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区老城区旧城改造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08: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八篇 旧城改造

金华市区老城区,许多建筑建成年代较早,市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较差,有些区块虽然早些年进行过改造,但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改造和绿化景观带的建成使用,原先隐含的问题都暴露无遗,与现代化中心城市极不协调,还有成片的危旧房子和一些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建筑物,相当一部分区块的建筑密度在60%以上,有的高达80%左右,许多住房困难户几代人居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公房里,2000年市区有4000余户仍在使用马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之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浙中城市群和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大力实施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三化战略”,抢抓机遇,求真务实,采取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双轮驱动等办法,使市区“一中两翼两三角”和“二环三纵三横”的道路框架基本形成,旧城改造已累计完成拆迁改造面积197万平方米,并提前完成对4000多户危旧房的改造。

持续不断的旧城改造,使老城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城区建筑升高了。原来是平房、二、三层楼房的老城区,普遍变成了六、七层以上高的新住宅。至2004年底,城区还雨后春笋般地矗立起10层以上高楼141幢。二是道路拓宽了。解放东路、后街、明月街、雅堂街、将军路等城市道路已完成拓宽改造, 12条“断头路”全部打通,横街口交通广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缓解了横街口交通拥挤的压力。八一北街拓宽工程也已竣工,宽敞的道路将贯通中轴线上的迎宾大道、八一南街、三江六岸和湖海塘融为一体。三是商业中心扩大了。1995年之前,金华的商业中心,仅仅是一条不到500米长的西市街。通过旧城改造,至2004年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后街、西市街、新华街和文化路构成的“王”字形商业中心网络,营业面积比原来的增加了3倍多。四是城区容貌变美了。在建筑物升高更新,道路拓宽的同时还新建改建了回溪公园和以八咏公园、婺州公园为主的江北3.2公里沿江绿化景观带,随着清风公园的提档改造,即将竣工,江北的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观。改造后的人民广场不仅成为城市景观中轴线上一颗璀灿的明珠,更是展示金华风情和金华人民精神面貌的城市大客厅。五是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更好了。通过旧城改造,降低了建筑密度,改善了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使4350余户低标准危旧房住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户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近60平方米,广大市民实现了“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的愿望,2004年金华市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93平方米,名列浙江省地级市前茅。通过旧城改造,原来矮小破旧的老城区已经初现了高大新美的雄姿,建成区面积也由建国初的2.57平方千米扩展到63.78平方千米。

1

第一章 旧城原貌

民国27年(1938 )12月10日,为防日本侵华飞机轰炸,便于居民疏散,金华古城墙先后大部份被拆毁,当时城内面积很小,直至1949年建国时,金华城区面积也只有2.5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86平方千米。店铺少、街坊小、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多系青石板、鹅卵石路面。西市街、法院街虽为水泥路面,但已失修。住宅面积32.3万平方米,房屋破旧、低矮、潮湿,草铺箬棚占10%以上。公共设施少,三江六岸均无防洪堤。

建国初期,金华老城区布局还是十分零乱、街道狭窄、路面不平、排水不畅,婺江两岸无防洪堤坝,街区常被水淹。房屋主要为一至二层的旧式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瓦房,整个金华市区只有1幢位于铁岭头的杭江旅社四层楼是唯一的高楼。沿江及中山路西段至老火车站一带,多为船篷、草房。从梅花门、苍茅亭、拦路井、清波门到马门头,有许多平房都是以古城墙作后壁墙依墙而建,市民的居住条件差,生活、文化设施落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按照城市规划,陆续对危旧房屋进行拆迁和改造。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加速城市建设,到1985年,建城区面积从1949年的1.86平方千米扩展到10平方千米。先后对新华街、胜利街、飘萍路等地进行降坡改造,填江修建婺江路、拓宽八一路,对后街、西市街进行改建,新建了人民路、解放西路、五一路、双溪路等城区主干道,60%的街巷改建成沥青、混凝土和三合土路面,同时开始修建防洪堤坝。城区四至六层高楼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28.1%,最高房屋为七层,占总建筑面积的0.45%。这个时期新建的房屋,室内配套设施已基本齐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6.5%。人均居住面积已从1949年的5.6平方米增加到7.3平方米。但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加上住房分配制度不尽完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还有3700多户。由于许多建筑物建成年代较早,已形成连片的危旧房屋区块。

经过市中心的浙赣老铁路线,像一道屏障,把城区一分为二,在市区仅一公里的铁路线上,就有四个平交道口,交通严重阻塞,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南北走向的交通主干道八一北路、通济桥,也因路(桥)面狭窄,经常发生交通堵塞现象。

第二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指导思想

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金华市区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改造危旧房屋,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对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方便居民出行,改善交通环境。进入九十年代后期,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l、完善城市功能。

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配套,通过对旧城区内的危、旧房改造和环境整治,降低旧城建筑密度,疏散旧城人口,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绿化、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旧城环境,提高旧城综合效益,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从而推进城市化进程。

2、丰富城市景观。

紧紧围绕改善八一街城市中轴线中心区段和三江六岸的空间形象、道路景观、交通组织和居住、购物、游憩环境这一中心,采用区间整合、拆建结合、梯度推进等办法,逐步形成中轴线中心区段及三江六岸的商贸和居住休闲中心,并通过八一街的南北延伸贯通中轴线上迎宾大道、三江六岸、湖海塘三大景观区,以丰富城市景观。

3、营造城市特色。

根据金华实际,充分挖掘和保存金华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做到既符合现代化生产、生活要求,又保持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特点,努力将金华建设成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同时,不断均衡布局各类绿地,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使金华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

4、提高城市品位。

充分利用城市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通过八一街城市中轴线、三江六岸等城市景观轴的拆迁改造,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金华特色的城市空间体系,形成以江滨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特征,独具风格的城市形象,努力营造一个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山水生态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从而逐步提高城市品位。

5、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通过旧城改造,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级差地租,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力求改造资金自求平衡,努力实现旧城改造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 改造重点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根据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区旧城改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市区在以下地块进行重点拆迁改造:

1、1992年八一北街拓宽、1994年通济桥拓宽和1995年兰溪门菜场改造,奠定了八一北街城市中轴线和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

2、1996年对胜利南街全线进行了改造,拓宽了道路,改变沿街景观。

3

3、1998年开始对城区老铁路线拆迁,至3月27日成功地拆除了东关平交道口,并由市交通部门拓宽改建为公路,实现了拆除市区老铁路线的第一步。

4、、1999年除了拆除市区老铁路线之外,还对解放东路、后街进行改造,逐步和西市街融为一体,形成了商业繁华核心区。

5、2001年开始对后溪河沿线地块进行改造,投资约2.5亿元,拆除房屋建成绿化景观带,建成了金华市第一个高品位的绿化休闲景观公园。同时,回溪街修建后,建成八一复线,缓解了南北大动脉的交通压力,后溪河也得到了彻底的改造。

6、2001年和2003年对五佰滩地块进行了整体拆迁。五佰滩是婺江与龙渎河之间的中洲,是金华江南、江北的景观视觉焦点,五佰滩地块拆迁后,将建成五佰滩公园,改善旧城景观,营造城市宜人的居住环境。

7、2002年为了把人民广场建设成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大客厅”,实施了整体改造,拆除了奥托康体育馆、人民广场周边建筑物,搬迁了花鸟市场。

8、2002年东市街地块的拆迁主要是为了拉开金华“三纵三横”的城市道路框架。 9、2002年拆迁的新狮道口南侧地块,是城市中轴线八一北街的重要节点,北侧为浙赣线,西侧为回溪公园绿化景观带,它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景观形象,丰富街景立面和视觉空间,成为金华城市建设的闪亮点。

10、2001-2003年对溪下街、八咏滩、婺州公园周边、婺江东路北侧等地块进行拆迁,建成了江北3.2公里长、50米宽的沿江绿化景观带,金华江北优美的天际轮廓线已基本形成。

11、新华街以东地块,位于城市商业核心区,2003年对该地块上的房屋拆迁,用于商业用房、娱乐设施的建设,总体景观将与人民广场及周边建筑形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景观效果。

4

第三章 拆迁安置

第一节 历年房屋拆迁与安置

一、五六十年代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金华市区房屋拆迁工作始于1958年,到1963年先后对12个地块的1350余间公私民房进行拆除,拆除民房面积达3.52万平方米,用于建造自来水厂、人民广场、金华汽车站等公共设施,进入了第一个拆房高峰期。从1964年开始,主要对酒坊巷、石榴园、桂林巷、西市街、横街、清波门、婺江中路、人民路、曙光路、红卫路等处的危旧房屋进行拆迁改造,计拆迁面积4639平方米。

当时的安置办法主要是,利用拆除之旧料,并在物资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0余万元在曙光巷、婺江中路、红卫路新建和改造住宅用房2.04万平方米解决。

二、七十年代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七十年代拆迁主要集中在1978年以后,共拆除房屋面积5779平方米,涉及被拆私房48户,社员10户,单位24家,居民94户,其中大部分是危旧房改造项目。

危房拆除后,将其改建成一室一户和一室半一户的房子,为129户困难户解决了住房问题,其中分配到新建房屋有116户,进行旧房调换的有13户。

三、八十年代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进入八十年代,横街口的拆迁成为金华市区的第一个房屋拆迁重点工程,市政府于1982年成立了“横街口动迁安置办公室”,负责对该地块进行旧房拆迁和改造。1982年至1990年,先后对新建村、八一路南端、八一北路南段、市二建公司、邮电局、电影公司、六中、王宅巷8号、解放东路(丝绸公司)、婺江东路、盐埠头巷、通济街等地段的房屋实施拆迁,合计拆除面积2.43万平方米。其中有7处属于危房改造,涉及拆迁公私房、单位640户(家)。

这个时期的房屋拆迁安置以就地回迁为主,各地块拆迁后,回建房屋面积7.13万平方米。在住房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市房管局在江南新区拿出70套周转房用于安置被拆迁人。为了优先解决知识分子、华侨、侨眷、落实私房政策户和人均住户面积不到3平方米的困难户,用203套新建住房进行安置。另外,通过各种方式安置了443户被拆迁人,为10户被拆迁人牵线搭桥办理住房调换手续。到1987年人均居住面积从16.02平方米增加到16.71平方米增加了0.69平方米。

四、1991年至1998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5

1991年至1998年累计房屋拆迁面积24.99万平方米,有1154户被拆迁人、83家单位列入拆迁范围。具体拆迁项目有婺桥招待所以西、龙舌嘴、明月路供销社、日晖巷、盐埠头、禹王弄、道由弄、金师附小周边、国际大酒店二期、古子城一期、古子城二期、广场西南角、市府一招一期、图书馆东侧、物资局、粮食大厦、县物资局地块、杨塘里、水产公司、梅花门、桂林巷等地块的房屋拆迁。有八一北路、人民东路、五一路、凤凰山路、中山路、将军路、文明路、胜利南街、雅堂街、府上街、通济桥、龙渎河、兰溪门菜场、小码头市场、中山路三叉口,明月楼、东关入城口、东关口二期、东市大桥等道路拓宽或回建改造,以及对三江口治理工程涉及的房屋进行拆迁。

这八年,安置房建筑施工面积达202615平方米,竣工面积88060平方米。主要有:物资局代建工程、南苑西、旌孝街三清弄、青春小区中13幢、15幢、中村、道前营房、清波巷、西市街金九综合楼、新华街、胜利大厦、兰溪门、祝丰亭、雅堂街、兴华小区、零号小区、工商城、酒坊巷、桂林巷等。安置被拆迁人731户,火灾户27户,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住房困难户462 户。

五、1999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1999年是自房屋拆迁以来,年拆迁量最大的一年,10月20日启动了解放东路和后街(又称“两街”)和相关地块的拆迁改造,拆迁范围涉及私房452户,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单位59家,建筑面积4.51万平方米,直管公房614户,建筑面积3.11万平方米,合计房屋拆迁面积10.79万平方米。

