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初2017届16-17学年(上)期末试题 - 语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7:16: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2017届九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2题

虽说是?冬至阳生春又来?,然而春的wéi( )幕并没有徐徐拉开,阴霾中北风jiān( )默,天地间这最盛的寒意依旧肆虐着,栖息在林间的鸟儿早不复春日的喧闹,只有冬阳偶至,才唱几曲即物起兴( ).的歌谣,也无法与当初pì( )美。也只有秋分就开始变红的枫叶,此刻更是绯( )红一片,给这清冷的.冬带来几分炽( )热! .

1.给以上文段加点字注音。 (3分)

即物起兴( ) 绯( )红 ..

炽( )热

2.根据语境和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3分)

wéi( )幕 jiān( )

默pì( )美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3分) ...

A.太阳被掩藏在云层之后,昏黄的雾飘在头顶,给人一种不可名状的压抑。 .... B.与我国悠久的历史积淀相比,美国短短两三百年的文明就相形见绌了。 .... C.对于该不该给鲍勃,迪伦颁发诺贝尔文学奖,大家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 D.在满是泥泞的大操场上完成训练后,军训的同学拖泥带水地回到了宿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一书,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书中塑造了水浒108好汉的形象。

B.《范进中举》的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敬梓,小说刻画了“范进”这样一个在中举之后丑态毕露的读书人和一群势利的小人物形象。

C.《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该书以宝黛爱情为线,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香菱学诗》就写到黛玉教香菱作诗的情节。

D.《陈涉世家》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史学巨著《史记》中的一篇。《史记》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5.下列诗文按原文顺序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__________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__________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__________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①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②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宋儒诗言:“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1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4分)

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往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以上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填作品名),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除了“我”之外还有米开朗琪罗、__________ (填人名)。(2分)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7.综合性学习(11分)

中国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学校准备开展“语言文化大家谈”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新闻回顾(4分)

以下是有关语言文化的一则新闻,请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日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主办的?汉语盘点2016?评选结果揭晓。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等悉数出炉。

?2016我一个吃瓜群众,年初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要用尽洪荒之力,也不能让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尽管有时葛优躺,有时辣眼睛,有时还蓝瘦香菇,但我相信,有老司机,有这么多厉害了我的哥,什么葛优躺、辣眼睛,什么蓝瘦香菇一切全是套路。?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用这样一段话概括了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少专家指出,网络用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过度压缩、中英混杂、错别字频出,一些低俗粗鄙的网络词汇的流行,也玷污了汉语的纯洁和美感。祝华新强调,在网络语言乃至?表情包?大行其道的年代,也不能忘记诵读古诗词的乐趣。

(选自人民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评论(3分)

有专家认为网络词汇过渡压缩,中英混杂伤害了汉语的纯净和美感,但部分网友认为,词语的演变是推陈出新的过程,网络热词有活泼有趣的一面,透露出乐观积极的心态。针对以上看法,请从以下三个词语中挑选一个,谈谈你的见解。

小目标:出自《鲁豫有约》的采访,王健林的原话是?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一个亿。? 洪荒之力: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仰泳决赛后,以?洪荒之力?表明自己竭尽全力。 人艰不拆:出自歌曲《说谎》,意思是?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化参与(4分)

网络词汇的好坏需要时间的检验,但语言文化运用水平的高低离不开诗词的涵养,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诵读诗词传承文化?的朗诵活动,但李明同学觉得学业繁重,影响期末复习,不乐意参加,请你劝一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遥望是君家,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北朝民歌《木兰诗》)

(4)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6)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关雎》 (9)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

(10)怡然不动,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3

无从致书以观(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俟其欣悦( ) .

烨然若神人( )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①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③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俯身倾耳以请⑤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12.结合原文,分析宋濂认为自己。“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朱成玉

①那年我12岁,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日里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②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③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

④?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⑤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月光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⑥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儿的想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

⑦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

4

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

⑧满地都是撕碎的纸片,母亲知道那是负心人曾经写给姐姐的誓言。母亲把它们扫起来。扔进垃圾桶。 ⑨?你还这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慰,?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啊,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儿味。?

⑩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竞挤了一个笑窝窝出来,继而嚎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 ?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露出了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月亮出现,一切就都有了转机和希望。 ?跟着月亮走吧。

?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

?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13.作者写了与月亮有关的三个场景,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 (4分)

片断一:哥哥偷铁被母亲罚跪,月亮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片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断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她的光华里。(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y.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