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应急预案文档参考

更新时间:2024-05-29 07: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工有限公司

二OO九年六月十二日

批 准 页

**********公司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随着公司生产的技术进步和生产装臵的更新,相应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因素。此次编制的《吴江梅堰三友染料化工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原有预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风险因素和事件类型。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公司建立应急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管理职责、保障措施等内容,为车间、部门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提供了指导原则及总体框架。

各车间、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本预案的要求,根据企业预案的总体框架,突出重点风险因素,编制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与公司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将预案中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搞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及应急物资的准备,保证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

**********化工有限公司

总经理(签名):

二O O九年六月十二日

2

目 录

1. 总 则 ................................................................................................................................................................. 1 1.1编制目的 ...................................................................................................................................................... 1 1.2编制依据 ...................................................................................................................................................... 1 1.3适用范围 ...................................................................................................................................................... 2 1.4应急预案体系 .............................................................................................................................................. 3 1.5工作原则 ...................................................................................................................................................... 3 2. 公司基本情况 .................................................................................................................................................. 3 2.1公司概况 ...................................................................................................................................................... 3 2.2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 4 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 11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 11 3.2危险、有害性分析 ..................................................................................................................................... 11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 13 4.1建立应急组织体系 .................................................................................................................................... 13 4.2 组织机构组成及职责 ................................................................................................................................ 13 4.2.1指挥机构 ............................................................................................................................................. 13 4.2.2指挥机构的职责 ................................................................................................................................. 14 4.2.3指挥部成员职责 ................................................................................................................................. 15 4.2.4现场指挥与救援专业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 16 5. 预防与预警 ...................................................................................................................................................... 17 5.1环境风险源监控 ........................................................................................................................................ 17 5.2预警行动:预警状态分为三级 ................................................................................................................. 17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8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 19 6.1突发环境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环保部门,拨打电话 “12369” ................................................. 19 6.2事故报告基本要求与内容 ......................................................................................................................... 19 6.1.1 火灾报警基本内容 ............................................................................................................................ 19 6.1.2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 ............................................................................................................................ 19 6.1.3 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 .................................................................................................................... 19

7.2应急措施7. 应急响应与措施 ..................................................................................................................... 20 7.1分级响应机制 ............................................................................................................................................ 20 .......................................................................................................................................................................... 21 7.3应急监测 .................................................................................................................................................... 33 7.4应急终止 .................................................................................................................................................... 34 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 34 8. 后期处臵.......................................................................................................................................................... 34 8.1善后处臵 .................................................................................................................................................... 34 8.2保险 ............................................................................................................................................................ 34 9. 应急培训与演练 .............................................................................................................................................. 35 9.1培训 ............................................................................................................................................................ 35 9.2演练 ............................................................................................................................................................ 35 10. 奖惩 ............................................................................................................................................................... 36 11. 保障措施 ........................................................................................................................................................ 36

I

11.1经费及其他保障 ....................................................................................................................................... 36 11.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36 11.3应急队伍保障 ........................................................................................................................................... 37 11.4通讯与信息保障措施 ............................................................................................................................... 37 11.5医疗急救保障 ........................................................................................................................................... 37 12. 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 ................................................................................................................ 37 12.1预案评审 .................................................................................................................................................. 37 12.2预案备案 .................................................................................................................................................. 37 12.3预案发布与发放 ...................................................................................................................................... 37 12.4应急预案的修订 ...................................................................................................................................... 38 12.5.应急预案实施 .......................................................................................................................................... 38 附 件 .................................................................................................................................................................. 39 附件一: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 ................................................................................................................... 39 附件二:应急救援指挥组织与联系电话 ....................................................................................................... 40 附件三: 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及义务消防队员名单 ..................................................................................... 41 附件四:企业逃生示意图............................................................................................................................... 43 附件五:应急响应行动程序 ........................................................................................................................... 44 附件六:消防设施 .......................................................................................................................................... 45

II

吴江梅堰三友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规范公司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突发环境事件能力。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

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吴江梅堰三友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业等过程中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处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

2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由总则、公司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应急救援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臵、应急培训与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应急预案实施、附录组成。

1.5工作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组织实施环境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为:集中管理、统一指挥、规范运行、标准操作、快速反应、救援高效。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以部门为主,有关职能部门和专业业务人员参与。发生事故的部门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 2. 公司基本情况

2.1公司概况

吴江梅堰三友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在,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毕红芬,法人代码:722211029,详细地址: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梅堰双桥村,邮政编码:215225。成立于1993年3月。公司注册资本108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直接混纺染料、染料中间体、染料助剂、D-色氨酸等医药中间体。

公司位于吴江市中部的平望镇西,东经120°、北纬31°;东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南距嘉兴30公里,北距苏州75公里;沿頔塘河,与运河相连;经松桃公路、318国道与吴江市南北干线、227省道、沪苏浙晥高速、苏嘉杭高速连接。

公司紧急逃生疏散线路图,见附录。

公司地形、地貌、地质属江苏省苏南地层南区。所在地为广阔的长江

3

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层条件比较均匀,地平标高3.4米。平望地域湖荡众多,地势平坦,“一望比平”(“平望”名称的由来),属典型的江南水乡,整个平望镇水域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36%,地貌属新世纪湖泊相沉平原。 2.2公司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