自1999年开始,市政府采取整体购买商品住宅小区对被拆迁人进行安置,各个被拆迁地块的情况不同,安置办法也各不相同。企事业单位自管营业房可选择胜利南街地段安置或选择货币补偿安置,住宅则全部实行实物安置。城市居民私房拆迁实行回迁安置(除胜利南街拆迁红线范围)、外迁安置、货币安置三种安置方式。

六、2000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2000年,拆迁范围涉及私房899户,单位58家,直管公房承租户383户,拆迁总建筑面积约144951平方米。自9月28日开始对以下四个地块进行房屋拆迁改造。

溪下街地块一期改造房屋拆迁面积51623平方米,其中:私房28户,建筑面积2319平方米;单位14家,建筑面积48203平方米,直管公房20户,建筑面积1101平方米。

解放东路后街改造二期工程房屋拆迁面积11984平方米。其中:私房66户,建筑面积4261平方米;单位10家,建筑面积6392平方米。直管公房35户,建筑面积1331平方米。

6

将军路东段拓宽工程房屋拆迁面积62829平方米。其中:私房492户,建筑面积32137平方米;单位22家,建筑面积17197平方米;直管公房328户,建筑面积13495平方米。

新华街(电业局、二轻商场)地块改造房屋拆迁面积18515平方米,其中:私房313户,建筑面积1082平方米;单位12家,建筑面积17432平方米。

这一年,住宅被拆后选择产权调换安置的,是在北苑小区(现房)、凤鸣阁小区(现房)和玫瑰园小区(期房)进行安置。共用安置房291套。其他为货币补偿安置。

七、2001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2001年,拆迁范围涉及私房约2207户,建筑面积146957平方米,单位150家,建筑面积161218平方米,直管公房471户,建筑面积20613平方米。总计拆迁面积约328788平方米。自6月28日开始对以下四个地块实施拆迁改造。

后溪街东区地块改造(电机厂、公交公司、物资公司)拆迁面积92268平方米。其中:私房494户,建筑面积34840平方米;单位38家,建筑面积56749平方米;直管公房1户,建筑面积679平方米。

后溪街西区地块(红湖路)拆迁面积68832平方米。私房611户,建筑面积41652平方米;单位29家,建筑面积25639平方米;直管公房39户,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

“两街”(解放东路、后街)整合地块拆迁面积15538平方米。其中:私房94户,建筑面积5384平方米;单位7家,建筑面积9089平方米;直管公房7户,建筑面积1065平方米。

溪下街地块改造(二期)拆迁面积152151平方米。其中:私房1008户,建筑面积65082平方米;单位76家,建筑面积69740平方米;直管公房424户,建筑面积17329平方米。

2001年选择以产权调换形式安置的被拆迁人,可选择在柳湖花园、玫瑰园、世纪花园、栖凤小区、桃园小区、青春东区进行产权调换安置。货币补偿按评估价进行补偿。

这一年,共安置拆迁户2207户(非直管低标危旧房790户、直管712户),其中货币安置843户(直管公房160户),实物安置1264户,建筑面积103364平方米。其中:柳湖花园770套,建筑面积63557平方米;玫瑰园152套,建筑面积14527平方米;世纪花园241套,建筑面积17624平方米;栖凤小区76套,建筑面积6354平方米;桃园小区24套,建筑面积1221套;西华广场1套,建筑面积82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屋平均价为:青春东区(东景小区)1180元/m2;桃园小区920元/ m2;胜利

7

南街1180元/ m2;北苑小区1000元/ m2;工贸区600元/ m2。顶层阁楼每平方米120元(按房屋面积计价);室内无门的扣减总房数中1300元;架空层每平方米600元,工贸区架空层每平方米550元。

八、2002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2002年6月28日和9月30日分两期进行拆迁,合计房屋拆迁面积544257平方米。其中:私房3126户,建筑面积204036平方米;单位155家,建筑面积207562平方米;直管公房934户,建筑面积48872平方米;农房拆迁479户,面积60628平方米;涉及军产拆迁五个单位,拆迁面积为23159平方米。拆迁地块的具体情况是:

通济桥东侧地块拆迁面积50523平方米。其中:私房384户,建筑面积24313平方米;单位20家,建筑面积18132平方米; 直管公房35户,建筑面积8079平方米。

泛华能源地块拆迁面积4406.50平方米。私房30户,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单位5家,建筑面积1544平方米。

神马实业公司地块拆迁面积23920平方米。 利华实业公司地块拆迁面积6409平方米。 经纬色织地块拆迁面积13987平方米。

古子城美食城改造地块拆迁面积4602平方米。其中:私房37户,建筑面积1479平方米;单位2家,建筑面积941平方米;直管公房47户,建筑面积2182平方米。

东市街东侧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111207平方米。其中:私房575户,建筑面积43267平方米;单位16家,建筑面积30942平方米;直管公房184户,建筑面积8242平方米;军产1家,建筑面积4342平方米;农房177户,建筑面积24414平方米。

东市街西侧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89596平方米。其中:私房326户,建筑面积18963平方米;单位19家,建筑面积22303平方米;直管公房491户,建筑面积20219平方米;军产4家,建筑面积18817平方米;农房97户,建筑面积9294平方米。

市人民广场、婺州公园、八咏滩地块拆迁面积80050平方米。其中:私房689户,建筑面积42012平方米;单位26家,建筑面积27224平方米;直管公房35户,建筑面积2175平方米;农房67户,建筑面积8639平方米。

市解放东路北侧及明月路两侧地块改造拆迁面积69334平方米。私房449户,建筑面积29295平方米;单位30家,建筑面积34093平方米;直管公房108户,建筑面积5947平方米。

五佰滩东侧(生产巷以东)地块拆迁面积47188平方米。其中:私房304户,建筑面积19416平方米;单位18家,建筑面积22038平方米;直管公房34户,建筑面积2029平方米;农房39户,建筑面积3704平方米。

新狮道口南侧(杨思岭路打通)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43036平方米。其中:私房332户,建筑面积22429平方米;单位16家,建筑面积6029平方米;农房99户,

8

建筑面积14578平方米。

2002年的安置房分布在9个小区,桃园小区安置159户,东景小区安置89户,栖凤小区安置14户,玫瑰园小区安置9户,世纪花园安置17户,柳湖小区安置12户,冠达花园安置74户,鸿欣苑安置18户。营业房选择产权调换的分别安置在栖凤小区、胜利街,共计安置11户。2002年新增安置用房437套,安置房平均价990-1400元/平方米。总计用于安置住宅1800套,占私房拆迁户的58%,商业用房213间。选择产权调换被安置的414户(套),占被拆迁房屋总户数的13%。私房拆迁户选择货币安置的3121户,占被拆迁房屋总户数的87%。

2002年拆迁安置房东景小区均价1250元/ 平方米;桃园小区1180元/平方米;跃层920元/平方米;附属房650元/平方米;车库1800元/平方米。其它安置小区的安置房价格均大大低于房地产市场价。

九、2003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2003年合计拆迁面积526361平方米,其中:私房3422户,建筑面积231173平方米;单位116家,建筑面积195964平方米;直管公房305户,建筑面积14891平方米;农房613户,建筑面积84333平方米。具体有以下9个组合地块:

婺江东路北侧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108030平方米。其中:私房1010户,建筑面积65935平方米;单位51家,建筑面积38097平方米;直管公房116户,建筑面积3998平方米。

新华街以东地块、杨思岭北侧地块改造改造工程拆迁面积42993平方米。其中:私房92户,建筑面积10977平方米;单位19家,建筑面积29503平方米;直管公房11户,建筑面积2008平方米;农房4户,建筑面积506平方米。

解放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地块、回溪街整合地块及北山路以南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28146平方米。其中:私房118户,建筑面积9219平方米;单位6家,建筑面积11246平方米;农房22户,建筑面积7681平方米。

双龙大桥与解放西路交叉口西侧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14290平方米。其中:私房33户,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单位2家,建筑面积5035平方米;农房75户,建筑面积7475平方米。

古子城地块、芙峰街西侧地块、天柱巷东侧地块改造改造工程拆迁面积15943平方米。其中:私房78户,建筑面积6250平方米;单位7家,建筑面积5998平方米;直管公房63户,建筑面积3090平方米;农房4户,建筑面积605平方米。

五佰滩改造工程拆迁面积231240平方米。其中:私房1864户,建筑面积111462平方米;单位25家,建筑面积57866平方米;直管公房115户,建筑面积5795平方米;农房446户,建筑面积56116平方米。

9

市华冠花园地块改造工程拆迁面积20964平方米。其中:私房116户,建筑面积19730平方米;单位5家,建筑面积1234平方米。

青少年宫西侧地块、双龙南街东侧地块拆迁私房72户,建筑面积3619平方米;农房62户,建筑面积11949。

金棉纺织有限公司拆迁面积49186平方米。其中:私房39户,建筑面积2201平方米;单位1家,建筑面积46985平方米。

2003年准备安置房2230套,占被拆迁私房(3422户)总数的64.9%,其中“现房” 948套,期房1282套。住宅被拆迁人选择在玫瑰园安置的有11户、栖风小区18户、世纪花园62户、柳湖小区17户、东景小区54户、鸿欣苑29户、桃园小区65户、冠达花园81户。产权调换的被拆迁人选择在金厦花园安置的有561户、新城禄苑300户、锦绣我家3户。

玫瑰园安置房平均价格1480元/M左右、栖风小区安置房平均价格1490元/M左右、 世纪花园安置房平均价格1440元/M左右、柳湖小区安置房平均价格1370元/M

2

2

2

2

左右、东景小区安置房平均价格1330元/M2左右、鸿欣苑安置房平均价格1190元/M2左右、桃园小区安置房平均价格1280元/M2左右、冠达花园安置房平均价格1380元/M2左右、金厦花园安置房平均价格1650元/M2左右、新城禄安置房苑平均价格1680元/M左右、锦绣我家安置房平均价格1680元/M左右。安置房的价格大大低于市场价。

2

2

十、2004年的房屋拆迁与安置

2004年房屋拆迁的重点工作是处理前几年房屋拆迁中的遗留问题,加大安置期房建设的力度,同时对拆迁配套政策和拆迁管理制度进行调研、制订。

10

1958——2003年市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面积汇总表

年 度 1958-1963 1964 1965 1969 1978 1980 1986 1987-1988 拆 迁 地 块 名 称 自来水厂、人民广场、金华汽车站等12个单位基建拆迁 酒坊巷、石榴园、桂林巷 西市街、横街、清波门等处危房改造 婺江中路、人民路、曙光路、红卫路等处危房改造 1958-1969年累计 1978-1980年累计 新建村、八一路南端 八一北路南端、市二建、邮电局、电影公司、六中等处危房改造 新建村、王宅巷8号、邮电局 解放东路(丝绸公司) 1986-1990年累计 婺桥招待所以西、龙舌嘴、明月路供销社、中山路、日晖巷、府上街头、物资局、粮食大厦、人民广场、水产公司等 面 积 35199.00 1133.29 1880.87 1625.00 39838.16 1278.77 4500.00 5778.77 2783.00 18711.40 1100.00 1685.22 24279.62 13413.61 12599.21 15000.00 32700.00 153000.00 2650.24 20500.00 249863.06 106933.15 923.19 107856.34 51622.52 11983.89 62829.41 18514.90 144950.72 其 中 单 位 自 管 房 单位数 面积 户数 私 房 面积 直 管 公 房 户数 面积 农 房 户数 面积 军 产 户数 面积 14 10 1 9 25 49 58 1 59 14 10 22 12 58 418 106 36 97.30 343 33 9 1987.16 46 14339.00 563.37

