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15 00: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6 1.1项目名称·························· 6 1.2建设单位·························· 6 1.3单位性质·························· 6 1.4建设性质·························· 6 1.5建设地点·························· 6 1.6法人代表·························· 6 1.7注册资金·························· 6 1.8主要生产内容························· 6 1.9投资企业概况························ 6 1.10企业宗旨························ 6 1.11投资建设规模························ 7 1.12项目由来·························· 7 1.13建设目标·························· 8 1.14组织管理·························· 9 1.15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9 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9 1.17效益分析·························· 9 1.18结论与建议························· 10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 11

1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项目建设背景························ 11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12 2.3技术创新······················· 13 2.4产业关联度分析······················· 14 第三章 市场分析 ························ 15 3.1产品简介·························· 15 3.2产品发展·························· 15 3.3市场分析预测························ 36 第四章 生产纲领与产品水平 ··················· 39 4.1生产纲领·························· 39 4.2产品水平·························· 39 第五章 建设方案························ 48 5.1项目建设规模························ 48 5.2项目建设内容························ 48 5.3设备原则·························· 49 5.4工作制度·························· 49 5.5产品工艺流程······················· 49 5.6设备选型特点························53 5.7人员培训·························· 53 第六章 厂址方案 ························ 54 第七章 总图布置························ 57 7.1总图···························· 57 7.2土建工程·························· 59

2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公用工程 ························ 60 8.1给水···························· 60 8.2排水···························· 61 8.3供热采暖·························· 61 8.4供电···························· 62 第九章 环境保护························ 64 9.1环境状况·························· 64 9.2简要说明·························· 64 9.3项目产生的污染物······················ 64 9.4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64 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 66 10.1建筑物的安全卫生······················ 66 10.2设备安全·························· 66 10.3搬运及运输安全·······················66 10.4电气安全························· 66 第十一章 消防························· 67 11.1建筑物耐火等级、防雷等级·················· 67 11.2消防给水设计························ 67 第十二章 节约能源······················· 68 第十三章 筹建进度······················· 69 13.1筹建进度·························· 69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70 14.1投资估算·························· 70

3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 73 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74 15.1概述··························74 15.2产品销售收入、增值税和销售税及附加估算·······74 15.3生产成本及估算费用················74 15.4社会效益························· 75 15.5风险分析························· 75 第十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 77 16.1组织机构·························· 77 16.2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77 16.3人员选择及培训······················78 第十七章 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 79 17.1经济效果及节能效果···················· 79 17.2项目社会影响分析····················· 80 17.3社会评论结论······················· 80 第十八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4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项目名称: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1.2建设单位: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 1.3单位性质:外资 1.4建设性质:新建

1.5建设地点:经济技术开发区 1.6法人代表:周 1.7注册资金:210万美元

1.8主要生产内容:食品加工、食品机械制造 1.9投资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某某水产株式会社 法定地址:韩国首尔

法定代表:朴 国籍:韩国 1.10企业宗旨:

公司本着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愿望,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善的营销手段,结合国内廉价优质的原材料以及低廉的劳动力,共同创办一个出口创汇型和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食品的深加工、精细做。适应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扩大出口,增加创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为政

5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府和社会排忧解难,同时使投资方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1投资建设规模:300万美元 1.12项目由来

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产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尽管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但食品工业仍然是世界制造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流通和餐饮业相互联结的食品产业链有了较大的变化和较快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连续多年丰收,食品制造业和餐饮业以及食品物流和零售业每年平均以两位数增长。中国大陆的食品制造业产值由1980年的500多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3.2万亿元,增长63倍;餐饮业营业额由1978年的55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5万亿元,增长200多倍。

2008年,虽然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加上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但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制造业增长迅速。2008年1-11

6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月我国食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99,706,85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37%;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210,021,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51%;1-11月行业产销率为97.08%,产销基本正常;2008年1-11月实现累计利润总额39,346,2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88%。

2009年,受益于国家扩大内需的刺激政策、以及食品行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及刚性需求,全年食品行业仍然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增长态势。2009年1-11月我国食品制造行业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90,363,725,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47%;实现累计利润总额54,780,07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33%。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主要食品的产销量同步增长,有效地保障了市场供应,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卫生、营养食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将继续推动我国食品制造的快速发展。食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受到我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卫生、稳定的发展,国家针对不同食品制造业制订了不同的政策措施,以保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未来几年我国食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将会更加旺盛。

1.13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海产品成品2000吨,销售收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实现利润可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利税可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安排当地30人。食品机械制造项目科研达国家级的

7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先进水平;水产品创出国家级的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1.14组织管理

项目建设期间,由当地政府有关局领导及建设单位组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实施工作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及通过招投标形式购置主要生产设备,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1.15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00万美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万美元,其他费用0.5万美元,流动资金262万美元。

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自筹。 1.16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1)海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前景;

(2)国家、辽宁省、沈阳市关于海产品加工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等;

(3)国家关于海产品加工行业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规定。

1.17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利润可达2000万元人民币,年创利税1000万元人民币。

8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社会效益:推动食品机械制造产业的生产,特别是科技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促进海产品深加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安排当地待业人员30人,被雇用的人员增加收入55万元。