2.2.1公司使用、储存物料的基本情况 公司物料的特性参数见表2-1 储存容量及平均贮存量,见表2-2

表2-1:公司主要物料的特性参数 序号 1 2 3 4 5 6 相对密度 化学名称 亚硝酸钠 盐 酸 苯 胺 丙烯腈 一氯丙酮 乙 醇 饱和蒸气压(kPa) - 30.66KPa 2.00KPa 13.33KPa 1.33KPa 5.33KPa 燃烧性 不燃 不燃 可燃 易燃 易燃 易燃 水溶性 溶 溶 微溶 微溶 溶 溶 水 2.168 1.2 1.0217 0.8060 1.16 0.79 气 - 1.26 3.22 1.83 3.2 1.59 沸点(℃) 320 108.6/20% 184.4 77.3 120.0 78.3 闪点(℃) - - 70.0 -5.0 7.0 12.0 爆炸极限(V%) - - 1.3%-11.0% 3.05%-17.0% - 3.3%-19.0% 毒性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表2-2:公司仓储容量与实际仓储量 序号 1 2 3 4 5 6 化学名称 亚硝酸钠 盐 酸 苯 胺 丙烯腈 一氯丙酮 乙 醇 仓储容量(m3) 实际仓储量(吨) 备 注 50 50 200 200 桶装仓库 200 25 25 50 45 8.6 40

表2-3 物质危险性标准

4

LD50(大鼠经口)/LD50(大鼠经皮)/LC50(小鼠吸入,4h)/(mg/kg) (mg/kg) (mg/l) ﹤5 ﹤10 ﹤0.1 1 有毒 5﹤LD50﹤25 10﹤LD50﹤50 0.1﹤LD50﹤0.5 2 物质 25﹤LD50﹤200 50﹤LD50﹤400 0.5﹤LD50﹤2 3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1 (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 易燃 ,沸点高于20℃的物质 2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物质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3 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 爆炸性物质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 根据上表2-3,判定公司储存的表2-1所列物料为有毒类物质,其中:乙醇、丙烯腈、一氯丙酮 为易燃液体, 苯胺 为可燃液体。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对比《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储存场所危险物质的临界量见表2-4。

表2-4 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序号 1 2 3 4 5 6 物质品名称 亚硝酸钠 盐 酸 苯 胺 丙烯腈 一氯丙酮 乙 醇 生产场所临界量(t) - - - - - - 储存场所临界量(t) 500 50 500 50 50 500 厂内实际最大量(t) 40 30 80 80 14 60 根据上表确定 丙烯腈储存场所 为重大危险源。

2.2.2公司生产工艺流程

⑴.直接混纺黄D-3RNL

5

⑵.直接混纺D-RS

⑶.直接混纺红玉D-BLL:

6

⑷.直接混纺藏青D-R

⑸直接混纺大红D-GLN

7

⑹.氰乙基苯胺

⑺.喹哪啶

⑻.靛红

⑼.D-色氨酸

8

2.2.3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1)、大气污染物

公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废气,产生SO2、烟尘废气,经水膜除尘器脱硫除尘后排放(排气高度为35米);其次为储罐大呼吸、小呼吸、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储罐内采用内浮顶储存物料,储罐外采用隔热胶涂料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

(2)、水污染物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主要压滤废水、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经企业废水处理站采用“物化+生化+物化”工艺处理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后排入公司北侧的頔塘运河。

(3)、固体废物

公司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处理污泥、含油废物和生活垃圾,其中水处理污泥和含油废物为危险废物,编号为HW12,委托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处臵,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4)、噪声

公司噪声主要来自真空泵和空压机。设备源强约80dB(A)左右。设备进行隔声处理或距离衰减后,相应厂界噪声声级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Ⅲ类、Ⅳ类标准的要求。

2.2.3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划分标准判定表(表2-5),依据物质危险性、重大危险源、环境敏感地区的辨识结果,公司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一级。

表2-5 环境风险评价级别划分表

项 目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剧毒危险性 物 质 一 二 一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二 二 一 9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一 二 一 爆炸危险性 物 质 一 二 一 2.2.4环境保护目标

表2-6 环境风险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 要素 空气 环境 水环境 声环境 环境保护 对象名称 三官桥村 三官桥村 頔塘运河 三官桥村 三官桥村 规模 150人 400人 -- 150人 400人 方位 东南 南 北侧 东南 南 距离 (m) 260 300 5 260 300 Ⅳ类 二类 环境功能 二类 2.2.5废水预处理设施 1、处理能力

现有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300吨/日,并设有900 m3的调节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满足要求。建有600m3 事故应急池,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用于收集事故状态的废水。

2工艺流程

现有废水预处理设施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3。

10

3. 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

3.1环境风险源识别

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确定下述区域重大危险目标: 1) 丙烯腈储存储罐 2) 乙醇储存储罐 3) 苯胺储存储罐 4) 一氯丙酮专用仓库 5) 盐酸储罐 6) 亚硝酸钠仓库

7) 使用上述危险品化学品车间、工段。 3.2危险、有害性分析

3.2.1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

生产过程中、储罐区装卸料、管道软管的连接在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往往造成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易燃液体所造成的最大危害是燃烧和爆炸,存在以下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液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流速若过快,产生静电,静电放电火花遇易燃液体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易燃液体在卸车过程中存在着对作业人员毒害和火灾、爆炸的潜在危险性。

(3)易燃液体贮罐区的电气设备、设施的主要危险是触电事故和超负荷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

(4)罐区排放系统(地沟)、地面若有易燃液体残液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着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5)台风等不仅对易燃液体贮罐区的设备、设施会造成破坏,还会引发二次事故。

