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分析——2002-2008年间中国货币供应量变化与物价指数CPI 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19 13: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分析——2002-2008年间中国货币供应

量变化与物价指数CPI 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姓名:黄贤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刘海龙

20081102

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分析

-- 2002-2008年间中国货币供应量变化与物价指数CPI变动

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 要

本文以研究中国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作为出发点,以探讨货币供

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目的,通过具体实证分析2002年

1月至2008年4月期间的通货膨胀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相互关系

得出M1与通货膨胀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论。

在文章结构安排上首先就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指标、主要理论

及一般的应对策略做了系统性的描述,同时就与货币供应有关的概念

如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具体的划分和它的外生性及内生性做了介绍。

然后结合具体数据来概括2002-2008年期间中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

指数其中包括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量M0、M1和M2的具体情况,

以及这段时间内衡量通货膨胀的CPI的变化及一些主要的特点。在以

上理论描述和实际数据的结合的基础上,接着用实证分析的手段来确

认M0,M1和M2各自同比增长率与CPI同比增长率的关系。

得出的结论为在2002年1月到2008年4月期间M0、M2与通货

膨胀之间的同比增长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M1与通货膨胀的

同比增长率则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之所以M1同比增长率与通货膨

胀同比增长率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笔者认为M1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

资产同时又可以看作是处于流动中的货币量,与物价水平的变化关系

最密切。而M0是流通中的现金,虽然流动性很强,但在现今比较发

达的支付体系中只是流通货币量的一部分,与物价直接关系不大。而

M2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可能因为它作为货币总量的概念,虽然对

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是必然存在的,但流动性相对较低对价格水平的

直接作用在这六年多的时间内不是很明显。

同时在2002年1月到2008年4月期间货币供应M1增长对通货

膨胀变动单向性表明它对于通货膨胀来讲是具有外生性的。但是由于

对中国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货币供应量是具有内

生性特性的,经济产出增长必然伴随着货币的增长。这种相对于通货

膨胀的外生性和对产出的内生性特点,使得货币供应的控制本身成为

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协调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币值稳定双目标的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上可能存在内在的矛盾性。

关键词:通货膨胀 消费者物价指数 货币供应 广义货币

Abstract

Starting from studying the monetary factor of inflation in China, and

on the purpose to discuss the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money supply and

inflation, this thesis specif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inflation

and money supply during 2002.01 to 2008.04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M1 Granger causes inflation during the period.

Concerning the structure for this thesis, first of all, it iterates the core

issues of inflation such as its definition, measurements, and main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as well as the common strategies to cope with

inflation. Meanwhile, it also introduces the key concepts of money supply

including base money, money multiplier and the different category of

money together with money’s exogenousness and endogenosness.

Afterwards, the money supply and the situation of inflation during

2002.01-2008.04 are fully described with figures and graphs concerned.

The details include base money, money multiplier, M0, M1 and M2 plus

the inflation during the period as well as its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and actual data above, the thesis applies the

substantive method, specifically Johanse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 test to

find out the substan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flation rate and M0, M1

and M2 rates respectively.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is no Granger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M0, M1 and inflation concerning its year on year growth rate, there is

Granger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M1 and inflation for its year on year

growth. The explanation for this conclusion is that M1 is most liquid

asset and regarded as the quantity of current money, hence having the

closest relation with price level. M0 as the cash in current, though very

liquid, is only part of the currency in current in the modern developed

payment system. M2, a concept of total money quantity, though has a

long term relation with inflation, its liquidity is not very high and the

effect toward prices is not so obvious during this period.

Another point is that during Jan.2002 to Apr.208 there is only one

way relation between M1 growth rate and inflation rate, which shows M1

growth rate is an exogenous factor to inflation. In the other hand, Money

supply is indigenous factor toward economic growth. So such kind of

features of being exogenous toward inflation and indigenous toward

economic growth makes the money supply control very complicated, and

the monetary policies to economic growth and money satiability is

contradictory within itself.