1.18结论与建议

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建设实施将促进沈阳海产品产品的发展和推广普及,同时也促进产品走向国内市场及国外市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了开发地区税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并促进当地的待业人员收入,符合国家政策,节能效益非常好,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9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

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现在很多人已经很少吃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品,转而青睐于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人们对海产食物的需求日渐提升。

鱼类产品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所以它深受人们的偏爱,尤其是儿童和成年人。在西方国家,鱼肉的重要性仅次于牛肉及禽肉,成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据有关数字显示,西方国家每人每日摄取蛋白质的12%来自于鱼类食物按照目前的走势,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全球海鲜需求量将由现在的每年140万吨增加至2015年的每年180万吨。

在全球天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海鲜的供应也受到了挑战。全球海鲜捕捞数量始终维持在每年90万吨左右。但是不少研究结果指出,很多鱼种已达到捕获极限,若不加以限制,它们都将消失!近30年,全球海鲜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中叶的60余万吨增至现在的140万吨。预计2015年将达180万吨。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有限的天然资源,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措施以打击过量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渔业配额制便是其中的一个有效方法。渔业配额制主要分为两种:个别捕榜配额制和奥林匹克自由捕捞制。其中,个别捕捞配额制被各国普遍采用。

在个别捕捞配额制下,管理部门设定其管辖海域内各鱼种的可捕获总量,然后再将可捕获量分配给许可证持有者。分配方法可分为两类:一是明示每年固定的可捕获量;二是确定许可证持有者的可捕获

10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量占可捕获总量的比率。在这一制度下,每艘船都必须持有许可证才能在相关海域捕鱼。渔民要通过购买船舶操作协议来租用船只以及获得该海域的捕鱼权。个别捕捞配额制有效地防止了非法捕鱼并确保了渔民的缴交税项。如果渔民的行为不合法,当地政府就可以减少其捕鱼量,甚至终止分发给他们捕捞配额。

奥林匹克自由捕捞方式主要应用于秘鲁海域。管理部门会确定可捕获总量,但它不会给个别渔民分配配额,而是所有渔民或企业都可以捕鱼,直到其捕获总量达到了全国的可捕获总量。这种配额制度造成了渔民之间的竞争。渔民要想从公有资源中获得最大收益,他们就必须不断提高捕捞设备的数量以及改进捕捞技术。除了直接捕捞之外,养殖业也有助于提高海鲜的供应量。但是由于受高昂的成本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养殖业提供的海鲜产量有限。近年来,养殖业只能使整体海鲜产量上升至140万吨,这与预测的180万吨仍存在很大差距。

2.2项目建设的意义

2.2.1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生活消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我国的生活消费大浮度升高,引起了国际经济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食品制造业取得如此业绩,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及食品制造业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也得益于食品业业的迅速壮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11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先进的科研成果,研发出了市场需求的产品,即增加了企业的效益,又为我国发展食品工业的政策做出了贡献,并由此形成一个产业链。

2.2.3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响应政府的号召,积极实施工业项目,间接改善地区人民经济,将产业形成一个产业链条,是为当地政府增加财政税收的一个新举措。最大限度拓展劳动力就业渠道,结合国策推进当地的经济进程,建设海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即带动了当地待业人员的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项目是十分必要地可行的,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本项目给予积极有利的支持。

2.3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12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产业关联度分析

在生产中资源充分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对控制当地生态环境污染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产业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统一体,进而实现产品的增产,当地人员的增收,相关企业的增效,企业创收,减少环境污染。

13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产品简介

某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产品多样,重要集中在贝类、虾类、鱼类、海带、紫菜等种类,产品分三个系列:①海参、鲍鱼类高档产品;②贝类,虾蟹海带等综合加工产品;③海产品罐头、调味品等。此类海产食品适用范围极广,符合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成为高附加值商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2产品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海产品总产量连续十二年居世界首位,海产品市场已由持久短缺改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2001年全国海产品总产量达到4382万吨,此中养殖产量占62%。渔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海产品出口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出口额连续三年居我国出口农产品之首。

我国事世上从事海产养殖历史最悠长的国度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海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海产品已形成规模。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海产品品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域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海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屯子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14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之一。2001年,全国海产养殖面积达到665万公顷,产量2726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4倍和4.9倍;淡水养殖单产达2829公斤/公顷,是1978年的10倍;海水养殖单产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8796公斤/公顷。目前,我国海产养殖业活着界海产养殖业中占据了主导职位地方,产量约占世界海产养殖总产量的70%。

出口海产品养殖已形成规模,出口品种多,分布范围广。目前,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养殖产品已达20余种, 鳗鲡、明虾、海水贝类、河蟹、大黄鱼、罗非鱼等品种的养殖已显现出区域化发展的独特的地方,分布于东部的广阔地区。规模化养殖条件基本具备。大部分出口海产品的苗种培育已实现商业化生产,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水流养殖等集约化方式已基本普及,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一天一天慢慢地广泛。产品具备较大的数量优势。我国适于出口的养殖海商品生产能力强,仅明虾年产就达30多万吨,鳗鲡15万吨以上,与其它国度同类养殖产品相比,在产量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扩大出口具备现实生产能力。主要出口市场已基本形成。目前,我国优势养殖海产品的出口除日本、韩国、香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等传统市场外,对美国、欧盟等国度和地区的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与中东、东亚洲南部国度和地区的贸易也开始增多。