715.39 13670.66 397.25 3129.19 5000.00 5545。32 135 52 172 10 91 4943.44 1287.97 8297.26 10000.00 38619.00 31077.29 31077.29 1100.81 1331.01 13494.59 15926.41 1989 1990 1991 1992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婺江东路、八一北路、盐埠头、禹王弄等12处 通济桥拓宽、三江口治理、杨塘里、五一路等 龙渎河拓宽、凤凰山路、将军路、文明路、雅堂街、道由弄、兰溪门菜场 小码头市场改造、胜利南街头拓宽改造、古子城拆迁改造 图书馆东侧、梅花门、市府一招一期、中山路三叉口、明月楼地块等 金师附小周边、国大二期拆迁改造、古子城二期、、广场西南角、新华街菜场、东关口二期、东市大桥建设、桂林巷 247 280 54 218 44146.18 923.19 45069.37 48203.20 6392.32 17197.52 17432.47 89225.51 452 452 28 66 492 313 899 734 31709.68 31709.68 2318.51 4260.56 32137.30 1082.43 39798.80 614 614 20 35 328 383 1991-1998年累计 1999 解放东路、后街改造 金华二轻公司(信华经济发展公司) 1999年小计 溪下街地块改造(一期) 2000年 解放东路后街改造二期工程 将军路东段拓宽改造 新华街(电业局、二轻商场)地块 2000年小计

11

1958——2003年市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面积汇总表

后溪街东区地块改造(电机厂、公交公司、物资资局) 2001年 后溪街西区地块改造(红湖路) “两街”(解放东路、后街)整合地块 溪下街地块改造(二期) 2001年小计 通济桥东侧地块改造工程 泛华能源公司地块 神马实业公司 利华实业公司 经纬色织 2002年 金华古子城美食城改造 东市街东侧地块改造工程 东市街西侧地块改造工程 市人民广场、婺州公园、八咏 滩地块 市解放东路北侧及明月路两侧地块改造 五佰滩东侧(生产巷以东)地块 新狮道口南侧(杨思岭道路打通)地块改造工程 2002年小计 婺江东路北侧地块改造工程 新华街以东地块、杨思岭北侧地块改造工程 解放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地块、回溪街以西整合地块及北山路以南地块改造工程 双龙大桥与解放路交叉口西侧地块改造工程 2003年 古子城地块、芙峰街西侧地块、天柱巷东侧地块改造工程 五佰滩改造工程 市华冠花园地块改造工程 青少宫西侧地块、双龙南街东侧地块 金棉纺织有限公司 2003年小计 1999-2003年累计 金华市区1958-2003年旧城改造房屋拆迁面积(道路建设房屋拆迁部分除外)总计 92268.08 68831.54 15537.67 152150.82 328788.11 50523.28 4406.50 23919.57 6408.73 13986.79 4601.59 111206.67 89595.80 80050.61 69334.45 47187.50 43035.81 544257.30 108029.91 42993.07 28145.71 14289.99 15943.26 231240.25 20963.98 15568.72 49185.75 526360.64 1652213.11 1971972.72 38 29 7 76 150 20 5 1 1 1 2 16 19 26 30 18 16 155 51 19 6 2 7 25 5 1 116 538 56749.25 25639.53 9088.94 69740.24 161217.96 18131.85 1544.15 23919.57 6408.73 13986.79 941.39 30942.25 22303.11 27224.32 34092.59 22038.45 6028.97 207562.17 38097.39 29502.54 11245.57 5035.14 5997.96 57865.98 1234.37 46985.12 195964.07 699039.08 494 611 94 1008 2207 384 30 37 575 326 689 449 304 332 3126 1010 92 118 33 78 1864 116 39 3422 10106 34839.51 41651.88 5383.94 65081.59 146956.92 24312.50 2862.35 1 39 7 424 471 35 679.32 1540.13 1064.79 17328.99 20613.23 8078.93 24413.78 9294.00 8638.75 3703.70 14578.24 60628.47 505.50 7681.09 7475.28 605.11 56116.51 11949.48 84332.97 144961.44 1 4 5 5 4341.56 18816.96 23158.52 23158.52 2181.54 8241.60 20218.93 2175.41 5946.75 2029.19 48872.35 3997.82 2007.82 177 97 67 39 479 4 1478.66 43267.48 18962.80 42012.13 29295.11 19416.16 22428.60 204035.79 65934.70 10977.21 9219.05 1779.57 6250.45 111462.43 19729.61 3619.24 2200.63 231172.89 653674.08 47 184 491 35 108 34 934 116 11 63 115 305 2707 99 22 75 3089.74 5795.33 4 446 62 14890.71 131379.99 613 1092 72 12

第二节 拆迁安置配套工程

柳湖花园

位于迎宾大道以西,占地23.33公顷,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094套,计28.29万平方米,营业用房1.31万平方米,配套公建包括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市区中心、人防、地下停车场等计2.39万平方米。建筑密度22%,绿化率35%,总投资41848万元,其中银行贷款28000万元,其他由市城建开发公司自筹。

柳湖花园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全国第二批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于2001年6 月18日公开招标,分东、西区开发建设,于2001年12月份正式破土动工。东区由金华市金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开发占地面积13.33公顷,建筑面积15.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202套,计13.74万平方米(小高层2.89万平方米,176套),配套公建、营业用房1.98万平方米,于2003年2月竣工。西区由浙江恒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开发占地10公顷,建筑面积16.2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892套,计14.55万平方米,配套公建、营业用房1.72万平方米,西区整个项目于2003年4月4日通过综合验收,并被评为金华首个“双龙杯”小区。

柳湖花园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是金华市2001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小区用于2001年旧城改造拆迁安置房共828户,建筑面积8.91万平方米,市公安局安置房512户,建筑面积8.54万平方米,96151部队工程指挥部安置房210套,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

柳湖花园实行智能化管理,投资900多万元。安装了数字对讲、电视监控及周界防范、保安巡更管理、小区宽带网络、两表远抄、背景音乐、社区增值服务管理系统及路灯控制系统。

玫瑰园小区

位于八一北街以东,原色织布厂区,西临芙峰街,北临迎宾大道,公交车直达小区。小区占地4.07公顷,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有房屋18幢,住宅564套,计 6.33万平方米;配套公建600平方米,营业用房 1117 平方米,整个项目于1999年12月开工,于2001年10月8日交付使用。小区设有中心花园、中老年人健身房、文化活动室、儿童活动园、晨练场地等,建筑密度0.27,绿地率39%,总投资8422万元。为解决2000年旧城改造拆迁户安置房问题,向金华市永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购买整个小区用于安置拆迁户住宅558套。

东景小区

位于人民东路外贸仓库以北,新铁路以南,通园小区以东,由市房管局实施的廉租房项目之一。该小区共23幢房屋,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19幢房屋于2001年4月开工,于当年年底竣工,配套工程2002年4月完工,并于5月初交付使用;第二

13

期4幢房屋于2002年5月开工,2003年1月竣工,配套工程于2003年5月完工,5月底交付使用。整个小区占地5.49公顷,总建筑面积8.6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71套,建筑面积8.47万平方米;营业用房33间,建筑面积0.14万平方米;公用设施0.08万平方米,设有配电房两座,公厕及垃圾中转站各一座。小区建筑密度27%,容积率1.56,绿化率41.2%,总投资6683.7万元。为适应不同住户需求,住宅分大、中、小三种套型,以小、中套为主。小套建筑面积为36~70M2,中套建筑面积为75~120M,大套建筑面积为120M以上,该小区由市安达房地产公司实行总包干,划分成三个施工段,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取市建筑工程公司、中天建设集团、东阳三建三家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房屋竣工验收优良率达到60%,合格率100%。整个小区房屋外线条设计凹凸有序,有较强的立体感。

2

2

桃园小区

位于市医药仓库以北,上浮桥桃花路以南,环城东路以西,由市房管局实施的廉租房项目之一。该小区于2001年4月开工,当年年底竣工,配套工程于2002年4月完工,并于5月初交付使用。整个小区占地3.62公顷,共9幢房屋,总建筑面积5.8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32套,建筑面积5.42万平方米;营业用房73间,建筑面积0.44万平方米;公用设施0.05万平方米,设有公厕、配电房各一座。小区建筑密度为29.91%,容积率1.82,绿化率32.04%,总投资4483万元。为适应不同住户需求,小区住宅分大、中、小三种套型,以小、中套为主,小套建筑面积为36~70M,中套建筑面积为75~120M2,大套建筑面积为120M2以上。通过招标方式由市第一建筑公司直属分公司实行总包干,房屋竣工验收优良率达到60%,合格率100%。整个小区房屋立面设计比较简洁,中心花坛较大,视野比较开阔。

2

第三节 拆迁管理

金华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旧城改造房屋拆迁工作,提出了“依法拆迁,文明拆迁,平稳拆迁,圆满拆迁”的总体思路,按照“思想要统一,认识要到位,难点要解决,工作要做细,稳定要保证”的总体要求,在拆迁工作中牢牢把握依法规范、公开透明、以人为本、市场机制四个原则,使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平稳、有序。2003年9月,国家建设部、浙江省建设厅有关领导和专家来金调研时,对金华市旧城改造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金华在拆迁方面确实有许多好经验,制定的拆迁政策细致、具体、操作性强,有些做法在全国也是比较好的值得借鉴。

一、拆迁组织体系

1994年以前的房屋拆迁一般由市房地产管理局组织实施,从1995年兰溪门改造拆迁开始,市政府都成立相应的拆迁指挥部负责对本地块实施房屋拆迁和补偿安置。

14

19 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旧城改造协调小组,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制订拆迁计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严格控制拆迁规模,做好城镇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规范拆迁行为标准,通过全面推进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有序、行为规范、办事高效、公开透明”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出了特色栏(节)目;建立拆迁信访工作网络,针对一度被拆迁户上访人次逐年增多的状况,市有关部门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市领导亲自接访、约访被拆迁人,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现场解决拆迁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003年的房屋拆迁又调整为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由婺城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和金华市开发区资产经营公司负责实施。

通过依法拆迁的实践,市区拆迁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拆迁管理逐年加强,拆迁行为日趋规范,拆迁规模得到合理的控制,拆迁信访量有所下降,拆迁矛盾有所缓和,拆迁工作得到平稳推进。

二、拆迁政策法规

房屋拆迁初期(即从有房屋拆迁开始到1984年),基本上采用的是“私房征购”政策,把列入房屋拆迁的私房按6-40元/平方米的价格由政府征购,被拆迁人则安置到公房去居住

从1985年到1991年6月1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颁布止,房屋拆迁政策有了变化。1985年修改后房屋拆迁政策规定:在拆迁私房时可以进行“产权调换找补差价 ”,并可选择就地回迁。1987年11月12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发布金政布(1987)3号通告,对八一北路进行改造,金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金建办[1987]141号文件批转了《 关于同意实行< 八一北路南段旧城改造拆迁安置方法>的批复》。在该办法中明确了拆迁优惠政策相关规定:公私房户均就地回迁新房,谁先搬出旧房,给予优先考虑层次和朝向;凡自行解决临时安置房的,自拆迁动员会后10天内搬迁完毕每户奖200元,15天内奖150元,20天内奖100元,30天内奖50元;凡房管部门解决临时安置房的,自拆迁动员会后10天内搬迁完毕每户奖50元,15天内奖30元,20天内奖20元,30天内不奖不罚;私房拆迁除新旧房比价换算、差额找补外,如新房面积超过原旧房面积,超出部分面积按商品房价格285元/m优惠20%,即228元/m2计算找补金额;多余旧房面积按新房成本170元/m2计价给产权人,如不要求对换产权也不要安置公房的,按新房成本价提高10%的价格将其旧房征购折价归公。1987年8月,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各市私房征购等级价格对照表》,金华市房屋拆迁时,私房征购价为6-80元/平方米,比1984年以前略有提高。1988年10月12日经金华市编制委员会金市编[1998]69号文件批准,成立金华市拆迁办公室(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编制8人、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旧城改造房屋拆迁的动迁工作。1990

15

2

年开始,房屋拆迁政策、工作程序逐步完善,金华市人民政府以金政(1990)85号文件颁发了《金华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有偿服务相关标准,并开始实行《拆迁许可证》制度。1990年10月25日出台《金华市城市建设拆迁费用》等规定,在《金华市房屋重置完全价》中明确规定:钢砼结构一等重置价为400元/平方米,木结构三等重置价为100元/平方米,简易结构二等则为50元/平方米。房屋拆迁按“重置价结合成新”进行补偿。