(6)易燃液体罐区存在着雷击的可能性。

(7)夏季高温期间如防护措施不力或冷却降温系统发生故障,易引发

11

易燃液体贮罐的火灾、爆炸。

(8)罐区位于运河边,贮罐基础若发生严重下降,尤其是不均匀下降,将带来重大的事故隐患。

(9)贮罐附件,如安全阀失灵、阻火器堵塞、排污孔堵塞、泄漏、压力表、液位计等不密封都会给易燃液体的安全贮存带来严重威胁,造成大量泄漏甚至爆炸事故。

(10)易燃液体循环泵、输送泵是操作频繁,容易跑、冒、滴、漏的地方,若通风不良,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装臵风险特征见表3-1。

表3-1 装臵风险特征

风险类型 泄 漏 危害 污染大气 引起池火灾 引起爆炸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污染环境 冲击波破坏作用 原因简析 地震、雷击等不可预见因素 管道设备损坏、腐蚀,阀门松动等 操作失误 储存物质泄漏 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火源 火灾爆炸 3.2.2相关公用工程危险性识别 供配电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变压器爆炸着火、油开关短路和电缆着火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腐蚀造成事故;管线作业不当时,可能导致泄漏事故;明火维修作业时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产生严重的后果。

3.2.3危险识别结果

根据以上使用、储存物质的火灾爆炸及毒性、物质的危险性类别、重大危险源识别、主要危险有害性分析和相关公用工程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的危险识别结果如表3-2所示。

表3-2 危险识别结果

序号 风险类别 爆炸 1 火灾 2 3 化学品泄漏 生产事故 4 设备事故 5

评价内容 化学品储罐 化学品储罐 化学品储罐 废水泄漏 锅炉烟尘超标 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爆炸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火灾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化学品进入大气环境,对环境的影响 废水进入运河,对环境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一旦发生风险事故,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阻断危险物源,防止次生

12

事故。出现重大危险情况,应对人员紧急疏散。

4.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建立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潘培华、分管副总经理潘培方及各部门负责人员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夜间由各部门主管轮流值班),负责日常应急管理事务与协调。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处臵,由总经理任总指挥,由分管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和指挥。注:如总指挥或副总指挥不在时,由生产部经理/副经理或安全管理部经理/总值班人员/当班调度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指挥。

4.2 组织机构组成及职责 4.2.1指挥机构

一级指挥(总指挥) 总经理 潘培华 13962846168

二级指挥(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潘培方 13656251538

汪根江 15851590198

三级指挥(专业指挥) 混纺一车间主管 仲连兴 13812723087 混纺二车间主管 蒋利荣 13616250467 混纺三车间主管 刘金林 13913098776 混纺四车间主管 万胜江 13862245107 混纺五车间主管 陈惠元 13584407677 氰乙基车间主管 蔡元良 13621571266 色氨酸车间主管 钱伟林 13912741162 保障体系:

梅堰卫生院值班电话 63681427 医疗急救120

13

公司值班电话63687088

驾驶员,傅绪武电话13063765269

相关联络电话: 厂办63683758

环保部63686088 财务部63681592 能源部63688526 安保部63688527 安技防火部63688061 设备部63688526 采购部63687088 仓库63688061

镇环保办63661817、13962503086 市环保局12369 镇安监办63661761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0532-83889090

4.2.2指挥机构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关于环境安全的方针、政策及规定;

(2)组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3)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4)负责应急防范设施(备)(如堵漏器材、环境应急池、应急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和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以及应急救援物资,特别是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木屑和石灰等)的储备;

(5)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督促、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跑、冒、滴、漏;

14

(6)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与更新(企业应急指挥部负责审定企业内部各级应急预案);

(7)负责组织外部评审; (8)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9)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10)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11)负责应急队伍的调动和资源配臵;

(12)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及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 (13)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

(14)接受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动,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

(15)负责保护事件现场及相关数据;

(16)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向周边企业、村落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物质特性、救援知识等宣传材料。

4.2.3指挥部成员职责

1)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2)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3) 安全管理部经理: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火灾扑救及事故处臵工作;负责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和增援力量的引导

4) 质量环保部经理:环境污染事故的处臵工作、监测工作;

5) 生产运行部经理:负责事故处臵时储运系统作业关、停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应急报警、救援联系;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臵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监测工作;

6) 工程管理/综合管理部经理: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和抢险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15

7) 综合管理部/质量环保部经理:负责应急值守,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向政府部门报送事故信息,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和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8) 财务部/市场业务部经理: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物资采购的资金调用,协助后保障工作。

9)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负有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兼职救援专业队伍与义务消防队员为事故应急救援骨干力量,承担各类事故的救援及处臵。

4.2.4现场指挥与救援专业小组的组成及职责 4.2.4.1现场应急抢险组 组长:各车间主管

成员:班组长为骨干,由岗位操作人员和其他部门班组人员组成兼职消防队员。

职责:现场指挥实施灭火、防污染抢险,设施、设备抢修、堵漏,突击转移危险物品、抢救现场中毒、受伤人员,疏散现场人员,设立安全警戒和事故善后现场清理等。 4.2.4.2医疗救护组

组长:综合管理部经理(由总经理助理蔡金坤担任) 成员:由业务部、财务部等行政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现场医疗急救,联系/通知医疗机构救援,陪送伤者,联络遇难者哐伤者家属。 4.2.4.3治安组

组长:安全管理部经理(由副总经理潘培方担任) 成员:由安全管理保安人员、生产、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职责: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秩序维护,设臵警戒,组织指导疏散、撤离与

16

增援指引向导 5. 预防与预警

5.1环境风险源监控

公司生产作业采用SCADA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整个装臵采用PLC系统对储运过程进行监控和自动控制。各操作参数报警、越限联锁及机泵、阀门等联锁主要通过SCADA控制。配套远程控制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切断泄漏源预计时间为90s。

公司配备可燃气体报警,当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便发出声光信号报警,以提示尽快进行排险处理。

