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4-02-20 15:3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教育学》大学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 选择题

1.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一)教育学的萌芽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

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 :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

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 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

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

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

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 赋力量和能力。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

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凯洛夫的《教

育学》。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四)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见教材)

1、实验教育学: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等。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代表著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赞可夫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2.美教育家布鲁纳的《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3.德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5、法国包罗·朗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起源说,各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1、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2、主要观点:教育与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

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主要观点:该理论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基础,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1)教育不是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动物界内大动物训练它们的幼仔的活动也是教育;

(2)人类的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其起源应该延伸到动物界;

(3)教育的产生完全出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1、代表人物:保罗·孟禄

2、主要观点:教育形式和主要方法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学说

1、代表人物: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教育史学家

2、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1)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2)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

(3)教育产生是以人类的语言发展为条件的;

(4)教育是为传递生产和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5)教育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并不是超阶级的永恒的。

3. 我国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

讲读。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

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进行探讨、磋商,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

方法。

4.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实验作业,以获得知识或验证知

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

二、 填空题

1.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功能)实现的∶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论(四种):

神学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教育无目的论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教育法》正式颁布:“教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理论):【主要内容】(1)

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美育(五)劳动技术教育

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

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

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因素: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与促进;社会环境对人的身

心发展的制约与促进。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4)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学校

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主导作用

3、我国历史上几个重要学制的名称、内容和地位。

1902年“壬寅学制”;地位: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

1903年 “癸卯”学制;地位:我国第一个正式实行的现代学制;内容:反映“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精神,规定男女不得同校。

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内容:该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学科

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1922年 “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

4. 理解教师的职业角色和职业特征:

1、职业角色:学者和学习者;知识传授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2、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对象的社会性;工作的复杂性;劳动的创造性;言行的示范性;劳动的长期性。

5. 德育的意义、任务、内容是什么:

德育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德育意义: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的以上意义也可以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来表达。

任务(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形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三、 名词解释

1. 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小学(后来是小学和中学)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

2.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单轨学制是相对于双轨学制而言的。单轨学制只有一种结构,要么是自上而下,要么是自下而上的。

4.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这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形式。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5.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6.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7. 教育行政体制:指的是国家宏观教育的管理体制,它要解决的是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家对整个教育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

8. 教师的职业能力:(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2)具有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

9. 课程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

校所教的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教科书(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

件。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

分配、地方安排的课程、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0. 课程内涵的发展

1)课程即教材(知识):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其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

2)课程即学习经验: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学习者本人获得的某种性质或形态的经验。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的设计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课程是与学生个人的经验相联系、相

结合的。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各种情景,以便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

验。

3)课程即活动:代表人物是杜威。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需要,并将之转化为课程目标,再进一步将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这种取向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什么上,而不是放

在教材上。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

理解几种课程类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1.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 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

(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

(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

(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

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

(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

(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四、 论述题

1. 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

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意义: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揠苗助长”, “凌节而施”);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关键期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 性;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5.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2. 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受哪些条件制约?

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自身条件;(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状况。

3. 理解和熟记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相互制约作用)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三)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2、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四)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3.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建时间:1960年;核心概念:人力资本;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五)教育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会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可以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六)教育具有文化功能:传递一保存文化的功能;传播一丰富文化的功能;选择一提升文化的功能;创造一更新文化的功能。

(七)人口方面:人口包括数量——控制;人口包括质量——提升;人口包括结构——平衡;助于人口迁移。

4. 教学的意义与基本任务

教学工作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

篇二: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三、教育发展过程

1、古代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近代教育

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

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篇三:教育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定义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依据教育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三、教育发展过程 1、古代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3、近代教育 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具体的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言论。 墨翟(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67)以“兼爱”和“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加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主张通过寻求确定知识来建立价值标准,他肯定人人都有自求真知的能力,因此,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的思想。问答法的步骤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学思想散记在他的哲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建立了一整套包含形而上学、价值论及知识论的哲学系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他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他在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教育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即服务于社会与服务于个人闲暇生活。

古罗马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anus35~96)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在1632年写成、l6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杜威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不但提出了一系列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学校即社会”。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凯洛夫(N.A.Kaiipob,1893~1978)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1.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

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3、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具体说来,统治阶级主要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实现这种领导权的:(1)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利用经济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以意识形态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和控制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晌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具体而言这种人才培养又分为两个方面:

(1)培养人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2)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使他们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向他们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他们能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不民主的社会中,教育能传播科学知识,启迪人的民主观念。第二,在比较民主的社会中,民主的教育可以保持并推动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与生产力

(一)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直接影响着校舍建设、仪器设备配备、教材建设、教师待遇和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条件,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三、学校文化

(一)学校文化界说 (二)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2)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3)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4)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5)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教育学上所指的个体的发展,主要指儿童、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 1.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发展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 3.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

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 (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

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 (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目标是可以测量的,但不能测量目的。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2)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3)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历史上教育目的的演化

(一)古代的教育目的——一儒家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做官。

(二)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目的及其演化 (见书) 二、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和教师 第一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2)具有思想感情;(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人身权;(2)受教育权。

3.学生的基本义务

学生的基本义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的职业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专业知识;(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

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五、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二、课程的分类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二)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3点)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cp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