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用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更新时间:2024-01-07 06: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语用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路静 李照明

(长春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词语不断的流行并风靡网络。这些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普遍心理等的综合反映。网络流行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网络语言的经济性和多产性等影响,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成为了一种时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

关键词:语用视角;网络流行语;分类;特点;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分类

网络流行语归纳起来主要有首字母缩略、谐音、符号语言、象形仿制、语码混合及语义迁移等。其构成主要有谐音、形变、比喻、借代、仿拟、重叠、拆字、象形、引进、创造等手段,虽是从不同角度介绍的,实际是相互交叉的。例如:

单词首字母缩略和短语或句子首字母缩略。如:“LZ”(楼主);BT(变态) ; “MM”( 美眉);“CU”(see you );“PK”(player kill);“DIY”(do it yourself);“How r u ”(How are you)等等。

网友们常常在网上运用谐音实现表达意义的任务和功能,既简捷又不失幽默。886,88 (拜拜了,再见);杯具(悲剧);酱紫(这样子);鸭梨山大(压力非常大);+U(加油);奥特曼(out man)等。 符号语言以直观幽默的方式广泛地活跃在互联网上。如:o(╯□╰)o表示郁闷;(-_-)zz 表示睡觉;?(′ε`) 表示亲近、亲吻等等。

象形仿制是将已有的字词仿制新用。如:“囧”本是古汉字,意思是光明、明亮,可是网友却将其按字形理解成一个哭丧的脸,于是它的网络意思变成了“郁闷、悲伤、无奈”;“被XX”本身是被动句的表达,然而,“被就业”、“被结婚”等等都成为了调侃。

语码混合是把不同的语言、方言杂糅在一起的现象。“3Q”(thank you,谢谢你);“me2”(me too);“很high” (兴奋)等。

语义迁移是网络流行语的词义发生了转换,具有了语义的特指性。如:“白骨精”代表“白领、骨干、精英”;“讨人厌”是“讨人喜欢,百看不厌”;“天才”成了“天生的蠢才”;“可爱”成了“可怜没人爱”;“潜水”代表在线隐身状态等等。

二、网络流行语的语用特点

网络是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交换平台,这使得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产生了巨大的不同。

首先,网络与现实交接的语言环境不同。网络交际参与者大多是虚拟身份,交际者之间不了解彼此

1

的信息。交际参与者不会顾忌对方的身份地位等,大家处在一个平等的交际平台。一般交际始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经济目的,文化等等;相互熟悉后,交际双方会谈及更深入的话题甚至隐私。

其次,网络交际实践主体也可以转化为虚拟存在形态。在互联网上交流时,双方是互为主、客体的。网络的互动性使交际不断扩大蔓延。一句言论,网民既是发话人瞬间也可能是受话人,他们的角色不停的发生转换。例如,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的一条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五六个小时内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堪称“网络奇迹”。“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跟帖者和评价者在不停的从发话人到受话人的转变。另外,网络的自由和开放为网友的随意交流提供空间,网友只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回复评论。然而现实生活中,交际双方一一对应关系,发话人发出信息,受话人是必须做出回应的,否则就是不遵循交际原则和会话原则。

再次,网络流行语普遍具有幽默调侃的特点。发言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同时引起他人的共鸣,通常运用比喻、夸张、模仿等方式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调侃。网络流行语基本上都是用来表现网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反映大众普遍的心理特征。受话人遇到“蒜你狠”和“豆你玩”等网络流行语,如果不了解当时现实社会的情况是不能理解这样的语句的,甚至会当错别字处理。“我爸是李刚”被网友调侃成各种版本,李白版“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锄禾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我爸是李刚”。网络流行语借助词汇变异形式, 在调侃中不但非常形象, 而且调节了气氛, 形成一定的幽默轻松效果。词汇变异的优点是可以正话反说, 可以反话正说, 可以褒词贬用, 使用褒义词的偏离突出贬义色彩, 也可以贬词褒用, 用调侃的语气称赞对方。从语用的角度看, 这些词汇变异运用巧妙地体现了交谈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旁敲侧击, 让对方体会言外之意, 可以灵活地控制交谈的节奏, 能够取得良好的交谈效果,网友通常运用这样的调侃表达思想,突出个性。 最后,网络流行语为了达到通俗易于接受传播的目的,通常会改变语体色彩,无论是运用口语还是书面语,甚至是口语书面语的结合。例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此语句用口语化的第三人称指代词语“哥”代替了第一人称指代语“我”,这种称谓语的非常规用法使得信息突出,暗示了交际对象必须接受说话者的视角,这是常规的人称指代词“我”实现不了的。

三、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反应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状况和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其强劲的折射力致使其广泛传播。网络流行语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提高了语言的活力,为网友的网络交流提供便捷和乐趣,同时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人民日报》曾刊发《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文章,将“给力”一词出现在公众面前,很快“给力”就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 “给力”本是我国北方方言“带劲”的意思,却因中文配音版

2

日本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悟空抱怨的台词“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 。”而火爆网络,《人民日报》使用后,这一热词更是在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

纵观网络流行语产生的背景,可以发现流行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追求新奇和创意。根据本文所列举的网络流行语,我们发现这些网络流行语大多来源于网友对社会事件或事物的态度和心理。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流行,体现了语言的新颖和创意性,同时很好的印证了语言的多产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规范并引导网络流行语,使其得到良性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颖.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34-37.

[2] 付惠英,白丽梅.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研究[J]. 出国与就业,2011(5):87-88. [3] 林贇. 从近年流行语看社会用语的语用问题[J]. 威宁学院学报,2011(10):44-45. [4] 冉永平. 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路静,女,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李照明,男,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方向:应用语言学。

3

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c6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