从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日渐扩大,城市房屋拆迁量成倍增长,因而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法规、条例、政策的制订也日趋规范、配套。1991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993年9月13日金华市人民政府以金政[1993]7号文件印发了《金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共有37条,比较系统地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补偿、安置及相关工作程序,它对于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此“房屋拆迁补偿实行产权调换、作价补偿、或者产权调换和作价补偿相结合的形式。作价补偿的金额按所拆房屋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的非住宅房屋,偿还建筑面积与原建筑面积相等部分,按照重置价结算结构差价。其中营业房从闹市区安置到冷僻地区的,偿还建筑面积超过原建筑面积的部分,按照商品房价格结算,偿还建筑面积不足原建筑面积的部分,按照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的私有住宅房屋和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自管住宅房屋,偿还建筑面积与原建筑面积相等的部分,按照重置价格结算结构差价;从区位好的城区安置到区位差的市郊新开发区的,偿还建筑面积与原建筑面积相等部分,不结算结构差价。偿还建筑面积超过原建筑面积的部分,在安置标准以内的,按偿还新房本身建筑造价结算,超过安置标准的部分,按商品房价结算。偿还建筑面积不足原建筑面积的部分,按重置价结算。房屋重置价、建筑造价及商品房价格按物价权限管理部门核定为准。”凡是选择产权调换外迁安置的,可按1:1.8进行安置,同时要找补差价。在历年的拆迁中,各个地块都根据房屋拆迁地块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房屋拆迁配套政策、拆迁安置补偿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定,明确了具体的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1999年金华进入了成片规模旧城改造时期,一般的零星改造基本停止。在这个时期的拆迁,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的,不再实行“就地回迁”的安置方式。1999年11月25日,金华市物价局、金华市房地产管理局联合发文,对金华市区房屋重置价进行了调整,钢混一等1247元/平方米为最高价,其它三等60元/平方米为最低价。1999年8月2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第148号抄告单公布了《解放东路、后街区域拓宽改造拆迁安置补偿规定》,对于选择产权调换的,基本上都是外迁安置,根据安置地点的不同,按不同的比例进行调换。房屋拆迁补偿增加了新的补偿方式——货币补偿,住宅货币补偿根据金市价[1995]061号、金房[1995]017号文件规定,砖混

16

四等、砖木二等、木结构一等结构重置价标准确定货币补偿安置征购价为800元/平方米,其他旧房结构重置价等级类别第每档增减10元/平方米;主要街道上被拆迁营业房按3000元/平方米进行补偿,其它地段上的营业房拆迁补偿则按2480元/平方米进行补偿,这个补偿价格已基本接近拆迁当年市场价。政策出台后,选择货币补偿安置的被拆迁人达到80%左右。对于无证建筑和暂保房、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的拆迁则要求自行拆除,不予补偿。临时过渡安置自行解决,除正常的拆迁补助费外,设立了提前腾空奖。2000年8月14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0]137号公布了《二OOO年金华市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补偿规定》。城市居民私房拆迁实行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补偿安置方式。2001年6月19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1]146号批准,出台了《二OO一年金华市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补偿规定》。该规定中明确:厂房、仓库、办公等其他用房,实施异地迁建,除异地迁建外,全部实行货币安置;私房安置方式有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直管公房以货币补偿方式给予安置。无证建筑和暂保房、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自行拆除,不予补偿。临时过渡安置自行解决,除正常的拆迁补助费外,设立了提前腾空奖。至2001年房屋拆迁政策基本相同,仅拆迁补偿标准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2002年是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第一年,房屋拆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拆迁工作更趋法制化,拆迁补偿更趋市场化。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规定,对《金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全面的修改。经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2002]56号文件批准,于2002年4月29日出台了《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共有五章40条,是金华市第一个系统、规范的城市房屋拆迁文件,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补偿安置、法律责任等相关内容。《办法》明确规定:拆迁补偿安置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产权调换,具体的补偿形式由被拆迁人选择。被拆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由具有法定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根据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测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基准价,作不被拆迁房屋评估的依据。实行产权调换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结算被拆迁房屋和安置用房的差价,安置用房的价格也按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被拆迁地段用于同类商品房建设的,被拆迁人享有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对属于生活特殊困难人员的被拆迁人也作了具体的规定,以确保被拆迁人的合法利益。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价格评估行为,维护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权益,金华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6月26日以金政[2002]85号文件批准实施《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价格评估试行办法》。同年市政府及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房屋拆迁配套政策,如:《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试行办法》(2002年6月22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2002]85号文件批准),《金华市区房屋用途认定办法》、《市区2002年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各类补偿费用标准》、

17

《2002年市区旧城改造拆迁的优惠政策》、《2002年市区旧城改造有关契税优惠政策》、《被拆迁房屋超规定容积率占有土地部分的补偿标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抵扣地价款办法》(2002年6月28日经金华市建设局金市建房[2002]20号文件批准),《金华市2001年房屋重置价格》和《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价格评估系数表》(2002年7月1日经金华市建设局金市建房[2002]21号文件批准),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政策得以补充和完善。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管理,2002年4月8日,经金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金市编办[2002]10号文件批准,金华市拆迁办公室更名为金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由房屋拆迁的具体实施者成为城市房屋拆迁的具体管理者,使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更加规范有序。2002年9月3日,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房地产管理,理顺房地产行业行政执法关系,适应城市化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经金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金市编[2002]33号文件年批准,恢复于2001年机构改革撤并的金华市房地产管理局,将由市建设局承担的房地产管理职能划归市房地产管理局。

2003年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由婺城区政府和市开发区负责实施,房屋拆迁政策延续了2002年的政策,但对配套政策进行了修改和完善。2003年6月26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3]138号批准,出台了《2003年金华市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配套政策》、《房屋用途及面积认定办法》、《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各类补偿费标准》、《房屋拆迁优惠政策》、《契税优惠政策》、《被拆迁房屋超规定容积率占有土地部分的补偿标准》、《土地收益金收取办法》。由于拆迁体制的改变,本着责权统一、精简高效的总体要求,2003年7月6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3]155号批准,出台了《2003年市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职能分工实施意见》。2003年7月24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3]178号批准,出台了《2003年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价格评估系数表》。2003年8月4日经金华市建设局金市建房[2003]42号文件批准,出台了《2003年金华市区直管公房拆迁安置补偿若干规定》。2003年8月29日经金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金市开办[2003]75号文件批准,设立拆迁签约奖。2003年9月2日经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3]101号批准,同意设立提前签约奖。2003年9月22日,经金华市建设局金市建房[2003]51号文件批准,出台了《金华市区拆迁范围住房困难户申请承租公房若干规定》。2003年9月26日经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抄告单[2003]229号批准,出台了《关于解决部分拆迁户购房贷款难问题的意见》。

三、拆迁许可确定

199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以金政[1990]85号文件颁发了《金华市城市建设拆迁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拆迁人须“领取拆迁许可证后,方可自行拆除或委托拆除”,在当年印制了《拆迁许可证》。从1991年至2003年共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46份《拆迁许可证》,计52个项目。

18

2001年国务院第305号令颁布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也以号文件颁布了《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金华市人民政府结合两个《条例》精神,制定了《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这个《办法》比1990年的《办法》更加完善,并明确规定拆迁人在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拆迁补偿安置资金金额按拆迁预算的80%确认,并专业储存,拆迁预算包括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款、搬家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等相关补偿费用、委托拆迁费、评估费及拆迁管理费等,申请拆迁许可证的单位应将拆迁预算的80%资金(拆迁人提供的安置用房“安置用房应具备商品房预售证”可折价计入)存入银行,银行收到该款项后应出具相应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存款证明。为保证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房屋拆迁的补偿安置,不得挪作它用,出具资金证明的银行,事先应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及拆迁人三方协商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协议书》。

一九九一年以来已实施的拆迁项目有: 1991年3份《拆迁许可证》,3个项目:

龙舌嘴地段地块;明月路地段(供销社)地块;中山路地块。 1992年3份《拆迁许可证》,3个项目:

八一北路地块;盐埠头地块;禹王弄地块(二期)。

1994年、1995年、1996年3份《拆迁许可证》,3个项目: 通济桥地块;三江口拆迁地块;五一路拆迁地块。 1998年6份《拆迁许可证》,6个项目:

古子城地块;金师附小周边地块;新华街菜场地块;八一北路电机厂地块;国际大酒店周边地块;东关口拆迁地块。

1999年6份《拆迁许可证》,6个项目:

“两街”改造地块;2000年的“两街”二期地块;溪下街一期地块;将军路改造地块;新华街地块;电业局地块。

2001年5份《拆迁许可证》,5个项目:

溪下街二期地块;红湖路地块地块;二街三期地块;公交公司地块;物资局地块。 2002年11份《拆迁许可证》,11个项目:

古子城地块;通济桥头北侧地块;东市街两侧地块;婺州公园周边地块;人民广场南角地块;解放东路北侧地块;明月路两侧地块;八咏滩地块;五佰滩生产巷以东地块;新狮道口地块;杨思岭道路打通地块。

2003年9份《拆迁许可证》,15个项目:

19

婺江东路北侧地块改造工程;新华街以东地块和杨思岭北侧地块改造工程;解放西路与五一路交叉口北侧地块、回溪街以西整合地块及北山路以南地块改造工程;双龙大桥与解放西路交叉口西侧地块改造工程;古子城地块、芙峰街西侧地块、天柱巷东侧地块改造工程;五佰滩地块改造工程;华冠花园地块改造工程;青少年宫西侧地块、双龙南街东侧地块改造工程;金棉纺织有限公司。

二OO三年因故延期拆迁的项目有两个:华冠花园地块和五佰滩地块。

四、拆迁难点解决

对于1999年--2003年在拆迁过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单位和住户,如亏损企业、改制企业和生活困难家庭、家有残疾人、孤寡老人、五保户等,面对这些特殊情况和弱势群体,尽可能在符合拆迁政策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合情合理地为被拆迁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1、对于被拆迁人中的特殊困难户,通过民政部门以救济形式解决其困难, 年-- 年,金华市区用于补助拆迁特殊困难的企业和个人费用高达800万元人民币。

2、对于被拆迁的300多户离休老干部给予优先挑选安置用房和免征过户契税的政策。

并给2001年拆迁范围内的老红军给予困难补助。

3、针对一些住宅面积小、租用过渡房困难的200户被拆迁人,给予每月不低于300元临时过渡费保底。同时推出一定数量的廉租公房,出租给300户被拆迁面积小于60平方米,没能力交付产权交换差价的双下岗家庭、特殊困难户和年老体弱的被拆迁人。

4、针对110户被拆迁人因拆迁引起的特殊住房困难,采用优先安排租住周转房过渡的形式为其解决困难。

对于拆迁范围内296户一般困难的住户,采取分期分批租住公房给予解决。 对于拆迁范围内已在公房中租住,本人要求购买产权的3户被拆迁人,经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将按经济适用房政策把该被拆迁人居住的房屋出售给本人。

5、针对一些对政策理解有偏差的被拆迁人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安置工作。 6、根据旧城改造拆迁配套政策对于企业被估纳入国有资产,给予确权补偿时落实工业用地,优先审批临时建筑用地;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的特殊性灵活运用拆迁政策,采取同意延长搬迁腾空期限,适当增加补偿搬迁费。对特殊困难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给予困难补助等。

五、拆迁安全管理

1、管理方式

金华市区在旧城改造加强拆迁安全管理的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前身为市拆迁办公室)职能转换前(2002年前)。主要是在房屋拆

20

硬件设备按“一流设施、功能齐全”的原则进行配套建设,配有法国OTIS2000VF客梯、日本VRV智能空调并配备现代化的安防监控设备。该工程先后获得金华市“双龙杯”优质工程、浙江省“钱江杯”优质工程,国家建设部“鲁班杯”优质工程。

金华国际大酒店

浙江东方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际大酒店是一家集住宿、餐馆、娱乐、商务和购物为一体的按三星级标准设计的大型酒店。