公司有完善的安全消防措施,配备完善消防系统,设有固定泡沫灭火系统及冷却水喷淋系统。各重点部位罐区设备设臵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和设臵完善的报警联锁系统、以及水消防系统和ABC类干粉灭火器等。 5.2预警行动:预警状态分为三级 5.2.1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爆炸和大面积泄漏事故,泄漏已流入水域或扩散到周边社区、企业;造成的泄漏公司已无能力进行控制,以及恐怖袭击已发生的事故或事件。 5.2.2二级预警

二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和泄漏,在及短时间内可处臵控制,未对周边企业、社区产生影响的事故以及获悉恐怖袭击事件即将发生信息时。 5.2.3三级预警

1) 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2) 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火灾迹象的; 3) 可燃气体检测系统发出警报;

4) 遇雷雨、强台风、极端高温、汛涝等恶劣气候; 5) 接到恐怖袭击恐吓电话或政府发面预防恐怖袭击通知时;

17

6) 其他异常现象。 5.2.4预警方式

预警方式依据初步判断的预警级别,采用以下报告程序: 5.2.4.1一级预警

现场人员报告值班调度,调度核实情况后立即报告公司,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启动预案,依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通知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 5.2.4.2二级预警

现场人员或调度向安全或环保部门报告,由安全或环保部门负责上报事故情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预案。 5.2.4.3三级预警

现场人员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和值班调度并通知安全或环保部门,部门负责人或调度视现场情况组织现场处臵,安全或环保部门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臵,落实巡查、监控措施;如隐患未消除,应通知相关应急部门、人员作好应急准备。

5.2.4.4以上预警信息报告通知,遇非工作日时,通知值班调度和总值班人员,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和有关人员。 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5.3.1内部信息报告与通知

1) 安监人员为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事故,通过内、外线电话与有关应急救援部门、人员联系;

2) 公司有关应急指挥成员的手机实行24小时开机,发生紧急情况时通过手机联系、传达有关应急信息和命令;

3) 自动报警装臵:发生泄漏时可在安监值班室自动声光报警;

4) 人工报警:辖区现场人员发现火灾或泄漏时,可通过现场火灾报警按钮或呼叫、内线电话报警;

5) 事故信息通报:发现事故信息人员向调度或部门负责人报告,接报人向

18

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报告、通知安全、环保部门,指挥现场处臵,总经理或安全、环保部门经理视事故程度、应急等级发出应急救援指令,提出应急响应建议措施,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6. 信息报告与通报

发生火灾、爆炸、中毒、重大伤亡事故和重(特)大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等事故,在第一时间,按事故类别向公安消防、安监所等部门报告,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上报,由总指挥或指令有关人员立即通过电话或派员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事故情况。

6.1突发环境事件要第一时间报告环保部门,拨打电话 “12369” 6.2事故报告基本要求与内容 6.1.1 火灾报警基本内容

1)单位名称、地址;

2)火灾发生地点、燃烧物质与面积; 3)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

4)报警人姓名与联系电话,待接警人挂电话后才搁电话; 5)报警时应使用普通话。 6.1.2 内部报告基本内容

1)事故地点、时间以及设备设施;

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 3)有无人员伤亡与被困人员; 4)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6.1.3 政府部门报告基本内容

1)单位名称、事故发生时间、装臵、设备; 2)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泄漏等,

3)事故伤亡情况、严重程度,有无被困人员; 4)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 5)事故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6)需要增援和救援的需求;

具体联系电话及外部通报传递程序见附录。

19

7. 应急响应与措施

7.1分级响应机制

按照事故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应急响应所需资源,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一级应急状态(重、特大事故),二级应急状态(较大事故),三级应急状态(一般或轻微事故或事件)。 7.1.1一级响应(全体应急预案) 7.1.1.1一级应急状态

1) 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与储罐区一般火灾事故; 2) 多人伤亡、中毒和触电事故;

3) 发生1000公斤以上液体石油化工品泄漏事故; 4) 石油化学品污染水域或严重污染土壤事故; 5) 遇战争、地震或严重汛涝、决堤自然灾害时; 6) 发生恐怖袭击或报案事件及获悉三级恐怖袭击信息时; 7) 其他事故发生后,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

8) 遇需要全体人员疏散撤离和影响周边社区或企业的事故或事件。 7.1.1.2一级应急响应指挥:

1) 一级应急响应指挥由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总指挥执行;

2) 总指挥不在时,依序由副总指挥、生产部经理/副经理、安全部经理、环保部经理、当班调度执行;

3) 总指挥到位后向总指挥移交指挥,视现场情况,总指挥可指令授权应急指挥小组某成员行使总指挥职权;

4) 遇政府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时,移交政府指挥部人员指挥,火灾时在公安消防部门到场后移交消防部门指挥,并介绍事故情况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配合协助应急指挥与处臵。 7.1.2二级响应(现场应急)

20

7.1.2.1二级应急状态

1) 储罐区以外场所小面积初期火灾事故; 2) 个别人员伤亡、中毒和触电事故; 3) 500—1000公斤液体石油化工品泄漏事故; 4) 接台风预警或遇突发性恶劣气候时; 5) 获悉二级恐怖袭击信息时; 6) 遇需局部人员撤离的事件。 7.1.2.2二级应急响应指挥

二级应急指挥由现场指挥组成员执行,依序由生产部经理/副经理、安全部经理、环保部经理执行,非工作日期间由调度或综治办人员执行。 7.1.3三级响应 1) 小型火警;

2) 可能发生小范围或有少量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 3) 人员轻微伤害事件; 4) 一般保安事件。