Key Word:Inflation CPI Money Supply M1 M2 M0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

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黄贤国

日期: 年 月 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

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

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黄贤国 指导教师签名:刘海龙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提出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过比较1980年

至2008年间的数据可以发现,1980年4,500多亿的名义GDP到2007年底为止已经达到

246,000亿,28年中增长了大约55倍,而以1980年为基准年的实际GDP到2007年底也增

长了12倍以上。这样的一个成绩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到2007年底已经成为世

界第四大经济体,仅居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

然而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也开始不断升高,在过去的三十

年左右时间内经历了五次明显的通货膨胀。从图1中可以看到,第一次通货膨胀产生在

1979-1982年,其中1980年的CPI达到最高值,这一价格指数虽然不算非常高并且影响也

十分有限,但是已经告别了近30年的通货膨胀又回到人们生活中。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于

1983-1986年,这次通货膨胀造成全社会价格的普遍上涨。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87-1991

年。到1988年底,价格同比上涨达18.5%,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两位数。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于1992年到1995年底。其中1993、1994年,价格同比分别上升了14.7%

和24.1%。而第五次通货膨胀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6到现在,由于在之前2002-2004

年间已经有一次小的上涨,所以本文把它和最近的这次通货膨胀归在一起归结为2002-2008

年间的第五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图1:中国消费物价指数1980-2008年间的走势

Figure 1: CPI rate in China during 1980-2008

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一般来讲,随着国内产出的增

长,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的不断增长。在以下就货币供应量与国内产出的变化进

行对比中发现,对于中国来讲,以1979年为分界岭,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开始突然提速,当

年的M0、M1和M2增速分别达到26.33%、27.68%和25.80%,而当年GDP的增长也只有

7.6%。由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在1979年前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GDP增长基本是涨跌互现

的,但是在1979年以后货币的增长率都一直高于GDP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2:中国货币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比较

Figure 2: China’s Money Growth v.s. GDP Growth

虽然通货膨胀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并常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货币因素一般

来讲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根据现代货币数量理论的研究和实际的验证,在相对较短的一

个经济周期内,货币供给是一个内生变量。而长期中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基本上是一个外生变

量,与通货膨胀可能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但是就具体这个长期与短期的界限并没有明显

的定义。那么对于2002-2008年的之间的这次通货膨胀来讲,是否2002年1月到2008年4月的

时间可以达到理论上足够长的长度,使得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可以产生因果性的相关性关

系;其次,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化是否存在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这样的货币供应量是否

具有外生性的因果关系,抑或仅是一个内生变量,它是否属于央行可控制的变量。本文就

2002-2008年间的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运用定性

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1.2研究的方法

计量经济学在时间序列领域的巨大发展,为通货膨胀进行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和方法。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格兰杰(Granger)与他的合作者纽博尔德(Newbold)在

1974年证明,对于非平稳变量之间关系的估计,使用标准的统计推断来进行系数假设检验

将可能会产生荒谬的结论,造成“伪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 ",即回归检验结果会显示完

全不相关的变量之间具有统计上的显著关系。之后很多学者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又发现多

数的宏观经济数据其实都是非平稳的。1987年,格兰杰和恩格尔(Engle)创造性地解决了这

类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回归问题。现今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已经成为动态计量经济模型规范的

一个常规步骤。因此本文主要采用理论探讨、同时采用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等方

法来研究以2002-2008年间的中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相互关系问题。基本思路是在以

相关货币和通货膨胀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从理论上介绍和实证上探讨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

之间的关系。拟通过比较2002年到2008年间的CPI月度同比增长率和各层次的货币增量(为

了保持一致性这里对货币增量也采用同比增长数据),就上述问题运用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

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探讨,以确认是否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是2002-2008年间的通货膨胀的

原因,同时对作为可能原因的具体层次的货币供应量进行分析。

1.3论文的结构安排

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的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对文章的意义、研究的方法以及文

