星变成了一个寒冷干燥的世界。 1.地球上的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主要是因为地球

A.与太阳距离较远 B.公转速度较慢 C.体积和质量较大 D.表面温度较低

答案:C

分析:A——地球比火星离太阳近

B——公转速度快慢与大气是否被太阳风剥夺没有关系

C——地球体积和质量大,对大气的引力更大,所以地球大气没有被太阳风“剥夺”

2.火星大气的“流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A.到达火星的太阳辐射减少 C.火星表面辐射减弱

答案:D

分析:A——火星大气的“流失”会使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太阳削弱作用变弱) 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会使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增加,会使火星温度升高 C——火星大气的“流失”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增多,火星表面温度升高,辐射增强 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火星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

B.火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D.火星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减少

3. 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为25.19°,使得火星与地球相比,火星表面的

A.中纬度地区昼夜交替周期较长 C.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周期较长

答案:B 分析:

B.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大 D.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较长

(二)天际线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

1 / 年16 20122000年

4.2000年~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A.东南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5.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A.新区开发

答案:A

分析:新区开发必然引起城市中心的迁移,而南京城市向西南的迁移空间潜力大

旧城改造多在老区,工业区迁移也肯能与新区开发一致而不能替代新区开发,保护文物古迹对城市空间变化影响有限。

B.旧城改造 C.工业区迁移 D.保护文化古迹

6.2000年~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③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④增加城市商业中心 A.①②

答案:C

分析: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围范围的扩大 如果新区与市中心之间住宅、学校与工作场所等之间关系,那么会增加市通勤压力 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D.①③

B.②③ C.③④

(三)处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地区,会形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7.下列属于东南亚文化圈的典型景观是

A.吴哥窟

答案:A

分析:B-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属于东欧文化圈

C——麦加清真寺属于伊斯兰文化圈 D——印度泰姬陵属于南亚文化圈

B.东正教教堂 C.麦加清真寺 D.泰姬陵

8.受自然环境和宗教影响,中亚和西亚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为

A.高腰长袍

答案:C

分析:中亚和西亚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

B.皮质长袍 C.宽松长袍 D.掉袖长袍

(四)“从大洋洲到北极最让人感动的鸟类迁徙”——我国保护物种红腹滨鹬每年4月从澳

大利亚越冬地起飞,4-6月在中国的黄渤海地区停歇补充能量后,飞往环北极地区繁殖,9月后再次南飞。它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 9.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的盛行风向大致为

A. 答案:B

分析:红腹滨鹬从越冬地起飞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信风

B. C. D.

10.红腹滨鹬在黄渤海地区停歇的过程中,我国华北地区

2 / 16

①升温迅速 ②日照时数短 ③正值雨季 ④蒸发旺盛

A.①②

答案:D

分析:4——6月正是华北平原春末夏初,升温快,日照时数长,蒸发旺盛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近年来,经停黄渤海地区的红腹滨鹬数量减少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滩涂湿地锐减

答案:A

分析:人为对环境的破坏,使得动物的栖息地减少。

B.空气质量下降 C.全球气候变暖 D.人工捕杀增多

(五)以下各图中,左图为北半球某河段平面图,中图为左图河流中某处的河道横剖面,右

图为左图中湖M的水量流入流出的月份分配示意图。

河流流向

河流横剖面 左岸

甲 乙

右岸

相对流量

流出 流入

12.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河道横剖面,与中图最符合的是

A.甲

答案:B

分析:根据水流的惯性特点可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根据图6中信息可知,河流的左岸受到侵蚀较为严重,则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所以是乙点

B.乙 C.丙 D.丁

13.M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1月

答案:B

分析:湖泊流入大于流出,湖泊水位上涨,而当湖泊流入小于流出,湖泊水位则下降。

图示5——10月之间,整体为流入大于流出,水位应从5月起持续上升,(7月流出大于流入,水位略有下降,但幅度很小),8、9月流入远大于流出,水位继续上涨,10月过后,流出大于流入,水位持续下降,故水位最高时为10月

由于蒸发作用和出入差的影响,湖水随着时间逐渐减少,到4月水位达到最低。

B.4月 C.6月 D.10月

14.该湖泊分布地区最可能是

A.印度恒河流域 C.中国长江流域

答案:C

分析:该区域5——10月应为雨季,故排除非洲赞比西河流域(南半球热草原气候区,5——1月为干季)、欧洲莱茵河流域(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小,没有明显汛期)。而该地6月降水量很大,而7月相对少,与长江中下游流域6月梅雨、7——8月伏旱天气吻合

B.意大利波河流域 D.英国泰晤士河流域

3 / 16

(六)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

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

省区 甲 乙 丙 地区灌溉水源丁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521 231 85 1220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91.5 61 31 44 15.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答案:C

分析: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

降水多的地区不需要灌溉,降水少的地区灌溉水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以降水差异影响灌溉面积比例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农田水利建设,影响灌溉;而地形类型、劳动力数量不影响灌溉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根据表中数据推论,乙省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水田农业