海产食物从开始生长到最终上市可能要经过许多环节,包括捕捞或养殖、冷冻、初加工、再加工、分销等。任何两个环节之间都可能存在采购、包装以及运输等活动。根据海鲜食物的生产特点,供应链可分为三部分:上游、中游及下游。上游生产过程包括捕捞和养殖,生产场地是养殖场或渔场,生产设备通常是船只及渔具;中游生产过程包括采购、简单加工及后期加工,生产场地是海产品加工厂,设备

15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常包括冷冻设施、加工机具设备等;下游生产过程则包括批发、分销、零售以及消费。据相关调查显示,产业链的各部分都施行不同的管理方法。因此,上、中、下游虽同属于一条供应链,但是它们各自的本质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非所有的海产食物都必须经过上述的全部加工处理过程。比如鲜活海产往往只经过捕捞、运输、批发和分销这短短几个过程就可进入消费环节;而鱼片、煎制半成品或制成品则需要经历几乎所有的加工处理过程。

我们在海产市场买到的海产,可能是野生的,也可能是饲养的,因为人类的肉眼很难分别。鱼类商品涉及上游的两个行业——捕捞和养殖,它们的运作方式截然不同。人类很早就开始从事捕鱼和卖鱼活动,捕捞行业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早期的香港是一个渔港,聚集在那里的大量渔民主要从事个体捕捞和买卖鱼产品的活动。与过去不同的是,现代的海产捕捞业已经演变成为资本密集型行业。捕榜不同的鱼种需要不同的捕捞船、渔具、饵料等设备,而不同鱼种在加工、运输方法上也大不相同。这使得每条渔船都需要高昂的建造费和营运费,足以使资本实力不足的公司望而却步。

随着造船、捕捞、保鲜技术的不断进步,再加上近海污染日益严重,海产捕捞业的作业范围越来越远,所涉及的鱼种也越来越丰富,我们也因此可以尝到比过去的人更多的海产种类。这些不同的鱼种,是从不同的海域用不同的方法捕捞得来的。在不同海域所捕捞的鱼种均不同。若要捕捞特定的鱼种,则需前往特定的海域,并用特定的捕捞船、渔具、饵料及船上设备。因此,为了得到最大的回报,海产食

16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上游行业的经营者必须对整体行业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并精通专业知识。

虽然海洋资源非常丰富,可是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捕捞产量始终无法满足全球海产品市场的需求量,所以聪明的人类找到了另一个获得鱼产品的途径——养殖。对于某些深受市场欢迎的鱼种,在野生鱼供应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类学会了运用科学技术去养殖有经济效益的特色鱼种,如鲑鱼的养殖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球很多国家都建有鱼类养殖场,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海产需求。在2001年,这些养殖场的产量已达全球渔业总产量的3成,而且此比例正在不断提高。

虽然养殖与捕捞的鱼产品产量比例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口感上的差异,养殖鱼不可能取代野生鱼。另外,海产养殖成本要高于海产捕捞成本,例如其重要饲料——鱼粉的供应就一直满足不了需求,以至海产养殖业的成本在不断上升。基于成本限制,海产养殖业只适合生产受市场欢迎、价格高和净利润率高的鱼种,如鲑鱼、金枪鱼等。同时,在目前的养殖条件下,海鱼养殖的覆盖面及产量始终有限,养殖鱼只能稍微缓解人类对海产品的需求,而不可能完全取代海洋捕捞。

太平洋恩利在20世纪80年代起家,最初以虾类贸易为主,于1990年转行做鱼类贸易。当时的太平洋恩利只是一家以贸易为主的“中游业务”公司,它从各地收购鱼类,并把鱼类加工为鱼柳和鱼块,销往美洲及西欧等地。在接下来的数年,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其销售的海鱼品种数量由1998年的5种上升至2003年的11种。在捕鱼配额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渔业经营者的唯一长远目标就是积极寻找机会扩大和稳定鱼产品资源,以便能及时对市场需求作出适当反应,确保企业

17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全球海产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太平洋恩利非常清楚上述形势,因此并没有继续增加海鱼品种的销售数量,或单纯地向下游进军。因为在没有上游“稳”的本质的支持下,不但会荒废中游的加工生产线,而且它投资在上游的捕捞设备使用率也会大减,最终公司将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

在2004年,太平洋恩利与中国国际渔业香港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一中港渔业有限公司。太平洋恩利间接持有中渔集团49.9%的股份,自此它开始踏足海产食物的上游业务。其后,在2006年它持有的股份超过了中渔集团的持股量,借此太平洋恩利能有效地参与中渔业务发展策略的制定,为企业取得了稳定货源,并壮大了其上游业务。在过去的数年间,太平洋恩利借助中渔集团大力发展了上游业务,包括收购秘鲁的鱼粉制造商,以及在世界各地签订新的船舶经营协议以扩大捕捞船队的规模。这一切行动使得太平洋恩利的上游业务日趋国际化,充分保障了鱼产品的稳定供应。此次收购只是太平洋恩利踏足海产食物上游业务的开始,其他中渔集团股东的总持股量低于34.9%。现在的太平洋恩利已成功增持过半中渔集团的股量,可以更有效地参与中渔业务发展策略的制定。