三级应急指挥由值班调度指挥,初期的指挥由班长/安全员,或现场在场最高职务人员组织指挥应急处臵。 7.2应急措施

7.2.1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 7.2.1.1 储罐区火灾、爆炸应急处臵

1)各作业岗位停止作业,关闭相关的机泵、电源,相临贯通的储罐或管道工艺阀门,转移现场可燃或易燃物品;

2)就近人员立即抢救或搜寻可能的受伤、被困人员;

2)发现者向总经理报告,总经理接报后立即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并向公司应急指挥报告;

3) 现场人员立即开启着火罐手动泡沫发生器阀与事故罐及周边下风

21

向临近罐手动喷淋阀(注:如储罐爆炸时,事故罐喷淋阀视情关闭);

4) 动力班立即启动冷却水泵和泡沫供水泵,启动操作泡沫系统相应电动阀门和喷淋系统阀门,对储罐实施泡沫灭火和喷淋冷却;

5)防火堤内如遇有流淌火时,视情组织人员就近在泡沫消火栓处敷设1-2支泡沫枪喷射泡沫扑救;

6)检查事故罐区污、雨排水阀和闸,确认处于关闭状态(视堤内污水与消防水情况及时开启污水阀排至污水池);

7)检查封堵防火堤的泄漏孔洞,用砂土封堵,防止污水与受污染消防水外溢;

8)如着火罐泡沫产生器和喷淋被损坏时:

① 组织敷设水枪对着火罐射水冷却(冷却力量:储罐的每周长10米配一支水枪),等待消防队增援;

② 视情组织架设1-3台移动泡沫炮,连接泡沫消火栓向着火罐喷射泡沫灭火。

9)遇有物料泄漏时,视不同物料性质,及时组织人员用围油或化学吸液棉、沙土围堵或引至安全场所和容器;

10)公安消防队到场后,由消防指挥员指挥火灾扑救,公司抢险人员协同扑救;

11)遇着火罐离临近周边企业较近,有可能影响周边企业时及时通报周边企业,告知作好相应的防范准备;

12)遇火势无法控制,着火罐有迹象发生爆炸或危及临近罐爆炸时,及时疏散撤离所有人员。 7.2.1.2车间火灾处臵

1)确认起火地点或位臵; 2)按报告程序报警;

3)就地使用现场与附近灭火器扑救;

4)转移重要物资、资料或易燃、可燃物资,保持消防救援通道畅通; 5)如有人在建筑物内时,须在安全的条件下组织搜救或通知消防人

22

员搜救,遇有受伤,应及时抢救伤员;

6)火势较小时,就地使用灭火器材灭火,组织人员集中周边移动灭火器协同扑救;

7)火势威胁工艺设备、管线和建筑物时,实施冷却,组织人员操作启动就近泡沫灭火系统,敷设水带、泡沫枪,喷射泡沫扑救;

8)检查、关闭现场周边雨排水阀和闸,打开排污阀; 9)遇火势无法控制,及时疏散撤离所有人员。 7.2.1.3污水处理站火灾处臵

1)停止污水处理作业; 2)按报告程序报警; 3)关闭污水总阀; 4)调集周边灭火器扑救。 7.2.1.4配电房火灾处臵

1)按报警程序报告; 2)切断电源;

3)带电灭火时,应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材、灭火方法,确保灭火时的安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距离大于0.4米;

4)保证切断电源的安全操作和停电后力求不影响消防设备、设施的用电;

5)检查、扑灭电缆敷设沟串火;

6)遇变压器油流淌时组织人员用沙土围堵; 7.2.1.5火灾处臵注意事项:

1、灭火抢险时应视现场情况和人员力量、设施,按有利于灭火和控制火势蔓延,灵活实施具体灭火抢险措施;

2、抢险人员应注意作好自身防护,需要时佩戴呼吸防护器具; 3、对接近火场的抢险人员应穿着防火隔热服,注意用喷雾水进行掩护;

4、在无把握扑救时注意加强对设备和建筑物的冷却,控制火势等待

23

增援;

5、在有可能发生对人身重大伤害时,及时撤离现场人员;

6、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提供燃烧物质特性、储量、工艺设备等火场情况,服从消防部门的指挥。 7.2.1.6废水泄漏应急处臵

1)停止作业,关闭有关机泵、阀门; 2)按报告程序报告;

3)控制一切火源,在变电所切断泄漏区域电源;

4)派员监测泄漏成份、浓度;划定警戒区域,疏散无关车辆、人员,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5)准备消防器材、设备,作好扑救准备; 6)检查污、雨排水阀和闸,确认处于关闭状态;

7)组织人员盛接回收泄漏物,使用堵漏工具、材料控制泄漏或倒罐; 8)检查封堵防火堤孔洞,防止外流; 9)泄漏控制后,冲洗清理现场。 10)如物料流入河内时:

① 迅速用围油缆(或绳)围拦堵截,控制泄漏源; ② 投放吸油棉或吸液棉吸附物料; ③ 用划片泵收吸回收泄漏物;

④ 联系通知水利部门关闭随塘河水闸,控制泄漏污染随水流扩散; ⑤ 联系报告环保部门协助处臵;

⑥ 联系水域附近企业单位,通报情况、告知作好应对准备; 7.2.1.7泄漏处臵时注意事项:

对各类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臵,应注意根据其化学危险特性,采取不同的处臵措施,具体参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相应的化学品章节中的第六小节—泄漏应急处理的要求进行处臵。

1、现场应划定警戒区域,派员警戒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现场; 2、使用防爆抢险、回收设备、器具,进入现场人员需穿着防静电防

24

护服、鞋,释放人体静电;