答案:A

分析:由表中数值可看出:耕地总面积最大的丁应是黑龙江,灌溉面积比例最大的甲应该是气候干旱的新疆,灌溉比例最小的丙是水分条件好的海南,乙是浙江;

B.旱作农业 C.游牧畜牧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17.根据表中数据推论,甲、丙两省区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大豆、哈密瓜

答案:D

分析: 甲新疆最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丙海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橡胶

B.咖啡、葡萄 C.甜菜、柑橘 D.棉花、橡胶

(七)德国统计局2015年8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人口增长出现明显转机,出生

人口较2013年增长 4.8%。死亡人数则较前一年减少2.8%,但持续了43年的人口负增长趋势没有根本改观。读人口增长示意图。 18.图中甲、乙、丙、丁与德国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A.甲 C.丙

答案:D

分析:人口增长模式

出生率% 4 3 2 1 1 乙 丁 2 3 4 死亡率% 甲 B.乙 D.丁

丙 ?原始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分布:原始社会和现非洲个别国家的个别地区原始社会受自然环境的限制,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高,环境差的地区自然增长率低

4 / 16

?传统型

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利:增加社会劳动力,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进程;

弊:过多的人口造成社会就业压力空前,更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缺,社会难以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分布:农业社会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除中国、俄罗斯)。 ?现代型

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利:有效缓解人口迅猛增长的趋势,使区域人口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回复到新的基本平衡状态。 弊:随着“现代型”的发展,有的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这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分布:大部分发达国家、俄罗斯、中国。 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模式进入了现代型

19.2014年出现的人口增长转机,将首先改变德国的

A.迁移人口规模 C.城市人口比重

答案:D 分析:

B.劳动力数量 D.老龄化水平

(八)左图为在云南某地拍摄的“孤峰、残丘”景观图片,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分别表示各种地质作用。

20.地表“孤峰残丘”的成因是

A.流水侵蚀

答案:A

分析:云南属于喀斯特地貌,受流水侵蚀而成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21.构成该地孤峰的岩石是

A.花岗岩

答案:C

分析:成因原理: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石英砂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

5 / 16

(十五)读关于皖江城市带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国家级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成员包括合肥市等9市、59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皖江城市带区域 市、县、区 皖江城市带位置示意图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40.分析合肥成为皖江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3分)

1)合肥是安徽省会(1分),从城市职能看为综合性城市,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较强(1分);

2)交通与信息通达度高;

3)科技教育比较发达,人才众多; 4)工业基础比较好(任答1点,1分)

41.列举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并分析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对皖江地区城市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9分) 优势条件:1)临近长三角地区(2-4小时经济圈内);

2)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水陆交通便利; 3)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4)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 5)土地价格低,可降低生产成本;

6)国家政策支持(至少回答4点,共4分)

承接转移后,将扩大工业用地规模,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需要增加与转移产业有关的就业人口)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3分)

使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向为城市服务的城郊农业发展,也会促使农村利用农业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分)

42.根据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推测发展加工制造业可能存

11 / 16

在的问题、提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6分)

存在的问题: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1分); 制造业的发展可能消耗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染(1分)

相应措施: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分);

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 推进结构升级(2分)

(十六)读关于西雅图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西雅图濒临普吉特湾,始建于1852年,是美国西北部重要工商业城市与港口,是美国本土通向西雅图 500 亚太国家的门户。

500 西雅图是个多民族的城市,亚裔占13.1%。目200 40前,西雅图仍是美国最适合移民定居的城市之一。 1000 西雅图地区拥有多个领先的经济体,如全球最 大的电脑软件供应商微软、航空航天巨头波音、美

500 国最大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等公司总部都在

30 西雅图。

500

120°

年等降水量(mm) 500 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120°

50°

西雅图

45°

西雅图主导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

西雅图周边环境简图

43.试根据图文资料从西雅图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方面,简析西雅图港口发展的有利条

件、当地不同历史时期主导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13分)

西雅图建设海港的自然与人文条件:1)西雅图濒临联通太平洋的普吉特湾,港阔水深,不冻不淤(2分);2)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实现海陆联运(2分);3)港口腹地经济发达(1分),面向亚太国家,市场

12 / 16

广大,海运需求大(1分)

西雅图气候、地形特征对19世纪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1)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1分);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森林生长(1分),为木材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1分)

西雅图人文条件对20世纪下半叶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1)西雅图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2)移民中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3)当地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4)交通运输、通信业发达,促进高科技产业如飞机制造、信息产业等的发展(任答4点,4分)

以下为选择部分

A组(适合选择“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十七)2016年1月,强寒潮影响我国,南方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读图回答问题。(10分)

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

44.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3分)

P区域南部为山脉,北面开口,南下冷空气在此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围高(2分);

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冻害更严重(1分)