在发展新鱼种时,太平洋恩利以成为该鱼种的最大供应者为奋斗目标。这是因为,一旦达到了这个目标,集团除了可主导市场之外,还可以将成本转嫁给客户。此外,由于对手没有配额很难增加相关产品的供应量,太平洋恩利便可轻松稳定产品的供应管道和市场价格。太平洋恩利在高峰期有多达40多种鱼产品,但为了配合“稳”的策略,它决定先集中精力,重点发展五种供应和价格都十分稳定的产品,往后再每年增加一至两种产品。现在,集团有供应及价格保证稳定的鱼

18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产品已多达16种。银鳕鱼的发展策略正是太平洋恩利坚持“稳”的策略的成功例子。在数年间,太平洋恩利凭借中渔集团成功地控制了市场的6成份额,成为银鳕鱼柳的最大供应者。

2004年,中渔集团的报告显示,在捕获的鱼类中,只有约53%的鱼是可食用的,25%的鱼有其他用途,而弃置率为22%。太平洋恩利认为,在上述下杂鱼中,仍有适合人类食用的鱼类,只是由于缺乏宣传和推广,它们未被市场充分利用。这些鱼种数量多而且竞争少,供应稳定性强,完全符合上游业务“稳定”的本质,可以解决企业的供应需求。太平洋恩利不断加强中、下游的业务配合,积极扩大可食用鱼的品种范围,成功地引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比如阿拉斯加鳕狭。阿拉斯加鳕狭是一种低价鱼,以前只能用作生产鱼粉。太平洋恩利主动把它引入中国和欧美的销售市场。开始时生意并不是很好,但自加拿大政府于1991年下令禁止捕捉鳕鱼之后,人们逐渐接受以此低价鱼来替代鳕鱼。从此,市场需求拾级而上,鱼价也因此持续攀升,由1996年的400美金/吨大幅升至2007年的1400美金/吨。太平洋恩利依靠中渔国际紧紧抓住这个商机,大力发展阿拉斯加鳕狭的捕捞业务。其在2005年增添的六艘船中,就有五艘船主要负责捕获阿拉斯加鳕狭。由于捕获能力的提升,再加上鱼价的上升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太平洋恩利最终成为盈利增长最快的企业。自阿拉斯加鳕狭成为主流的食用鱼后,其需求量大增,但供应缓慢,价格持续上升。更重要的是,太平洋恩利不断复制这个成功模式,在量多竞争少的非人类食用鱼中大力挖掘有经济效益的鱼种,其中包括凤尾鱼、北大西洋野鲑鱼和智利鲭鱼。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爱吃海产的民族,上至鲸鱼、下至鸡泡鱼,都逃不过日本人的嘴。作为日本最大的海产企业,日本水产株式会社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为日本保证稳定的海产食品供应。它的

19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加工产值占到10-20%。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总体呈现出精深程度不高、低值水产品利用率低、水产品深加工附加值偏低等特点。

我国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行业目前的发展虽然相对缓慢,其原因主要是水产品加工基础研究滞后,但是丰富水产资源为水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随着水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我国水产品深加工行业发展向好。

2006年,中国深加工水产品出口量为98.7万吨,出口额42.9亿美元,占到同期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以及出口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2.7%,45.8%。由于受到WTO绿色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深加工水产品的出口,出口壁垒的提高,对国内水产品深加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产品深加工企业重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各省。山东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从事鳕鱼、鲑鱼等鱼类的来料加工。浙江省水产品深加工的主要特点是用国外技术设备对中高档鱼类进行加工。

由于我国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加工技术不断深化,我国水产品深加工精深程度不断提高,深加工水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中国水产品深加工市场前景广阔。

3.3.2推动水族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经过近年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与发展基础,但是要推动产业的发展升级,提升产业的发展素质,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5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从目前来看,生鲜加工产品的加工贸易体系比较成熟,而且主要做外贸,客户信用和资金有保证,资金回笼快,而且投资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就目前的加工状况来说,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主要依赖工人的熟练程度,机械化程度较低,而且容易造成污染。另外,还容易受进口国经济和行业形势的影响,如输日、欧美的产品,极易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2.干制品、腌制品、熏制品占水产品加工80%以上,但是这个行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从加工技术来看,技术门槛比较低,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从种类和要求条件上来说,加工品种繁多,贮藏期比较长,对加工、运输、销售的条件要求比较低,消费者选择性比较大。

3.从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鱼糜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海洋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人民群众对海产品需求的增加形成了矛盾,但是靠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很难满足需求,而鱼糜良好的可塑性和方便的加工性可以缓解这个矛盾。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来的仿生鱼翅,仿生蟹肉不管是从口味还是口感来说和真正的鱼翅、蟹肉都没有很太的区别。而且鱼糜制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使人们可以花费很少的钱而享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鱼糜的加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要求精细,需要专门的设备。