该酒店位于金华市文化、商业的中心区域中山路261号,前身为金华饭店所在地,1963年由国家投资兴建金华饭店,高五层,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于1965年3月正式营业,是当时金华地区标志性建筑,服务功能仅限于住宿及住宿客用餐。

1985年在金华饭店西侧(原如意厅馆)新建7层框架结构的金华大酒店,使之与金华饭店融为一体,在原金华饭店的功能基础上,增添了社会餐饮、娱乐、茶吧等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进出金华的宾客迅猛增加,原金华大酒店已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决定于1993年拆除原金华饭店,保留原金华大酒店,在原址上建造金华国际大酒店,由浙江东阳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于1998年4月竣工,9月28日正式开张。2003年2月10日,由浙江东方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收购,更名为浙江东方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际大酒店,2004年4月被市旅游局评为“三星级”涉外旅游饭店。

大酒店主楼为二十五层钢砼结构的高层建筑,地上二十四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7.4米,系金华市目前规模大、档次高、豪华套房共276间套,街18—21层的装修全部完工后,届时将拥有客房368间套;23层餐厅可容纳400余人就餐;4层8个装饰各异大小会议厅(室),可同时容纳约400人进行会议,是召开各种会议和洽谈商务的理想之地;酒店还配备有大堂吧、咖啡吧、棋牌室、多功能厅、美容美发中心、桑拿浴中心、购物中心、商务中心、有80个车位的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工商银行金华市分行大楼

工商银行金华市分行大楼位于金华市区八一北街595号,临近八一北街和人民西路交界处。

该大楼改造前为市糖烟酒公司部分50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仓库及1幢80年代初建造的砖混结构办公、宿舍综合楼,共计拆迁建筑面积3346平方米。由工商银行金华市分行投资7000万元于1990年建设,杭州城市建筑设计院精心规划设计,于 年开工,1997年竣工,随后投入使用。大楼建筑面积达22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26层,高达108 米。

大楼外观以白色为主,配以透明玻璃窗,呈长方体状,整体感觉美观大方,宏伟

36

大气。大楼分主楼和辅楼两部分,主楼26 层,辅楼6层。其中辅楼配1部垂直升降高速电梯、另设自助楼梯1部;主楼配3部日本进口高级电梯、另设自助楼梯2部。大楼内安全消防设施齐全。大楼配备宽敞的停车场所,拥有足够的停车位,供单位车辆和客户停放。

大楼一二两层是营业大厅,可办理各项银行业务。三楼以上是机关办公室,监控设备和办公设备先进齐全。顶层为观光层。

建设银行大楼

位于人民广场以北,解放东路以南,八一北路以东。改造前除金华县物资局一幢3层砖混结构办公用房外,其余均为1-2层木结构危旧房。泥墙竹壁、斑驳脱落、东倒西歪、阴暗潮湿、低矮破旧、杂乱无章。住户多是一些小摊贩,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极差。改造后,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228平方米,拆迁户得到妥善安置,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建设银行大楼于1997年2月建成竣工,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地下2层,地上19层,共21层,建筑高度80米,全框架结构,3层以上为办公用房,是一座集营业、办公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大厦。

兰溪门市场

金华市兰溪门市场座落于人民广场以北,八一北路以东,新华街以西。该市场80年代原是简易棚马路市场,1994年兰溪门市场改造办公室对该市场进行改造,由金华县二建第五工程处承建,1994年12月28日开工,1995年9月18日工程顺利竣工。市场(共二层)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51平方米,总投资770多万元。2001年市场管办脱钩后,市场进行划行归市,重新布局,设置了水产、鲜肉、蔬菜、豆制品、干果、水果等区域,2004年,市场内设摊位500多个,经营人数1500多人,是金华市区 “菜篮子”工程的主要承担市场,满足着老城区居民60%以上“菜篮子”的消费需求。其中该市场的水产行业为金华市水产业的龙头,辐射周边各县市,市场年交易额上亿元。

第五章 重点专录---城区老铁路拆迁改线

金华市区浙赣铁路线和金华老火车站始建于1931年5月,1932年2月建成使用。 1982年,金华行署、金华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杭州铁路分局达成浙赣复线建成后拆除市区老铁路线的共识,形成浙建设[1982]202号《金华地区铁路工程建设问题会议纪要》。

1986年以后,随着金华市城市建设向西、向北拓展,市区老线尤其是金华东站--金华老站段(东联络线)与城市交通和城市发展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长期以来,由于铁路穿越市区,城市被分割为多块,在市区1公里多的铁路线上,在城市道路的

37

四条主要干道上仍设有平交道口,交通堵塞现象和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拆迁市区老铁路线成为金华市民盼望已久的夙愿。经过金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和铁路部门十多年的共同努力。1996年1月26日,浙赣复线全线开通,金华铁路新客站于1996年1月3O日零时正式开通使用。金华东区段站亦已于1997年4月投入使用。联结新客站至老站(货场、老机务段)的西联络同时建成通车。1999年,拆除市区全长11.396公里的老铁路线。

市政府为了实现建设铁路新客站、区段站等复线工程和拆除市区老线这两大目标,竭尽全力支持了铁路建设,规划予留了300O亩土地达13年之久,保证了铁路建设的需要,降低了建设工程造价;克服了征地费用低的困难,完成了市区复线工程建设的2857亩土地的征用任务及其相应的拆迁任务;拆除农房89户,面积12746.7平方米,拆迁单位二个,面积1932.l平方米。解决了铁路建设征地4470名劳力安置问题;在地方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参与并承担了新客站站房建设的35%资金,并完成了相应的有关铁路与城市配套工程建设任务。

第一节 铁路新客站建设

年,金华市人民政府成立金华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1991年3—10月,金华市规划局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规划建筑系共同编制了《金华市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

1992年8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金华市城建规划设计院完成《金华市新客站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1992年12月26日,金华市人民政府下发了金政发[1992]194号文件,同意《金华铁路新客站地区规划论证会纪要》。进一步明确了新客站地区所处的位置、规划指导思想、规划结构和功能组织,各街区规划分布为站前区东起后城里街和后城里街南接线,西跨环城西路,北临新铁路线,南到劳动路,总面积为92.11公顷,采用“两心两片两轴连”的规划结构,分为十个小区、一个广场,由北向南呈放射状展开。

1993年1月,金华市人民政府又下发了金政[1993]1号文件,出台了9项优惠政策,欢迎市内外企业、外资企业到铁路新客站站前区投资开发。

1994年9月14日,建立金华市新客站站前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建管办),对站前区有关开发、建设的办事程序,统一由建管办实实一站式办理手续,各有关单位凭建管办的审定意见,随即办理批准、立项、发证等手续。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两年初具规模,四年基本完成,确保1996年春运投入使用的要求,建管办列出《金华铁路新客站96春运投入使用重点任务分解表》,就有关新客站及综合楼建设、新客站集中供热、地下商贸城建设、道路建设、配套工程、边

38

建设边管理等内容明确了分项工作、工作内容及要求、完成日期、责任单位、责任人、总负责人、协办单位等,要求 33项工作责任人按照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工期只能提前不能推迟。

新客站及站前区建设拉开大会战的序幕以来,李泽民、刘枫、张启楣等省领导先后来建设工地视察,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们。

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新客站建设工地,现场办公、指导工作。在各部门、各施工单位的通力协作,互相配合,抢晴天、战雨天,昼夜奋战,共同努力下,铁路新客站建设工程、市政工程、邮政枢纽工程、配套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全部按期竣工。

1996年1月4日,总投资 万元,主楼高21层,80.8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的金华铁路新客站综合楼通过了铁路杭州分局验收小组的竣工验收;

1996年1月15日,总投资1013万元,占地4万余平方米的站前广场和站前区7条道路即站前路、人民西路、劳动路、凤凰山路、双龙北路、五一路、后城里街称“三横四纵”的道路建设如期交付;

1996年1月18日,总投资3300万元,建筑面积19924平方米的金华邮件处理中心转运楼通过了由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为优良,这个中心启用后,担负浙江省39个县市的邮件中转业务。

与铁路新客站同步启用并相配套的站前区重点工程之一—汽车客运西站,经过历时一年五个月的艰苦施工,于1996年1月23日通过了市有关部门的竣工验收。总投资1亿多元,占地面积14513平方米的温州商城商住综合楼,占地面积2366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海关大楼以及商检大楼,金发铁路大厦,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广场地下商贸城等相继建成使用。站前区建筑高层与多层相结合,错落有致,组成了良好的新城空间景观;新建的双龙大桥把江南与江北联成一体,进一步促进了城西、城北区域的开发与建设。站前广场南面是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中心花园,把新客站点缀得更加美丽。金华铁路新客站站前区作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反映出金华城市和人民精神风貌的窗口,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节 城区老铁路拆除

随着浙赣复线贯通,金华西站(新客站)、金华东站以及配套设施投产,拆除市区老铁路线工作即被提上议事日程。1995年4月5日和1996年1月23日金华市人民政府以金政发[1995]38号《关于要求拆除五一路天桥至东孝老铁路线的函》和金政发[1996]19号《关于再次要求拆除五一路天桥至东孝老铁路线的函》至上海铁路局,抄送铁道部,杭州铁路分局和省政府有关部门。陈述拆除市区老铁路线问题的理由,

39

要求及早付诸实施。与此同时,浙江省、金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几年来在全国、省人大、政协会议上提出议案、提案,要求拆除市区老铁路线。通过市领导和铁道部、路局、分局领导多年多层次协商,双方认为拆除市区老铁路线不仅仅是金华市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同时亦是铁路自身为其减员增效、改善运输组织和盘活存量资产的客观需要。杭州铁路分局为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调查研究,请示路局,投入资金,拆除了地下战备通信站建成客机折返段。为满足铁路区间运输能力需要,加快建设金华东站一金华西(客)站间的第三线。1998年2月19日杭州分局印发了《关于拆除金华地区浙赣老线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拆除市区老铁路线工作进行了安排。市委、市府将拆除市区老铁路线列入了1998年、1999年金华市区10件实事之一。1998年3月27日成功地拆除了东关平交道口,并由市交通部门拓宽改建成了公路,实现了拆除老铁路线的第一步。

1999年5月份以来,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同志马不停蹄,同杭州铁路分局先后进行了五轮会谈。杭州铁路分局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处室同志积极支持,多次来金华共同商议拆除老铁路线事宜。最后形成会商协议,确定拆除市区老铁路线的具体实施方案。

1999年拆除市区老铁路线范围为从金华市婺城区仙桥镇月塘村一(老东孝站)--杭金公路东关平交道口--八一北路--人民西路--解放西路--五一路道口西侧止为第一段;第二段为老金华站上行进站信号机--环城西路平交道口--金华江老铁路大桥前。铁路里程从km171+047--k182+119;k183+774--k186+500,拆除全长为11.396km。拆除后收回土地48.46公顷,其中东关道口--五一路道口段17.57公顷。

拆除市区老铁路线工作得到了铁路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铁路方面投入巨资建造了连接金华东站至金华新客站间第三线等三项工程,自1999年10月13日拆轨以来,金华铁路工务段及其他站段积极配合提前半个月完成了拆轨任务。市机关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同作战,确保拆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年 月 日,市区老铁路线的拆除工作全部完成。

老铁路线拆除后城市连成一体,有利于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方便市民的生产、生活,成为促进金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里程碑。

40

迁拆除招投标过程中,由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对拟进入房屋拆迁、拆除市场的拆迁公司、拆除公司的资质、信誉、安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凡是拆迁公司、拆除公司资质和安全管理工作达不到法规规定的安全标准和房屋拆迁拆除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进入房屋拆迁和拆除市场。对经审查符合安全要求、进入房屋拆迁拆除市场的房屋拆迁拆除队伍,由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对其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从事房屋拆迁拆除工作。在实施房屋拆迁拆除过程中,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对房屋拆迁拆除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不间断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确保房屋拆迁折除工作安全稳定。二是在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职能转换后(2002年以后)。这一阶段旧城改造工作中的拆迁主体由婺城区和开发区独立组成,由“两区”实施房屋拆迁拆除招投标,加强指导进入房屋拆迁拆除市场的拆迁公司和拆除公司完成房屋拆迁和拆除工作。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则将市区内各拆迁公司和拆除公司的资质、信誉和安全管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两区”,向“两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进入房屋拆迁和拆除市场的拆迁公司、拆除公司以及拆迁拆除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导安全措施的制定、完善和落实。