章的结构安排进行介绍。第二章主要是关于通货膨胀理论和货币供应理论性的综述,讨论了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度量指标,并比较主要的通货膨胀理论。关于货币供应,主要讲述货币供

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同时讨论货币供应量的基本划分等。而第三章主要

是介绍2002年到2008年间相关的数据,如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情况,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的状况,期内物价指数的情况和特点。第四章主要就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化与物价指数变化

进行实证性的因果性进行分析,介绍了实证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证过程。第五章是论文的结论

和展望,总结论文结论和其中的不足,同时就以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二章 相关理论的综述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是通货膨胀的货币供应量因素,因此其相关的理论包含两方面:一是

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二是相关的货币理论。以下就这两方面展开必要的介绍和描述。

2.1 通货膨胀理论简介

通货膨胀的研究已经具有较长的历史,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达到

高潮。通货膨胀现今也是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最热门的一个话题。通货膨胀的定义,

衡量标准以及成因理论上的争论一直伴随着这几年的通货膨胀的发展。笔者在接下来的章节

中介绍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衡量的指标,相关的理论和通货膨胀的应对策略。

2.1.1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还存在较大的分歧。首先来回顾一下历史上一些经济学代

表人物对这个概念的认定,以便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Samuelson) 认为通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

上升的时期— 面包、汽车、理发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阿克利 ( Ackley)的通

胀定义是“平均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剧烈的上涨”。归于激进派代表人物谢尔曼

(Shennan)认为“所有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就是通胀。李德勒 (Laidler)和帕金(Parkin)

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物价持续上涨的过程,或者等价地说,是货币价值持续下跌的过程。”

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Firedman)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叫通货膨胀。” 他总

结道:“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货币数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

的增加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Hayek)更明确指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

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意即国家通货的过度膨胀或增长,

尤指因发行不能兑现硬币的纸币而引起的过度膨胀。”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通胀必然导致

物价上涨,但其他原因(例如收成不好、石油或能源短缺等)引起的物价上涨则不能称之为通

胀,部分人还认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不一定就是通胀,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只是通

胀的表现形式之一。当货币发行量过多并超过某种临界点时可能会由于政府的价格管制或其

他因素,使过量的货币并不通过物价表现出来。

英国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宾逊(Robinson)说:“我不认为就这样简单的用物价上涨来

给通货膨胀下定义。可以这样说,通货膨胀是由于对同样的经济活动的工资报酬率的日益增

长而引起的物价直升变动”,该定义注重于工资与物价的关系。

中国经济学者对通胀的定义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了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所谓通胀是指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流通量超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一般物

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理论界对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颇有研究,文章和著作很多,但是一

直没有定论。

通过上面一个简单回顾可以得知,关于通货膨胀这一定义还存在相当的歧义,本文所定

义的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这定义应包括两点:一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一

次性或短期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是持续上涨。 二是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

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的变化。

2.1.2通货膨胀度量指标

度量通货膨胀主要是根据对所选的一揽子商品的价格进行衡量来获得的。首先价格指数

的计算常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拉氏指数。即取基期各种商品价值量在总价值量中的比例为其权重,用此权重计算的

价格指数称为拉氏指数。拉氏指数表示原先在基期购买的一篮子商品的费用的相对变化。虽

然它是统计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指数,但它也有一些缺陷:一是基期的商品组合一直保持不

变,没有考虑在基期后市场上出现的新商品,同时,它也包含了在当期己消失的商品;二是

忽视了需求的价格效应,它是以基期的各种商品需求量在报告期不会因价格水平上涨而减少

为暗含前提的,而实际上需求量是商品价格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会引起需

求量的下降,这就使得其对变得相对昂贵的商品加的权重过大,而对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加

的权重过小,造成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比实际物价上涨率要高一些。

(2) 派氏指数。派氏指数把在报告期所购买的商品组合取作参照物,因此它考虑了因物价

变动引起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但它与拉氏指数相反,对变得相对昂贵的商品加的权重过小,

而对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加的权重过大,从而低估了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