4.从行业发展来看,大多大型海产品加工企业走的是混合型、全方位的路子,即发展生鲜加工、也发展熟制品,如新海、中渔、中鲁等。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5.我国虽然是水产品产量大国,但是海产品由于养殖地域和技术的限制,产量比较小,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城市或发达城市销售。而

36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且由于各地生活习性的不同,对海产品的消费习惯也有不同。因此说,国内海产品的消费市场还不完善。但国外市场,尤其是日韩,具有成熟的海产品消费市场,建议国内和国外贸易相结合,建立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

37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生产纲领与产品水平

4.1生产纲领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生产海产品成品2000吨,销售收入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实现利润可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利税可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安排当地30人。食品机械制造项目科研达国家级的先进水平;水产品创出国家级的品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

4.2产品水平

4.2.1即食海参及其加工

海参极强的自溶能力,使其保鲜、贮藏、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存在诸多的技术难题。由海中捕捞的活海参出水后若不采取措施会化成液体,为了便于保存,多把海参制成干品或盐渍产品。

传统的干制或盐渍海参食用时需要进行脱盐、发制,处理过程繁琐,营养成分容易流失;特别是海参本身胶原蛋白含量高的特性,造成其较大的烹调难度。

利用海参自溶酶技术,生产方便味美的即食海参产品,简化了食用海参的复杂过程,克服了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海参容易脱水、失去原有的形状、硬度和弹性的难题。

4.2.2海参全粉食品

以天然全海参为原料,充分利用了在原始海参加工中被扔弃的肠、卵等废弃物,利用海参体壁特别是组织细胞中的细胞酶在特定的控制

38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条件下进行自溶,是已开发“海参肽胶囊食品”技术的发展和提升,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海参中原有的营养活性物质,减少了引用外源物质而产生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该项技术还采用了生物脱腥、超微细处理、微胶囊化、冷冻干燥等高新技术赋予产品滋味更鲜、营养更高、活性更强、绿色纯正的特征。

4.2.3海参粘多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海刺参是海参中的极品,海参粘多糖是海刺参中的精华,海参属于氨基多糖重要来源之一的棘皮类动物,其多糖含量和硫酸化程度远高于其他传统补品。粘多糖的生物合成起始于核心蛋白,是蛋白多糖的糖链部分。海参粘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心血管形成、抑制栓塞形成、对抗某些组织培养细胞的特异性病变、抗炎等多种作用。

以天然海参为原料,采用自溶酶技术脱去蛋白,用生物化学法进行提取,最后经过脱色、纯化、冷冻干燥,获得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粘多糖。

4.2.4即食鲍鱼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鲍鱼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列为海味“四珍”之首,素有“软黄金”之美誉,世界已命名的鲍鱼有216种,我国出产的鲍鱼主要有皱纹盘鲍、杂色鲍、耳鲍、羊鲍等8种品种。鲍鱼是海洋中氨基酸含量最全面,脂肪、胆固醇最低的生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研究表明,鲍鱼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功能,源自鲍鱼中所含的鲍鱼多糖——鲍灵素,是药食俱佳之物。因此鲍鱼的医药保健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39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策略是采取多角度的模式抓住上游业务“稳”的本质。它一方面像太平洋恩利一样,与拥有自己的船队和长期合约或许可证的公司合作,另一方面不断扩展捕鱼海域,如南美,澳洲,南极洋和印度洋等。在新鲜渔货供应不足时,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便会接受持有外地许可证的船只提供的冻鱼,以保证稳定的市场供应。除此之外,日本水产株式会社还自设了鲑鱼养殖场。

挪威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工业国。作为挪威乃至全球主要的海产食物企业,MHG却采取另一种策略去体验上游业务“稳”的本质。MHG并没有发展捕捞业务,也没有发展多种鱼类养殖业务,而是将所有的资源专注于养殖单一鱼种——鲑鱼,务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养殖鲑鱼供应者。因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方法,MHG才可以在竞争激烈、周期性极强的鲑鱼市场中主导价格,保持供应的稳定。在2006年,MHG成功占有全球鲑鱼市场17%的份额,其目标是在短期内将市场占有率增加到30%以上。

众所周知,DSF是以捕捞海虾业务为主的公司,然而海虾市场在这数年间的变化很大。虾生长快、价值高、饲料费用低,而且一年可以放养两次,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虾的经济效益最好。因此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动虾类养殖,这使得短时间内养殖虾的供应量大增,结果导致虾的价格大幅下降。根据DSF的公司年报,其净利润自2001年起每年都在下降。近年来,尽管DSF在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积极减低营运成本、增强营运效率和提升船队捕捞能力,但是由于养虾市场十分庞大,即使DSF可以维持公司上游资源的供应,DSF仍然陷入于困境。如果他们能像太平洋恩利一样,积极开发新的海产品种类,施行