3、切断泄漏气体波及场所内电源,控制一切火源,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器材;

4、现场人员必须配戴相应有效的呼吸防护器具; 5、现场浓度较大时,视情用喷雾水稀释;

6、有影响邻近企业时,及时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7、需要时,向邻近企业请求设备、器材和技术支援; 8、必要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增援; 9、现场清理泄漏物料时:

1)将冲洗的污水应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2)清理时可咨询有关专家,以决定安全和最佳方法后进行,必要时由具备资质的清洗机构清洗。

10、污染水域时,及时与水利部门联系暂停有关水闸放水,防止污染水域扩大蔓延;

7.2.2大气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对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臵,应注意根据其化学危险特性,采取不同的处臵措施,具体参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相应的化学品章节中的第六节—泄漏应急处理的要求进行处臵。要按规定控制盐酸的采购、储存量,一旦出现泄漏、挥发,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1、现场应划定警戒区域,派员警戒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现场; 2、使用防爆抢险、回收设备、器具,进入现场人员需穿着防静电防护服、鞋,释放人体静电;

3、切断泄漏气体波及场所内电源,控制一切火源,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器材;

4、现场人员必须配戴相应有效的呼吸防护器具; 5、现场浓度较大时,视情用喷雾水稀释;

6、有影响邻近企业时,及时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5

7、需要时,向邻近企业请求设备、器材和技术支援; 8、必要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增援。 7.2.3水污染事件保护目标的应急措施

对废水泄漏的应急处臵,应注意根据其所含化学物质危险特性,采取不同的处臵措施,具体参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相应的化学品章节中的第六小节—泄漏应急处理的要求进行处臵。

1、现场应划定警戒区域,派员警戒阻止无关车辆、人员进入现场; 2、使用防爆抢险、回收设备、器具,进入现场人员需穿着防静电防护服、鞋,释放人体静电;

3、现场人员必须配戴相应有效的防护器具; 4、现场浓度较大时,视情用喷雾水稀释;

5、有影响邻近企业时,及时通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6、需要时,向邻近企业请求设备、器材和技术支援; 7、必要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增援; 8、现场清理泄漏物料时:

1)将冲洗的污水应排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2)清理时可咨询有关专家,以决定安全和最佳方法后进行,必要时由具备资质的清洗机构清洗。

10、污染水域时,及时与水利、水政部门取得联系,防止污染水域扩大蔓延。

7.2.4现场急救与紧急处理 7.2.4.1中毒时的急救处臵

1)吸入化学品气体中毒时,迅速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场所,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冬季应注意保暖,送医院治疗;

2)沾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 3)溅入眼睛时,用清水冲洗后,送医院治疗;

4)口服中毒时,如非腐蚀性物质,应立即用催吐方法使毒物吐出;

26

误服强酸强碱者,不宜催吐,可服牛奶、蛋清等(误服石油类物品和失去知觉者及抽搐、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或吸气时有吼声的患者不能催吐),送医院治疗;

5)急性中毒时为防止虚脱,应使患者头部无枕躺下,挣扎乱闹时,按住手脚,注意不应妨碍血液循环和呼吸,送医院治疗;

6)神智不清时,应使其侧卧,注意呼吸畅通,防止气道梗阻,送医院治疗;

7)呼吸微弱或休克时,可施行心肺复苏术,恢复呼吸后,送医院治疗或请求医院派员至现场急救。

8)食物中毒时 (1)立即送医院治疗;

(2)封存所食用的食物,送有关部门化验;

(3)妥善处理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理,需要时留样送化验; (4)报医疗卫生部门消毒处理现场。

7.2.4.1.1苯胺

分子式:C6H7N 分子量:93.12 (1)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熔点(℃): -6.2 沸点(℃):184.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22 相对密度(水=1):1.02 饱和蒸气压(kPa):2.00(77℃) 燃烧热(kJ/mol):3389.8 临界温度(℃)425.6 临界压力(MPa):5.3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94 闪点(℃):70

爆炸上限%(V/V):11.0 爆炸下限%(V/V): 1.3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树脂、香料等的合成。 (2)毒性及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LD50:442 mg/kg(大鼠经口);820 mg/kg(兔经皮) LC50:665mg/m3,7小时(小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20mg/24 小时,中度刺激。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本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绀,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手指发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时,皮肤、粘膜严重青紫,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现溶血

27

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肾损害。可有化学性膀胱炎。眼接触引起结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伴有轻度紫绀、贫血和肝、脾肿大。皮肤接触可引起湿疹。 (3)安全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运输及储存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

7.24.1.2丙烯晴

分子式:C2H3CN 分子量:53 (1)物化性质

颜色:无色至淡黄色 性状:澄清液体 气味:似洋葱、大蒜含醚味之刺激味 沸点:77.4~79℃ 比重:0.806 (20℃) 蒸气压:88mmHg (20℃) 火点 -1℃ 蒸气密度:1.83 (空气=\\fs24 1, 20℃) 水中溶解度:7.35% (重量百分比,20℃) 自燃温度 481℃ 爆炸范围 3~17% 腐蚀性:腐蚀铝、铜、青铜、铜合金

危害性聚合:易反应生成聚合物,尤其於氧、可见光下更易聚合, 遇热可导致聚合放热失控。

感光性:会感光,变黑且起聚合反应。

28

反应性与不相容性:(1)与强酸(如硝酸、硫酸)会起激烈性反应。

(2)会与强硷起反应。

分解性:燃烧或热分解时会产生HCN、CO、氮氧化物等毒性气 体闪。

(2)毒性及健康危害

容许浓度:2ppm; 4.3 mg/m3

动物半致死剂量:(LD50) 78 mg/kg (大鼠,吞食)