(3) 费雪的理想指数。为了纠正拉氏物价指数和帕氏物价指数所具有的相反方向的权偏误,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欧文·费雪(I-Fisher)从上面两个指数中推出一个派生指数,是

两个指数的几何平均。理想指数的数值是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的中值,可以近似地反映一般

物价上涨水平的实际程度,但其数值不具有相应的经济涵义。由于“理想指数”的计算较为

复杂,要取得派氏物价指数计算所需的现期权数资料也比较困难,因此广泛使用的是拉氏物

价指数及其经过修改的加权平均指数。

在了解上述不同的指数计算方法后,通过选用不同意义的一揽子商品可以编制出不同类

型的价格指数。比较普遍的有以下几类:包括主要有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

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等。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不同时期居

民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平均变化水平的指标。这一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居民日

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与劳务的价格变化水平与趋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货币购买

力的升降及其对居民生活费用的影响。消费物价指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若干消费品的零售价

格以及部分劳务费用价格编制出来,它反映与人民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商品劳务价格状况。我

国编制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就属这一类。该指标的优点是资料容易收集,能够直观反映

消费者的价格负担,并且可以每月公布,较快地反映价格趋势。因此,许多国家直接把CPI

的上涨幅度等同于通货膨胀率。

(2)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也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不同时期商品批发

价格水平变化程度与趋势的指标。由于批发价格有许多种类,多数国家规定只利用各种商品

第一次批发交易的价格编制批发物价指数,并且可按全部商品编制总指数,也可按不同部门

或各类商品编制分类指数。它的统计范围包括一切产品和劳务,也包括进出口商品,所以它

能反映社会总物价水平的趋势,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它最适合衡量通货膨胀。但是,编制这一

指标需要收集大量资料,而且一般只能一年公布一次,因此常被用于进行长期物价水平的衡

量。

(3)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

与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全部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和劳务

费用的价格的变动水平,包括面最广,但是其资料的收集比较困难。因此 对以上三种指数

的特点,本文拟采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作为本文实证研究的样本数据。

必须指出的是,在这些价格指数衡量实际价格的作用上,不仅存在指数计算方法上的局

限性外,同时由于在统计过程中选择商品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价格指数并不一定能准

确的反映出价格的真实变化,但是这些价格指数还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本文在论证通

货膨胀和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也会使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变化来代

替实际的价格变化。

2.1.3通货膨胀的一些主要理论

(1) 需求拉上说

需求拉上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出现比较早的理论。它主要是从需求的角度来寻求通货膨胀

的根源。其基本要点是:假定在生产量或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变动,使得总

需求大于总供给,过多的需求拉动了价格水平的上涨。通俗地讲,是“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

的商品”。这一理论又有两种形态: 其一,过度需求论。以凯恩斯为代表的过度需求论者认

为,在经济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货币数量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则能促使就业

增加和产量的增加,而不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显著上升;但是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货币

数量的增加,从而社会总需求增加,就不能引起就业和产量的增加,而只能导致一般物价水

平的上升。其二,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视货币数量的增加为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唯一因素,

且认为货币数量的任何增加都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强调货币量是独立的外生

变量,货币量的变动必先于物价变动而发生。因此,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在古典

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中,解释一般物价水平上升的理论主要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从

让.博丹发现“货币数量学”开始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之后约翰.洛克提出货币流通

速度的问题,休谟提出价格对货币的时滞效应,20世纪初的货币数量说美国人欧文.费雪提

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M=Pky, 维克塞尔引入利率对货币数量学说的修

正,到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学说,货币数量理论在不断的发展。虽然到现在这学说还在

不断的遭到批评,但仍如当年维克塞尔所说,到目前为止对于一般价格水平的动荡所提出的

各种解释方法中,数量说还是最恰当的;实际上它是唯一的能够在若干程度上做出合理解释

的理论。在关于货币供给和物价关系的研究中,实证已经得出研究结论:在短期的一个经济

周期内,货币供给是一个内生变量,以剑桥方程式M=Pky为例,短期内P、k、y的变动都会

引起M的变动。但是,长期中可以认为货币供给基本上是一个外生变量。

关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原因,传统货币数量论和现代货币数量论都认为货币因素即货