20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稳”的策略,他们或许能改写历史。由此可见,除了个别公司要确保本身海产的稳定供应外,整个行业的稳定供应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不同国家的不同海产食物企业的不同发展历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同“稳”对其上游业务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海产食物供应链上游业务的行业本质就是“稳”。只有稳定的供应,中游才可能持续地开发不同鱼种的加工产品,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公司的稳健增长。可是,基于有限的海洋资源,全球海洋总捕鱼量的增长不容乐观,而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要达到“稳”的本质,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运用不同的策略,从有限的资源中寻找能保持长期稳定供应产品的方法。海产加工业务的利润率虽然低于捕捞业务,但相对风险较小,准入门坎低,这使得该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截至目前,全球有超过4200家的海产加工公司,而一半以上的公司雇员少于20人。可见,加工行业的布局高度分散。

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必须不断创新,提高效率,达到中游“快”的本质。我们平时到市场买菜都会留意食品是否新鲜。因此在捕捞之后,渔货必须尽快送到消费者手上。一直以来,为了提升产品的价值,渔业界都在积极研发新的技术来保持海产的新鲜度。而各种保鲜方法的目的都在于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繁殖和延缓海产的腐烂速度。最常见的保鲜方法就是低温保藏,即通过营造低温环境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各种低温处理方法的保鲜期都不同,从7天到30天不等。平价鱼的处理手法跟高价鱼的差别很大,虽然两者都要保鲜,但前者注重缩短采购与加工时间,有效率地把渔货制成食品并分销到世界各地;而高价鱼则追求运输速度的快。这是因为高价鱼大多以鲜鱼的形

21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式出售,相对平价鱼所需的加工程序较少,而要做到快而且新鲜,其成功的关键便在运输上。

通过不同企业的案例分析,我们知道中游成败关键就是“快”。例如太平洋恩利快速地处理平价鱼;日本水产株式会社和挪威Marine Harvest Group快速地处理高价鱼;澳洲Deep Sea Fishery由于未能做好中游业务而走向了失败。加工企业的第一个活动是采购,渔货采购大致可分为码头采购与公海采购。码头采购是指捕鱼船把渔货卸到码头,食品公司派运渔船去码头采购渔货并把它们运送到食品加工厂。捕鱼船队的捕鱼期一般长达18个月。

来回码头及远洋渔场4个月,捕捉渔汛20至40天,捕鱼作业10个月,材料补充作业20天,渔货装卸作业4次20天。大家想想,如果要到码头卸鱼,除了另加靠港费用和燃油费用外,还要另加4个月来回航行的时间和花20至40天来寻找渔汛,这岂不是直接增加了捕鱼作业的时间吗?然而,公海采购就要方便多了。买家直接派运渔船到公海渔场采购渔货,而不受捕鱼船队作业的周期限制。而且此举能使渔民专心捕鱼,减少其运输时间和码头转运时间,因此深受捕鱼船队的欢迎。码头采购是捕鱼船把渔货运到码头,再由买家的运渔船运往加工地,而渔船会驶回捕鱼区继续捕鱼;公海采购则是买家的运渔船直接到捕鱼区买鱼。

太平洋恩利就采用了公海采购的方法,因为公海采购能把渔货尽快运到加工厂,并保持渔货的新鲜度和缩短中游作业的时间;除此以外,公海采购比码头采购更节省时间和成本。所以太平洋恩利牢牢抓住了中游业务“快”的本质。一般来说,企业会把鲜鱼运到加工厂,待加工完成后,才把产品运到分销中心卖给批发商或零售商。整个过

22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程看起来很简单,然而企业要怎样做才能胜过其他同行呢?答案就是“快”。而要达到“快”的本质,先要重点抓住整个生产过程中最花时间的环节。通过分析上文所提及的生产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运输环节占了不少时间,因此如果能够缩短运输时间,企业便可以更快完成加工程序。怎样才能节省运输时间呢?首先要注意选择加工基地的地理位置。为了缩短运输路程,加工商大都在远洋渔场附近设立加工厂房。这样便可以缩短把鲜鱼从渔场运到加工基地所需的时间,使渔货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得到处理,从而确保产品的新鲜度。

成功地节省了把鲜鱼从渔场运到加工基地的时间后,加工公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缩短鱼制品与市场的距离。在未整合产业链以前,鱼制品会被先运到物流中心,然后再转送到销售中心以供批发商采购,但是这非常费时间。为了做到“快”,加工公司大多会把加工基地、物流中心和销售中心结合起来,以节省流通时间,做到省时快捷。那么,太平洋恩利的制胜原因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抓住中游的本质?太平洋恩利在靠近渔场的地点设立了多处加工基地,其中包括青岛、美国、日本、秘鲁等,务求使渔货得到最快速度的加工处理,以保持食物的最佳质量。以太平洋恩利在青岛城阳新建的加工厂房为例,首先,选择在青岛建厂符合靠近渔场的要求;再者,这个新加工基地靠近城阳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而该批发市场的分销能力强劲,是全国五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不但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而且在2005年荣获“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十佳”、“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十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样板单位”等三个荣誉称号。在这成交额达到97.3亿元的批发中心附近设厂,恩利成功地拉近了市场距离,使加工中心得以延伸至销

23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售网络,从而节省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运输时间,大大提升了企业运作的整体效率。