2、人员培训

每年在房屋拆迁拆除工作开展前,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都要对进入房屋拆迁拆除市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1998年--2003年共培训16次5000 余人次,颁发上岗证1025本。其中2000年8月,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会同市土木建筑学会,举办了有市区内从事建筑企业、拆房企业的技术人员和拆房施工管理人员参加的房屋拆除施工上岗培训班,共培训312人,全部通过了上岗考核;2003年11月,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组织市区内从事拆迁和拆除工作的人员,参加了由市拆迁专业委员会和省建设厅共同组织的拆迁政策和拆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共257人,其中169人顺利通过了考核,取得了上岗证。

3、规章制度

2002年至2003年,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处总结十多年来的房屋拆迁拆除安全管理经验,以国家有关安全法规为依据,研究制定了《金华市旧城改造房屋拆除工程管理暂行办法》、《拆除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等拆迁安全规章制度;2004年,又学习借鉴省内有关兄弟城市房屋拆迁拆除安全管理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了《金华市区城市房屋拆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预案》、《金华市房屋拆除安全管理制度》,为确保房屋拆除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四章 回建工程

21

第一节 新建拓宽道路选介

八一北街

南起通济桥,北至环城北路。

1957年6月前,分称大桥头、横街、三官塘、北山路、兰溪门前街等,后又多次改称或并称。1983年3月称八一北街。是金华市区江北南北向主干道。1962-1982年间改建,南段延伸至通济桥,长1266米,宽14-16米,总面积1.52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交通极为拥挤。1993年扩建,拆迁旧房面积1.5万平方米。北段延伸至环城北路,与迎宾大道相连接,长4111.5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20米,分2车道,人行道宽10米,总面积为10.55万平方米,沥青路面,暂时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2003年路面重新修整,拆除了快车道和慢车道的隔离铁栅栏,沿街人行道铺设灰白与浅红相间的花岗岩,路面从通济桥到老铁路道口改为4车道从南往北方向的单行线,有效缓解了城区南北方向的交通压力。道路两边保留着高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东侧高楼林立,西侧是回溪公园,亭台楼榭,小桥流水,与对面的八一复线隔园相望。

改建后的道路在原有基础上延伸了2845.5米,拓宽了14-16米,从原来的2车道增加为4车道。面积增加了9.03万平方米。

胜利街

南起婺江北岸,北至通园路。

是金华市区江北的南北向主要街道之一,曾名为三牌楼、内地会口,原路南起义乌江北岸,北至人民东路,长760米,宽 米,沥青路面,道路拥挤混乱。1978-1986年间北段向北延伸至浙赣铁路线,长为1972米,宽为12米,并在现在的卫校后门处进行了降坡 米,总面积为3.55平方米。1997年修建拆迁旧房面积0.35万平方米,南侧从飘萍路起,北侧不变,长176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8米,总面积为3.5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缓解了南北向的交通压力。1999年铺设了红绿相间的彩色人行道,绿化保留了高大的法国梧桐,两边的建筑物以多层为主。

改建后的道路比原有道路缩短了212米,加宽了8米,宽窄均匀,弯曲度减少、视线更好,面积减少了296平方米。

解放东路

东起红军巷,西至八一北街。

是金华市区江北东西向的主要道路,原分称解放路、火神庙下、四牌楼、醋坊岭、法院街、兰溪门,1981年称解放东路。84年改建后长1047米,宽14米,总面积为1.47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交通拥挤。2004年改建,拆迁旧房面积0.62万平方米,新建道路长1043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8米,总面积为20.9

22

万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两边人行道用灰白色的花岗岩铺设,行道树保留了部分法国梧桐,新种植了樟树,沿街建筑均为旧城改造后新建的多层、高层商住综合楼,为江北主要商业街道。

改建后的道路比原路拓宽了6米,并在醋坊岭处降坡2.9米,弯曲度减少,视线更好,总面积增加了6202平方米。

后街

南起中山路,北至将军路。

曾名立新街,原长404.8米,宽10米,沥青路面。1995年改建后,长418米,均宽9.8米,其中车行道宽5.4米,人行道宽4.4米,总面积为0.392万平方米。2002年拓宽改造,拆迁旧房0.49万平方米,新建道路宽21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12米,总面积为0.88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两边人行道用灰白色的花岗岩铺设,沿街建筑均为旧城改造后新建的高层办公大楼及高层、多层商住综合楼。

改造后的道路比原路拓宽了11.2米,总面积增加了1851.8平方米。

东市街

南起婺江东路,北至人民东路。

曾名东风路。原南起上浮桥,北至旌孝街,长596米,宽7米,沥青路面,为混合交通道路。1983年改建后,向北延伸至人民东路,长808.6米,宽12.9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车行道宽7.1米,人行道宽5.8米,总面积为0.84万平方米,2003年进行了全面拆迁改造,拆迁旧房3.32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改建后的道路,南起宏济桥,长832米,宽50米,其中车行道宽26米,人行道宽12米,绿化隔离带2条,共宽12米,总面积为4.1万平方米,沥青路面。

改造后的道路比将原路宽度增加了37.1米,总面积增加3.32万平方米。

将军路

东起东市街,西至解放东路。曾名建国路,分称后白塔、净渠头、东岳殿、塔下寺。1983年修建,东起东市街,西至石狮子头,长1249米,宽12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沥青路面。2003年改建,拆迁旧房1.35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向西延伸至解放东路,长1296.8米,宽22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宽8米,总面积为2.85平方米,比沥青路面,人行道用灰白色花岗岩与红黄相间彩砖铺设,行道树以法国梧桐和樟树为主。沿街建筑多数为旧城改造后新建的商住综合楼。

改造后的道路长度增加347.8米,拓宽10米,并在彭楼里处降坡2.64米,弯曲处减少,视线改善,通畅度提高,总面积增加1.35万平方米。

明月街

南起婺江东路,北至通园路。

曾分称援越路、明月巷、大树下,1985年修建,南起将军路,北至青春路,长

23

570米,宽14米,总面积为120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宽9.2米,人行道宽4.8米,沥青路面。2003年改建,拆迁房屋0.84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南段一直延伸至婺江东路,北段从原来的青春路一直延伸至通园路,全长1022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8米,总面积为2.04万平方米。道路南段两边人行道用花岗岩铺设。两旁建筑也进行了拆迁改造,南段街景主要为小高层及多层欧式建筑风格的商住综合楼。

改建后的明月街比原路拉长了452米,改造路段加宽了6米,总面积增加了0.8万平方米。

飘萍路

东起宏济桥,西至中山路。

原为婺江东路的东段部分,为纪念著名报人邵飘萍,1981年在婺江边依江降坡修建飘萍路。长1098米,宽16.6-20.6米,总面积为1.73万平方米,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2003年重新扩建,拆迁旧房0.68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新建道路宽22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10米,总面积为2.4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人行道用灰白色的花岗岩及彩砖铺设,行道树保留原有的法国梧桐。沿江是八咏公园、婺洲公园绿化带。

改建后的道路比原路拓宽了5.4~1.4米,总面积增加了0.68万平方米。

回溪街

南起五一路,北至八一北街。原为浙赣铁路穿过城区的一段,两侧建筑低矮破旧。铁路改道后,1993年新建此路,拆除老铁路2.44万平方米,新建道路长1237米,宽19.75米,其中人行道宽5米(西侧人行道待建),车行道宽14.75米,总面积为2.44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为从北到南的单行4车道。人行道用灰白色的花岗岩铺设,道路西侧主要为锦绣金华新建高层商住楼群,东侧是回溪公园。

五一路

东起八一北路,西至站前广场口。原路1982年修建后东起八一北路,西至人民医院住院部,长1198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8米,总面积2.40万平方米,泥结、沥青路面。1997年改建,向西延伸至站前广场口,长1457.5米,宽20-36米,其中车行道宽12-26米,人行道宽8-10米,总面积为3.48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03年扩建,(解放西路---站前广场段)拆除旧房2.34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新建道路长1457.5米,宽40米,其中车行道宽30米(含2个绿化隔离带,宽 米),人行道宽10米,总面积5.82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设红绿相间的彩砖,种植法国梧桐、樟树等行道树,两旁建筑以新建多层住宅为主。

已扩建的道路,宽度增加了20~4米,总面积增加了2.34万平方米。

24

劳动路

东起五一路,西至环城西路。

1995年新建从双龙北街到凤凰山一段,当年完工,后陆续向东西两边延伸,至1999年全面竣工,长1300米,宽28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包括两个绿化隔离带 米),人行道宽10米,总面积为3.64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人行道用红绿相间的彩砖及现浇砼铺设,种植樟树等行道树。

人民东路

人民东路东起环城东路,西至八一北街。

曾名反帝路、坦克路、环城路。是城区东西向的主要交通干道。

1982年新建时,东起马铺岭背,全长为2104米,宽为2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为8米,沥青路面。

1994年扩建,拆迁旧房3.07万平方米,向东延伸至环城东路,全长为2726米,宽为26.7米,其中车行道为17.5米,人行道宽9.2米,中间有两个绿化隔离带,总面积为7.28万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铺设红绿相间彩砖,种植法国梧桐。

改造后道路长度增加622米,拓宽6.7米,总面积增加3.07万平方米。

青春西路

东起回溪街,西至广电街。2003年新建,全长423米,宽17.1米,其中车行道宽10.3米,人行道宽6.8米,总面积7233平方米,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红绿相间彩砖,种植法国梧桐。

雅堂街

东起明月路,西至后街。

1983年重建时,全长298米,宽3.8米,总面积为1132平方米,水泥砼路面。 2001年改建,拆迁旧房0.18万平方米用于道路建设,全长263.8米,宽11米,其中车行道宽7米,人行道宽4米,总面积为0.29万平方米,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灰白色的花岗岩,南侧建筑以新建欧式风格的多层商住楼为主。

改造后的道路长度减少34.2米,拓宽7.2米,总面积增加1770平方米。

杨思岭路

东起胜利街,西至新华街。

2004年新建,全长315米,宽18米,其中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10米,总面积为5670平方米,属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设小块红绿相间的彩砖。

第二节 商业中心改造扩建

25

1992年之前,金华老城区的商业中心仅仅是由第一百货商店、第二百货商店以及几家不成规模的布店、药店、小百货、五金店和副食店组成,长度不到500米的西市街。通过旧城改造,至2004年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后街、西市街、新华街和文化路组成的“王”字形商业中心网络。包括在建项目,预计到2006年底,将再次扩大至以人民广场、回溪公园为中心盘面的楕园形庞大商业圈。届时,将有广厦时代广场、锦绣金华商业步行街、东方国际休闲商业街、金茂大厦、金华大世界和金华第一百货商店等10多家规模商场和商业群亮丽登场,竞相争辉。总营业面积将达30多万平方米。

金华金茂大厦

原为金华市用电管理所,婺城区文化局等6个单位,以20世纪70—80年代后建造的楼房为主,拆迁面积10326.43平方米。

金华金茂大厦地块由金华金茂房地产公司于2002年以2.8万元/平米的高价拍卖所得,地块面积1845平方米。

金华金茂大厦地处人民广场北部,解放东路与新华街交汇处,坐北朝南,地下3层,地上32层,总高度达133.9米,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2.2亿,是集购物广场、商务办公、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大厦配备近200多个停车位,与扩建后人民广场设计的两层近400个停车位贯通,可以充分满足大厦购物、办公等超大车流量的停车需求。大厦配有19部高品质国际品牌电梯,其中主楼的垂直升降高速电梯5部、商业自动扶梯12部,面向广场的观光电梯2部。金茂大厦由全球排名第三、美国排名第二的Smith Group公司精心规划设计,浙江长城建设集团承建,将于2005年6月底竣工,2005年8月投入使用。

