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第10单元第29讲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更新时间:2024-04-14 0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9讲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空坐标 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二战”后至今(1945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世界的整体发展。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从两极对峙向多极化过渡。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成立,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各国纷纷进行经济体制调整,苏联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 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对应学生用书第234页) 考点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背景 1.实力变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2.基础框架

1

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3.根本原因

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冷战” 1.含义

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2.序幕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表现

双方 领域 政治 经济 军事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4.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使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轻巧识记]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影响

1.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

(1)欧洲: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亚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分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拉美: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发现并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

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材补遗] 美苏争霸中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非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

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 ●[选修融会]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选修3) 1.原因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英法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3)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各国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未能遏制大战的爆发。 2.过程

(1)战争爆发初期阶段: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战。

(2)扩大: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3.影响

(1)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战争。 (2)深刻影响了战后的世界局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

(3)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选修3)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冷战”局面的形成原因 ①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制形成。

3

②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2)主要表现

①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

②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组建华约组织。 (3)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进行了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2.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 (1)史实

①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②《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④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2)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范围上真正具有全球性。

③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 (3)影响

①有效遏制了侵略战争的爆发。

②促使美苏两国在七八十年代放弃战争谋求缓和。 3.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1)赫鲁晓夫上台,争霸斗争愈演愈烈。 (2)古巴导弹危机。

(3)尼克松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

(4)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致使美苏关系重新紧张。 (5)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和“新思维”,得到美国响应。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4.联合国

(1)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

(2)成就: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三、“亚洲觉醒”的先驱(选修4) 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之间的矛盾和纷争。

4

(2)评价

①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加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比较 史料一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1950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史料二 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他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强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就危及世界和平——而且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的讲话

史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到经济健全的状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两段史料分别来源于美、苏两国,创作者分别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史料“直到获得美国的财政援助……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反映了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从漫画可以看出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2)史料二信息“自由国家”指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体制”指资本主义制度;“极权主义政权”指社会主义政权。

5

(3)史料三信息中“它”是指马歇尔计划。史料三体现了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作用。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

[提示] 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国际格局:两极对峙。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 共同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的、赤裸裸的反苏反共;而马歇尔计划则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

[史论归纳]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

1.相同点

(1)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2.不同点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经济援助计划 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提出 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 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内容 表现 形式 影响 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史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6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史料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

——摘编自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列举了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解读第一段史料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意,第二段史料注意第一个省略号后的信息。第一段史料表明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第二段史料体现了“冷战”对科技发展的客观影响。

(2)史料二信息“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可以看出美苏争霸是一个紧张与缓和交替的过程,与当时的世界形势存在很大关系。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提示] 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做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提示] 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 [史论归纳]

1.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特点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7

(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

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消极影响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1946年2月22日21时,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了一份长达数千字的电报。在这份“长电报”中,凯南凭借自己多年在欧洲、俄国外交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这封电报

( )

A.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 B.推动了“冷战”政策的出台 C.顺应了全球化时代的趋势 D.标志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 [这封电报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是不符合史实的,导致反法西斯同盟的破裂是多种因素的产物,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美苏之间并无妥协共存的可能”可知电报推动“冷战”政策的出台,故B项正确;“美苏之间不妥协的共存”不利于经济的正常交流,故C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D项错误。] 2.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 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A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实质

8

上是在欧洲的“冷战”政策,导致了东西欧的分裂和对峙。中国的“一带一路”规划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故A项正确;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故B项错误;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是西欧国家,不涉及把整个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故C项错误;北约和华约的出现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故D项错误。]

3.“当柏林墙竖立之后,华盛顿感到‘舒了口气’。虽然肯尼迪公开谴责这是对边界的野蛮封锁,但‘实际上认为柏林墙是结束柏林危机的转折点’。”这是因为“柏林墙”的修建( ) 【导学号:61600132】 A.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 B.遏制了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 C.便利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D.为美国组建北约提供了借口

A [“柏林墙”的修建作为缓冲,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故A项正确;“柏林墙”并没有遏制苏联势力在其他地区的进一步扩张,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柏林墙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1961年北约早已建立,故D项错误。]

4.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送入轨道。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 ) 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 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了太空领域 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

A [苏联首先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表明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美国在太空方面的努力,故B项错误;苏联太空探索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其体制的优越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美国惊叹苏联的成就而并非是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故D项错误。]

考点2|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经济发展的需要。 (2)过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

9

共同体。后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②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作用

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②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轻巧识记] 欧洲“一体化”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④政府制订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