当运输时间缩减之后,从事渔产品业务的企业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整合全球产业链,以提升企业的运作速度和稳定性。由于加工公司必须依赖上游捕捞业所提供的原材料,因此整合上游业务能稳定货源,使上游的“稳”与中游的“快”结合,从而使企业发挥出更高的效能。所以,在海产加工业里,收购和合并企业的事件特别多,而整合产业链是捕捞渔业强者的共同选择。该行业的大部分公司都会并购上下游业务,以打造全球性的捕捞、加工和销售网络。太平洋恩利从1997年起,它积极收购上下游产业,使其公司得以从1986年的海产食品贸易发展成今日全面的海产综合业务,包括捕捞、鱼类海上加工、全球采购、岸上加工及国际分销等。可见,大部分规模较大的渔业公司都会纵向整合产业链,以打造全球性的捕捞、加工及分销网络。

就高价鱼来说,保鲜的关键期就是在把鲜鱼从渔场运到加工厂的航程上。如果能以最快速度把渔货急冻,便可以大大提升产品的新鲜度和价值。鉴于此,从事高价鱼加工的公司大多会充分把握这些无可避免的航行时间,并在海上进行简单的加工程序,如去头、除肠、切片、冷冻等。但是,要在航程上加工处理渔货就得装备先进的船队。曰本水产株式会社主要从事高价鱼业务,他们的船队设备先进,包括收鲜拖网渔船和冷冻加工拖网渔船。他们的冷冻加工拖网渔船装备有各种加工设施,不但可以在船上处理渔货、冷藏鱼柳和处理废料,而且船上的工作人员会24小时轮流工作,务求在第一时间处理渔货。此外,船上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长期保持在0℃。

24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于高价鱼产品的售价较高,加工公司可以把较高的运输费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为求保鲜,加工公司不惜采用较贵的运输方法以缩短运送时间,比如有些大型加工公司甚至动用飞机把水产运到市场销售。除了依靠高成本的运输设备外,日本水产株式会社还备有完善的冷藏库网络,确保满足突然上升的市场需求。同时他们还与运输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使得鱼产品能顺利运送到主要销售市场。冷冻对高价鱼的保鲜很重要,所以各个大型加工公司都努力研发新技术以提升冷冻产品的质量。在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提日本水产株式会社于1996年成功发明的雪藏(One Time Frozen)技术。这项技术最初被应用在海鲜产品上,由于海鲜被捕获上岸后立即就被雪藏,除了能避免重复雪藏之外,还大大降低了鱼产品的腐烂概率。鉴于这项技术的优点,日本水产株式会社翌年就把这个冷冻方式应用到了吉列鱼块产品的加工处理上,并成功地通过“快”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通过把渔场、加工厂和市场的距离拉近以提升整个加工过程的效率。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在世界各地建立上、中和下游的子公司,能大大缩短渔场、加工厂和市场的地理距离。可见垂直整合产业链对整个加工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优化整体生产线,并协助公司达到“快”的行业本质。鲑鱼是高价鱼,市场遍布世界各地。MHG的鲑鱼养殖场分布于欧洲及美洲各地。单在挪威由南至北就共有4个养殖场。MHG怎样用信息科技把世界各地的供应与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的呢?为了使中游的供应更快更畅顺,MHG采用了集成Web解决方案来调节世界各地的供应与需求矛盾,以减低流程中浪费的时间。因为鲑鱼是高价鱼,顾客对其新鲜度的要求较高。虽然飞机运输的费用要高于其他运输工具,但为了节省时间,单是处理挪威四个养殖场的产品,MHG每星期都要发送波音747飞机3至5个班次以空运挪威的鲑鱼至世

25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界各地。这样一来,鲑鱼由离开养殖场,经过简单处理和包装,到最终抵达亚洲市场,只需要4天。

现在,挪威的四个养殖场的鱼产品都是用货车运到奥斯陆,然后在奥斯陆把货物运到欧洲及世界各地。但是这个运输流程给奥斯陆造成了很大压力。MHG计划将来把南部两个养殖场的渔货不经奥斯陆,而是直接空运到法国,然后再用货车运到欧洲其他地区,或是用飞机空运至世界各地。这个新的运输流程,不但可以缓解奥斯陆的压力,而且可以使产品更快地运到市场。故MHG的市值远远超过其他对手,并最终成为全球渔业的霸者。我们看看另一家在澳洲从事捕捞及销售对虾业务的公司——老虎渔业(DSF的附属公司)。他们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捕鱼船在澳洲北面捕捞到对虾后,便把渔货运送到南澳的工厂进行分类、加工和包装处理,然后再运送到墨尔本,再出口到位于北半球的几个主要分销点。

如果细致观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在老虎渔业的作业流程中,它在运输上花了很多时间。首先,渔货在北澳,而加工厂却在南澳,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把渔货由北运往南。其次,分销的主要市场在北半球,这又要花时间把产品运往北半球。DSF(老虎渔业)的作业流程中花了很多时间在运输上。因此,老虎渔业合理的布局应该是把它的加工厂设在北澳。这样一来,渔货上岸后就可以立即加工,并及时运往世界各地,以节省由北澳运往南澳,再由南澳运往北半球的时间。相比之下,太平洋恩利的对虾策略更成功。第一,它看准了中国对虾需求量不断上升的趋势:第二,出产地在中国,分销也在中国,自然省却了不少运输时间。