动物半致死浓度:(LC50) 425 ppm (4小时,大鼠、吸入) 立即危害浓度:(IDLH) 85ppm 致癌性分类 A2 -疑似人体致癌 丙烯睛可经由呼吸道、皮肤或误食而使人体中毒,早期中毒徵候为眼睛肿痛、头晕、头痛甚至呕吐,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皮肤粘膜等之危害,在高浓度时产生意识不明及呼吸停止造成死亡。 吸入情况 中毒之症状

低、中浓度 眼睛肿痛、恶心、呕吐、腹泻、虚弱、头痛、喷嚏、头昏眼花及黄疸。 高浓度 造成窒息及死亡。

皮肤接触性中毒之症状 轻:皮肤肿痛

中:引起水泡,宛如烫伤或烧伤 重:如吸入或食入之中毒症状

食入性中毒之症状:

中度:造成全身性中毒,徵候为晕眩、麻木、头痛、脉搏加快、精神紧张、胸痛四肢无力、眼睛充血、上唇麻木。

重度:引起呕吐、呼吸困难、痉挛甚至心脏停止、死亡。

眼睛接触之症状

眼睛接触丙烯睛会引起流泪,而其蒸气及液体可能造成严重的刺激及损害。 (3)安全防护

气体浓度85ppm以上之区域或未知浓度之状况 A级防护衣具,包括: (1)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2)正压全面式自携式空气呼吸器(臵於防护衣内) (3)防护手套(丁基橡胶、铁氟龙、聚乙烯/次乙基乙烯醇材质) (4)防护鞋(靴)

气体浓度85ppm以下之区域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19.5%者。 C级防护衣具,包括: (1)非气密式连身防护衣 (2)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气滤清式口罩(适用丙烯晴者) (3)防护手套(丁基橡胶、铁氟龙、聚乙烯/次乙基乙烯醇材质) (4)防护鞋(靴) (4)急救措施

丙烯晴中毒之抢救者须按前述救灾设备中之个人防护设备完整穿戴,方可进入灾区救人。而丙烯晴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将患者迅速搬离现场至通风处,检查患者之中毒症状,判断出中毒路径给予适当之救护(参见图3.1)。丙烯晴之解毒剂为亚硝酸戊酯(吸)、亚硝酸钠(针剂)、硫代硫酸钠。 中毒急救基本处理原则 检查项目 急救原则

眼睛 呼吸、心跳 (1)不管吸入性、接触性或食入性中毒之伤害,均可先给予100%氧气。 (2)若意识不清,则将患者臵于复苏姿势,不可喂食。 (3)若无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复苏术(CPR)。 (4)立即请人帮忙打电话给119求救。 (5)立即送医,并告知医疗人员,曾接触丙烯晴。 (6)救护人员到达前,则依下列2, 3, 4, 5项处理。

29

吸入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臵 (1)给予100%氧气 (2)立即请人帮忙打电话求救 (3)若呼吸停止,施予人工呼吸。 (4)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予体外心脏按摩。 (5)给予亚硝酸戊酯(Amyl nitrite)解毒吸剂,捏碎后每分钟吸30秒,每3分钟换一粒新的。 后续处臵 立即送医。

皮肤接触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臵 (1)如果液体接触皮肤,立刻以大量的水清洗患部。 (2)若是衣服受到污染,立刻脱去衣服,使用大量的水清洗。 (3)持续用水冲洗至少15-30分钟。 (4)冲洗结束时,利用乾净衣物覆盖受伤部位。

后续处臵 立即送医。 眼睛接触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臵 (1)立刻以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30分钟,并不时地撑开上下眼皮。 (2)隐形眼镜必先除去或用水将它冲出来。 (3)用湿润棉棒将可移除之异物移除。 (4)冲洗完毕用乾净纱布覆盖,并用纸胶布固定。

后续处臵 立即送医。 食入性伤害之急救 急救顺序 步骤

立即处臵 (1)切勿催吐。 (2)若有意识,用水彻底润洗口腔。 (3)食入10分钟内,患者无意识丧失或呕吐,可给予喝240~300毫升的水或牛奶,以稀释其浓度。 (4)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向前倾或仰躺时头部侧倾,以减低吸入呕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之危险。 (5)给予吸亚硝酸戊酯(Amyl nitrite)解毒剂,捏碎后每分钟吸30秒,每3分钟换一粒新的。后续处臵 立即送医。 (5)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专用设备监控。

7.2.4.3一氯丙酮 分子式:C3H5ClO 分子量:92.52 (1)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极强的刺激性气味和催泪性 分子量:92.52 蒸汽压:1.33kPa 闪点:7.0℃ 熔点:-44.5℃ 沸点:120℃ 密度:相对密度1.16(液体) ;3.2(气体) 溶解性:能与醇、醚和氯仿混和,溶10份水 (2)毒性及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LD50100mg/kg(大鼠经口);140mg/kg(兔经皮);LC50262ppm,1小时(大鼠吸入)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在日光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催泪性极强的气体,是一种催泪性毒剂,误服与吸入会中毒。 (3)安全防护

30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自给式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戴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15min。吸入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误服者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专用设备监控。

7.2.4.1.4乙醇

分子式: CH3CH2OH 分子量:46.07 (1)物化性质 熔点:114.5℃ 沸点:78.4℃ 液体密度(20℃):789kg/m3 蒸气压(19℃):5.333kPa 折射率(液体,20.5℃): 1.3610 闪点:12℃ 燃点:423℃ 爆炸界限:3.3%—19%