中华广场

中华广场位于金华市区江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东临西市街,西沿新华街,南面恒大路,北靠解放东路。改造前为原二轻商场、丝绸公司大楼、糖烟酒大楼等6个单位和23户私房,以20世纪70—80年代后的楼房为主,除糖烟酒大楼1-2层营业外,其余均为底层营业。以经营服装、百货、食品为主。2000年旧城改造拆除建筑面积8188.50平方米。金华永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当时土地最高价2.7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取得该地块的开放权,工程总投资额1.5亿元,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12层,建筑高度54.2米,框剪结构,2002年12月开工,于2004年5月全面竣工。

中华广场一楼为服饰、珠宝、食品、钟表、化妆品、美食、手机、相机器材店中店;二-三楼为品牌服饰店中店;四楼为箱包、皮具、鞋幅经营区;五楼为数码景城;六-十二楼为时尚女人街,经营女子百货、香水、化妆品、美容美发品、瘦身产品专卖店等;地下一层为中洋超市大卖场。

2004年4月21日,开发商金华永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金华至诚物业管理

26

公司对中华广场进行全面管理。一至四层出租率达95%以上,于5月18日开业以来,生意日渐火爆,经营状况良好。

锦绣金华商业步行街

原为市建筑材料公司、市土特产废旧材料公司、电业局、市收容遣运站、农行金华支行、金华县电影放影公司、市工业协作总公司、市教委教研室、市饮食服务公司、金华市经委招待所等29个单位和611户私房。企业、单位用房以20世纪80年代新建房为主,私房和农房大多数房屋为解放后建造,以楼房为主。拆迁建筑面积共计6.88万平方米。

改造后,“锦绣金华”沿回溪街西侧由北向南共分为1号至5号地块,依据地块划分又组成了5个商业街区。各街区暂定名称为:第一街区“春天国际公寓”;第二街区“米兰枫情”;第三街区“罗马假日花园”;第四街区“东方巴黎”;第五街区“金华世贸中心”。五大街区中的商业版块统称为“锦绣新天地”商业街区。商业街区在整个楼盘的47层以下,沿回溪街西侧南北总长1.2公里,东西宽60米左右,商场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锦绣金华的五个街区是目前国内综合楼中建筑规模较大的商业街体之一,其商业布局、规划设计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第四街区内还设有一条约500米长的锦绣金华商业步行街,步行街两侧是众多的商业店铺群网,形成了“三街五铺”的商业格局。该步行街是目前金华市内规模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是首期推出的集餐饮、购物、停车、休闲为一体的主要街区。围绕步行街左右是密集的商业店铺,大小总共429间。其中,地下一层设有2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由台湾顶新集团上海乐购超市入驻经营。锦绣金华4号地块的2号、3号、4号楼是整个街区中最稠密的商业繁华区,设有1万多平方米的锦绣金华新天地商业大卖场,主要经营中、低档商品,卖场中央可通过自动扶梯与地下大型超市相通。

沿锦绣金华商业步行街向北是由锦绣金华第四街区1号楼和5号楼及下沉式广场组成的商业大峡谷。大峡谷内设有面积12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广场四周环绕酒吧和休闲坐椅。1号楼的商业定位为婚纱影楼、咖啡屋及健身中心、女子SPA等。5号楼商业定位为美食、酒店、影院、足浴休闲、桑拿洗浴、会所宾馆等。

锦绣金华的高层住宅在第四层上都设置了空中花园,在商业区内设有多个休闲广场,各出口设有多部自动扶梯和电梯,正门还设有观光电梯。

开发商浙江中兴荣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近一个亿在4号地块内建有1500多个立体停车泊位的大型车库,地下一层是为超市服务的停车场。

金华大世界

位于金华市老城区商业中心西市街,改造前为金华市第二土特产公司日用杂品商店、五交化商店、衡器厂门市部等单位及60余户公、私房住宅。沿街店铺均为二层木结构楼房,木排门店面,其他为1—2层木结构陈旧。1992年开始动迁改造,1994

27

年12月竣工并开张营业。大世界商厦建筑高度33米,八层,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6万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是集购物、休闲、餐馆、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场。日客流量5000人次左右,年营业额8000多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在浙江省供销系统乃至全国供销系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自1996年至2004年,先后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百强商场、浙江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恒大百货

恒大百货位于金华市区新华街与文化路交叉口,西临人民广场,东接西市街,与金华市第一百货商店隔街相望。

原址在金华解放时由军管委成立“金华人民电影场”(露天),1950年2月建成金华市区第一个电影院“金华人民电影院”。随着市区商业经济的发展,由市饮食服务公司在该地块相继建立了“人民理发店”、“金厦照相馆”等其他服务性商店。1992年由市人民电影院的主管单位金华市文化局,在人民电影院的基础上建造24层大楼“金华市文化商业中心大楼”。1995年底,大楼裙楼(六层)结顶,因资金问题原金华文化商业中心有限公司再无力续建主体大楼,并将大楼的底层转让给金华恒大百货。

金华恒大百货自1996年1月6日开张营业,共有营业面积1335平方米是当时市区第一家私营零售商业企业。当时大楼内共有17家主权单位,商业营业层次只有一、二层,四楼为“人民电影院”。1997年上半年开始,金华市文化商业中心开始进入破产程序,金华市人民电影院进入改制程序。经过几年的资产盘整,到2002年底,资产产权逐渐明晰固定,主要有四家单位:恒大百货公司、新时代服饰市场(二层)、五福园美食城(一层东半部)、银厦文化广场(7层至24层)。

2003年12月起,该大楼的六层裙房全部投入使用,其中的人民电影院由恒大百货收购后迁至六楼营业。恒大百货的营业面积也由原来的1335平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五个楼面20000余平方米在商场内经营的经营户由原来的110户增加到现在600多个。经过多次整体布局和调整,到2004年底止,一、三楼层为精品服饰商场,营业面积5400平方米、四楼为皮鞋箱包专业商场,营业面积3400平方米;五楼为女子百货专业商场,营业面积3400平方米;六楼为娱乐城,主要经营项目有电影院、溜冰场、电子游戏、休闲酒吧等共3200平方米;七~十楼为休闲场所,营业面积2560平方米;十~二十层为单身公寓,二十~二十四层为办公楼。大楼内配有中央空调,10台双向自动扶梯、7台垂直电梯等现代化设施,有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是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商场。

金华商苑——宾虹广场、西华广场

位于金华市繁华商业区,北沿解放东路,西接西市街,南临雅堂街。由浙江金龙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28

改造前的解放东路作为市区主要商业街,路面狭窄,交通拥挤,沿街建筑大都是民国以前建造的排门屋店铺,商店布局陈旧、设施落后该地块单位用房为20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房屋,私房和住宅大部分建于建国前。

2002年旧城改造中,金华商苑列为市重点改造工程项目,拆迁旧房107733.15平方米,共计58个单位和452户私房。其中单位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新建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米,其中商业用房面积 平方米,住宅 平方米。总建筑密度40.8%,绿化率27.9%,质量优良率达到96%。为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商业环境,将商业街区的繁华兴盛和居住小区休闲安乐恰如其分的融和,形成了与解放东路平行的人行步行内街区,并在其中设置了由四面连贯统一的二层商业裙房和多层住宅围合而成的商业广场,广场与主要街道设有出入口,四周商铺有四廊相连,两处广场以天桥相接,底层和二楼设有自动扶梯,商业铺面由原来的一层、沿街面向多层、纵深发展,拓展商铺沿街面及周长,使广场内部达到了大商场的购物氛围。

金华商苑沿街花岗岩无阻碍人行道,各具风格的店面装饰,广场休闲区的艺术雕塑、流水长廊、喷泉、灯光等组合,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浑然一体,展示了商业广场的整体化效果,为消费者创造了优美、休闲的购物环境。

“一百”长廊

金华市“一百”长廊地处金华的商业街西市街与解放东路的交叉口,地理环境非常优越,其原址为一幢80年代初建造的6层砖混结构建筑,底下2层为营业房,楼上均为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1999年12月该地块划为两街拆迁范围,2000年经市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该项目由原金华市房管局,金华市一百、金华市太和堂医药公司、金华市饮服公司四家联合投资建造。于2003年春节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为1.38万平方米,共五层,地下一层,为全框架结构,总投资4200多万元,为江北大型购物中心,同时恢复了两家百年老店“清和园”和“太和堂”。

一品大厦(1―6层)

一品大厦1—6层为商业用房,建筑面积13934平方米。内设一流的商场、豪华的餐厅、健身休闲吧、室内游泳池、洗衣房、儿童天地、空中花园等。地下一、二层为具备152个泊车位的大型车库,为方便车主,确保安全,采用IC卡停车场管理系统,由东方国际大酒店担当物业顾问,参照五星级酒店管理标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安装了红外线监控防盗网。

广厦时代广场

位于金华市区婺江北岸通济桥以西,婺江东路以北,南临40米宽的江滨景观绿化带——广厦公园,东接金华城市主干道八一北街,作为金华旧城改造的重点工程,时代广场地理位置优越,商业氛围浓厚,周边交通发达。2001年旧城改造前为溪下街和中山路。

29

广厦﹒时代广场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密度31.8%,绿地率25.1%。其中包括大型商场——福华百货,特色商业步行街——溪下风情街,五星级酒店——时代广场大饭店,甲级纯商务写字楼——汇金国际商务中心,大规模和多业态的时代广场是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旅游、商务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中心。工程将于2006年竣工,建成后将成为金华市区大规模的商业建筑群,成为金华市中心的标志性区域。

东方嘉年华(休闲商业公园)

位于金华市区新华街东方国际复合社区内。南北两个下沉式广场,与府上街形成一条休闲商业风情街区。沿街商业集中在南北板高层住宅第一、二层,酒店配套用房沿街面三层以及两绿化广场内, 二层商业集中在绿化庭院沿街面,地下一至三层设有部分商店,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通过地下、地面、地上二层步行体系,将广场、街区连成一体,使之成为休闲商业公园。

北广场与八一街中心绿地隔街相望,大型的中心喷泉、现代、动感的景观设计,使商业街区的气氛更加活泼,更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南广场点缀以酒吧、咖啡馆、餐饮、户外休闲座椅,每一处小空间互相穿插、相互交织,总体景观风格与北广场形式对比,传递浓郁的东方风情。

东方嘉年华采用地下停车方式,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在商业外部将车辆引入地下,形成地面无车的商业广场和景观步行街。

第三节 住宅改造建设重点选介

广厦﹒时代花园

坐落于婺江北岸时代广场繁华商业区内,东接时代广场,南临婺江,北与人民广场隔街相望。2004年被评为中国水景名盘和浙江省最佳江景楼盘。

改造前,这里属溪下街地块,2001年列为旧城改造计划。时代花园由广厦房地产集团下属的广厦金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是市政府旧城改造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密度为27.9%,绿化率32%。

时代花园是金华第一个高层住宅建筑群,共有高层22栋,其中12栋已于2004年交付,成为婺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锦绣金华

“锦绣金华”是金华市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之一,也是市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楼盘整体位于回溪街西侧。13 幢高层建筑沿街全长1.2公里,横跨解放路、青春路、人民路等主要城市干道。总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为2层,地上最高28层,建筑物最高点99.7米。

30

“锦绣金华”由香港荣泰科技有限公司与金华市中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浙江中兴荣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公司注册资金1.7万元,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

“锦绣金华”于2003年7月24日奠基动工,2004年底一期工程结顶,2005年10月部分楼盘交付使用并投入运营。项目在开发建设中,选择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合作:由上海同济大学同设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济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体规划设计;杭州盛世伟业、上海功夫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案策划;浙江中天建设集团。浙江华鹏建设集团、浙江省建工集团等企业参与施工建设;澳大利亚普利斯有限公司全盘设计商业版块和景观;加拿大高力国际物管公司加盟提供一流的物业管理。

“锦绣金华”以城市发展的先进理念为基础,率先引入国外时尚的豪布斯卡(HOPSCA)商业街区模式,建造集四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城市景观公园、步行街、商业街区、街区休闲娱乐、街区公寓住宅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住楼群体。 2004年3月在中国房地产大塞中荣获“中国商业地产二十强称号”。