26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以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游的业务本质——快。由于海产的新鲜度和其价值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保鲜对于海产加工业来说非常重要。可是,海产上岸后很容易腐烂,而中游行业作为产后渔业,就得与时间竞赛,以速度取胜。

通过仔细分析不同的案例,我们发现“渗透”是海产下游业务的本质。“渗透”是指利用多样化的产品和差异服务来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需求,从而达到贴近市场和客户的最终目的。我们认为,若能做到“渗透”,海产下游行业便能取得成功。地域渗透是指企业将产品销售至全球不同地区,避免某一地区的宏观经济周期和突发事件等不利因素对公司营运造成影响。销售网络的建立和客户的培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旦遇到某个市场不景气,企业将很难在短期内开拓另外的市场来消化货源,而充分的地域渗透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在市场不同地域的渗透中,海产食品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客户渗透是指满足各个层次客户的全方位需要。即使海产食品有丰富的营养,但是顾客仍有很多的替代选择。因此,把海产品渗入到消费者的厨房或者餐桌才是海产食品企业的终极目标,而充分的客户渗透是保证企业销售的关键因素。太平洋恩利选择了多个“可渗透度高”的市场作销售点,例如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海产进口国的日本和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以及对海产需求量大的欧洲。通过不同的途径(如收购等)进军各大市场,太平洋恩利奠定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基石。曰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产进口国,但是要迸军该国的海产品市场并非易事。按照日本的有关规定,迸入日本的海产品需要经历进口代理、批发、加工等中间环节,过程十分复杂。大量的成本被花费

27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这些中间环节上,使得进口海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针对这一情况,恩利公司在2005年收购了日本京食公司。

日本京食是一家海产加工及销售公司,有50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母公司(三洋公司)缺乏业内经验,日本京食出现了经营亏损现象。单从财务上说,此次收购没有意义,但是京食除了拥有三间加工厂房之外,还通过鱼市场、食物服务供货商、超级市场和批发市场出售产品,所以太平洋恩利通过此次收购,不但成功地打入了日本市场,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分销网络,简化当地的原材料供应和分销程序。因此,市场普遍认为此举是恩利公司开始进入日本大宗海产市场的标志。在随后的两年,公司在东亚市场的销售额取得强劲增长,2007年的年增长率达到97.0%,而营业额更是达到98.7亿港元,是2005年的3.87倍。通过收购日本公司,太平洋恩利的海产品能够直达当地客户。

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海产进口国,仅次于日本。美国的海鲜进口在过去的10年里有5.4%的复合增长率。如果增长持续,美国的海鲜进口量很可能在未来的2年内超过日本。作为后来居上的外来供货商,如果想在这个成熟的市场铺建一条全新的一营销网络,那将费时费力,而且供货商还要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在1997年2月,恩利决定通过换股方式买入美国的国家鱼产品公司的60%股权(National Fish & Seafood, NFS)。自1979年以来,NFS就是当地领先的鱼类加工分销公司,具有完善的分销网络,并拥有1600名客户,包括批发商、分销商及协会买家。就是利用这些优势,恩利公司顺利地挤进了北美市场。而北美市场在2007年取代了公司的欧洲市场,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市场,其销售额占集闭总销售额的19.8%。

28

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与向上游延伸不同,恩利在在中国釆取同时开展上下游业务的策略,而这纯属恩利的无奈之举。在1993年,恩利将海产品打人中国市场时,其最初想法是扩大中游业务的产能,因此翌年它就采用了首次公开招股的方式扩充产能。但是当时中国市场的情况比较特殊,不但没有超市销售网络,而且冰箱在大型商场中也没有普及,因此在发展初期,公司除了利用城阳的全国性农贸市场的集散作用外,更多的是靠自己来推动销售网络的建设。不过,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拓展,它在中国打造了庞大的营销网络,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相当份额。通过建立自己的分销网络,恩利在中国的分销城市已达30个之多,西至乌鲁木齐,南达广州,北到佳木斯,东至延吉。当中不乏主要城市,如上海、西安等。相对而言,欧洲市场是最容易进人的市场之一。按照恩利公司董事兼总经理黄裕翔的说法:“我只卖了一次虾,他们就让我作代理。”因此在欧洲,尤其是东欧,恩利建立了大量的销售网,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和鱼商的就近买卖。在客户渗透这方面,太平洋恩利的手段大体上包括:多样化的产品供应;差异化的食品服务。

施行产品多样化策略,是因为即使是相同地域的客户,对食品的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所谓众口难调。太平洋恩利针对这个特点,面向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加工成品、多样化的品牌和多样化的鱼种。在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技术使得原鱼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因此,恩利公司在中国以出售冻鱼为主,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冻鱼供货商。在曰本,生鱼刺身、鲸制品是公司的主流产品。在欧洲,它主要销售加工的鱼柳和鱼片。在2003年,为了发展相关业务,恩利建立了“精致食品”部门,并推出了许多新产品,如运往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盐腌马介优。新产品推出仅一年,销售量就持续上升,盐腌马介优的销售更是达到上千万美元。恩利在日本有从事零售业的京食

2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