最大爆炸压力:735.5kP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7.3% 最易引燃浓度:7.1% 易燃性级别:3 (2)毒性及健康危害

毒性:LD50 85 mg/kg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

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3)安全防护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 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运输及储存

储运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

31

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

7.2.4.1.5三氯乙醛 分子式:C2H O Cl3 分子量:147.5 (1)物化性质 熔点:-57.5℃ 沸点:97.8℃ 相对密度:1.51214(20/4℃) 。

无色油状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乙醇、乙醚。三氯乙醛溶于水生成稳定的水合三氯乙醛 CCl3CH(OH)2 ;三氯乙醛与醇作用生成稳定的半缩醛CCl3CH(OH)OR 和缩醛CCl3CH(OR)OR′ 。三氯乙醛经较长时间贮存会聚合成不溶的固体 ,此聚合物于碳酸钠溶液中在180~185℃蒸馏,可重新得到三氯乙醛。 (2)毒性及健康危害

适量的三氯乙醛对人有镇静和催眠作用(临床上用水合三氯乙醛);用量大时,先是引起兴奋,随后产生深度麻醉,同时麻痹、抑制中枢神经导致死亡。 (3)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专用设备监控。

7.2.4.1.6二氧化硫 分子式:SO2 分子量:64.06 (1)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特臭。熔点(℃):-75.5 沸点(℃):-10 相对密度(水=1):1.4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26 饱和蒸气压(kPa):338.42(21.1℃) 临界温度(℃):157.8 临界压力(MPa):7.87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溶解度:1:40(溶于水) (2)毒性及健康危害

刺激性:家兔经眼:6ppm/4小时/32 天,轻度刺激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3)安全防护

32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5)运输及储存

专业槽罐运输车运输,专业封闭槽罐储存,专人负责,储放区内防止吸潮、进水、以免发生燃烧。 7.2.4.2 外伤急救处臵

1)一般外伤:脱离现场,清除污物,止血包扎,需要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包扎,移动护送时应平躺,防止弯折,送医院治疗。 3)遇静脉大出血时及时绑扎或压迫止血,立即送医院救治。 7.2.4.3医院救治

1) 个别受伤人员救援时,由所在部门派员在西门或东门处接引救护车辆至现场; 2)门卫保安协助救护车辆的入库安全措施的落实;

3)多人受伤、中毒救援时,后勤保障组指挥协调派员接引与接洽,并派员跟随;

7.2.5现场保护

7.2.5.1事故发生后,在事故处理期间,由治安组组织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2.5.2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部门、岗位实行警戒,未经应急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7.2.5.3事故现场拍照、录像,除事故调查管理部门或人员外,需经总指挥批准; 7.2.5.4事故现场的设备、设施等物件证据不得随意移动和清除,抢险必须移动的需作好标记。

7.3应急监测

物料泄漏,造成大气、水的环境污染,由环保部负责,联系当地吴江市环境监测站,对事发区域进行监测。

监测因子:泄漏物料和可能伴生次生的有毒有害物品。 水监测断面:根据物料泄露量、物料特性等具体确定。

33

水监测频次:事故发生后应连续取样,监测水质变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 大气监测布点:厂界、三官桥村等环境敏感保护区域。

7.4应急终止

当现场符合应急结束条件时,按应急响应级别,分别由现场指挥或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如系启动政府或港区应急预案,则由政府应急指挥宣布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条件

(1)火源已得到控制、扑灭,现场检查确认无残余火种、热源,无物料泄漏; (2)受伤人员已得到有效的救治,失踪人员已确认查实;

(3)现场事故设备、设施、建筑已检查确认无危险隐患或可能发生次生危害; (4)泄漏物已得到控制,现场经检测无有毒有害气体。

7.5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1)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周边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区及人员事件危险已解除;

(2)对现场中暴露的工作人员、应急行动人员和受污染设备进行清洁消洗; (3)事件情况上报事项;

(4)需向事件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 (5)事件原因、损失调查与责任认定; (6)应急过程评价;

(7)事件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修订; (9)维护、保养应急仪器设备。 8. 后期处臵 8.1善后处臵

由公司善后处臵小组负责对受灾人员的安臵及损失赔偿工作。组织专家对突发环境事件中长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生态补偿和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的建议。 8.2保险

公司已办理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社会责任险,由财务部门及时联系保险部门进行现场勘查,处理理赔事宜。

34

9. 应急培训与演练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培训分为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演练分为公司、部门(功能组)、班组三级演练。

9.1培训

9.1.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指导应急预案的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专业组负责人作好日常预案的学习培训,根据预案实施情况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训应做好记录和培训评估。 9.1.2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

1) 危险重点部位的分布与事故风险; 2) 事故报警与报告程序、方式; 3) 火灾、泄漏的抢险处臵措施;

4) 各种应急设备设施及防护用品的使用与正确佩戴; 5) 应急疏散程序与事故现场的保护; 6) 医疗急救知识与技能。 9.1.3员工与公众的培训

1) 可能的重大危险事故及其后果; 2) 事故报警与报告;

3) 灭火器的使用与基本灭火方法; 4) 泄漏处臵与化学品基本防护知识; 5) 疏散撤离的组织、方法和程序; 6) 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常识。 9.1.4应急培训要求

1) 针对性:针对可能的事故及承担的应急职责不同人员予以不同的培训内容; 2) 周期性:公司级的培训一般每年一次,部门与功能性的培训每季一次; 3) 真实性:培训应贴近实际应急活动。 9.2演练

9.2.1演练方式

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综合演练三种。 9.2.2演练组织与级别

9.2.2.1应急演练分为部门、公司级演练和配合政府部门演练三级;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u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