45.部分地区的菜农在寒潮来临之前,会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分析其

原因。(4分)

水的热容量大,使地表降温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2分);

可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以减轻冻害(2分)(如答出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可给2分)

46.简要说明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轻突发性雨雪、冷冻灾害的影响。(3

分)

运用遥感预报灾害性天气,快速监测暴雪、冷冻灾害,对灾情作出科学评估(1分); 运用定位系统可对灾区精确定位(1分);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防灾救灾系统,显示灾害波及范围、救灾路线,并计算需要调集的救

灾设施,发出警报,及时有序地组织救灾抢险工作等(1分)

2016年黄浦区高考模拟考地理试卷

答案要点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13 / 16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6 A 2 D 17 D 3 B 18 D 4 C 19 D 5 A 20 A 6 C 21 C 7 A 22 D 8 C 23 A 9 B 24 B 10 D 25 B 11 A 26 A 12 B 27 D 13 B 28 B 14 C 29 B 15 C 30 A 二.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90分) (十二)(14分)

31.该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密度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

导致该地区终年气温较低(3分),(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造成了高寒气候1分);该地区海拔高(气压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少,造成缺氧(1分)

32.地势起伏很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需穿越的河流多,(选线受限制大)建设工程

量大(2分);经过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高发区(2分),铁路线东段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青藏高原多冻土、生态脆弱(2分),不利于铁路建设。 33.川藏铁路的建设,能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联

系,为西藏与内地及沿海地区贸易发展和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促进西藏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藏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至少回答4点,共4分) (十三)(18分)

34.水量丰富;径流量较稳定,水位季节变化较小;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含沙量小(4

分)

35.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贝加尔湖区比南岸地势低,需逐级提水;

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有较长的结冰期,调水工程使用效率有限;沿途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蒸发旺盛;途径不同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至少回答4点,共8分)

36.巨型造纸厂会消耗大量湖水,并产生大量污水,污水排入湖中,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影

响湖水水质(2分)和水生生物的生长(1分);造纸厂需要砍伐大量的木材,会造成贝加尔湖周围森林覆盖率下降(2分),从而破环原有的自然平衡,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1分),因此关闭造纸厂是合理的 (十四)(17分)

37.比较异同:A、B两地年降水量多(1分),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半年降水量多于

冬半年)(1分); A地降水量比B地少(1分)

原因:B地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处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B地的降水量丰富(2分);而A处于平原地区,少地形雨(1分)

38.判断地形:2000、4000、6000米等深线比较靠近海岸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密

集,该地形坡度大、深度大(最深处超过6000米)(1分),为海沟(2分)(答200米等深线以内为大陆架 1分)

成因:南极洲板块(大洋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消亡,形成了海沟(2分)

39.特点:从总量看,进出口贸易量均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分);从产品结构看,出口产

品以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1分),进口以附加值较高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和工

14 / 16

业制成品为主(1分)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2分)

(十五)(18分)

40.合肥是安徽省会(1分),从城市职能看为综合性城市,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较强(1

分);交通与信息通达度高;科技教育比较发达,人才众多;工业基础比较好(任答1点,1分)

41.优势条件:临近长三角地区(2-4小时经济圈内);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水陆交

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土地价格低,可降低生产成本;国家政策支持(至少回答4点,共4分)

承接转移后,将扩大工业用地规模,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需要增加与转移产业有关的就业人口)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提高当地城市化水平(3分) 使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方向发生改变,向为城市服务的城郊农业发展,也会促使农村利用农业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分)

42.存在的问题: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1分);制造

业的发展可能消耗大量资源,并产生大量污染(1分)

相应措施: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分);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结构升级(2分)

(十六)(13分)

43.西雅图建设海港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西雅图濒临联通太平洋的普吉特湾,港阔水深,不

冻不淤(2分);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实现海陆联运(2分);港口腹地经济发达(1分),面向亚太国家,市场广大,海运需求大(1分)

西雅图气候、地形特征对19世纪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西雅图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森林生长(1分),为木材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1分)

西雅图人文条件对20世纪下半叶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西雅图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移民中的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当地科技发达、经济实力雄厚;交通运输、通信业发达,促进高科技产业如飞机制造、信息产业等的发展(任答4点,4分)

(十七)(10分)

44.P区域南部为山脉,北面开口,南下冷空气在此不断堆积,导致冷冻灾害发生频次较周

围高(2分);且P地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冻害更严重(1分)

45.水的热容量大,使地表降温慢、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减小(2分);可增加空气湿度,增

强大气逆辐射以减轻冻害(2分)(如答出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可给2分)

15 / 16

46.运用遥感预报灾害性天气,快速监测暴雪、冷冻灾害,对灾情作出科学评估(1分);

运用定位系统可对灾区精确定位(1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制作防灾救灾系统,显示灾害波及范围、救灾路线,并计算需要调集的救灾设施,发出警报,及时有序地组织救灾抢险工作等(1分)

16 /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c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