币数量的过度增加是导致总需求过剩,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称为货币需求论。

而凯恩斯主义则认为总需求的过剩是由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实际因素过度增加所引起

的,这种思想又称为“实际需求论”。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方

面。

(2) 成本推动说

这是一种侧重从供给或成本方面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的假说。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成

因分析者们认为,由供给因素变动形成的通货膨胀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 一是工会力量对工

资提高的要求,二是垄断行业中为追求利润制定的垄断价格。因此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也可

分别从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两方面来考察。无论是工资推进型还是利润推进型,提出这类理

论模型,目的都在于解释不存在需求拉上的条件下也能产生物价上涨。所以总需求给定是假

设前提。既然存在这样的前提,当物价水平上涨时,取得供求均衡的条件只能是实际产出的

下降,相应的则必然是就业率的降低,因而这种条件下的均衡是非充分就业均衡。

(3)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

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

上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导致的。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通货膨

胀的原因究竟是需求拉上还是成本推进是很难分清的,因此他们反对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需

求拉上”或“成本推进”类型,认为通货膨胀即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

因素;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货膨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

度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会促使工会要求提高工资,因而转化为成本(工资)推进的因素;另一方

面,通货膨胀也可从成本方面开始,如迫于工会的压力而提高工资等,但如果不存在要求货

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过程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因为工资上升会使失业增加或产量

减少,结果将会使“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过程终止。可见,“成本推进”只有加上“需求拉上”

才有可能产生一个持续性的通货膨胀。总之,长期性的通货膨胀过程是由需求因素和供给因

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4 )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它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第二代通货膨胀理论,它的理论基点是从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来分

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机理,认为部门间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源。这

种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

特点而引起的通货膨胀的过程。结构性通货膨胀认为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

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

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

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

后来发展的非均衡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经济活动分为两个部门: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

的服务部门和劳动生产率不断增长的工业部门。这种理论两个部门的生产增长率不同而货币

工资率却趋向一致。因此服务部门产品价格的上升决定了价格总水平的上升,是通货膨胀的

主要原因。如果把一国经济分为开放部门和封闭部门的话,开放部门参与国际竞争而劳动生

产率提高快于封闭部门。因此国内的通货膨胀由于封闭部门的工资增长率向开放部门不断趋

近而造成的。

2.1.4 通货膨胀的应对策略

通货膨胀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成因,而且对经济带来的破坏作用是明显的,因

此西方各国都在深入研究和尝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它也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货

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是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以压抑总

需求;二是提高利率,以抑制投资需求,并刺激储蓄增加,从而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同货币政策一样,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节财政

收入和支出水平以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运用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有以下几种方

式:一是增加税收,使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减少,从而使其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二是

削减财政支出,以平衡预算、消除财政赤字,从面消除通货膨胀的隐患。三是降低政府转移

支付水平,减少社会福利开支,从而起到抑制个人收入增加的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

要是从需求方面来抑制通货膨胀的。

(3)收入政策

收入政策主要是采取工资压物价管理政策,以阻止工会和垄断企业这两大团体互相抬价

所引起的工资、物价轮番上涨的趋势。其目的在于力图控制通货膨胀而又不致引起失业增加。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其中特别是工资的提高,因而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为此,必须采取抑制性

的收入政策,其形式有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强制性措施和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等

(4)收入指数化政策

收入指数化政策一般被当作是一种适应性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所谓收入指数化就是工

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它收入一律实行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起来,使各种收入

随物价格数的变动而做出调整,从而避免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井减轻由通货膨胀所带来