(2)影响: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3)政策: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教材补遗]

1.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

“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

(1)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 (2)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二个重要表现。

10

(3)中国重返联合国,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巨大能量,是第三个重要表现。 2.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剧烈变动。1946年,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不断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两个中间地带”或者说是“两个第三世界”。一个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反对美苏称霸世界。 中间地带理论对改变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对打破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与封锁,对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的结束 (1)东欧剧变

①原因: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苏联解体

①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使苏联改革进入误区。 ②标志: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2.“冷战”后的形势

(1)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2)原因

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③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

(3)表现:1999年美国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9·11”事件。 3.“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易错提醒] 有关多极化的几个误区

世界格局由两极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

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

11

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选修融会]

一、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选修3)

特点 “冷战”中 的“热战” 大国插手 下的战争 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战争 高科技下 概况 ①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付出代价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中东战争:以色列在西方大国支持下与阿拉伯国家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 印巴战争、两伊战争:给双方都造成了灾难性后果的战争 海湾战争:“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的局部战争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选修3)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依据

(1)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4)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共同愿望。 2.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1)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2)和平力量不断增强。 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和平环境。 (2)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行平等合作。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12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史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史料解读]

(1)史料一揭示了美国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原因,解读史料,从不同角度分析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印证了美国从国家利益出发,决定与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2)史料二揭示了国际力量的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解读史料的关键是对结尾句“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理解。“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信息说明了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两极格局。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提示]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极格局“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的表现。

[提示]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中国的振兴。

(3)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背景下的美国与西欧的关系特征。

[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控制西欧。举例:实施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建立北约组织,参加国包括英、法等西欧国家。 [史论归纳]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

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一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

13

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展开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其家乡群马县的演讲

(1983年7月28日)

史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更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信息“跟着美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开展“多边自主外交”反映了日本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揭示出日本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成为世界多极化的推动因素。

(2)史料二中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基辛格分两个层次阐述了新旧格局的不同,旧格局由超级大国主宰,新格局兴起了多个力量中心。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美日关系发展的特征。 [提示]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2)史料二中基辛格这段谈话说明了当时世界局势有何变化和特点。

[提示] 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等多个力量中心,呈观多元化的特点,但是世界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尚未完全形成。 [史论归纳]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1)是在没有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2.影响

14

(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欧共体成员国签署《单一欧洲协定》,旨在实现“没有疆界的欧洲”,即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该协定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这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一座拒绝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这表明当时欧共体( ) A.设置贸易壁垒遭到美国反对 B.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 C.违背美国追求的全球化目标 D.挑战美国霸权,动摇两极格局

B [材料说的是消除抑制欧共体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的壁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国际地位下降,在很多问题上受制于与美国,随着欧洲一体化,欧洲的实力增强,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当时欧共体推进一体化与美国形成竞争,故B项正确。] 2.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领导人多次提出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使日本成为“得到国际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国家”。但事实上日本大国道路却是步履维艰。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历史战争问题缺乏诚恳态度 B.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 C.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 D.经济持续低迷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A [日本在政治大国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战争问题没有深刻反省,没有得到亚洲国家的认同,故A项正确;唯美国马首是瞻缺乏独立的外交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但不是限制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长期遏制中国恶化了中日关系与史实不符,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故C项错误;制约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最主要因素是没有得到国际公认,故D项错误。]

3.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关系,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 )

15

A.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围绕自身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D [当今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朝深层次方向发展,故A项错误;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依然处于不断推进过程,故B项错误;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受到西方大国的质疑,故C项错误;材料“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反映了当今世界形势下主权国家或集团的对外政策越来越务实,故D项正确。]

4.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地位 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 C.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D.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

B [材料中没有关于世界霸权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争夺世界控制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经济体和世界经济,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241页)

—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全国卷Ⅰ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16·马歇尔计划;2017·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2016·美苏争夺中间地带;全国卷Ⅱ 2015·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全国卷Ⅲ

新兴力量的崛起 ——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 2015·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 16

—— —— 考情分析 本讲内容在全国卷高考中近两年的命题率较高,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时期;考查的方式侧重于主干知识的灵活考查和方法能力的迁移考查。在历史情景中理解材料,并做出合理的推断,符合素养立意命题发展趋势。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

1.(2017·全国卷Ⅰ)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D [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这幅漫画出自苏联时期而不是苏俄时期,A项错误;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不能反映出“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所在,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C项错误。]