明月京华

位于金华老城区繁华地段,东至金华军分区招待所,西接金师附小,南至中山路、飘萍路,北至雅堂街及解放东路。

旧城改造前,这里分属清波门、雅堂街、解放门三个居委会,除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几家单位自管房外,其余均为老居民区,人口密集。螺丝巷、柴场巷、芝麻山巷道路狭窄曲折,从雅堂街口至芝麻山巷口拾级而上,有二十余步台阶,交通不畅。大部分居民住房破旧、低矮潮湿、缺乏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居住条件较差。2000年列入旧城改造计划,共拆除危旧房屋建筑面积4.386万平方米。由金华市红叶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是市政府十大重点回建项目之一,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35万平方米,316套,配套用房0.61万平方米,商业、写字楼1.81万平方米,大型地下车库0.62万平方米,共14幢房屋,其中13幢为商住综合楼,1幢住宅楼,分别沿雅堂街、解放东路南侧与明月南街两侧建造,建筑密度为35%,绿化率25%,于2003年10月全部竣工。

“明月京华”为多层建筑群,中西结合,街景主要为欧式建筑风格,整个街景采用天然花岗岩浮雕装饰,600多米商业长廊,138个呈凹凸型的罗马列柱,111幅希腊神话中正义智慧女神图案与花纹图案的系列浮雕塑画面,二尊希腊守护女神安祥屹立在中庭广场,整条街景传递出一种自由浪漫、欢乐祥和的艺术氛围,成为金华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金正花园

金正花园位于双龙北街与劳动路交叉口,原址为金华制药厂,于1999—2000年列为旧城改造项目,通过对排污较严重的制药企业的整体拆迁,转化为商住用地,拆

31

迁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2001年7月,由金华市金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2002年6月竣工,工程优良率达69%。园区总占地面积3.53公顷,总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共有建筑16幢,其中 住宅396套,营业房73间;建筑密度30%,容积率2.0,绿地率35%;总投资6639万元。园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电话、闭路电视、虚拟网、管道煤气、管道热水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备。物业管理委托专业物管公司管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安装了红外线周界监控防盗网。周边商铺林立,基本上形成了以机电、汽摩配为主的特色商业区。

东方国际公馆

位于金华市城区北部新华街以西,八一北街以东,青春路以北。原为市医药公司、市就业管理局、市乡镇企业局、金华县物资局、县建材矿产公司、市工行和322户私房,建国前后建造的破旧房屋与20世纪70—80年代建造的房屋交织在一起,布局混乱。2002年9月30日旧城改造拆除原址旧房建筑面积43035.82平方米,出让土地面积24010.247平方米,1.2682亿元,平均每平方米地价5281.9元。由金华新黄浦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香港戚务诚建筑师事务所建筑设计,澳大利亚PIace景观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景观设计。

该项目分A、B、C、D四地块,规划用地面积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3幢主体建筑其中住宅600套,公寓330套,商业面积(含地下)2.36万平方米,酒店面积0.85万平方米,写字楼面积1.45万平方米,投资额4.1亿元,容积率4.94,建筑密度34%,绿化率35%,于2004年3月17日举行奠基仪式,计划三年建成。项目北侧是金华市地标性建筑、双塔高层,南面为两幢排板式高层住宅。户型为全明设计,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全玻璃景观阳台、外凸式景观厨房、外凸式阳光主卧。住宅每户有一个空中花园,每三至四层设计了联系邻里的空中庭院或空中花园。公馆内环境中的水景庭院、小品雕塑及休闲广场等景观与回溪公园的外环境自然和谐,构成一个私密而自如的公馆领地。

一品大厦

位于中山路、后街交叉口,在原四世一品旧址上建造。原为市土特产公司、中行金华市分行、市第一招待所、市供销合作社等10个单位和66户私房。

一品大厦是金华市重点项目工程、又是金华市标志性建筑。由浙江金龙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四世一品是金华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王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先后涌现出王淮、王柏、王瀚等十余名著名学者与一品大员,并以“文学著其家”而闻名与世,历经几个朝代而久盛不衰。于2001年初旧城改造时拆除,拆迁面积11988.89平方米。

一品大厦由A区和B区组成,主体建筑99.9米。A区为框架筒体结构,B区为框架结构。

32

A区高29层,地下二层,地上二十七层B区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个大厦一到六层为商业用房,建筑面积13934平方米,七到二十七层为210套住宅公寓,建筑面积211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近3.8万平米,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建筑密度30.6%,绿化率47%。该工程将于2005年4月竣工。

一品大厦公寓大楼内采用管道液化气,并设有漏气报警系统,按照智能化住宅的要求,每户住宅均安装了HIB-20A系列多功能信息箱,内设语言/数据模块,有线电视分配模块,弱电信号接线模块等。同时设置了性能齐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一品大厦2001年荣获金华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奖。

第四节 拆房扩绿选介

八咏滩

位于飘萍路以南,原胜利南街以东,宏济桥以西,南至义乌江,该地段原为神马实业公司、利华实业公司、经纬色织布厂等14个单位和170户私房,除几家企业和房改房,建于20世纪70年代外,大部分私房为民国时期和建国初建造,房屋多以破旧平房和厂房为主,只有少量庭院绿化。2002年列入旧城改造拆房扩绿范围,共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14280.75平方米。于2003年7月初动工建设,2004年6月基本建成,总投资8000多万元,扩绿后绿化面积9.09万平方米,草花面积3000平方米,水池面积985平方米。主要树种有香樟、银杏、枫杨、湿地松、雪松、水杉、池杉、柳树、桑树、油棕、红继木、黄馨、金叶媜、杜娟水楄子等,沿江一带种植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草坪、色块、片林等景观,草坪植物有天堂草、高羊茅等,藤本植物有常春藤、花叶蔓常春。植物造景丰富多样,有片植、孤植、丛植、行植;地被植物种类多,植物采用一次种植一次成形,并建有多处时花花坛,丰富四季景观。

伍佰滩

位于通济桥西侧,婺江与龙渎河两江之间,三面环水,原有金华市棉纺厂、金丝联、水文站、车辆制造有限公司、金佛手织绣制衣等单位和公、私房住宅。南市街、北山路上以建国初建造的破旧房屋为主,部分厂房建于20世纪80年代,只有少量庭院绿化。2003年列入旧城改造拆房扩绿范围,分二期拆除伍佰滩工厂、住宅、商铺等建筑物,共拆迁旧房278428平方米,其中单位198个,居民私房2609户。到2004年底止,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扩绿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中,计划扩绿总面积约40公顷,临江种植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周边植片林,林中有空旷草坪,疏密有度,有开有合,形成优美的森林景观,计划于2006年前建成开放。

八一复线景观带

33

位于八一北街以西、回溪街以东,原为老铁路线和市泛华能源公司、市电机厂、市公交公司、市物资局、市石油公司、市商业银行、市煤炭公司等43个单位和524户私房,房屋为20世纪80年代八一路拓宽后的建筑为主,只有少量庭院绿化。2002年旧城改造拆除老铁路及周边旧房96675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4000万元,建成南北长1130米,总面积8.17万平方米的八一复线景观带,其中水域面积6828平方米。植物配置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山水园林的造景手法,又大胆地吸收了国外生态园林中关于花径、草坪的的运用技巧,营造绿色系统,乔、灌、草、藤合理布局。常绿树与落叶树、针叶树与阔叶树、观花观果与观叶观景自然搭配,做到草成片,树成林,花径、花丛穿插其间,四季有景,营造出一个花团锦簇、赏心悦目的绿色世界。绿地面积4.87万平方米,草花面积828平方米,主要树种有香樟、银杏、杜英、广玉兰、白玉兰、樱花、槭树、铁树、夹竹桃、火棘、瓜子黄杨、红继木、金叶女贞等,草坪植物有天堂草。

广厦时代花园江滨绿地

位于通济桥以西江北沿江绿化带,改造前沿江只种植了一些行道树。200 年,列入溪下街旧城改造地块,拆除旧房面积 万平方米,新建从通济桥到老火车站沿江绿地面积1.38万平方米,草花面积35平方米,保留了原行道树法国梧桐树,移植了高大乔木银杏、栾树和女贞树,以及樟树、杜花、二乔玉兰、杜英、日本樱花、合欢、红继木、香柚、红枫、毛鹃等配以图案丰富的灌木、色块、草坪和花坛,成为市民休闲、晨练的好去处。

明月园

明月园位于人民东路以南,明月路以西,府城隍庙以北,面积1.5万平方米。 明月园以金华著名景点明月楼而得名,这里旧时属金华老城墙的一部分,后城墙被拆除,周围陆续建起了民房、将明月楼围在其中,加上年久失修,房屋破旧杂乱、拥挤,仅有绿化面积 平方米,1998年市政府决定恢复明月楼景点,拆除明月楼北面、东西的民房 万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450万元,建造了明月园,于199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整个明月园以明月楼为中心,由台阶式花坛、平台、广场、石阶等构成,在明月楼周边保留成片树林,沿明月路和人民东路行道树悬铃木也被保留下来,约30平方米,公园绿化植物以海桐球、盘槐、香樟、小竹、龙柏、红继木、小叶黄杨、葱兰、马蹄筋等为主。生长繁茂,整齐规则,美观大方,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周边市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场地。

人民广场周边

位于新华街以西、中山路以北、八一北街以东,改造前绿化面积 平方米。 年和 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格局调整和城市品位提升的内在要求,对人

34

民广场进行了综合改造,拆除了广场北侧的花鸟市场和广场西南侧周边建筑(含奥托康体育馆)和小商品市场临时建筑,拆迁面积 平方米,用于扩绿建设。

改造前,原有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改造中保留了法国梧桐、冬青、香樟等少量树种,新种植了银杏、香樟、杜英、杨梅、桂花、五针松、紫薇、罗汉松、铁树、白玉兰、红继木、金叶女贞等树种以及天堂草、高羊茅等草坪植物、总面积4.6万平方米。改造后增加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73万平方米,草花面积650平方米,水池面积5800平方米。

婺州公园东扩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婺州公园将逐渐向周边扩建。1998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婺州公园向东扩建,拆除市园林处的职工宿舍一幢、市政施工处办公楼一幢、宿舍楼一幢、停车修理场一个及部分配套用房,然后与婺州公园连为一体,名曰“园外园”。这次扩建面积为10000平方米,于1998年年底建成并对市民开放。2003年8月婺州公园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拆迁扩建,向东北、北、西扩展,先后拆除了市园林处职工宿舍楼一幢及食堂、仓库、车库、温室、洗车场、商店等2000多平方米用房。同时拆除市政施工处一幢办公附属用房,拆除原婺州公园东面及北面、西面围墙,儿童公园北面住宅楼2幢,市园林处部分办公配套用房及婺州公园、儿童公园玩具点管理用房,共达10000多平方米,进行更大规模的扩建、提档改造。

第四节 其它重点工程选介

金华信息港大楼

座落于金华市文化路与后街交叉口的西南侧,原为市财税局、市粮食局、市土产公司、市电信公司砖混办公用房,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于2000年9月由浙江省电信公司立项,金华电信分公司投资建设。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其中原属市电信公司部分2965.40平方米土地保留行政划拨性质,其余3038.03平方米出让给电信公司。该工程于2000年底前完成了地块的旧房拆迁工作,2001年4月28日大楼正式动工建设,建筑占地面积2064.13平万米,总建筑面积2.33万平万米,总投资10120万元;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19层,主体建筑高度97.6米,建筑物最高点104.9米,2003年9月22日竣工,同年12月通过综合验收并投入使用,是一座集营业、办公、通信机房于一体的现代化通信大楼。

该工程在近三年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上博采众长,精益求精,注重电信建筑内涵;工艺上注意适用、耐用、便于管理又突出重点、讲究装饰效果。在施工组织、材料采购、隐蔽工程验收等方面能够高标准、严要求,工地QC小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在竹胶大模板、建筑节能、高强混凝土、建筑防水等施工工艺上都有新的创新。大楼的

3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