的分配不均问题。很显然,收入指数化政策只能缓解通货膨胀对收入阶层的损失,但并不能

对通货膨胀起多大的抑制作用。

(5)人力政策

人力政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它主要是通过改善劳工市场的运行,促进人

力资源的开发,克服结构性的失业,以谋求降低与任何一定的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

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政策只是医治通货膨胀的辅助剂,其目的旨在防止失业并发。

人力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对劳动者进行重新训练,提供有关劳工市场的信息和加强就业

指导,指导和协助失业者寻找工作,增大劳动者在地区间职业方面的流动性,优先发展劳动

密集型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低的部门以扩大就业,由政府直接雇佣私人企业不愿招雇的非

熟练工人,让他们在从事对社会有利的事业中得到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就业能力,等等。

(6)对外经济政策

一般来说,一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与其国际收支状况具有相互推拉的作用。在各国都出现

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必须采取适当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

不利影响,井阻止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1)实行浮动汇率。由于在

浮动汇率制度下,本国货币对外汇汇率的升降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例如,当国外发

生通货膨胀,将使本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本国货币币值升值。这一方面使本国出口减少,

而进口增加,从而有利于恢复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另一方面,本币升值还将使进口国的国

内价格下降,从而可以隔绝国外通货膨胀对本国物价的影响。(2)与各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

采取协调措施,如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控制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改善国际金融

制度以及其它反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制止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蔓延。

2.2 货币供应综述

一国货币供应量大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以下将比较详细介绍基础货

币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以及货币乘数的相关因素。

2.2.1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

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一般用Mb表示基础货币,C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

表示银行存款准备金。其公式是:Mb=C+Ro

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

表可以看出,作为负债的基础货币是与各项资产业务相对应的,而且通过中央银行资产业务

操作可以使基础货币数量发生变化。大体上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中央银行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支持,主要是以票据再

贴现和放款两种资产业务形式进行。前者是商业银行把自己贴现的票据送到中央银行要求贴

现,结果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债即存款准备金增加。后者则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

行之间,在协商好贷款的数额、期限和利率等条件后,直接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上

加记相应的货币金额。因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扩展上述两种资产业务,就是基础货币的

等量增加;反之,如果缩减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支持,比如收回贷款,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

应减少,即基础货币相应减少。二是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中央银行是

以向财政贷款或购买财政债券的形式构成对财政的债权。增加的财政金库存款是要支用的。

一旦支用,就会形成商业银行存款的增加,从而也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相应增

加,即基础货币增加。三是外汇和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由外汇、黄金等构成的储备

资产,是中央银行通过注入基础货币来收购的。如果注入的货币是用于向企业或居民直接收

购外汇、黄金,或会使企业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央银行负

债即存款准备金增加,或会使现金投放增加。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基础货币增加。如果中央

银行是向商业银行收购外汇黄金,则会直接引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从而基础货币增加。

由于每年黄金储备数额基本稳定,因此在下文中主要讨论外汇储备的变动对基础货币投放所

产生的影响。

2.2.2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表明每1元

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用m表示货币乘数,用Ms表示货币供给,而货

币供给量是由现金(C)和存款货币(D)两者构成;Mb表示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是由现金和存

款组成。

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比率(k)、定期存款比率(t)、超额准备金比率(e)、活期

存款法定准备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

1.现金比率(k),即流通中的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k 值大小,主要取决

于社会公众的资产偏好。一般来讲,影响k 值的因素有:

(1)公众可支配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可支配收入越高,需要持有现金越多;反之,需

持有现金越少

(2)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预期通货膨胀率高,k值就高;反之,k 值则低。

(3)社会支付习惯、银行业信用工具的发达程度、社会及政治的稳定性、利率水平等

都影响到k值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e)。 e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商业银行愿

意持有多少超额准备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大小,即生息资本收益率的高低。

(2)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大小,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高,意

味着借入准备金成本高,商业银行就会保留较多超额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反之,就没有

必要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

(3)经营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如果经营风险较大,而现有资产的流动性又较差,商

业银行就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应付各种风险。

一般来说,e 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e 值越小,货币乘数越大。

3.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rd 和rt 的大小是由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bl4.html

Top