[名师点拨] 史料实证是运用史料推出结论的依据。第1题史料是一幅漫画,既有表层信息,又有隐性信息。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解答本题要求判断漫画的寓意。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2.(2015·全国卷Ⅱ)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C.国家实力的消长

B.军事冲突的加剧 D.敌对意识的淡化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美苏关系发展演变的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根本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美苏的战时同盟关系瓦解。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苏联综合国力也空前提高,并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双方势均力敌,出现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在美苏对峙中,苏联片面发展重

17

工业,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再加上勃列日涅夫时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苏联经济负担不断增长,后来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状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经济不断下滑,而后政治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两国的根本利益也不相同,A项表述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美苏双方的敌对意识没有淡化,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苏联的“和平演变”,故D项错误。]

[名师点拨] 在素养立意的全国卷历史命题中,经常出现需要二重推导的选择题,思维力度更大,逻辑环节更多。很多题目除了需要理解概念,更需要合理推导,在历史情景中理解材料,并做出合理的推断。 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

3.(2016·全国卷Ⅱ)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D [材料关键信息:一是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二是美国新闻署资助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联系这一时期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拉近这些国家与美国的关系,故选D项;A项和材料中到非洲国家演唱无关,故排除;美国黑人爵士乐演唱家的非洲巡演属于文化活动与展示美国经济无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C项与不结盟运动的时间不符,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故排除。]

[名师点拨] 美苏俄关系中冲突与合作的态势交替出现。唯物史观强调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由于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两国间冲突趋向激烈,这对国际格局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第3题就以此热点隐性切入,举了一例有关文化渗透争取中间地带的史实,明确美苏争霸的形式除了我们熟悉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手段外,还有文化手段。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

1.大量“积极的”电影在1948年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 A.基本主宰了欧洲的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18

B [材料无法体现出美国电影是否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政府积极利用电影这一文化传播载体影响意大利与法国的政局,电影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故B项正确;美国电影进军欧洲市场有争夺市场的考虑,而不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故C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与史实不符。]

2.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指出:“西柏林人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等于成为牢中囚徒。东德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达成分裂德国的协议 B.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守势 C.美苏“冷战”的格局初步形成 D.美苏争霸导致德国的分裂

D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和民主德国对进入西柏林的通道进行了封锁,并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了“柏林墙”,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危机使德国彻底一分为二,既是“冷战”白热化的结果,又进一步强化了“冷战”局面;这场“冷战”背景下接近“热战”的事件在当时及事后都大大加深了欧洲的紧张局面,据此分析,D项符合题意。]

3.1961年9月,在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上铁托提出:“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 A.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中立政策 B.体现出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 C.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D.标志着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B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该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结盟和非集团,故B项正确;不结盟不是消极地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A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排除;不结盟运动推动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D项错误。] 4.1973年,美国为缓和与欧日的经济矛盾,转嫁美国的防务负担,建议与欧日构建新大西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态度较为消极,而日本则犹豫不决。最终,该计划“流产”。材料主要说明( ) A.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资本主义阵营已经瓦解 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A [材料现象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日本、西欧实力增长,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阵营在当时并未瓦

19

解,美国企图建立新组织,故C项错误;西欧国家联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1982年,里根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说称:“我现在要叙述的长期计划和希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这表明里根的对外政策强调( ) A.维护国家利益 C.注重军事干预

B.反对恐怖主义 D.意识形态因素

D [根据材料“1982年”“长期计划和希望——自由和民主”“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史学界关于“冷战”的起源的争论[学术前沿]

[热点关注]

“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美国史学界关于“冷战”起源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做出的“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引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史学界: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在“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还有的观点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运用点拨]

1.材料 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对……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 示例一:观点: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

20

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 ①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②1948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了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示例二:观点: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不断升级。

①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②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③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美苏“冷战”局面正式形成。 示例三:观点: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结合答案一与答案二。

2.(对接高考)战后美国对外关系主线长期是美苏关系,它影响着世界的全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主线。“冷战”是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敌视与矛盾引发的经济竞争、军备竞争与科技竞争,有关“冷战”“冷战思维”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针对训练]

1.一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 A.美苏两国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B.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B [题干中并未提到美苏两国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故A项错误;题干中“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说明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故D项错误。]

2.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期间人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对这一新的模式理

21

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B.造成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 C.强调了“知识经济”的作用

D.直接导致了多极化趋势加强 A [由“冷战”期间“根据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到“冷战”后“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可知,这一“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应该是文化层面的对抗和协调,意在强调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故A项符合题意。]

22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c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